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陕西省积极供应粮食给产棉区的农民
热河省山区缺粮农民得到了正常的供应
陕西省大力供应产棉区农民粮食。自九月初新棉上市以后,陕西省产棉区的三原、泾阳、高陵等县就注意加强这一工作;这些县除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对粮食供应的数量和品种进行了调剂和调运外,还及时增设了供应据点,大力展开粮食供应工作。高陵县在城关和北郭增设了供应据点后,自九月一日到十月二十五日已供应植棉农民各种粮食一百九十三万多斤。咸阳县在新棉上市前,就给这个县产棉较多的第一、二两区增调各种粮食七万七千多斤,仅第一区从新棉上市到九月底,就有六千八百九十六户人家得到了粮食供应,其中棉农就占供应户的百分之八十七强。由于粮食供应正常,近日来,各地棉花上市量继续增多。      (新华社)
×××
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保障了对热河省山区农民的食粮供应。
热河省有半数人口住在山区。山区主要生产梨果、棉花,食粮需要供应。过去,这就成为粮商投机牟利的空子,他们经常在山中粮产区以一包针换四斤粮的比价骗取粮食,运到缺粮区后用高价出售。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改变了这种情况,国家经过供销合作社对缺粮农民进行了计划供应。国家向缺粮区青龙县调进了一万多吨粮食。盛产梨果的建昌县和尚房子区的农民们从供销合作社买到了食粮。粮食统销还照顾到农民的食用习惯。在山区兴隆县,国家根据农民习惯,调出玉米运进了高粱。一年来,山区粮食供应正常,粮价稳定。缺粮农民认为有了购粮证就等于有了粮食,把往年存粮用的钱都集中起来投入了生产。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山东省广大农民踊跃缴纳公粮出卖余粮
河北省各地农民把大量油料卖给国家
山东省农业税秋征和秋季粮食统购工作现已全面展开,有些地区已经开始送粮入库。
山东各地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召开了一系列的干部会议,在进一步提高干部社会主义觉悟的基础上,具体交代了秋粮征购的政策和办法。各地干部深入群众进行宣传时,采用组织回忆对比、算细账等办法,具体说明了踊跃缴纳公粮和出卖余粮的意义。现在,广大农民正在“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支援解放台湾,支援灾区人民”的口号下,积极缴公粮,卖余粮。宁阳县第一区茅庄农民在十月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两天内,就把十六万八千多斤公粮全部缴齐;到十月二十六日,他们卖给国家的余粮有十八万多斤。博兴县第一区伏李乡农民送入国家粮库的粮食,现在已经有六十六万九千多斤。在送粮入库以前,全乡广泛开展了晒粮运动。农民王官美说:“卖好粮食给国家,是农民的光荣。咱们的粮食要千万晒干、簸好,不叫国家受到损失。”在送粮的前一天,他们把早已晒干的粮食用簸箕簸了一遍,并且又晒了一天。
目前,各地统购和征收入库的粮食,数量不断增加。据泰安、济宁、临沂、胶州四个专区的统计,到十月底止购粮数量比九月份增加两倍以上。
(王子俊等)×××
河北省今年的油料作物获得丰收,各地农民及时把各种油料踊跃卖给国家。到十月底,仅据张家口专区各县和通县的统计,就收购花生、胡麻籽、油菜籽等油料六千一百三十多万斤。其中张北县已经完成第四季度收购油料计划百分之七十五;通县十月份收购花生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四倍以上。
最近各地油料上市量不断增加。束鹿县每天的花生上市量,由八千斤增加到九万斤;商都县每天的油料收购量,由十月初的二十五万斤上升到五十七万斤;通县十月下旬平均每天收购花生四十三万斤,比上旬每天收购量增加了三倍。现在,仅张家口专区的农民,每天就卖给国家各种油料三百万斤左右。宣化、阳原、张北等三县的供销合作社在油料大量上市的情况下,为了便利农民出售,最近又增设了收购点七处。      (王英民)


第2版()
专栏:

中国百货公司天津上海两市采购供应站
在长治专区举行商品展览推销工业品
中国百货公司天津、上海两采购供应站为了大力组织工业品下乡,供应农民的需要,共同组织贸易代表团,携带一千九百多种应季商品,到山西省长治专区进行了商品推销工作。
贸易代表团从十一月四日起在长治举行了商品展览,通过当地政府,邀请平顺、壶关、长子、武乡、潞城等县九十多个基层供销合作社一百多名代表到会参观选购。当地百货公司也补充了一些品种参加展览。从四日到七日四天内,各地供销合作社选购了五百多种商品,成交总值达五十九亿一千七百多万元。
展览结束时,贸易代表团同各基层合作社代表举行了座谈会。代表们就绒衣的式样、颜色和饼干、糖果的包装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郎拴成 冯达士)


第2版()
专栏:

四川省商业部门把大批工业品送往农村
四川省国营商业部门和供销合作社密切配合,把大批工业品源源送往农村。中国百货公司内江采购供应站从九月十四日到十月底,调拨了七百多吨工业品给内江、遂宁、乐山等专区的基层销售单位。郫县国营百货商店和县供销合作社曾经联合组织百货推销组,把三车日用百货运到指路村,在这个村里一天就卖了二百五十多件货。新津县永兴场配合购粮工作,举行了小型物资交流会,结果日用百货批发额上升了五倍多。不少地区原来有些商品不好销售,经过宣传、展览,变成了畅销货。许多私营商户经过国营商业部门进行政策教育以后,也纷纷提出要货计划,推销工业品下乡。


第2版()
专栏:

东北地区各国营农场超计划完成秋耕任务
东北国营农场管理局直属各农场,在完成麦收任务以后,就以主要力量转入了秋耕作业,直属各谷物农场共出动了拖拉机一百七十余台。结冻以前,六个规模较大的谷物农场,耕秋地三万四千多公顷,完成秋耕计划的百分之一百零一点五,为历年来完成秋耕作业最多的一年。
各农场的职工们,普遍认识到作好秋耕对明年丰产的作用。因此在秋耕作业中,都发挥积极性,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九三农场耕地普遍达到了二十三公分以上的深度。并普遍联结钉齿耙,作到连耕带耙。
大豆收割时已接近结冻期,为了及时抢耕,各场都随割、随拉、及时抢耕,因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万余公顷豆田耕翻任务。  
 (丁履枢)


第2版()
专栏:

山西省农民加强麦田管理努力补苗保苗
河南省农民及时进行麦田查苗补苗工作
山西省各地农民开始加强冬小麦的田间管理,保护麦苗安全过冬。万荣县中阳、东阳等村农民发现三百亩麦田里有些地方缺苗断垅,便仔细地把苗补齐。襄垣县南娥乡农业生产合作社李维喜等小组的妇女和儿童,在三天内补种了四十五亩缺苗的麦田。解虞县农民在麦苗的根部培土,积极扑灭虫害,增强幼苗的抗冻能力,并制订护麦公约,组织打雁小组,保护麦苗。
十月中旬,山西省一千七百多万亩冬小麦播种结束。由于麦田整理和播种技术上有一系列的改进,破土后的麦苗长得都很茁壮。占全省麦田总面积百分之六十五的晋南专区,田野里已一片葱绿。这个专区的麦田缺苗率由去年的百分之二十,减少到今年的百分之五到十。最近各地农民开始加强麦田管理,有利于明年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新华社)×××河南省农民在种完小麦后,又及时进行查苗补种工作,以确保全苗。各地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都带头进行查苗补种工作。如新乡县一区十里铺“明星”、“金星”等农业生产合作社,出动二十人四天补种小麦二百亩。密县八区在互助合作组织带动下,共出动六百八十六人进行补种。汤阴一区张庄中共支部书记亲自带领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技术员、补苗组二十二人,用八部补苗器一天补种九十五亩。有的地方恐怕补种过了季节,纷纷进行移栽,移栽的麦苗与原种的苗一样旺盛。现在全省的小麦幼苗普遍生长良好,已为明年丰收奠定基础。            
 (张子哲)


第2版()
专栏: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水稻丰收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各民族农民开始收割水稻。各版纳传着丰收喜讯,估计今年全区五十万亩水稻平均将比去年增产一成半,可以胜利完成比去年增产稻谷二千六百万斤的计划。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短评

做好小麦的查苗补苗工作
争取麦田全苗,是保证明年小麦收成的重要关键。
由于今年脱水种麦的面积大,这些地区晚秋成熟迟,种麦时间紧,播种质量一般都低;有些地区播种时又遇天旱,坷拉大,种不匀,种后又遇大雨,土壤板结,影响麦苗出土;还有些地区由于去年麦收季节霪雨连绵,成熟不好,麦种发芽率低,影响全苗;加以今年地下害虫亦较往年多,因而麦田缺苗断垅现象普遍而严重。河南商邱县郊区一般缺苗达百分之五十,扶沟县调查二十五亩麦田中有十四亩缺苗达百分之七十。河北新城县一区六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千八百多亩麦田中有半数发生蝼蛄虫害;山东、山西等省也有类似情况。如不及早设法补救,将会严重影响明年小麦产量。为此,各地领导上除抓紧完成种麦任务外,必须密切注意缺苗问题,及时组织力量,深入动员群众,开展小麦查苗补种工作。最近河南省安阳县开展了“四查一保”运动,查白地,查断条,查大垅,查虫害,要求迅速补足缺苗,保证全苗;陕西省亦及时发出了查苗补种的紧急通知。这种做法,是完全适时和必要的。
根据往年各地开展查苗补种的经验,首先必须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干部必须深入田间,查明情况,掌握材料,摸清群众思想,采取算账、对比等办法,使群众认识争取全苗的重要意义,扭转群众“七、八成算全苗,稀棵莠大穗”的思想。河北省雄县一区崔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二千四百亩麦田,缺苗约百分之五左右,当发动补苗时,有些社员认为:“缺这么点怕什么,补苗多麻烦”,社长就用算细账方法,使社员认识到缺苗如果不补齐,就等于少种一百二十亩麦田,这样就打通了社员思想,发动了补种,消灭了大小断垅一万多处。
其次,查苗补种工作,必须针对缺苗原因,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办法:一、因播种不匀、地下害虫咬毁或种子发芽不良成片成段缺苗时,要迅即用同样麦种进行补种。如季节已晚,可先将种子进行催芽,使微露芽尖后再种。出土后要在补苗处适当多施追肥,促使生长整齐一致。二、如因土不塌实,种子悬空落干而未能出芽的,可采用砘压的办法,使种子与土壤密接,促其发芽。三、水脱地用犁刀办法播种的,播种后如沟内有水,可暂时不要盖土,等沟内积水下渗,再行盖土,防止烂种,出苗后要及时锄麦松土保墒。四、播种后遇雨土壤板结的麦田,麦苗不易出土,可用手耙轻轻松表土。
查苗补种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各地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查苗补种,保证全苗。在已播种未出苗的地区应提高警惕,作好补种准备;尚未播种地区,尤须注意整地、播种技术及防治害虫等工作,及时下种,争取全苗,为明年小麦增产打下基础。


第2版()
专栏:

为了祖国的“粮仓”
——记长沙市搬运工人搬运治湖器材的紧张劳动
王永鎔
在湘、资、沅、澧四水汇集的湖南省沅江县茅草街,二十多万吨物资器材堆积得像小山一样,帆船、轮船日夜不息,来回交错地向各处工地转运。
路过这里,常常可听到人们的惊叹、赞美的声音。
“从那里运来的这样多的物资器材?”
“好粗、好长的楠竹!多结实、多精工的箢箕!”
“共产党、人民政府真为我们想得周到,洪水刚退去,修堤的物资就运来了!”
转移到山区、丘陵区的成千上万的农民们,看到或听到运来这样多的修堤物资,都满怀信心地携着家眷划着划子回来修堤了。
物资,哪怕早一天,就是早一个小时运到工地,将会给三百多万农民何等的安慰和鼓舞啊!
可是,这些物资是怎样运来的呢?
几百公里的粤汉、湘桂铁路线上,满载着工程器材的车皮,急速地向长沙市火车站奔驶着。从长沙火车北站通过市区往湘江新河一带码头的两三公里的街道上,七百多辆板车日夜不息,一车接一车地把四十万根楠竹,二十万担箢箕以及其他大批工程器材运到新河一带的码头上去,然后改装木船,运往湖区工地。
夜里和白天一样的紧张。如果你走到湘江的码头上一望,那十里长的江边,无数盏电灯,发出灿烂的光芒,辉煌地照耀在江面上;那一排一排的帆船,满载着楠竹、箢箕等治湖工程器材,急速地向着二百多公里远的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驶去。紧接着,又一排一排的帆船火速地从湘江上游驶向新河一带的码头来,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江岸。这时,搬运工人们,马上跳上船去,扎好帮子(两只船并排扎成一对),装上器材,又一对一对的帆船急速向工地驶去。
路过湘江新河码头一带,可随时听到那些从小就生长在这里的老年人在发表着自己的感想:“在国民党时代,湖区遭了灾,只见那一批一批的灾民逃往长沙市来。可是今年湖区遭了这样重的灾,不但见不到灾民逃来,相反的,只见到大批大批的船装运物资往湖区去。”
走进长沙市搬运公司竹木办事处北区服务站的办公室,搬运工人们川流不息地进出着,他们有的眼眶有些发黑,有的眼珠已经发红,好像有几夜没有睡觉了,但面上却显不出来丝毫的倦容。
墙壁上贴着搬运工人们以小组或个人写来的保证书,那保证书上的字,有的多了一撇,有的少了一点,有些语句也不很通顺。可是,看完了那些保证书以后,会给人们一种真实的感情和坚强的力量,使人们亲切地了解他们支援治湖工程,修复祖国“粮仓”的伟大心愿。楼上的扩音器里,传出响亮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声,也不时传出一个小组和一个工人又一次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捷报。
参加长沙市竹木码头搬运治湖工程器材的一千一百多搬运工人,大部分是参加过今年滨湖沿江地区的防汛抢险工作的,他们五十多天,夜以继日地和洪水搏斗过,现在,他们又以更高的热情,支援农民兄弟修复垸堤。搬运队第十六大队的张少安,前几天,接到老婆从家里来信,要他无论如何回家一趟,看一看他多年不见的亲姐姐。他看完信后说:“工作不完,哪能放心去,让老婆在家里招待吧!工作完成了,再去看也不迟。”
和张少安同一个队里的青年团员陈斌,前几天,他的父亲死了,家里无人照料,他请一天假回家料理一下,第二天一早就赶回工地来,继续紧张地搬运着。
工人们搬运的情绪是很高的,但是,他们第一次搬运这样多的器材,特别是搬运那样长的楠竹,对他们是一件很生疏的工作。在装运楠竹上,他们不能像平时那样以一只木帆船来装运,必须用两只同样长短,同样高低的船并扎成一对帮子。这是一个新事情,开始绑扎时,每个技术小组(十人,或十一人),平均每天只能扎两对,有的组,甚至一天才扎一对。以这样慢的速度,要使这样多的器材在枯水以前赶运到工地上去,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在“快装、快运、快卸”的口号下,纷纷起来挖潜力,找窍门。第七搬运大队第一分队第一技术小组,想出了一种分工合作的“流水作业法”,使工作效率提高一倍。其他队的技术小组,有人采用了这种方法,也都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搬运队第一分队里,有个名叫汪基明的工人,看到工人们把楠竹一根一根的从码头上背到码头下,最快的平均也要五分钟背一根。爬上爬下,化了很多时间,而且很累人。他又看到码头上堆积了很多的楠竹,阻碍汽车通行。于是,他建议把楠竹运到码头上来,不要拆散,随即把板车与楠竹一起从码头的斜坡上滚滑到码头下。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工人的疲劳,因而提高工作效率三十倍以上。
长沙市竹木码头的搬运工人,就是以这样的首创的精神,忘我的劳动来搬运治湖器材的!
浩大的洞庭湖治理工程,马上就要全面动工了,当那七十万民工使用这些器材,修复“粮仓”的时候,想到明年夏天,湖滨地区的田园里,长着一片一片黄甸甸的稻谷,该是多么愉快啊!


第2版()
专栏:

湖南省洞庭湖堤垸修复工程局部动工
湖南省洞庭湖堤垸修复工程已顺利完成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部分地区开始兴工。
到十月底止,各级治湖机构都已先后建立,干部也大致调配齐全。从省级机关调往各地协助治湖工作的二千多名干部已到达指定地点。治湖物资器材已基本上完成了组织工作,运到工地的已达十七万吨左右,并在各工地上设立了七十七个供应机构。电讯和医药卫生工作进展也很迅速,架设了七百多公里的电线,在草尾、酉港、临资口三个地方设立了电台。来自省内各级卫生部门的一千四百多名医务卫生工作人员和二百多名中医人员也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八个工地医院和五十一个医疗防疫站大部已按计划设置妥当。工程测量、查勘方面,经过二百六十余名工程人员的昼夜赶工,已完成了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大通湖三个重点工区的堤线洪道、堵口、建闸的查勘工作,测量了一千公里堤线和一万七千多个堤身断面。
由于今年水退迟缓,影响了全面的开工,目前是采取退一块,修一块;退一垸,修一垸的办法。湘潭专区正采取排放渍水的紧急措施,将河?、涵闸全部打开,溃口挖深,使垸内渍水迅速退去。各县已经放干渍水的少数垸子已开始动工修堤。常德专区澧县、益阳、南县、华容等县部分垸子已于十月二十五日前后陆续开工。开工较早一些的安乡,到十月底止,已修了四十六万七千多土方。
(本报湖南记者站)


第2版()
专栏:

武汉市郊区受灾农民大部回乡生产
武汉市郊区受灾农民大部分已回到家乡,并积极投入了生产救灾运动。
当洪水还在上涨的时候,武汉市生产救灾办公室就派出干部或打电报到湖南、山东等地去采购大量修盖房子用的材料,准备供应灾民重建家园。在灾民开始回家的时候,又根据受灾轻重的情况,将这些材料按片设供应站或发到各乡,便利农民购买。同时,人民银行为了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先后发放了水利、种子等贷款三十八亿四千多万元。对生活困难的灾民,政府还发给修屋贷款和房料救济。
许多灾民在重建家园工作中,都能精打细算,克服困难,尽可能不向政府贷款。惠济区灾民徐寿香、陈四维的房子垮了,他们便主动提出把大房改小房,并利用废料来克服困难;灾民陈祥惠主动将三间房改为两间,少领政府的贷款。福城区墨水乡新建蔬菜生产合作社不但按“大改小、高改矮”的原则修复房子,使全社节省了一千多万元,还帮助附近的单干农民和互助组修好了房子。
现在回家以后的灾民都已积极投入生产救灾运动。福城区水退出的二千七百九十亩土地,除没有干的以外,大部分都已耕过了,种下的已有一千二百亩以上。新建蔬菜生产合作社社员们搬回去以后,已订出了第四季度增产节约计划,进行副业生产的社员都已参加修堤工程,农业方面,社员们已将十亩旱地改为菜园,种上了多种多样的蔬菜。


第2版()
专栏:

广东省生产松香四十万担
广东省山区农民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从事采割松香生产,以支援国家工业建设。截至十月份止,今年全省已采割松香四十万担左右,超过去年全年总产量一倍以上。
广东省松香生产遍及全省,产量丰盛。粤中、粤东、粤北等山区农民多以采割松香为主要副业。但过去许多农民由于对松香生产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采割松香很少。各地为了促进松香生产,反复地向农民宣传松香生产重要性,同时国营商业部门在各松香产区增设了松香收购站,便利农民出售松香,因此大大鼓舞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广四县农民看了松香展览会后,全县采割松香的农民随即增加了百分之三十。许多农民为了使采割松香而不影响农业生产,组织了互助组,分工进行生产。现在气候已转冷,松香生产的旺季已过,粤东、粤中等地农民仍积极争取时间多割松香支援国家工业化。
(本报广东记者站)


第2版()
专栏:

辽宁省农民大量储存饲料
辽宁省农民为了节省粮食,积极采集和贮备各种饲料。旅大市计划全郊区在上冻前挖四千个窖子,贮存猪食一万三千吨,到十月底已完成三千三百多个土窖贮存工作,贮存的饲料可供三万头猪吃到明年四月。另外全郊区还割了山草一千吨。新金县农民在秋收中收集了各种猪食四千二百多万斤。台安县三区鄂家村农民学习旅大市郊区农民制做发酵饲料经验后,全村已做成发酵饲料三十七缸,全县在秋收中可收集各种农副产物一千一百多万斤,可够一万头猪吃一年。在收集和贮备饲料工作中,各地妇女起了很大作用。清原县平安堡村三十多个妇女已收集豆叶等饲料二百五十多麻袋,可以节省粮食四千斤。 
     (王文荣)


第2版()
专栏:

淮阴专区积极预防猪瘟
江苏省淮阴专区积极开展秋季猪瘟预防注射工作,据初步统计至十月底止已注射毛猪十二万六千余头。淮阴区是江苏省主要产猪区之一,但过去因猪瘟危害,使毛猪生产大受影响。今年秋季淮阴专署特作出防治猪瘟的具体措施,全区计划进行免费猪瘟预防注射二十万头,以控制猪瘟蔓延,支持农民大力发展毛猪生产。专区早在九月份即训练了三百名中兽医,传授防疫技术。全区七个县都成立了三十至二百人的防疫大队,密切结合秋耕秋种等中心工作,以国营农、牧场及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点开展工作,工作中还结合治疗病猪,宣传改善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因此防疫工作得到群众热烈欢迎,群众养猪的信心也提高了。   (朱维清)


第2版()
专栏:

江西省上饶茶厂提前完成全年生产计划
国营江西省茶业公司上饶茶厂,已在十月十五日提前超额完成了今年生产计划。产量完成计划百分之一○八·九四,产值完成计划百分之一一九·一二。今年该厂加工的正茶,已于十月十七日全部调运出厂。
该厂自今年六月份起,展开了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取得了一些成绩。工人胡文辉、黄荣富等集体研究改进了半自动化的联合机,每天可节省一个半人工。劳动模范朱政旺改进了平式圆筛机的出茶口,提高了生产效率百分之十一强。工人丁利潮在滚筒圆筛机上,创造了一个自动刮筛片,不但代替了手工劳动,每天还可增加产量一千二百五十斤。技术革新使该厂劳动竞赛走向新阶段,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该厂今年制一担茶仅合三时四十二分,比较国家定额降低了百分之二三·四四。            (章若慎)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各棉花收购站和轧花厂职工
注意消灭棉花仓库中的越冬棉花红铃虫
北京市各棉花收购站和轧花厂在市农林局和供销合作总社领导下,积极开展防治越冬棉花红铃虫工作。过去各站、厂在存花仓库喷射百分之五滴滴涕液等药水,消灭越冬棉花红铃虫,效果很好。为了更好的药杀越冬棉花红铃虫,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在今年收花前即向收花站、轧花厂作了布置,市农林局也印发了宣传材料。各站、厂经过学习后,职工们普遍认识到防治越冬棉花红铃虫重要性,积极开展防治越冬棉花红铃虫工作。在收花前各站、厂即开始往存花仓库的墙壁及顶棚上喷药,到十月底全市六十多个存花仓库,和两个轧花车间都喷药两次,个别的仓库喷药到三次。为了进一步药杀红铃虫,各站、厂计划在短期内再喷药一、二次,以彻底消灭红铃虫。 (姚雍)


第2版()
专栏:

在合作化的道路上
——记八百里秦川中的一个村庄
本报记者 艾方
九月中旬,我访问了陕西咸阳县的两寺渡村。这时候,村里的农民们正一面忙着准备秋收秋种,一面忙着扩大和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这是个三百来户人家的村庄,座落在渭河岸上,是一个渡口。村的东西两头过去各有一个不大的寺院,因此叫两寺渡。
这一带的土地很肥沃,是以富饶著名的八百里秦川上的一片土地,渠道纵横,盛产小麦和棉花。今年这里的小麦的收成是过去所没有过的丰收。秋季,玉蜀黍、谷子已经熟了,正待收割;棉田里遍地花白,男男女女从早到晚在地里摘花——到处又是一片丰收景象。
富饶、美丽的两寺渡的农民,解放前过的是极其贫困的、恶劣的日子(大家都管两寺渡叫餄餎村,因为全村卖餄餎求生活的人很多)。解放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大家组织起来,一步步走向富裕。
这里,晓光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下简称晓光社)和它的社员们,走在了大家的最前面。晓光社在这以前虽然也只有十一户社员,但它像一面旗帜一样指着大家的去路;这一带的大人小口没有不知道它的。晓光社的庄稼产量在当地是最高的。渭滨乡(辖两寺渡的乡)是今年咸阳县的丰产乡,平均每亩地产小麦三百二十斤,这是个不小的数目了,可是晓光社的土地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了三百七十多斤。秋庄稼虽然还没有收下来,产量不能最后确定,可是那些种地的老手,心里早有个数目了:单干户和互助组的玉蜀黍平均每亩可收三百斤、四百多斤,晓光社的平均每亩可达到六百斤;单干户和互助组的棉花平均每亩能收六十多斤近七十斤(皮花,下同),晓光社的每亩平均可收七十多斤近八十斤。大家都说,“社里的庄稼乌油油像油泼的”。晓光社的车辆、牲口是最强的,养的猪是最多最肥的。这里有一句形容殷实中农的话叫“四硬户”——土地硬、牲口硬、农具硬、劳力硬。可是任何一个四硬户,任何一个互助组的土地、牲口、农具和劳力,也比不上社里的硬。
一天,社员冯增武吃罢晚饭,在他家里和我谈起他半生的生活。按照冯增武的说法,他这个原来种着七亩二分地的四口之家,解放前被三件事情(其实不止三件,而是他直接感到打击最重的三件)捆住了。第一,是国民党抽壮丁,抽过他两次,他没有去,就出钱、找人,两次出钱折合一千八百斤小麦;第二,是父亲死,送葬;第三,是房子毁了,盖了间小房。从此,他背上了很高利息的债。他说:
“加上地土少,漂不住个牲口,也就积不下粪,庄稼长不好,一年收下的粮食,吃了就还不上利钱,还上利钱就没啥吃!办法都想尽了,给人家拉长工,卖短工……还是不行……。”说着,他摆一摆手,似乎表示过去的事情已经一章揭过,不必再提。
解放后冯增武从高利贷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他参加了互助组。虽说一直到入社前,他们的互助组办的并不很好,但生活仍是渐渐上升的。他说:
“这几年家里的收入能都和今年收入一样,那光景早就更好了!”他这话是有根据的。今年晓光社麦收预分,他分到了一千七百五十五斤小麦,还有副业分红,共四十四万元。只是小麦的收入,就比去年在互助组的时候多一千三百七十五斤。这只是他全年总收入的一部分。现在晓光社的全年总收入的估算,已经算出来了。他夫妇俩已经做了一百五十多个劳动日,估计全年可做一百八十个劳动日,每个劳动日可以分一万七千元左右,这样,劳动分红,他全年可以分三百万元左右,加上土地分红,全家全年可以收入四百来万元。把这些钱折成麦子,将近四千斤。这是冯增武从来没有过的一年的收入。
不只是多分了粮食,社员们对统一经营土地、初步分工、集体干活的好处的体会是深刻的。所有过去有牲口的社员都说:过去种地难啊!忙时候,人和牲口一齐下地,一齐回家,牲口休息了,人不能休息——要先推两车子土给牲口垫垫圈,没有水要提水,夜里一次又一次地起来拌草喂牲口,睡不了好觉。现在,有专人喂牲口,有专人搞副业,农作活大家分配好,一个心地干活,心静、痛快、出活,还不显得累。过去没牲口的社员说:过去种地难!样样操持,种子、肥料……就是组成了互助组,牲口、农具问题解决了,别的问题还是很多。入了社,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些事实着实挑动人心。今年春天,晓光社的麦苗长起来,“到底还是社里的麦子好”已成定论的时候,有些人就到晓光社去,要求参加进来。因为当时晓光社不是扩大的时机,入社问题没有解决。这股劲一直蹩到麦后建社工作组到村上,那些积极分子就首先要求入社了。
现在,晓光社已经从原来的十一户扩大到一百四十四户。同时又建立了两个新社,一个三十四户、一个八十一户。这样,全村百分之八十的户数都入了社。
这是经过了两个月左右工作的结果。当建社工作组到村的时候,尽管要求入社的积极分子如何迫不及待,工作组的干部研究了当地农民的思想状况之后,还是决定首先领导群众广泛展开建社工作的酝酿讨论,这在建社过程中占的时间最长。因为大家的思想是参差不齐的。去年晓光社才建立的时候,有些人就曾摇头,不以为然。很多人在“等一等、看一看”。看了一年,看出名堂来了;去年摇头的,有的变成了今年要求入社的积极分子。但是,还有很多人,虽然入社的要求进了一步,要入社了,还得“考虑考虑,商量商量”。
自从去年晓光社建立以后,农业社就是大家日常谈论的一个题目。不过那时是谈社,谈别人的多,时间隔了不到一年,话锋转到自己入社的问题上来了。
谈论是热烈的。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谈,休息的时候也谈,开家庭会商量、争论,……多少人兴奋得夜间失眠了!有些人思前想后,因思虑过多而失眠了!
思虑些什么,有些什么问题呢?有的老汉想:
“地统一使用了,以后人死了往那儿埋?再说,以后要使用拖拉机了,那家伙翻地,过去就是一大片,不把坟头荡平了吗?”有的妇女问:“牲口、大车作价入社了,走娘家怎么办?入了社按劳、按股分粮食,是不是也分柴?不分柴,没柴烧怎么办?”有些土地、农具多的,顾虑入社的牲口、农具折价会不会合理?入社后自己会不会吃亏?许多问题,本来是不应该成为问题的,晓光社事实上也早已解决,并显示给大家看了的。由于疏忽或者是
“慎重”,在入社之前,有些人仍拿这些作为问题来考虑。
工作组组织各类型代表性的人物参观。访问老社。他们参观了拖拉机站给临近的兴平县窦马乡许敬章农业社耕地。当拖拉机在大片土地上开动起来的时候,有的人在后面量深度,有的专看拖拉机耕到坟头前怎么办。拖拉机耕的深,绕过坟头,坟头周围的地耕得却很好。一切平静无事。他们回到村里,逢人便说:“拖拉机就是好,看起来笨重,翻起地来却怪灵便哩!”“看!那拖拉机翻的地又深又匀,怎么能不多打粮食!”原来顾虑没法走娘家的,顾虑没柴烧的,顾虑消除了。无论晓光社或者是许敬章社,都同样证明了:有牲口车辆的农民入社不但不吃亏,同样有很多好处。大家纷纷入社了。
殷实中农冯德升的家庭,就曾经是顾虑很多的。他现在是第二晓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副主任(原来的晓光社扩大后改名为第一晓光农业社,其他两个新建社为第二、第三晓光农业社)。过去他有两头大犍牛,一辆大家所说的“上八件下八件齐全”、“二十四头不露”的大车(即车上车下附件齐全,车的前后顶头有二十四处都用铁包了的)。他原来过的也是苦日子,经过他弟兄的手,家当渐渐大了些。他勤劳,农忙的时候,早出晚归,两头见星星,农闲的时候搞副业,会想出很多办法。他节约,近于吝啬。他把他们开家庭会讨论入社的情形,都告诉给我。我问他,在那以前他有没有顾虑,顾虑些什么?他说:“怎么没有顾虑?土地、牲口,过去都当命根子,心系子么,要交到社里去,开始还能没有点顾虑?”说着,他坦然地笑了。“是这样,”他停了一会说:“一考虑,还是入社好,粮食收的多,牲口、农具折价合理,大家都合适、都好。有人问我‘你为啥要入社?’‘有什么条件入社?’我告诉他,我就是为这要入社。这就是我的条件。……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办法没有错,走社会主义的路没有错!”
这都是报名入社之前的事。我离开两寺渡村的时候,三个社已经组织就绪,共同开了成立大会。晓光一社因为社大,牲口多,找不到那么些现成的喂牲口的大房子,正在盖牲口房。三个社都已经准备好了肥料、种子、农药,就要开始种麦,并且已经作出了明年全年生产的初步计划。结合订生产计划,供销合作社派人和晓光一社订立几项产品的供销结合合同。住在兴平县窦马乡的陕西机器拖拉机站也派了人,正和三个社分头商订租用拖拉机秋耕的合同。
大家共同在为明年更大的丰收和更富裕的生活而兴奋地忙碌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