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社论

正确地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我们党的中央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这个决议总结了各地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特别是总结了两年来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这个决议的重点,是以办好和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来带动互助组的大发展,带动整个互助合作运动前进。这个决议,连同一九五三年三月公布的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清楚明白地规划出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和具体办法。各级党委,特别是一切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们,必须用心学习这个决议,把它当做自己工作的指南,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正确地把它贯彻执行。
几年以来,特别是一九五一年冬季以来,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在全国各地一般有了很好的发展。截至一九五三年十月为止,参加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达全国农村总户数的百分之四十三,其中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万四千多个,参加者有二十七万三千多农户。在生产上,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产量一般高于互助组,互助组的产量一般高于单干农民,这已成为广大农民所公认的事实。在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各项政治经济工作的号召上,在粮食收购工作中,组织起来的农民,特别是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表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显示出他们的觉悟水平之提高。这证明,要达到大量增加农业生产,必须依靠于发展互助合作,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必须依靠于发展互助合作。目前就全国说来,农村的现状固然是个体的小农经济占居优势,农村各项工作必须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必须估计到小农经济的特点,但同时又必须积极地去改造小农经济,而绝不能安于小农经济的现状,忽视对小农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因为,农村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必去占领。因此,这个决议中指出:“如果我们对于互助合作运动采取消极的放任自流的态度,如果我们只安于小农经济的现状,不给小农经济指出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条正确的光明的和广阔的出路,那就一定会发展到放弃社会主义在农村的阵地,帮助农村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生长,因而也就一定会妨碍农业生产力的上升和农民生活的继续改善,破坏工业与农业的平衡,破坏计划经济和国家工业化,破坏工农联盟。这种方针和作法是显然错误的”。
正因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已有日益扩大的规模,党的互助合作政策已经日益获得广大劳动农民的拥护,日益成为广大群众性的实践。同时,在农村中在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总路线,广泛深入地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旧两条道路对比的教育以后,广大农民群众的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将空前地高涨,这是可以预期的。加之,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经过几年来的逐级试办,现在老区的省、专区、县三级和部分区级的领导机关,新区的省级、多数专区级和部分县级的领导机关,已初步取得了办社的经验,现有的一万四千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所在乡村的干部和农民群众也初步学到了办社的实际经验,其周围乡村的干部和农民也从那些办得有成绩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获得了生动现实的教育。所有这一切,都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创造了有利条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实施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也要求积极发展互助运动,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求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能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相适应。因此,在党中央这个决议中特别强调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规定从一九五三年冬季到一九五四年秋收的一年之内,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应由现有的一万四千多个发展到三万五千八百多个。在新区,除少数情况特殊或工作很落后的县份外,一般的县在这一年之内,都要组织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老区在这一年之内,应比照现有的社数加一倍、一倍半或两倍地发展。从最近两个月各大区各省的材料看来,决议所规定的三万五千八百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计划是可以完成,并且可以超过的,连同现有的社数在内,到一九五四年可能达到四万到四万五千个左右。各地在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提出一定的控制数字,是必要的,但只要是群众自愿的,合乎条件、章程和决议的,又有公道和能干的领导骨干,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可以办好,就不应该机械地按数目字加以限制。但如果缺乏或不具备这些条件,就应积极地准备这些条件,待条件准备好了以后再行建社,而不要盲目地追求发展数字。要求各级党委书记负责,亲自动手,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一切可以投入这一工作的力量,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便如中央决议中所指出的“更多地和更快地带动个体经济向互助组发展,并为更多地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开辟道路”。
农业生产合作社办得好坏的标志就是生产是否提高,社员收入是否增加。增加生产,增加收入,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做好各项工作的集中体现。为增加生产,增加社员收入,就必须逐步地举办农业的基本建设和生产改革的工作,就必须做好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工作,合理地组织使用劳动力,逐步地建立生产计划和必要的可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专职专责的责任制度。但一切基本建设之兴办,生产改革之推行,以及经营管理方法和各种制度之建立,必须是逐步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由简单到复杂的,由比较合理到完全合理的,必须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群众在其自身的实际生产活动中已经体验到这种需要,然后这些管理方法和制度才能真正成为群众自觉遵守的东西,才能真正收到实效;不能一下子规定得过高,过严,过于繁琐,过于机械,否则势必脱离群众,而阻碍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目前,已有个别地方一方面农民群众迫切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另一方面县区干部看到办社的标准要求过高,怕办不好,而束手束脚,限制了群众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应加研究和改变。农业生产合作社既须增加生产,又须厉行节约和做好分配工作,才能在实际上增加全体社员的收入。党中央在决议中指出:“节约是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的根本方法,也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的根本方法。合作社必须节约开支,减少杂费,杜绝贪污和浪费,不要盲目投资,以免成本过大”。有些农业生产合作社因投资多,成本高,浪费大,有增产而不增加社员收入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以来已有显著的转变,但还不是所有的合作社都已完全解决了,仍须在这一方面继续努力。在处理收益的分配问题时,必须认识现有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走向完全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包含有私有的和合作的这两方面的性质,其收益的分配必须同时照顾这两个方面,照顾全体社员都能获得合理利益,从而使这种合理的分配制度能以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内部团结,并促进农业生产之发展。目前有些合作社劳动力所得的报酬和土地耕畜所得的报酬有偏高偏低的现象,因而使一部分社员的收入加多而另一部分社员的收入减少,这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与发展是不利的,应适当予以改变。
党中央在这个决议中又指出:“我们要注意加强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领导,同时又必须加强发展各种形式互助组的领导”。因为,互助组在目前是大量存在的,比之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数量上要多得多;而且,对农民说来,互助组比之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较易接受的组织形式,“互助运动是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准备了群众经验和领导骨干的条件,互助组的发展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基础”。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之下,由个体农民不经过互助组,而直接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也是可以允许的;但一般的发展规律,仍是经过临时的和常年的互助组而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些地方轻视互助组的观点近来有所滋长,不注意对互助组的领导,把一般互助组中的党员积极分子都集中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去,以致使互助组处于无领导的涣散状态;不充分注意研究和利用农民固有的互助习惯和互助形式,认为它不合规格,不承认它,不去领导和一步一步地提高它。这种观点是必须改变的。党中央在这个决议中指示我们:“各地党委应该充分注意研究和利用农民固有的互助习惯和互助形式,帮助农民群众能够逐步广泛地组织起来,以解决生产上的困难,并在互助运动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加以改造和提高,去掉其原来不合理的成分,增加合理的成分”。我们必须根据这一指示,克服轻视低级互助形式的观点,必须了解低级形式的互助组和现有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是逐步地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因加强注意农业生产合作社而不重视互助组的工作,这也是错误的。
同时,也必须按照中央所指示的,“在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中,同样地……要充分地满腔热情地没有隔阂地去照顾、帮助和耐心地教育单干农民。……一切互助合作组织必须成为团结周围单干农民的核心”。因为单干农民目前还是农民中的多数,还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虽然个体经济是不能经常扩大再生产的,即使能够增产也是有限的,在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中,说明个体小农经济的增产的局限性是完全必要的和正确的,批判小农经济之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也是完全必要的和正确的,但不能因此抹杀单干农民还有一定的生产潜在力量;不能岐视和打击单干农民,使互助合作的农民与单干农民互相对立起来;不能把单干与农村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和富农剥削混同起来,否则就是很错误的。“我们在现在表示关心和适当地照顾单干农民,就有可能使这些单干农民在将来逐步地加入互助合作组织,也就有可能实现我们在农村中的最后目的——引导全体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党中央所一再指出的,各地在加强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领导时,必须切实避免轻视互助组和打击岐视单干农民的错误。
由具有社会主义性质萌芽的互助组,到现有形式的半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农庄),这是互助合作发展的一般规律。党中央为中国农民所规划的这个组织起来、互助合作、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道路。经过这条道路,使千百万个体农民自然而然地不勉强地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使个体的小农经济配合着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逐步地联合起来,逐步地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地过渡到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的社会主义的农业经济。采取这种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道路,就可以做到如党中央所指出的,使广大农民“在他们进到农业的完全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的时候不感到突然,而是事先有了精神的和物质的准备的,因而能够避免由于突然变化所可能引起的种种损失”。这就是说,为使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能以在稳定可靠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不仅要求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且要求在实现这种改造的步骤上避免突然变化,因而必须采取稳步前进、逐步过渡、逐步改造的办法。
最后,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也同在农村中开展其他各项工作一样,必须“贯彻执行党在目前时期关于依靠贫农和中农的巩固联盟,逐步发展互助合作,限制富农剥削——这一系统的政策”。在土地改革后,许多贫农上升为中农,还有部分贫农没有上升到中农,也还有个别中农因天然灾害降为贫农(有一部分地主富农经过土地改革而下降到贫农的经济地位,这种人不应算在贫农之内),几年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中农已成为或将成为农村人口的多数,因此贫农和中农的巩固联盟对于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成败具有决定的意义。富农剥削,必须加以限制,但步骤必须是逐步的,方式必须是适当的,不能过猛过急。否则,势必伤害到中农,这对我们也是极其不利的。避免伤害中农的积极性,就是必须逐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避免突然变化的根本理由。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掌握中央所指示的“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必须切实掌握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情况,既不应当落后于群众的要求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又不应当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和不顾可能的条件,既不要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又不要犯命令主义的错误,从而保证党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正确地贯彻执行,有计划地逐步地完成改造小农经济的工作,使我国农业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第2版()
专栏:

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推广新式农具
东北区去年农业生产成绩显著
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度,东北农业生产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去年虽然南、北满各种作物遭受了许多自然灾害,但全区收获仍超过了一九五零年(丰收年)和一九五一年(灾情比一九五三年轻)的实际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每垧平均为一千二百四十五公斤;棉花因为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比一九五二年少,但单位面积产量每垧达到六百九十三公斤,超过一九五二年十六公斤。
全区农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积极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农业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对战胜灾害保证粮食的收成有很大的作用。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比一般互助组和单干农民多打了粮食,增加了收入。社会主义的国营农场,亦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全区现有试验农场二十处,示范繁殖场一百六十处,一般生产农场一百九十处,机械农场二十四处。仅机械农场就为国家生产了九万吨粮食,除去支付工资等开销外,全部上缴国家。盘山农场一个场上缴给国家的粮食,即相当于北满一百个村农民的卖粮数。
在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基础上,一九五三年全区展开了空前的群众性的技术改革运动,重点推广了肇源丰产经验。各地一般采用肇源丰产经验播种的作物,每垧株数都比往年增加一成到二成,全区因此约增产粮食一百万吨左右。同时各地普遍培植了丰产地一百五十万垧左右,丰产地的庄稼平均可比当地一般田地庄稼增产二三成,部分庄稼增产一两倍。
随着国家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部门制造了大量的农具、农药和化学肥料,给予农业越来越多的援助,更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加。一九五二年全区推广六百套新式马拉农具,平均每套耕种十三垧地,一九五三年迅速增加到四千六百套,每套平均耕种十七垧地。使用新农具深耕细耙,平播密植,每垧小麦比过去增产一千市斤左右,大田作物也显著增加。一九五三年全区供给农民的硫安已增加到七万六千吨,比一九五二年增加二万六千吨,同时供给了二千四百吨过磷酸石灰,大豆根瘤接种剂的供给,比一九五二年也增加一倍以上,它的推广使用面积达一百五十万垧地,产量均比一般地增加百分之五至十。由于种子消毒剂制造数量的增多,全区各种作物种子消毒面积大大增加。小麦种子消毒面积达百分之四十,比一九五二年增加百分之十一,谷子消毒面积达百分之二十七,也比一九五二年增加。种子消毒后大大减少了黑穗病,增加了产量。为了适应农业技术改进的需要,农业技术指导站相应地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九五二年全区仅试办了八十五个,一九五三年达到了九百零三个,并且试办了二十八个半机械化的指导站。另外试办了六个农业机器站,用拖拉机给农民代耕。这些农业技术指导站、农业机器站都有效地帮助农民使用了拖拉机、新式农具,改进了耕作技术,因而提高了产量。
在国家总路线照耀下,东北农业生产将更加迅速地发展。一九五四年全区计划生产二千二百三十万吨粮食。全区将继续推广三千套新式农具和大量农药及化学肥料;全区互助合作运动也将有显著发展。


第2版()
专栏:

鞍钢将开始更大规模的基本建设
我国钢都鞍山,今年将要开始更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目前,鞍山钢铁公司编制的一九五四年基本建设计划,已经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批准。今年第一季度需要施工的工程设计早已经作好;有的工程如改建第三座自动化炼铁炉和新建部分职工宿舍等工程,早在去年就提前施工了。
鞍山钢铁公司今年的基本建设计划,是根据国家五年建设计划制订出来的。鞍山钢铁公司今年基本建设的工程项目有一百多个,其中有二十多个是主要项目。国家向各个建设工程的投资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在建设工程中,代表主要工作量的机械安装工程,今年比去年增加三分之一多,混凝土工程增加将近三分之一。全年主要工程项目中,要求在年内竣工的有薄板厂、第三座自动化炼铁炉、第十三号、十四号炼焦炉和三十多万平方公尺的职工宿舍等工程;要求今年开工建设必须跨年度才能竣工的工程,有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大弧山破碎筛分场,第二磁选场,第二烧结厂,第四座自动化炼铁炉,第二炼钢厂,第一分轧厂和第二分轧厂,耐火材料厂的粘土砖车间和矽砖车间,贮煤场,焦炉瓦斯第二回收场,焦油厂,机械总厂和金属结构厂等。新建的薄板厂和改建的第三座炼铁炉,在今年内建设完工并投入生产后,将使鞍钢生产更多的生铁和各种规格的薄钢板,供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鞍山钢铁公司今年基本建设的特点之一,是新开始施工的工程显著增多。这些工程中如矿山选矿、炼焦、回收、炼铁、炼钢、轧钢、耐火材料和铁路工程,几乎都是新建工程。这些工程,大部分要求在今年施工,到一九五五年或一九五六年建设成功。今年基本建设的第二个特点,是基本建设附属企业的工程多,而这些附属企业的建设,又都是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后三年建设准备条件的。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大冶钢厂超额完成去年国家生产计划
全年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优质钢六十二种
华中钢铁公司大冶钢厂职工胜利地超额完成了去年的国家生产计划,同时完成了生产总值计划、销货计划与上缴利润计划。在生产计划方面,主要产品钢锭完成百分之一百零五点五九,生铁完成百分之一百零二点一二,普通钢材完成百分之一百零五点一三,优质钢材完成百分之一百零一点一七。
大冶钢厂从一九五三年开始以生产优质钢为主。起初,由于技术上与管理上缺乏经验,优质钢的生产情况很不好。车间不按订货计划,盲目生产,质量很低。该厂去年第一季度仅完成订货百分之八点七,而且成本极高,因此第一季度仅完成上缴利润计划百分之八。为了扭转这个不好的局面,该厂领导方面采取如下的措施:
第一、在苏联专家直接帮助下,克服技术上的困难。去年六月间,苏联专家朱也夫与捷克加洛夫亲自到厂指导,提出了二十四大项和一百六十一条建议。中央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检查组根据苏联专家建议帮助大冶钢厂改订操作规程,解决优质钢质量与加工车间设备不平衡的问题。去年十月份,苏联专家纳依道夫斯基来厂帮助平炉冶炼优质钢成功。当时,锻造车间原是全厂最薄弱的环节,也由于贯彻了苏联先进经验“高温装料、快速加热、流水作业”,使生产显著提高,顺利完成了比前三个季度生产总和还多的第四季度的生产任务。锋钢、冲模钢等五种需要高度冶炼技术的高合金钢与多元合金钢的合格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有两种还达到了苏联特殊标准。平炉也先后冶炼出成本低廉的优质钢十五种。
第二、加强计划管理,实行轮班作业计划与调度工作。从去年八月份开始,由于实行了计划管理,大冶钢厂领导干部便能及时发现与解决生产上的关键问题。如加工车间生产能力提高以后,钢锭供应不上,时常有停工待料现象发生,该厂立即加强对冶炼部门的领导,并派一副厂长兼任电炉车间主任,采取了扩大炉底、施行热装料等技术措施,改变了不平衡的现象,提高了钢锭生产。又如各车间不注意成品入库,造成大量积压与生产脱节的现象,单是热处理车间就积压了占全年生产总量百分之二十的优质钢材。该厂领导方面发现这个问题后,首先督促热处理车间进行清理,并在全厂实行了产品入库量为考核完成计划依据的制度,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并消灭了完成计划的虚假数字。与此同时,中央重工业部与钢铁工业管理局又先后帮助该厂克服了财务、劳动组织等混乱现象,使该厂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第三、全厂职工从去年九月底起展开了以贯彻作业计划为中心的增产节约竞赛,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保证了生产计划的完成。炼铁车间去年有三个月连续没完成生产计划,给完成全年计划造成很大困难,后来在劳动竞赛中,由工程师李纾丰等带头学习苏联的“边缘装料法”与“改小焦炭规格”的先进经验,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并创造了八次全国新纪录。轧钢车间职工在第四季度中先后提出了二百五十多条合理化建议,并自行实现了六十多条,使车间全年的增产节约计划得以提前十天完成。
由于采取上面这些措施,大冶钢厂一年来先后按国家标准生产和出厂的优质钢达六十二种,超额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百分之一百零九。这在直接支援鞍山钢铁公司、鸡西矿务局、汉口汽车制配厂、长沙机床厂、天津与青岛纺织厂等全国各地数百个工厂矿山和国防工程的建设中,起了很大作用。
大冶钢厂今年的生产任务比去年更为重大:生产总值计划提高百分之三十七,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百分之三十六,合金钢计划提高一点七倍,成本计划减低百分之九点二四。全厂职工自学习总路线后,满怀信心地保证完成一九五四年的生产任务。他们写信给毛主席表示了努力完成任务的决心。
(中南记者站)


第2版()
专栏:

哈尔滨市加紧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冬季训练全面开始,大批材料运入现场
哈尔滨市正积极进行今年基本建设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
哈尔滨市今年基本建设规模大大超过去年。今年基本建设工程中,有我国最大的电表仪器厂——国营哈尔滨电表仪器厂,我国最大的锅炉制造厂——国营哈尔滨锅炉厂等。去年兴建的哈尔滨大型电机制造厂,今年将进行设备安装,并逐步投入生产。此外,还有大型的楼房、医院、学校、技术实习工厂和职工宿舍等工程。今年工程不仅工程巨大,而且技术要求也极为复杂。全市金属结构工程要比去年增加两倍以上,设备安装工程也比去年大数倍。仅一个厂运输机器设备的车皮就需要一万五千多个;有的机器很大,一台就要二十多个火车皮运输;有的机器基础就得打六百立方公尺的混凝土,需一百五十吨水泥。
为适应施工任务的要求,目前该市冬季训练已全面开始。上万名工地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分别开始训练。市冬训委员会印制了五百套挂图,市有关部门准备了电影片、幻灯片向工人进行适当的形象教育。该市在培养训练特殊工种工人方面也极为重视。如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金属结构工程公司,已按专业队对工人进行了不同的技术训练。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于去年十一月末召开了全市基本建设材料供应会议,研究了今年的生产量和需要量。各单位也都先后提出了地方材料计划,签订了订购合同。目前全市已分配红砖达四亿三千余万块,并已组织二百余家公、私营工厂,开始为一百三十余万件水暖材料加工。目前,国家分配材料已陆续到达,地方材料也源源运入现场。如电表仪器厂工地国家平衡材料大部分已到,地方材料已开始入场,施工机械设备今年二月份可到达百分之八十,可满足第一期施工需要。 (姜校民)


第2版()
专栏:

天津市私营企业
增产节约获得成绩
天津市私营企业的增产节约运动,在当地增产节约委员会领导之下,已获得显著成就。根据二百四十二户工厂和木器、造纸两行业工厂的初步计算,去年第四季度可增产节约一千五百亿元以上。大部分工厂都超额完成了增产节约计划。染整、纸烟、造纸等九个行业,都及时地召开了平衡供产销的专业会议,使增产节约运动能在国家经济计划的轨道上,稳步地深入发展。
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当地增产节约委员会比较深入地发动了职工群众,改进了生产,并建立了各种制度。据八个区不完全的统计,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以及技术与机器改进等,被采纳的即达二百多件。许多工厂建立和健全了各种生产责任制度,改进了劳动组织与群众生产会议制度。如该市第二区在十月份即有三十二个工厂建立了这些制度。职工积极生产和各种制度的建立,使许多工厂在提高产量、节约原料、尤其是提高质量上,获得了显著成绩。如染整业二十四个工厂,过去最高产量一个季度为七十五万匹,去年第四季度,由于推广了新操作法,就可完成一百万匹的任务;在提高质量上,过去正品率百分之五○至六○,十月份平均提高到百分之九一·五九。寿丰面粉厂十月份在保证质量下提高了出粉率,每百斤麦子多出二斤面粉,增产面粉二十一万斤。在节约原料方面:纸烟业最高的每箱纸烟能节约烟叶二十八斤,一般能节约十九斤,最低的也能节约七斤,据初步估计,全年可节约烟叶五十五万四千九百余斤。
(方英)


第2版()
专栏:豫东通讯

古黄河地带
本报记者 陈勇进
仅仅两三年里面
仅仅在两三年里面,豫东古黄河地带的人民摆脱了一百年来沙尘弥漫的日子;仅仅在两三年里面,一百年来很少和没有播种的古黄河地带,开始播种了小麦、棉花、花生和大豆;仅仅在两三年里面,人们种植的果树结果了。那么多小村庄再不是黄沙包围的世界,而是深藏在密密层层的树林里。秋天,这里的农民正忙着收获花生、红薯和棉花,有的正补种遭受虫害的小麦。
古黄河地带,在陇海路的北边,西起河南的开封,东到江苏的砀山。一百年前黄河从这里咆哮地流过去。很多村庄被冲走了,历史上的名城——仪封,被冲得连个砖瓦也没有。后来,黄河改道了,这个一百六十多万亩的广阔地带便被黄沙覆盖了。多少年来,黄河两岸的人们不愿从这里经过,因为沙窝里连个小车也推不动;南来的大雁不愿在这里停留,小鸟儿在这里找不到栖息的地方。春秋天,黄风刮得太阳失去了光明,屋子里白天也要点灯。人们说:“黄河滩的人那年不吃两个坯。”饥饿的农民播下的种籽刚发芽,大黄风又把嫩苗苗打死了。勤劳的人们忍受着风沙的压迫再种上,可是又打死,一连三四次还捉不住苗儿。即使捉住了苗,收点庄稼,国民党那吃人的官厅还要和他们四六分。蔡岗的一个老实农民侯步安叙述着黄沙对他的迫害,春天、秋天风沙天天刮,没几年屋后的沙土到了屋脊,没办法只好再搬得远一点。风沙不停地又赶过来,沙土积高了,还要搬家,就这样他家的房子被沙压倒了,他哥哥被砸伤了。侯步安有个老婆,整年地在娘家住,只是到播种的时候,丈人家才把妻子送回来,顺带着帮他在那黄沙滩里种点地,碰巧了收个几十斤。平常,总是连种子也收不回来。因此他不指望那六亩黄沙地,只指望着大粪车。黑夜白天拾粪,拾了粪向地主换些红萝卜。有一次,他推着粪车出去卖粪了,刮起黄风来,两天没回来,他老婆也就两天没有一点东西下肚。
解放后人民政府领导着这里的人民种树。古黄河地带的人民才改变了样子。仅仅在二三年里面种的树木,已经像围墙一样地保护着他们。风的威力在这里大大地减少了。我在他们这二三年里面所种植的防风网里行走的时候,风从树梢头刮过去,沙尘不起了。那用柳树、白杨树、洋槐、白洋条组成的林网,已经长了丈多高,有的已像茶碗儿一样粗。就是这些树木,使他们分得的土地增加了产量;就是这些树木,使那过去连草儿都很难生长的地方,收获了小麦和各种庄稼。侯步安老头去年收了六百斤麦子、六百斤粗粮和几百斤花生。仅仅这个小小的蔡岗村,就增加了三百亩种麦的土地。在仪封村的南沙岗上,那五百多亩黄沙地,也一样能播种小麦了。这里的人们,还在这古黄河地带栽种了更有价值的东西——箥簸条,三年里面,就可以编制美丽的箱子和篮子。他们说一斤条条可换二三斤麦子。
人们没有想到,根本没有想到,古黄河地带变得这样快。在我走过的那些村庄上,几乎是家家都有个麦秸垛、花生堆,还有那黄牛、猪群、鸡群、鹅鸭群。在林网里耕作的人们,有时唱几口河南梆子戏,有时停下来听听那陇海路列车的声音。他们往往笑着,想想未来:用不了多少年,火车就把拖拉机载来了,到那时就不用这笨重的玩艺了,这地可越种越肥呀!
向自然作斗争
一九四九年的冬天,河南省剿匪刚刚结束,兰封县古黄河地带来了几个穿灰衣服的工作人员。他们向群众说:只有在这沙地上种上树林才能防止风害,才能改良土壤、多打粮食。人们对那穿灰衣服的工作人员的讲话,感到亲热。但也有的人笑他们:栽那二尺长的小柳顶什么事呀!等着这小东西长起来防沙种地,把大牙也饿掉了吧;还有的说,栽这样多树,日子可没法过了,过去黄河身里没有树,土匪还那样多,一栽树黄河身就没有人敢过了;有的人耽心着种上树了,还得黑夜白天在河身里看着,叫人家偷走了,谁能赔得起?上年纪的人说,我活了五六十岁没见过冬天栽树的。董庄一个名叫司学彬的瘦瘦的、个子也不高的青年人,却向大家说:“栽了树又搬不到他家去。现在政府看着咱们有灾,又种树又救灾,有什么不好呢?”别的人也说:公家栽了树,对咱们老百姓没坏处,长大了咱们可以扫树叶,不愁没柴火烧了;再说春天还可以采树叶子挡饥荒,过去地主家的树叶子还不叫采呢。于是,董庄的人们开始相信了工作人员的话,当时就组织起来了三十来个人,大家推选司学彬为造林委员会的委员。
造林在旧历年后开始了。那时黄风刮得睁不开眼睛,司学彬叫几个年纪大的回家了。他向大家说:我们要努力干,不栽树黄风刮个没头。那些青年小伙子们,都脱得只剩个单褂褂,在大风沙里把柳橛儿打进黄沙里,几天的工夫,他们完成了栽树任务,每人都得到五十多斤米。虽然只几十斤米,但对灾区的人们可顶了大事情。
司学彬和那些栽树的人们,多么盼望那些树橛发芽呵,他们天天往沙滩上去看。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柳橛儿毕竟发出芽来了,并且还是那样旺盛。夏天,那柳芽长成的条条有一人多高,黄河滩上柳树青茫茫的,一眼看不到头儿。第一个秋天,在黄河两岸的人们从这些小树上得到了利益,几乎是每家都扫了一大堆柳叶,有的用来喂牲口,有的用来当柴烧,向来就缺柴烧的黄河沿岸的人们,开始解决了烧柴的问题。
一九五一年的冬季造林运动又开始了,这年领导上没有动员,只下了个通知,人们就自动地组织起来了。实行土地改革的信息更增加了群众造林多打粮的劲儿。领导造林的同志向大家宣布:今年要选举模范,条件是:看谁造的快,合乎国家的标准,爱护国家的树苗。
造林一开始就落了大雪,大地冻上了,柳橛很难打进土里去。董庄的群众在司学彬的鼓动下,天不明就跑到沙滩上植树,司学彬自己手上磨得流着血还不停息。这天晚上大家一评,林场的同志说:不用争啦,红旗落在董庄了。第二天栽树的时候,地冻得更深了,其他的村上都没有进行工作,司学彬鼓动大家继续植树,有的人说:“司学彬你别逞能吧,人家村上都没栽,咱们出那风头干啥!”司学彬说:“这柳橛一冻就不好活啦,咱们先用耙齿打个眼,不就一样能栽吗?我们在家闲着又冷,一干活不就暖和了吗?”就这样,董庄的群众在茫茫大雪里进行着改造自然的工作,午饭也不回家,在雪里吃点凉干粮,接着又干起来。林场场长知道了董庄群众用耙齿先打眼的办法克服地冻不能种树的困难后,马上向各村传播了这个好办法,于是各村群众又开始工作了。就在这大雪天里,沿河滩的村庄在董庄的带领下四天就完成了冬季造林的工作。
我曾在豫东古黄河地带的防风林里,做了百多里的旅行。这里的人民对这些树木的爱护,真像爱护自己的庄稼一样。我没有看到折损树木的人,也没有看到树木被折损的痕迹。只看到一些割茅茅草和扫树叶的人,他们却是护林的值班人员。如果有人损坏了他们的林木,无论大人小孩见了,就会把他拉到区政府里去,这个人会遵照区政府的指示,在群众大会上检讨,并保证今后不再有这样不好的行为。爱护林木,已经成了这一带人们的习惯和自觉的责任。民权县一区小野鸡岗的妇女张玉娥,在全区护林会议上说:“我们村上要是做不好,用桌子抬着给你们送个红旗。”别村的干部却说:“瞧吧,我们村也做个红旗,你们要拔走了,赔你树还要在大会上检讨。”
张玉娥检查自己村庄和别的村庄护林工作的时候,往往在那天气不好的日子或别人特别不注意的时候。一次离小野鸡岗六里路的刘庄在唱大戏的时候,她和另外一个同志到刘庄去检查护林工作了。在那林网里插着一个红旗却没有一个人看着。她两个拔了刘庄的护林旗,找到了刘庄的村干部。村干部和值日护林的都承认了错误。一九五一年的冬天张玉娥生孩子还不到一个月,就动员并领导群众护林,别人劝她:“这样大风,可不能出去,不出满月好受病。”党支部书记和妇女会主任也劝她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孩子,但张玉娥总是想着:这是党的工作,改造自然是为广大群众的幸福呀!
张玉娥的光荣事迹深刻地影响着民权县的群众,她去年被选为河南省的林业模范,小野鸡岗乡的群众却无论如何也要选她当乡长。
果园
又一件古黄河地带人们根本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在兰封县东北二十多里的沙滩上,仪封林场的人们开辟了个大果园。那里有各种苹果树,也有各种葡萄树和梨树。在这里走走要化大半天的时间。葡萄树去年已结了累累的葡萄;苹果树去年也开始结果了。这里林场的工作人员和附近的农民,对这块大果园抱了很大的希望。等三五年大量结果的时候,附近村庄的群众将要用很大的力量在这里进行工作:他们要为运输出去的果子编制很多的筐篓。林场的工作人员兴奋地向我说:“将来我们要建立葡萄酒厂,全国的人都将喝到我们的葡萄酒。”这里的人们还有他们自己的理想:在已经长成的十九万亩防风林网里再种植五万亩果树。他们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因为这几百里的古黄河地带是适于种植果树的,两岸的群众都有种果木树的习惯。
这里的工作人员们,对这块黄沙滩是多么的有感情呀,前年来这里的一个大学生张秀钺说:党不调我,我愿在这里一辈子。这种热爱自己事业的感情,是容易理解的,他和群众一起并领导着群众,前年种植了一万多棵苹果树,这些树苗苗前年栽时还像个小手指样粗,现在已像大姆指粗了,并且发了五六个枝子。他像母亲爱孩子样的爱这些树,也像母亲抚育她的婴儿一样的抚育这些树。他看着树发芽、生长,怎么会不爱呢?前年省林业局叫张秀钺领导群众在冬季完成九千五百棵苹果树的种植任务。那时地已冻了三四寸厚;为了使苹果树长得更好,他们实行“客土法”,把上面厚厚的冻层打开,把下面的壤土挖出来,再把别地的好土填进去。像细筷儿样的一个树条条,要挖一立方尺的坑。那时下雪、下雨又刮西北风,每人身上都结了一层冰,但谁也没觉得冷,张秀钺总是说再难也没有红军长征难,他往往到深夜睡不住,天不明就跑到苹果地里这里看那里瞧。一九五二年的最后一天,他们植完九千五百棵苹果树,他说这个新年是他有生以来最痛快的新年。
春天到了,小苹果树条条发出新鲜的绿芽,他对每棵小苗苗几乎都费了心机,从地南到地北,从地西到地东,他检查着只有两棵被人用脚踩死了。张秀钺描述着他现在的心情:现在觉得睡觉觉甜,吃饭饭香,跟在大粪(给苹果施肥的粪车)车的后面,也觉不得臭。张秀钺和他们这里工作人员的想法是:如何把这块黄沙滩改造得更好,为国家收获更多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