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充满创造性的米丘林学说
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祖德明
今年十月二十七日,是伟大的自然改造者伊·弗·米丘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内各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和农学家们,以及其他国家进步的科学家们,都将纪念这位为人类的美满生活开辟了无限前程的科学巨人。
为米丘林所创立的米丘林学说是达尔文主义进一步的发展。米丘林用自己六十年勤恳不懈的劳动,对于有机体的生长和发育揭明了许多前所未知的普遍规律,在创造植物新类型方面设计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科学技术,实地培育出了三百个以上的果树和浆果类品种。米丘林的巨大贡献是史无先例的。
由于米丘林学说的创立,把多少年来在生物科学上占统治地位的孟德尔—摩尔根学说的理论彻底摧毁了,并为生物学家和农学家们指出了所应走的道路,从此不致再在歧路上徘徊不定,大量地浪费宝贵的精力、时间和财产了。米丘林学说最基本的原理是生物体与其生活条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种现象虽然早被拉马克和达尔文所发现,但拉马克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却有不少的唯心成分。达尔文比拉马克的见解虽大大提高了一步,但也有错误部分。只有到了拥有大量试验研究结果的米丘林,才对生物体与生活条件间的关系,给予了完善的辩证唯物主义的阐明。米丘林学说的重大意义除了在于它能科学地解释生物体与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还在于它究明了变异发生的原因。米丘林学说指出,生物体为了生活,必须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作用,而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就必须同化外界条件,外界条件被同化了之后,便成了内部因素,也就是变成了生物体的一部分。所以生物体各个组成部分为了本身的生长和发育,必然要求那些以前构成其本身的所有外界条件。所以生物的遗传现象在米丘林学说看来,乃是生物遗传性和其所需外界条件的结合,并不是一种特殊物质(染色体或基因)支配的结果。米丘林学说认为遗传性就是有机体为了自己的生活和发育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特性,同时也是有机体对于这些或那些条件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由此不难理解,当人为地把生物体为了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所要求的外界条件加以适当的变更之后,该生物体便会因同化了新的外界条件而发生变异,而且由于新的外界条件的不同,所发生的变异也会不同。根据这些情况,米丘林便创造了生物定向培育的方法。米丘林所创造的定向培育的方法,使得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创育植物新类型,从此生物科学便从解释自然达到了改造自然的境地,把达尔文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在上述原理的基础上,米丘林又发现了植物发育的阶段性。后来李森科院士在这种重要的启示下创立了植物阶段发育的理论。这个理论告诉人们,一年生植物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这一整个期间,并不是要求同一的外界条件,而是按着生长时期先后的不同,分别要求不同的外界条件。例如秋播作物在发育初期要求以一定低温条件为主的综合条件,当要求低温的阶段完成后,便要求以一定光照条件为主的综合条件,此时高温又变成了重要的条件。按李森科院士的研究,前者为春化阶段,后者为光照阶段,在前一阶段未完成以前,后一个阶段便不能开始。而且这种阶段发育特性因植物种类和品种不同,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同一种作物,也因品种原产地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
植物阶段发育规律的发现,不仅使人们知道植物的发育是由各个异质性的阶段组成的,对于杂交亲本的选择,对于栽培技术的规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而且依据这个理论所研究出来的春播作物的春化法,在生产上已起了重大的作用。
关于遗传性的保守性和动摇性也是米丘林研究出来的。米丘林根据大量事实究明,野生种和老龄品种遗传性的保守性最强,它们的遗传性具有较强的传递能力。从一个植株上说,自根营养的部分比非自根营养部分遗传的传递能力大。从一个品种来说,年龄越幼,保守性越小,生活条件越适合,发育越健壮,保守性越大。而杂种的遗传性则是动摇的,可塑性较大,容易接受外界条件的影响。米丘林的风土驯化法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创造出来的。他认为若使一个品种在风土气候相差很大的地区得以生存,必须采用播种杂种种子的方法逐渐培育。米丘林本人及其后继者们就利用这种方法把南方的某些果树和作物扩展到了遥远的北方。
米丘林所揭露的显性规律是上述理论进一步的发展。如果能够掌握这种规律,恰当地控制杂交亲本遗传保守性和动摇性的相对关系,并在杂种胚期及胚期以后给予所希望的特征特性的发展以良好的条件,便可以使杂种发展我们所希望的特征和特性,削弱或完全消除我们所不希望的那些特征和特性。由此可见,这个规律不仅对于创造植物新类型是非常有用的,同时也在指明,孟德尔—摩尔根学派漠视杂种的培育条件,机械地把特征特性分为隐性和显性是完全错误的。
米丘林学说对受精过程及其选择性的理论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它揭明了受精过程乃是生理学的过程,也是两性细胞相互同化的过程;同时在受精过程中具有选择性。在植物自然传粉的情况下,母本植株为了产生同自己相似的和生活力强的后代,总是挑选对自己最合适的花粉来受精。还揭明了这种选择受精的能力,因母本植株的种类、年龄和所处外界条件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一般遗传保守性大的,选择的范围小,动摇性大的,选择的范围广。从花粉(在动物为精子)方面说,数量越多,父本株数和种类越多,则母本植株选择的范围也越大。米丘林及其后继者们就根据这些原理创造了品种内混合授粉法,品种间混合授粉法及远缘混合授粉法,一方面保持母本品种的遗传性,同时提高它的生活力。用混合授粉法之所以能提高品种的生活力,据米丘林学说的分析,除了选择的作用以外,还在于两种有差异的性细胞相结合之后,会形成后代生物体内的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一个卵细胞和一个雄性细胞(严格说,这是一个精核)的相结合,一方面也来自参与受精过程的其他许多雄性细胞的作用(后一点用远缘混合授粉法既可提高生活力,又可以保持母本品种的性状即可证明)。用品种间混合授粉法之所以也能保持母本品种的遗传性,一方面由于事先对父本品种已按母本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选择,另一方面也在于母本品种在受精过程中对花粉的选择作用。
但是,孟德尔—摩尔根学派对于这样深奥的受精过程却简单地认为是两性细胞偶然的结合,因而他们对于品种的退化现象不能给以正确的解释,更不能提出解决的办法,相反地却根据他们的论点,以保持品种的纯度为唯一目标,制定种种不合理的农业技术规程,其结果常常是加速优良品种的退化,造成生产上的损失。
关于嫁接能不能产生杂种,是多年来生物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达尔文和季米里亚捷夫虽曾作过正确的阐述,但无性杂种理论的确立则应归功于米丘林和李森科。米丘林首先以大量的试验结果证实了因嫁接而引起遗传性变异的确实性,并指出了许多学者不能获得杂种的原因。据米丘林的研究,要想获得无性杂种,第一、必须从发育阶段还在幼龄的植株上采取接穗;第二、砧木应该是比较老龄的;第三、必须使接穗附近所有砧木上的枝条大量生长,同时减少接穗上的叶子,以使砧木的根系和叶子共同发生作用。这就是米丘林对于无性杂交所确定的原理。但是许多学者在进行这项研究时,却不懂得这些原理,他们所用的接穗多是从老龄品种业已结果数年以上的植株上采取的,这样的接穗的遗传性已很保守,缺少可塑性,很难接受砧木的影响;他们所用的砧木差不多都是幼龄植株,它的遗传传递力还不强,如果接穗的遗传性已达到稳定的状态,接穗便不容易接受砧木的影响,如果接穗的遗传传递力大于砧木,砧木反会接受接穗的影响。其次,他们在嫁接成活以后,不再施加任何处理来迫使嫁接亲本之一,接受另一亲本的影响。所以他们得不到无性杂种是势所必然的。
米丘林所创造的有名的蒙导法,就是以无性杂交的原理为基础的。蒙导法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可塑性物质的交流,使一亲本接受另一个亲本的影响而发生遗传性上的改变。米丘林曾经巧妙地应用这个方法创造和改良了许多果树的品种。
由米丘林和李森科所确立的无性杂交原理,不论在农业生产上或在科学理论上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为用有性杂交法不能获得杂种的两个远缘植物种或属,一般用无性杂交法可以产生杂种,而且通过无性杂交的过程,又会使本来不能用有性杂交产生杂种的两个亲本,变为可能,这就大大地扩大了创造植物新类型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用无性杂交的方法产生杂种十分清楚地指出,不通过两个杂交亲本染色体的结合也可以产生杂种,这一点给予了孟德尔—摩尔根学派所谓染色体遗传理论以致命的打击,把人们从唯心的、形而上学的臆说中解放了出来。
上述为了使两个远缘类型的有性杂交成为可能,先进行无性杂交以使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相接近的方法,乃是米丘林为了克服远缘类型不可交配性所创造的预先无性接近法。米丘林对于克服远缘类型的不可交配性还创造了另外的一些方法。首先,他认为必须选择遗传性动摇的亲本材料,例如选取最幼龄的杂种植株,或采用原产地相距遥远的类型进行杂交,以打破其遗传保守性。在米丘林的许多方法中有一媒介法,这是为两个不能直接进行杂交的远缘类型而创造的,其法就是先选择一个与两个亲本都有些接近的中间类型,使其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以获得杂种,然后再以此杂种和另一亲本杂交,以产生所希望的远缘杂种。米丘林对于克服远缘类型的不可交配性还有混合授粉法,这个方法就是在远缘父本的花粉中混加母本植株的花粉或与母本类型相近的花粉,以使其相互影响,发生生理上的刺激作用,促成远缘父本花粉的授精。其次,米丘林根据多年仔细的研究,还发现了一种植物类型的花粉由于产生时间早晚的不同,以及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在受精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也有差异的事实,从而创造了多次重复授粉法,这个方法因为增加了使远缘父本花粉能在有利条件下授精的机会,也是克服远缘类型不可交配性的方法之一。  米丘林除在克服远缘类型的不可交配性方面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外,对于远缘杂种的不孕性也创造了不少的措施。譬如,选配适当的授粉植株,采取不同植株上的花粉进行混合授粉,给以最适宜的营养条件,使受砧木的蒙导作用,以及延续多年生杂种的年龄,对一年生杂种利用无性繁殖法或延缓其生殖器官的形成等等方法,都可以使杂种的生理机能逐渐调和,从而结实性得以逐渐提高。
综观上述,米丘林学说在理论上和在方法上都有着丰富无比的创造,而且这些理论和方法由于都是为了生产实践的目的,或是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对于生产实践的改进,都具有无坚不摧的威力。大家晓得,经米丘林一人之手便创造了三百个以上的果树和浆果类新品种,并把某些果树的栽培界限向北推移了数百公里以上,这在农业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奇迹。米丘林逝世后,米丘林事业在卓越的继承者李森科院士的领导下,在农作物、蔬菜和果树各方面又创造了更多的优良品种,把某些植物种推到了更遥远的北方;在农业技术方面更有光辉的成就。在米丘林学说被广泛地应用以后,某些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已由多年来的低产达到或超过了世界上最高的水平。不仅如此,米丘林学说在改进畜牧事业及其他有关事业方面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有这些,都为苏联高额而稳定的产量,提供了极其有力的保证。米丘林学说就这样按照辩证唯物主义,通过实践,确定理论;根据理论,创造方法;应用方法,改进实践;使实践、理论、方法三者能够密切地互相依赖,不断地互相推动,从而使米丘林学说的内容能够迅速地丰富和发展起来。最后,应该指出,米丘林学说全面地传到我国,成为我国农业科学上的主导力量,迄今不过数年的历史,但它在改造我国农业科学和生产实践的关系上面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在使农业科学工作者提高我国农业生产上面已起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不可否认,米丘林学说已把我国农业科学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我们认为,充满创造性的米丘林学说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最可靠最有效的科学武器,我们必须进一步地加强对它的学习和运用,以使米丘林学说深入地贯彻到农业生产中去,使我国的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能够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附图片)
米丘林


第3版()
专栏:

伊·弗·米丘林——为自然科学中的唯物主义路线而斗争的战士
苏联科学院院士 尼·齐津
今年,苏维埃国家的科学界也像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的科学界一样,纪念伊·弗·米丘林诞生一百周年。米丘林的名字在自然科学史和现代科学中占了一个显著的地位。它同达尔文、巴斯德、季米里雅泽夫、巴甫洛夫这样一些伟大的名字并列。
在自然科学中,米丘林是争取实现唯物主义路线的积极的战士,他一生无情地揭破了科学中各种唯心主义的和形而上学的曲解。米丘林对他自己积累的大量实验材料的深刻的理论总结,使他确定了植物有机体发展中的许多最重要的规律性,并向研究者提出了有助于创造新类型的农作物和牲畜的一些新方法。在创造果树和浆果的新类型和新品种方面,米丘林的实践活动也像理论工作一样,都在生物学一切部门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按照米丘林的方式工作”这句话现在在自然科学中已成为一个术语了。“按照米丘林的方式工作”这个原则的出发点是:第一,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所研究的对象,掌握分析自然现象的过程和规律性的辩证方法。第二,有效地利用被研究的对象,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改造它们,为人类社会谋取利益。
创造新的研究方法,根据有机体和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统一与它们的矛盾的原则创造影响有机体本性的深刻而完善的方法,是米丘林的科学和实践活动中最有代表性的特点。
自然科学发展中的米丘林时代是同社会生活中的新的变革、同社会主义时代密切联系着的。
由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缘故在我国实现的革命性的变革,改变了科学的社会作用。社会的革命性的变革,提出了改造自然的任务,并向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米丘林在十月革命以后的生活时期中,正是适应这种要求,创造了改造植物本性的有效方法,育成了果树、浆果和其他植物的最优良的类型,作出了极其杰出的理论总结。米丘林正是这样在原则上是新的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达尔文在向揭示生物界的规律的道路上走了十分重要的第一步。他揭示了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生物界发展的一般状况,彻底驳斥了对于生物界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以新的认识生物界的历史方法武装了科学。但是达尔文没有能够作出在科学中同样重要的下一个步骤,即不能阐明发展的原因,也像他没有能够提出控制生物界的问题一样。
米丘林的伟大处就是在于:他把正确理解生物界发展的规律性同经常寻求和运用影响生物界的新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密切地结合起来了。他总是使理论同实践相适应,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米丘林虽然很注意理论研究,但他不是从书本上钻研辩证法原理而走向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而是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从同自然界的经常联系、理解它的规律性并探讨影响自然界的方法走向唯物主义辩证法的。
大家都知道,米丘林不是一开始就走上了改造有机体本性的正确途径,而是走过一段漫长而复杂的探求新方法的道路,经历过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的。作为一个坦率诚恳的研究者,米丘林自己指出,在最初十五年的活动中,不正确的理论立场和由此产生的实践方法,是他的错误见解的原因和结果。
在这段活动时期,他既没有明确的理论,也没有把方法弄清楚,而只有清楚地规定下来的任务。在这个寻求影响生物界的新方法的转变时期,他用播种种籽和选择最优苗木的方法研究了风土驯化,研究了逐步风土驯化和近亲杂交的方法。
米丘林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终于坚决地转而采取了远缘杂交的方法,并把这个方法同其他选种方法、培育杂种苗木、无性杂交等结合起来。异种异属植物间的远缘杂交方法,是他的工作中的主要方法。他培育的品种的绝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创造出来的。  伊·弗·米丘林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他的理论总结,证明了这种方法对于选种的巨大意义。下列事实就证明了这点:米丘林得到的三百多种果树和浆果植物的新的类型,大多是运用远缘杂交(异种异属之间的交配)方法获得的,或者是同一个种的范围内,但它们的亲本组按其起源来说是属于不同的生态地理区域的亲本的种内杂种。
米丘林和他的继承者在远缘杂交的基础上解决了把果树和浆果植物推移到苏维埃国家北部地区——西伯利亚和乌拉尔等地去的最重要问题。米丘林培养出了巨大数量的梨、樱桃、李子、树莓、黑莓和葡萄的新品种。他所培养的六十三种各种果树和浆果植物的最好品种,都列为苏联的标准品种,其中有二十二种苹果,七种梨,七种樱桃,六种李子,两种杏,三种树莓,三种醋栗,七种葡萄以及其他等等。
承认远缘杂交在米丘林的工作中的重要性,丝毫也不意味着米丘林仅限于这些方法。
他在走上远缘杂交的道路以后,也把一些新的、在他以前从未有过的改造有机体本性的方法和措施纳入了自己的体系。
幼小杂种植物在生存条件影响下,遗传性发生变异的事实,是米丘林选择方法的原理之一。
米丘林用杂交方法大大改变了有机体的遗传基础。他用为杂种植物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条件的方法,控制它们的品质和特点的显性。
米丘林并不认为使两种有机体交配或接合就够了,取得新品种的任务就已经解决了。对杂种后代的进一步工作、它们的定向培育,在米丘林的远缘杂交体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杂交是米丘林广泛研究类型形成过程的开始阶段,那末杂种培育就是新有机体形成的完成阶段。
米丘林培育果树苗木具有人们所需要的性状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将具有必须使杂种获得的那些性质的亲本类型或本品种植株上取下来的枝条或幼芽嫁接到杂种苗木上去。
米丘林所采用的培育杂种植物的方法是极其多种多样的。他的出发点是:不论是新特征的发生或者是人们所需要的亲本特征的出现,都不是一种因素决定的,而是许多种因素的总和所决定的。
米丘林给予土壤、气候条件、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很大地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他发表了关于电对有机体发育的影响的许多原理的意见,以及其他许多问题的意见。
总之,米丘林所取得的为数众多的品种,是经过周密考虑的杂交方法和培育方法相结合的结果。
他使由于远缘杂交而得到的有机体规律地形成,控制它,并使它具有人们所需要的性状和特征。
伊·弗·米丘林所制定的新方法,把生物科学提高到创造性的、有效的、真正革命的科学的水平。
米丘林制定了改造有机本性的严整而彻底的方法体系,在自己多年的实验工作过程中查明了影响有机体生命活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从而同时也揭示了生物界发展的原因。
从米丘林的工作方法和他实际从事实验活动的结果中得出什么样的理论总结呢?
米丘林用适当的环境条件作用于有机体的方法使具有一定特性的杂种有机体发生变异,以此令人信服地证明,它们的生存和发展是直接依赖于它们周围的条件的。有机体的生存条件和遗传基础决定着它的品质和特性,控制着发展和物种形成的过程。有机体的类型、它的内部结构的组成、也和多样性现象、生理过程以及生物化学过程一样,都是在生存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这就是米丘林做出的第一个也是最普遍的结论。
米丘林从自己的实验研究工作中,从取得新的植物小类型的实践中,做出了关于有机体遗传特性的最重要的总结。
经验证明,遗传性不是有机体的某种微粒所固有的特性,它不是永恒不变的;有机体的遗传性是整个有机体的特性,它是在这种生物的无穷尽的世代中形成的。这并不是特征和性状机械地代代相传的过程,而是这些性状在各该生物枝脉所经历的历史道路的基础上并依赖各该有机体所处的那些条件而形成了特性。
米丘林得出结论:在该种有机体的历史发育过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遗传性,是世世代代的发展中的坚固基础。
遗传性在不断改变和形成,但是只有在以这个种的发展的历史为基础并与之相联系才是这样。
米丘林的遗传理论,它无论对于实施培育新的有机体,或是对于解释有机界的发展过程,都有巨大的意义。
除了遗传特性以外,是生物界的变异性这一最重要的范畴。  遗传性和变异性是生物界发展中的统一的过程。因此,只有把它们作为生物界同一个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的统一体来看,才能加以解释。
物种问题和由此产生的任务——控制物种形成的过程,是生物学的具体的理论问题之一。
从对生物界的唯物主义理解中得出结论:种——这是生物界发展中一个质上特殊的阶段,是历史上形成的有机体类型的无穷尽的长链中的一个环节。
由于这个缘故,米丘林提出并解决了极其复杂的任务。他的出发点是:在人类的干预下,能够在短时期内得到这样一些类型,这些类型是自然界本身不能创造或者需要几千年才能创造出来的。他认为,人类能够改变植物的任何特性、任何器官和任何品质。
但是,他从来没想能够一下子,并且在任何一个方面改变有机体。在他的活动中,主要是考虑有机体的特点,考虑传递已有性状和积累新性状的周密的方法。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米丘林在自己的方法论中是以对自然条件下物种形成过程的深刻理解为根据的。他创造了新的类型,利用物种在历史上形成的性状和特征,并通过生存条件的影响的方法积累了新的特征,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把它们固定下来,形成具有新的性质的物种。
新的类型和新的物种是可以在短期内得到的,从已经形成的新的个体可以产生新的物种,这种新物种具有与第一代已有的特征不同的特征。
这就是米丘林对于物种和物种形成过程的观点。这就是他由于自己的实践和实验活动的结果而达到的理论立场。 (本报特约稿)


第3版()
专栏:

优秀的德国版画艺术
力群
  正在北京举行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版画和雕塑展览”,受到了中国美术家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展出作品中,除了一小部分雕塑和古典版画外,大部分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现代版画家的创作。这些作品多样的风格、形式和德国艺术所特有的强烈的民族色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我想专就版画来谈谈:  德国的版画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它在德国艺术史上和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德国的版画在十六世纪已达到极高的水平,在这个展览会上陈列的当时的大画家阿尔伯席特·丢勒的“母亲像”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作者在这个作品中用简练的手法画出了正确坚实的形象,并真实地刻划了他病着的母亲的神情和性格。二十世纪的德国又出现了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的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艺术家们是非常亲切的。关于她的作品,鲁迅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就曾有专集介绍。她在中国革命艺术中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我们还不能忘记鲁迅先生于一九三○年介绍到中国的德国木刻家梅斐尔德为苏联作家革拉特珂夫的小说“士敏土”所作的插图,它对于中国初期的革命木刻也曾发生过影响。这说明了德国版画艺术的优良传统,也说明了它和中国人民的关系。
自从一九五三年第三届德国艺术展览会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造型艺术家们就大大加强了版画艺术的复兴工作。德国造型艺术家联盟决定每年都要举办版画展览会,他们和西德的进步艺术家们都研究并且遵照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文化部发表的“关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人民文化建设”纲要来进行工作。一九五五年一月,德国艺术家在柏林举办了一个全德的版画展览会,展出了四百幅以上的版画作品。现在在北京展出的版画就是从这个展览会中选出的。我们有机会看到德国近年来的这些优秀的版画,真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
大家以极大的兴趣欣赏阿尔诺·莫尔教授的腐蚀版画“钢铁延压厂的工人”。这幅版画,画面没有画出一点机器,但由于生动地画出了四个工人带着愉快的心情和胜利的信心在等待出钢的情景,就使我们感到好像在他们前面有炼钢炉。这四个工人,各有各的姿势和性格,但他们都表现了主人翁的态度,以及对于工作的一致的责任心。这是一幅富有情趣的图画,画家把人物集中在图画的一边,使另一边留下极大的空间,而用人物的视线和人物的身影把空间充实起来,并使观众跟着画面人物的视线通过这块空间发生很多联想,在有限的画面上表现了无限的境界。看了这幅图画中的德国工人的形象,再同凯绥·珂勒惠支的图画中过去的德国工人形象比较一下,就使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就像我们看到了我国新的工人的面貌已经完全不同于解放以前的那种样子时一样的高兴。莫尔教授还有其他五幅石版画也非常成功,其中的“自画像”和“工人的头像”,表现了他高度的素描修养,“足球场”、“在冰上游玩的孩子”和“两个工人”,都是极其生动的速写。这些作品表现了强烈的生活气息、人们的新的精神和艺术家稔熟的技巧。
  青年石版画家克劳斯·韦伯的“鲁尔人民的起义”,描绘了一九二○年的革命历史事件,表现了当时鲁尔工人英勇斗争的情景。画中三个工人面对着正在激烈斗争中的夜幕下的工厂区,表示了勇敢、机警和紧张的神情,使我们好像听到了从昏暗的远处传来的枪声,也使我们感到他们好像就要跑去迎战了。那前景的广场上被打死的拉车的马,说明了这里曾经经过战斗,它大大加强了在动乱的气氛中的广场暂时的平静。画面的黑白对比,给人以强烈的夜的感觉。它造型的真实感把我们带到了令人激动的历史中去,使我们对起义的鲁尔工人引起深切的同情。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美术学校的校长鲁道夫·倍尔刚德教授的石版画,画出了德国工人和妇女儿童在新社会的生活:“铸铜”表现了作为新社会的主人的德国工人紧张的劳动,人物的形象很生动,画面黑白调子处理得很美。“幼儿园”和“重建家园的妇女”,表现了德国妇女在培养后一代和在战后重建家园的建设工作中所担负的重大责任。青年艺术家盖尔哈特·凯特纳的两幅石版画“斯大林街的建筑”,描绘出法西斯匪帮所发动的罪恶战争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多么大的灾难,为了医治严重的战争创伤,为了重建更加美好的城市,德国人民又付出了多么大的劳动代价。
  国家奖金获得者汉斯·巴尔莱的钢笔画“全世界的人民,伸出你们的手来!”以及“囚者之歌”,是为一九五一年在柏林举行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的歌集所作的插图。前者是一幅呼吁和平的图画,表现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表现了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各国人民在和平的旗帜下团结起来的友好精神。后一幅是非常有趣而有力的,描绘的是:东方的人力车夫(代表殖民地人民)把殖民统治者抛到垃圾堆里去了。他还有一幅标题为“‘天堂’里的孩子们”的炭笔画,表现了在美国被压迫的黑人孩子们的悲惨命运。巴尔莱的这些作品,通过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崇高的国际主义的思想感情。
  库尔特·切默尔曼的组画“农民战争”是毛笔画,它表现了一五○○年左右发生于德国的农民战争。这一题材也曾被凯绥·珂勒惠支描绘过。因此,中国读者对于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历史事件,是并不生疏的。
  描绘风景的版画,在整个展览会中占了不少。木刻“暴风中的松树”的作者卡尔·亨纳曼·斯威林是现已七十一岁的老版画家,他的这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作品,使人感到是一首很美的抒情诗,画面流畅,刀法豪放,黑白色调所形成的旋律和整个图画健康而壮丽的情调,都很和谐。他的另一作品“草原之花”,是介乎风景和静物之间的一幅优美的抒情木刻。在这两幅木刻中,表现了艺术家对于自然的深刻的理解和美的感情。
瓦尔特·克莱姆教授是这些展品的作者中最老的版画家,今年已七十二岁了,他的作品在德国享有很高的声望。在这个展览会上,有他的“小鹿”、“溜冰场”、“冬景”、“小鹤”等作品。“溜冰场”是彩色木刻,“冬景”是水墨画,都是很美的风景,巧妙地表现了冬天的景象,有特殊的风格。从“小鹿”和“小鹤”我们看出克莱姆对于这些小动物的爱,以及在表现小动物的生命和精神时高度现实主义的技巧。
这次来我国访问的德国版画家赫尔倍特·托赫尔斯基,也有两幅腐蚀版画和两幅木刻画参加展览,描绘的都是德国的乡村、渔船、森林和工业区的风景。作品都有很高的技巧,有力而坚实,单纯而美丽,受到了很多中国版画家的喜爱。
另外,还有贝尔恩哈特·克莱茨施玛教授和奥托·配兹的腐蚀版画和石版画的风景,以及汉斯—推渥·立希脱教授的石版画“姑娘和花”、“在画图的小孩们”,威尔纳·克莱姆凯的木刻——高尔基著“世界的痛苦”的插图,威廉·卡斯鲍姆的“撁牛”,库尔特·齐莫曼的“朝鲜的母亲”,可拉·克拉夫特的木刻“制篮者”,国家奖金获得者约瑟夫·赫肯巴尔特教授的“豹猫”等作品,都很优美,我不一一细谈了。
  总的说来,德国的现代版画,表现力强,风格多样,坚实,有力,明确,简练,显明地表现了德国民族艺术的特点,这正是我国版画家们今天需要好好学习的。


第3版()
专栏:

一场出色的友谊赛
——记印度国家排球队对北京队的比赛
程执
在新落成的北京体育馆里,昨天(十月二十六日)晚上,接待了来自友好近邻的第一批来访者——印度国家排球队。六千多观众,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鉴赏了客人们的精采表演,并对他们顽强的奋战精神给予热烈的赞扬。
球赛在雷般的掌声中开始。印度队上场的是:曼库、哈利德、阿鲁纳查兰、布奇拉迈亚、古普塔和乔普拉;接战来访者的是北京队:伍理民、李策大、张然、江振洪、叶灼和曾荣乐。友谊比赛采用国际流行的六人排球。两方球技不相上下,一接战就显得十分紧张。北京队在取得发球权后先开纪录。印度队立即组织进攻。曼库得阿鲁纳查兰举球硬杀过网,场上形成拉锯情况,双方为争夺发球权都发挥了强劲的扣杀力量。在打成一比一平以后,北京队拦网过早,被阿鲁纳查兰杀球进空档,印度队以二比一领先。过后双方互有攻守,竞争更形剧烈。北京队逐渐活跃。伍理民钩臂杀球,曾荣乐硬劈过网都连连得手。场上纪录是八比三,北京队已取得主动权。印度队鉴于对方攻势猛烈增长,场外要求暂停商讨对策。在继续比赛的时候,印度队采取拉开战术,立见功效。但北京队仍然猛勇。这时候,印度队曼库的许多优点渐渐发挥出来,他看见北京队扣杀、拦网都具相当水平,即用机智吊球和软杀进空档的办法竭力阻拦对方进攻。在印度队争得发球权后,乔普拉从边线处救回北京队叶灼猛杀过来的急球,哈利德反举给曼库,曼库跳起转身直线杀下,十一比七,两方比分逐渐接近。北京队也用拉开杀球和灵活补位防御对方软杀。经过几度争夺,北京队终于争回发球权。张然发球又急又硬,曼库低手接回,正落北京队网前,叶灼直线劈下,接着伍理民又扣下一个落点极好的硬球;北京队趁势猛击,先以十五比八获胜第一局。
第二局开赛后,球场上的景况更加紧张。曼库在网边连杀三个斜线硬球都被北京队江振洪卧地救起。看台观众对印度队的扣杀本领和北京队的敏捷救球报以热烈的掌声。但印度队占着优势。北京队的进攻方法开始多样化,先是张然、伍理民和李策大组织一次快板球争回发球权,却又被古普塔杀球夺回。印度队并趁前排攻击力量强大的时候,连续发动猛烈进攻,场上纪录七比二,北京队仍处劣势。随后北京队再度组织梯次进攻战,张然又吊球得分,纪录是八比八,两队第一次拉成平手。以后两方每长一分都耗费了相当大的力量,印度队却保持领先状态。北京队进攻战术运用得比较灵活、巧妙,一连长了四分,结果以十五比十再胜一局。
第三局印度队以拉志和萨加尔替换哈利德和阿鲁纳查兰,北京队仍以原有队员应战。印度队换人后,进攻较前稳重。萨加尔举球高低适度。曼库在网边显得分外活跃,每逢这个敏捷过人的印度国家排球选手吊球或杀球过网时,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北京队运用快板进攻和梯次战术打了不少好球。最后以十五比十胜第三局。
印度国家排球队虽然在初赛中遭受挫败,但显示出了他们是一个具有优良技术的球队,无论扣杀,拦网,都有相当大的把握。由于队员不习惯我国北方气候,技术的发挥显然受了一些影响,但他们始终奋战不息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附图片)
  印度国家排球队同北京排球队举行友谊比赛的一个场面。本报记者
 高粮摄


第3版()
专栏:

北京举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版画和雕塑展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版画和雕塑展览”从十月七日在首都中山公园开幕以来,连日观众很多,对于展出作品特别是具有久远的优良传统的版画,感到很大的兴趣。  
这个展览的内容很丰富,形式很多样,一百三十余件作品,包括六十多位作者,除了十几件雕塑作品以外,大部分都是版画,有石版画、腐蚀版画、单色和彩色木刻,还有招贴画、漫画,以及钢笔画、铅笔画、炭笔画、毛笔画和水彩画、水墨画等。作品反映了德国人民的斗争、劳动和生活,也表现了世界人民要求持久和平的共同意愿,此外还有不少作品描绘了一些人像、可爱的动物和优美的风景。每一作品都富有浓厚的德国民族的特色,而每一作者又都各有自己的风格。
展出作品中,还附展了闻名世界的德国艺术巨匠阿尔伯席特·丢勒(一四七一——一五二八年)和凯绥·珂勒惠支(一八六七——一九四五年)的几件版画名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