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印、缅、印尼、捷、德和西欧各国报纸
普遍重视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
【新华社新德里三十日电】印度舆论普遍欢迎和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访问印度。在周恩来总理在印度的历时三天的访问期间,印度各地的报纸每天都刊载关于他的活动和演说的消息,并发表社论欢迎周恩来总理,认为他此行加强了中印两国的友谊,并促进了亚洲与世界和平的事业。
差不多所有的印度报纸都刊载了周恩来总理在访印期间发表的声明和演说,包括:他在六月二十六日尼赫鲁总理为他举行的宴会上的致词,他在六月二十七日记者招待会上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的答复,他在六月二十七日在德里各界人民欢迎会上的讲话,他在全印广播电台向印度人民发表的广播演说,以及他到达德里机场时发表的谈话和他离开新德里时发表的临别声明。
在周恩来总理访印期间,许多印度报纸和杂志都出版了介绍中国的专刊,介绍中国人民的新生活。许多报纸杂志还刊载了印度著名诗人祝贺新中国的诗篇。
加尔各答“划时代报”六月二十九日发表评论说,周恩来总理在访印期间在新德里的许多场合发表的演说和谈话“不仅表示了新中国对印度的诚意,而且表示了新中国对建立全亚洲和平的热切愿望”。
“印度斯坦旗报”说:“尼赫鲁—周恩来的会谈已被公认为打开了解决亚洲安全与和平的问题的新途径。”这家报纸说:“两个最大的亚洲国家的总理第一次以最认真的态度表明:尽管有关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为和平进行友好合作是可能的。”
“印度快报”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对那些一直不愿承认亚洲的觉醒是国际局势的主要因素的人应该是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这家报纸说:“中国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回答和广播演说中都表明了这两位领袖是极力希望保持并发展相互的友谊、民族的独立和世界和平的。”
“甘露市场报”说:“周恩来访问印度首都是兴起中的亚洲的历史上的具有极大意义的事件。”
【新华社三十日讯】仰光消息:缅甸报纸热烈欢迎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
仰光“缅甸新光报”以“欢迎周恩来访缅”为题发表社论。社论说:我们相信周恩来总理的访问会使缅甸人民欢腾鼓舞。在周恩来总理在仰光停留的期间,全缅甸人民将显示其真诚和热烈的欢迎情绪,而这种真诚情绪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社论并表示,中国和缅甸有密切的友好关系,两国总理的会晤必能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曼德勒“人民报”以“中缅友好万岁”为题发表社论说,“周恩来总理应吴努总理的邀请访问缅甸的消息,使我们感到莫大的鼓舞和兴奋。对两位总理的会晤我们表示热烈的欢呼和感谢。”社论指出,“在帝国主义正叫嚣战争和阴谋策动建立军事集团以进行侵略的时候,中缅两国友好对我们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重要问题。”社论并指出中缅两国国土毗连,在经济和文化上很早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中缅两国的彼此了解和友好是非常重要的。社论认为,中缅两国总理的会晤将促进为中缅两国人民所渴望的友好与和平。
【新华社雅加达二十九日电】几天以来,印尼首都雅加达各报连续以显著地位刊载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的消息以及周恩来总理和尼赫鲁总理的声明。
“东星报”、“泉源报”、“社会使者报”和“印尼新闻报”二十九日用了相同的标题:“亚洲人民的命运不再为外力所决定”。
“大印尼报”的标题是:“周恩来和尼赫鲁的会谈取得良好结果”。
“人民日报”和“印尼火炬报”的标题是:“亚洲人民要和平,战争威胁来自外面”。
【新华社布拉格二十九日电】“红色权利报”二十七日就周恩来总理和尼赫鲁总理在新德里举行的会谈发表评论说:“新德里的会谈将不仅是远东的和日内瓦会议的新的发展,同时还显示了一些很有趣的和突出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的国际重要性的日益提高以及亚洲国家不受外国干涉来决定自己的事务的日益强烈的愿望。”
“红色权利报”强调指出:周恩来和尼赫鲁的会谈清楚地说明,通过和平协商和协议——不论协商国家的政治结构如何不同——来解决国际间问题的原则怎样在日益扩大的规模上被应用到国际生活中去。两位政治家的会谈也是垄断资本集团想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把它排斥于国际生活以外、组织一个不仅反对中国而且也反对以苏联为首的整个和平阵营的敌对国家阵线的阴谋的新的失败。
“人民防线报”指出:周恩来访问印度首都比目前在华盛顿举行的美英会谈更引起世界报纸的注意,“这决不是偶然的”,因为“在华盛顿,美国政府正企图迫使英国代表在美国侵略政策的命令下投降,而中国和印度领导人物在新德里的会谈却是在讨论加强世界和平的方法的问题。”
【新华社柏林二十九日电】柏林民主区各大报二十八日都以显著地位刊登我国周恩来总理和印度尼赫鲁总理会谈的消息。“每日评论报”在“中印友好——亚洲和平的保证”标题下刊登了周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及离新德里前的声明。“新德意志报”在“中印紧密合作”的大字标题下刊登了周总理与尼赫鲁总理会谈的联合声明全文。
【新华社柏林二十九日电】西欧报纸日来都以显著地位刊载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的消息。
“汉堡人民报”在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刊载这个消息的标题中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和印度的友谊。
比利时“红旗报”二十六日在首页刊载了印度人民热烈欢迎周恩来总理的消息。
二十六日的意大利“团结报”和二十七日的丹麦“国土与人民报”也都以巨大篇幅刊载了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的消息。
【新华社日内瓦二十九日电】伦敦各报二十九日以显著地位刊载了中印两国总理二十八日在新德里发表的联合声明。“泰晤士报”在“德里会谈的主题——东南亚的和平”的标题下刊载了该报驻新德里记者的报道。报道说:“此间相信,这次访问对于亚洲关系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泰晤士报”在介绍了联合声明的要点——包括著名的五项原则之后说:“此间观察家很快就指出,似乎印度支那的停战和军事解决已被认为是当然的事了。经过同意的关于印度支那政治解决的目标也引起了很大的兴趣。”报纸指出:“‘印度斯坦时报’赞扬了五项原则,并且说,和这些原则相反,杜勒斯先生的东南亚防务建议,会使亚洲像欧洲一样分裂为敌对的体系,因而使冲突成为不可避免。”
“新闻纪事报”在“周恩来和尼赫鲁号召和平”的标题下刊载了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报纸的社论援引了周恩来总理在二十六日尼赫鲁举行的宴会上致词中所说“外来的力量可以自由决定亚洲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一句话。社论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尖锐地拒绝了外国干涉印度支那”。
“工人日报”的社论说:“在中国和缅甸之间达成和新德里达成的协议相似的协议,将是对于
‘利用亚洲人打亚洲人’战略的又一次打击,并有助于印度支那的自由和东南亚的和平。”
英国其他主要报纸也刊登了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和五项原则。


第4版()
专栏:

印共发表声明欢迎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新华社新德里三十日电】据“印度斯坦旗报”六月三十日报道,印度共产党政治局发表声明如下:
共产党欢迎印中两国总理在他们的德里会谈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声明。
这个声明着重指出了应该指导印中两国关系的五项原则,这个声明和美帝国主义者通过杜勒斯和艾森豪威尔总统之流奉行的威胁和恫吓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切爱好和平的人都将同意两国总理的这样的意见: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印中两国之间的关系,而且也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问题。
共产党号召印度人民和他们的组织发动强大的运动,来支持两国总理在他们的联合声明中所列举的原则,以便可以有效地击破帝国主义对亚洲的阴谋。


第4版()
专栏:

庆祝中缅贸易协定的缔结
缅中友协和仰光工商界联合举行庆祝会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仰光消息:在第二届缅中友好周期间,缅中友好协会和仰光工商界曾在二十三日联合举行庆祝会,庆祝中缅贸易协定的缔结。
庆祝会由缅甸工商界著名人士吴巴漆阵主持。参加庆祝会的有缅中友好协会主席信波博士、副主席吴登佩密,缅甸工商界和文化界人士。缅甸外交部司长吴阵貌季应邀到会。我国驻缅甸大使馆也应邀派人参加。
吴巴漆阵致词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庆祝会,因为中缅贸易协定的签订和两国人民的友谊进一步增长都值得高兴。
接着由仰光大学教授塔拉博士讲话。他说,中缅贸易协定的缔结为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而中缅贸易的开展仍然有助于两国的文化交流。
吴登佩密在讲话中把旧中国和新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他说,新中国的进步一日千里。吴登佩密最后着重指出,中缅贸易协定的缔结将对缅甸有很大的好处,希望商界人士为中缅贸易更进一步的发展而努力。
缅甸作家协会主席沙瓦那、工商界人士吴阵貌等都在会上讲了话。他们一致认为,中缅两国自古以来就是友好亲善的邻邦,希望今后经由贸易的发展,使两国人民的友谊关系更加亲密。
庆祝会在热烈的空气中进行。会上并分发了庆祝缅中友好周的纪念专刊“文化与友好”。


第4版()
专栏:

印度支那问题限制性会议继续讨论停战监察
问题越南代表团发表了全面的详尽的意见
【新华社日内瓦二十九日电】日内瓦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限制性会议二十九日发表公报如下:
“九国代表团在六月二十九日的限制性会议中继续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下次限制性会议将在七月二日举行。”
【新华社日内瓦二十九日电】本社特派记者报道:根据这里得到的消息,在二十九日举行的限制性会议上,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就停战监察的目标、指导原则、职权等问题发表了全面、详尽的意见。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指出了法国代表团的意见逐步和苏联代表团建议接近的地方,并明确了目前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的意见被认为是促进会议进展的又一重大努力。
据悉,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在二十九日的会议上指出,停战监察的目标就是实现停战协定的内容。关于停战监察的期限问题,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认为,监察的目标存在一天,监察就应存在一天。在停止冲突、武装力量集结、交换战俘等问题上,监察的期限是不难确定的。在其他问题如停战后禁止新的军队和武器运入印度支那的问题上,监察期限则不是自动确定的。在这类问题上,监察究竟是到签订和约时为止,还是到交战双方订立新协定时为止,这是今后的讨论应予研究的问题。
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还指出了停战监察的几个指导原则。除了有效和公正等原则之外,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认为,尊重有关国家的主权的原则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则。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指出,不能以“有效”为借口或根据单方面的意见,建立一种漠视有关方面主权的监察制度,如果在停战协定条款的履行方面不承认有关方面应负主要责任,如果建立一种其决定具有法律效力的监察机构,那就会成为一种干涉国家内政的外国行政机构。
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和平的不可分割性。印度支那境内对于和平的监察和保证,也是不可分割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情况虽不完全相同,但在三国实现和平的基本问题,如停火、交战部队的部署,撤退外国军队和禁止从境外运入新的军队和武器等,则是一样的。
在停战监察的机构问题上,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指出,虽然还有一些分歧,法国代表团六月二十六日的建议在许多主要点上是和苏联代表团六月十四日的建议相接近的。大家都承认成立联合委员会的必要性,也都承认联合委员会应和中立国监察委员会平行工作。目前应该求得协议的是两个机构的职权和关系。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还指出,法国代表团六月二十六日的意见中也承认停战协定的执行要靠有关双方,这是很重要的承认。这个原则不但会影响关于联合委员会的任务的概念,还会影响将来执行协定时所应有的精神。以这样的精神工作,双方就能保证协定的良好执行,并保障本身的主权。
关于在老挝、柬埔寨实施监察的问题,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指出,大家都同意必须实施监察,现在应讨论的是:是否在整个印度支那成立一个机构,还是在每一国有其特别的机构。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对这一问题保留意见。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认为,停火应在印度支那全境实施,一般的协议在执行时应考虑到每国的特殊情况。
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认为,会议在具备了具体讨论监察问题的基本因素之后,即可达成原则协议,然后再把这些问题交给苏联建议中所提议的委员会去研究。
据悉,在二十九日会议上发言的还有美国,法国和柬埔寨的代表团。美国代表团在发言中继续对中立国监察朝鲜停战的经验加以歪曲,毫无新的内容。(附图片)
出席日内瓦会议的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的代表们。从左起:司法部副部长陈公祥、工商部部长潘英、副总理兼代理外交部部长范文同(代表团首席代表)、越南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黄文欢、国防部副部长谢光宝。
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民主德国和西德人民继续
展开人民投票运动显示德国人民争取和约和反对战争的意志
【新华社三十日讯】据塔斯社柏林二十九日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举行的人民投票已进入第三天。投票情况非常踊跃。
德国民主报纸报道:到二十八日中午的时候,已经有一千八百三十三个乡镇的投票全部胜利完成,在这些地方,百分之百的选民都参加了投票。在柏林威森希区的若干选区,投票也在选民百分之百参加的情况下胜利结束。
据德意志通讯社报道,在哈雷区的若干地区中,到六月二十八日中午十二时,已经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三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在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区的一些地区有百分之九十八点八的人投了票,在波茨坦和什未林地区有百分之九十八点六的人投了票。在纽勃兰登堡、欧法特、罗斯托克等地区到二十八日十二时为止也有百分之九十六到九十八的选民投票了。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人民积极参加投票的情况证明人民一致拥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民主政府所执行的和平和在民主的基础上恢复德国统一的政策。
【新华社三十日讯】西德人民不顾波恩当局的阻挠和迫害,继续展开人民投票的运动。
据德意志通讯社报道,在人民投票运动中,绝大多数的人勇敢地表示了他们争取和约和反对战争条约的意志。在格莱克琴已投票的居民中,有九千二百五十六人赞成和约,二百七十人弃权,只有一百零八人赞成“欧洲防务集团”条约。埃森“乌尔夫班克”矿的矿工在六月二十六日下了早班后,三百四十四人投票赞成和约,十五人赞成波恩和巴黎战争条约。此外,约有一千名妇女和母亲们在德国共产党在埃森举行的妇女大会上,强烈抗议波恩和巴黎战争条约并投票赞成和约和撤退占领军。


第4版()
专栏:

南西伯利亚铁路干线
苏联 斯·鲍利索夫
急驰而过的火车的喧嚷声刚刚消失,远处又传来了机车的漫长的鸣叫声——列车装载着煤炭、矿物、木材、粮食和羊毛一列接着一列地沿着西伯利亚干线飞奔着。这条铁路线的货运强度超过了世界上最活跃的一些铁路干线。仅该线中的鄂木斯克和托姆斯克两段,其货物运转量就相当于英国、比利时、荷兰、日本和土耳其的全部的铁路货运量。可是,西伯利亚大干线仍不能完全满足苏联国民经济的要求。大批货运的不断增加,需要在西伯利亚再修建一条横贯的干线。
现在,这第二条西伯利亚干线,除阿巴根至斯大林斯克一段外,都已修成了。新干线以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区南部的阿巴根城为起点,通过库兹涅茨煤矿基地到达斯大林斯克,再由此进入阿尔泰边区的行政中心巴尔瑙尔,然后越过库伦琴草原和哈萨克共和国的帕福洛达尔省和阿克摩林斯克省,经过卡尔塔来车站,而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为终点。
这条新的铁路全长二千余公里,以最短的路线把乌拉尔和库兹涅茨煤矿基地联接起来。它将大大地分担原有的西伯利亚大干线的负担。这就是修建这条铁路的主要目的之一。同时,南西伯利亚干线也是进一步发展苏维埃国家东部地区生产力的强有力的杠杆。从这个观点来看,干线中的每一段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修建阿巴根至斯大林斯克一段(现已建成三分之二),将使阿巴根、节伊斯克、伊尔宾斯克和其他矿山的铁矿的采掘量增高。同时,这一段将使许多煤矿和锰矿产地的采掘工作更加紧张,托姆河上游的伐木业日益扩展。巴尔瑙尔到库伦特一段的建成,将使盛产制造苏打和其他化学品原料的基地
(库伦琴湖)的化学工业,得以迅速发展。此外,这条路线将为西伯利亚的谷仓——库伦琴草原服务,并可大大地缩短粮食运转的距离。帕福洛达尔到阿克摩林斯克一段的建成,也将会减轻铜矿产地之一——鲍歇库尔矿区,以及厄基巴斯杜兹矿区的煤矿的开采工作的负担。而阿克摩林斯克到卡尔塔来一段的建成,使卡拉干达的煤得以通过最短的途径运往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同时在发展附近地区的农业方面也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南西伯利亚干线原于一九三九年开始修筑。经过了几年,至一九四二年时,建筑工人们已开拓了这条干线的主要的一段——阿克摩林斯克到卡尔塔来——长达八百零六公里。一九四一年修建干线中的其他几段——帕福洛达尔到阿克摩林斯克段及斯大林斯克到巴尔瑙尔段的建筑工程,都已开始动工,但建筑工程因伟大卫国战争的开始而中止。
战争结束后,建筑工人们重新来到了南西伯利亚干线工地。一九五二年进行了阿尔德什塔到阿尔泰段的经常性的线路开拓工作。这一段路线并不长——总共只有二百公里。但是它必须通过许多极其复杂和崎岖不平的多山地区。因此,建筑工人们不得不屡次使用开山炸药。
有一次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轰然发出了剧烈的爆炸声——五十万公斤的炸药把一个巨大的丘陵高高地掀起来了,而组成了一个长达半公里的深豁口。几秒钟内就完成了二百个掘土工人需要五个月才能做完的工作。
建筑工人们又重新出现于帕福洛达尔到阿克摩林斯克一段的工地上。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克服了重重困难。虽然这条铁路线所通过的大部分是草原地带和平坦的地区,但是由于深深潜伏着含水地层和由于粘土层和一些土壤松弛地段的存在,使建筑工程遭到了很多困难。而且这条路线还必须通过多山地带。
水利工作人员完成了异常艰巨和复杂的工作。对新路线的居民区和技术中心站进行供水工作,是
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在新线所通过的这些地带,很少有地面池塘和固定的地下水的泉源。因此在缺水的地段不得不建筑巨大的堰堤和主导管以贮存春季泛滥的雨水和雪水。于是可容水一百万立方公尺的人工贮水池和长达数十公里的水道便因此而建立起来了。
建成这样巨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如果没有强大的机械设备是不可能的。苏联政府以最新的本国技术装备供给建筑工人们。在工地上有各式的掘土机器,自轻型的平路机、掘土机起,到各种牌号的掘凿机止。在铺设轨道的工作中,使用了威力强大的起重机和铺轨联动机。灌浇混凝土和其他需要繁重劳动的过程,几乎全部是机械化的。
建筑工人和机械工作人员们都已很快地掌握了这些完备的技术设备,并已经能够熟练地来操纵它们,同时也充分地发掘了这些设备的潜在力量。
在建筑工程开始时,掘凿机手们曾互相进行了顺利超额完成一年平均进度定额的竞赛,后来他们又展开了在一年之内完成两年定额的运动。由雅·苏库尔所领导的先进的掘凿机工作队和斯大林格勒水电站的著名机械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德·斯列布霍进行了竞赛。苏库尔和他的同志们,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蒸气掘凿机的威力,几乎超额完成自己的全年任务的一倍半。
由于使用了具有高度生产效力的各种建筑技术设备,土方工程、装载道渣、铺敷道渣和灌浇混凝土的工作几乎完全机械化了。机械化的程度大大地超过了计划中所规定的水平。
一九五二年二月,建筑工人们铺设了这条铁路的最后几段铁路,完成了约一千一百万立方公尺的土方工程。仅仅为了通过叶尔明塔乌斯克山地,就不得不把一百五十万平方公尺以上的山岩掘开并把它从路线上清除出去。建筑工人们建筑了一百九十八个人工建筑物,开拓了三万五千平方公尺的住宅面积。现在火车已经可以沿着全长四百三十八公里的铁路行驶着。
同时在偏向东部地区一些的地方,已开始建筑巴尔瑙尔到库伦特这一段。这一建筑工程开始时,和平常不一样。人们带着自己的住宅——整套的夹板房,来到了工地。在积雪的草原上,几星期内就兴建起来了许多建筑工人村,并设立了俱乐部、餐厅、商店、浴室、医疗站。这样便节省了很多时间。人们可以马上投入主要的工作中去。建筑工程立刻全面地展开起来。草原上日夜不停地响彻着电力站柴油发动机的格?格?的响声,汽车的喇叭声和带锯的转动声。掘凿机穿凿着地面,留在后面的是路基和刚刚凿开的豁口。紧跟着它后面的是平土机;平土机由牵引机推动着把不平整的地面切平,然后由沉重的铁滚子把地面压得平平坦坦的。此后,该轮到铺道工人来工作了。他们把一段段钉上了枕木的铁轨,由地面上轻轻抬起,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已铺好的路基上。紧接着便是铺轨机器来进行路轨敷设道渣的工作。在这一地带有四十部掘凿机和五百部汽车昼夜不停地工作着。数十座固定电力站和流动电力站供给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以电力。沿线的桥梁也迅速地建筑起来了。桥梁是用现成的整套材料——两段巨型的工字架筑成的。建筑工人们在建好桥墩以后,只需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工字架放上去就行了。桥梁可以在四至八个小时内架好,需时的长短要看桥的大小而决定。在建筑房屋时也广泛地采用了机械化的方法。
开工以后过了二十二个月,建筑工人们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祝建筑工程竣工大会。长达三百四十三公里的路线已进入经常开拓的阶段。在工地上总共掘土四亿立方公尺,修建了九十五个人工建筑物、铺筑了八百公尺的干线路线和站内支线,采集、运送和铺设了八十万立方公尺的道渣,修建了数百间住宅和办公室与工房。
参加建筑巴尔瑙尔到库伦特一段铁路线,对于所有的建筑工人们说来,可以说是进入了一座大的技术学校。仅在一九五三年间掌握了各种专门技术的建筑工人就有六百五十人,提高了技术熟练程度的有三百人,修完了生产技术训练班的有一百五十人。还有几十个人已学习了两三种专门业务,成了全面的专门人才。
南西伯利亚干线的最重要的部分已完工。从现在起,从乌拉尔到库兹涅茨煤矿基地已用最短的路线联络起来了:斯大林斯克到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直达通车已开始行驶。货车满载着西伯利亚辽阔的土地所盛产的木材、煤炭、矿物和粮食,沿着新的干线奔驰着。在新开辟的车站的附近,耸立着掘凿机的高架,各种仓库也正在建筑中,铁路员工正在准备迎接新的收获物。木材采伐工人们建筑了通向铁路的木材运输道,把珍贵的木材从大森林区运出来。各种工业企业也同时在建立和发展中。铁路线附近新的居民区也建立起来了。在苏联第五个五年计划中的最大的新工程之一——南西伯利亚干线上,繁忙而紧张的生活正在沸腾着。


第4版()
专栏:

菲律宾人民解放军
在邦邦牙省进行战斗
【新华社讯】马尼拉消息:菲律宾麦格赛赛政府军事当局披露,菲律宾人民解放军自六月十七日起在吕宋岛邦邦牙省亚拉悦山地区和四千名政府军展开新的战斗。政府军方面的消息承认,政府军在作战中受到损失。


第4版()
专栏:

印尼国会外交小组委员会主席表示
印尼不能给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新华社雅加达二十九日电】印尼国会外交小组委员会主席伦度诺乌二十六日向报界说,印尼不能给外国提供军事基地。他认为,这就说明为什么荷兰对西伊里安的占领,联系到围绕着策划中的东南亚公约组织进行的种种活动,使印尼人民发生了怀疑。


第4版()
专栏:

法内阁已开始提前征召新兵
【新华社三十日讯】塔斯社巴黎讯:孟戴斯—弗朗斯政府组成后,法国内阁在六月二十八日举行第一次会议。
内阁听取了孟戴斯—弗朗斯的报告,这个报告从邱吉尔—艾森豪威尔的华盛顿会谈以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谈判的角度论述了国际形势。总理办公厅主任贝登古说,内阁已经同意采取第一批措施来“加速对远东远征军的增援”,并同意采取措施加强驻北非的法军。
内阁会议据此决定提请国民议会批准拉尼埃政府在六月四日所作出的提前征召新兵的决定。
“人道报”评论说,虽然议会还没有批准这个决定,提前征召新兵在六月二十八日就已经开始了。“人道报”着重指出:“可见,虽然孟戴斯—弗朗斯一再表明他希望在印度支那实现和平,他却赞成前政府的‘严峻措施’。这些措施是为了促进谈判吗?这些措施是在和平道路上前进的一步吗?当然不是的!”


第4版()
专栏:

美国在危地马拉连续策动政变
【新华社三十日讯】塔斯社伦敦三十日讯:据危地马拉城消息,在阿本斯被迫辞职后接任危地马拉总统职的迪亚斯上校,在新政府组成以后,就被逮捕了。
从外国通讯社和报纸的消息可以看出,迪亚斯在侵略鼓动者反对危地马拉人民的勾当中起着居间人的作用。很明显,侵略鼓动者企图把危地马拉最近发生的事件说成是军事集团之间的夺取政权的斗争,而不是一场事先经过周密准备的对危地马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残酷镇压。
【新华社三十日讯】据塔斯社纽约三十日讯:据美国通讯社报道,危地马拉的政权已归于以武装部队总司令迪亚斯上校为首的军事集团。
迪亚斯发布命令,禁止了危地马拉劳动党,并把国家机关中的劳动党党员全部撤职;并传下拘票,逮捕国民警卫队总司令哈伊麦·罗森堡上校和警察总监克鲁斯·维拉上校。迪亚斯说,他将努力谋求结束在危地马拉的敌对行动。
新政府的代表这些最初的声明和行动表明,它已向干涉的煽动者投降,并出卖了危地马拉人民在阿本斯总统领导之下所取得的民主成就。
美国报纸消息暴露了危地马拉最近发生的事件的内幕和美国驻危地马拉大使普里弗伊(一九五零年到一九五三年是美国驻希腊大使)——镇压弱小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著名的“专家”——在这次武力政变中所扮演的角色。“芝加哥每日新闻”记者拉赫报道,美国驻危地马拉大使普里弗伊是这次事件
(即指这次武力政变)中的真正主角。“斯克利浦斯—霍华德系报纸”记者卢西自危地马拉详细地报道了普里弗伊在危地马拉的破坏活动。


第4版()
专栏:

印度工会代表西席尔·罗伊回国
【新华社广州三十日电】应邀来我国参加“五一”节观礼的印度统一工会大会代表西席尔·罗伊,在二十八日由北京到达广州,三十日离广州经香港回国。西席尔·罗伊在广州期间,曾参观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公社纪念馆和岭南文物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