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学习斯大林军事科学
钟仰之
中国人民在取得全国范围的胜利以后,在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从来没有放松巩固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国防力量。现在,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已经开始,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保卫远东和世界的和平,准备随时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我们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的武装力量和国防力量。因此,加速我国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就成了我国人民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的重大任务之一。而完成这一任务的中心环节,就是要认真地学习斯大林军事科学,认真地学习苏联的先进军事经验和先进军事技术,要按照苏联军队的样式来建设中国的军队。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指示我们:“我们要进行伟大的国家建设,我们面前的工作是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不够的,因此,要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而且要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这一英明的指示,对于我国的国防建设、军事建设来说,也和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一样,是有着决定意义的。这一指示教导中国人民武装部队必须认真学习斯大林军事科学,要在全军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军队的热潮,来建设我们的军队,使它成为世界上最优良的最现代化的军队之一。
斯大林军事科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学说发展的新阶段,它以唯物主义为基础,接受了历史上一切军事理论的成果,解决了现代战争中战略和战术上的一切复杂问题,因而它是现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最高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科学,是现代战争致胜的锁钥。它较资产阶级的军事学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布尔加宁同志说:“任何军队对强大敌人的战争的最后结果,便是它的威力,它的战斗素质、构成它编制和战斗事业基础的那种军事科学的唯一现实的尺度。”(“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战争的基础理论”大连新华书店一九五○年版一五○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军队击败了横行欧洲大陆的法西斯德国的军队,歼灭了日本法西斯的精锐——关东军的事实,就是斯大林底军事科学无比优越的明证。
斯大林军事科学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正像斯大林同志在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日给红军的命令中指出的:“现在战争底命运将不会由突然性这种偶然因素来决定,而是要由那些经常发生作用的因素:后方的巩固性,军队底战斗精神,师团底数量和质量,军队的武装,军队长官的组织能力等来决定。”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不仅与军事建设密切相联,而且与经济、政治制度密切相联,不仅与军队的士气密切相联,而且与人民的政治觉悟密切相联,不仅与军队干部的成熟程度密切相联,而且与国家人材的成熟程度密切相联。
斯大林军事科学的上述原理,对于我国的国防建设事业有着极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的国防建设事业中,应该估计到那些对于战争经常发生作用的因素,充分发展和正确利用这些因素。
要达到后方的巩固,取得充分的现代装备,就要巩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加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而其中心环节就是国家的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一一○四页)实现国家工业化,就是我国人民当前的历史任务,也就是巩固我国国防的基本保证。
要提高中国人民军队的质量,提高军队干部的组织能力,中心环节就是要在中国人民军队的现有基础上加强正规化、现代化的建设,学会抵抗并击败侵略者的作战方法,也就是斯大林军事科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斯大林军事艺术。而这正像斯大林同志在“论俄国共产党人的战略和策略”一文中所指出的:“军事艺术的任务就在于保证自己有一切兵种,使它们臻于完善的地步,并善于把它们的行动配合起来。”“现代条件下的作战艺术,在于掌握战争的一切形式及这方面的一切科学成就,合理地利用它们,善于把它们结合起来或看情况及时地应用其中某一形式。”中国人民军队当前所正在进行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就是为了达到掌握斯大林军事艺术的目的。
学习斯大林军事科学,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与军事建设,是中国人民当前的任务之一,是中国人民军队当前的中心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由于学习斯大林军事科学的结果,在装备、编制、训练和作战方法上已收到显著效果。今后更要把这一方面的学习大大加强起来。
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正确领导之下,经过了二十六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击败了国内外敌人,获得了异常丰富和宝贵的经验,这对于进一步学习斯大林军事科学是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自满,因此而保守不前。斯大林同志在一九四三年五月一日给红军的命令中指出:“在军事上,特别是在现代的这样战争中,是不能够停留不进的。在军事上停留不进,就是等于落伍。大家知道,落伍的人,就会挨打的。”因此,我们不能拘守过去的经验,企图依靠这些经验打败敌人可能的新的侵略。而必须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学习斯大林军事科学。把我们的军队提高到可以击败任何新的侵略者的现代军事水平。
按照苏联军队的样式来建设中国人民军队,使中国的国防达到不怕任何意外事变的强固的程度,是中国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今天,我们要更加努力去逐步实现这个理想。我国的国防工业即将随着新的经济建设而迅速加强起来,我们军队的装备也必将进一步大大地加强和改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全军范围之内,已开始掀起了学习苏联军队的热潮,一支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队必将迅速地建设起来。斯大林军事科学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让我们奋发努力,勇猛前进吧!


第6版()
专栏:

英雄是这样诞生的
赵忠信

林炳远是一九五一年七月参加志愿军的。刚到朝鲜,他被分配到某炮兵连的一个排里当通讯员,他聪明伶俐,朴实本分,全连没有人不欢喜他。
一天,连指导员把林炳远叫到连部,对他说:“林炳远同志,咱们连只有一个理发员,剃头刮脸忙不过来,连里决定让你去学理发,你有什么意见?”林炳远马上回答说:“指导员,我是为抗美援朝来的,祖国需要我干啥,我就干啥,啥意见也没有。”指导员听到这个刚离开祖国,离开父母的新战士的愉快的回答,心里真高兴,就对林炳远说:“那么你明天就去吧,去了要好好学,战士们都盼望着你快点学会,回来给他们理发哩!”
林炳远向指导员敬了个礼,转身走了,指导员目送着这位可爱的新战士的背影,心里默默地想:“真是个好战士,打起仗来一定也错不了。”指导员特别喜爱这批新从祖国来的新战士,一看见他们,他就觉着连里充满着新生的力量。有一次他向连长说:“连长,你说祖国献给我们的什么最可贵?”连长毫不迟疑地说:“凡是祖国支援我们的东西都可贵!”指导员说:“我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觉得最可贵的还是:祖国的母亲们献出的她们的爱子——来到我们连的这批新战士。”连长听了指导员这番话,微微地点点头笑了。接着跟指导员说:“要说新战士最可贵,我也深深地体会这一点,拿林炳远来说吧,有一次我问他:‘你刚离开父母,来到朝鲜,你不想家吗!’他说:‘连长,我是争着抗美援朝来的,参军时,我要来,我二哥也要来,我父亲还帮着二哥说话,父亲说:你年纪小,你二哥知道咱家过去受的苦,也知道咱家现时享的福,还是让你二哥去吧!’‘那么你怎样跟父亲说,他又让你来了呢?’我问了一句,林炳远又说:‘我跟父亲说:不要看我小,苦我也知道,福我更知道,不知道这个,我为什么争着去抗美援朝啊!这样,父亲没办法,就让我来了。’”
连长向指导员说了这些情况以后,接着说:“这些新战士们个个都知道什么是荣誉,应该恨谁、爱谁。”
指导员补充说:“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打败敌人,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
没有多时,林炳远就成了战士们非常喜爱的理发员了。
可是不久,由于需要,林炳远又被调到步兵连去当战士去。他兴奋地接受了这次调动,他感到自己的责任更重大了。在修筑工事中,他肯吃苦,卖力气;在学习掌握武器中,他虚心向老战士请教,苦学苦练,没多久,他就学会使用步枪、冲锋枪、手榴弹、手雷和爆破筒等几种武器了。
他当了步兵战士以后,有两件事使他心里一直不能平静,使他产生了要为祖国立功的强烈愿望。一次是他刚到步兵连不久,正碰上参加庆功大会,会上战斗英雄崔建国和苗族英雄刘兴文作了关于自己英雄事迹的报告,林炳远听了,使他打心眼里敬佩这些英雄,向往英雄们的道路。参加了这次会,夜里他想:“刘兴文才十八岁,他能为祖国立了特功,当了英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呢,一定能!”
另一次是:去年夏天,林炳远的二哥来信向他弟弟说:“我们四川出了不少的英雄,跟你一块去朝鲜的,也有好几个人捎了喜报回家了,咱父亲和母亲都望着你能早点寄个喜报来,”哥哥的信上还问他说:“我四月里已经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不知你入了团没有?”林炳远看了信,心想:“你四月里入团的,我三月里就入团了。喜报呢?……”他想到这里,心里有些不安了,不过他又想:“我一定会寄回家去的。”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三日深夜时分,激战竟日的上甘岭五九七点九高地的二号阵地上的炮火稀落下来了。在炮火的反光中,还可以看到没有消散的卷卷烟尘和打得翻了过来的奇形怪状的阵地前沿的土地。林炳远所在的志愿军某部九连九班,坚守这里的阵地已经进入第三个昼夜。班里的同志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身负重伤,能够坚持作战的只有林炳远和火力班长马振斌了。这时,林炳远乘着战斗的空隙,斜依在阵地上舒展着十分疲困的身体,这种疲困在紧张的战斗中好像根本不曾存在,只有现在才突然袭来。不过,他并没有睡,他在想,他完全沉在几天来的回忆中了。他的亲爱的班长罗起才受了重伤以后的话在他的耳边鸣响:“林炳远同志,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就受了重伤了,你是青年团员,你要和共产党员黄智辉一起团结全班战士,完成坚守阵地的任务!”对待同志总是那样和蔼亲切,打起敌人总是那样勇敢无畏的共产党员黄智辉的形象,又在他的眼前浮现了,他仿佛又看到当天早上黄智辉挖开敌人炸毁的坑道口,第一个冲了出去的那一刹那。“那里艰苦,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就应该到那里去!”这句黄智辉经常自勉而又勉人的话,又一次激动着林炳远的心。接着指导员给他们班发布命令时的情景;指导员交给他坚守坑道任务时的情景;自己初次作战不沉着,马振斌指导他如何更多地消灭敌人的情景;他头部受了伤,马振斌劝他回坑道休息,他坚持不离火线的情景以及连日来战斗的场面一幕一幕地在他脑海里出现了。想起这些,他的精神又紧张起来,忘记了饥饿、疲困、伤口的疼痛和深夜的寒冷,他注视着敌人阵地的动静,准备迎接更激烈的战斗。
五日早晨,敌人纠集了两个团的兵力向五九七点九高地反扑,其中有两个排的兵力向二号阵地冲来。林炳远和马振斌分别隐蔽在山嘴上的两个炮弹坑里,山下敌人的活动,看得清清楚楚。他看到约两个排的敌人在山坡下挤作一团,后边的军官哇啦哇啦地叫一阵,前面的士兵就向前爬一步,爬的那样慢,每爬一步,又要抬起头来张望一下,一会把钢盔仰起一些,一会又赶紧拉下来。林炳远趁着敌人快爬近的时候,顺手投出两个手雷,在隆隆的爆炸声中,敌人马上乱了套,前挤后拥,搅成一个疙瘩,接着林炳远和马振斌又把手榴弹继续向敌群中扔去,敌人死的死,逃的逃,准备了一天的反扑,就这样被击溃了。
就在这次歼灭敌人两个排的一大半的战斗里,林炳远的战友马振斌也负了伤。林炳远向马振斌宣誓似地说:“马班长,我的作战经验,是你教给我的,有我一人在,就有阵地在,我一定要为你报仇!”
战斗刚结束,林炳远就回到坑道里去向指导员报告情况。指导员亲切地鼓励了他一番以后,又严肃地对他说:“林炳远同志,我们已经在这里快坚守了四天四夜,支援我们的兄弟部队很快就要来了,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打下去,祖国人民在看着我们,朝鲜人民在看着我们,你要坚守到底!”说完,指导员把保存下来的一壶水,和营参谋长让送弹药的同志带给他的一个苹果递给林炳远,林炳远怎么也不肯接,他说:“指导员,我们还靠你指挥打仗哩! 还是你吃了吧!”,指导员命令似地说:“你一定要吃了它,因为你还要完成更艰巨的任务。”
林炳远像接受命令一样接受了那一壶水和一颗苹果,又回到了坑道口。
中午时分,敌人一个加强连,在炮火掩护下,又发动了疯狂的反扑,攻上了山头,侵占了二号表面阵地的大部分,而且向唯一能出击的那个坑道口迂回冲击过来。在这生死关头,林炳远连续投出了几个手榴弹,冒着烟尘,纵身冲出了坑道口,滚到一个炮弹坑里隐蔽起来,这时,兄弟部队的两个战友也从后山爬过来支援他,敌人发觉了,六○炮弹一个紧接一个的打过来,在他们附近爆炸起来,炮弹爆炸的浓烟,使他们呼吸都感到困难;敌人的自动步枪、卡宾枪的子弹,也密集地射击过来,弹坑很浅,难以掩身,支援他的一个战友又负伤了。林炳远这时想:“为了守住阵地,为了保护坑道里负伤的战友,不能死蹬在这里。”于是,他就压低声音对身边另外一个战友说:“只隐蔽,不是办法,我要冲出去,把阵地夺回来。”那个战友说:“好!你冲!我来掩护你。”林炳远说:“如果我要牺牲了,你要坚决守住阵地!”说着,他挺起身来,挥臂打出两个手雷,冒着烟雾向敌群冲去。敌人被这个突袭吓昏了,林炳远迅速地抓住一个单人掩体,又把手雷向他跟前的敌人群中投去,敌人一堆堆地倒下去,剩下的没命地向山下逃。后面敌人的督战队,不让前面的退,前面的就抡起枪柄打后面的,有的就从后面人的身上跳过去向下退,林炳远看着敌人那种胆怯狼狈的样子,浑身的力气好像往外冒,那肯放松,乘着团团硝烟,脚跟脚地追了下去。自己的手雷扔完了,就拣起敌人扔下的手榴弹,一个紧接一个向敌人扔去。敌人向左面涌过去,左面是悬崖,有的失脚摔了下去;敌人又向右面涌了过去,右面我八号阵地上的机枪也叫起来了;当我军的炮兵观察员发现敌人乱成了一锅粥的时候,炮兵马上开炮拦阻敌人的退路。就这样,妄想夺取二号阵地的一个加强连的敌人,大部分被埋葬在英雄的二号阵地前沿了。
傍晚,霞光映着硝烟,不屈的五九七点九高地傲然屹立着。跟敌人连续鏖战了四昼夜,消灭敌人一百四十多名的青年战士林炳远身上沾满了泥土,眼睛布满了血丝,脸上被硝烟薰得黧黑,但他的精神却一点也不显得疲倦。
晚上,当兄弟部队增援上来时,林炳远才奉命离开了阵地。

不久以前,这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和一批青年战友们一起,从朝鲜前线来到了北京,出席最近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六月二十六日,当这位青年英雄出现在大会的主席台上,向参加大会的同志们报告他的英雄事迹的时候,台下响起了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人们以无限喜悦和崇敬的目光,来欢迎这位保卫和平、保卫祖国的战士。青年英雄林炳远胸前的一枚“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闪耀着青春的光辉,这是胜利的光辉,是英雄的上甘岭阵地上永世不灭的光辉。


第6版()
专栏:

白衣战士宁吉之
中干

六月二日上午,一辆汽车从朝鲜某地冒着雨向鸭绿江飞驰。
宁吉之把身体紧紧裹在雨衣里,眼睛安详地凝视着空中飘着的雨丝,她的脸因为风雨的吹打和心情的兴奋微微泛起一片红晕。她是昨天晚上才得到通知,要她代表志愿军铁道运输部队的全体青年,回国参加中华全国青年第二次代表大会的。
当宁吉之听到党总支书记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心中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但是她也实在舍不得离开前方。现在这里的工作是多么紧张和愉快啊!新房子还没盖好,菜地里的青菜刚刚放开叶子,还有整个部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卫生运动,她们单位里大家正努力要夺红旗呢,那一件工作不需要人哪!她想,这怎么能离开前方呢!
但是,回祖国的任务更加重要。第二天一早她就出发了。
汽车在雨里飞驰着。宁吉之的激动的心,一路不停地跳着,而且越接近鸭绿江越跳得厉害。
“前面不远就到鸭绿江了,祖国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呢?”宁吉之想:自从去年回国参加庆功会以后,她已经半年多没看到祖国了。虽然半年的时间不算长,可是她知道祖国会有多么大的变化啊!接着她又想起鸭绿江边上的家。几天前她刚刚接到父亲的一封信,信里告诉她,家里的生活很好,而且家里已经接到她的四张立功喜报。从信里可以看到家里的人是多高兴啊。
鸭绿江越来越近了,巨大的江桥迎面扑来。去年她回国时,因为这座桥被炸坏了,她们只好走便桥。现在,这座不屈的桥,又像巨人一样屹立在滚滚的江流之上了。
汽车在巨大的江桥上飞驰着,车上所有的人都大声唱起来。宁吉之一边唱着,一边兴奋地站起来,推开雨衣,伸出臂膀,仿佛要去拥抱迎面而来的祖国一样。

宁吉之从小就生活在鸭绿江边上。父亲是一个捕鱼工人,半辈子被困锁在船主的一条木船上,两个哥哥终年给地主扛活,自己也常常失业。可是,全家一年辛勤劳动的结果,还是常常没有吃的。安东解放以后,寗吉之家里起了很大变化:全家分得了六垧土地,父亲从船主的破木船上解脱出来,两个哥哥也不再给地主当牛马了。寗吉之自己也找到了职业,在安东铁路局医院当护士长。在医院里,她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一九五○年十一月八日那天上午,天空晴朗,鸭绿江碧绿的江水像往日一样静静地流着。突然,成群的美国飞机扑到了鸭绿江上空,向着江对岸朝鲜的和平城市新义州投下了大量的炸弹。江桥被炸毁了,浓烟吞没了新义州,又从江面上滚到安东市。寗吉之永远也忘不了当时的情景。
不久,寗吉之就随着第一批铁路职工援朝志愿队来到了朝鲜。

一到朝鲜,她就被编入抢救组,执行救护任务。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下面,她从来没有忘记在入朝以前向安东铁路局医院党组织表示的决心:“我是一个青年团员,我一定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经得起战争的考验。”
寗吉之入朝后受到的第一次考验,是在一九五一年一月的一个晚上。大概是半夜时分,随着敌机一阵轰炸和扫射,铁路上腾起一片火光,她们抢救组出发了。天是那样地黑,路上什么都看不见。她们跌跌撞撞地穿过稻田,爬过山坡,冒着敌机的轰炸和扫射,直向那火光跑去。
在一条沟里,她们找到了几个伤员,就连忙给他们包扎,她们刚把伤员包扎好,又听到附近被炸的房屋里传出一阵小孩的悲惨的哭声。寗吉之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在一座被炸塌的墙根下,一个朝鲜妇女和两个孩子都负了伤。孩子痛苦地喊叫着,血从他们的伤口处流出来,寗吉之急忙掏出急救包给他们包扎,然后又把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临走时,那位朝鲜妇女脸上挂着泪珠对她说:“谢谢你!美国鬼子害了我们,你们救了我们!”
这时候,后面的同志都赶上来了。有三个同志跳上了机车,把它开到山洞里隐蔽起来;另外一些人跳上了着火的车箱抢救物资。寗吉之她们把伤员抢救完毕以后,也赶过来帮助抢救物资。一直到天亮大家终于把物资全部抢救出来。

从一九五一年三月到八月,敌人对朝鲜铁路运输线进行了所谓“重点轰炸”。在这一时期,铁路运输线上的斗争更加紧张了。寗吉之在斗争中所受的考验也更多更严重了。
八月的一天上午,大家都在休息,寗吉之悄悄地在给休息的同志洗衣服。正在这时,清川江两岸的高射炮忽然响了起来。寗吉之抬头一看,一群“B—二九”轰炸机已飞到头上。她刚喊出一句:“同志们快起来!”炸弹就带着刺耳的尖啸声落了下来,一阵爆炸激起的风把她震昏了。醒来时,她发现房子已经倒了,幸而有两根大木头支着,使她没有被压住。她刚站起来想去看一看在屋子里休息的同志们,又是一批炸弹落了下来,她又被震昏过去。过了十几分钟,她才慢慢苏醒过来,于是她又摇摇幌幌地站起来,想去看屋子里的同志,这时第三批炸弹又爆炸了,她第三次被震昏在地。等到她第三次醒过来时,再也站不起来了,四肢无力,全身关节都痛,眼前金星乱飞,满院子的火药味呛得她嗓子难受,但是她仍没有忘记屋子里的同志。一种责任感和对同志的爱促使她用软弱无力的手和腿向前爬去。
爬了不远,附近传来一阵呻吟声。她向四处一望,首先发现运输科的戴科长被压在倒塌的房子下面,只有头和半个胸部露在外面。他的呼吸很急促,看样子很危险。寗吉之急爬了几步,爬到戴科长跟前。这时敌机还在继续轰炸和扫射,定时炸弹也在附近不断地爆炸,一阵阵的浓烟夹着泥土在她身旁乱飞着。寗吉之顾不了这些,急忙去拖戴科长。可是人被压得太紧了,怎么也拖不动,于是她就用双手去扒那些压在戴科长身上的砖瓦和木头,这些东西太多太重,她双手扒出了血也没扒动。这时,戴科长苏醒了,看到寗吉之正在搭救他,就对她说:“寗吉之,你快走开,敌人还在轰炸,别管我!”寗吉之知道,自己的生命虽然是宝贵的,但同志的生命也和自己的一样宝贵,因此,她一面继续扒着,一面回答道:“戴科长,我一定要把你救出去。”最后,她终于把戴科长救了出来。
随后,寗吉之又在另一个地方救出了一个左臂负重伤的同志。她把他们背到后面山沟里的老百姓家里,迅速地给他们包札好了伤口,注射了强心剂。到这时,她才发现自己身上也负了重伤。由于流血过多,她也昏倒了。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党总支书记告诉了寗吉之一个喜讯:经过了长期的考验,组织上批准了寗吉之的入党请求。从那天起,寗吉之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行动,继续战斗在朝鲜前线。


第6版()
专栏:

千万封家信盼立功
胡廷宽
千万封家信,送到朝鲜前线,送到祖国的保卫者和自己的亲人手里。这些信,有白发苍苍的爹娘写的,有年纪轻轻的妻子写的,也有天真活泼的弟妹写的……这些信,有的来自祖国遥远的边疆,有的来自祖国的心脏,还有的来自祖国广阔的内蒙古草原……所有的信都有一个共同愿望:盼望自己的亲人立功。
“儿呀,你来信问我们家分了多少土地,生活怎么样,你老问这些干啥,难道你打败美国鬼子回来还愁没有好日子过吗?儿呀!你知道吗,我们县出了个英雄黄继光,区里、县里、省里都开大会来追悼他,还说要大家都学习他的精神努力生产呢。如今家家户户都知道他的英雄事迹,谁个不称赞呀!儿呀,你要是不争取立功,就枉费共产党和毛主席对你的培养和教育,作爹的也不喜欢……”。
这是志愿军某部五连火箭筒班战士蒋开华接到他父亲来信中的一段话。这个年轻小伙子接到这封信的那天晚上,翻来覆去地怎么也睡不着觉,年轻人渴求的荣誉感一股一股地涌上了他的心头。他想:“我和黄继光是一块报名参加志愿军到朝鲜来的!人家已经成了全国有名的英雄,我哩,连个功也没立……”。上级知道了他的心情,第二天就去找他谈话,这时,蒋开华正在抡着铁锤开凿坑道,汗水顺着两颊直往下流。去找他谈话的同志问:“你打算怎么办呀!”他立刻回答说:“说实话,年轻人谁不爱荣誉哩!我常常这样想!‘功’就好比秤一样,是衡量我们为祖国做了多少事的标准,你说,要用它把我秤一下,连个‘功’的格都不够,这不就是说,我在朝鲜平平淡淡地度过了好几年吗?那我怎么样对得起祖国人民、毛主席和我的爹呢!” 最后,他挺起胸膛说:“同志,你瞧着吧!”说罢,他又抡起铁锤叮叮当当地干起来了。
后来,他们连的指导员告诉我:“蒋开华是个好样的。在以后的几次战斗中,他都很好地完成了爆破任务,连里已经给他请了功!”
某部一连二班战士高明接到了他母亲从绥远家乡来的信,信上说:“明儿,去年家乡丰收,咱家打了六十多石粮食,有吃的,有穿的,还有余的,土地改革时分得那匹马今年又生了驹。家里大大小小都是欢欢喜喜。春节时,乡亲们都到咱家来贺年,送这送那的,算起来足足有四百多斤。那几天,到咱家来的人翻出翻进,比给你哥哥接媳妇还热闹哩!娘常想:在旧社会那会有这样的光景!再一想,这还不都是共产党和毛主席给咱带来的!明儿,你在外面,要努力杀敌,为人民立功,回答共产党和毛主席对咱的希望,保卫咱们幸福的生活。”
高明一遍一遍地读着母亲的来信,想起了自己幼年跟娘一块讨饭的生活,仔细揣摸着母亲在来信中谈到的家中目前的好光景,娘的嘱托他一句一句地都记在心上。在军事技术的学习中,他苦学苦练,三天就学会了爆破和小兵群的反击战术动作。在打坑道的时候,他抡铁锤抡得又快又稳,有时,他压不住心头的话,不时地对小组里的同志说:“我娘叫我立功哩,我可不能忘记娘的话!”
一次,志愿军某部张迅同志接到了他妻子从华北寄来的信,信上写着这样一段热情的话:“迅:给你报个喜吧,去年冬天我被评为全专区的一等工作模范,还戴了大红花哩。迅,我盼望你赶快立功,把立功喜报寄回家来。”这封信给张迅很大的鼓励。他曾对同志们说:“我也常这样想:有一天,抗美援朝胜利了,每个同志都要总结一下自己的工作。人家有的立了特等功,有的立了一等功,咱哩,啥功也没立,怎对得起祖国呢!祖国人民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咱有份,祖国人盼望志愿军立功,那咱还能例外吗?”
志愿军某部一连七班战士李良树,最近打坑道比过去的效率高得多了,八磅重的大锤他一气至少抡四百下,原来前几天他接到了妹妹李良碧从四川的来信,信里的话时时激励着他。“哥哥,你寄回来的信和钱都收到了。爹说,家里生活很好,有吃有穿,啥都不缺,就缺一张立功喜报!”这个才十四岁的小姑娘写到这里,又加上了自己的愿望说:
“哥哥,我决心好好学习,争取当学习模范,把学习优良奖状寄给你!也希望你争取当英雄,把立功喜报寄回家来!”李良树读着妹妹的来信,脸上只觉得一阵发烧,心里也在激烈地跳动着。他禁不住对班长陈明山说:“班长,你要多帮助我,从前我的工作老是不在前不在后的,对祖国也没有特别的贡献……”班长陈明山早知道了他的心情,带着笑对他说:“咱们相互帮助吧!”李良树觉得好像班长不完全了解他的心情似的,更凑近班长说:“我妹妹来信,叫我不必寄钱回去,就盼我寄张立功喜报呀!”陈明山笑了笑,说:“我家里的来信也是这样说呀,祖国富足了,大家的生活都好了,谁家还缺柴少米哩!”班长顿了一下,接着说:“说老实话,我早就攒足了劲儿,争取早点给家中寄回一张立功喜报去!”
亲爱的祖国父老兄弟姊妹们,请放心吧!你们的亲人正在日日夜夜地勇敢地战斗、奋发地工作,要把千万张立功喜报寄回祖国,送到你们的手里!(附图片)
千针万线无尽意,慰问前方志愿军 蒋兆和作


第6版()
专栏:战士作品

我和摩托车的故事
张新义
一九五○年七月,我正在某团当战士,连里决定调我去总队摩托训练班学习。临走,指导员对我说:“张新义同志,这次你去学习开摩托,就是学习掌握现代化军事技术,你一定要认真学习。这次总队调学员的条件很严格,领导上决定派你去。说起来你还差一个条件,没点文化,可是你年轻记性好,不怕困难,领导上希望你完成学习任务!”我说:“好,请指导员放心,别人能学会,咱也能学会!”当时可就没想到没有文化学习机械有许多困难。
第二天我到了摩托训练班。全班四十多个学员中,只有我和另外两个人文化程度最低。上课的时候,教员开来了一架三个轮子的摩托。我想:“这玩艺儿不难开,自行车两个轱辘我可以骑着飞跑,三个轱辘不是更没问题吗?只要学会搬动机纽,马上就成了摩托手啦!”
原来事情不是这样简单。教员讲完了摩托车的行速、保养和在军用作战警备方面的作用之后,紧接着就讲机件原理,并且提出:“三分驾驶七分修理”,驾驶员不会排除故障就等于不会开车。——这一听,我就傻眼了。
教员一面分解零件,一面讲解。黑板上写了许多机械名词,什么“变速箱”、“离合器”、“混合瓦斯”……等等名称,脑瓜子总是纠缠不清。一会叫“变速箱”,一会叫“变住箱”,一会又叫“变度箱”,到后来竟是什么也没记住。
我急得直冒火,心想:上级派咱来学习,学不会回去后怎么见指导员,怎么完成新任务。教员让组里同志们帮助我学文化。起初每天学十个字,第一个星期只记住三十五个字。我对小组长王文说:“你别只管教,请帮我抄本笔记吧,等文化提高了再看!”
一个半月的学习过去了,终结测验时,驾驶—六十五分;分解—四十八分;修检—二十五分,我的成绩最差。王文同志送给我一份笔记,我把它严严实实地装在挂包里。
训练班结束以后,组织上把我调到摩托连工作。
第一次接受任务,是连长命令我驾驶摩托,同作战科长一块去检查勤务。科长指示了路线。让我在一小时内返回驻地。我答应了。
车行了五里路,突然一阵“突—突—突……”摩托出了故障。我跳下车来,卸开了盖板。一检查:油路、线路正常;机件螺丝也没有毛病,就是再也开不走了。我急得出了满身大汗,检查了四十五分钟,仍是找不出原因来。科长看着无希望,只好步行走了。末了,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借了老乡一条绳子,把摩托车拉回连部,并报告给副连长。
副连长检查过机件以后,笑了笑说:“没大毛病,高压线接合部的电木裂了,包上块胶布就行了。”经过修理,果然能开了。副连长说:“张新义同志,排除一般的故障你不是学过吗?”我说:“大概学过,记不太清了。”“记不清还行吗?这样下去就很难完成任务。”副连长严肃地批评了我。我感到非常惭愧,并且确实体会到没有文化掌握现代化军事技术的困难。
不久,连里开始了文化学习。从一九五二年五月到一九五三年一月,我已经是一个由文盲提高到接近高小毕业程度的学员了。
一天,我突然想起了王文同志给我抄的笔记本,找出来打开一看,我乐得直跳。原来我早已忘了的机件名称,现在都清清楚楚地跳进我的眼睛里来。翻到第十页,上面写着“电木破裂引起的故障”。这几个字突地吓我一跳。看下去,正是讲的上次没有完成任务的病根。我马上觉得这本笔记成了我的无价宝,于是翻来覆去地阅读。
今年三月九号,我奉令驾驶摩托同作战参谋去执行紧要任务。车行至西直门,突然又发生了故障。参谋怕耽误工作,马上到商店里去挂电话,交涉要车。我仔细地检查了机件以后,发现“白金接触点”部位熏上了一层黑烟。我立刻想到笔记本上有一条是讲到这个问题的,修理的方法是擦去黑烟,调整间隙。按照这个方法,我缠好了一片纸,擦净白金接触点上的黑烟,适当调整了间隙。没用十分钟,车子马上能开动了。参谋回来一看,心里很高兴,返回去又给连部打了一次电话,说明情况之后,我们就顺利地去进行工作。
晚上,回到连部的时候,副连长笑着迎出来。我说:“报告副连长,胜利完成任务!”副连长说:“你怎么会修理了?”我一面掏出了笔记本,一面回答说:“凭着它,凭着咱有了文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