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为报刊上的战斗性和原则性的批评而斗争
——四月八日苏联“真理报”社论
在党为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所拥有的武器库中,报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的报刊综合群众的巨大经验,支持一切加速苏维埃社会沿着共产主义建设道路前进的新的先进的事物;我们的报刊对党、苏维埃和经济组织的工作中的缺点经常给予批评,使自我批评和自下而上的批评得以广泛展开。
近来,在报纸上更加经常地出现了阐述党机关根据苏共中央九月全会和二月—三月全会的要求的精神来改进工作的材料。报纸对于领导农业的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也给予了批评。
但是,事实证明,还不是所有的报刊,都对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展开了尖锐的和原则性的斗争。
前几天,真理报公布了关于“苏维埃楚瓦什”报的严重缺点和错误。在这个报纸的编辑部里,曾建立了与我们报刊的传统习惯背道而驰的,以轻视态度和官僚主义态度来对待读者批评的作风。该报总编辑特·卡尔塔晓夫唯恐破坏了他与共和国各组织的领导人员的关系,因而使报纸回避了对这些领导人员的批评。
苏共中央在讨论了“苏维埃楚瓦什”报的工作问题之后,曾指示楚瓦什党的州委会注意其对该报的不能令人满意的领导,并向州委会提议,要他们采取措施,保证改进该报编辑部的工作,在报纸上开展实事求是的原则性的批评,以消灭共和国的党、苏维埃和经济组织在领导工业和农业的工作中的缺点。
我们报刊首要的义务,就是综合共产主义建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用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表现出群众的不断增长着的创造积极性,为推广新的先进的事物而斗争,同时要向那些官僚主义、守旧心理和停滞不前的现象开火。必须把官僚主义者、文牍主义者以及那些只希望蹲在办公室内使公文与生活隔绝,脱离了在群众中的生动组织工作的那些人,都置于光天化日之下。
伟大的列宁曾要求报纸要同一切恶事的具体代表者,展开实事求是的、无情的和真正革命的斗争。可惜,至今还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些编辑部和编辑人员,他们宁愿使用一些软弱无力的圆滑的词句,来代替对工作中的缺点进行锋利的批评。不能说,依万诺夫州“工人边区”报没有撰写过关于工业产品质量低劣的文章,不能说“工人边区”报没有批评过废品制造者。文章是写了,批评是也批评了,但是,关于这类问题的稿件,却常常是写得缺乏热情,缺乏深刻的知识。
也有这样的事实,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党、苏维埃组织和农业机关,对于运用方形簇种法来播种中耕作物的工作,进行得十分缓慢,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来提高玉蜀黍的收获量,同时“苏维埃库班”报对此问题,也未在报上提出来。
当然,尖锐提出有关工作中某一缺点的问题,是与大吵大嚷和不必要的叫喊毫无共同之点的。党曾警告我们的报刊,不要迷惑于为批评而批评,不要把批评变成耸人听闻的游戏。批评应当是帮助改进领导,巩固纪律,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目前,在我们国家里,正开展着广泛的全人民的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运动,和在各个工业企业,基本建设单位、运输部门、集体农庄、机器拖拉机站以及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建设的一切战线上都能够获得高度的劳动生产率的运动。我们的报刊应当深入地来宣传社会劳动组织的优秀范例,应当坚决的同保守主义、守旧思想、不善于经营和浪费现象作斗争,应当坚决地与在组织生产和运用技术上的缺点作斗争。
我们的许多报纸,特别是国家的大工业中心的报纸,对于落后企业的批评软弱无力,对于许多未完成国家任务的企业,不去揭露他们未完成任务的原因,这种现象不能认为是正常的。
报刊的重要任务,是阐述思想工作问题。报刊的责任就是运用批评武器,帮助党的各级组织提高其在思想战线上的一切方面的战斗力——党的宣传、政治鼓动、广播、科学、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把一切思想教育的工具和武器运用到对苏维埃人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事业上。
生活和经验证明,只有那些吸引广大劳动群众参加揭发和消灭工作中的无人负责现象和落后现象的事实,参加揭发和消灭官僚主义的歪风和文牍主义的积习的报纸,才能在和缺点进行斗争中获得巨大的成就。
党委会的责任就是要经常指导报纸的工作,积极地支持报纸上的批评言论,帮助报纸编辑部使已刊登的批评文章获得实际的效果,同那怕是极小的企图逃避报刊上的批评的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
在报纸上广泛地开展原则性的批评,能更加提高报刊作为我们党在共产主义建设上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 (郑启民译)


第3版()
专栏:

批评的武器竟钝到如此程度
——四月六日苏联“真理报”报刊述评
乌尔纳尔区兽医医士巴伏洛夫向“苏维埃楚瓦什”报编辑部寄去了一封信。这位农村通讯员报道了克鲁普斯卡娅集体农庄管理不善的现象。这个集体农庄的第五工作队,羊栏已经建造了两年尚未建成,羊都在露天里,另外一个牧畜场中的家兔也在逐渐死亡。
这位农村通讯员原想使广大舆论界、使报纸的读者知道这种对待集体农庄财产的疏忽态度,但是他没有得到编辑部必要的支持。农业组组长吉莫菲耶夫同志把这封信在办公桌里放了几达一个半月之久,然后给作者写了一封官僚主义的冷淡的复信:“你的通讯‘无人过问的角落’,由于报纸版面拥挤不能采用。”
如果“苏维埃楚瓦什”报真是没有地位刊登农村通讯员这封长约五十行的信件,那么编辑部也有其他办法来影响集体农庄不经心的领导者们。它可以写一封信给党组织和苏维埃组织,给检查机关,要求他们就地研究一下集体农庄的情况并追究责任。但是,编辑部里没有一个人关心这件事。信被埋葬在档案之中。
技师齐加诺夫同志的信,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他信中所谈的是共和国集体农庄水电站建筑中的紊乱情况。四个月后,编辑部告诉作者说,他的信“由于收获运动”而未能用出。
有不少工农通讯员的短文和信件,都被编辑部存了档。其中有关于集体农庄中严重破坏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问题,有浪费社会主义财产和对劳动者文化和生活供应方面的缺点问题。
对待工农通讯员信件的这种非党的态度,实质上就是压制来自下面的批评,扼杀劳动者的主动精神。
“苏维埃楚瓦什”报已经忘掉,我们报刊的力量就在于它与群众的广泛联系。这可由以下情况来证明:编辑部所收到的信件和刊登的信件数目,不是逐渐增长,而是逐渐减缩。编辑部一九五三年所收到的信件与一九五二年相比,减少了一千七百零九封,而报纸上刊载的信则几乎减了一半。
这一切情况使报纸变得软弱无力,使它不能很好地执行它面前的任务。
“苏维埃楚瓦什”报在为进一步提高农业而斗争方面,做得不能令人满意。编辑部没有广泛吸引专家、机器拖拉机站的机械师、农业和饲畜业的先进者来参加报纸工作。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之后,报纸上只出现了两小篇普通集体农民关于他们的工作经验的文章。“苏维埃楚瓦什”报很少刊载集体农庄主席、农艺学家、饲养家、畜牧场场长和工作队长的文章。
编辑部工作中的官僚态度和形式主义,使“苏维埃楚瓦什”报脱离了集体农民、机器拖拉机站的工人和专家,使它在阐明共和国劳动者争取实现苏共中央九月全会决议,争取得到谷物、技术作物、马铃薯和蔬菜的高额收获量,争取扩大牲畜头数并提高其产品生产率,争取采用科学成就和革新者经验的社会主义竞赛方面,也不能令人满意。
“苏维埃楚瓦什”报的读者早已发觉报纸上的批评通常只是针对低层工作人员。在“苏维埃楚瓦什”报上很难找到一篇尖锐的批评共和国一级的组织及其领导人的文章。这种与我们报刊的传统背道而驰的作风,是总编辑卡尔塔晓夫同志建立起来的。他不愿和领导工作者搞坏关系,时常在各种借口下不发表批评文章,而把这些文章分送至各有关机关。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办法:既不能责备他压制批评,也不会有人见怪总编辑。
编辑部曾接到揭发楚瓦什工艺合作社领导人的一则尖锐的通讯。指出这些领导人长时期漠视“红色战士”合作社工作人员提高织品价格的违反国家利益的行为。看起来,总编辑应该热烈响应,检查这些事实并发表这篇通讯,同时给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工作人员以尖锐的原则性的批评。但是,并不是这样。这篇通讯被秘密送往早已知道这些事实的检查机关去了。
这个错误曾向总编辑指明过。但是,显然他仍然固执己见。三月二十一日报纸刊登了“改变楚瓦什工艺合作社理事会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的论文。在这样一篇几乎长达一版的文章中,甚至丝毫未提及共和国工艺合作社系统中违反国家利益的行为。同时,编辑部已经又知道了“什维尼克”合作社抬高商品价格的一些新情况。
在一篇以“争取日用品的高等质量!”为题的论文中,曾指出许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低劣。然而在这篇文章中却未指出共和国地方工业和燃料工业部中姑息制造废品的任何一个工作人员的姓名。
编辑部对缺点避而不谈,对犯错误的具体人物不批评,结果在工业工作人员之间培植起满不在乎和自安自慰的情绪。
一年以前,楚瓦什党的州委会全会讨论了共和国各报纸编辑部的工作并通过决议。决议中说:
“全会认为,州委会常委会没有采取充分措施来在报纸上展开来自下面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各报在批评个别组织,特别是共和国一级的组织及其领导人的缺点和错误时,是畏首畏尾的。”
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改变。楚瓦什党的州委会对“苏维埃楚瓦什”报的领导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未能好好利用该报与共和国农业方面的无人照管现象做斗争,并容忍对待工农通讯员信件的冷淡态度和报面上缺乏尖锐的原则性的批评的现象。
×××
苏共中央在讨论了“苏维埃楚瓦什”报的工作问题之后,指示楚瓦什党的州委会常委会注意对报纸的领导不能令人满意的情况,并责成它采取措施,保证改进编辑部的工作,在报纸上展开实事求是的和原则性的批评,以使共和国党、苏维埃和经济组织在领导工业和农业方面的缺点得以消除。
(君强译)


第3版()
专栏: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党校在乌鲁木齐成立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党校已在乌鲁木齐成立,并在四月十日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参加开学典礼的有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王恩茂、第四书记赛福鼎和新疆省人民政府主席鲍尔汉、副主席高锦纯等。王恩茂代表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祝贺党校第一期正式开学,并作了重要指示。他着重指出:培养当地民族干部,特别是培养当地民族党员干部,是作好民族地区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党在民族地区的基本任务之一。根据新疆的新情况,新疆分局党校的任务,就是要大量培养当地民族党员干部,保证实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以及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总任务,所以党校所担负的任务是重大而光荣的。赛福鼎和鲍尔汉在讲话中,勉励学员们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觉悟。
这一期参加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党校学习的学员,有维吾尔、哈萨克、回、汉、柯尔克兹、乌兹别克、塔塔尔、塔吉克、蒙古、锡伯等十个民族的干部六百五十七人。他们大都是新疆各地区级以上的干部和工矿企业中的在职干部;其中有各民族党员四百八十四人、青年团员一百二十人。学员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特别是过渡时期中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总任务及各项政策。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党校的前身是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干部学校。四年来,干部学校共培养了包括十三个民族的干部共五千零二十人,并发展了各民族党员三百一十二人、青年团员二千三百五十五人。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重庆市大批区乡人民代表热心为群众办事
重庆市在普选中选出的区乡人民代表,非常注意关心群众生活,热心为群众办事,并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带头作用。重庆市在普选中选出了三千零四十六名区乡人民代表,他们当选后普遍加强了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在各项工作中起着积极带头作用。建设重庆电力厂的钳工、人民代表胡汉民,在最近该厂试运转时,沉淀池的水位骤降,锅炉有缺水爆炸的危险,胡汉民知道了,赶紧跑进厨房提着水桶跳下沉淀池戽水。由于他的带头,周围的工人、工程师都跳入沉淀池把水向通往锅炉的出水口戽去,保证了试运转的顺利完成。金储门码头委员会主席罗光前在当选为人民代表后,工作更加积极,他组织了搬运工人开展劳动竞赛,使搬运效率提高,做到了“又安全、又快当、又及时”。重庆六一零纱厂、渝新纺织厂的人民代表在制定今年第二季度生产计划时,都深入了解情况,订出了先进的生产计划。第五区新兴乡小石村的人民代表,还帮助该乡十三个临时互助组进行整顿,并发展了六个常年互助组。有些基础较好的常年互助组在人民代表的帮助下,已发展为农业生产合作社。
街道中的人民代表也为群众办了许多好事。人民代表李嘉芸在宣传总路线时,和学田湾街道中的基层组织联系好,组织了包括二百二十多人的六个流动宣传队,向人民宣传总路线。李嘉芸还把街道中的政治学习班、读报组加以整顿,通过这些组织使选民能够及时反映意见。第一区观音岩派出所第十二段人民代表吕碧仙,最近在段上协助工人家属开展“五好”工作(鼓励丈夫生产好,日子计划好,互助团结好,教养孩子好,自己学习好),差不多每天都要到工人家属家里去拜访和讲解“五好”的意义,使许多工人的家庭过去因为常常发生争吵而影响生产的情形已日渐减少。工人家属们还经常参加了段上的时事、文化学习。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安徽一农妇一胎生四子
安徽省泗洪县山头乡农民孙家明的妻子,在三月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一胎生了三个女孩、一个男孩,每个小孩平均有四斤半重。区人民政府和区民主妇女联合会都派人前来贺喜,并送给布料七十五尺,棉花、大米八十六斤和人民币七十八万多元。区人民政府还决定给这个农妇聘请一个保姆抚养小孩,每月发给小孩抚养费六万元。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旧工厂的新道路
——记鞍钢小型轧钢厂的技术革新运动
本报记者 刘时平
小型轧钢厂在没有开展技术革新运动以前,机械设备很陈旧,劳动条件也是恶劣的。一九五二年下半年中共小型轧钢厂的党总支依据党对原有企业的改造方针,发动全厂职工开展了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由于高度发挥了职工的集体创造精神,贯彻了劳动与技术相结合的方针,执行了苏联专家的建议,这一运动获得了巨大的成绩。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上,改进了一系列的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如以一九五○年劳动生产率为一○○,一九五一年为一四五,技术革新后,一九五二年,就显著地提高为二二一,去年已达三三八。从而扭转了以前完不成国家计划的情况,一九五二年,小型轧钢厂提前六天零六小时超额完成了国家增产节约任务。一九五三年又超过国家计划百分之六点八,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今年一、二两月份更以新的胜利,全面、均衡、安全地完成了国家的生产计划。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了巨额资金,担负起支援各地工业建设的光荣任务,并改进了劳动作业条件,减轻了体力劳动,职工的职业病和人身事故大大减少;同时提高了老技术工人的阶级觉悟和技术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
小型轧钢厂(以下简称小型厂)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为改造原有厂矿的技术设备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劳动竞赛指出了新的方向。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小型厂的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
一、快速轧钢法的出现
一九五二年六月,一年已要过去半年了,可是小型厂没有完成国家的生产计划,亏欠了国家两千二百吨钢材。四、五两月又连续出废品,还有一个工人安惠民在轧钢机的辊套上被压死。
情况是十分严重的,就在那个时候,鞍山各厂矿在党的号召下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
小型厂的党总支、行政、工会和青年团就决定通过增产节约运动,发动群众,推广先进经验,挖掘企业的潜在能力。
一车间乙班姜兴家小组,在生产中,向来是走在前面的。姜兴家又是一个青工中的团员,安惠民的徒弟。当他的师傅在轧钢机的辊套上压死后,他有一度很难过。经过党和青年团的教育,他从思想上认识到旧的设备,是敌伪时期留下来的烂摊子,如果不想办法改进,要想提高生产,是不可能的。他为了纪念师傅安惠民,经常向周围的群众宣传安全生产,并团结全组的同志,想办法改进操作方法。平常别的小组每十分钟只能轧四十来根,他们小组有一次轧了四十六根。
小型厂的工会研究了姜兴家小组的先进操作法,决定在全厂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同时,领导上又帮助姜兴家小组,试验改进操作法,每次轧钢由两根增加到三根。接着工会组织了一车间的九个小组,同时举行了一次联合表演。结果,陈洪春等拼命干,十分钟只轧了四十五根,而姜兴家小组由于改进了操作方法,十分钟就轧了五十二根,轧一根钢的周期,从十七秒缩短到了十一秒五。
有保守思想的工人,在事实面前,信服了先进经验。都说:“真快啊!不学习先进经验可不成啦。”
从此,工人给这种轧钢法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快速轧钢法”。
快速轧钢法的胜利,鼓舞了全厂的职工。可是又出来了新的问题:毛轧的速度加快了,光轧的压延速度又落后于毛轧,原来钢胚经过毛轧后,已经轧成火蛇一样的钢条。进到光轧机,要依靠工人用铁钳把它送进光轧机的轧槽入口。现在,毛轧机的速度增加了,操纵光轧机的工人,怎么也来不及把从毛轧机过来的钢料,送入光轧机,光轧机前常常堆着钢条,轧不过来;钢冷却了,又得回炉加热,产品的规格就受到影响。
生产上新的不平衡,提出了新的关键问题:提高光轧机的压延速度。
二、张明山创造反围盘
反围盘是光轧机上的一个附属生产设备。没有反围盘以前,是用人工用铁钳夹钢条送入轧孔,这是在小型厂一车间最危险的一道工序,事故就常常出在这里。过去在这一工序操作的工人顾凤耀曾四次受过烫伤。有一次,钢条跳出跑槽,差一点儿套在他的脖子上,幸亏他躲的快,才避免了危险。
张明山从小型厂开火,就开始干起,算上他以前在鞍钢机修厂学钳工的一段,到现在,已经整整干了二十几个年头了。所以深深知道在光轧机上干活的工人的痛苦。有时候,和他在一起工作的老工人,每逢阴天下雨,不是这个腰痛,就是那个抽筋,痛的直叫唤。张明山常对人们说:“他们一叫唤,我的心也发痛,我一边给他们伸腿揉筋,一边想,解放后,什么都变了样,咱工人当了主人啦,再不受鬼子气啦,可是鬼子留下的这个祸害,到什么时候才能变样呢?”
一九四九年小型厂开工后,张明山常想起日本人在一车间试过反围盘的事,他曾经把以前那个光轧反围盘拣回来,收拾了两天三宿,试轧了十多根钢,也没钻进去,当时就有人吵吵开啦:“趁早卸下来吧,别耽误咱们生产了!”张明山瞅着实在不好使,又怕影响生产,就卸下来了。
一九五○年三月,张明山入党了,他成为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决心要克服一切困难,继续研究,把反围盘弄成功。
一九五一年,他曾经向厂里的一个工程师提出过“反围盘”的建议,原想得到他的帮助和支持,没想到那个工程师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问他,“你有把握吗?英、美都没研究成。”
“日本没研究成,英、美也没有。”张明山自己想着:“他们不成,就不准咱们成吗?”
他一直刻苦钻研了三年,以坚韧的毅力,反得试验,先解决了围盘的弧度问题,又解决了扁铁侧立的问题。
六月里,厂里讨论增产节约计划时,别的班都有先进经验提出来,备品班的陈令言和鲁宝善向班长张明山提出:“别人有合理化建议,为什么咱们没有?”张明山和他们开了一个会,下定决心要把反围盘研究成功,为全厂解决一个关键问题。
有一天,党总支组织委员沈景泉,在车间看到张明山琢磨反围盘,张明山回过头来向沈景泉提出:“我研究那反围盘,想试试看。”沈景泉向总支委员会提出后,党总支书记兼厂长燕鸣很高兴,立时就找张明山谈话。张明山当时还有思想顾虑,怕试不成影响生产。他向燕鸣表示:“好不好使,可没准,最好能给我四个钟头。”
“为什么要四个钟头?”燕鸣问。
“时间多点好,万一不好使,我能从这里找出几个失败的教训,往后再改;试验一次才有代价。”
但是有的人还怕张明山的建议不能成功。
党总支又召集了一次车间的党、行政、工会、青年团干部和老工人、技术员的技术研究会,大家详细地讨论了一次。当时,除张明山外,还有电气工徐荣国等提出的两个方案。徐荣国的电气夹钳,比较复杂,赶不上生产的需要。张明山试制反围盘的方案,比较简单并且合乎原理,设备不复杂,又省钱。最后肯定采纳张明山的建议。党总支决定由组织委员沈景泉和一车间主任张永春、工会主席胡允修帮助张明山改进反围盘的设备。
厂长根据党的决定和苏联专家的意见,把张明山改造光轧机试制反围盘的建议订在七月份的技术措施计划中。并批准了给张明山八个钟头的试验时间。
张明山刻苦钻研了三年的反围盘,得到了领导上的支持,心眼里的高兴,是难以形容的。他趁八月份大检修的时候,和鲁宝善、陈令言合作,积极制做反围盘,准备在国庆节前进行试验。
试验前,党总支副书记康兆文找张明山谈过一次话,张明山一方面看到党的重视,与过去对比起来,心里自然很激动;一方面又怕试不成,在大家面前丢丑。康兆文耐心地告诉他:“党保证在试验前把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即使试验不成,还要继续支持你的研究工作。”同时号召参加试验的党员,积极帮助张明山,张明山不会操纵机器,大家要保证在试验时把光轧机调整好。厂长又指定老技术工人刘家财负责入孔导板,一车间的工长傅治国专瞅出口嘴子,高贤武守住挡板,技术员吴良亚作技术测定和检查质量,一车间主任张永春维护全面的安全。
试验开始了,头一根钢就没进去。张明山的心情非常紧张,脸色涨得通红,康兆文赶快走过去安慰他:“不要紧,有门。只要钢条能从反围盘过去,就行。”试第二根的时候,钢条像火蛇一样,从跑槽里蹿出来了。参观的人,拥向光轧机,齐声欢呼,庆祝张明山的胜利。
反围盘试验成功后,使光轧的生产能力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制做反围盘只需要三百万元,在一九五三年的全年实际生产量和没有反围盘以前相比,能给国家增产二百二十亿元。
张明山的创造,为广大的工人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中共鞍山市委、鞍山市人民政府和市总工会召开了全市性的发奖大会,授给张明山全市特等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帮助张明山研究反围盘的鲁宝善、陈令言也都得到了奖励。鞍山市委和小型厂的党总支及时地通过表扬张明山,批判保守的技术观点,把群众中个体的、分散的创造发明,引上了集体的方向。
三、自动推钢机成功了
加热班的老工人卢乃涛在张明山的影响下,也把过去研究过的推钢机,重新收拾起来,准备改成自动推钢机,克服加热与毛轧两道工序的脱节现象。
有一天,老卢找技术员吴良亚商量,他说:“老吴,想想办法,我过去研究的那个推钢机,能不能再拣起来试试。”
吴良亚是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很喜欢钻研问题。他和老卢在一个车间里工作,相处很好,谈也谈得来。吴良亚听了老卢的话,心里想:“老卢已经有十八年的工龄,是一个老技术工人,他对加热炉的设备和操作,有丰富的实际经验。为了代替人力推钢,消灭加热工人的职业病,当然应该支持他的建议。”他们向厂长提出改造推钢机的建议,并建议将原有的马达换一个,以便加快推钢机的推杆。当时厂里没有那种备品,厂长马上批条子,叫到仓库里去领。马达安好了,又缺水管,厂长就找人到外厂去借。创造中需要电工、铆工、焊工配合的时候,厂长就让修理车间主任调派五名工人配合工作。领导上对于改进技术的积极支持态度,有力地鼓舞了工人的创造热情。
推杆速度解决了。又要解决电气操纵的动力机械。吴良亚设计了一个自动控制线路图,这张图合适不合适,他自己也没有把握,找老卢研究,老卢又不大懂电气,最后又找电工李春泉、杨鹏飞和孙世平一起研究,按照他们的经验,修改了设计的图样,然后他们开始试验。结果,在试验中,又发生了一连串新的技术问题,试不下去了。
在困难的时候,领导上的决心和支持,是最能鼓舞工人情绪和提高工人信心的。领导上决定动员全厂的机械和电气工人的力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完成他们的试验。厂长和工会主席共同召开了一次老工人、技术员的座谈会,会上集中大家的意见,分别解决了十五项机械问题,也解决了装入机与抽钢机的联系操作的电气问题。
第二次试验时,自动推钢机就完全好用了。工人坐在离加热炉很远的地方,一按电钮,它就随着人们的意志,很快地出钢了。
吴良亚在这次集体创造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感动地说:“工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的;集体的力量,真是无坚不摧的。”
自动推钢机试制成功了,又发现加热炉炉底不平,影响出钢的速度。这个问题,研究了很长时间,没有能够解决,最后,经过苏联专家的研究,把炉内的推钢槽,改为耐热钢槽,才彻底解决了炉底不平的问题。到一九五二年十二月,自动推钢机就正式使用了。
继卢乃涛与吴良亚之后,还有党总支副书记康兆文和助理工程师周任源,改进了毛轧南边的翻钢机。在他们的鼓舞下,全厂工人掀起了开展合理化建议的热潮,甚至有一个工人在看戏时,和别厂的工人在聊天中,解决了改进一件生产工具的方法。有些小创造,工人弄好后,才去找领导干部,他们甚至没有用公家一文钱,就解决了大问题。如电工孙世平、李春泉、杨鹏飞三个人做了一个自动冷却床,代替了人力操作。他们所用的材料,仅仅是一块小铁板,价值不过五千元,而创造的财富值一亿多元。
从一九五二年六月到十二月的七个月中,全厂工人和技术人员创造的十五件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中,有十二件是集体创造的。其中有十件重大创造发明,基本上解决了全厂各道工序的生产不平衡问题,改善了劳动条件。
为了把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革新运动,变为经常工作。小型厂在一九五二年十二月组织了自动化小组,吸收老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和职员参加。通过小组来具体帮助职工研究合理化建议,“一人提出,大家研究”,集中大家的智慧与经验,取长补短,发挥集体创造的力量。
四、感谢苏联专家
小型轧钢厂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成就是和苏联专家的帮助分不开的,苏联专家的帮助,不仅限于先进的技术,并且还在于他们的思想和作风。张明山的反围盘提出来后,在订入技术措施计划之前,厂长曾经问过专家,专家以坚定的口吻说:“工人的创造应当支持,应当允许他做试验,因为任何创造都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反围盘试验成功后,这位专家对厂长说:“这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苏联专家从思想上帮助我们的领导干部重视工人的创造。
光轧机上安上反围盘以后,轧出的产品质量不好,钢条上划的都是一道一道的纹。后来请专家来看,他从嘴子、挡板、一直检查到每个小螺丝,经过他的认真研究,找到了毛病,改进了出口嘴子,轧出来的钢条质量提高了,每根钢都是光溜溜的。苏联专家的帮助,使得张明山的反围盘更加切合实用和完善了。
当自动推钢机已经初步试验成功后,因炉内氧化铁皮造成的炉底不平,影响了抽钢机的推进。开始研究的时候,工程师魏铭让要用“气锤顶钢”,这种办法,容易挂空勾,而且只是半自动化抽钢,根本供应不上毛轧用钢。后来执行了专家的建议,在炉内安装了耐热推钢槽。这种耐热推钢槽,在炉温一千五百度左右,不会被烧化,也不会黏结铁皮,所以炉底也就不会因铁皮的凝结而不平。吴良亚对专家的技术精湛和无私的帮助,深受感动,他说:“炉底不平,这是自动推钢机成败的最后一项问题,但它却是所有问题中最困难和复杂的。为了这件事,大家花费许多脑筋,都没想出办法来。由于专家的热心帮助,炉底不平的问题才彻底解决了。”
五、小型厂的生产变了样
小型厂经过了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革新运动,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生产设备和劳动环境,已经变了样。
现在钢胚用自动吊车放到运料机上,自动装入加热炉,烧好后,被自动推钢机推出来,送到毛轧机,经过自动翻钢和压延,又窜过光轧的自动围盘,再被自动剪断机剪成一定长度,就成为产品。
目前的情况,正如工人们所说:“过去是在水里火里,叫机器撵着干,现在是坐在机器旁边,看着机器干。”
小型厂的这种成就,充分说明了工人阶级的无限智慧;只要善于发挥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技术,认真执行苏联专家的建议,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小型厂所以能够取得这种成就,是与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他们经常把完成国家的生产计划放到第一位,按照均衡生产的原则,结合经常工作,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开展了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革新运动,两年来,既完成了国家的生产计划,又改进了生产设备和劳动条件。一九五三年,他们又有十一件试制成功的机械设备,投入生产。今年第一季度,他们在建立设备维护检修责任制的过程中,彻底检查了过去一年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决定继续巩固并提高技术革新运动,使增产节约竞赛在不断提高的技术水平上,再向前推进一步。
由于他们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充分发挥了现有企业的潜在能力,所以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了资金。仅反围盘的实际生产量,在一九五三年一年内就为国家增产了二百二十亿元;同时小型厂的产品,如做建筑材料的钢筋,开矿掘井的钢绳,以及做暖气管、水管的各种管胚,等等,都及时地支援了国家的重点建设;并在运动中,为国家培养了工人干部和技术力量。全厂的党、行政、工会、青年团的干部都是从本厂工人中提拔起来的。如副厂长张明山,技术员卢乃涛等都是从老工人中提拔起来的干部;青年工人的技术水平,在运动中,也普遍提高了,有百分之七十的青工升了两级;青年技术员吴良亚也被提升为助理工程师兼副厂长。他们不仅为本厂培养了技术力量,而且向重点工程输送了技术工人。
小型厂在改造旧企业中,为全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3版()
专栏:

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和艺术团的部分团员在三月二十八日到达归绥市,三十一日和归绥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属、军属和功臣家属代表举行了座谈。图为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团员、阿吾地煤矿掘进工、劳动英雄金直铉(中)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功臣家属李素贞(右)、军人家属宛秀英(回族)(左)签名留念的情形。
新华社记者 张杰摄
三月三十一日,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部分团员和归绥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属、军属和功臣家属代表举行了座谈。这是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团员、朝鲜人民军坦克女司机崔粉玉(中)和参加座谈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属、军属和功臣家属代表的合影。
新华社记者 张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