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1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谈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的“天鹅湖”
北京舞蹈学校副校长 陈锦清
俄罗斯天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一八七六年完成了“天鹅湖”的乐曲。一八七七年在莫斯科首次上演。一八九五年经过列夫·伊万诺夫编导,这部光辉的作品才第一次在舞台上获得了它的生命,以真正交响乐化的舞剧形式征服了、倾倒了所有的观众,取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多少艺术家和舞剧编导阿·戈尔斯基及天才的演员乌兰诺娃和杜琴斯卡娅等不断的努力发掘、揭示作曲家的天才作品,使得他们的解释、演出成为“天鹅湖”演出中不可动摇的典范;成为苏维埃艺术宝库中珍宝之一。任何到过莫斯科的人,都会终生不忘地常常回忆起大剧院乌兰诺娃表演的“天鹅湖”。
一九五三年,以苏联人民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命名的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却以“天鹅湖”崭新的台本演出,获得了光辉灿烂的新的成就,博得莫斯科艺术界的好评。最近,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六个珍贵的演出节目,其中之一即是我们向往已久的新演出的“天鹅湖”。
在我们北京文艺界观摩他们“天鹅湖”的彩排的时候,休息室中,曾有多少人啧啧称羡。有一位从事舞蹈艺术教育数十年的老教师曾经感慨地说:
“多少年啊,我都没想到过‘天鹅湖’可以这样演出的……美,真美!”是的,这是个天才的演出。它完美地向我们揭示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灵魂的优美。天才的女舞蹈家和女演员、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演员鲍夫特在剧中扮演了白天鹅奥杰塔和恶魔女儿奥吉丽雅两个角色。她出色地创造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她演奥杰塔是那样真诚、爽直、坦白;她演的奥吉丽雅,却充分地表现了这一形象的双重性格。她的舞蹈的急速的旋转是多么激动人心、富有表现力!
“天鹅湖”原来是民间的神话故事。它描写王子齐格弗里德在野外欢宴时见到空中飞过一群天鹅,他追踪而去。深夜,在平静的湖边,王子见到鹅群变成美丽的少女,他爱上了其中的奥杰塔。奥杰塔向王子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她原是被恶魔罗特巴尔特的妖术变成了白天鹅的,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解脱恶魔对她所施的妖术。王子对她订下了爱的盟誓。第二天,在宫庭里,母后为王子选择未婚妻而举行盛会,贵宾如云,恶魔用妖法把自己变成骑士,带来自己的女儿奥吉丽雅,用种种方法欺骗王子,使王子误认了恶魔的女儿是奥杰塔。当恶魔的诡计实现了,正举行盟誓时,白天鹅出现在宫庭外面。王子知道受骗,追踪到湖边;他痛苦,失悔,请求奥杰塔的宽恕。恶魔又施妖术使湖水泛滥,企图淹死王子,这时候,白天鹅毅然投湖,同王子共赴患难。坚贞的爱情击毁了恶魔的妖术,相爱的人开始了他们幸福的生活。
音乐剧院杰出的舞蹈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斯大林奖金获得者布尔梅斯杰尔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演员古谢夫,他们紧紧地掌握了“天鹅湖”的主题思想——爱战胜了死,善战胜了恶,使整个舞剧更完整;一切人物、事件,音乐、舞蹈都组织在这个意念之下。他们天才地把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序曲编排成序幕。这是很感人的一场,优美的音乐描绘出美丽温柔的公主奥杰塔在恬静的湖边采花,当她走上石岩去采摘时,从上面伸下一对大鹰长翅,把她攫走了,山岩上留下公主的披巾;湖上游过白天鹅。增添了这场序幕,使以后发生的情节有了前因,也更鲜明地表现出两个对比人物——恶魔和公主。
第一幕的处理,也使我获得许多新的感受。王子(奇吉纳则饰)在遇到白天鹅之前是怎样一个人物,在这里表现得很清晰。他对宫庭生活厌烦,他很忧郁,特别是宫女们在欢快地跳舞时,王子却弹着琵琶,那哀愁的曲调打断她们的欢舞。这一幕的情调是很快活的,村姑们跳着舞,朋友们跳着舞,只有王子的心情是近乎孤独的。
第二幕是以伊万诺夫的排演作基础的。这一场非常抒情而优美的舞蹈,特别是表现白天鹅的心境,她的不幸,她的爱情以及整个形象,都达到极细腻的境界。白天鹅刚一见到王子,她有些畏惧,逐渐,由于王子的真诚,使白天鹅消除了疑虑。这里,从徐缓的对舞表现白天鹅向王子倾诉苦情,发展到挚热的恋爱,群鹅都来祝贺他们的爱情。可是恶魔罗特巴尔特(克列英饰)站在高岩上,不时用仇恨的目光窥视他们,把天鹅们赶回到湖面上去。当白天鹅将要离开王子时,她是多么伤心难舍,又不得不离去,王子紧握着一根白天鹅留下的羽毛而沉溺在痛苦中。这样一连串感情很深、很复杂的情节,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天鹅的形象和巴蕾舞的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亲切地受到感染,引起人们深切的同情。当天鹅又在湖上出现时,我们不能不为她的不幸而悲伤,叹息。
第三幕处理得很严密而且非常成功。在这一幕中,整个舞剧的矛盾正面地揭开了,发展了。排演者抓住了矛盾的关键——从王子怀念着奥杰塔、母后(别尔格饰)要王子选择未婚妻、恶魔施用妖术使王子受骗,通过这几方面来处理整幕的情节和舞蹈场面。排演者成功地把西班牙舞、匈牙利舞、玛佐尔卡舞等都处理为恶魔的侍从们跳的,而且跳得这样的妖艳而变幻无常,时隐时现地出现的恶魔的女儿奥吉丽雅诱惑着王子,舞台上的灯光也变了,音乐也带着神秘的气氛,整个舞台气氛呈现出恶魔统治的力量。这样,使全剧的矛盾发展到非常尖锐的程度,由王子的受骗背盟而使我们耽心,在剧情发展上起了跌荡,同时又把各种舞蹈有机地组织在一个意念下,这是排演者成功的新的创造。某些细节也处理得非常恰当;如候选新妇们罩着面纱被引进宫,揭开面纱时,有害羞的,有勉强的,也有很希望被选上的。这样的处理,使人物出现得很合理,很明确。
第四幕是全剧的高潮,我怎么样也没想到会处理到如此简练动人,对全剧三个主要人物的表现,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白天鹅带着痛苦万状的心情回到湖边,群鹅安慰她,由于同情和义愤,群鹅不让王子接近白天鹅。虽然如此,白天鹅还是爱他,原谅他,又不得不向他永诀。当王子被恶魔淹在水里挣扎时,白天鹅决然地投湖同王子共生死,为爱情而自我牺牲。这样的处理,使纯洁、对爱情坚贞不拔的白天鹅的形象更饱满,更令人同情。王子悔恨交集来请求白天鹅的宽恕。当他知道失去爱情是由于恶魔的破坏时,勇敢地冲上石岩去同恶魔搏斗,恶魔用泛滥的湖水来淹他。恶魔自始至终动作很简练而强烈,当他展开黑色的巨翅,兴风作浪来吞淹善良而热情的人们,以保持他对天鹅湖的统治的时候,湖面上阴雾惨惨,使我们感到邪恶的沉重。但,搏斗的胜利的铜管乐器响了,怀着不可抗拒的爱情的奥杰塔投入湖中——爱终于战胜了死,善终于战胜了恶——恶魔的巨翅折了,同岩石一起焚毁,崩溃,淹没在天鹅湖中。一对热爱着的青年男女,由于恶魔的毁灭,在浪涛中获得新生,在朝阳射照下走向幸福。这最后一幕的戏剧动作发展得快而简明有力,给观众铭刻下极深的印象。
音乐剧院的“天鹅湖”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伟大的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教导过我们,对于任何作品的演出,必须是创造性的,不要去因袭别人的演出。并且他教导我们对任何古典作品的演出都不应该任意纂改作家原来的精神和思想,应该尊重作家的思想,并善于去挖掘它,解释它。音乐剧院的艺术家们遵循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道路,对古典艺术抱着真挚的热爱和尊敬,多少年来对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总谱进行了巨大的研究和挖掘,并且继承了前人及当代舞蹈家们为“天鹅湖”所奠定的优秀基础,用创造性的精神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来重新处理了“天鹅湖”的音乐和舞蹈。尤其是他们所改动的第三、四幕及增添序幕,使得全剧的贯串动作更完整和有力,这就更明确地完成了主题思想;这是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的教导分不开的。
苏联文化艺术上的成就在全世界是无与伦比的。这不仅是由于她有着极丰富而优秀的传统和具有卓越的艺术家如布尔梅斯杰尔和古谢夫等,更由于几十年来,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常关心苏维埃艺术和爱护古典艺术,不断地给以帮助和指导。
我认为,“天鹅湖”在中国的演出,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丽的印象,而且在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上,将起巨大的影响。(附图片)
舞剧“天鹅湖”中,白天鹅奥杰塔和王子齐格弗里德两人的合舞。


第3版()
专栏:

教育部颁发师范专科学校暂行教学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根据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最近颁发了“师范专科学校暂行教学计划”,指示各校自一九五四学年度从一年级起开始执行;并印发
“中等学校师资一、二年制短训班教学计划草案”,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师范学校参考采用。
“师范专科学校暂行教学计划”是依据师范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制订的。内容包括政治理论科目、教育科目、专业科目和教育实习四个部分。师范专科学校暂行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单科设置为原则,计有中国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各科教学计划中都设有选修科目。为了适应一部分地区的需要,还制订了双科设置的历史政治、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生物地理等科教学计划。
“中等学校师资一、二年制短训班教学计划草案”是在保证一定质量的条件下,为解决迫切的中等学校师资而制订的,根据短期速成的特点,课程按单科设置并以精简集中、切合中学实际为原则。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政治理论科目、教育科目、专业科目和教育实习四个部分。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北京大学召开关于“红楼梦”研究的座谈会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在六日召开关于“红楼梦”研究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北京大学哲学系、历史系、西语系和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的教授和研究员以及中国作家协会的代表共二百多人。
座谈会上,高名凯、游国恩、魏建功、浦江清、林庚、王力、阎简弼等教授相继发言。他们认为这次对于“红楼梦”研究的讨论,是学术思想领域中的一次阶级斗争。教授们说:资产阶级唯心论在一些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中的存在,是胡适的反动哲学的遗毒。发言者对胡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怎样影响了古典文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批判。游国恩教授说:俞平伯研究“红楼梦”有三十年,他沿袭着胡适的资产阶级唯心观点的研究方法陷于繁琐的考证,忽视了这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在座谈中,大多数人对资产阶级唯心观点在学术研究中的危害性作了具体说明。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唯心观点的研究方法使学术脱离政治,研究脱离生活。有的人并联系到自己的一些错误研究方法作了批判。大家一致认为开展对“红楼梦”研究的讨论,是文化教育界思想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并认为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的学习,才能彻底肃清资产阶级的唯心观点。(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了大量苏联影片
东北电影制片厂五年来已翻译了九十六部苏联故事影片和四十部动画片、科学教育片,对中苏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的反映苏联人民高尚品质和人类最美好的生活的苏联影片在中国放映后,受到我国广大观众的欢迎。其中如“普通一兵”、“幸福的生活”、“光明照耀到高地村”、“宣誓”、“顿巴斯矿工”等苏联影片,特别为观众所热爱。全国各阶层人民经常给东北电影制片厂写信,表示他们看到苏联影片的兴奋心情。
苏联不仅不断地选择大量的优秀影片供应我国译制,还从各方面帮助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在恢复和建立东北电影制片厂时,苏联便给了很大的帮助。五年来苏联先后派苏联电影艺术工作者代表团和电影工程师来到东北电影制片厂,系统地介绍了译制影片的经验。
东北电影制片厂全体翻译影片工作人员都认为译制苏联影片是极大的光荣,他们以最热情严肃的心情进行工作。不断地提高了译制片的质量,并进一步要求译语准确、通俗,充分表达原作内容和风格。(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在夜晚的公路上
邵燕祥
夜色从山脚袭来,
旋风呼啸得更凶。
这时候公路上扬起了歌声,
三辆卡车在飞奔。
车灯灭了又亮了,
平沙上闪过大小乡村。
是谁扰乱了夜晚的平静?
好一群永远不知道平静的人。
——我们的年纪十八、十九,
顶多不过二十挂零;
有一个汹涌澎湃的声音歌唱在每个人的胸口。
我们有许多许多的同年,
兄弟,姐妹,顶亲密的朋友,
互相倾诉过伟大的梦想,
在交换宝贵的约言的时候。
他们有的去到矿井,
有的走向边远的乡村,
还有的参加了陆、空、海军,
当上了坦克兵,冲锋陷阵。
而我们决心走万水千山,
去唤醒沉睡在地心的力量;
哪怕在荒山老林里奔波,
哪怕在无数条路上来往;
今天往东,明天往西,
处女地上留下脚迹;
谁不愿在亲手抚摸过的地面,
看烟囱和铁塔高高矗起!
为了这,从这地方到那地方,
我们好像士兵在换防。
问远方的朋友啊今夜在哪里——
在岗位上,还是在路上?……


第3版()
专栏:

台湾起义空军人员胡弘一和家人的团聚
新华社记者 陈森
胡弘一的母亲叫胡江圭,是杭州福利茶厂的工人。十月三十日上午,胡江圭正在洗衣服,老同乡汪仁安喜冲冲地跑来对她说:“你的儿子回来了,报纸上登了他驾着一架飞机从台湾起义回到祖国的消息。”当时胡江圭真有点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想:这是真的吗?中午,在杭州市第一中学读书的小女儿胡淑谦回到家里也告诉她说胡弘一回来了。母女俩高兴得连吃饭也不想吃了。
胡江圭永远忘不了自己的儿子被蒋介石卖国集团骗走的情形。一九四九年初,胡弘一在清华中学读书,他父亲害病躺在床上已经两年,家里靠着变卖东西度日。就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遇上蒋介石拐骗青年参加反动海军,胡弘一就受骗了。胡江圭说:“为了这个孩子,当时我流了多少泪啊。他到台湾曾来过一封信,说在从上海到台湾的兵舰上,蒋介石给他们吃的是带有煤油气味的薄粥,他一吃就吐。我知道了心好酸呀!日日夜夜盼望着这孩子能回到我的身边,为人民做些事情。”当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解放台湾联合宣言发表以后,胡江圭无论如何克制不住自己,她想得很多。她知道政府的政策是:除蒋贼一人而外,任何人都容许弃暗投明,回到大陆和家人团聚,任何人都可以受到立功赎罪、既往不咎的宽大待遇。她希望在台湾的儿子能够听到这么一段话,毅然回到祖国和自己的家乡来。现在胡江圭的希望终于变成了事实,她的儿子从台湾驾着一架飞机起义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三十日黄昏,在杭州市两岘小学教书的大女儿胡淑?穿过半个杭州城跑来见母亲。虽然她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但她为弟弟胡弘一的爱国行动激动得没法控制,她是连跳带跑冲进屋子来的。胡江圭兴奋地对她大女儿说:“弘一能够架着飞机回到祖国大陆,说明他有爱国思想。弘一回到大陆以后,就应该好好地为人民服务,多做些工作。”她看着大女儿,停了一停,又说:“可是还有很多像弘一那样的人被蒋介石骗在台湾,做父母的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团聚,我希望他们都能走弘一的路。”
十一月六日早晨,当地人民政府通知胡江圭,说她的儿子胡弘一今天就要从福建回到杭州来了。胡江圭听到这消息,笑的合不拢嘴来。这天下午,胡弘一乘着汽车来到了,全家人一齐张开了臂膀,把他紧紧地抱了起来,个个都欢喜得流下了热泪。胡江圭对儿子说:“孩子,你不知道我为你流了多少眼泪,日夜盼望你回来;要是你不回来,我死了也不能阖眼呀!”胡弘一看到家里幸福、美满的生活,心中也很感动。这一天,他们全家沉浸在欢乐里,一直畅谈到深夜。


第3版()
专栏:

清华大学奖励生产实习中成绩优秀的学生
清华大学奖励五十七名在生产实习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并表扬了两个工作优秀的实习队长。
今年暑期清华大学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有两千多名,在二个多月的实习中,一般都遵守纪律,完成了实习任务。这次受奖的学生在完成生产任务、个人作业、提供合理化建议和改进实习方法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成绩。机械制造系学生倪光荣在个人作业中替某工厂改进了一个铣床的夹具,使这台停用多时的铣床复活了。水利系学生马学尼、蔡秀升向所在的工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碎石机效率提高很多。土木工程系学生田振海在实习时被评为“优良工作者”。受表扬的两名实习队队长是机械制造系的冯城和电机系的刘乃泉。机械制造系四年级冯城实习小队,在山西省榆次市经纬纺织机械厂实习,不仅完成了实习大纲中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替工厂设计了二十九套夹具、四十套刀具和附件,九种工艺规程。电机系四年级刘乃泉实习小队,在阜新发电厂实习中,遇到很多困难,但他们团结一致,依靠工人,全面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全队二十四个学生经过相当副值班长知识水平的工级技术考试,平均成绩达四点三分。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中国少年报庆祝创刊三周年
中国少年报为庆祝创刊三周年,在十一月八日举行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导生,科学、教育、艺术界人士和儿童文学作家高士其、张天翼、严文井、邵宇、田钟洛、陈伯吹、马烽、金近、张天麟、刘继卣、吴研因,和少年先锋队辅导员等五十多人。
中国少年报总编辑左林报告了该报三年来的发展情况后,科学家高士其就科学同儿童文学如何结合问题发了言。张天翼、严文井、陈伯吹、金近在发言中,对报社如何组织作家写作儿童文学作品和多方面注意培养为儿童创作的人才等,提出了意见,并表示愿意为儿童创作更多的作品。教育部代表吴研因和少年先锋队辅导员们的发言,都反映了儿童读者对报纸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改进报纸的具体建议。
最后,刘导生发言。他说:中国少年报今后要更加重视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的品质教育,要善于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注意反映儿童中的新人新事,并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和启发儿童的兴趣和想像力;同时要重视发表教师、辅导员和儿童自己的作品,并帮助他们培养创作的能力。
七日下午,中国少年报曾举行北京市少年儿童积极分子的招待会。
按:中国少年报在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五日创刊,现在发行份数已由创刊时的九万多份增到一百七十多万份,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欢迎。


第3版()
专栏:

沈阳市公安局举行评奖大会
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在十月二十九日举行评奖大会,奖励公安机关的优秀工作者和先进单位。
一年来,沈阳市公安机关出现模范工作者六百六十一名,先进单位二十七个。集体立大功的三纬路交通岗全体交通警察,由于紧密团结,共同努力,创造了“快车不停,慢车不堆,行人不等”的先进经验,从一九五三年到现在一直没发生交通事故。立大功的户籍员王金台,能够依靠群众,主动配合街道治安保卫委员会和刑事警察,破获盗窃案两起,给国家追回两千多万元的财富。侦缉员金在河也因破获了重大案件,被记大功一次。在评奖大会上,中共沈阳市委员会副书记、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宝田向全体公安人员指出,公安机关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公安机关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彻底克服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和骄傲情绪,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山东举行第四届体育大会
山东省第四届人民体育大会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在济南举行。参加大会的有男女运动员七百三十多人,观众共八万五千多人。
大会进行了各项竞赛活动,其中八百公尺赛跑、急行跳远等五项打破了山东省历届体育大会的最高纪录。大会期间,全体运动员还学习了“培养青年新的体育道德作风”等文件,并举行了座谈,华东体育学院田径队曾在会上作了各项田径赛表演。
大会还总结了一年来山东省开展各项体育运动的成就。目前,全省大部分厂矿和机关已展开了劳动前后操和工间的体育活动,球类活动也很活跃。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制造工厂等单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学校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全省一百八十个中等以上学校推行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预备级。据不完全统计,参加锻炼小组的学生有七万六千九百多人。在部分农村中,结合民兵活动展开了广播体操和各种民间体育活动。此外,一年来还培养二百九十多名专职或兼职体育干部和大批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评苏联电影“收获”
巴人
电影“收获”(一名“华西里·波尔特尼可夫的归来”)是根据尼古拉耶娃的小说“收获”改编的。中国读者非常喜爱“收获”这册著名的小说,因之对电影“收获”也将发生极大的兴趣。特别是这电影主要是集中于华西里·波尔特尼可夫这个人物形象的刻划,对中国的观众将会有很大教育作用。因为华西里是这样一个人物:对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有无限忠诚,但生性固执、果断、自信甚强,缺乏群众观点,作风粗暴;他对集体事业是大公无私的,但,对自己的妻子却又看作是“占有物”和“附属品”——陈旧的私有习惯和落后感情是跟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远大理想和前进的责任感相互密切地纠缠着的。这个人物形象正是觉悟的农民阶级趋向于先进的工人阶级的思想感情的写照。电影的着重点就是处理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改造和转变过程,这对处在国家过渡时期的中国人民确实是最好的一课。电影“收获”在为纪念十月革命节举办的电影周演出,那是很有意义的。
据小说作者告诉我们:她早就想写一本关于集体农庄中的人物的书。她着手过好多次,而且经常到苏联各州的集体农庄上去访问。人哪、农业技术哪、数目字哪、集体农庄的年度报告哪,都使她感到兴趣。这些旅行帮助她明了集体农庄和乡村中一些事件的基本过程,和懂得了一件主要事情:这就是集体农庄建设的成就全靠组织工作和党的工作做得如何而决定的。然而当她初稿写成以后,发现小说里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就是在她的小说初稿里,没有反映出技术在集体农庄生产中的重大作用,没有指出技术在今日苏联农村人物性格上留下的烙印。这样,她又去旅行,走遍了苏联各州的农业机器站,考察了农业机器站的实际情况,认识了许多拖拉机手、技术员和工程师。搜足了材料以后,她又来改写这部小说。
按照作者的说法,我们就可以明白:作者是企图通过对集体农庄一些事件的基本过程的描写、对集体农庄乡村中人物性格的刻划,来反映这样一个主题思想的:即在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党的领导的决定作用,和工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大影响。而这一个主题思想,在电影中以更集中的形式给表现出来了。
电影采取小说中有关华西里、斯特潘和阿芙多蒂亚这三人间的爱情纠葛及其心理变化这一线索,并穿插了巴维尔和弗洛斯卡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烂漫天真的爱情关系。这本来也是小说中的基本情节;但在小说中还有更多的线索,更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描写,和更广泛的陈腐的私有习惯同新的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斗争的描写,在电影中是被简化和集中了。电影似乎更着重于这些矛盾的解决,来加强其政治教育的作用。这就是在党的正确和强有力的领导下,解决了先进工业技术和落后的农业生产的矛盾,并在这一矛盾的解决下,也解决了体现在阿芙多蒂亚的灵魂里的那种优美的劳动人民的道德品质和体现在华西里的灵魂里的那种陈腐的私有习惯的矛盾。因之,在小说中占有相当篇幅的家庭生活、私人生活的描写,在电影中却以大量的——区委的活动、拖拉机站的会议和工作,农庄的生产,青年团员的活动,牛奶场的画面等等——集体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描写来代替了;这不能不使观众发生这样的感觉:一切个人之间的“纠葛”、一切个人主义的思想感情,在共同前进的集体生活中是可以得到克服和改造的。伟大的集体的力量!
电影在强调党的领导作用方面,把小说中若干人物更换了,若干人物的活动或者被扩大或者被缩小了。在小说中“五一”集体农场是由县委书记安德烈领导的,但他主要是通过他派去的自己的妻子瓦林蒂娜的活动而加强对集体农庄的领导;电影则已改为区委书记切甘诺夫直接的领导。切甘诺夫的活动在电影中占相当多的画面:同时这个领导人物的形象也相当鲜明。他是一个能够亲自动手、全面关心事业、接近群众、细心体贴同志、并有坚持原则精神的领导者的形象。在领导作风方面,他和华西里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凡是他出现的地方,群众就带来了生气和欢乐。应该说,这是布尔什维克的形象,但也是一个普通的苏联人的典型。正是他,使华西里在他的事业的前进中获得了思想感情方面的改造。虽然,集体农庄的党组织书记达吉亚娜——代替小说中瓦林蒂娜出现的——也帮助了华西里改进了群众关系,给予他应有的布尔什维克的批评和关心,但在电影中她的活动是并不很显著的,是被抽象化了的。党对劳动人民的改造作用和对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主要是通过区委书记切甘诺夫的活动而体现出来的。
电影还特别强调在农业中创造工业文化的重要性。而创造工业文化这件事,在电影中还是把它作为改造人们陈旧的私有习惯而使之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的物质基础来处理的。切甘诺夫和拖拉机站主任卡达乌洛夫之间对发展集体农庄事业有不同的意见,前者主张要建立个拖拉机工厂,而后者则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太早,目前迫切需要是向上级请求拨下拖拉机来。这里就表现如何加强工业对农业的领导的不同观点,所以,切甘诺夫在我们面前出现时是个有生气的人物,而拖拉机站主任卡达乌洛夫在我们面前出现时则是一个庸俗的形象。电影也描写了只顾眼前利益、为了零件不够用随便拆卸联合收割机的维嘉的无知的形象。电影还以相互穿插的对照手法,映出了一方面集体农庄的党小组会议,另一方面拖拉机站车间的党员大会;前者主要是批判华西里的群众观点和工作作风的;后者主要是批判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工业文化的胡乱行为,并强调工业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的。在这里,女工程师杜勃谷在电影中出现,是具有一定的暗示意义的。她是一个在工厂里工作的工程师:城市对农村的领导作用,工业对农业的领导作用,工人阶级对集体农民的领导作用,在这个人物上得到暗示。是她,在党员大会上揭发了维嘉在卡达乌洛夫的允许下,随便拆卸联合机,并提出没有工业文化的批评。是她的批评,使区委书记切甘诺夫提出“在农业中必须创造工业文化”的号召,并由此鼓励了群众对国家建设事业的信心。同时,也是她,检查出了拖拉机的同心针配置不合科学标准,使拖拉机常常发生事故,影响了生产的进行,并由此来证明工业文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农庄的事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前进了。
电影更着重地掌握了小说所提供的主要人物的性格。这就是华西里·波尔特尼可夫和阿芙多蒂亚。此外,还刻划了巴维尔和弗洛斯卡这一对青年男女。
阿芙多蒂亚是一切善良的、慈爱的、有宽阔胸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我们在高尔基的“母亲”中的维拉索华的身上也发现过这种典型和她的前进力量;我们也可从中国乡村的劳动妇女中看到这种典型形象,这正和我们在我们革命队伍中能够发现华西里这个形象一样。在电影中,虽然我们看不到在小说中所叙述的阿芙多蒂亚年青时代的活泼而天真、工作积极抢先的姿态,但她那温和、容忍、爱劳动的忘我精神和她那伟大的母性胸怀相结合的单纯性格在电影中是在相当的程度上体现出来的。自然,她所具有的这种优美的精神品质得到完全合理的发展,还是在她到城里上了几个星期的畜牧讲习班以后的事。她接触到广大的创造劳动的世界,使她想到自己所处的世界,正是个和过去姑母所描摹的“不沉的温暖的湖”一样的。人在那湖上是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的。这个“不沉的温暖的湖”似的世界坚定了她那“按真理生活,凭良心工作一切都会好的”的善良愿望,她不再陷在由于华西里的“冷遇”而感到苦痛的深渊里了。她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寄托了她整个的生命,并且终于因她那创造性的劳动的显著成就,唤醒了华西里对她的旧日爱情。
电影在处理华西里这个人物时,虽然也刻划了他在共同事业的前进中得到改造,使他担当得起党交给他的集体农庄的领导任务,但电影还指出对他需要进一步培养。电影在结束时,由区委书记决定送他到集体农庄的领导训练班去学习。这不但暗示了党将给这个忠诚的布尔什维克以工业文化的领导知识,并且也在暗示党还将使他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在学习中他不但得到进一步培养,并且会得到进一步改造。
电影关于巴维尔和弗洛斯卡的活动的描写,显示出苏维埃社会青年一代的活泼、天真、勇敢、爽直和不断要求前进的性格。弗洛斯卡那种天真、顽皮的行动,和正直、无私的性格,在电影中是十分吸引人的。她看不惯农庄工作中不按时间,不照制度办事,她不断向上级打报告;她热切期望自己从拖拉机手变成一个联合收割机队长,并且的确在工作中树立了模范,尤其是她跟巴维尔那种纯朴的恋爱,这种爱情是和集体生活完全融为一体的,完全没有为个人占有欲所支配的那种肮脏的东西。电影的编导似乎着力描写这一点,用来和旧社会生活过来的像华西里他们那一代的爱情生活作个鲜明的对照:而这正是苏维埃社会里人们的生活道路的前进方向。年青的新生力量也是开辟新生活道路的主要力量。
电影虽然仅仅采取小说的片断,但它本身的艺术构成是有机的、完整的。它是以苏维埃社会的充满忘我劳动的精神和活跃的集体生活的气氛作为背景的,它是富有强烈的教育作用的。我以为艺术不仅是单纯地反映生活,更重要的,却是使人借它而认识生活、认识生活的本质,认识生活的真理性。因之,在艺术作品中就必须分析生活、批判生活;但它是用形象的手段来分析生活和批判生活的。它在分析生活和批判生活中还须反映出是什么力量领导着生活,并把生活领导到哪一个方向去。而这,就是艺术作品中的政治性。我们之间有些作家或批评家,一向沈醉于艺术作品的生活细节的描写,认为有丰富的生活细节就有丰富的艺术性。但他们不理解或者不想理解艺术作品中所必须具备的生活细节的描写,是应该服从于整个作品的艺术构成的需要的。而整个作品的艺术构成是以生活的本质力量为依据而组织起来的。这种生活的本质力量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政治性。生活和政治不可分,政治还是组织生活的本质力量。我们之间,有些人在他们的文章中竟把政治性加上一个括号,来和生活细节的描写的重要性对立起来,或者只强调什么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而忽视是什么力量领导着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这个在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点。我以为这都是从他们自己狭隘的生活圈子来看丰富的现实生活的一种表现,因为他们善于感受生活细节,而不善于感受生活的本质力量。这正是文艺思想上自然主义或客观主义的观点。但不论自然主义或客观主义,本质上都是以唯心论为依据的文艺思想。电影“收获”是显然不会满足这些“象牙之塔”里的人们的要求的,但正是这一点,电影“收获”是有独到之处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