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5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亚洲男女工人们团结起来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刘宁一
一九五四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已经到来了。亚洲和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这个团结友爱的日子里,将要又一次检阅自己争取改善生活、保卫工会与民主权利、争取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力量。
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迎接今年的“五一”节的时候,都清楚地看到了:他们自己的力量日益壮大、觉悟日益提高、团结日益加强。
在人民站起来了的国家——在苏联、中国和人民民主国家,劳动人民都怀着无比欢欣的心情,以生产上的巨大成就来纪念自己的节日。由于和平经济建设一天天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一天天提高。这些国家的人民都热爱和平,始终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他们深刻地懂得,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才能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他们所奉行的这种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社会进步的政策,是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的,所以赢得了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同情、信任和支持,而他们所走的这条和平幸福的道路,更吸引了全世界的千百万的劳动人民。
然而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至今还不得不为着温饱的生活和自己的基本权利而斗争。在亚洲许多国家里,劳动人民的处境每况愈下,他们的生活没有保证,而且还受着失业的痛苦和威胁。但是这些艰难困苦并不能屈服他们的意志。他们在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时候还是充满着战斗的精神,满怀着胜利的信心。他们已经认识到,要使自己的生活得到彻底改善,只有在世界和平与民族独立得到保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因此,他们都一致为和平与独立而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正是由于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努力,特别是朝中两国人民和苏联人民的重大努力,朝鲜停战才得以实现,从而使国际紧张局势得到初步的缓和。朝鲜停战的实现生动地证明了:一个奋起战斗保卫自己的光荣、自由和独立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觉醒了的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摧毁的,已经站起来了的国家是压不倒的。同时它也具体地证明了:在国际事务上采取“实力政策”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战争政策是行不通的,而且只能遭受到可耻的失败;相反的只有本着协商的精神,采取和平的方式,才可能解决现存的国际争端。
“实力政策”的鼓吹者们对于全世界人民都了如指掌的这个和平与协商的真理是视若无睹的。他们不但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而且还在继续加紧进行阴谋活动,制造紧张局势,破坏亚洲与世界和平。美国统治集团不但企图阻挠朝鲜问题的最后解决,而且正在加紧扩大印度支那战争,胁迫法国、英国以及其他国家为美国垄断资本家火中取栗。但是,这不但丝毫也动摇不了印度支那人民争取自由和民族独立的决心,而且还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对。亚洲各国劳动人民举行了集会和示威,一致谴责美国企图扩大印度支那战争的阴谋,要求结束这场战争,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法国人民也一致要求结束这个“肮脏的战争”,反对派法国子弟为华尔街老板们的利润卖命。
“实力政策”的鼓吹者陷入这样孤立的地位,是由于他们无视和违反人民的意志。现在,亚洲和全世界人民的觉悟已经大大提高,他们已从切身经验中懂得,美国统治集团所奉行的“实力政策”、“冷战”和“封锁禁运”政策等等,只能造成紧张局势,使各国的安全与民族独立受到威胁,使各国的经济受到影响,并使各国人民的生活日趋恶化。亚洲各国劳动人民一致要求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他们的生活,解除失业的威胁和痛苦。他们希望他们的工会与民主权利得到保障,能过自由幸福的生活。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没有持久的和平与民族的独立是不可能的。
亚洲各国人民都认为,有苏、中、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参加的日内瓦会议将有助于最后解决朝鲜问题,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进一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因而他们对这个会议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例如在全印和平理事会号召下于四月二十五日举行的“亚洲日”,就表现了印度人民要求日内瓦会议取得良好结果的愿望。
在争取和平、独立、自由与幸福的共同目标下,全世界以及亚洲各国工人阶级的友好团结一天天发展,各国工人兄弟们相互间的交往也一天天密切。中国工人阶级在解放后加强了与各国工人阶级的联系。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曾经访问过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全世界以及亚洲各国工会组织的代表也曾多次访问我国,亲眼看到了我国和平建设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与文化水平稳步提高的事实。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许多国家的工会组织的代表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邀请来到北京,与中国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一起欢度这个伟大的节日,这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工人阶级与世界各国工人阶级的友好团结。
工人阶级国内、国际的团结就是胜利的旗帜。各国工人兄弟们团结起来,就能使工人阶级争取改善生活、保卫工会与民主权利、争取与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走向胜利。


第2版()
专栏:

把手工操作全部改成机械化
重庆一零一厂特等劳动模范 黄荣昌
我在一九五零年考进重庆一零一厂土木科。我工作的木工房,要负责修理全厂几千户职工的宿舍和数十幢厂房,又要制造这许多人用的家具。虽然一百二十几个木工起早摸黑地干,还是完不成任务,有些木工活不得不包给厂外去做。那时工厂经常开展生产竞赛,今天这里创新纪录啦,明天那里创更高的纪录啦,一个赛过一个。可是木工房却没有动静,大伙都提不起劲儿来。有些木工要求调到别的主要车间去工作,我心里也很着急。
有一天我经过钢条车间,偶然朝里面望了望,只见一条很长的火红的钢条飞也似的从我眼前冲过去,把我吓了一跳,但又见那个钢条经过一个机器“卡”的一声就分成了两截。我心里突地动了一下:“那么重,那么粗的钢条,都能一下子被机器切成两截,木头为什么不能一下子切断呢?”我又想,在电影里看见苏联的农民都用机器种地,听说在苏联样样都用机器,那么木头一定是用机器切了,自己为什么不试做一个锯木头的机器呢?”再一想,又觉得困难太多,自己连机器都没见过,还能造?但另一种思想立刻又支配了我:“机器是工人造的,我也是个工人,别人能造机器,我为什么不能?”
以后我每天走过钢条车间,都要站着仔细看一会儿,我发现那个钢锯和锯一样,只是形状是圆的,我想仿着作一个。我把我心里想的告诉了别人,可是话才出口,那些思想保守的老年技术木工就摇头,他们说:“鲁班爷爷传下来都是这样一推一刨一拉一锯的,你一个小木工,刚进厂就想发明机器?我们做了几十年都没搞出机器来,你不要胡思乱想吧!”我们科的领工(后来在“三反”运动中发现他是个贪污犯)不但不支持我,还阻止我说:“造机器要设计,要绘图,你什么也不懂,不准你胡乱搞。”我不顾一切阻挡,心想:“你不支持我,还有厂长、党委和工会可商量呢!”
五月里,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来一零一厂作报告。他们说志愿军在前线,为了保证顺利完成运输任务,在没有物资、没有技术指导的困难条件下,动脑筋,利用废弹壳做风箱,利用废弹片做零件,把废汽油桶、废炮筒改做各种工具,修好了汽车,还建立起很完备的汽车修理厂,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我想炼钢厂附近的废铁废钢,堆得很多,样样都有。为什么不去利用一下呢?以后一有空,我就往废铁堆里跑,我把可用的牙轮、轴心轮盘、滚轴都拣回来。光有材料,没有工具还是不行。工会主席刘光道知道以后,就给找一套钳工用具。夜里,我留在车间用锉刀一刀一刀地锉柱心板,累了,就躺在刨花上歇一会,像磨绣花针一样,最后总算磨成了个轴心,飞轮也设法收拾好了,但没有皮带。于是我就想法用棕绳编,一切都弄停当了,怎么装呢?切钢机用的是马达,我从那里弄马达呢?我想起乡下有河水的地方,常用水推磨,圆锯可不可以用水打着它转呢?我琢磨着,并找了根水管,可是那水的力量很小,浇上去,机器连动都不动,我又想,水管不行,安个手把,用手摇行不行呢?这样作,机器是动了,但是摇半天才能锯下根木头来,我寻思了好久,才发现原来飞轮放在圆锯的心子上了,如果飞轮和圆锯离得远些,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这样改了以后,果然灵活多了,效率比人工快两倍。手摇圆锯机造成以后,木工房的人都乐开了,但乐了没两天,机器忽然叫人给破坏了。我想再做一个,有人就说:“如果把手摇的改成脚踏的,不是更好一点吗?”这句话启示了我,我又想起党委组织干事宋计田和工会主席对我说的话:“党和工会是永远支持你的!”我下决心要把圆锯修复好。一连好多个晚上,我一再摸索和钻研,我和我们小组同志把手摇圆锯机改成了脚踏圆锯机。这样一改,工作效率提高了四倍。可是机器在造好的第二天,又被人破坏了;这次破坏得更厉害,飞轮、摇手、锯片全都坏了!我想厂里一定有暗藏的特务,经过调查研究,证明我们班上真有一个特务分子,政府就把他逮捕了。
这两部机器创造成功以后,我的信心更坚定了,我认识到:只要有决心,肯动脑筋,依靠党、依靠群众,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一天,我看到火车轮的轴盘推动着车身前进,我忽然想到:如果把许多锯刀连在一起装上车轮,用马达带动锯片,一定能一下子锯十几块木板。那该多好呀!但是在我面前摆着一大堆问题,我不熟悉机器的性能。后来,我找到了一个有二十多年工龄的老技术工人,他叫徐占荣,是个共产党员。我把我的愿望一五一十都告诉了他,并且把机器的草图画给他看。他看了很高兴,他说:“把机器加上一个地轴,一个偏心,用一个二十匹马力的马达就带动了。”徐占荣还告诉我如何安装、算速度,又教给我简单的交流电、直流电的常识。以后我在安装中,碰到困难的地方就去找徐占荣老师傅。有一天厂里开欢迎新工人的娱乐晚会,我去了,唱的是川剧。我正在考虑某一个轮盘的安装法,没心思看戏,我呆呆地望着打锣的人,突然,从打锣人的姿态上得到了启发,一下子把安装机器的办法找出来了,我戏也顾不得听,提起腿就往木工房跑。我开始要安装机器了,但安装机器必须在地下挖一个五公尺长、二公尺宽、三公尺深的大坑,一到夜里,我就动手工作。没有挖土的工具,我就用钢锹代替锄头,废铁皮做簸箕,用绳子系着拉出去倒掉。绳子粗,把背上的皮都擦破了,我想起在朝鲜的志愿军英勇杀敌流血牺牲,自己擦破点皮算得了什么?我们的领工见我晚上这样没命地干,心里很气,他派我到二里外的江边去搬木料,他想我上坡下坡抬一天,晚上就没精神弄机器了。这件事叫党委组织干事知道了,批评了车间领班同志,把我调了回来。试车的那天来了,木工房站满了人,我心里好紧张,生怕出事,我一按电门,只见马达拉着飞轮,轰隆隆地转了起来,转得真快呀!一分钟转九百转,连地都动起来,吓得许多人直往外跑,我的脸也吓青了,急忙把电门关了。我去找徐占荣问他怎么办?他说,这很简单,只要把皮带轮改小,使机器一分钟转三百转就成了。这样改了两次,机器转动得正常了。只要把木料往机器上一放,一转眼,出来的就是整整齐齐的板子。厂里的人给计算了一下,这个机器比人工操作要快七十五倍,质量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一九五二年七月一日,这一部圆锯机一部排锯机用马达带动着正式参加了生产。
机器造好后,我又想少数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发动全小组的工人一起来干才好。为了学习先进经验,我和我们木工房的工人一同到七零一厂去参观,回来的路上,我们就决定制造一部断料机、一部钻眼机和一部梭梢机,作为向国庆节的献礼。因为我们分工适当,不到国庆,我们就提前完成了任务。一九五二年中苏友好月,我又作成功一部落尖机,以后又创造了双行车圆锯、拉槽机等,大大提高了生产。从一九五一年八月到一九五三年二月十日,我们木工房一共造了十二部机器。一九五三年二月四日全厂总结劳动竞赛给奖大会上,党委书记宣布正式批准我为光荣的共产党员。行政方面还把我由四级工人提升为三级技术员,并评为全厂特等劳动模范。现在我们小组有八个人初步学会了车工、钳工的技术,有二十四个人能掌握机器操作。去年九月,增产节约竞赛开始后,我们小组向党提出了保证,要把木工房全面机械化。经过大家的努力,到今年二月末,我们木工房已经装好了小圆锯机、打眼机、单面刨床、砂轮机、拉槽机、木车床、断料机、大排锯车床、自动双带锯等三十三部机器,并且都已动起来了。这三十三部机器中最高能提高劳动效率到七十八倍,最低是八倍,光一九五三年就替国家节约工资十四亿二千余万元。如果这些机器全部参加生产,每年可替国家多创造五十二亿五千多万元的财富。现在我们木工房再没有一大堆木料堆着等人去做的现象了,我们的机器一天只要开两小时就把任务完成了。因此,我们腾出几十个工人专门做研究工作,今年第二季度讨论生产计划时,我们提出除安装清料机,大型自动双带机,还要替泥工班制造一部合灰机和磨石机,帮助窑工班装好一部合灰机和磨石机,制造一部压砖机和洋瓦机,使泥工、瓦工也逐渐改为机械化操作。这次我来北京参观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以前,我们已经造成功了合灰机和磨石机,合灰机现已正式参加了生产。从制造这些机器的过程中,使我认识到工人中的潜力是挖不完的。今后我一定和我们木工房的工人好好研究技术,创造更多的机器。


第2版()
专栏:

改进方法提高生产
武汉市特等劳动模范 傅景文
我在被服厂的缝纫工作中推行了流水作业法,受到了表扬与奖励。这次到首都来参观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并且有机会参加首都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大会,我感到非常光荣和兴奋。
缝纫工作的流水作业法,是把一套衣服分成几十个工序,一人缝一道线。这是一九五一年十月,我在我们工厂七车间试验成功的。
那时候,我刚当车间主任,原来的车间主任调走了,技术工人也调走一半,新来的工人技术不熟练,又没有操作过我们厂里的电动缝纫机,产量降低了一半,质量也不好,合格率从百分之九十六下降到百分之九十。任务又催得紧,车间里一方面半成品积压了几千件,塞得连路也走不通,一方面又窝工。技术差的新工人给活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在他下一个工序干活的老工人干一阵,歇一阵,歇下来就怨开了。车间里大家都苦着脸。
那阵,我在车间里走来走去,细细地看,和工人们谈,发现产量降低的原因,不只是换上新的工人,技术赶不上,更重要的还在于生产组织得不好,每个人虽然只干衣服的一部分,就这一部分也是够复杂的。拿挖兜来说,有明线,有暗线,翻来折去,上兜牙,缝口,打结,工序很多,做活很费劲;再加上有的工人明线缝得熟练,打结打不好,或者打结打得好,明线缝不好,耽误很多事。如果实行流水作业,工作专业化,缝明线的专缝明线,上兜牙的专上兜牙,一套衣服的全部生产过程,细细地划成许多工序,一条线似地流下去做,每个工人的工作都非常简单,都专业化,生产还怕不能提高?质量还怕没有保证?
白天我在车间里看,晚上就回家画图,我把一套衣服分成八十多个工序,又按着工程大小难易,把车间里的机器分配到各个工序。安排妥了后,我就找党支部副书记、工长尚万新和另外一个工长范春和商量,又开了党支委会,报告了自己的计划,大家都同意。方法的大问题,一下子全车间都搞起来,怕乱了,就决定从张殿英小组开始试验,由点到面的普遍推广。
张殿英是个直畅的老工人,我们和他一谈,他说:“不行吧!快的慢的混在一起,没法干,工资又怎么发?”
工资确实是个问题,工序划细了,没有这么细的工资定额。不过,总不能因为这个把流水作业扔下,我们说服了张殿英,又动员了他们小组的工人。第二天上午做了些准备工作,下午张殿英小组开始试验了。最初的一个多钟头,试验情况不好,八个人里有四个人接不到上手的活,有些人嚷开了:“我说不行嘛!”“几十年干活儿,也没见这样干的。”我心里到不急,我是有底的,就让群众开会找原因,找出两个原因来。一个是劳动力配备不得当,快手分了容易干的活,难活落在慢手里,快慢不匀;一个是工序划分还不妥当,不顺手。第二天重新配备了劳动力,重新划分了工序,产量没高没降,第三天产量提高了百分之十几,第四天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几,流水作业试验成功了,大家都乐开了。
接着我们开了全车间小组长会议,由张殿英做了实行流水作业的典型报告,开始在全车间推行流水作业。厂长、党总支书记都支撑我们,帮助我们,前后一个半月的时间,全车间都实行了流水作业。到一九五二年一月,三个月的生产任务提前三天完成,而且多做了五千多件。产量降低一半的现象扭转了,生产率还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六。工作一专业,工人们还提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发明了许多专用的工具。
生产改进了,管理工作就赶不上了。首先是工资问题,没有细的定额,工资算不出来,我们就自己拟了定额草案,让工人讨论通过了。接着是收发赶不上了。原先我也干过收发,那活是累,几百个工人来领活,交活,填卡片,有时面前围了一大堆人,活儿发不出去,工人等在那儿,晚上就只能加班整理料子,准备第二天发。到实行流水作业后,工人固定在自己的工序上,一道一道地流下来谁来填卡片记账啊!我和收发一研究,想出一种作业传票,从第一道工序传下去,工人自己把代号填上,把这问题也给解决了,原先两个收发工作人员减掉一个,工作还不乱。
这样,七车间缝纫生产的手工业操作方法完全改变了,整个生产过程按照大生产的方法组织起来。后来,这个流水作业法在全厂、全国的许多被服厂,以至皮鞋厂等都推广起来。我被评为武汉市的特等劳动模范,又被提升为厂里的生产科副科长。
前些日子,缝纫工作的流水作业法又发展了一步,装置了电动传送带,使劳动生产率又提高了一步。
我在技术革新方面的成就还是很小的,这些成就也是在党和群众的帮助下取得的。这次参观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看到鞍钢工人的许多发明创造,感到在工人阶级的面前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的。潜力是挖不完的,回去后一定要作更多的努力。例如我们厂里的总传送带还没有解决,我想这个问题在现有设备上也是能够解决的,回去后一定要发动大家解决。


第2版()
专栏:

把劳动和智慧更好的献给祖国
上海五金工业劳动模范 朱顺馀
我原来是上海汽轮机厂的刨工,现在被提拔为试造车间叶片工段的副段长。两年来我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共创造和改进了工具二十四件,提高生产效率一倍到十八倍。在去年一年中我所做的活,如按当时的生产定额算,共完成了相等于两年零四个月的工作量。在生产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出过废品和工伤、设备事故。
要实现技术革新,最要紧的是一定要多方面的学习,其中包括向别人学习,从杂志报章上学习等等。因为任何技术革新,特别是较复杂的技术革新,决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我在平时非常注意别人、尤其是老师傅的工作情形,看到他的车床做活又快又顺手,我就得去研究一下他有些什么方法。我在刨床上使用多刀多刃法就是这样得来的。
一九五二年我被分配做淮河闸门上的零件,这批任务很急,大家都想早些完成好支援治淮工程,当时我看到别人在车床上用苏联先进经验多刀多刃切削法,效率提高很多,我想我的刨床和龙门刨床如也用多刀多刃法,生产一定也能提高。曾有些人认为刨床上是没法用多刀多刃法的,但我根据车床多刀多刃的切削原理,改了一些装备,在刨床上也用了起来,结果很好,效率提高一倍到二倍,使任务提前完成。
技术革新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平时多方留意是最重要的。我的口袋里平常总装着一个小本子,在生产中一碰到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自己看到什么有了点体会,都随时把它记在本子上,或画上草图和记号,遇有空闲就根据这些记录研究改进生产技术的办法。我的工具箱里除了储存工具以外,常常放着许多平时拣来的改进工具的材料,我就常常利用这些材料来进行研究和试验。
技术革新也不能只注意个人的成就,还得要帮助和组织大家都干,才能把大家都提高并且使生产发展起来。老工人尤其应当帮助别的工人。因此我看到别人生产上遇了难事,就一定要插上去帮忙。我在技术革新上有好几项都是帮助别人做出来的。譬如去年八月我厂试造中国第一部汽轮机的叶片,叶片精密度要求高,不好做,质量低,废品多,一天只能做四十只(定额一天要一百六十只),做叶片的两个同志急得要命,有的人甚至不肯干了。我当时虽然不是做叶片的,看了也着急,感到自己不能袖手旁观,便和技术员研究设计了一个做叶片的工具,以后我又继续用心研究改进,终于使叶片的效率提高到一天做七百二十多只,提高十七倍,质量也有了保证。和我一起工作的徒工,技术上进步都很快,譬如徒工王凤秀是去年一月才来的,现在已成了厂里产量高、质量好的优秀工人。在我原来的小组里,许多人都改进了技术,突破了定额。
这次我来北京参观了鞍钢的技术革新展览会,对我帮助很大。我已订了一个计划,准备回去后把我厂叶片制造的汽道工序改为机械化。我能在首都参加“五一”节,这使我非常高兴。我决心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把劳动和智慧更好的献给祖国。


第2版()
专栏:

葛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写信给全国工人
报告按照计划完成白地棉花播种任务全国的工人同志们:
“五一”节又到来了,咱们劳动人民的节日到来了。我们向你们报告,我们已经按计划规定的面积和时间,完成了今年的白地棉花播种任务。在播种以前,我们按照国家计划全面增产粮食、棉花、油料的精神,订出了我们的种植计划。现在我们社里还长着麦子的地是一千二百五十多亩,开春以来我们已经浇了一水,锄了三遍,现在正在浇第二水,要保证每亩平均产小麦二百二十四斤,比去年全村每亩平均产量提高二十一斤。春季播种以前没有长着庄稼的白地是一千四百多亩。按照计划,适当扩大棉田,要在白地上种七百七十多亩棉花;过去我们这里不种花生,今年计划种五十多亩;还要种一百亩芝麻;余下的四百多亩种谷子。白地种完以后,我们还计划种麦茬棉花四百多亩,麦茬谷子二百多亩,麦茬红薯一百亩,麦茬豆子三百多亩。白地和麦茬棉花的平均产量,每亩要提高到一百六十二斤多,比去年全村的平均每亩产量多四十七斤多。谷子的单位面积产量也要大大提高。今年全年,我们要生产出二十八万多斤麦子,二十六万一千多斤谷子,十九万三千多斤棉花,一万六千多斤花生,六千多斤芝麻来;除了我们自己吃用和留种以外,余下的要全部卖给国家,支援工业建设。
今年我们的棉花播种面积扩大了,也比去年提早二十来天做完了白地播种工作,比去年缩短了十来天。今年我们能够顺利地适应国家的需要扩大棉田,能够很快地按照计划的规定完成播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一个比较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我们全村二百三十八户,已经有二百零八户入社了。大家入了社,土地统一使用,适合种啥就种啥,这样的好处很多。我们村东南和西南的地适合种棉花;可是过去各户因为需要吃小米,种了不少谷子;现在在这里多种棉花,就能提高产量了。棉花地连成了大片,种起来也自然就省工了。抗旱点种棉花,要汲水,要挑水,要浇地,要刨坑,要撒籽,要耙平,需要很多人一齐干;往年,不要说单干的时候了,就是在互助组里,也觉得劳力调配不过来,顾积肥顾不了锄麦,顾浇麦顾不了种花。今年成立了社,劳力和水车都能统一调配了,各个队都比赛着往前干;往年忙得吃不住,今年有活不够做,十来天就种好了;并且都采用了浸种、拌种、密植的先进技术,保证全苗。
我们能顺利地做好播种工作,也是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社里现在有九十六辆水车,这都是你们制造的。要是没有水车,这七顷多棉花要在十天种好,真是连想也不敢想。要是没有你们造出来的治虫药,要想保苗,也就要费大劲了。我们能安心种棉花,也因为粮食供应有了保证。我们村子就靠着铁路,我们每天看见火车往南往北开,一节车装的粮食,就得用很多骡子和人工搬运,从四川运来了大米,东北运来了高粱,山西运来了玉米;几千几百里开外的粮食都能调剂,全靠你们修了铁路和造了火车。
今年春节,有铁路工人来和我们联欢。我们成立大社以后,有很多地方的工人给我们来信,我们都还没有回信,这很不对。以后我们要和工人同志们多多联系。“五一”节这封信,我们想来想去,不知道写给谁好。我们感谢造火车、开火车、造水车的工人同志们,可是火车、水车又都离不开钢铁,我们也感谢炼钢炼铁的同志们,炼铁炼钢开火车都离不开煤,我们也感谢煤矿上的工人们。我们也感谢那些辛辛苦苦地在山里找矿的同志们。现在我们在这里开会商量给你们写信,用着玻璃罩子的煤油灯;现在我们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了,很多家窗子上都嵌着玻璃,又方便又省钱又亮堂;这又得感谢油矿和玻璃厂的同志们,要感谢的工人同志太多了,说也说不完。我们只好写信给全国的工人同志们。
我们社员们按计划生产,都积极着哩!我们村北有个土岗,过去大家说是村里的“风水”。说上边有“神仙洞”,不敢动,上面满是烂草;今年我们已经打破了这种迷信说法,把草刮了;光这一个土岗上的草,就沤成了六十多车肥料。我们知道国家供应细肥困难,我们要多多积肥。每亩水地,去年上两车粪,今年可以上三车到四车。有九个井还没水车,我们要置起水车来。棉花光种上还不行,还要完成增产计划。女社员们要把间苗、整枝打杈、摘花的活包下来,保证做好。生产队和生产队,社员和社员,都要开展竞赛,看谁干得好!我们还要保证把社巩固好,学习你们的集体性,一步步走向完全集体化。我们热爱社会主义,不光说空话,要下更大劲来支援工业建设。我们已经和供销合作社订了合同,预售了六千多斤小麦;卖棉花的合同也订好了。我们今年要种一百亩红薯,就是打算更多节省下细粮来支援你们。我们已经养了一百多只猪,按计划还要再添六七十只;一方面为了积肥,一方面也为了供给你们吃肉。社员们知道猪鬃能换拖拉机,养猪的劲头更大了。我们知道,计划有一点实现不了,都会妨碍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也希望你们好好完成国家计划。钢铁工人们多多造出钢铁来吧,我们急着使拖拉机哩!纺织工人们,放心增产吧,我们一定好好地给你们增产原料。你们可也要知道,种棉花也不容易哩,希望你们多想办法节省原料,织出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布匹来。
你们和我们已经连成一气了,今后还要更连气。我们以后多通信吧!
河北省沙河县葛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全体社员


第2版()
专栏:

一个农村知识青年
——记蓬莱潮水乡参加农业生产的一个高小毕业生
田牧
祖母经常望着自己家里的粮食和蔬菜出神,自言自语地说些别人听不明白的话;她那笑成了两道缝的眼睛,显露了她内心的喜悦。这个老人总觉得一切都像神话似的,她已活了六十五岁,丈夫和儿子都是生产能手,但他们种的庄稼却从没有像孙子志琳种的这样好过:白菜一棵长到十五斤,萝卜长到十三斤,玉米、麦子的收成也都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而她的孙子张志琳才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孩子。
还是在一九五一年秋天,祖母和志琳的继母因感情不合,分了家。从那时起,志琳跟着祖母过活。祖母是个爱好劳动的妇女,从年轻时候起她就盼望着幸福生活,但幸福生活却一直没有和她照过面。她在旧社会里劳动了一辈子,也受了一辈子的苦。如今志琳长大了,她就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这一年志琳从高小毕业就留在家里参加生产了。
他们家里,有庄稼地,也有井园。才开始参加生产,祖母怕志琳岁数小,力不相当,所以关照他说:只要种好庄稼就行了。但志琳却说:“有井园,闲着,多不合算。”祖母说:“什么都不会,凭着什么种井园!”志琳说:“鼻子下面有个嘴,不会,问嘛。”于是祖母同意他在井园种菜。
说来容易,做着难。种庄稼本不是那样简单的,特别是种菜,其中的学问更多。志琳可真是什么也不懂,急得他在园里直打圈圈。志琳明白,这个玩意不能靠胡闯。面前摆着的只有一条路:向老农学习。于是他便跑去找园邻们求助。
好多的园邻们,都是种了三、四十年菜园的老手,他们热爱继承他们事业的青年,因此都愿意把种园地的经验传授给后一代。他们像教儿子一样地教他。园邻们说:要学生产技术,先要作到两件事:第一是“勤”,第二是“俭”,要做到这两件,就算会了大半。你能行吗?志琳说:“我祖父、父亲都是勤俭人,是汤水不漏的人,我是在勤俭的家庭里长大的,怎么做不到。”园邻们都高兴地笑了。他们就这样收下了这个“徒弟”。志琳从此开始了真正的田野劳动。
从春天到秋天,志琳边学边种,没黑没夜地干。春天学播种,夏天学培植,秋天学收割。他和园邻们、老农们相处得很好,他们很快就成了知心朋友。志琳学习技术很专心,很主动,经常跟着正在做活的老农们身后一面问,一面学着做。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地里去试验。老农们都非常满意这个“徒弟”。经过一年功夫,一般的粗细活都会了个八成了。秋收后总结生产成绩,志琳种的地,收获量达到了一般土地的水平。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
但对于志琳来说,他在生产劳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他真正认识了土地,并且热爱了它。在学校念书的时候,那黄色的坚硬的土地对于他多少有点荒凉的感觉。那时候,他对土地是并不十分热爱的。今天,当他的汗和土地的水分融和在一起的时候,当他将一粒粒小小的种子播种在潮润的泥土里的时候,他的感情也随着种子注入到了泥土里。干起活来,有时候弄得全身沾满了泥和粪,脸上沾满了黄土,眼睛被漫天风沙迷得睁不开,泥土随着空气被呼吸到鼻孔里,他没有感到脏和臭,不,他倒是闻到了泥土的香味;当他亲眼看见种子发了嫩芽,突破地皮,一直到绿油油的禾苗遮盖了地面时,他的心情是那样兴奋和激动。这时,他一天也不能离开庄稼地,大清早起来非到园里瞅一眼不可。他看见禾苗长得很好,感到高兴,为了让庄稼长得旺盛,他一遍又一遍地不辞劳苦地浇水和修理。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那来的这股子劲!就这样,他渐渐地爱上了土地,最初还有的一些不安心农业生产的思想,渐渐地消失了。他感到,干庄稼活不是枯燥无味的事,那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是生动地变化着的、充满着愉快的劳动的过程。第二年暑期,有人约他到外面找工作去。志琳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
在生产中,他越专心,就越深刻地体验到土地潜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因此,他没有满足所获得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成就,他觉得种地这玩艺,要想闹好,除了“勤俭”二字以外,还应该加上个“钻”字。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个青年团员,是个高小毕业生,他下定了决心要钻研新技术。
开始,祖母一看见志琳用新办法在莳弄庄稼时,就说:“还是老老实实地照原来的法子种好了。新门道,让别人先试验去吧!”志琳很尊敬祖母,总是采取商量的态度,向祖母讲道理。志琳说:“婆!我多打粮食你不欢喜吗?”祖母说:“就怕不保险,少收了。”志琳说:“咱们过去种地就因为光用些‘保险’的老办法,才少收了。学会了新技术管保可以多打粮食。”祖母说不过孙子,也只好半信半疑地同意他采用新耕作法。她叮咛说:“你胡摆弄,少收了粮食,叫我挨了饿,就是不孝顺哪!”志琳说:“婆说的对!那不光是不孝顺,更是对不起国家啊!”
张志琳就这样开始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工作。一九五二年,志琳在园地里种了半亩小麦,苗很厚,长得绿油油的,又高又青。快到成熟的时候,忽然来了一阵风,把麦子都刮倒了。为了挽救小麦,志琳想出了绑扶的办法,把刮倒的小麦扶植起来。但小麦还是减产了。志琳把这次意外的打击,作为一个教训,他用心捉摸,发现了麦子的品种不好,不能抗风。去年种麦时,他到图书馆借了有关农业知识的书,根据土质、灌溉、肥料等条件,换种了扁穗半芒小麦,又进行了很好的护理。他有信心在这半亩地里收三百五十斤小麦。
他在改良技术当中,很善于从细小的事情上去仔细观察。有一天他到地里看庄稼,发现地边地头和墒沟的一行庄稼长得不旺盛,不齐茁。他想,光是地中心的庄稼长得好,也很难增产。他反复研究,发现这是因为地面不平,肥料不匀。后来,他改进了耕作技术,这样,一整片土地上的庄稼就都长得齐茁了。
志琳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他除了毫不保留地采用别处已经试验成功的新耕作方法——浸种、选种,宽垄密植、使用杀虫药剂等外,自己还经常作各种试验。他在菜园里试验了各种肥料对白菜的效能。他经常注意研究各类蔬菜的需要水分量。因此他的菜蔬和庄稼年年长得很好,年年增产。一九五二年种的二亩玉米收了二百八十斤,一九五三年收了七百五十斤。一九五二年的大白菜每棵平均八斤,去年种的八百五十棵大白菜,每棵平均十斤(按下窖后的重量计算),其他如花生、大蒜、萝卜、大葱等样样都长得很好。
张志琳参加农业生产并积极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的事迹,博得了当地农民群众的赞扬。用祖母的话来说:“大家都‘发’扬他。”走到潮水街上,一提起“生产能手”和“小米邱林”,几乎大人孩子都晓得这是志琳。最近,志琳被选为互助组副组长。志琳没想到这一着,心很慌,他想:过去行行都是学三年才出徒,我种庄稼还不到三年,怎么能领导人家?他叫大家再着实想想,另选一个。组员们鼓励他说:“早就想好了,你领导,大家撑你的腰,怕什么。”志琳看看不好推辞,就答应下来,他向大家保证说:“咱们都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保证尽自己的一切力量。”被选为互助组长的事传到祖母的耳朵里,祖母又喜欢,又担心,她怕孙子担当不了这份责任,但志琳说:“有上级的指示,再依靠群众,一定能干得了。”
祖母不断地听志琳讲些新道理,思想也大有进步。过去志琳回家,祖母总是先问志琳累不?饿不?冷不?热不?但现在却先问互助组的情况了。志琳也常把组里的事情告诉祖母,他还告诉她互助组的组员们怎样准备和盼望成立合作社的情形。有一次,志琳向祖母宣传社会主义,祖母听了,心里像开了花,嘱咐孙子说:“你就加劲奔吧!早一天是一天,好叫婆也能看看那社会主义好光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