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感激和期望
三月十八日上午,北京市某陆军医院的礼堂里志愿军休养员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的代表们会面了。四百多位休养员,以兴奋和感激的目光注视着来自朝鲜的友人们,金应基团长恳切地说:“亲爱的同志们,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在争取我们祖国解放战争中建树的丰功伟迹,你们以自己的鲜血保卫了我们的祖国,全体朝鲜人民无限感激你们,把你们的伤看成自己的伤,衷心地祝你们早日恢复健康。……”接着,金应基团长把一个百花争艳的大花篮,献给全体伤病员,这个花篮由代表团代表、共和国英雄张贤化和朝鲜人民军女坦克手崔粉玉捧献,由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崔建国代表全体伤病员接受,这时,台上台下掌声雷动,白色的水银灯光照射全场,随着摄影机的轧轧作响:这一动人的场面,被朝中两国摄影师摄入了镜头。
接着,访华代表团的代表们到了各个病房。当那些在朝鲜国土上身负重伤的同志出现在金应基团长的眼前时,他的眼睛湿润了,他好象不是走到,而是摸到那些伤员的床前,和他们紧紧地握手,吻着他们。当金应基团长走到在上甘岭负伤的志愿军二等功臣杜朝珍床前时,他把一束鲜花送给他,吻着他,同时亲切地告诉杜朝珍说:“我们的共同斗争,已经获得了伟大的胜利。朝鲜人民已经总动员起来进行恢复和建设工作。同志们在朝鲜帮助我们的伟大事业,我们现在正以迅速的建设来继续它。我们代表团这次来中国访问,看到中国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十分兴奋,同志,请你好好休养,愿你早日恢复健康。”
在休息时,代表们和医院的休养员、医生、护士们亲密地交谈了一小时。
代表团离开医院以前,金应基团长在一块绿缎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他的题词,不,这是全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休养员的感激和期望:
“中国人民志愿军行军万里,来到我们祖国,在严冬寒雪和枪林弹雨中,表现了无比坚毅,在顽强战斗中负了伤,我们非常难过。由于你们和朝鲜人民军的英勇战斗,已经以胜利而终止了战争,忠心地祝贺你们早日恢复健康,参加你们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连云山)(附图片)
金应基团长和志愿军休整员杜朝珍亲切地握手(王志渊摄)


第6版()
专栏:

 母亲们的心愿
这是三月十八日的上午。狂风吹卷着大地上的尘沙,天空罩上了淡灰色的云层,温度突然下降。但是,在北京中山公园的中山堂里,依然洋溢着一股暖流。这里,北京市的四百多个志愿军的烈、军属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的十三位代表见面了。在他们中间,很多人的丈夫和儿女曾在反抗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流过鲜血甚至献出了生命,今天,远隔千山万水的他们欢聚在一堂了,怎能不激动呢?
真是令人难忘的时刻!看吧:田大妈,一位五十八岁头发斑白的老人,双手接过来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团员、“支前模范”具富力献给她的一束鲜花,两个人就拥抱起来了。又一个,走过来了。这是崇文区的人民代表、模范军属班大娘。具富力也把她拥抱起来了。两个、三个……,都走过来了,具富力一个一个拥抱着。这些光荣的母亲们相互拥抱着,笑着,激动、兴奋的热泪从她们的眼里淌了下来。泪水,落在朝鲜母亲乳白色的衣襟上,落在中国母亲激动的面庞上。她们把具富力抬起来了,从主席台的右角一直抬到主席台上,一阵阵的掌声和悠美的音乐在整个大厅里回荡着。
在休息室里,十几位志愿军的烈、军属代表和朝鲜同志们畅谈起来了。具富力给中国母亲们介绍了自己支援前线的情况。她说:“我原来家中共八口人:丈夫金福焕、四个男孩两个女孩和我。一九五一年,三个男孩都叫敌人的炸弹炸死了。在去年七月金城以南的反击战中,丈夫为了掩护志愿军伤员,也牺牲了。丈夫的牺牲,自然给我带来了悲痛,但也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力量去支援前线,消灭敌人,我和活着的男孩子金基龙代替我的丈夫抬担架了。战争结束后,我就组织全里妇女努力生产,参加战后恢复工作。这次听说要到中国来,我真觉得幸运,我是多么想看看抚养了和教育了英雄的志愿军的中国母亲啊!现在可看到了!”具富力的话,感动着每一个中国母亲的心,她们眼里又淌出了泪花。北京市军属模范白玉贞,从茶几上拿过来一瓣切开了的橘子,送到了具富力的嘴里,擦干了眼泪说:“早就听到了,早就听到了英雄的朝鲜人民对我们丈夫和儿女的支援。我的爱人还在朝鲜,我要写信给他,叫他好好守卫住阵地,防备着敌人!”具富力笑了。她紧紧握住白玉贞的手说:“我们朝鲜妇女永远忘不了十月二十五日的日子。在那一天,我们朝鲜人民都要给志愿军写慰问信。回国后,我马上给你的爱人写信,就说:我在中国看到你的爱人白玉贞了!”具富力这几句诚恳亲切的话,引起了中国母亲们一阵愉快的笑声。
这时,彭碧林和崔?也谈起来了。这位三十七岁的母亲,把三个儿女都送去参军了。女儿赵奇,在去年金城以南反击战中,还立过一次三等功。她自己是助产士,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幸福,她曾付出了多少心血啊!她曾为三百多个母亲接过生,没有一个死亡。她紧紧握着崔?的手,挨着他的身子,把一瓣橘子亲手递到崔?的嘴里,说:“吃吧,孩子。我知道朝鲜的母亲也是这样对待我的孩子的!”
要分别了,大家是多么依依不舍啊!侯彦平把崔?紧紧拥抱起来了。她的二儿子李天骥,一九五二年六月九日在朝鲜前线牺牲了。现在他抱着从他儿子献出生命的土地上来的孩子,眼里含着激动的泪水说:“你总算看到了中国的妈妈,我也总算看到了朝鲜的孩子。”
          (张芳)


第6版()
专栏:

 青年们的欢聚
午后的阳光柔和地照射在团中央办公楼前的空地上。和往常静寂的景象不同,今天这里排列着两行长长的人群,在等待着贵宾们——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青年代表的到来。三时左右贵宾们来到了。在鲜花和掌声中,他们被迎到了新楼的会议室里。
座谈会在十分亲切的、融洽的气氛中开始了。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和朝鲜民主青年同盟中央委员会教养部副部长金辰泽在自己的讲话中,分别表达了彼此的深厚友情和崇高敬意。接着,开始了个别的交谈。这一边,共和国英雄朴赞洙在向团中央的同志们介绍自己的英雄事迹。虽然语言的不同妨碍了畅谈,但当他说到“一二一一”高地——就是那个被受到重创的美国侵略军伤心地称为“伤心岭”的地方——的时候,人们就全部懂得了,于是都不禁怀着钦佩的眼光再来仔细端详一番这位年仅二十而却创造了惊人奇迹的英雄。在他们的对面,胡耀邦同志和代表团副团长、朝鲜人民军海军司令官李永镐娓娓地交谈着。人们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用不到翻译?原来这位海军司令官曾在中国土地上和中国同志们并肩反抗过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他和他的许多同胞们都曾留下过战斗的足迹和胜利的纪录。从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上,人们可以测知他所度过的艰苦漫长的战斗的岁月。共和国英雄柳万洙和一个中国“红领巾”的交谈是特别动人的。这位被邀来和朝鲜青年代表见面的少年先锋队员——崔晋荣,今天还随身带来了她们中队的日记本。这个用彩纸精心装订起来的中队日记本,反映了我们祖国丰富而多采的生活的一角。在这里,不仅记录了她们队日的活动,而且还留有志愿军英雄崔建国的赠言,而今天,在它的新的一页上,共和国英雄柳万洙又为她们留下了勉励的语句:“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为保卫祖国而奋斗!”
人们在无拘无束地欢谈着,就象叙家常似的。看了这样的情景,使人很难断定,他们究竟是一见如故的新交,还是久别重逢的老友。
下午四时是团中央的工间操时间。座谈会在这时暂且休息一下。贵宾们被邀来和团中央的青年朋友们联欢。随着扩音器里播送出来的集体舞的乐曲,人们踏起了轻快的步子,跳跃着,拥抱着。这时,大家才发现:代表中间的两位女同志是舞蹈家和歌唱家,于是,在热烈的掌声中,她们立刻被请出来当场分别表演了歌舞。随后大家以不同的语言尽情地唱起了同样熟悉的歌曲:“长白山绵绵山岭,……”一曲歌罢,再来一曲,在“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中,中朝两国青年们手拉手地踏步绕圈前进,最后共和国英雄柳万洙和朴赞洙被人们高高地抬了起来。
……座谈会又继续进行下去。墙上的时钟很快指到了六点,分别的时刻到了。人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紧紧地握着朋友的手,好象要把自己全部的友情倾注到对方的身上。                
   
 (陈有为)


第6版()
专栏:

  突击“二五六”高地的战斗
——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柳万洙
柏生
那还是朝鲜战争的初期,一九五○年七月十四日的早晨,当英雄的朝鲜人民军部队追歼美李匪军至庆尚北道时,在前进的道路上,突然遇到了敌人强固的防御阵地。当时在这里抗击的敌人是所谓“猛虎部队”的李伪军二十三联队和二十二联队,他们盘踞在有利的二五六高地附近。这个高地是人民军解放宁海、盈德的必经之地,也是敌人退向釜山方面的主要通道。因此占领二五六高地,对追歼溃退中的敌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民军指挥所在研究了敌人的情况以后,立刻把突破和消灭二五六高地敌人的重大任务交给了这支部队的前锋李龙完中队。这个中队的政治副中队长(政治指导员)就是年青的英雄柳万洙。李龙完中队长和柳万洙接到这个命令以后,立即率领全中队的勇士,开始向高地进行试探性的进攻。在迫击炮的猛烈掩护下,他们勇敢机智地向前冲去,当他们快接近高地时,隐避在高地中间的八百多名敌人突然向他们射击起来。一场激烈的战斗开始了。很快别的防御阵地上的敌人也向这里增援来了,兵力和炮火,集中向中队射击。而柳万洙他们这个中队因弹药缺乏,人数又少,一时被敌人的火力拦阻住了。情况非常紧张,这时中队长李龙完在战士们的恳请下,立即组织了一个突击队,柳万洙英勇地担任了突击队的先锋。他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利用地形迅速地向着高地冲去。他们把手榴弹对准敌人发射火力的地方扔去,敌人的机枪被炸毁了,顽抗的敌人倒下去了。终于,突击队冲上了二五六高地。但就在冲上高地的这短短的时刻里,疯狂的敌人又反扑上来,但一次一次地都被突击队打了下去,从早晨九点钟一直进行到下午五点钟,一连打退了敌人十三次这样的反扑,敌人伤亡很大,最后,突击队的勇士们也只剩下四个人了:中队长李龙完、柳万洙,还有其他两个战士。中队长李龙完右臂也负了重伤,不能移动,可是敌人还在继续反扑,情况是愈来愈严重了。但是,当他们想到上级的命令,想到所有兄弟们都在等待着他们拿下这个高地时,他们就增加了无限的力量,他们庄严地向党向领袖金日成宣誓:“就是牺牲在这里,也决不放弃高地。”他们已经设想了最坏的情况,他们严肃地拿出劳动党的党证把它埋在地下,准备和敌人做生死的搏斗。眼看敌人就要冲上来了,这时,柳万洙高喊起战斗的口号,他和战友们并连发机枪向敌人扫射,敌人竟真的一时被吓住了,一股敌人迅速退了下去。正在这个战斗最紧张的时刻,大队部派来支援中队的队伍赶到了,二五六高地被坚持下来了,在这个高地上面,敌人丢下了三百三十一具尸体。这次胜利的战斗结束以后,柳万洙和他的三位战友都得到了共和国英雄的称号。
这位年青的朝鲜共和国英雄今年才只有二十六岁,他现在是朝鲜人民军某部的一位优秀的政治副大队长。这次他参加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来到中国,比其他代表有着更深一层的感触。因为他的家乡虽然在朝鲜的江原道,但他却生长在中国的东北。他的父母为了摆脱日寇的欺凌和压迫,很早便从朝鲜迁居到了我国东北的延边地方。一九四五年“八、一五”苏联红军解放了北朝鲜时,柳万洙才怀着把青春献给祖国的热情回到了朝鲜,不久,他即参加了朝鲜人民军。朝鲜战争刚一爆发,他就上了前线,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为了中国的安全和远东的和平战斗了三年多。
今天,他又来到了中国的土地上,这土地对他是多么亲切多么熟悉啊!当中国的亲人们把他紧紧拥抱在怀里的时候,他再也抑制不住那激动的感情,他仿佛又回到了自己久别的故乡一样。(附图片)
阿老画


第6版()
专栏:

  坚守阵地的英雄
——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张贤化
这只是张贤化参加的许多次出色战斗中的一次。
一九五一年八月的末尾,人民军守卫的月山九二三·八高地就象刺向敌人心脏的一把利刃一样,屹立在朝鲜前线的某地。
敌人集中了四十多门大炮,二十四架飞机,还有六百多“王牌军”向这个高地“突击”。当敌人进攻的时候,远远望去,高地就象燃烧着的火海,激烈的战斗已经进行了一天一夜,敌人前后总共组织了八次进攻,可是,每次都是死伤累累,败下山来。
那么守卫在这个高地上的人民军有多少呢?一共只有七个,这就是小队长张贤化和他带领下的六个战士。尽管敌我的力量是这样悬殊,但是在张贤化看来这并不重要。战斗一开始,他检查了一遍阵地以后,对他的战士说:“我们有两挺机枪,我们有成箱成箱的手榴弹,还有什么可怕呢!同志们,千万不要慌,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激烈的战斗已经进入第二天了。敌人照例是一阵排炮以后,象蠢猪似的向高地上涌来。近了,近了,敌人离开高地的前沿只有三十公尺了,二十公尺了,十五公尺了。敌人大概正在作着爬上高地的梦想,突然从战壕里迎面喷出了机枪的火舌还有一个接着一个的手榴弹。敌人退了。正在这个紧要关头,蹲在张贤化身边的机枪手朴泰俊头部重伤跌倒了。张贤化正要急救自己的战友时,敌人听到一挺机枪停止了响声,翻身又扑上来,张贤化马上回头抓住机枪的扳机射击起来,枪弹象狂风骤雨似的扑向敌人。敌人又倒的倒了,退的退了。
在这战斗的第二天,敌人又连续反扑了六次。阵地虽然丝毫未动,但情况越来越严重。战友们牺牲的牺牲,受伤的受伤,现在只剩下张贤化和两个战士了。不说他们喝不到一口水,吃不到一口饭,更严重的是子弹只剩下七发,重机枪也因为热度过高而不能射击了。但是在这样日日夜夜的战斗中,在硝烟烈火和震耳的炮声中,在他们现在处的这种危急情况中,张贤化想到的不是死,不是失败,他想的是生,是胜利,是人类的幸福。他想起大队长亲自把这次战斗任务交给他时讲的那几句话:“同志,你知道咱们守的是什么阵地?咱们守的是全世界和平营垒的一个阵地。对这样的阵地,我们只能守,不能丢……”他想起来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一口炒面,一口雪,在冰天雪地里艰苦地打仗,“他们为的是什么呀!”他又想到在各次战役中涌现的许许多多的英雄弟兄,他随着又想起了他身背后的祖国的土地,那青青的山岭,那满坡的绿树,那弯弯曲曲的河流,那冒烟的工厂的烟囱,那一望无际的水田,祖国多么美丽呀!不能让敌人侵占她分毫!
同时,他也用这种精神鼓舞着另外两个战友沉着坚定地守卫阵地,打击敌人。
就在这时,敌人又挣扎着爬上来了。
张贤化镇定地对战友说:“同志们,我们要用仅有的这些颗手榴弹来消灭这批敌人;在打完手榴弹的时候,我们要抢夺敌人的武器来消灭敌人!”
当敌人爬到离阵地只剩二十公尺时,张贤化和他的两个战友把许多手榴弹扔向敌群,只听得一阵惊天动地的连续爆炸,敌人横七竖八地倒下一片,以后敌人又组织了反扑,但同样被击退了。直到援军开到,他们守卫的阵地还屹立未动。
这一次战斗,一共打死了二百四十个敌人,张贤化一个人就杀死了一百五十个。
从此,张贤化的胸前,就挂上了一个金光闪闪的金星勋章、一个一级国旗勋章。在他的名字上面也加上了共和国英雄的称号。
现在,他又带着用艰苦战斗换来的巨大荣誉,参加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来中国访问了。(附图片)
阿老画
和平就是幸福
苏联高鲁布作


第6版()
专栏:

  战斗在钢铁运输线上
——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陈生渊
刘野
一颗闪着金色光辉的英雄勋章,佩戴在他的胸前。金光里,闪耀着全朝鲜人民对他的热爱,闪耀着崇高的荣誉。他是谁?他就是朝鲜元山车站站员、劳动党员、建立了十二次功勋的共和国英雄陈生渊,这次参加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来到中国的代表,他今年才二十五岁。
陈生渊出生在一个穷困的家里。他象所有朝鲜的劳动人民一样,忍受着地主、资本家和帝国主义的欺凌。“八·一五”解放的炮声,宣布了朝鲜劳动人民新生活的开始。陈生渊从此也做了生活的主人。他,一个元山汽车厂的工人,到元山车站当了联络员,以后很快他就从联络员升为扳闸手,又升为调车员了。由于他的苦心学习,在当了调车员以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一般司机的驾驶技术。在战争以前,为了他的工作成就,他曾先后得到元山铁路管理局局长发给的三次奖状。
生活,把陈生渊锻炼成了一个不怕艰苦、热爱劳动、具有崇高理想和钢毅性格的人。当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他亲眼看见祖国美丽的河山变成焦土,善良的人民惨遭杀害。仇恨,每时每刻都在冲激着他的心,更加使他这种为许多朝鲜人民所共有的优秀品质放射出了光辉。以下只是他无数英雄行为中的两个例子。
一九五二年五月二十三日的傍晚,一列牵引着二十五辆装满军需物资的五一一○列车刚开到元山车站。正当陈生渊把列车调度到第一号线路的时候,敌人的炮舰从东海面上向着元山车站轰击起来。霎时,车站区烟火弥漫,弹片、石子到处飞,装着军需物资的列车处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时刻都有被击中的可能。这时,陈生渊奋不顾身地跳上机车指引着司机穿过排炮的火网,向着别的线路开去。炮弹在列车的周围爆炸,弹片呼啸着不断地打在车皮上。轰!一声巨响,一颗炮弹在列车右侧五公尺左右的地方爆炸了,司机受了伤,陈生渊的帽子也被打飞了。但他没有为这危险的遭遇而惊慌失措,马上代替了受伤的司机,自己动手开车,继续前进。轰炸越来越紧了,敌人在空中挂起了八颗照明弹,车站区被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奔驰着的列车遭到敌人更加激烈的射击。列车尾部的五辆车厢由于连续的轰炸脱轨了,陈生渊冒着危险跑去把这五辆车厢的挂钩解开,又有一辆车厢被炸脱了轨,他又立即解开这一辆车厢的挂钩。他躲避着前后左右的炸弹,英勇地抢救。最后,他暂时丢开了被炸脱轨的六辆车厢,胜利地把列车开到距离车站十公里的安全地带。等他步行回来再抢救那六辆车厢时,已经是次日清晨四点钟了。于是陈生渊不顾疲劳继续带领其他员工迅速地修复了被炸坏的道轨,于天亮前救回六辆脱轨的车厢。这样,二十五辆车厢的军需物资,全部安全地送到了前方。
去年二月的一个深夜,当着敌人的飞机又来轰炸元山车站时,一列满载军需品的列车正要进站。但这时不能用灯光来指挥列车的行动,怎么办呢?陈生渊和中国人民志愿援朝的铁路员工张明秀共同想出了办法。他们两人分开站在相距二百公尺的地方,等列车进站时追随着列车高喊停车,使列车停止了。然而,列车没有避开敌机的轰炸,他们机智地使机车甩掉列车,冒着浓烟急速前进,故意把目标暴露给美国空中强盗,然后猛然煞车停止喷烟,借着前进的冲力把机车开往隐蔽所,把敌人的射击目标抛弃在后面,乘敌机高飞的时候,再把机车倒回来引走列车。这样,终于抢救了这批重要的物资。
在三年来艰苦的战争中,在敌人飞机大炮疯狂的轰击下,陈生渊用自己的勇敢和机智为祖国抢救了这样多的物资:十辆机车,一百一十九个车皮,一百三十个车厢的军需品和五十八个车厢的粮食。陈生渊所拯救的决不仅仅是这些可以用数字计算的物资,他同时也拯救了和平人民的安全和幸福。为此,一九五三年二月六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特授给他最大的荣誉——“共和国英雄”的称号。


第6版()
专栏:

  来到了罗盛教哥哥的祖国
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团员 崔?
去年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来朝鲜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的中国爸爸,我掉泪了。当时我就想,多咱能看到我那中国母亲、弟弟和妹妹,看看抚养了我的罗盛教哥哥的祖国,看看朝鲜人民伟大的朋友毛主席呢?
今年三月一日,我正在学校上课,忽地老师叫了我去,告诉我说:郡里来了电话,要我参加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访问中国去。我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忙跑到家里,准备把这个喜讯赶快告诉爸爸妈妈。想不到我一进家门,爸爸妈妈就笑着迎出来了,原来郡里已通知我的爸爸妈妈了。他们拉着我的手嘱咐说:“你爸爸妈妈虽说生了你,但是救出你生命的是你罗盛教哥哥,所以你罗盛教哥哥的爸爸妈妈,也就和你亲生的父母一样。这次你到中国湖南,一定要好好问候他们,代我们感谢他们。在那里你一定也会觉得象在家里一样。”
我们罗盛教村的人全知道我要上中国来了,一村的男女老少集合起来欢送我。青年们说:“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你要好好看看,回来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按照罗盛教祖国的榜样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老妈妈们说:“我们不能亲自去湖南看看罗盛教的妈妈,请你代我们好好看看她,安慰她,代表我们朝鲜的母亲感谢她。”老人们说:“你要是看到毛主席,就说,最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罗盛教村的居民不能一个个到中国来看您,感谢您,现在,我们的孩子崔?,就是您教养下的罗盛教烈士救起的那个朝鲜孩子,他现在来到中国,代表我们来看您,感谢您。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好,有吃的,有穿的,住的房子也在志愿军同志的帮助下修盖起来了,请老人家放心吧!我们又得到中国八万亿元巨款的帮助,我们一定要重建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比以前还要好。那时候,真希望您能来看看朝鲜。”
三月二日,我离开了家,到了平壤,三月十三日,我们代表团过了鸭绿江,到安东了。一踏到这块土地上,我们就被热情的友谊包围了,从安东到沈阳到天津直到北京,到处都是这样多的欢迎的人,他们和我们握手拥抱,他们捧着鲜花,齐声唱着“金日成将军之歌”,我觉得我真不是到了另一个国家,我是来到了我哥哥的祖国!
最使我难忘的是这两次。一次是三月十八日代表团访问志愿军烈属、军属的大会上,我会见了一位志愿军的妈妈侯彦平。她的儿子也为了我们朝鲜人民光荣牺牲了。她把我紧紧地抱住,仔细地端详着我的脸,眼里泛着泪花,好半天才说:“你总算看到了中国的妈妈,我也总算看到了朝鲜的孩子。”另一次是三月二十日我和北京市的少年儿童和青年们会面了,其中有一位十三岁的小妹妹张筠英,她是在去年十月一日在天安门上给毛主席献花的儿童,多么可爱、幸福的小妹妹啊!那天她跑着、跳着过来亲热地叫我哥哥,把一大捧鲜花递到我手里。就在这个会上,我也见到了回到祖国的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王德福,他在元山战役中带领一个班消灭了四百多敌人,他胸前挂着一枚战士荣誉勋章,两枚军功章,多么精神,多么威武。看着他,我真仿佛又看到我的罗盛教哥哥一样,我满心的感激,说不出话来。我给他佩带了金日成纪念章,他紧紧抱住我,叫我好兄弟。再听听他是怎样向到会的青年和少年儿童报告着志愿军哥哥现在在朝鲜的情况吧。他说:“我们和人民军一起,紧守住自己的阵地,随时警惕着。敌人敢来,就狠狠的揍它们。不来,我们就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一面练兵,一面学文化。提高本领,掌握现代化武器。空出手来,还要拿起锄头铁锤,帮助朝鲜人民建设。”
也就在这个会上,我还看到了工人哥哥和农民哥哥们,他们谈的事迹真使我感动,使我感到罗盛教哥哥的祖国真是一个伟大的英雄的国家,我能来访问它,真是我最大的幸运啊!(附图片)
崔?给少年儿童们题字留念,坐在他右面的就是张筠英 (王志渊摄)


第6版()
专栏:

  给一位将军(外一章)
     给一位将军
 
当敌人炮轰板门店,
板门店烟雾弥漫。
 
板门店和平的帐篷,
帐篷上也溅着血斑。
 
你底手拦住大炮,
你底话胜过炸弹。
 
——人民军志愿军,
和你一同呐喊。
 
板门店和平的帐篷,
屹立着如一座高山。
 
大将和人民一个步伐,
跨进和平的门槛。
 
我们和平的步伐,
已经把世界震撼:
 
——不准大炮叫嚣,
要让和平呐喊!
   一九五三年
     七月二十日作
 
      给一位母亲
 
  一
 
松谷里的山上,
站着一位母亲;
 
在早晨,在黄昏,
她在望着北京。
 
我知道:在北京
也有她的亲人。
 
当她想起亲人,
她就想起北京。
 
  二
 
我记得阿妈妮
她说过这样的话:
 
要到中国来看看,
要带一朵好的花。
 
我也问过和平使者,
她的家现在在哪?
 
她的家是不是
还在那三棵栗树下?〔注〕
 
  三
 
有一条砂川河,
流过栗树旁边。
 
阿妈妮和志愿军,
喝过那儿的清泉。
 
中朝人民的血迹,
还留在砂川河边。
 
我们曾经在栗子树下,
一同和侵略者作过战。
 
  四
 
我听说阿妈妮,
常常站在山上。
 
她抬起她的脸,
远远地望着北方——
 
在北方有什么,
有和平的家乡;
 
和平的男女们,
隔着江一同歌唱。
一九五四年春天作
〔注〕这是美李匪帮谋杀和平战士姚庆祥排长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