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晚解放区也可以把农业合作社办得更多更好
中共云南省曲靖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周涛
云南省曲靖专区一九五三年春在土地改革结束较早的曲靖、宜良两县试办了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五四年春其他各县开始重点试办,宜良、曲靖两县开始了有重点有计划的发展;同年秋各县又在有了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重点发展,区委进行了重点试办。到今年春天,全专区共有农业合作社一千四百六十一个,入社农户三万二千四百四十八户,占全专区总农户的百分之五点八。这些农业合作社分布在全专区八十八个区(镇)的三百九十六个乡,其中并有十一个乡入社农户已达百分之五十以上。今秋,曲靖地委在省委的具体指导下,进一步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发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在全专区范围内开展了大量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工作,使全专区的合作化运动又大大前进了一步。现在,全专区的农业合作社已增至六千九百四十二个,入社农户十九万一千一百七十七户,占总农户的百分之三十四点三。全专区除三十个乡外,已乡乡有社;同时,宜良、曲靖、马龙三个县已基本合作化。
曲靖地委根据省委对全省合作化运动的总规划,结合本专区情况,预计一九五六年发展新社五千五百五十五个,扩建老社二千四百五十四个,入社农户增至三十一万八千多户,占总农户的百分之五十七点一七,全专区十三个县将有八个县基本合作化。一九五七年发展新社二千二百八十五个,扩建老社五千五百三十三个,入社农户增至四十万零七千多户,占总农户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全专区即基本合作化。根据群众入社的积极性和几年来发展社巩固社的实际经验,完成这个任务是完全可能的。
几年来,曲靖专区的合作化运动在省委具体指导下,地委和各县县委一直都重视了加强对农业合作社的具体领导,基本上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运动的发展是健康的,并为今后合作化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原有一千四百六十一个社的情况看,有一千二百四十二个社较办社前平均增产百分之二十,较当地互助组平均增产约百分之十五,连同副业收入在内,社员实际收入平均较办社前增加百分之二十四左右。另外的一百四十六个社虽然不增不减,但是由于开展了多种经营,也保证了绝大多数社员增加了收入。因灾减产的有七十三个社,收入仍比当地互助组平均多百分之十五左右。如曲靖县麻黄乡朱光照领导的农业合作社,因今年插秧时干旱,稻谷减产百分之十四,由于发挥了统一经营的优越性,保证了其他作物丰收,社的收入仍比当地互助组多百分之二十,社员实际收入平均较办社前增加了百分之四点七。各县委重点试办的九十个老社都获得了连年增产。全专区一千四百六十一个老社,没有出一个废品。因此,合作化运动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已发生了广泛的、良好的影响,启发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积极性。
从互助组的发展看,一九五三年全专区参加互助组的农户不到总农户的百分之五十;常年互助组只有七千多个。当年冬天在全专区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贯彻执行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以后,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一九五四年春各县又重点试办了农业合作社,为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树立了鲜明的旗帜:这样互助组有了更大的发展,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增加到总农户的百分之八十二,常年互助组增加到一万四千零四十八个。在这些组内,地委县委一直都重视了培养贫农积极分子作为领导骨干,并经常运用组织他们参观访问老社等办法,向他们宣传合作化政策和进行办社的知识的教育,贫农和一部分下中农,要求办社的情绪普遍很高,合作化成了农村社会舆论的中心。农民都说:只要听毛主席的话,真心真意走合作化的道路,就是闭着眼睛也不会滚石岩。“搞好生产,创造条件,争取办社”已成了互助组的行动口号。去秋建社初期,集体申请建社的互助组超过地委和县委规划的四倍以上,有的甚至选好了社长、会计,从几十里路以外跑到县上、区上请求学习办社。这些事实说明了在党的教育下,合作化已成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通过今春以前办社的实践,曲靖专区领导合作化的力量也大大增强了,地、县、区各级党委已取得了领导办社的直接经验,全专区已有八百多个县、区干部学会了领导办社工作。更重要的是,一九五三年大张旗鼓宣传总路线以后,在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措施的实施中,培养和提高了大量土地改革以来涌现的贫农积极分子和农村基层领导骨干,同时在全专区又涌现了数以万计的新的积极分子。曲靖专区在省委领导下,根据党中央“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发展了农村党员一万四千多人(其中有少数民族党员一千六百八十人)和青年团员三万六千多人,全专区九百五十二个乡已建立了党的支部,其中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支部已取得领导办社的直接经验。这就为加强党对合作化运动的领导提供了极其有力的保证。
今年春天,有一个时期有些人曾片面夸大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怕社办多了不好巩固,散播“建社容易巩固难”的消极论调,希望放慢合作化发展的速度。直至今秋发展社以前,也还有人顾虑“基础薄弱”,对完成建社任务没有信心。但是,今秋农业合作社发展的事实完全证明了这种论调是错误的。
今年秋天,曲靖专区原计划发展新社五千个,扩建老社八百九十五个,入社农户达到总农户的百分之二十八点八。地委、县委根据这个计划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工作:选拔和调训了办社骨干积极分子三万多人;从地、专、县级机关抽调了工作人员一千八百多人直接参加建社工作;在全专区九百多个支部中总结交流了办社经验;组织老社社员在群众中现身说法开展宣传等。由于解决了互助合作运动中的领导骨干问题,坚持了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和自愿互利政策,在群众中展开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和深入的串连发动,全专区立即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群众办社运动。九月中全专区建社结束,实际建成新社五千四百八十一个,超过原计划百分之九点六,入社农户增加到总农户的百分之三十四点三,超过原计划百分之十九。在大发展的情况下,老社社员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支部又具体帮助老社解决了政策遗留问题,清洗了混入社内的不纯分子,全专区原有一百八十三个薄弱社,经过结合建社进行整顿后,退社农户只占入社农户的千分之五左右,从而在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老社得到进一步巩固。
曲靖专区各级党委在今秋建社运动中又通过老社骨干,运用老社的生动事例和成功经验,具体帮助新社解决了各项政策问题,推动了新社的顺利建立,使新社在建立后能够迅速转向生产。今秋新建社虽较春天增加了二点七倍,但由于党支部有了办社经验,并有老社作榜样,因此新社建立初期生产上的混乱现象已较去秋建社时大为减少。如曲靖县西山乡去年春天建社两个,今年发展到十四个,入社农户达总农户的百分之八十四点六,目前有十二个社生产已纳入正轨,两个社生产上虽然有些问题,但是也比去年的新社搞得好。
在新社顺利建成和老社巩固的基础上,曲靖专区各县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召开了干部会、代表会进一步制定合作化运动的全面规划。通过规划,支部对以合作化为中心的农业生产运动的领导更有计划了,并且提高了社内外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农民普遍反映:对社会主义更有盼头了,要更加努力,搞好生产,办好社。如富源县龙海乡通过规划以后,在支部领导下建立了联社委员会,进行了骨干搭配,使新社和老社挂上钩,农业合作社和互助组挂上钩,全乡农民在合作化规划和生产规划的鼓舞下,在老社的带动下,形成了以合作化为中心的秋收秋种的生产高潮。一个组就开了荒地三百多亩,规划前全乡每天只有三十多个妇女去割草积肥,现在每天出动割草积肥的妇女就有三百六十多人。
更重要的是通过今秋建社运动,全区又有五百多个支部和四千多个县、区、乡干部取得了直接的建社经验,农村积极分子较建社前平均增加了三分之一,全区农村党员增加到一万六千多人,青年团员增加到四万多人,加上已入社的广大贫农,就成了巩固这批农业合作社的巨大力量。从这些情况看,只要领导坚定,正确认识和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做好今秋新建的大量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工作是完全可能的。


第2版()
专栏:

迅速建设中的兰新铁路
本报记者 康伟中
兰新铁路同陇海铁路相接,成为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它由兰州向西,穿过自古以来著名的交通孔道河西走廊,经酒泉、玉门、哈密,直到乌鲁木齐。从乌鲁木齐向西,穿过天山北麓玛纳斯开垦区、乌苏石油区和伊犁专区,便到了国境。从兰州到西部国境,共长二千八百多公里。从这里再往西去,便到了苏联哈萨克共和国的首都阿拉木图,在那里就可以同去莫斯科的铁路接上了。从北京到莫斯科,经兰新铁路比经过东北绕道西伯利亚要缩短两千公里。
兰新铁路沿线的物产是很丰富的。兰州是我国西北工业建设的重要城市之一,附近有丰富的铜、锰、煤、石膏、硫化铁及水力资源。往西要经过煤、石膏、金属矿藏都很丰富的永登,牧畜业发达的天祝藏族自治区,灌溉便利、农业潜在力极大的河西走廊,石油、煤等动力资源丰富的酒泉以及安西盆地和玉门油矿区。穿过星星峡,又经过著名的产瓜区哈密,盛产无核葡萄的吐鲁番盆地,农牧业发达的天山北麓和丰饶的伊犁河谷。这条铁路修建之后,对开发这些地区将有重要作用。
兰新铁路是一九五二年国庆节天兰铁路开始通车时破土开工的。参加建设的成千上万的职工们,在毛主席的“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的号召下,以英勇不屈的精神来克服种种困难。从兰州往西,就要跨过黄河天险。在永登和古浪之间,要穿越拔海三千公尺的乌鞘岭。在武威、张掖、酒泉、安西一带,要遇上草滩、戈壁滩、碱滩和翻浆地。从安西再往西去,经星星峡一直到哈密,大都是沙砾区。建设兰新铁路的前哨部队——西北设计分局勘测设计总队的队员们,为了选择一条理想的路线,不避严寒和酷暑,爬过乌鞘岭,三进草滩,四进戈壁,经常出入没有人烟的地区。担任由玉门到哈密线路草测的第一勘查总队的队员们,从今年三月起,就跋涉在这六百公里长、到处是荒滩、戈壁、刀锋般陡峭的丛山峻岭,以及人迹罕到的无水地区。担任星星峡关键地区的勘测队员们,没有大道进星星峡,就自己开辟道路,经常跟五级、六级、九级大风作斗争。担任导线后点和地形跑尺的同志,经常被大风吹倒。司镜的同志迎风看经纬仪。在高山上支镜,时时有被大风吹倒的危险,支镜的同志就用身体挡风,用双手扶住镜腿,使工作迅速进行,终于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内选出八个比较方案,完成了一千六百公里的线路草测任务,超过计划三百公里左右。
乌鞘岭横亘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东部,是五级到八级的地震区,地形和地质都很复杂,线路极其迂回曲折。在连绵五十多公里的山岭上,铁路要穿过总长二点五公里的七个隧道,跨过十五座大、中、小桥和六十二个涵洞。山高天寒,四季都下雪,空气稀薄,人烟稀少,物质条件又不好,这给施工带来了极大困难。但是,参加施工的三万多工人英勇顽强地克服了种种困难,打通了这一关。如在大隧道导坑开挖的时候,洞内一天竟出一百七十八吨水,大家想办法用竹筒排水,在洞内搭钢板棚,以便继续工作。洞内地质复杂,开挖困难,工人们就利用风钻打眼开炮,提高效率三倍至五倍。隧道工王凯、刘芝、谭希等在导坑落底时,一直走在施工队伍的前列,被炮烟熏倒了,被从洞里抬出来,清醒以后又进去了。
铁路穿过乌鞘岭,就到艰险的古浪峡。在这里,一座高达一百八十多公尺的陡崖绝壁的跌落崖阻挡铁路西去。崖的石质已风化,遇上地震,崖上乱石就跌落地面,严重妨碍火车的安全运行。为了永除后患,第一工程局采用了苏联大爆破开山法,把跌落崖有碍行车安全的部分完全炸掉。当炮眼导坑深到二十多公尺以后,因坑弯曲狭小,洞内空气渐渐稀薄,再加上打风钻溅起来的石灰粉,致使在坑内的工人呼吸困难起来。青年团员刘景华用滑车往导坑内拉风管,缩短了导坑内的排烟时间;工人王福成提出用湿麻袋片裹住风钻杆工作,避免了石灰粉的飞溅。经过三十六昼夜的施工,一条长达四十六公尺的跌落崖“心脏”的炮眼挖成了。九月五日下午八时半,跌落崖半面崖头已大部被炸掉。这一炮炸掉的石头共有三万八千多立方公尺,为国家节约工程费用十万多元。
铁路跨过河西走廊的武威、河西堡后,就蜿蜒在辽阔的草滩、碱滩、戈壁滩及许多沙丘、翻浆地带,工程越发复杂和困难。在草滩和碱滩的工地上,长满了一丛一丛的骆驼草和笈笈草。这里的人们把“砂”看成“金”,把“石头”看成“银”,把水看成“汽油”,可见这些东西在这里是很缺乏的。在碱滩工地施工的第十三工区的工人们,依靠当地蒙族人民的协助,在离碱滩七、八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到了好几处白水泉,在遥远的小山沟中找到了质量较好的石头和砂子。为了解决桥涵施工的困难,第一工程局还在这条线上建立了好几座墩台成品和桥梁工厂。这些工厂的建立,基本上解决了在戈壁滩、草滩地带缺水缺砂的困难,并克服了冬季施工的困难,加速了工程的进度。
现在,兰新铁路辅轨工程已越过了草滩,最近就要到达离兰州五百三十八公里的张掖了。这条铁路今年原来计划铺轨到张掖,张掖距离玉门约有三百公里。玉门油矿出产的石油,目前仍有几百公里依靠汽车东运。为了适应玉门油矿扩大生产的需要,这条铁路今年准备从张掖再向西铺轨一百多公里。同时,最近兰新铁路从玉门到中苏边境一千九百多公里线路的航空测量已经完成,将大大加速这条铁路的建设。
兰新铁路的每一进展,都是同全国人民、特别是西北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分不开的。东北的鞍钢、沈阳桥梁厂等工厂为兰新铁路制造了大批铁轨和钢梁,还制造了大小型的施工机械。华北、中南、东北等地运来了大量水泥、木料和各种钢材,动员了成千上万的职工和技术人员来施工。西北各族人民知道这条铁路同他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因而更加大力支援,在吃饭、住房、材料运输、劳动力补充等方面,他们都给以全力帮助。参加乌鞘岭修建工程的职工没有房子住,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族人民就自动腾出房子。沿线农民给筑路工人准备了大批牛、羊、猪等肉食,并带着鸡蛋等礼物慰问工人们。
苏联专家在兰新铁路的建设中也作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帮助选择最理想的线路,解决每项关键性工程的设计问题。他们爬山涉水,不避艰苦,走遍了兰新线上每一个工区。他们视察每一段施工现场,研究审查文件。由于专家提出的建议既经济又合理,使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如西北设计分局在勘查设计兰新路黑河和新河的桥位的时候,原计划把新河的水引向黑河,在黑河上架一大桥,工程造价达三百万元。苏联专家建议仍按新河和黑河原来地形,分别架设二座桥梁,其工程造价只有二百万元左右。西北设计分局第五勘测纵队选线一分队和地质二分队在担任嘉峪关至玉门油矿定测比较方案中,认真贯彻实行了苏联专家建议,减少了涵管工程三十处,缩短线路三百五十公尺,为国家节约了一百二十万元。(附图片)
兰新铁路玉门—哈密段测量人员正在巩昌河上测量桥址新华社记者
 胡越摄


第2版()
专栏:

我们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雷光荣
我们射洪乡,就在四川省简阳县富饶的沱江岸边。全乡一九五四年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达到了全乡总农户的百分之六十五。估计今年冬天扩社以后,入社农户将达总农户的百分之八十八。两年来,由于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我们乡里的经济文化生活样样都改变了!
大面积丰收
我们乡里盛产甘蔗、烤烟和棉花。由于全乡大半数农民参加了合作社,我们在生产方面做到了因地种植,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选用良种,同时还兴修了九处水利,使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了。建社前,每亩棉田平均收皮棉三十五斤;今年全乡两千二百多亩棉花,平均每亩可收皮棉五十斤;以前一亩甘蔗只收五千斤,现在收到七千斤;过去每亩小麦只收二百四十斤,现在增加到三百六十五斤,光是增产的小麦就超过了今年小麦统购任务。乡里从前有许多人家喂不起猪,可是现在每户最少都喂有两条猪了。去年,我们全乡卖给国家八万斤棉花,今年棉花收成更好,预计可以卖到十万斤。另外,还有一千四百六十万斤甘蔗和两万多斤烤烟也将全数卖给国家。
经济生活共同上升
两年的增产,给我们带来了富裕的生活。两年来我们乡的用布量增长了百分之七十六,穿卡叽、洋布的人也日益增多了。据解放社十户社员的调查,一九五三年入社前每人平均穿洋布四尺三寸,穿卡叽的只有一户,而今年平均每人穿洋布一丈二尺五,十户中间就有六户穿卡叽的。现在乡里穿府绸衬衫的人也有了,年轻的姑娘们差不多也都穿上了花布衣服。解放社社员谢显栋父子俩,穿了八年的棉袄,去年也换了新的。石包社社员杨海江,解放前三弟兄共穿一件洋布衫,谁要结婚拜堂、走亲戚,才拿出来穿,去年就每人缝了一套新衣服。全乡吃肉量比入社前也增长了百分之六十八,以前过年过节都很难吃到肉,去年绝大多数社员过年的时候腌了腊肉,平时十天到半个月还可以吃一次肉。
我们生活是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提高的。全乡贫农中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已经上升到中农的水平。高坎社社员冯素华过去由于缺少生产投资,收成很坏,一九五三年夏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就断了口粮,还拉下了六十多元的债。一九五四年入了社,大春一季就收入一百一十八元,比他一九五三年全年的收入还多百分之三十四;分得的粮食够吃到今年接小春,再不缺口粮了。今年预计可收入二百七十元,他准备还清一切债务之后,再给全家每人缝一套新棉衣。
文化生活活跃了
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文化生活也活跃起来了。我们全乡有两所公办小学,一所民办小学,十一所农民业余学校。在合作社的休假日,到处都有人在看书、看连环画。我们乡已经成立了四个图书室,贮藏书籍、画册一千多本,大多数是城市青年送给我们的。全乡订有人民日报一份,四川日报六份,中国青年报一份,四川农民报十三份。社员们一有空就找读报员读报。乡里还组织了一个俱乐部、五个文娱宣传队,其中包括七个小型业余剧团,六个黑板报组,七个广播小组,四个幻灯组。现在我们乡里看电影也成为常事了,县里的两个巡回放映队,经常给我们放映电影。我们看到过农民最喜爱的“丰收”、“春风吹到诺敏河”、“渡江侦察记”等影片。省人民广播电台还赠送了四部收音机给我们乡的合作社,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北京、莫斯科的声音。
新社会新风气
在我们的乡里,人们已经把劳动看作光荣的事情了,按劳取酬的思想已在逐渐树立,劳动积极性空前提高,妇女也参加田间的生产了。合作社里,出现了九个青年突击队。在繁忙秋收的季节里,成群结队的女社员在棉田里采摘棉花,老头子在晒场上翻晒籽花,十七架轧花机昼夜不停地响着。青年社员组织了保卫队,熬更守夜地看守着庄稼,他们把保卫秋收当成了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合作社里,人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在增长。爱社人物和先进生产队、组也在不断地出现。我们乡出席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爱社模范、社的保卫员谢显洲,去年春天曾带动社员积了十三万斤肥料。棉花播种后,社员李二娘生了病,来不及捉土蚕,他便一连十天点灯去替她捉虫,使李二娘管理的两亩多棉花没有遭到虫害。有一晚下大雨,他冒雨抢收了摆在院坝的玉米。高坎社社员叶青山,是一个棉花生产能手,过去别人找他介绍经验,他说:“我是千两黄金不卖道的。”但是他入了合作社后,经过教育,认识到合作社的生产同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就把技术传出来了,还当了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员。
在我们乡里,孤、寡、老、弱也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顾。解放社有三户孤人,生活全由合作社照顾。六十多岁的谭么娘,下雨天有两个青年给她担水吃。十四、五岁的陈丙娃,他父母死了多年,现在合作社指定专人照看他,帮助他安排家务,指教他生产劳动。
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七月间我们在合作化大发展的基础上,作出了全乡的生产规划,到一九五七年,要求全乡总产量达到一千一百多万斤粮食,比一九五三年增加一倍多,比一九五五年增加百分之三十五。全乡卖给国家的棉花,将由现在的十万斤增加到十三万五千斤;甘蔗由一千四百六十万斤增加到二千四百多万斤;烤烟由两万斤增加到四万斤;进一步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为保证实现这个计划,我们将继续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实行合理轮作,推广先进经验,采用新式农具,发展各种副业生产,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幸福、更富裕!


第2版()
专栏:

战斗在伊犁河谷的草原勘查队
萧渡
在富饶、辽阔的伊犁河谷平原的特克斯草原上,从今年夏天以来,有一群哈萨克、维吾尔和汉族青年,经常驮着帐篷,背着行李,带着干粮和测绘仪器,风餐露宿,出没在广阔的草原和天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当地的牧民都知道,这是在为人民寻找草场和牧场的人们。
这支由各族青年组成的草原勘查队,两个多月以来,踏遍了特克斯牧区的许多人迹不到的草原。据他们勘查发现,这儿的草原非常辽阔,仅在克齐克阔西太这一处草原上勘查出的夏季和冬季牧场,就有三十四万多亩,可以牧放十二万七千多头牲畜,但现在只有六万多头牲畜在这儿牧放,闲置了大片草场没有利用。
这些年轻的祖国边疆的开发者为了争取早日提交出草原勘查的资料,他们爬山渡水,在十分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执行祖国人民托付的任务。他们经常沿着崎岖曲折的羊肠小道,爬行到拔海四、五千公尺的峻峭的高山上,测绘复杂的草原地形。在绵延不断的深山里和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常常走一整天还看不到一顶牧民的毡房。饿了,他们只能用山间的雪水泡着冷硬的干“馕”(一种烤饼)充饥。有时在高山上工作,笨重的帐篷带不上去,晚上他们就只好睡在露天里。牧区的气候变化很大,在平地草原上太阳酷热;山里却时而下大雪,时而又是狂风暴雨。勘查者们不止一次夜间露宿在倾盆大雨或风雪交加的深山草原上。但这种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没有把他们吓倒,没有使他们动摇和屈服。开发和建设祖国边疆的崇高意志,鼓舞着他们勇敢地不断克服困难前进,始终保持了饱满的、战斗的工作热情。
在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中,他们不但顽强地工作,而且顽强地学习。青年团员阿布尔江(哈萨克族)两个多月以前还是当地中共区委会里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现在却是一个相当熟练的草原勘查工作者了。勘查队里很大一部分民族干部,都开始熟悉了、掌握了勘查草原的工作方法和初步的科学技术。


第2版()
专栏:

在北京的作家们积极为少年儿童创作
到二十一日为止,中国作家协会收到了沙汀、周立波、赵树理、张天翼、严文井、康濯、秦兆阳、马烽、谢冰心等四十七位作家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计划。他们准备创作诗歌、小说、戏剧、童话、科学童话和幻想故事。其中有一部分可在今年完成,另一部分将在明年六月底以前完成。
自从“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大量创作、出版、发行少年儿童读物”的社论以后,作家们就纷纷响应这一号召,订出了创作少年儿童文学作品的计划。作家叶圣陶计划在一年内为少年儿童读者写一两篇作品,还计划把过去出版过的两本童话重新修改,选编成一册出版。作家冯雪峰准备在明年三月前完成一篇冒险故事。儿童文学作家金近计划写一本反映农村儿童生活的诗集。女作家李伯钊准备为青年和少年读者写一篇题为“入团”的小说和几则关于五年计划的小故事。科学家高士其也要在一年内写一本科学童话诗或科学故事。
诗人李季和阮章竞已各自完成了一部童话诗。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完成了童话“一只想飞的猫”和小说“毛主席派来的人”的初稿。儿童文学作家管桦今年已写了“木什塔克山的传说”等二十二篇童话,目前又在创作一中篇童话。诗人袁鹰最近已把两年来写的十六首关于少年儿童的诗,以“篝火燃烧的时候”为名辑成一集,交给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他还在写一篇描写解放前少年先锋队在地下进行革命活动的小说。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音乐舞蹈戏剧观摩会闭幕
内蒙古自治区在呼和浩特举行的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观摩演出大会,经过二十天的精彩会演,已在二十日闭幕。这次会演的二百八十二个节目中,有一百三十六个节目分别得了作品奖、大会演出奖、艺术奖。参加演出的蒙、汉、回、满、达呼尔、索伦、朝鲜、鄂伦春等八个民族的八百多名演员,有三百二十二人得了奖状和演员奖。
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艺术工作有很大发展,现有职业剧团三十五个,业余剧团一千一百多个。这次得奖的一百三十六个节目中,除歌颂集二线的蒙古说书“铁蟒牛”等新创作的五十六个节目以外,还有许多已在内蒙古流传了相当年代的优秀作品。例如歌颂蒙古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就是内蒙古妇孺皆知的一首叙事诗。
为满足观众要求,大会除会演二十七场外,还公演了十二场,观众达一万二千三百多人次。从二十一日起,部分得奖节目在呼和浩特连续公演三天。(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到新疆去的两千多名学生走上新的学习和工作岗位
由河北、河南及江苏等地到新疆参加建设的两千多名今年应届中学毕业学生,已经走上了新的学习岗位和工作岗位。
这两千多名青年学生,在八、九月内分批抵达新疆。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被分配在新疆八一农学院,学习各种农业专门知识。有一百多名分配在卫生学校学习医务工作。其余按需要并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分配在乌鲁木齐、玛纳斯河流域、伊犁、哈密、南疆等部队垦区参加各项生产建设工作和垦区举办的农业训练班的短期学习。
这批青年学生到达垦区以后,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和生产部队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很多单位为他们举行了欢迎晚会,部队首长向他们介绍了几年来部队在新疆生产建设的经过。他们还参观了规模巨大的部队农场。由河南伊川第一初中毕业的学生周松林,参观了玛纳斯河垦区某部机耕农场的棉田以后,他说:“以前听人说新疆很荒凉,草木不生,哪晓得能长出这样好的庄稼,一亩地竟能收到四、五百斤棉花呢!”他表示要努力学习和工作,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
(新疆生产战线报社编辑部)


第2版()
专栏: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学生科学研究协会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科学研究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在二十二日召开,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科学研究协会。
会员大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科学研究协会筹备委员会报告了筹备经过,通过了“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科学研究协会章程”,选出了学生科学研究协会委员会委员。学生科学研究协会章程中规定了协会的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组织、领导全校学生的科学活动,交流学生科学研究工作的经验。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三年级的政治经济学科学小组,和贸易系四年级的贸易组织与技术科学小组,分别宣读了他们的科学报告“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农业合作化的任务”和“北京东四区消费合作社第十八分销处销售员工作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邹鲁风、苏联专家、校长顾问斯巴诺夫斯基都在会上讲了话。他们一致指出学生科学研究协会的成立,对学生今后从事科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勉励他们积极参加这一活动,以培养独立的研究能力。
北京市青年团的组织和北京部分高等学校也派代表前来参加,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科学研究协会的成立。
中国人民大学自建校以来,在部分教研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先后组织过四十多个学生科学研究小组,吸收了四百多个学生参加了科学研究活动。大部分科学研究小组每周都能以二至四小时的时间从事这一活动。有些组的学生还利用暑假进行论文写作。协会就是在这些小组工作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北京体育馆落成
规模巨大、设备完善的北京体育馆,二十二日在首都崇文门外龙潭湖畔落成。
这座体育馆是由比赛馆、游泳馆和练习馆组成的。各馆之间都有走廊相通。全部面积有三万四千多平方公尺。面积最大的比赛馆在正中央,这里可以进行篮、排球、羽毛球、网球和体操等体育项目的表演和比赛。馆内四周阶梯式的看台上,设有六千多个座位,观众坐在任何一个座位上,都能看清场内的表演和比赛情况。晚上进行篮球或排球比赛时,有特设的灯光,使运动员的视线不受影响。
游泳馆在比赛馆西面,能容纳两千多观众。馆内的游泳池长五十公尺、宽二十公尺;跳板高三公尺,跳台高五公尺和七公尺半。冬季,池水将保持在摄氏二十三度左右。游泳池内的西面,设有三个观测室,用高压玻璃把水隔开。在室内能够仔细地观测和拍摄运动员在水中的游泳姿势。
比赛馆的东面是练习馆,运动员在这里可以练习篮、排球、羽毛球、网球和各种体操运动。
体育馆内还设有运动员的休息室、淋浴室和更衣室。在练习馆的二楼,设有弹子房和交谊厅,运动员能够在这里进行各种文娱活动。游泳馆特设的日光室、是专门给游泳运动员晒太阳用的。
现在,体育馆旁专门为观众设置的停车场等附属工程,也已完工。
 (新华社)(附图片)
北京体育馆比赛馆 (中国青年报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