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是实现总任务的保证
孙定国
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照耀我们在过渡时期一切工作的灯塔。它把我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引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但是正如斯大林所说:“当正确政治路线已经规定以后,组织工作就能决定一切,就中也决定政治路线本身底命运,即政治路线底实现或失败。”(“在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因此当过渡时期总任务确定之后,怎样从党的组织工作上来保证总任务的实现,就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
今年二月十日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显然,这个决议是胜利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的坚强保证。没有总任务,党就无法领导国家前进;而没有党的团结,党就无法实现总任务。
七届四中全会的决议着重提出了关于党的建设和巩固的若干问题,例如:关于党的团结,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骄傲情绪,反对分散主义和个人主义,反对把自己领导的地区和部门当作独立王国,反对把个人放在组织之上,反对过分强调个人的作用和个人崇拜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是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理论意义的,为了更好地领会决议的精神实质,我们想在这里研究一下在决议中所提出来的下列问题:
(一)关于阶级斗争在我们国家当前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形式问题;
(二)关于党的团结问题;
(三)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问题。

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现在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即社会主义改造的阶段,……这是一个比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更深刻更广泛的革命,包含着极复杂极尖锐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一方面,外国帝国主义决不会袖手旁观;另一方面,国内那些已经被打倒的阶级决不会甘心于自己的死亡,那些将被消灭的阶级也决不会没有反抗,他们中的坚决反革命分子必然要和外国帝国主义互相勾结起来,利用每一个机会来破坏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企图使中国革命事业归于失败,使反动统治在中国复辟。”
决议对于我们目前所处的国内外形势的分析,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为依据的。它正确地揭示了当前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
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分析了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和无产阶级革命成熟的时间不相同的具体情况,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在所有国家同时获得胜利,而只能是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获得胜利的结论。列宁认为:在这种条件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个对立制度的长期共处是必然的和可能的,同时也正因为是这样,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包围的危险是客观存在着的。
斯大林在一九二六年曾指出:苏联是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苏联建设社会主义促使资本主义各国工人群众革命化,这是不能不引起资本主义世界的仇视和恶感的。他指出:如果以为资本主义世界会很冷淡地坐视苏联在经济上的胜利,这乃是一种空想。
列宁、斯大林的这些著名的论证,不但对于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局势是适用的,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局势也还是适用的。
关于资本主义的包围,只要看看下面的事实就不会怀疑了:美帝国主义策划了一系列旨在反对社会主义民主阵营各国的侵略联盟;在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周围修筑许多军事基地;组织间谍网,竭力在社会主义民主阵营的内部物色共产主义叛徒,培养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从革命内部来夺取堡垒和篡夺政权。这证明社会主义的胜利越大,帝国主义离死亡越近,那么帝国主义就越要疯狂地挣扎,就越要用一切穷凶极恶的方法来破坏苏联,破坏我们的祖国和一切人民民主国家。因此,我们无论如何不要忘记资本主义的包围,不要忘记帝国主义者的阴谋诡计,不要失去革命警惕性。
必须认识:资本主义包围不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当然,我们的国家除开和苏联、朝鲜、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的国境之外,其他许多方面都是处在美国的军事基地的窥伺之下,台湾还在被美蒋匪帮占领着,日本还在被美国武装着,单从地理上看也是处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之下。而在政治上,由于我们是解放了的亚洲大国,就成为美帝国主义阴谋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帝国主义清楚地懂得:在亚洲在东方如果是破坏了中国的革命,那就大大地破坏了和削弱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在这里只要看一看美国在朝鲜所发动过的侵略战争以及最近对越南问题所采取的种种阴谋诡计就可以完全明白了。
决议还指出,国内人民的敌人还没有完全消灭,已被打倒或将被消灭的阶级中的坚决反革命分子必然要和外国帝国主义勾结起来。这只要看看下面的事实就明白了:蒋介石还在收容着它的残兵败将,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之下盘踞台湾;封建余孽和反革命分子残余尚在乘机伺隙,跃跃欲试;“五反”以前资产阶级已经向我们作过猖狂进攻,虽然这种进攻基本上还是经济性质的;可是在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中,资产阶级中的一些人为了抵抗本阶级灭亡的命运,必然会向工人阶级进行更激烈的斗争,并且这种斗争的一部分必然会带上政治的性质。
把国内外这两种情况结合起来看,就正如刘少奇同志所尖锐指出的:将被消灭和已被消灭的阶级中的坚决反革命分子必然要和外国帝国主义相勾结,进行反革命的破坏活动。而这些敌人的破坏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领导力量,就是我们的党,我们党的团结。
七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所论列的这一方面的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它指出了革命敌人的国际基础和国内社会根源,对巩固党的团结、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作了理论的说明。
但是,这种对于国内外形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估计,并不是我们所有的同志都深刻了解的。我们有的同志往往把资本主义包围当作一个地理上的概念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政治上的概念去理解。也有人认为在我们国家里不会出现贝利亚事件,不会出现欧洲人民民主国家那样的叛国事件。显然,这是极其幼稚的,也是极其危险的想法。
同样,也有的同志错误地认为和平转变到社会主义就是取消阶级斗争。他们不认识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显然,谁有这种天真想法,谁就容易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所打中,谁就容易遭受到不意的袭击,谁就会在执行党的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的时候,变成只有联合而取消斗争的右倾机会主义者。
七届四中全会的决议给我们提出了极其重要的学习任务,这就是:第一、要深刻认识帝国主义的包围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威胁而提起高度的警惕;第二、深刻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的理论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的意义。

七届四中全会的决议从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分析中提出了党的团结问题。刘少奇同志在报告中说:“中央政治局认为应当严肃地指出:对于党最危险的,乃是敌人在我们党内制造分裂,制造派别活动,利用某种派别(如果敌人真能造成一种派别的话)作为他们的代理人的危险;因为敌人和我们同样明了这个真理: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因此我们的任务决不是用万事大吉的精神来解除全党的警惕性,而应当是相反,应当用阶级斗争的现实和历史的教训来提高这种警惕性,使全党处于清醒状态,并且用增强党的团结的实际行动来答复敌人的阴谋。”
这就是说,增强党的团结是对敌人的阴谋活动的最有力的答复,是把中国革命引向更伟大的胜利的重要保证。不应该认为中国共产党决不会出现贝利亚,或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决不会再出现张国焘;相反,应该提高警觉,团结一致来回答敌人的分裂阴谋,制裁党内任何个人主义野心家。
正因为这样,决议才尖锐地指出我们党内一部分干部甚至某些高级干部对于党的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集体领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巩固和提高中央的威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极大危险。正因为这样,决议才尖锐地批判了党内一部分干部的极端危险的骄傲情绪:“他们因为工作中的若干成绩就冲昏了头脑,忘记了共产党员所必须具有的谦逊态度和自我批评精神,夸大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威信,自以为天下第一,只能听人奉承赞扬,不能受人批评监督,对批评者实行压制和报复,甚至把自己所领导的地区和部门看作个人的资本和独立王国。”决议在这里提出来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刻思索的。
试设想,党内出现了有上述骄傲情绪和不法行为的高级干部,难道不是对党的团结,对集体领导的原则,对党中央的威信的莫大危害吗?试想想看,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今天,竟然有人胆敢胡作妄为,破坏党的团结,损害党中央的威信,这不是分裂党又是什么呢?不是对敌人有利又是对谁有利呢?难道我们的敌人不正是把他们的恶毒希望寄托在我们党的分裂上吗?难道谁不明白共产党的分裂就是工人阶级的分裂,就是劳动人民的分裂,就是全国人民的分裂,因而也就是中国革命的失败吗?
七届四中全会决议说:“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只有维护党的生命,才能够保证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像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党的团结,就是每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所必须永远遵守的信条。
决议又指出:“党的团结必须是也只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在正确的政治原则和正确的组织原则的基础上的团结。”决议在这里明确地指出了党的团结的基础,这同样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
试问有没有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离开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的团结呢?如果有的话,那么这种团结只是加引号的团结,不是真正的团结。一切机会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个人主义野心家所要求的“团结”,往往就是这种“团结”。苏联有过这种例子。例如机会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脱离布尔什维克路线而和孟什维克分子搅混在一起的分裂党的行为,也就是企图造成这种机会主义的
“团结”的典型。我们的党也有过这种事情,例如分裂党的陈独秀、罗章龙之流,带上一小撮反党分子,在机会主义的基础之上“团结”在一起;另外,某些盲目的山头主义者、小集团主义者等等,也往往是以“团结”自命。当然这种“团结”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团结毫无共同之处的,这是机会主义或自由主义的“团结”,是在沙滩上或泥潭中的“团结”。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是和这种以“团结”作幌子而实质上企图分裂党的阴谋活动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同时也和党内那种盲目地和平共居的自由主义倾向作斗争的。
列宁指出:要首先划清界限然后才能讲统一的原则。这是布尔什维克的坚持原则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方面一直是根据列宁主义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路线,向一切机会主义分子制造分歧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把全党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从而把中国革命引向伟大的胜利。
在今天的情况下,陈独秀式的分裂党、罗章龙式的分裂党、张国焘式的分裂党,那是不能够瞒过任何人的。但是采取另外一种形式,即是采取一种欺骗党的隐蔽形式,一种拥护党的正确路线的伪装形式,那却是可能的。对于这种分裂党的形式,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和加以揭露。

如何才能够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党内团结呢?显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充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乃是最根本的方法。因此,决议指出:“为了增强党的团结,不但不允许缩小党内民主和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而且必须保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求竭力避免一切可能避免的缺点和错误,使党的事业得到顺利的进展。”
伟大的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具有批评全世界能力的阶级,同时它也不怕对自身进行勇敢的批评。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次代表大会上所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标志之一。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于该事物本身的矛盾斗争。一切事物是如此,工人阶级和它的政党也自然不能例外。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内克服矛盾的形式,是我们党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证明:我们党正是依靠批评和自我批评而日益发展和巩固起来的。党正是由于不断地对
“左”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展开严肃的批评和斗争,通过著名的整顿三风运动,通过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等才造成了全党范围的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从而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但是我们党的某些组织和某些党员并不是深刻地注意到这点的。自从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来,由于革命事业的迅速发展,有些人竟然沉醉起来,忘掉了或者忽视了我们工作中的缺点。这样,批评和自我批评就被他们看作是不重要的了,甚至有人竟然压制批评,对批评者实行报复。也还有些人陶醉于我们党在近几年来并没有发生什么路线上的分歧,因而盲目地认为我们党可以不需要什么批评和自我批评也能达到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显然,这种情况给卑鄙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野心家以可乘之机,便利了他们来进行分裂党的罪恶阴谋。
不能不认清:在今天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时期,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较之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是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的。国内外的极复杂极尖锐的斗争,必然反映到我们党内来。而这个斗争的实质,必然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思想体系的激烈斗争,而它的结局不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就是有利于资本主义,不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阵营,就是有利于帝国主义阵营。
我们现在仍然是处在阶级社会之中,我们国家也还存在着内部矛盾,新的东西和旧的东西,进步的东西和腐朽的东西,正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斗争。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们应该看到、听到而且嗅到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我们不应该梦想“顺水推舟”“一帆风顺”地到达社会主义的“彼岸”,而是应该按照生活所指示给我们的道路,认识矛盾,克服矛盾,帮助新的东西生长,促使旧的东西死亡。每一忠心于革命的共产党员,都必须重视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贯彻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决议。
当然,还必须注意决议所指出的“对于党员的缺点或错误进行批评,应当区别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方针”的原则,并且严格遵守这条原则。对于有意破坏团结,坚持错误不改,甚至在党内进行分裂活动的分子,如果不把他驱逐出党,就不能严肃党纪,就不能巩固党的团结。而对于那些具有在性质上比较不重要的缺点或犯有在性质上比较不重要的错误的同志,以及虽然有比较严重的错误和缺点而经过批评愿意改正的同志,如果不采取“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方针,那就会伤害党伤害同志,不利于团结,甚至被野心家所利用。
应该永远记住:只有全面地正确地掌握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才符合党的根本利益。


第3版()
专栏:

加强党员的纪律教育
洪禹
培养共产党员自觉的纪律性,是党的一项重要思想工作。它是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的重要条件。
党的纪律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学说为根据,为了保证阶级斗争的胜利和保护党和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它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言论和行动都必须遵守的。离开党的纪律,党的团结和统一就不能保持,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就难以贯彻,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也就无从实现。因此,必须反对任何破坏党的纪律的现象,加强党的纪律教育。
党是以一切党员都要同样遵守的纪律所结合起来的统一的战斗组织。党的统一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决定性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于自己的坚强团结、意志统一、行动一致。”(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所以在我们党内,绝对不容许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存在,例如违反党纲党章,不执行党的政策和决议,进行宗派活动以及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不受党组织的监督等,都是不能容许的。党中央在七届四中全会的决议中曾着重指出:如果避开党的组织和避开中央来进行个人的或小集团的政治活动,避开党的组织和避开中央来散布个人或小集团的政治意见,这在党内就是一种非法活动,就是违反党的纪律、破坏党的团结的活动,就必须加以反对和禁止。党中央在这个决议中还特别规定:对于任何损害党的团结的言论和行动,应该进行批评和斗争。任何党员和各级党的组织,都必须严格执行党中央这个规定。
巩固和加强党的纪律之所以必需,正像列宁和斯大林所教导我们的: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党要率领整个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去和各式各样的阶级敌人作你死我活的斗争,这种斗争本身要求党具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和铁的纪律。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党和工人阶级不可免地要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阶级的思想和情绪往往侵入到工人阶级和党的队伍中来,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薄弱部分引起自由涣散、个人主义、怯懦动摇、分裂破坏等腐蚀党的团结和统一的现象;只有在共产党内部实行最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和铁的纪律,才能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的侵蚀,才能真正实现党作为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先锋队的作用。
党的纪律,是靠什么东西来维持和巩固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列宁回答道:“第一,是由于无产阶级先锋队底觉悟性,它对革命的忠实心,它的坚毅性,自我牺牲精神和英勇气概。第二,是由于它善于与最广大劳动群众——首先是与无产者劳动群众,但同样也与非无产者劳动群众——联系,接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与他们溶成一片。第三,是由于这先锋队所实现的政治领导正确,由于它的政治战略与策略正确,同时须使最广大群众都能根据本身经验来确信其正确。”(“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如果没有这些条件,那末,无产阶级内部真正铁的纪律是不能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胜利地经历了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严重考验,证明它是充分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的。党内的意志和行动是统一的,纪律是严明的。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部分党员无组织无纪律等违反党性的倾向,但都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得到了纠正,因而使党的事业得以顺利发展,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任务。
现在,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党的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更深刻更广泛的革命,它包含着极复杂极尖锐的斗争。一方面,外国帝国主义决不会袖手旁观;另一方面国内那些已被打倒的阶级决不会甘心于自己的死亡,那些将被消灭的阶级也决不会没有反抗,他们中的坚决反革命分子必然要和外国帝国主义相互勾结起来,破坏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企图使中国革命事业归于失败,使反动统治在中国复辟。我们党现在还采取着和资产阶级联合的政策,小资产阶级还像汪洋大海似地包围着我们;我们的党很大,党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还很不够,一部分干部中的思想政治情况还相当复杂;一部分干部甚至某些高级干部对于党的团结的重要性、集体领导的重要性、巩固和提高中央威信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党内一部分干部滋长着一种极端危险的骄傲情绪,夸大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威信,不能接受批评和监督,对批评者实行压制和报复,甚至把自己所领导的地区和部门看作个人的资本和独立王国,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保持和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以便使我们的党能够更强有力地率领广大工农群众胜利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对全体党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党的纪律教育,就具有更加迫切的意义。
历史证明,每当革命急遽转变的关头,党内往往会出现一些思想混乱的现象,出现一些严重破坏纪律以至于动摇变节的人。在这种时候,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当我们党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转入抗日战争的时候,就出现过“张国焘事件”,当时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就是这样指示我们的,他说:
“鉴于张国焘严重地破坏纪律的行为,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经验证明:有些破坏纪律的人,是由于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党的纪律;有些明知故犯的人,例如张国焘,则利用许多党员的无知以售其奸。因此,必须对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纪律的教育,既使一般党员能遵守纪律,又使一般党员能监督党的领袖人物也一起遵守纪律,避免再发生张国焘事件。为使党内关系走上正轨,除了上述四项最重要的纪律外,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
毛泽东同志这一指示,对于今天我们党内的情况说来,仍然有着极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应当指出,那种低估党的纪律的作用,认为它只是为了限制和约束,或者仅仅起限制和约束作用的片面观点是不正确的。党的纪律是自觉的、积极的纪律。它要求每一个党员自觉、自愿地使自己的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于党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求每一个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可能把任务完成得更好。因此,它不仅规定着我们不可以这样或那样,同时也规定着我们应该和必须这样或那样。也就是说,它不仅是对党员的某种错误行为的限制和约束,同时也是对党员的某种德行的发扬和鼓励。对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的行为来说,党的纪律是带有强制性的,是不给予自由的。党的纪律正是要束缚自由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的“个性”。但对于一切优美的德行来说,党的纪律却给以最大的自由,因为这种自由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党培养和发扬每一个党员的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和优良个性。
目前,从全党来说,绝大多数的党员都是能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的,各级党组织执行党的纪律一般是严肃的,因而党的纪律基本上是巩固的。但是另一方面,在某些党员中间,的确还存在着纪律松弛和思想不纯的现象,例如不服从党组织的决定,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对党的决议、政策不认真执行,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对待党的工作马马虎虎、因循敷衍;对党的上级组织隐瞒真相,作假报告,夸大成绩,掩盖错误;发展个人主义、分散主义、宗派主义;夸大个人的作用,宣扬个人崇拜,甚至在党内进行非法活动等等。这些人有的是政治上别有用心,有的是受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并且有些比较高级的干部认为党的纪律只是为“普通党员”而定的,对于他们没有约束力,认为依靠他们的“老资格”就可以畅所欲为;当然,也还有不少同志的确是由于幼稚,对党的纪律无知。但不论由于哪一种原因,这些违反纪律的现象都是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对违反纪律的现象采取自由主义和纵容姑息的态度也是错误的。因此,巩固党的纪律和进行党的纪律教育,就成为目前党的思想工作中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党的纪律和纪律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克服上述各种违反纪律的现象,还可以帮助党员养成正面的完美的政治品质。必须使一切党员都懂得:党只有一个纪律,不论普通党员或领导人都毫无例外地要受它的约束;如果党的纪律不能贯彻,就不能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也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因此,为了实现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认真执行党的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党的各级组织应当密切注意保持和巩固党的纪律,并且不断加强对全体党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党的纪律教育。


第3版()
专栏:

共产党员吐逊买买提
新华社记者 韩文慧、艾海提
今年四月底,新疆省疏附县赛满区五乡维吾尔族农民成立了新道农业生产合作社,吐逊买买提被全体社员推选为这个社的主任。
吐逊买买提从小就给地主做长工,到一九五二年春天土地改革时,他分到了土地,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去年春天,乡里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吐逊买买提首先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和五户农民组织了一个互助组。起初,组员热情很高,后来由于没有健全的评分、记工制度,组内发生了不团结现象,使互助组一度垮台。吐逊买买提在党支部书记沙吾尔的帮助下,制定了评分、记工的制度。这样,大家才又回到组里来。六月间,乡里小麦发生了黄疸病,人民政府动员农民用喷雾器洒药粉防治,吐逊买买提首先用喷雾器洒药粉防治,然后动员组员和其他农民防治病虫害,很快扑灭了黄疸病的蔓延。夏收时,吐逊买买提互助组的三十四亩冬麦地,每亩平均收了五百四十九斤小麦,超过当地每亩平均产量百分之四十三,其中三亩丰产田每亩收了七百二十三斤,创造了当地小麦产量的最高纪录。秋收后,这个互助组被群众评为全乡丰产互助组。
今年二月,吐逊买买提被调到中共喀什地方委员会举办的互助合作训练班学习。结业后,他回到村里挨门挨户地向农民宣传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农民听了他的宣传后,纷纷要求参加互助组。三月初,中共喀什地方委员会决定在这个乡试办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一个就是在吐逊买买提互助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道”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建社期间,吐逊买买提首先把土地和耕畜入了社,并帮助有些社员消除思想顾虑。在他的影响下,原来犹疑不决的几个社员也自愿入社了。


第3版()
专栏:

关于生产实习的几个问题
纪怀民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与中等技术学校学生生产实习工作的决定”公布将近一年了。一年以来,全国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这一决定所指示的精神,把生产实习列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并积极领导了学生的生产实习。
目前,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是如何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把生产实习从质量上提高一步。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呢?首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制定和修订生产实习提纲
鉴于生产实习提纲是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最基本的文件,因而制定和修订生产实习提纲,便成为组织和改进生产实习的首要工作。
制定和修订生产实习提纲是学校教学研究室
(组)的责任,不能允许教学研究室(组)把制定和修订生产实习提纲的任务仅仅委托给教师个人来完成。教师个人对制定和修订实习提纲的任务,只能是向教学研究室提出草案或建议,由教学研究室(组)主任在教学研究室会议上组织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生产实习提纲时要注意到来自企业、机关方面的意见。企业、机关方面的意见,有时候是教师把已经征得的企业、机关的意见间接提交到会议上来;有时候是邀请企业、机关的领导人直接参加讨论。不管用什么方式,倾听企业、机关方面对生产实习提纲的意见总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便不能保证实习提纲的切实可行。
至于实习提纲的内容,应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首先阐明本次实习的目的和任务,然后便是实习程序和时间的安排、实习的内容、实习的方法以及检查方法、实习间的参观、理论学习等项。所有这些都必须包括在实习提纲中,否则便不能起真正的指导作用。
制定和修订好的生产实习提纲既经领导方面批准,便须认真执行,不能任意改变或削减其中的项目,因为实习提纲和教学大纲同样都是保证学校培养干部的规格的。但是,过去在某些学校的教学研究室(组)中,对制定和修订实习提纲的工作采取了极不严肃的态度:有的实习提纲未在教学研究室(组)会议上讨论,有的讨论得很草率,这样制定或修订的实习提纲,当然不会起什么指导作用。要知道,制定和修订实习提纲的工作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下一番功夫,只有对制定和修订实习提纲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使生产实习进行得顺利。
企业、机关的领导问题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今后的生产实习工作中,除了必须加强教师对生产实习的领导外,还必须十分强调企业、机关对生产实习的领导作用。强调企业、机关对生产实习的领导作用,是改变目前实习状况、提高实习质量的一个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尽管某些企业、机关的干部对这个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苏联的经验和我们的实践都充分证实了加强企业、机关对生产实习的领导的作法是正确的。所谓“加强企业、机关对生产实习的领导,会冲淡教师的领导作用”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事实告诉我们,那一个企业、机关对生产实习最关心,派出的直接领导人和总领导人最强,那里实习的学生的成绩也最显著。相反,那一个企业、机关对生产实习漠不关心,不肯指派具有一定能力的直接领导人和总领导人,那里实习的学生便感到收获很小。为什么是这样呢?很明显,生产实习虽然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然而它毕竟是要学生在企业、机关中从事实际工作或技术操作,而对本企业、机关的实际工作和技术操作最熟练的,当然不会是学校的教师而是企业、机关的干部,这是无须怀疑的。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强调企业、机关对实习的领导作用便非常必要了。
过去一年,企业、机关对生产实习的领导,一般都是认真负责的,但在少数企业、机关中无人照管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是由于某些企业、机关对生产实习的重要性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强调生产、工作和实习任务的矛盾,不肯指定实习领导人,有的虽然指定了但不肯减少这些领导人原有的工作任务,结果仅有其名而无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得不到企业领导人的技术指导,便只能单单依靠教师,而教师对企业、机关的生产、工作不熟悉,结果便造成“学生围着教员转,教员也是门外汉”的无人照管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不可能按照实习提纲,逐项完成他的技术操作或实际工作任务,所谓理论的印证和熟练技巧的锻炼便大受影响,当然,提高实习质量的任务,也无从谈起了。所以,强调企业、机关对生产实习的领导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要加强企业、机关对实习的领导作用,在强调企业、机关对实习领导的必要性的同时,还必须善于找出存在这种忽视或放弃企业、机关领导责任的原因。据了解,某些企业干部对实习工作的淡漠,是因为他们认为生产实习为企业、机关所带来的只是“麻烦”,而没有一点好处,这种看法当然是片面的、不正确的。政务院的决定指出,“……只要妥善地组织实习,不仅不妨碍自己完成生产与工作任务,而且有助于生产和工作任务的完成”,问题在于我们对于妥善地组织生产实习还缺乏具体的系统的经验,在接受实习生时还不能很好地利用这批力量去协助完成某些可能完成的生产或工作任务。也不善于诱导学生和领导教师对企业、机关中的某些专门问题发生兴趣,从而启发他们向企业提出改进工作的合理化建议。要知道,生产实习正是导致科学和生产相结合、科学为生产服务的一个良好机会,企业、机关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全部完成生产实习所规定的任务;另一方面还要看到生产实习为企业、机关所带来的利益。基于以上的看法,我们认为对完成生产实习这个任务来说,学校和企业、机关的责任是共同的。
为了保证企业、机关对实习的领导,根据政务院决定所指示的精神,企业、机关应该指定固定的实习总领导人和直接领导人,并应尽可能以各该企业、机关部、处、科的较熟练的干部来充任,在不能完全脱离职务的情况下,企业、机关的领导方面,要给予他们一定时间来指导实习。企业、机关的负责人,也应该关注实习工作的进行,并作必要的监督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强企业、机关的领导作用,也才能使实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实习方式
实习方式决定于专业性质(工、农、财经、政法等)和实习性质(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目前,在实习方式上,问题较多的是专业生产实习,而专业生产实习,又是本年度全国生产实习的重点。这里我准备就专业生产实习的方式讲些个人的体会和意见。
为了便于阐明专业生产实习的方式,有必要先研讨一下专业生产实习的目的。按中央高等教育部最近颁发的生产实习暂行规程的规定:“专业生产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在与其所学专业相接近的工段、车间、农场及实验室等有关单位中,直接参加生产操作与实际工作,以获得从事生产操作与实际工作的初步技能;并使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实际应用到生产与工作中而得到巩固。”过去一年以来,我们的专业生产实习不管工科、还是财经科,都没有完全达到这个要求,相反的许多工科专业的学生应该亲身参加实际操作的却只能见习或听讲;许多财经科专业的学生应该亲身参加实际工作的,也只能参观或听报告。据了解,把专业生产实习的方式降低到让学生单纯的听或看的境地,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实习的质量。这种情况的造成不是偶然的,其原因是:
第一、从学校到企业、机关,对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本身还缺少系统的经验,对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区别还认识不清,这样对于决定各种不同性质的实习方式当然会发生困难,在实习提纲中也就不可能同时规定完成实习的方式,而作为指导学生实习最基本文件的实习提纲缺少“指导方法”一项,对学生、教师以及企业领导人来说都是无所遵循的。
第二、是某些企业、机关对学生从事实际操作或实际工作的一种自发抵触。这种自发抵触的产生,是企业、机关的某些职工,常常不喜欢要这些毫无生产经验和工作经验的学生参加生产操作或实际工作,怕他们损害了工具,影响了生产或工作的质量,甚至企业派出的某些直接领导人也多鼓励学生
“多看,多听,别动手”。
第三、是来自学生方面的一种片面认识。这种片面认识是:把生产实习的目的错误地理解成就是为了写报告书。一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关注的常常是报告书的写作问题,这样,学生便喜欢多听些报告、讲解,多看些资料和图表等,因为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地完成实习报告书。这在财经专业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第四、是领导教师中间,基于自己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习惯,喜欢要学生“多研究问题,多考虑问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便迁就了一部分学生的错误想法。
为了保证生产实习的质量,学校和企业、机关必须纠正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和作法。只有学校和企业、机关共同重视生产实习,才能使生产实习按照有效的方式来进行。所谓有效的方式,对专业生产实习来说,便是要学生根据生产实习的提纲,在企业、机关的实习领导人和教师的领导下,在与其所学专业相接近的工段、车间、农场及实验室等单位,直接参加生产操作和实际工作。所谓直接参加生产操作和实际工作,当然也要结合必要的参观、听报告及辅导等。
有两种偏向是必须防止的,即一种是脱离实际操作或实际工作,要学生单纯地参观、听报告、阅读文件、图表;另一种则是脱离实习提纲,要学生过多地从事一些和实习提纲无关的烦琐的工作。否则,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便没有可靠的保证。我认为,要防止这两种倾向:第一、应该在制定实习提纲时就要注意到使每一个实习项目不要太笼统,太琐碎。更重要的是领导教师和企业、机关的领导人必须十分重视实习逐日计划的制定,因为实习逐日计划是根据提纲要求和企业、机关的生产或工作特点来制定的。学生所要从事的工作都要受到这个逐日计划的约束。所以教师和企业、机关的领导人必须把这个实习逐日计划的工作项目、时间安排得妥当。第二、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领导实习的教师对学生生产实习的质量向学校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在实习进行中他要及时地向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指导,并经常地检查学生完成工作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和企业、机关的领导人建立密切的联系,以便研究学生实习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