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购销结合,公平合理
——汤阴县韩庄乡“三定”到户工作经过
 周本义
河南省汤阴县韩庄乡的粮食“三定”到户的试点工作,是在六月下旬完成的。韩庄乡全乡共有五百零一户。今年粮食统购任务是十一万六千斤,比去年减少百分之二十七点五;粮食统销指标是六万三千一百二十五斤,比去年减少百分之四十九点一。购销相抵,国家比去年多购了一万七千四百八十八斤粮食。由于在“三定”工作中认真地贯彻了购销结合的原则,消除了粮食购销中的虚假现象,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夏收以后,农民们以高度的热情把余粮卖给国家,全乡有八十多户农民(占统购户的百分之二十七左右)超额售出了余粮二万一千多斤。
在“三定”工作开始前,韩庄乡的许多党员和工作人员对粮食“三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企图简单从事,减少粮食工作中的政治工作的份量。北张贾村党员阎锠说:“有了政策,按政策定,定到那儿算那儿。”很多工作人员在定产、定购之后,不愿意对余粮户和缺粮户逐户地进行审查核实工作。党员张崇得说:“咋说统销也比统购省劲,搞统销不用像搞统购那样费唇舌了。”有的工作人员说:算算账就可以完成了。这些错误思想妨碍“三定”到户工作的进行。因此,乡支部在向党员和工作人员进行教育时,着重总结了去年重购轻销的教训。去年,由于有不少工作人员忽视逐户进行审查核实,结果余粮和缺粮的界限划不清,给统购统销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例如灯塔农业生产合作社中有十三户社员卖了“过头粮”;而同时,全乡又有四十多户个体农民少卖了将近一万斤粮食。在统销方面,全乡向九十多户农民多供应了一万多斤粮食;同时又有十来户真正的缺粮户没有买到足够的口粮。到了今年春天,那些不缺粮的人也说“缺粮”,光是北张贾一个村就有八十多户说没有粮食吃。全乡还有三十多户农业合作社员也以“社里扣得紧,吃粮食没有社外自由”为理由,要求退社。通过回忆,提高认识以后,党员和工作人员体会到,搞不好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不仅影响党同农民的关系,而且影响农业合作化事业的发展。党员张守义说:“以前我认为今年按定产计购,缺粮户由国家供应,只要定好产就行了。可是仔细回想起去年马虎从事的作法曾经造成国家少购多销、群众不满的后果,今年一定要慎重搞好购销结合工作才行。”
在端正党员和工作人员对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认识的基础上,还要把粮食“三定”的各项具体内容和作法交代清楚。其中,划清余粮缺粮界限,尤为重要。在进行这一工作时,乡支部和乡粮食委员会特别注意加强对计购员的思想领导和技术监督工作,及时纠正计购中那种“四舍五入、分厘不计、丢零舍尾”的粗糙作法。首先,让计购员澄清两个情况:一个是夏秋两季作物的播种面积,一个是各户实有的必须扣除免购点的人口和扣除饲料的牲畜数字。全乡前两次初步调查时,各村少报麦地一百八十亩,多报菜地一百一十亩;有三十一户把在外人口报成在家人口,多报人口三十六人,多报牲口十二头。经过第三次审查,才最后弄清了情况,订正了这些不实的部分。其次,韩庄乡还注意了夏秋购粮比例的计算。今年是按夏秋季作物的总面积确定余粮户夏秋粮食交售比例的,这个作法比去年的分季依率统购的作法更为合理。对于缺粮户,更必须逐户进行审查,根据缺粮户夏秋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弄清夏秋两季实际缺粮数字,以便核实缺粮户数和缺粮数量。北张贾村原来计算夏季有缺粮的有三十二户,但经逐户审查后发现其中有六户是夏余秋缺,夏季真正缺粮的只有二十六户。
在三定过程中,乡支部为了深入发动群众,曾分别召开贫农座谈会,中农座谈会、反复宣传粮食“三定”政策,说明定产方法和计购、计销的方法,同时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北张村还对缺粮农民个别地进行了教育。这个村的缺粮农民张文景按照自己的粮食产量计算,夏季该供应他三百斤粮食,但是他帮助亲戚种地,分了一百斤粮食,他却隐瞒不谈,说非供应他三百斤粮食不行。乡长张凤山同他谈话时了解到他的顾虑是怕评议中减头去尾,怕供应不及时,影响家庭生活。张凤山针对他这种思想,向他解释政策,最后他表示应该实事求是地报缺粮数字。他算了一个账:“给人家种地分了一百斤粮食,自己的小麦田还超产了三十来斤,再注意节约,夏季供应一百四、五十斤粮食就够吃了。”经过这样深入的调查和思想教育,根据各缺粮户的人口大小、生活习惯、夏季实际收粮数字,按户分类,做出了评销方案,把定销数字初步核定到户。
贯彻定产、定购三年不变的政策的结果,确实鼓励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有些缺粮农民(多数是贫农和棉农)还是怕统销量过低,怕分季评销、分期供应不及时。因此,就必须让缺粮农民知道:一次计销、分季评销是为了使粮食供应更加符合缺粮户的实际需要,是为了消灭统销中的虚假现象,减少国家粮食的浪费。同时也必须教育缺粮农民有计划地安排家务,精打细算,节约粮食,缺多少,说多少,不虚报缺粮数,不多买国家的粮食。当缺粮农民理解到定销办法对他们的好处后,他们的顾虑就消除了。北张贾村贫农张福德说:“按说全年该供应我一百八十斤粮食,麦季供应我八十斤粮食。我家八口人,有四个小孩,吃的较少,稍节约一点,麦季就可以不要供应了。把买这些粮食的钱省下用来买百十斤肥料,上三、四亩地,每亩地至少能增产二、三十斤。”
在深入贯彻政策的基础上,支部再一次逐户审查了粮食委员会的购销方案,然后再把这个方案交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复核。各户购销数字确定后,再召开积极分子会议,讨论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购销方案,最后召开全体农民会议,向群众公布这个方案,并发动大家审查,最后再根据群众的意见,加以修正。在群众审查评议过程中,大家提出了不少意见,对“三定”工作有很大帮助。例如北张村在层层审查中,发现因错计人口未计定销数字者一户,因错算麦地面积夏季应销未销的一户,孤寡户没有得到照顾者二户,这些,都根据群众的意见,做了订正。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复审核后,余粮户和缺粮户都很满意,普遍认为:经大家民主讨论,定得合理,购得实际,销得公道;不像去年只由几个工作人员划划圈圈,最后叫谁卖多少就得卖多少,供应给谁多少就是多少。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今年是工作办法好,工作人员作风也正派了。在“三定”以后,全乡余粮农民把百分之九十的出售余粮的款购买了十二万斤化学肥料和饼肥施在秋田上。春季要求退社的那三十多户社员再也不要求退社了;还有八十多户农民要求入社。乡支部委员会根据这一新的情况,准备在秋后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第2版()
专栏:

一个年年全面完成生产计划的纺织女工
续磊
上海有一位优秀的纺织女工,她的名字叫杨玲英,是国营上海第十六棉纺织厂准备车间的筒子工。从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的第一天起,她每年、每月、每天都能全面地、超额地完成国家的生产计划。在准备车间筒子工中,她的产量最高,并能百分之百达到质量标准,几年来除公假产假外从未缺过勤,在节约及其他方面的成绩也是优良的。
现代化的纺织生产中把棉花变成布,要经过许多工序:把纺出来的细纱用来织布时,必须经过准备车间,先把细纱做成筒子,再做成经纱,然后经过穿扣、浆纱,就可以上织布机了。筒子间工作的成绩好坏,对布的质量影响很大,如果筒子纱的疵点很多,织出的布面上就会出现许多圪塔、小洞洞、纱弓头和两三根纱并在一道的现象。杨玲英在筒子间工作,将近三年,在她所做的筒子纱里从来没有检查出过一个疵点。
杨玲英今年二十五岁,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她不大喜欢讲话,只知道埋头工作。几年来,尽管整个生产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她的产量和质量成绩总是第一名:别人一天做六袋多细纱管,她能在保证质量百分之百的条件下做到八袋多,而且还在继续提高。接头的回丝行政指标是三吋长,杨玲英的回丝只有两吋左右,接一个头就能节省一二吋纱。她使用工具也很细心,打结头的剪刀一般工人至少一月调换一次,而她一把剪刀可以用到一年。由于她在生产上的突出的成绩,从一九五三年起,接连两年被评选为上海市的纺织工业劳动模范;今年又被选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杨玲英的生产一向很好,开始工人们说她是天生的手脚快,当然并不是这样。一九五二年,杨玲英去观摩学习了兄弟厂的先进筒子工作法,回来又根据自己的经验动脑筋,使操作方法有了更多的改进。一九五三年,杨玲英被评选为劳动模范时,工人们都说她的生产是真好,无可非议;可是杨玲英的先进经验没有及时总结推广,究竟她生产好的诀窍在哪里,还是个谜。有些急于学习的工人兴致勃勃地跑去问杨玲英:“你的工作是怎么做法的?”当时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因为杨玲英也只是心里有数、嘴里却说不出,她只能回答:“呶,你看,我就是这样做的。”这是不能满足急于求知的人们的,于是出现了抱怨和不满的话。有人说劳动模范架子大,不肯教给别人。
厂工会委员会晓得了这一情况,在一九五四年初,启发和帮助杨玲英总结了她的先进工作经验,发现杨玲英不但认真学习和执行了筒子工作法,而且还有一些新的创造。她的工作方法主要是能按机器动作的规律进行操作,简化动作、节省时间,各种操作能很好配合,有顺序、不慌乱,每个动作都一丝不苟。
总结出经验来以后,厂里专门成立了推广小组。在推广过程中,杨玲英把自己的工作方法表演给大家看,并耐心地教每个工人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时,工人们中间开始改变了对她的看法,积极地学习先进工作法,因而整个车间的产量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一九五四年第一季度修改定额时,车间定额提高了百分之二十。这一来,许多工人不但从心里佩服她工作做得好,也看到了杨玲英更多的优点,特别是她工作专心、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得到工人们的一致称赞,大家都说:杨玲英生产时真专心,再大的响动也引不起她的注意,总是埋着头紧张地工作。还有的工人说杨玲英能主动克服困难,比如有时拿来的细纱管纱头松下来很难做,有些工人总是抱怨细纱间,杨玲英不但不抱怨,而且坏的细纱管在她手里照样做得很好,从没有因这些客观原因降低过质量。
杨玲英不但自己生产好,还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有一个工人邬阿毛采用一只手拔两根筒管的方法,她看了觉得很好,可以减少一个动作,就虚心地向他学习。又有一次,她听说另一个班的工人唐兰英用一种新的接头法可以减少回丝,也马上跑去学习。国营上海第五棉纺织厂有人研究用拉头的方法可以避免脱节,厂里派她去学,她就很高兴地去学了来。
杨玲英是党员,又是团的小组长,她总是积极响应党和工会的号召。一九五三年厂里进行重视质量的教育,提到筒子间质量的好坏对整个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杨玲英牢牢记在心里,非常关心小组的生产质量,组里出的坏筒子一多,她就着急起来。在团的小组会上,她常向大家提到:如果坏筒子多,就要多出次布。二等布每匹要少卖一元三角,这样一年要给国家造成许多损失。又有一次杨玲英很激动地告诉大家,她在布店买布的时候,听顾客批评说:“这布为什么这么坏?”她听了像批评自己一样,非常难过,红着脸走出布店。她就这样用亲身的体会启发大家保证质量。
几年来,杨玲英的生活起了许多变化,由一个姑娘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但她生产上的优异成绩始终不变,并在不断提高。几年前,工人们看到她工作做得又快又好,有的人拼命追还追不上,有些年纪大的工人又是着急又不服气。着急的是再不提高生产,同杨玲英比起来要越来越落后了;不服气的是,杨玲英是个没结婚的小姑娘,回家后生活上有妈妈照顾,不用缝衣不要烧饭,又没家庭负担,当然生产会好啰!可是杨玲英不久就结了婚,很快又有了孩子,她的生产还是照样好。有些生活经历多的工人还是没有完全服气,又说:“杨玲英虽然结了婚生了孩子,可是自己不喂奶,当然不会影响生产啰!”一九五四年底,杨玲英的第二个孩子又诞生了,这次是她亲自喂奶,每天把孩子带到厂里的托儿所。为了不影响生产,她利用吃饭的时间给孩子喂奶,总是匆匆地吃过饭就到托儿所去,等她回到车间,顶多只开车五分钟,这样就不会因预备工不熟练而影响产量和质量。她就是这样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对待着自己的工作。铁一样的事实,终于使所有的工人都服贴了,一直观察到最后的工人也不得不说:“没话讲,人家杨玲英硬碰硬生产就是好,只有好好向人家学习。”
自从杨玲英的先进生产经验推广以后,工人们由不习惯到习惯,由难变易,现在新的工作法已为车间绝大部分工人所掌握。杨玲英成为筒子工人的榜样,整个筒子间的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一九五四年评选模范时,筒子间又新出现了两个先进工作者,质量能经常达到百分之百的也不止杨玲英一个人了,有些上进的工人,动脑筋进一步改进了生产。大家向杨玲英学习,杨玲英也向大家学习,她们就是这样互相学习、开动脑筋,把生产不断提高到先进的水平。


第2版()
专栏:

一次炸平一座山
林印
九月二十七日那天,修建宝成铁路北段的职工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在距离宝鸡大约三十多公里的青石崖山上,进行了一次空前的大爆破。这一次爆破的威力非常强大,一炮就把青石崖山顶炸飞了,炸开的山石和沙土有二十三万多立方公尺,若用火车来装运,至少需要一万五千个车皮。这次所用的炸药有三百四十一吨。这样大规模的爆破在我国工程史上还是第一次。
青石崖是秦岭山脉的一个山峰,拔海一千多公尺,山前是一个十几丈深的山谷。按照铁路部门原来的设计,宝成路北段的青石崖车站的一部分必需设在青石崖的隧道里,山前峡谷上还要架起一座能够容纳两列火车并行的高桥。这个工程,要挖填八十五万立方公尺的土和石,计划在十八个月内完成。今年春天,苏联专家到青石崖看了地势,建议采用大量爆破法把整个山顶炸掉,同时利用扬弃的山石和沙土来填满山谷,这样可以省去开挖隧道和架桥工程,还可以使这一段的铁路工程提前四个月完工。
爆破的那天,正下着小雨。秦岭上阴云密布。正午时分,爆破指挥所命令一下,立刻听见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远远地只见浓烟从青石崖山顶直冲云霄,笼罩在山上的阴云顿时变了颜色。这时,被炸裂的大大小小的石块像是天安门前所放的礼花一样迸飞、四五吨重的大石块也被炸飞到一百公尺以外。飞扬的石块和沙土按照原来设计,有百分之六十飞到了需要填土的峡谷里;山上坍塌下来的沙土和石块也像潮水一样涌向峡谷;还有一部分石头被炸成了细粉。爆炸五分钟后,方圆几里之内,空中充满着像密雨一样飞扬的细沙,附近的公路上几分钟之内就盖上了一公寸厚的黄沙。
由于在爆破之前精密地计算过爆破的力量和破坏的范围,准备工作做得很周到,没有任何人和牲畜受伤害。爆破两小时后,疏散到几里地以外的四万多工人、家属和当地的居民全部安全地陆续回了家。这一带的公路也在几小时之内恢复了交通。
爆破一小时半后,浓烟逐渐消失,观众来到原来的青石崖山前观看:原先看来至少有十五层楼那末高的青石崖山峰已被削平,山前的深谷也大致被填起来,形成了一块足可铺设两股铁路路轨和修建一个小火车站的平坦地区。这一切都恰好实现了原来经过精确计算的设计计划。
大量爆破在苏联虽然早已用来为人类造福,如开凿河道、修建巨大的水利工程和工程比较艰巨的铁路公路等。但是在我国,过去的爆破工程所用的炸药都非常少。这回有人听说一次要用几百吨炸药,感到又新鲜又害怕;有的人不相信一炮就能炸平一座山头;也有人恐怕爆破以后地质会起变化,将来山上的土经常要坍塌下来。因此宝成路北段这一次爆破的成功经验是很有意义的。它证明了大量爆破法是能保证安全生产和效率很高的一项先进施工方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新建铁路多半在西南和西北高原地带,隧道和填土工程特别多,如果普遍推广大量爆破法,将会加快新铁路的建设速度。


第2版()
专栏:

橡胶工业既要提高质量,又要节约生胶
王汝兴
自从去年十二月召开全国橡胶工业技术革新先进经验交流大会以来,全国各橡胶企业都积极提高质量和节约生胶。在产品质量方面:以轮胎和胶鞋两种主要产品为例,物理机械性能大都达到或超过了规定指标,并缩小了波动幅度。如国营第一橡胶厂的一种汽车外胎的磨耗减量,一九五四年每哩平均在○点五至○点八立方公分之间,今年已提高到每哩○点五至○点七立方公分之间。地方国营大孚橡胶厂胶鞋鞋面的扯断力已由过去最高一六二公斤提高到一七五公斤(扯断力愈大,愈耐穿)。在节约生胶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六月末全国已节约了一千零二十四吨,完成了全国橡胶工业会议确定全年节约(一千五百吨)任务的百分之六十八以上,其中上海市和辽宁省已完成了分配的全年任务。这说明了在橡胶工业中,节约潜力是很大的。
在贯彻提高质量和节约生胶的任务中,各有关领导部门和各企业都进行了许多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如由轻工业部橡胶工业管理局负责组织了全国性的汽车轮胎实际行驶里程试验(现在还继续进行),由地方工业部轻工业局负责组织了胶鞋的统一设计,现已设计了七种新式胶鞋,并于八月十六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胶鞋专业会议,确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设计方案。新设计的胶鞋的质量,能够保证达到去年全国橡胶工业会议上所确定平均提高穿用寿命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的要求;按今年全年胶鞋生产量计算,还可以节约五百多吨生胶。各橡胶企业在技术工作上一般也根据过去产品质量的缺点和生产上的浪费现象进行了产品配方和结构设计的改进,使用再生胶代替生胶,以及加强和改进工艺技术,克服生产中的浪费等。对几项比较重要的先进经验,如“分段炼胶”、“逐步升温硫化”、“胶鞋缝帮套楦”等,也先后推广了。这对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都起着很大作用。
是不是说,现在橡胶工业的生产情况就很好了呢?不是的。在目前,很多企业特别重视节约,但对提高产品质量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保证。由于片面强调节约,忽视产品质量,就发生了质量事故,造成很大损失。例如,国营第四橡胶厂生产元宝雨鞋时,为了节约生胶,随便改变了结构和配方设计,使胶面厚度比过去减薄了○点二公厘,包头和后跟衬皮含胶率降低了百分之十,厚度减薄了○点五公厘,大底两边缩小了二公厘,未经实际穿用试验即开始生产,结果约有四至六万双鞋发生了后跟裂口脱底的质量事故;地方国营辽宁橡胶厂今年第一季生产球鞋时,盲目改变大底花纹设计,没有慎重研究和试验就大批生产,结果发生了大批折底的事故,赔偿和减价的损失约六十多万元。
生产上的浪费现象还很普遍,也缺乏全面的节约措施。很多工厂对技术标准和原材料消耗定额都控制不严、掌握不准,因之原材料的耗损大,不合格品和废品也很多。例如元宝雨鞋口里布的耗损率,上海大孚橡胶厂仅有百分之十二,而国营第四橡胶厂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各胶鞋厂胶料的回制率一般都在百分之五十左右,有的超过百分之六十。有些企业还有把含胶率高的半成品用在含胶率低的部位上去的所谓“降级使用”现象,这不仅是浪费,也影响产品质量。国营第七橡胶厂八月份生产的汽车垫带废品率达百分之六十多。由于机械设备发生事故造成的生产上和经济上的损失也很大,这种情况各厂都有,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
有些企业的领导工作人员和职工把提高质量同节约对立起来。他们认为要提高质量就不能节约,要节约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所以,当上级领导机关要求厉行节约的时候,他们忽视了产品质量;反之,上级领导机关指出忽视产品质量是不对的时候,他们又忽视克服浪费。国营第四橡胶厂发生的元宝鞋质量事故,就是由于片面考虑节约生胶,而盲目改变产品结构设计和配方所造成的。经轻工业部橡胶工业管理局检查批判后,这个厂的领导人员又走了另一极端:不经深入研究就修改产品结构设计和配方,把每双鞋的用胶量由一四五公分增高到二一三公分。事实证明,只要认真研究,改进产品结构和配方,是完全可以作到既能提高质量而又能节约的。例如今年全国胶鞋专业会议上介绍的新元宝鞋设计方案,每双用胶量仅有一四二公分,据初步穿用试验证明,质量远远超过现在各厂的产品。
有些企业技术管理薄弱,工艺规程和检验制度没有贯彻。国营第七橡胶厂车胎帘布挂胶,最初由于过薄造成了八匹不合格品,车间技术员竟擅自改变了技术标准,增加了○点五公厘厚度,结果,使混练胶大量超支。八月份,国营第一橡胶厂检查产生废品的原因时,发现绝大部分是操作马虎和检查控制不严所造成的。如汽车外胎钢丝折断、汽车内胎厚薄不匀、扯坏、汽车垫带掉胶等等毛病,只要在生产中严格贯彻工艺规程,加强生产的检验工作,都是可以克服的。
为了保证胜利地完成今年橡胶工业的任务,各橡胶企业今后还必须进一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挖掘节约潜力,坚决实现汽车轮胎行驶里程平均达到二万五千到三万公里,胶鞋穿用寿命平均提高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的要求。我们知道,产品质量不好,或者废品和不合格品多,就是对原材料最大的浪费,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不能以浪费原材料的办法来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节约用料应该是提高技术、改进管理的结果,绝不能是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结果。因此,节约原材料的同时,必须注意和保证提高质量;同样,在保证和提高质量的同时,也必须注意节约原材料。过去几个月各企业在完成节约生胶任务方面是有一定成绩的,当前的严重任务则是保证提高产品质量,但同时应该认识节约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球鞋用胶量有一二八至二○三公分之差,大底含胶率有百分之三十三至百分之四十五之差。如果胶鞋用胶平均每双减少五公分,按年产八千万双计算,即可节约生胶四百吨。因此,以为“节约没油水了”是错误的。在技术工作方面,要对过去已制定和已进行的技术措施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以便找出哪些措施是合理可行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凡是合理可行的就必须贯彻,不合理的就加以纠正,然后贯彻执行。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和健全生产技术秩序,各企业应积极克服一切困难,开展实施产品技术条件工作,通过这项工作,以改进产品设计、改善生产工艺技术,健全工艺秩序,加强检查检验工作和贯彻工艺规程,从而在提高技术工作水平基础上,保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第2版()
专栏:先进经验和先进生产者

唐詠清创造的接米管
叶世涛 尹崇敬
国营上海第五碾米厂装修工唐詠清创造接米管成功。
在国营上海第五碾米厂的车间里,人们可以看到一座座升降机带着白米飞快地往上升送。因为升降机回转太快,没有倒净的米粒立刻又回下来,掉进皮带盘里被轧成碎粒或粉末。这个损失,多少年来一直继续着。
今年四月间上海市开展节约粮食运动,这个厂里提出了提高出米率的号召。唐詠清就想着要解决升降机回下米粒的问题。他不断地和技术员、碾米工人们研究。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经过三次试验,他创造出了一种象鼻式“接米管”:用两根长的铅皮管装进升降机的上端,接住那些回下来的米粒,使不再掉进皮带盘被碾碎。经初步试验,每座升降机装上“接米管”以后,一昼夜可以避免损失大米三十多斤。
现在全上海市二十五个碾米厂,正在普遍推广这种方法,已经有一百零八座升降机装上了“接米管”。估计全市一年可为国家多碾出大米一百多万斤。


第2版()
专栏:

青海在五年计划中将增加牲畜一千万头
青海省各种牲畜到一九五七年,将从一九五二年的九百七十多万头增加到一千九百七十多万头。中共青海省委员会最近召开的牧业区区委书记会议上,详细讨论了如何实现这个计划的问题。一九四九年青海省刚解放时仅有牲畜七百一十五万头。几年来,由于牧区全部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各级中共组织和人民政府领导牧民初步进行了兽疾防治和改良畜种、实行轮牧、兴修水渠,使各种牲畜得到迅速的发展。一九五四年全省牲畜已有一千二百四十多万头。
会议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要完成到一九五七年全省牲畜发展的指标,今后应根据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总任务和“慎重稳进”的方针,继续认真贯彻“不斗不分,不划阶级”和“牧工、牧主两利”的政策。在工作中,要注意发挥牧民原有的互助组织的作用。中共各县委员会应直接领导一个组到两个组,帮助互助组组员改进组的工作,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会议认为,当前青海省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改善草原管理制度,在这方面,首先要建立和健全草原管理保畜委员会的组织。其次,各地应在取得同当地牧民群众有联系的领袖人物赞助的原则下,逐步改善旧的草原管理制度,并注意改进和提高原有的轮牧制度,逐步做到有计划地使用草原。此外,还应注意团结和培养当地民间兽医,开展兽疾防治工作。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各城市动员剩余劳动力下乡生产
黑龙江省从城市里动员了一批剩余劳动力下乡从事农业生产。截至九月中旬,据哈尔滨等七个城市统计,已动员下乡并已安置到农村参加生产者达六万二千三百多人。目前,这些移民已有百分之七十五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余都参加了较好的互助组。许多移民写信给原住地人民政府,表示一定安心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瑷珲县四嘉子区六十户移民到村后就投入麦收、拣小麦、打柴等生产。
今年七月,黑龙江省召开了开荒移民会议,在决定为移民开荒十万垧的同时,还计划从省内哈尔滨等七个城市动员一万八千户没有职业而有劳动力的居民下乡生产,这样全省可扩大耕地面积三万二千垧,明年能增产六千四百万斤粮食,同时还减少了城市粮食的供应量。这一措施既为城市里部分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又解决了农村荒地多劳动力不足的困难问题。因此,受到群众普遍欢迎,许多没有职业有劳动力的居民纷纷要求下乡生产。(张昕)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农业合作社注意培养青年骨干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已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青年团员和百分之十五左右的青年加入了农业合作社。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入社青年团员和百分之十左右的入社青年被培养成为社的骨干。革命残废军人、青年团员白云翔在战争中失掉了一条腿,现在已被通辽县新生农业合作社培养成为优秀的会计。狼山县先锋农业合作社王福海虚心向老农学习,消灭了地里的杂草、虫害,推广了用苦豆草沤肥的方法,已经成为社员所爱戴的社主任。集宁县十八岁的党员曹果鱼原先是一个雇农的女儿,在党、团的培养下,当了互助组组长,互助组转为农业合作社后,她又被选为社主任。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大公无私,她已被选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本报驻呼和浩特记者)


第2版()
专栏:

山西农村青年植树造林有成绩
山西省农村的广大青年,近几年来,在植树造林、育苗、荒山播种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据长治、晋南、榆次三个专区的六十一个县不完全统计:十一万五千多青年团员和五十三万多青年就植树三百三十二万多株。长治专区十三个县的统计,荒山播种二千一百多亩。
山西青年不仅植树造林有成绩,就对培植和管理上也创造了很多办法。武乡县故县乡青年、林业模范魏尧珍由于学习了新的植树技术,在群众中进行了典型示范和推广,去年全乡栽的十六万株树,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各地并较普遍地组织护林委员会、护林小组等,有不少地方还提出“保栽保活保成长”的口号。 (王电明)


第2版()
专栏:

四川盆地的石油勘探工作
在四川盆地将近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勘探人员开辟了几个勘探区,今年二月又在某地建立了浅井勘探区,钻探的结果证实四川盆地地下油层情况良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在某勘探区里,有的油层厚度达四十多公尺。现在,工人们订出了增产节约计划,为完成和超额完成钻探任务而努力工作。
左图:今年新辟的探区,有良好的石油构造。这是新探区的探井之一。
新华社记者 刘诗临摄
下图:四川盆地的绝大部分钻井都钻出过石油,某浅钻勘探队的工人正在进行试采原油工作。这是工人们正在观察采出的原油。
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