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斯大林全集”第九卷
何匡
“斯大林全集”第九卷包括斯大林自一九二六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七年七月的著作。
这一时期,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正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而奋斗,开始了有重点的基本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日益加强和巩固。为了阻挠和破坏苏联的工业化事业,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展开了一系列的进攻,如英国宣布与苏联断绝外交关系和商务关系等等。配合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攻,资本主义代理人托洛茨基分子和季诺维也夫分子结成了反党联盟,加紧反党活动,破坏党的团结和统一,破坏党中央的威信,破坏工农联盟,企图借此使资本主义在苏联复辟。
当时的情况,正如斯大林指出的,“正在建立一种从张伯伦到托洛茨基的统一战线之类的东西”来反对苏维埃政权。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鉴于战争的威胁,加强了自己的国防力量,同时坚持了和平的外交政策,使资本主义国家的阴谋和挑衅行为未能得逞。斯大林在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会所作的
“再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的报告中,在这个报告的结论中,以及在其他著作中,揭穿了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集团的破坏活动,粉碎了他们的反党理论,维护了党的统一,并阐明了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系列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
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巩固党的团结,加强党的领导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的条件。工人阶级的敌人,总是力图在共产党内部寻找自己的代理人,来达到破坏党、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托洛茨基分子和季诺维也夫分子正是这样的资产阶级代理人,他们不顾党的警告,不执行党的决议,加紧进行派别活动,实行分裂党、篡夺党的阴谋。斯大林指出,这些反党分子和反党集团的战线实际上已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敌人的战线合而为一了。
这些反党分子的活动的特点,是造谣诽谤,颠倒是非,污蔑党的领导者,损害党中央的威信,歪曲党的历史,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采用两面派手法,阳奉阴违,口头上声明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议,实际上则进行派别活动,实行分裂党的阴谋。斯大林指出,一切反党派别,在党取得政权后,其反党活动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用
“左”的“革命的”假面具来掩盖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
斯大林指出,只有对这种反党倾向作无情的斗争,党才能发展,党的团结和统一才能巩固,社会主义的建设才有保证。斯大林列举了苏联共产党的发展的历史事实,证明党“是通过克服党内矛盾而成长和巩固起来的”,“以斗争来克服党内意见分歧是我们党的发展规律”,“在大国中的大党内,通过克服矛盾而发展,就是党成长和巩固所必不可少的因素。”(第九页)
斯大林进一步分析了党内矛盾的根源。工人阶级不是与社会隔离的,它是社会的一部分,它和社会各阶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党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因此,党也是不能与社会各阶层断绝联系和摆脱它们的影响的。在阶级斗争环境中,工人阶级中最不坚定的阶层和工人阶级政党中最不坚定的分子往往要受到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而资产阶级的观点、作风、习惯和情绪就通过他们而渗透到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来。每当阶级斗争发展到转折点的时候,每当斗争尖锐化和困难加重的时候,社会的阶级斗争就更突出地反映到党内来了。
托洛茨基分子和季诺维也夫分子的反党活动,也有其历史根源,他们一贯犯原则性的错误,一直坚持自己的错误,并由此而形成派别、政纲和党内斗争。斯大林指出,没有绝对不犯错误的人,但错误有两种,一种错误,犯者并不坚持,而且不致由此形成政纲和派别,这种错误很快就被忘却。另一种错误,犯者一直坚持,而且由此形成派别、政纲和党内斗争,这种错误就不能很快被忘却了。对后一种错误,党必须予以揭发和克服,“因为克服这类错误是在党内确立马克思主义原则、保持党内统一、消灭派别活动并保证不再重犯这类错误的唯一手段”。(第七○——七一页)
苏联共产党正是及时而正确地克服了危害党内团结的敌对活动和错误倾向,巩固了党的统一,加强了党的领导作用,从而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成了社会主义,并胜利地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目前我们正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个比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更深刻更广泛的革命,包含着极复杂极尖锐的阶级斗争,这种斗争必然要反映到党内来。我们必须记取苏联共产党和我们党的历史教训,根据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的精神,提高政治警惕性,防止和克服一切危害党的团结的行为,像爱护自己的生命,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爱护党的团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胜利地完成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斯大林论证了关于在一个国家内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性的理论,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人阶级的“民族”任务和国际任务的一致和不可分割的原理。他用许多历史事实指明苏联工人阶级是在各国工人阶级的支持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他列举了苏联工人阶级与各国工人阶级的联盟的种种形式,他指出,没有这种种联盟和支持,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是不可想像的。同时,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促进各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的助力和手段。他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将促进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使各国工人阶级有更多机会取得胜利。
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以忘我的奋斗精神,完成了突击队的光荣使命,有力地援助了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使人类免于受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奴役,并继续领导着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历史证明,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和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苏联人民粉碎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主义的胜利分不开的。我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没有苏联共产党、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的多方面的慷慨无私援助,是不可想像的。巩固和加强中国人民与苏联人民的永恒的友谊,是保卫远东和平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堡垒,是把我国顺利地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国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学习苏联的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学习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发挥全国人民和国民经济中的一切潜在力量,加速国家工业化的过程,加速社会主义的改造过程,使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更加巩固和强大起来。
×××
在“斯大林全集”第九卷中,党的农民政策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占有显著的地位。斯大林科学地分析了和论证了党在农民问题上的三个基本口号,驳斥了歪曲党对农民的政策的谬论。
斯大林指出,工农联盟和工人阶级在这一联盟中的领导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我们需要工农联盟,“是为了在符合于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利益的方针下教育和改造农民”。(第一六六页)。可是,怎样才能保证和加强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呢?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国家工业化,必须使社会主义工业发展和巩固起来,必须使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工业带领着农业前进。因此,每个新建立起来的工厂,都是工人阶级的新堡垒,保证着工人阶级对千百万农民群众的领导。
斯大林给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下了一个定义,在这个定义中也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的内容和意义。他说:“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是把农业和社会主义工业结合为一个整体经济,使农业服从社会主义工业的领导,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的基础上调整城乡关系,堵死和消灭阶级首先是资本借以产生的一切孔道,最后造成直接消灭阶级的生产条件和分配条件。”(第二一——二二页)
可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需要的工农联盟,不是任何一种联盟,而是以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为目标的、在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工业领导下的、把广大农民教育和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把个体分散的农民经济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的工农联盟。
斯大林指出,农民基本群众的利益和工人阶级的利益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不能像反对派所设想的那样,用损害农民基本群众利益的办法来实现工业化,因而走上把农民当做“殖民地”、当做“剥削对象”的道路,这样只能瓦解工农联盟,破坏工业化的基础。要真正保持工农联盟并继续发展农业,必须实行不断减低工业品价格的政策,这是工农的共同利益所要求的,这也是工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
苏联人民依靠工农联盟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现正依靠工农联盟的继续巩固向共产主义胜利迈进。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问题的阐述,对于我国目前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们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也正体现着用巩固和加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的办法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原则。我们国家正沿着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前进,同时积极地和稳步地发展互助合作运动,逐步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然会巩固工农联盟,加强工人阶级在这一联盟中的领导作用,并完成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
斯大林在联共(布)莫斯科省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的演说中指出,党在领导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有正确的路线,有正确的政策,这当然是首要的事情。但如果这种政策没有实行,或实行时被歪曲了,那末这种政策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工农联盟的命运,社会主义建设的命运,是取决于忠实执行正确的政策的。因此,要克服建设中的种种困难,只有正确的政策是不够的,还须像列宁指出的那样,做好正确挑选人材的工作并组织对执行情况的检查。“要领导建设,只有正确的指示是不够的,要领导建设,还必须把那些懂得这些指示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忠诚老实地实行这些指示,并认为实行这些指示不是无谓的例行公事而是光荣的事业,是自己对党和无产阶级应尽的崇高义务的人,放在我们苏维埃的、经济的、合作社的以及其他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岗位上。”(第一四二页)
要使党的正确的路线、正确的政策能够贯彻,还必须努力提高党对群众领导的质量,以顺利地吸引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必须使党的领导,不是形式主义的领导,不是纸上的领导,不是官僚主义的领导,而是实际的领导;必须使党的领导具有灵活性,“对于群众的要求要有敏感、敏感、最高度的敏感”。(第一四五页)
斯大林指出,由于建设战线上胜利的取得,由于工农群众觉悟的提高,群众对领导的要求更高了。对待工农群众不能采取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态度,必须将党和政府的指示,向他们“耐心地仔细地进行解释,使他们了解党要做些什么,要把国家引到哪里去。今天不了解,明天再努力解释;明天不了解,后天再努力解释。现在不这样,就不会有而且不能有任何领导”。(第一四四页)
斯大林在二十多年以前所作的这些指示,在目前仍有极其现实的意义。
×××
在第九卷中占有很大篇幅的是关于中国革命的问题。斯大林同志在“中国革命问题”,“论中国革命的几个问题”、“和中山大学学生的谈话”、
“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的任务”和“时事问题简评”等著作中,对中国革命作了科学的分析,明确地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前途,粉碎了托洛茨基派的反列宁主义的路线。他着重指出两条道路的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或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击败无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共同进攻革命,以便建立资本主义的统治而结束革命;或者是无产阶级把民族资产阶级挤到一边,巩固自己的领导权,率领城乡千百万劳动群众克服民族资产阶级的反抗,取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完全胜利,然后把它逐渐转移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轨道上,并取得由此而产生的一切结果”。“共产党人的基本任务就是为中国革命的第二条道路的胜利而奋斗。”(第一九九—二○○页)
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正确地执行了斯大林的这些指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现正继续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加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领导全国人民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事业。
收入第九卷的斯大林的著作,是丰富而多方面的。我国广大读者可以从这些著作中汲取力量,坚定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信心,更好地为完成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
〔注〕本文中引语都是引自“斯大林全集”第九卷中译本。


第3版()
专栏:

农业劳动模范吴春安等纷纷写信给高小和初中毕业生
欢迎他们从事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
全国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吴春安、吕鸿宾、陈永康、耿长锁、陈翊科、康菊英、罗光明等,纷纷写信给今年暑期将毕业的农村高小和初中毕业生,欢迎他们毕业后从事农业生产,把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贡献给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
山西省翼城县西梁村吴春安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爱国丰产金星奖章获得者吴春安在信中介绍了吴春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形,和共产党、人民政府与青年团以及全体社员爱护、培养他们的情形。他希望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坚决愉快地带着他们的文化知识到农业生产战线上来。安徽省农业劳动模范罗光明在信中说:党对每个肯积极劳动的人,都表示了无限的关怀和爱护。罗光明由于党亲切的爱护和培养,曾被派到苏联和北京,见过伟大的革命导师斯大林和我们的领袖毛主席。他去年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了我们最可爱的人。他在信中表示欢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到农业生产战线上来,根据祖国的需要,积极地从事农业生产。
江西省特等农业劳动模范陈翊科在信中指出,发展农业生产需要一批有文化的青年。他在信中写道:“我们常常因为看不懂一本书,念不了一张报纸,不能很快地提高自己而苦恼……如果我们社里有个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那对我们社里的生产会带来多少方便啊!”湖南省特等农业劳动模范康菊英在信中叙述去年互助组转为生产合作社时缺乏会计人员的困难情形,后来从外乡找到了一个会计,但可惜会计是他,文书是他,民校教师是他,收音员也是他。她在信中写道:“生产合作社年年要扩大,需要有文化科学知识的人也就更多,更迫切。”河北省饶阳县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耿长锁在信中举出副社长乔利广的例子:乔利广在高小毕业以后就从事农业生产。他掌握全社的生产,精心作生产计划,画生产图,划耕作区,领导全体社员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他已成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支柱了。乔利广虽然担任这样繁重的工作,可是并没有放弃学习。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始终不间断地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因此他的文化水平一天天在提高着。耿长锁在信中说:同学们,祖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在召唤你们,各项建设工作在等待你们,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准备着走上祖国建设事业的光荣岗位。(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中文版一九五四年第二十期内容介绍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机关报“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中文版一九五四年第二十期已经出版。
本期以“开展战斗性的有效的政治鼓动工作”为题发表社论。社论指出:共产党和工人党的群众鼓动工作是对劳动人民进行政治教育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战无不胜的学说是政治鼓动的坚固的思想基础。高度的思想性、现实性、真实性和简洁性,这些就是共产主义者的群众鼓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特点。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摆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面前的任务是极端复杂和重大的,这就迫切地要求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用一切办法加强政治鼓动工作并提高这一工作的水平。在人民民主国家里,政治鼓动的主要任务是不倦地培养劳动人民对社会的责任感及对劳动和公共财产的社会主义态度,使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增进人民的福利方面努力取得新的成就,并且把这些任务和争取和平的斗争密切结合起来。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共产主义者在进行政治鼓动的时候,要把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自由、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斗争跟争取实现劳动人民切身要求的斗争密切结合起来。社论最后说:政治鼓动工作是党的整个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政治鼓动工作和提高它的思想性,就能够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和与群众的联系,并使它们在争取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的斗争中发挥更大的效力。
本期刊载的重要文章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汪锋的“中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成就”,意大利共产党副总书记彼·谢嘉的“意大利共产党地方党代表会议的一些成绩”,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佐基夫斯基的 “波兰科学为人民服务”。
谢嘉的文章综述了意大利共产党在大多数省份举行代表会议的情况和成绩。文章着重说:各地党代表会议表明在目前不仅党的主要干部,而且全体党员都已经认识到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任务及其在全国的作用。我们的党不仅在政治上更加强大了,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而且在质的方面也提高了。我们党的发展情况要求我们对全体党员进行政治教育。我们党有责任维护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并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我们必须团结全体劳动人民和一切民主力量,扩大他们的斗争规模,使他们具有胜利的信心。
佐基夫斯基的文章综述了人民波兰在科学方面的发展和成就。文章着重指出:波兰科学当前的任务就是为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民服务。为了完成这个总任务,必须使理论更密切地联系实际,而要做到这一点,科学工作者必须学会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集中一切力量解决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民族文化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最迫切的问题。因此也就必须有系统地组织科学工作,实行集体的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目前还存在的、阻碍科学发展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的传统方法必须克服。必须通过斗争,使得波兰的科学工作者建立真正科学的世界观。(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妈妈的醒悟
——内蒙古生活纪事
李翼
比利根老婆婆笃信天神,就好像是笃信任何一条平凡的生活真理——比如说草爬子吸血吸得针刺一样疼——那样的深刻。在她看来,解放后逐步向上的生活,她和她独一无二的男孩子青年团员道尔基的健康,全是神家——老天爷的保佑啊!
好多年少见的一场大风雪以后,瘦弱的母羊和小羊死得很多。真正的原因是这样的:去年秋天没有抓好膘水;接羔前又是接连很多天的游动;防避风雪的棚圈打得不好。各家的具体情况虽然不同,原因却只有公认的一条:人尽的力量还不够。
比利根老婆婆与那些笃信天神的人们一样,认为这是老天爷的意思,是老天爷发了脾气。
她向人们诉说着这样的话:
“老天爷知道的最清楚。这几年,咱们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牲畜,特别是羊,繁殖得太快了,天要向回要一些……”
“老天爷,我不敢请您留下太多的牲畜啊。你看着我们的命运留吧。只要能留下够吃肉的羊,够做奶茶的一头乳牛,我们就很知福了……”
这样,平时还经常参加劳动的比利根老婆婆,对于那些瘦弱的母羊和死了妈妈的小羔子的饲养,就不愿意加以理睬了。她陷入一种任天摆布,期待严重打击的心理中了。平时她那还算直溜的脊背,现在也伛偻起来了。眼睛无神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她的全身似乎只在一件事情上聚集着力量:向天空里撒牛奶,撒奶茶,眯缝着眼向天祈祷。
比利根老婆婆的男孩子道尔基,是青年团员,在学校里受过教育,在本区里一向是各项工作中的积极分子,对于风雪灾害的看法,自然与妈妈有所不同了。
道尔基忧郁的暗想:
“家里有这样一个落后的妈妈,养育自己的妈妈呀,信天信得连揽羊的事情看也懒得看一眼了,这叫我多丢人!人家,特别是团里的同志们会这样笑话我:‘哈哈!他的母亲是这样子的迷信……’可是,又怎么办呢?”
道尔基从自己的思想的窄路上渐渐踏上了大路。
“我总得和她好好说说……我应该用铁的事实让她看看,从心里动摇她听天由命的思想,就好像从根底刨树,树会倒的干脆一样。”
大风雪后的第四天晚上,当赤紫色的月亮从东方地平线的云网里严肃的升起来时,道尔基从羊圈里接二连三的抱来了十五、六只死了妈妈的小羔子,用破毡片子缚住它们的身腰,围绕着火炉子整整放了一大圈。小羔子们因为体弱又无母奶可吃,交错的发出了一种悲伤的呼唤声。道尔基一个接连一个耐心的用牛角做的喂奶器喂它们。他把小羔子抱在怀里,宛如一个温柔的女性。妈妈呢,依然天呀地呀的在祈祷着,对于小羔子们的叫声,显现着异常的憎嫌,好像是生怕小羔子们的叫声,吓跑了她的就要请下来的神灵一样。
她终于激动的说出了口:
“你快把它们弄回羊圈里去吧。这些讨人厌的东西,听这叫声,它们还能活得了吗?天不让它们活,所以才夺走了它们的妈妈。吃奶的生灵,人是喂不活的呀!……别看你把它们放在火炉边上,炉火是顶不了什么事的。该活的,就是放在大风雪里也是要活的。日本人在诺门坎吃败仗的第二年春天一场大风雪里就是这样的:揽在羊圈、包里的大羊、小羔子都死了,随着风雪卷走了的那一些,反倒一个也没有死啊!……”
人在最紧迫的劳动里是顾不上说话的。道尔基也是这样。开始,他根本没有理睬妈妈的这一套话。在他的脑子里,净是盘算着怎样才能把这一批小羔子抢救过来。“总有跟妈妈说个清楚的时候……喂活了这一批小羔子,比跟她说半天还要强。反正这是要在几天的时间见‘灵验’的事儿。”他暗自为自己的工作高兴起来。可是,偶一不谨慎,对于妈妈那种虔诚的祈祷,竟‘?儿’的一下笑出声来。这可惹起了妈妈的不满。
“好!你笑我啦,你这坏小子。要知道,笑我也就是笑神哪!神要不依你的。不信你就看着,准有报应……”
比利根老婆婆有意的扩大着神的权力,瞪着眼,威胁着,活似她就是神的本身。
话到了喉咙里,不说出去,就痒的发慌。这时候的道尔基就是这样。他忽然涌上了一种想法:
“我忙着这(抢救羊),妈妈忙着那(祈祷),总得说个清楚。生自己的妈妈应该和自己走一条路。”于是,一场争辩开始了。
“妈妈,您天天说牲畜死是天意,人没一点办法,我问您,您真的看到过老天爷吗?它是一个什么样儿的东西?”道尔基半笑着向妈妈说。当他刚把这些话说出去以后,心里立刻浮现了童年时代的回忆,他想:“我好像是回到了小孩子的时候。那时候我净向妈妈撒娇,说话不知深浅,有时惹的她生半天气。现在我大了,还向她这样……可是,青年团员的家,青年团员的妈妈应该也是进步的。这些话不说清楚可怎么能行呢。”
比利根老婆婆沉静了片刻,把嘴努了好几努,显然是为儿子突然说出来的太无礼貌的话感到失措了。可是,当她把眼光缓慢的移向儿子时,凝块般的语句终于吐出来。
“孩子,你这么说是有罪的啊!难道你看不到天?去年咱们的羊羔子连一个也没有死,不是天意是什么?你吃的穿的都是老天爷给的。你不感谢天,反倒骂天,真是一个坏小子!”
“妈妈,我再问您一句,”道尔基眨着眼睛,微笑着,显然是有意打趣妈妈。“今年老天爷叫咱们死多少牲畜?”
比利根老婆婆急切的把话抛给了儿子,好像是反击:
“天还不能告诉你。要等到六月里才能告诉你。在这以前,如果你不好好供奉着他老人家,说不定咱家的牲畜要死个差不多呢。就像是人们常说的:老年里,牲畜死光了,只能用狗脖子驮着包椽子搬家……”
道尔基感觉到妈妈说的好笑。暗想:“趁机会揭一揭她老人家的老底子吧。”
“妈妈,您还说天哩,您说的不是什么天啊。谁不知道,六月里草都长的高高的了,牲畜有了青草吃,就不会死了。您说的天就是这个样子吧!……”
比利根老婆婆因为儿子的话生气了,激动了起来。
“你这坏孩子,不是好好对我说,你是诚心想气我的。要知道,气了我,天也是不依你的。别看你在火炉旁边喂着这么多的小羊羔,没有一个是会活的了。不信你就看着,不到三天就会死得一个也不会剩的。天要要回去的,凡人是拦挡不了的……等两天,你还会连牛奶也挤不出多少来了,母牛的奶要干瘪了。天是要叫你向牛也借不到奶汁儿的呀!”
“好吧,那咱们就看看这一批小羔子能不能成活。您祈祷你的,我喂我的小羔子,真就像您说的,不到三天就会见灵验的。”
一场不愉快的争论,就此结束了。比利根老婆婆照旧是消极、沉闷、等待,除了吃饭,就是祈祷,就是把着烟管,一袋一袋的吸着,深吸一口,再带着声音吐了出来,眼睛看着烟雾由浓密逐渐消失,由包里逐渐流向天窗口,然后随着风儿飞向不知道的地方去了。道尔基呢,由于同妈妈打了赌,对于小羔子的饲育就更加热心了。白天他除了到羊圈里帮助别人喂瘦弱的母羊,或是到草场上放羊以外,就坐在火炉跟前,一个一个的喂小羔子,缚一缚它们身上的毡片,为小羔子唱着愉快的调子,用满腔的热情看着小羔子逐渐活跃起来的动作,心里想:“也许这就是我的成绩吧,照妈妈的话说,这也许就是神给我的报应了。报应得小羔子都活起来了……”夜晚呢,他改变了多少年来一直挨着妈妈身边睡的习惯,把地毡子拉的离小羔子近近的,手儿抚摸着它们,耳朵单听着它们的叫声,一夜都没有安睡的时候,眼皮肿了,饭也吃的很少,偶尔从挂厨上拿下一两块奶干子,泡点奶茶吃一吃……他真的像是一个柔情的妈妈了。在他心里,童年时代和同伴们作折羊腿骨游戏时,一连用全力打好几下,惟恐打它不断的一种竞争心,就像是春天草原上的小草儿一样,在一层枯黄的草末子下面蠕动了。
比利根老婆婆因为孩子的几句话,暗自无声的生起气来,就好像是开了锅的牛奶一样,不可抑止的向上泛冒着。
“他是我的亲生子啊,是我独一无二的孩子啊,又不是抱养的……我从小就把他揽在怀里,尿一把,屎一把的替他洗、刷、缝、连,吃一嘴,喂一嘴,‘布歪’〔注〕声不知道唱过多少万遍。真想不到他竟这样气起我来了……我对他是那样关心,他却气我……”
比利根老婆婆回忆起从小对孩子的关心来,一种委曲的心情猛涌的袭了上来。这回忆就像是越走越深的深渊,就像是一条没有头儿的带子,缓慢而又痛苦的在她脆弱的心灵里舒展开来。一件新近的事,鲜明的浮了上来。
是啊!不多几天以前,道尔基和互助组的别个组员,割了一大车盖棚圈的柳条子回来,比利根老婆婆满面笑容的迎着他,给他打了打身上的砂土,温了点水洗了洗脸。道尔基刚在火炉边坐下,比利根老婆婆就悄然无声的给他端来了一大银花碗放有奶干子、奶皮子的奶茶,嘴上挂着笑意,眼巴巴的看着孩子吃着喝着。因为道尔基清脆的嚼着奶干子,比利根老婆婆也感到了一种香意……道尔基刚喝完奶茶,嚼完了最后一块奶干子,比利根老婆婆就从外边弄来一大筐子干牛粪,大把的加在火炉里,洗了洗手,就做起肉面条来。
“多放还是少放些干肉?”比利根老婆婆祈求似的问。
“妈妈,你看着放吧。”道尔基轻柔的带着一种感谢的意味回答。
“春天的肉有点味儿,不如新鲜的肉好吃,还是少……”
“……”道尔基只用眼睛抚摸了妈妈一下,没有说什么。
母子之间荡漾着一种幸福的柔情。
比利根老婆婆在这件事情上凝思良久。她的心像是春天的冰凌一样,渐渐为一种暖意所溶化了。也好像是冒出了锅的但还不曾揭开锅盖子的牛奶一样,把下边的火浇得快要熄灭了。她从母性的本能上逐渐的理解着孩子的行动了。她真的是沿着宽阔的道路迈开思想的步子了。
“……也许孩子是有些道理的。自己的孩子怎么会故意同自己生气玩呢。‘人定胜天’,区上的干部们这么说,他也这么说。莫非这个我从没有听到过的话,真的是有道理的吗?区上的干部们说:安基得家因为抢救的早,护理的好,上千只羊只死了不到三十只。哈不科家因为抢救的慢,护理的不好,八百只羊只剩下了二百多只。干部们会说谎?大概不会吧。骗了我一个人,可骗不了大伙儿呀……照这样的想,孩子说的做的可就有道理了。也许我是不对的了。莫非真的像邻舍顿布尔日老嫂子说的;如今的年轻小子、姑娘、媳妇们,坐着汽车向金子国里奔,我们这老婆子们坐着又慢又摇晃的老牛车走,落后了?……”
现实是最冷酷的。在现实面前,不怕你嘴硬。比利根老婆婆就是这样的。火炉周围的小羔子们,对她说来,是最现实不过的了。
当道尔基刚从刮着暴风雪的草场上,把小羔子们弄回家里来时,死神是那样威武的笼罩着,小羔子们连呼唤的声音也已费力了,只是小肚子还在喘着一点儿气。其中有一只红鼻梁的叫人喜爱的小羔子,四肢连站也站不起来了,瘫在毡片上,作着好像是死前的抽搐。“可能是这个先要死了。”连道尔基也为它耽心。可是,当他用一张老羊皮把它包卷起来,揽在怀里,用他全身的温暖,温暖着小羔子的身子,摆着它那洁嫩的小嘴唇,用喂奶器一点一滴的喂起它来时,它果然逐渐的有了转机了。又经过了几天耐心的喂养,这个小羔子,由后腿能艰难的站起,慢慢的前腿也能站起来了。不到三天的工夫,它和其他的小羔子一样,已是能尖厉的呼叫着,蹦跳着,摇着小尾巴,向人要求着奶汁儿了。在比利根老婆婆的心里,暗自认错的想法,像潮水
一般的涌了上来。
偶然的一件小事情,更加重了比利根老婆婆暗自认错的心情:当她在包外从母牛身上挤了献给老天爷的奶汁儿回来,走过小羔子们的身边时,这只红鼻梁的小羔子,好像是第一个闻到了她手上的奶香,突然耸起了身子,向着她的腿裆里直钻。当她伏下身子去拨开它时,它真的找到了像是奶头儿似的东西——比利根老婆婆的手指头,就疯狂的吸吮了起来,尾巴殷勤的摇摆着表示感谢。比利根老婆婆从小羔子热呼呼的小舌头上,具体地、亲切地感觉到了小羔子生命的温暖。
比利根老婆婆自然而又本能的为孩子圆理了。
“……就是这小东西呀,几天以前,我曾经断定它是要死的,与孩子争的心里怪难受的。神刮了这么大的风雪,也真的是要让它们死的呀。可是,没有几天,它(们)竟摇着小尾巴向我乞求起奶汁儿来了。如果不是孩子黑夜当白天的这样照顾,像我这样,一个劲儿的祷告,那它们也只能叫人家去做羔子皮袄穿了……”
比利根老婆婆被老天爷弄得十分紧张的心,真的松弛下来了。就像是抛向湖里的一块土疙瘩,渐渐无声的被现实的水溶化了。
夜晚,当比利根老婆婆与道尔基一同去参加互助组的一次小组会,听了互助组组长的讲话后,自己错了的想法,使她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她心里深深的感觉到,如果不赶快把自己的错误说个清楚不行了。
互助组长在叙述了一般情况以后,带着总结的口吻若有所指的说:
“在这次大风雪后抢救牲畜的工作中,可以说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听天由命,认为这是天注定的;解放后天给的牲畜太多了,要要回去一些,来年再给。一种人就是坚决的抵抗灾害,而且相信人的力量可以战胜灾害,可以使牲畜的死亡减到最低的数字。本区就有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安基得家积极加强棚圈,使用各种方法增强瘦弱羊的营养,做好了小羔子的护理工作,上千只羊里仅有几十只死亡;哈不科家消极等待,只大羊就死了三分之二。难道他两家的羊不都是在一样的草场上放牧吗?不都是会跑会叫的吗?那些信天的人就该想一想……”
在比利根老婆婆听起来,互助组长的话都好像是说的自己。这些话就像是尖针一样,一针一针的把她的心刺痛了。而刺得最痛的,要算是下边的几句话:
“什么是天?什么是神?大家从上边两个例子来看,就十分明白了。神不是别的,就是咱们的好棚圈,更多的洋草,更多的豆饼,更好的饲养管理,更好的注意饲养那些瘦弱的母羊和小羔子。神就是咱们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派来帮助咱们救灾的干部出的好主意。有谁,有那个老人,就算他是八十岁的人吧,看到过或是听到过干部徒步走上百八十里地,来到咱们家里,给咱们出救灾的主意,帮助咱们加强棚圈,一刀子一刀子的切豆饼,一点一滴的喂小羔子……有了他们,什么灾害都不怕……”
比利根老婆婆在互助组长讲话时,不时从人的隙缝里寻找着道尔基的眼光,似乎是祈求着孩子的谅解,温慰。她的眼睛好像在反复的说:“孩子,是我错了……”可是,也巧,比利根老婆婆始终没有沿着蜡烛照亮的地方,寻找到孩子的眼光。孩子背着火炉坐在紧靠包墙那边哩。孩子在为妈妈的错误感到十分的惭愧。
互助组长告诉大家说:
“区上接到上边的通报说,这几天还要有大风雪,咱们互助组除了继续加强棚圈,应该组织一部分人,连夜赶到棚圈还没有打的太好的邻近互助组上去。谁愿意去,谁就快些报名。”
道尔基与年轻的小伙子、姑娘们,异口同声的报了名。于是,在蜡烛一阵摇晃以后,大家一齐拥出了包门,没有装一袋烟的工夫,就骑上了马,吆喝着驰入草原,消失在黑暗里了。
这时,比利根老婆婆的心里,袭来了一阵一生从没有过的羞惭。
“是我错了呀,我还骂了孩子,叫别人在他面前说他妈妈这个那个,叫他丢人……我应该想法让他谅解我……”
“像是童年时代曾经打坏祖父心爱的绿色玉烟嘴时那样害怕的心情,”(比利根老婆婆后来回忆时对人们说)无论如何也抑止不下去了。她终于坚强的从地毡子上站了起来,推开了包门,向早已消失在黑暗中的人们大声的喊:
“孩子,道尔基……互助组长……等……等……我……有……话……要……说……”
从北面柳丛边挟着隆隆的威势刮过来的一阵风,把她的话像砂粒似的吹散了。连她自己也觉察不出自己语调的高低来了。
比利根老婆婆呆呆的站在包外被牛踏坏了的草地上,心里这样想着,嘴唇这样动着,只是没有说出声:
“老天爷可信够了……我可不能信了……我该信孩子……”
五月十一日于内蒙古海拉尔
〔注〕“布歪”是蒙古妇女抚慰婴儿的一种调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