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我们伟大的祖国
麦积山在甘肃省天水县,魏、唐时代它是我国佛教艺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组织了麦积山考察团,去考察和研究麦积山古代石窟艺术。这是该团的美术工作者正在临摹塑像的情形。


第1版()
专栏:

感谢苏联对我国经济建设长期全面的伟大援助
毛泽东主席致马林科夫主席电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五日举行的会议上,满意地听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的代表李富春同志所作的关于与苏联政府商谈苏联政府对我国经济建设援助问题的报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认为,由于伟大的苏联政府同意在建设和改建中国的九十一个新的企业以及正在建设和改建的五十个企业中给以系统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援助,中国人民将能够在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技术成就的努力之下,逐步地建立起自己的强大的重工业,这对于中国工业化、使中国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壮大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力量,都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两个国家在一次商谈中解决了九十一个企业的建设问题,解决了长期的援助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创举,完全体现了伟大的斯大林所说的真理:“这个合作的经验表明,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像苏联那样给予各人民民主国家以真正的帮助和技术精湛的帮助。问题不仅在于这种帮助是极度便宜的,技术上是头等的。问题首先在于这种合作的基础,是互相帮助和求得共同经济高涨的真诚愿望。”
在商谈过程中,苏联政府根据它三十多年来的伟大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对于我国五年计划任务提出了各项原则的和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将帮助我们在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许多错误和少走许多弯路。
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于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这种伟大的、全面的、长期的、无私的援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愿以自己的不懈的努力来加强苏中两国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同盟,以利为世界和平事业的共同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五日于北京


第1版()
专栏: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二十六次会议
李富春作关于与苏联政府商谈苏联对我国经建设援助问题的报告
【新华社十五日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十五日下午举行第二十六次会议。这次会议听了和批准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所作的“关于与苏联政府商谈苏联对我国经济建设援助问题的报告”,通过了向伟大盟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的致谢电。
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在报告中分别就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任务和方针、与苏联政府商谈的结果及我们当前应做的工作,作了详细的说明。
关于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任务和方针问题,李副主任说,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材,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扩大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和进行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作用。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份的比重的稳步增长,为了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这就是说:
第一、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使社会主义成份的比重不断增长,这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道路。
第二、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利用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性。
第三、要保证国家的建设,要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
第四、发挥现有工业基地的作用,并积极着手建立新的工业基地。
第五、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水平,这是我们国家建设的目的,必须在制定计划时根据可能作具体的规定。
第六、必须使我国的五年建设计划有一定的后备,以保证计划的完成,并为第二个五年建设准备条件,特别是准备资源的条件和技术的条件。在谈到与苏联政府商谈的结果时,李副主任说,苏联政府同意满足我国政府的要求,决定给我国经济建设以长期的、全面的巨大援助。连同过去三年来帮助我国设计的企业在内,至一九五九年为止,苏联政府将帮助我国新建与改建一百四十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其中包括钢铁联合企业、有色冶金企业、煤矿、炼油厂、机器制造厂、汽车厂、拖拉机制造厂、电力站等。当这些企业建成以后,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将大大增长,那时我国将成为一个自己有独立的工业的国家,我国的工业化将获得一个稳固的基础。
接着李副主任强调指出: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企业,从选择厂址,搜集设计基础资料,确定企业的设计任务书,进行设计,供应设备,指导建筑安装和开工运转,一直到新产品制造,无偿地供给制造新产品的技术资料等等,都是从头到尾地全面给予援助的。苏联政府为了使我们能掌握新建与改建的企业,大力协助我们培养技术人员,将接受我国每年派遣为着新建工厂生产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到苏联企业中按各项专业进行生产技术实习,并将派遣各种专家来中国。苏联对我国经济建设所给予的援助及将给予的援助,表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凡是必要的,有条件办的,并且单靠我们自己办不到的,苏联政府都充分地满足了我们的要求。不仅如此,应该办而我们没有考虑到的,苏联方面还为我们增加了设计项目。
上述情况完全证明了斯大林同志关于和平民主阵营各国经济关系的著名论点:“……在于战后时期中这些国家在经济上结合起来了,并且建立好了经济上的合作和互助。这个合作的经验表明,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像苏联那样给予各人民民主国家以真正的帮助和技术精湛的帮助。问题不仅在于这种帮助是极度便宜的,技术上是头等的。问题首先在于这种合作的基础,是互相帮助和求得共同经济高涨的真诚愿望。结果,在这些国家中便有了高速度的工业发展。”也正如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今年九月二日致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的贺电中所说:“苏联给予中国人民的兄弟般的帮助,乃是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和走上有计划建设道路的重要因素。”
非常明显,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如果没有苏联的上述帮助,就不可能有现在的规模和速度,而且要遇到很大的困难。
在谈到我们当前应做的工作时,李副主任指出,今年是我国建设计划开始的第一年,我们必须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努力增加生产,搞好基本建设,厉行节约,争取超额完成今年的计划。除上述以外,还应为我国的长期建设,进行以下工作,即:以苏联帮助我们建设和改建的企业为骨干,按照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法则,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大纲;有计划地大力培养建设干部;贯彻毛主席学习苏联的指示,认真学习苏联先进的经验,学习苏联的科学技术。
李副主任在结束报告时指出: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伟大理想,在全国人民和全体干部面前摆着极其艰巨的和光荣的任务。我们的事业是有困难的,但这是发展中的困难,可以克服的困难。我们有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勇敢勤劳的人民,有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团结和合作,有伟大苏联真诚的援助,有全世界进步人类的支持。只要我们能够紧紧地掌握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的方针和政策,善于依靠人民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诚心诚意地向苏联学习,及时地和认真地总结工作中的各种正确的和错误的、成功的或失败的经验,采取科学的方法和老实审慎、谦虚坚忍的态度,那么,我国的建设事业就一定会成功。
在李富春副主任报告以后,章伯钧委员、程潜委员、傅作义委员、司徒美堂委员、高岗副主席相继发言。
章伯钧委员说: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所争取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理想,今天在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在苏联真诚无私的援助下实现了。中国人民以无限感激的心情感谢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感谢伟大的盟邦苏联,一定要团结一致地、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执行毛主席指示的国家工业化的方针。
程潜委员说:苏联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援助,是全面的,是真诚无私的。这样一个国与国之间的规模巨大的经济援助,在历史上不曾有过,而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是绝对不可能有的。中国百余年来血泪交织的历史,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这对于我国人民来说,是一次生动的实际的教育。
傅作义委员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奋斗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国家建设时期。苏联对我国的巨大无私的援助将大大地增强我国人民进行建设的力量和信心。全国人民应遵循毛主席的指示,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为实现我国工业化而奋斗。
司徒美堂委员说:孙中山先生生前教导中国人民要“以俄为师”,毛主席教导我国人民要“一边倒”,站在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一边,这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真理。全国人民应该真诚地向苏联学习,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和苏联的慷慨援助之下,自力更生地把贫困的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富强的先进的工业国。
高岗副主席在发言中强调指出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他说:只有首先着重发展重工业,才能实现工业化,巩固国防,为农业开辟广大的发展前途,使国家富强起来,使全国人民的生活真正改善。这才是真正的大“仁政”。否则工业不能发展,人民生活也是不可能根本改善的。国家建设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全国人民应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努力学习苏联,培养自己的专家,发挥现有的工业生产潜力,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只要全国人民更好的组织起来,万众一心,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地积极努力,我国的伟大的建设计划一定能胜利完成。
会议经过讨论后,一致通过了李富春副主任的报告,并通过了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的致谢电。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及委员共四十人。列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京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及政务院所属各委、部、会、院、署、行的负责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和北京、天津两市市长、副市长等共二百七十四人。


第1版()
专栏:

莫洛托夫招待朝鲜政府代表团
【新华社十五日讯】塔斯社莫斯科讯:苏联外交部部长维·米·莫洛托夫于九月十四日举行招待会,招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
出席招待会的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内阁首相金日成,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朴正爱,内阁副首相郑一龙,外务相南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长郑准泽,铁道相金会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林海和大使馆其他人员。
出席招待会的还有: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阿·希克拉丹,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张闻天,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麦·达列亚,波兰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瓦·列维科夫斯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雅·沃萨格里克,蒙古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德·阿迪尔毕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鲁·阿佩尔特,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米·普里夫蒂,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临时代办维·维尔科夫,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代办阮德葵。
苏联方面出席的有: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苏联国防部部长尼·亚·布尔加宁,苏联部长会议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马·扎·萨布罗夫,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麦·普·塔拉索夫;苏联各部部长:米·格·别尔乌辛,潘·康·波诺马连科,尼·康·巴伊巴科夫,伊·费·捷沃西安,伊·阿·别涅吉克托夫,谢·米·季霍米罗夫,尼·杰·普苏尔采夫,阿·伊·科兹洛夫和安·费·特雷季雅科夫;苏联元帅:格·康·朱可夫,谢·米·布琼尼和瓦·德·索科洛夫斯基,海军上将纳·格·库兹涅佐夫;苏联各部负责人员;各公众团体和报界代表;科学家和艺术工作者。


第1版()
专栏:社论

感谢苏联的伟大援助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了李富春同志的“关于与苏联政府商谈苏联对我国经济建设援助问题的报告”。这个报告说明了我国政府代表团和苏联政府商谈的经过,以及苏联政府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援助。中苏两国商谈的结果,对于保证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毛主席十五日致马林科夫主席的电文中所说的:“由于伟大的苏联政府同意在建设和改建中国的九十一个新的企业以及正在建设和改建的五十个企业中给以系统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援助,中国人民将能够在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技术成就的努力之下,逐步地建立起自己的强大的重工业,这对于中国工业化、使中国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壮大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力量,都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从今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时期。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总目标,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尽管建设重工业需要巨量资金、较长时间和比较复杂的技术,但我们决不能舍弃这一个方针而选择另外的方针。因为要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就必须有系统地发展国民经济;而要有系统地发展国民经济,就必须有强大的工业,特别是要有重工业。只有发展了国家的重工业,即五金、燃料、电力、机械、化学和国防工业等等,才能发展一切轻工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农业,才能把中国从落后的贫困的农业国家变为先进的强大的繁荣的工业国家,才能保证国防的巩固,才能着手彻底地改善全体人民的生活,使人民(其大部分是农民)有可能逐步得到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得到富裕的消费品。与此相反,如果将建设重点放在发展轻工业、农业或其它方面,我们就会始终不能成为一个工业国家,而我们的轻工业和农业所需要的机器也就没有来源,结果我们将既没有重工业,也没有轻工业;既没有工业,也没有大规模发展的农业;既没有工农业的发展,也没有工人农民生活的真正保障和真正改善。那样,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都将长期陷于贫困的境地,更不用说现代化的国防了。因此,我们的建设方针,就应该不仅照顾到人民目前的需要,而且要照顾到人民的长远需要。当然,集中主要力量建设国家的重工业,必须相应地培养国家建设人材,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扩大商业。同时,还应该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和进行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作用。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我国经济不断地上升,为了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份比重的稳步增长,为了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这些任务的实现,将使我们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事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
我国五年建设计划的任务是光荣而又艰巨的。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必须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一致,努力以赴。除此而外,我们还需要国际的援助首先是苏联的援助。毛主席在驳斥那些认为中国革命事业“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的错误观点时曾经指出:“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没有国际革命力量在各种不同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己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了,要巩固,也是不可能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过去需要援助,现在还需要援助,而将来也是这样。
万事起头难。感谢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在我国经济建设的最困难的开始阶段,给了我们慷慨无私的巨大的支援。根据我国政府代表团和苏联政府商谈的结果,连同过去三年来帮助我国设计的企业在内,至一九五九年为止,苏联将援助我国新建和改建一百四十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其中包括钢铁联合企业,有色冶金企业,煤和石油企业,机器制造厂,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厂,水力和火力发电站等等。这些企业建成后,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将大大增长,我国就将是一个自己有独立工业的国家,我国的工业化就将有一个稳固的基础。显然的,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我们是不可能在这样巨大的范围内,在这样的规模上以这样的速度来实施我国的五年建设计划的。
今年八月四日,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领袖马林科夫同志等九人在写给我国工农业展览会的题词中说:“我们确信,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自己的光荣的共产党、自己的人民的革命的政府领导之下,将取得新的伟大的胜利,将在短短的历史时期内,保证新中国成为具有发展的工业和先进的农业的强大的人民民主大国。亲爱的同志们,你们可以确信,在人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事业中,会永远得到苏联各族人民、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友好和积极支援的保证。”苏联的领袖们对于中国人民的这种热烈的愿望和国际主义的友情,在苏联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援助中完全表现出来了。
苏联对我国的援助,一贯是诚恳无私的。在这次我国政府代表团和苏联政府的商谈中,所有在我国提请苏联予以援助的项目,只要是必要的、有条件办的、并且单靠我们自己办不到的,苏联政府总是充分地满足我们的要求;凡是应该办而我们没有考虑到的,苏联政府也积极向我国建议,因而增加了项目。在苏联帮助我们新建和改建的企业中,从选择厂址、搜集设计基础资料、确定设计任务书、进行设计、供应设备、指导建筑安装和开工运转,一直到新产品制造以及无偿地供给制造新产品的技术资料等等,苏联政府都给我国以慷慨的援助。为了培养我国经济建设的力量,苏联将接受我国派遣实习生到苏联各工厂进行实习,并继续派遣专家来到我国工作。两个国家在一次的谈判中,解决了这样多的企业建设问题,规划了这样长久的和全面的援助,实在是历史上的创举。
必须指出: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国际的援助固然是必需的和重要的,但是根本的关键,却是依靠我国人民的团结一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要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中实现工业化,我们全国人民当然要有极大的坚持性,要战胜无数的不可避免的困难。那种幻想一切依赖外援,自己等着坐享其成的心理,当然是极端荒谬的。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之下,过去团结一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既然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并在国际援助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成功,那末,今天有了苏联政府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的和极其巨大的援助,我们自己就更应该竭尽最大的努力,保证新建和改建企业的完成,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并从各方面努力增产节约,为国家积累充分的资金,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而不懈地努力。
在苏联的伟大援助之下,我国人民当前具体努力的目标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要以苏联帮助我们新建和改建的企业为骨干,按照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来有计划地发展我国的经济事业。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各项建设要分别主次,抓住以重工业为主的方针,反对平均发展和分散力量的作法;要实事求是地稳步前进,反对盲目冒进的主观主义;要学习和掌握计划工作中最基本的方法——平衡的方法,特别要注意新厂与旧厂、大厂与小厂的相互关系和平衡,并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生产潜力,反对生产中的保守倾向。
其次,就是要加强基本建设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地质勘探工作,保证有充足的确实的矿产资源。要加强设计工作,壮大设计力量并掌握正确的设计思想。要提高施工中建筑安装的技术水平,生长新的建筑安装力量。要加强基本建设的领导,继续抽调强的干部到基本建设部门中去。
再次,就是要适应苏联对我国援助的工作需要,作好一切建设的准备工作。例如及早确定企业设计任务书和确定厂址;供给正确的设计资料(包括地质资料);迅速进行苏方交来的设计的审查批准工作;积极完成我国自己所承担的设备制造任务;以及迅速调配各新建和改建企业的干部并确定重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规划问题等等。
最后,要加强学习苏联和培养建设人材。要学习“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学习苏联先进的技术科学;学习苏联帮助我国新建和改建企业的全部设计文件、建筑安装工作、开工运转工作;要派遣实习生到苏联留学,加强我国大学、专科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的技术教育等等。
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第一年已经从今年开始了。我们感谢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为了我国五年建设计划给予我们的巨大援助。我们必须动员全国人民首先是全体工人阶级参加这一伟大的建设事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力量,克服困难,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的计划,向着国家工业化的道路英勇前进。


第1版()
专栏:

朝鲜外务省副相李东建电联合国秘书长
复联大关于政治会议决议的通知
【新华社平壤十五日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省副相李东建在十四日复电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回答联合国大会在八月二十八日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关于政治会议决定的通知。复电全文如下: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先生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已经收到了关于联合国大会在今年八月二十八日就朝鲜停战协定建议召开的政治会议所作决定的通知。为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授权本人,作如下的回答。
联合国大会关于政治会议组成的决定,不能适应政治会议的目的,这个会议必须对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并进而对亚洲与世界和平及国际安全的巩固作出实际的贡献。关于政治会议的组成,上述的联合国大会的基本决定是:只有有自己的军队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作为交战双方,才能参加政治会议。
但是停战协定第六十款的条件绝不是意味着:只有以自己的武装力量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才能参加政治会议,而中立国家不能参加这个会议。
根据朝鲜停战协定第六十款的规定,由双方指定的代表参加政治会议,首先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然后再协商其他问题。政治会议不只要讨论如上所述的确立朝鲜真正和平的问题,同时还要讨论对亚洲及全世界的和平有巨大影响的重要问题。由于政治会议的任务与属于单纯军事性的停战谈判任务完全不同,非交战国家,特别是对朝鲜问题的解决和巩固亚洲和平有着密切关系的几个中立国家参加政治会议,对于作出双方能够接受的解决有着巨大的肯定意义,这是不可否认的明显事实。无视这种明白事实的关于政治会议组成的联合国大会的决定,其本身便包含着矛盾。
我认为:联合国大会通过让如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一样被公认的中立国参加政治会议的又一个决定,以便让各中立国参加政治会议,是适当的。
可是,不顾其他亚洲中立国对朝鲜政治会议所具有的特别关心,联合国大会的决定竟不要亚洲的一个中立国参加政治会议。这个决定甚至是排除印度的,而在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上,除了美国及其一些仆从国家而外,包括了亚洲、阿拉伯国家及欧洲国家的绝对大部分的大多数会员国家,都曾投票赞成并通过印度参加政治会议。
联合国大会关于政治会议组成的如上决定,对于保证有效地完成政治会议所担负的重要任务,是不适当的。这是很明显的事实。
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联合国大会的这个决定不能被采用为举行政治会议的基础,我现在再一次声明:政治会议必须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业已明确提出的主张,即在直接关心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巩固亚洲和平的中立国的参加下,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解决在它面前所提出的问题,同时必须使政治会议成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模范的第一步。
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欢迎为了以和平的方法公正地解决朝鲜问题而始终一贯努力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为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巩固亚洲和平具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的中立国,参加政治会议,并且认为:为了胜利地进行政治会议的工作,政治会议必须使直接关心朝鲜问题的解决与巩固亚洲和平的亚洲中立国家参加政治会议。尤其是使在达成朝鲜停战上尽了不少力量和对解决有关巩固亚洲和平问题可以给予实际援助的印度参加,是必要的。
三、必须郑重指出:上述联合国大会决定的不适当性和它所包含着的矛盾,很明显是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参加联合国大会讨论朝鲜问题的可能性仍然被剥夺的事实相联系的。并且,关于政治会议组成的问题,只由一方是解决不了的,而必须是根据双方的协议,才能得到解决。
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第八届联合国大会对于让中立国家参加政治会议有着重大的肯定意义,并且认为有必要纠正联合国大会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上述决定具有的巨大的缺点,而采取为扩大政治会议组成所需的措施。
对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完全赞同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先生就联合国大会第四三零次全体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案在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三日给联合国大会秘书长的答复中所提出的建议,并建议如下:
甲、参加政治会议的成员国家必须包括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的所有国家。特别关心的中立国家,包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缅甸必须被邀请。
乙、政治会议必须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但政治会议的任何决定,必须获得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的一致同意。
丙、为了圆满地解决政治会议问题,第八届联合国大会必须在讨论扩大政治会议的组成问题时,邀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参加大会,共同进行协商。
丁、在协商解决了政治会议的组成问题以后,朝鲜战争的交战双方应及时对政治会议的地点和时间问题,进行协商和准备。
五、我要求把这个复电的全文分发给出席第八届联合国大会的全体会员国,并把它包括在第八届联合国大会的议程中。
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等待第八届联合国大会的答复。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省副相李东建
一九五三年九月十四日平壤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