1955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没有发表过的孙逸仙的文件
在苏联档案中发现了以下的孙逸仙的文件: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四日给苏俄驻北京代表的一份电报和一九二四年二月十六日给人民外交委员格·维·奇契林的一封信。
这两个文件证明,中国的这位伟大的“充满高尚精神与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列宁语)对争取解决当时革命的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怀有不可动摇的信心。文件中鲜明地表现出对从外国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中国的事业必将胜利的深刻信念,对中国人民民族复兴的信念。
孙逸仙在一月二十四日的电报中表达了关于中国爱好和平的作用的深刻思想。他指出,统一了的、解放了的中国是和平的最好保证。现在,当伟大的中国人民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取得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胜利,并且正同苏联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起积极地争取国际和平,争取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和平解决国际问题、首先是解决远东问题的时候,孙逸仙在三十多年前所说的这些极有意义的话就显得特别响亮。
孙逸仙在争取中国的自由和繁荣的斗争中致力于建立和加强苏中两国人民的亲密友谊。孙逸仙毕生为这个崇高的事业而努力。
孙逸仙深深相信祖国的光辉的未来,他不断地注视和研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成就,从下面公布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他对同苏联的国内外局势有关的一切最重要的事件都有反应。
目前,中国人民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在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方面获得成就。“中国革命先行者”(毛泽东语)孙逸仙的预言已经实现了,他曾说“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已建立的兄弟般的友好合作关系将万古长存。
  孙逸仙给苏俄驻北京代表的电报
谨向您表示感谢,感谢您致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的诚挚的贺电。〔原注〕
全国代表大会之宗旨是:继续并完成一九一一年所开始的革命,以求中国之复兴,使其摆脱军阀和资本主义之压迫。我们了解到:软弱和分裂的、但拥有无穷宝藏的中国是可能在近十年中燃起世界战火的亚洲巴尔干,而统一了的、解放了的中国则是亚洲和全世界和平的最好保证,如果不是唯一保证的话。
代表大会热望获得各国人民的同情,并向首先表现这种同情的俄国人民表示感谢。中俄两国人民应当沿着自由和正义的道路携手并进。
我代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谨向我们伟大的邻邦苏俄致以兄弟的敬礼。
         孙逸仙
         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四日发自沙面
〔原注〕这里指的是改组后的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孙逸仙领导下的国民党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的组织。但是后来国民党变成一个反动的党派、国际帝国主义的走狗。
  孙逸仙给格·维·奇契林的信亲爱的奇契林同志:
谨向您表示感谢,感谢您在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四日写给我的一封很有意味的信。您说得完全对,我党的基本目的是要掀起中国人民的强大运动,一个革命的、建设性的运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进行组织和宣传。我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我们希望将来在中国作出你们党在建立新的国家观念和新的管理制度方面所曾在俄国做过的一切。
由于这种缘故,我们需要忠告和帮助,并且希望从您和其他同志们那里获得这种忠告和帮助。
我热烈地祝贺你们的外交在使唐宁街〔原注〕在法律上承认你们政府这件事情上所获得的卓越胜利。毫无疑问,为了获得这个胜利的果实,还需要作许多努力。但是,你们对克松主义的胜利无疑会引向其他的外交胜利。
列宁同志的逝世引起我深切的悲痛。但是,幸而你们党的工作是奠定在广泛的基础上,因而,我们伟大的同志的逝世不致影响你们坚强的手所创建的大厦。
我欢迎您所提出的关于我们今后继续保持接触的主张。这不仅对于我们彼此间交换意见是必要的,而且对于我们在世界的斗争中能作的共同努力也是必要的。
敬祝您的政府继续获得成就。
谨致以兄弟的敬礼
        孙逸仙
          一九二四年二月十六日于广州
〔原注〕唐宁街——伦敦的一条街,英国外交部所在地。
(译自苏联“国际生活”月刊十月号)


第3版()
专栏:

  发挥农业合作社中党小组的核心作用
  周朝俊
福建闽侯荆溪乡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去年春耕前建立起来后,早稻增产还很少,晚稻增产就达到了两成七,因此合作社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年秋后,合作社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原来的二十一户扩大到现在的二百零七户。
社扩得这样大,有些社干部和社员曾经担心“家大难当”,深怕弄得不好垮了台。今年夏收,红旗社又获得了增产一成五的成绩,这就使社员们心安下来,社干部也感到“家大是可以当好的”。
为什么家大能够当好呢?原来社里有一个坚强的党小组,他们能够走群众路线,能够起核心作用。
红旗社的党小组共有四个党员,小组长是张世煖,另外三个党员是朱如香、林金珠和徐依雪。朱如香是正社长,其余三人都是副社长。他们日夜地为社动脑筋、跑腿,和社员们脉息相通,依靠大家的力量来办社。
扩社工作结束后,党小组考虑到办好社的关键在于想一切办法来保证增产;为了增产,就必须大规模地开展冬季积肥。因此,党小组通过社务委员会一方面布置社员就近挑池土,一方面发动社员到五里路外的闽江滩去挑土油。当时,池土上盖着一层白霜,闽江滩头冷风刺骨,去挑土积肥确是十分艰苦的工作。因此,少数社员挑土的情绪就不高。党员们懂得没有充分的肥料,增产就没有保证;不能增产,社的优越性就显示不出来。党小组讨论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带动大家搞好积肥工作。每天天刚亮,党的小组长张世煖就冒着清晨的寒风,从一里多路外的家里赶到社里,他一会儿去准备挑池土时垫畚箕用的糠灰,一会儿在池边垫稻草,一会又寻来了不少宽阔的跳板,一块一块的把它铺在池边,好让社员们出工挑土。准备工作都做好后,他又去动员大家出工。社员们来到池边,看见宽阔平坦的跳板,都十分欢喜。再看张世煖赤着脚,卷起裤子,在冰冻的土窟里用力挖土,让大家一担接一担地挑到田里。大家很受感动,立即有不少人跳到池里参加挖土。在挑土的行列中,其他几个党员也同样地起着带头作用。社员的热情战胜了严寒。十多天后,红旗社的田间和空隙地上堆积了三万多担池土和土油,足以改良两百亩田的土壤。这一批肥料相当于六百元的代价,为办好社增加了有利条件。这一事实教育了社员,也教育了党员自己,它说明: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群众需要组织,群众需要党的领导。
不久,党和人民政府号召农民扩大冬种面积,为国家增产更多的粮食。徐家村的农民是向来没有冬种习惯的。特别是对种麦更不感到兴趣。他们说:种麦“花工花料花精神,一场春雨没收成!”党小组懂得党和人民政府号召的重要意义,同时小麦丰收以后,可以解决部分社员的春荒问题。党小组认为耕作中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花工吧?这么大的社有的是劳动力,不该怕花工;花料吧?有的是肥料,前一个时期,大家一下挑了三万多担肥土。春雨多的困难,也可以用开沟排水和抢割抢收来克服。于是,党小组领导党员在自己的生产小组里和社员们酝酿,并找老农民交换意见。最后全社一致通过了冬种小麦一百零六亩、大麦六亩、油菜四亩的计划,扩大冬种面积达八倍以上。
麦子种下了,事情却是不大顺利。因为天气一直是干旱多霜,麦苗有的长不出来,有的冻得稀稀疏疏地剩不上几条。再加上其他不如意的事情,社员议论纷纷。党小组和全体社干部除向社员检讨了分工不明确、责任制度没有很好执行等缺点外,又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加强了对麦田的追肥管理。四个月后,麦田里一片金光。麦收的时候,社里共收获了一万六千多斤麦子。社员们高兴地说:“要不是扩大冬种面积,那能吃到煎饼?”而党小组也进一步体会到,响应党的号召,方向明确,引导社员勇敢前进就错不了。
今年春耕插秧到最后阶段时,社里早稻秧苗剩余了六千多束。社员们决定把秧苗犁掉做绿肥。党小组听到附近关源里几个乡因为受到灾害,早稻秧苗很缺乏,就一面说服社员,一面就叫关源里的农民兄弟来拔秧。可是,由于经验不足,计算得不精确,调剂了秧苗八千多束出去后,自己社里又短少了两千束秧苗。这就引起了不少社员的不满。党小组里的几个同志,被批评得没有话说。但是农时违不得,党小组除了动员社员向邻乡亲友设法调剂外,朱如香、林金珠、徐依雪等又起早带晚到周围乡里去寻找秧苗,最后,终于把所缺的十多亩秧苗解决了。这件事情,使党员们更加明确认识任何事情必须充分和群众商量清楚,才能实行。
春荒时,社里有些贫农缺口粮。这个问题,党小组也是十分关心的。社员徐泉学家底薄,又多疾病,以致不能很好地参加劳动。社员徐学尧年年亏空,春耕前后,又逢妻子生小孩,生活十分困难。党小组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就认真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例如,建议社务委员会借一些钱给徐学尧;除此之外还动员口粮有剩余的社员将粮食调剂给困难户。这样,贫困户生活困难克服了,就积极劳动,搞好生产。
夏收来临了,估计全社可收二十多万斤谷子。夏季预分对于一个大社来说,真是一件大事。要分干谷,社里没有仓库,又没有大晒场。六、七月里天气炎热,湿谷只要堆上一两天就会发热出芽。要分湿谷,天气时晴时雨,谷子有干有湿,成色不一,很难分得公平合理。党小组已经深信群众的力量了,只要多跟社员们商量,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因此,党小组就和社员、干部认真地研究了保证谷子不生芽和分配公平合理的办法:把全社十七个生产小组分成六个分谷单位,各单位把每天所收割的稻子倒在一起并仔细拌匀,随即根据各户夏季应预分数,按比例分给各户社员。同时每天分谷时,在每个分谷单位各称一百斤湿谷做记号,由社里派专人把谷子晒干,逐日计算出各分谷单位湿谷折算干谷的成数,以便结算。这样既避免了谷子发热出芽,又能分配得公平合理,使社员都很满意。
这个社只有四个党员,党的力量还是不强的。因此党小组十分注意发展党员的工作。党小组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注意培养和教育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党小组根据支部的指示把社内的积极分子排了队,并认真地研究了积极分子的成份、历史和觉悟程度。对于可以发展为党员的对象,除了要他们在生产上起带头作用外,还动员他们去听党课,并对他们做深入的个别教育的工作。今年春季开展了支前运动。党小组认为参加支前工作是提高积极分子思想觉悟最实际的教育,因此,党小组长张世煖亲自带了十三个社员参加支前工作。在支前工地的两个多月中,张世煖以忘我的劳动和对伙伴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带领大家做好支前工作,荣立了二等功。这一事实,使同去的十三个社员深为感动。积极分子徐本驱在张世煖的影响下,也荣立了三等功。喜报传来,全社欢呼。支前胜利结束后,张世煖更加紧对徐本驱的培养工作。晚上和他睡在一起,谈生产、谈工作、谈党的光荣历史和伟大的斗争。在党的不断教育下,徐本驱积极要求参加党,现在已被支部接收为候补党员。除徐本驱外,还有一些积极分子品质都很好,在劳动生产上都非常积极。党小组已根据这些积极分子的特点,分工负责进行个别教育,准备在今年年底以前,建议支部将这些积极分子分批吸收入党。
在党支部和党小组的领导下,红旗社的社干部和社员都深信:今后合作社可以办得更好。


第3版()
专栏:

  她为什么被杀
  本报记者 金雨困
  编者按:本文所报道的案件,虽然是去年就破获了的,但对今天的斗争仍然有现实意义。这个案件告诉那些误入歧途的分子:他们既然想要重新作人,就一定要坚决同反革命决裂,勇敢地站出来向人民政府坦白,并且检举那些反革命分子。这是一切反革命分子的唯一出路。想要寻找不同反革命分子决裂的“第三条道路”,那是不可能的。赵洁珊就是这样受到反革命分子的迫害和惨杀的。这对于那些误入歧途而不能勇敢起来进行坦白检举的人们是一个血的教训。
  赵洁珊被杀了
初冬,美丽的松花江即将冰封。清晨,有一个老渔民在“江上俱乐部”西侧沙滩上,发现了一具已经僵硬了的无名女尸,接着他慌慌张张地到派出所去报告。
公安人员到现场侦察的结果,发现死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女人,剪短发,穿蓝制服,外套咖啡色短大衣。死时是向前摔倒的。左手横压在身底,右腿稍曲,枪弹是从后脑穿过前脑从左太阳穴出来的,经过检验,证明子弹是一种三号橹枪的子弹。根据死者卧伏状态和射击方向判断,死者是在散步时不知不觉被人杀害的。但死者身上除一个刻着樵某的手章和一个小红本外,并没有发现可以提供被杀原因的任何证物和线索。
后来证实这具女尸就是两天前失踪的哈尔滨市文教局女秘书赵洁珊。她在上星期六下班以后就没有回家。
是“恋爱纠纷”吗
赵洁珊的密友、哈尔滨市民政局工作人员邵玉魁,以低沉的声音向侦察人员介绍她所知道的关于死者生前的一些情况。
“由于她聪明,长得又好,因此追求她的人很多。在被害前,据我所知,同时追求她的就有三人。其中关系最密切要算是樵某,常一起散步到深夜。和报社的贺某关系也很密切。追求赵最厉害的是法院的冉某,但赵对冉的殷勤很讨厌,态度始终十分冷淡。冉某求婚遭到拒绝以后,曾经写过一封威胁信给赵,信上说:‘如果你拒绝和我结婚,那你休想和另外的男人结婚!我将报以严厉的手段:……’。这封信赵给我看过,以后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
邵玉魁沉思了一下,接着说:“我怀疑:赵的被杀是不是和多角恋爱有些关系?”
这样的看法并不仅是邵玉魁。在市府机关里,不少人也是这样推想的。
侦察人员在访问死者的母亲赵老太太的时候,赵老太太哭哭啼啼地谈到一件事情:在赵被杀前不久,她父亲曾经接到过两封匿名信,信上大意说:“你女儿到处和人乱搞恋爱,喜新厌旧,我就不能让她好死!”等等。
侦察员又了解到,冉某在死者被杀的当晚曾到外边去过一会儿,不知是干什么去。在检查他佩带的枪支时,又发现少了一粒子弹。
赵洁珊因为恋爱纠纷而被杀的可能性似乎越来越大了。
办公室里静静的,已是深夜。“女秘书”专案的负责人从一大堆乱纸堆中翻出了一张纸,上面有这样的字句:“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是最痛苦的,但是我还正在扮演着,”“在矛盾里生长的东西,也必将灭亡在矛盾里……”。
这些字句,显然都是死者被害前思想斗争十分混乱时随手写下来的。但是,这里所指的不能暴露的“真实”,不可解决的“矛盾”,是指什么说的呢?
他再一次同樵某进行谈话。
“请你再仔细考虑一下,赵洁珊生前还有些什么可疑的地方?”
许多旧事又回到樵某的记忆中来。
“在被害前一个时期,她时常紧张不安,常和我谈到死的问题。记得曾有这样两件事情:有一次突然我接到一封她给我的信,信一开头就说:‘我是一颗不幸的种子,只能忍受永生不能出芽的痛苦。谁要和我接近,谁就要不幸……。’又一次,我们在一起散步,正从海拉尔街往南走,迎面来了三个人,她一见迎面来的人,就突然神色慌张起来,拉着我的手臂就躲进了亚细亚电影院。我不由得奇怪起来,她就说:‘你现在不要问,而且也没有权利问,过些日子我就可以全部告诉你了。’但是以后就再也没有重提这件事情……。”
不幸的种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种子呢?
傍晚,侦察员在江岸上赵洁珊被杀现场附近观察着,想着:
“一般因恋爱而引起的凶杀应该是在感情冲动下进行的。谋杀者的目的在占有被杀者,企图用死的威胁来达到占有的目的,当目的不能达到时才杀人的。这样被杀者必然会有恐惧挣扎的现象。但是赵洁珊死时脸上并没有任何恐惧神色。”…………
以后查明,贺某当天晚上在编辑室工作。樵某在办公室耽到九时后即回宿舍睡觉。而冉某的一粒子弹也是早在赵被害前就没有了。他们的嫌疑都已不存在。
两个门牌
侦察员继续进行艰苦的工作。他们对每一张碎纸每一个字都反复推敲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线索。但是并没有任何有益的结果。
现在没有进行调查的线索,只剩下一个不引人注意的破乱的红色小本子了。里边除了两个未留姓名的门牌以外,全是空白的。两个门牌号是:水道街十号;工厂街二十五号。
侦察员马上对小红本上的两个门牌号进行了调查。原来这两个门牌号是一个院子的前后门。这里住户已经搬走。经过了解,才知道原先这里住过一户姓邵的,就是赵洁珊生前好友邵玉魁父亲的家。侦察员又把这个院子的里里外外观察了几遍,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情况。
侦察员正想往回走的时候,眼光自然地移到小红楼斜对门——兆麟公园的大门上。“公园”这两个字马上闪过侦察员的脑海。在调查中不是曾经发现了和“公园”这两个字有联系的“奇怪的电话”吗?
赵洁珊死前经常接到这样“奇怪的电话”:
电话铃响了。“找谁?”“赵洁珊!”一个女人的声音。“什么地方?”每次对方只简单地回答两个字:“公园!”
而这个电话更奇怪的是,赵洁珊上午换了办公室,下午它就知道了新的电话号码。
每当赵洁珊接这个“奇怪的电话”的时候,眉头总是一阵阵紧锁起来,声音放得那么低,只听见回答的声音:“嗯——嗯——好——好吧!”接过这样的电话以后,她的情绪总显得很不安。
下班以后,就见她一个人往公园的方向走去。
如果“公园”就是小红楼的代号的话,那么“奇怪的电话”可能就是邵玉魁打的。邵和赵是人所共知的密友,为什么还要掩藏她们的关系?难道除了朋友关系以外,她们还存在另外一种关系吗?再从这座小红楼附近一些居民中侧面了解,过去邵家经常烟雾腾腾,客人来往不绝。
可疑的家庭
邵家几个子女所在机关审查了他们的政治历史情况。简单的轮廓是:邵莲魁和邵亚魁(邵玉魁的两个弟弟),都当过蒋匪军,从敌区潜回哈尔滨,来历不清。李子和(邵玉魁的妹夫——黑龙江呼兰县有千余垧地的大地主),从邵亚魁坦白材料里发现,他是特务并且介绍邵亚魁参加特务组织。邵玉魁,曾当过国民党哈尔滨妇女促进会筹委会副主任,和国民党接收大员有过密切关系,当时是有名的“花瓶”。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邵玉魁和李子和的关系。解放后李子和参加工作是邵玉魁介绍的,而邵玉魁的历史证明人却是李子和。在邵玉魁的材料中,对李子和及她的两个弟弟的政治情况都是有意隐瞒的。
从这里可以断定,邵家是一个政治情况复杂而可疑的家庭。
少了一颗子弹的手枪
又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从邵玉魁父亲邵植华的工作机关——哈尔滨市工商业联合会得知,邵植华曾向工商联缴出过一支手枪。缴枪时间在赵被杀后的不久。侦察员们随即回到公安局找到了这支手枪的号码,根据号码从仓库里找出了一支崭新的三号橹枪。
据了解,这支枪是这样缴出来的:邵玉魁的弟弟邵亚魁在某医科大学学习时,被迫坦白出家中藏有一支手枪,坦白后即写信要家中将枪缴出。邵家经多次家庭会议议定,为避免公安局对其子女政治问题的追查,由邵植华把枪缴给工商业联合会。
但是一对照,枪的子弹还有问题。邵亚魁的坦白材料上写的是十五粒子弹,而邵植华缴的数目只有十四粒,还有一粒到了哪里去了呢?可能邵亚魁当时在学校,并不知道家中的手枪已经少了一粒子弹。但是邵植华对这粒不知下落的子弹并没有作任何交代。
这个发现,使侦察工作马上有了迅速的进展。
机智的侦察员们终于揭开了“女秘书”被杀的秘密。
“第三条道路”
在长春一家旅馆中。特务头子李子和向被他派遣潜回哈尔滨的邵莲魁布置了任务。李子和特别提出要哈尔滨的潜伏组织注意“采取果断的手段,绝不能姑息养奸,造成后患!”
在邵家的客厅里。邵玉魁——李子和的代理人认为,目前值得担忧的是赵洁珊的情况。原来在解放初期,赵洁珊一时糊涂被邵玉魁骗入了特务组织。但以后赵逐渐有了悔悟。因此邵玉魁、邵莲魁姊弟两人具体研究了从利诱、劝导、威逼来求得“巩固”的步骤。
深夜,在邵家客厅的黯淡的灯光下又举行着一个秘密的会议。
邵玉魁的眼睛睁得那么怕人,在劝导威胁之后,她要赵洁珊立即表示态度。
“我是不干这种事了,但也决不暴露这个组织。这就是我的态度。”
本来,赵洁珊既有了悔过之心,就应该立即投靠人民,坦白自新,并检举所有的特务分子。这样做了,人民政府不仅可以及早地一网打尽阴谋杀害她的特务,保证她的生命安全,而且还会给她重新做人的机会。可是赵洁珊并不能当机立断,毅然自拔,却企图从“第三条道路”中寻求出路。当然这样的出路是没有的。
在一次没有赵洁珊参加的秘密会议上,邵玉魁是这样决定的:“现在对她只能‘采取果断的手段’了。”
“永远的秘密”
凶手邵莲魁的供词详细叙述了当时谋杀的经过。
“一个初冬晴朗的日子。星期六上午十点钟光景,赵洁珊跑来找我姊姊,我姊姊就顺便约她下午下班后同去江边看封江景色。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姊姊就通知了我:动手的时机到来了。
“谋杀的准备工作早就进行。我们认为现在正是杀赵的最好的时机,因为赵目前正在闹多角恋爱,而且听说冉某因赵对他冷淡,还曾写过威胁信,更巧的是他最近又丢了一颗子弹。事情发生后很容易使人认为是情杀。因此决定由我姊姊在机关里暗暗地散布赵的‘桃色新闻’,由我给赵的家里写几封匿名黑信。我们把时间选择在星期六的晚上,是因为这时候正是男女谈情说爱的时间,更容易使人相信这是情杀。
“中午接到了姊姊的通知,我就携枪在下班前赶到市府大楼附近的街角守候着。下班铃响了。我马上看到姊姊首先走了出来,赵洁珊在后相随着。我迅速到江滨附近的石堆中躲藏起来。
“不一会,她俩走近了,我就走了出来。
“我姊姊回过头来,眼睛朝着我略微抬了一抬,我就举起了枪……。
“事情发生以后,果然如所预料的一样,到处都在传说着赵的‘情杀’事件,我们认为事情已告结束,谋杀将成为‘永远的秘密’了。”
一网打尽
但是,“永远的秘密”是不会有的。这一帮长期潜伏在我政府、军队、工厂、基本建设部门和学校内部的蒋匪军统局北满站策反组的残余特务组织,终于被一网打尽了。
共逮捕了九名反革命案犯,缴获手枪四支,子弹二百六十九发,收发报耳机一个,电报密码两本,情报底稿和反动文件一部。
现在“秘密”已经弄清。这伙反革命黑帮的主子叫刘精一,原是汪精卫驻伪满洲国的少将武官,抗日战争以后一变而为蒋介石东北行辕前进指挥部上校秘书、军统局北满站策反组组长。李子和是他的主要骨干,哈尔滨潜伏特务组织的负责人。邵玉魁、邵莲魁等都是归李子和指挥的。这些特务有计划地一一打入了我们机关的内部,他们用两面派的手法,以“积极分子”、“得力干部”等假面,掩盖他们的反革命活动。
但是,尽管他们潜伏得这样巧妙,疑阵布置得这样诡诈,在我们机智的侦察人员面前,他们终于全部落网了。


第3版()
专栏:

  一个新的科学部门—自动快速电子计算机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闵乃大
  电子计算机是一个比较晚起的科学部门。从第一架电子计算机诞生,到现在才不过十几年的历史。然而从它的一出世起,就显示出它在近代的科学和生产上的无比的重要性。有些人把电子计算机的发现比作历史上十进位的发现,更有些人把电子计算机和原子能并列做二十世纪的两大发现。
  为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发现具有这样巨大的重要性呢?
  从古到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次的重大的发明、发现,这些发明、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它们都是用来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的。巨大的掘土机只不过是人的手的进一步发展,快速的火车只不过是人的腿的进一步延长,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现也只是人的眼睛的扩大。可是电子计算机的发现却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开始用机器来节省人们的脑力劳动的时代。
  电子计算机的用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关于快速计算方面。我们知道,在近代的物理学、数学、力学、天文学、化学、天气预报、统计学,乃至现代化的工程设计中,常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字计算(即加减乘除),例如,求一个大的行列式的解答、求一个级数的和等等,在计算中常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常常为某一数字问题要算上一两年。可是有了电子计算机以后,就能大大节省人们在数字计算方面的劳动。就计算速度来说,电子计算机在这方面是异常迅速的。如果我们不把调动电子计算机的时间算在内,仅在运算的时间上来比较,那末电子计算机就要比人工运算快四十万倍以上,比起一个普通结账或做统计用的计算机要快几万倍以上。例如,用电子计算机来算十位数字的加减法,每秒钟可做三万次;来做十位数字的乘除法,每秒钟可做五百次。而且,在设计电子计算机的时候,还可以把许多运算步骤连接起来,让它们自动地和连续地来进行。我们只要把计算程序调节好,把方程式的已知条件代进去,电子计算机便能按照严格的顺序确切地完成大量的运算动作,把运算的结果从机器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于是在很短时间就能得到最后的结果,并且把它化成便于利用的形式。这种计算结果常常能得到极高的精确度,它们的精确度常常是数百万分之一或是数千万分之一。
  可以想见,具有这样大的数字计算的本领的电子计算机,将要在近代的科学上、工程上、国防上获得何等重大的应用价值。举例来说,我们在工程设计上,有时会须要解上一个含有很多未知数的联立方程式,假如这个方程式有三十个未知数,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在一小时以内,便可算完。要是由现有的通常的方法来算,不但容易发生错误,而且需要的时间很多。这就是说,利用电子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的工程建设提前完成。
  电子计算机能够大大地推动各种精密科学的理论的研究。例如,在近代科学中常常须要求出一系列极其复杂的方程式的解答(线性的和非线性的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等),可是这种方程式常常是标准方法所不能得出答案的,于是科学家们就只好诉之于数字计算。有些方程式用数字计算还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求了出来,有些就根本不可能,因为进行这种计算可能要花上十几年或是几十年的时间。可是有了电子计算机,这个情况就不同了,对于这些方程式,它一般地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出解答。可想而知,这样一来,对于这些精密科学的发展将要起着何等重大的作用。因为在这些科学部门,历史上找不出解答,或虽有解答,但解答得极不精确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而有了电子计算机,解决这些繁难的问题就大有希望了。
  电子计算机还能大大推动数学的研究。首先当然是同它直接有关的数字计算这一部门。自从有了电子计算机,这个科学部门的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同以前比较起来,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电子计算机还可以提出促进和帮助一系列的理论数学问题的研究。这里面所涉及的领域是极广的,包括着几乎是全部的分析的部门以及数论、符号逻辑、汎函分析等等部门。
  然而电子计算机的用途还不止此。它的原理还可以广泛地利用来解决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等等方面的问题。因为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人们的神经控制的过程有若干类似的地方,所以,这种机器可以代替铁路和航空运输中的调度员,能够用来管理自动化工厂和自动车床,能够操纵炮火的发射,管制无人飞机或领航等。同时,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原理还有希望来研究这样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人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原理。现在这门科学也正在开始发展着。总之,这种机器可以被利用来作为思维的辅助的工具,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据苏联“自然”杂志今年第八期报道,电子计算机还能用来进行翻译。实验表明,装有特殊设备的电子计算机能够确切地把英文句子译成俄文,或把俄文句子译成英文。这种机器暂时还只能进行一般的科学文献和日常事务的翻译,不能进行文艺方面的翻译。但只此一端,就足以大大帮助了翻译工作。
电子计算机对于看不见书报的盲人也带来新的福音。利用特殊设备的电子计算机就可以将书本上的字句翻译成可以听到的语言。
此外,电子计算机还能用来整理科学资料或进行经济资料的统计。科学的日益发展就愈来愈有必要及时登录本门的和相邻的科学部门中所获得的资料,这就须要广泛利用高速度科学资料整理机来把不断增长的世界上全部科学文献的内容加以分类和统计。据某些人的统计,对于化学上的锌这一元素的研究,从一七二六年到一九二六年,共有七千二百八十一篇论文,但是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四六年就有一万九千四百三十一篇论文。很难设想,一个科学家在研究时能够找出并阅读如此大量的科学资料。可是利用了这科学资料整理机和统计机,就可以把它们以前所记录的东西以高速复制了出来。
上面所介绍的还只是这种机器某些方面的用途,它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总之,这是我们今天值得加以特别重视的一个科学部门,特别是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所要求高度的自动化和自动控制的观点出发,尤其须要从今天起就来发展这门科学。
正如任何一个新的科学部门的出现,唯心论者总是利用科学上的新发现和困难来做出认识论上的歪曲一样,围绕着电子计算机问题上也有着极多的唯心论的叫嚷。有些人认为电子计算机在将来可以完全代替人的思维,叫嚷什么要用“电子大脑”来代替人的大脑。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杂志上,更在那里广泛地散布这种观点,好用来引起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恐惧,达到压低他们的工资的目的。然而这种论断是完全不正确的,人的大脑和任何机器都有着本质的差别,人的大脑乃是任何机器所不能完全代替的,这正如飞机、火车的发现并不能完全代替人们的手和脚一样。但是反过来,如果完全否认电子计算机能够辅助人的思维活动,否认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对人们的心理的研究有任何意义,并把这种观点斥之为一种大脑的“机械论”,这也是不对的。目前苏联科学界和哲学界已经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批评。澄清这些错误的观点是很必要的,它将大大帮助这门科学的发展。


第3版()
专栏:小品文

  刘会计的“算盘”
  李荣辉
刘仲华是滁县大成面粉厂的会计。他一定是精于打算盘的,他的算盘甚至打到寡妇孤儿的头上去了。
一九五二年的春天,刘会计认识了一位寡妇,以后便经常到她家去闲谈,日子一长,他心里有了底,觉得这个人的条件很合乎他的“理想”:年纪不算大,比自己小十五岁;人又长得清秀又伶俐,比自己在乡下的老婆强多了;同时,她家里还有一大片瓦房,值不少钱!
他千方百计地同乡下老婆离了婚,又异常殷勤地去取得新“对象”的欢心和信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在四十七岁上又作了一次新郎。女方呢,没有给他带来那片瓦房,但是带来了一千元现款。那是卖了那片瓦房,同前夫家里的人三股均分分得的财产。
人财两得,刘仲华当然心满意足。而且女的在结婚后不久,也由他介绍到大成面粉厂去作了女工,这就是说,每月又多了一笔进款。
新婚后的幸福生活,使得刘会计的脸油光光地发亮,眼睛也总是笑眯眯地挤成了一道缝。
可是没有多久,刘会计的那种心满意足的神情就淡了下来。他发现他的“新生活”里还有些碍眼的东西:那就是女方带来的前夫的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他从前当然也见过,甚至他还对他们表示过关怀,可是当一切都定下来之后,他就发觉他们的存在是多余了。他好像嚼着一口香喷喷的米饭,忽然发现里面掺有几粒沙子似的。
趁着新婚情浓,他向女方提出意见,要女方把大孩子送给前夫家里的大妈,二孩子送给前夫家里的叔叔。瞧,他计算得多么周到。可是和前夫族中人交涉的结果,事情没有按照他的“算盘”实现。
这以后, 这三个孩子就越发使刘会计感到戳眼睛了。而左近的邻居们也就常常看到那三个孩子的惶惑惊恐的神色,听到那三个孩子的低低的哭声。刘会计折磨孩子们的借口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借口孩子没有管他叫爸爸,说是看不起他,动手就打;有时候,孩子们没有注意听他的教训,也要受到惩罚:或是吃不到饭,或是胳膊、腿就要遭殃,被拧得青一块紫一块。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刘会计睡到十点多钟才起床,他坐在床上朝着最大的女孩子没名没姓地叫道:“倒杯水来!”大女孩子不敢怠慢,马上倒了一杯水,小心翼翼地送到了床前。“小姐,这么烫!”过了一会,那杯水不那么“烫”了,大女孩子又把它小心翼翼地送给他。“太凉啦,妈的,叫老子怎么喝!”刘会计一步窜到桌子前,咣啷一声把杯子和热水瓶打到地上。打碎了杯子和热水瓶,刘会计又感到一阵心痛,而归根结柢,当然又得怪女孩子侍候不周。女孩子又受了一顿责罚。
孩子们挨了打,受了委屈,是不敢放大哭声的。原因是刘会计和他们订有家庭“约法”:“家里的事不许在外面讲。别人如果问‘爸爸待你们怎样?’就说‘很好’。哪个敢乱说,哼……”下面的话虽然没有说明,但孩子们从经验里知道这种言论的背后会有什么样的实际行动。哭,当然也是违反刘会计的家庭“保密”条例的。孩子们忍不住要哭的时候,马上就会听到他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低沉而又威严的几个字:“敢哭?再哭,打死!”刘会计责罚孩子们,经常用那种声音小而效果大的拧和掐的办法,似乎也是从这种“保密”观点出发的。
有一次,二孩子在厂里玩,看到妈妈,就跑去凄切地向妈妈申诉:“瞧,爸爸把我的腿都拧紫了。”不巧,这话被刘会计听见了,作为应得的处罚,二孩子在这天就没有吃到午饭。
尽管刘会计非常注意家庭“保密”教育,订有家庭“约法”,但是,俗话说得好:没有不透风的墙。刘会计虐待孩子的行径,逐渐引起了邻居们和厂里同志们的注意和愤慨。刘会计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了,于是又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借口:“管教孩子好好学习”。孩子放学回家迟了一些,他不给饭吃,而且故意大声嚷道:“在外面玩疯啦,不好好用功,不准吃饭!”他把孩子们关在屋子里温课,时间长了,孩子们刚休息,他闯进去看见了,劈头盖脑就打。邻居们听到打骂声,跑去劝阻,他就理直气壮地说:“孩子不用功嘛,我是在管教他们。” 今年暑假,他威胁两个大孩子说:“你们如果考不上初中和高小,就去拾草生活吧,我没有饭给你们吃。”使姐弟俩萌了投河自杀的念头,幸而妈妈知道了,告诉了学校教师,孩子们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孩子们的母亲为孩子所受的折磨和痛苦,也流过不少泪。可是眼泪又怎能战胜刘会计的“算盘”!
刘会计的“算盘”是已经打到边了。那么再虐待下去又怎样呢?应该让法律来回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