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北京市医院是怎样克服着忙乱现象的
北京市公共卫生局副局长 张文奇
城市医疗工作中的“供不应求”现象,几年以来,始终是一个严重问题。
北京市各医院的拥挤情况特别严重。这个问题长期未能解决,造成了医院工作中的忙乱现象,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医院忙乱现象的突出表现是人们常说的“三长一短”(即挂号、候诊、交费取药的时间长,诊病的时间短),和预约时间的太久,因而病人往往有病不能及时医好,甚至不容易得到看病的机会。
调查材料说明,“三长一短”的情况是严重的:病人挂号平均需四十分钟,候诊平均需二小时,交费取药平均需三十七分钟,但临到诊病,则短至三分钟,最多十分钟。病人对此不满,不是说“赔不起工夫”,就是责怪医生“诊病草率”。
因为从预约挂号到看病的时间相距太久,病人看不上病的现象相当普遍。根据对三个医院的调查,初诊病人从预约挂号到看病,内科需十至十四天,妇产科需三至十五天(有多至一个半月的),外科一般也需要几天的时间。病人反应:大病越等越重,小病等一等也就好了。
医院工作人员在“病人多,工作乱”的情况下,工作紧张、忙迫,应付不暇,经常不能按时下班,工作情绪也很受影响。
上述严重情况的存在,不仅对病人不利,对工作也是不利的,必须努力加以改变;因此整顿医院工作,克服忙乱现象,成了北京市卫生工作中急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我们认为,整顿医院工作,首先应该集中力量整顿门诊工作。因为门诊工作最为繁忙,接触病人最多,存在的问题也最多。整顿了门诊工作,也就比较容易地改善病房工作。因此北京市公共卫生局第三季度的整顿医院工作,就以整顿门诊为中心开展起来。到十月初,又结合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在
“便利病人,挖掘潜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口号下,把整顿医院的工作又深入了一步。这样,医疗上的忙乱现象,开始克服。
整顿初期,各医院的负责干部用亲到现场、跟踪病人的办法,了解病人从排队挂号到离开医院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并召集嘱托单位的人员、派出所的人员以及病人代表举行各种座谈会,找寻造成忙乱现象的症结所在。经过调查,发现工作上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手续繁杂,医生非技术性的操作过多。据了解,一般病人进入医院大门,从挂号、候诊、治疗到划价、交费、取药……最少要办六道手续,排三次队;如果需要转科治疗,需要化验、透视(或照爱克斯光像),则手续有多至十七道的。一个初诊病人,为了办手续,往往东跑西奔,弄得不知所以。至于医生,除诊病外,还要填写化验单,处置单,证明书,诊断书,统计卡片,传染病报告,有时还要给病人接洽病床等等,因而也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制度本身有毛病,执行制度也有缺点。例如,有的医院把门诊治疗和病房巡诊,规定在同一时间,结果为了病房巡诊就误了门诊治疗,致使门诊病人久候。有的医院只规定上午挂号,如果下午来了病人,就只能等到第二天挂号,增加了病人的往返时间。有些病人,只是到医院打针,因为手续太多,打一次针也要费一小时的工夫。预约门诊挂号,本来是苏联的先进制度,但在执行时过于机械,没有收到应有效果。例如,不少预约复诊病人,往往失约(约占门诊病人百分之十以上),而负责挂号工作的人员,仍是按照挂号顺序看病,结果造成了复诊预约者不来,初诊预约者不看的现象。
三、劳动组织调配不当,工作配合不够。例如,有的医院内科病人多,小儿科病人少,内科忙不完,小儿科较清闲;但医院没有想法调配小儿科的医疗力量,去支援内科。在同一个妇产科,妇科医生较忙,产科医生较闲,也没有调配产科医生的力量,去帮助妇科医生工作。还有,因为护士们在门诊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或由于挂号的窗口少,挂号的速度慢,而发生医生“窝工”的现象。住院处和病房之间、医院和医院之间的联系也不够,每个医院都不太了解本院病床和其他医院的病床情况,致使病床的使用率无法提高。
四、慢性病人多,没有被当作一个特殊的问题去研究解决。据北京市立第五医院调查,慢性病人占内科门诊病人百分之五十,其他医院也大致相同。各医院的外科以肛瘘、痔核、关节炎等慢性病患者为最多,妇产科以不妊症、附属器炎等慢性病患者为最多。这些慢性病人,久治不愈,使门诊工作量愈积愈多,而复诊病人的数字也在不断增加。如北京市立第三医院内科,有一个时期的复诊病人曾多于初诊病人十倍。这不仅减少了初诊病人的治疗机会,甚至使外科和妇产科病人的小手术也长期拖延着不能施行。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边调查,边研究,边改进”的口号,由领导人员带头,发动群众,集中大家智慧,研究了改进工作的办法。这些办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为了简化手续,把划价、收费、取药等几个部分的工作合在一起(有的合署办公,有的并为一个机构),这样就使病人减少了办三道手续和排两次队的时间。此外,我们实行了混合处方制
(即处方上除开药外,如病人需要化验或透视时,都一齐写在处方上),病人拿着混合处方,就可以直接去化验、透视、取药,免得多次往返。对于只来病院打针的病人,则采取了发给连续注射证的办法。这样,病人只办一次交费手续,即可持证到注射室打针,直到全部打完为止。
二、为了缩短挂号时间,增设了挂号窗口,采取了分科挂号的办法。同仁医院并创造了一种流动挂号的方式,即挂号工作人员,亲自到病人面前去挂号。如此改变了病人排队挂号的现象,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
三、为了使初诊病人能在当日看病,根据复诊预约病人常常失约的情况,采用了以初诊病人来递补复诊病人缺额的办法。我们并提出“增多初诊、压缩复诊”的口号,依据初复诊病人的多少,把复诊中慢性病人的治疗间隔适当地拉长(慢性病人的治疗间隔适当拉长,对其病情影响不大),以便空出时间,增多初诊病人的治疗机会。
四、对于慢性病人,采取了集中治疗的办法。因为内科慢性病人最多,病情也最复杂,所以先从内科开始,即选择同类疾病(还要照顾病情的程度)的病人,分批集中在同一时间里,进行诊治。诊治前先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并告以疗养时应注意的事项。这样既省时又省事,病人也很满意。北京市立第五医院外科,对慢性关节炎患者,也实行了集中治疗,扩大了集中治疗的范围。过去,医生在诊疗中常因为对病人作解释工作(特别是对慢性病人)而耽误对其他病人的治疗,不解释或少解释则病人又不满意;自实行集中治疗后,这一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已初步得到解决。
五、适当调整劳动组织,密切各科间的联系。如北京市立第三医院,由于调整了劳动组织,增加了三个诊察台,并集中各科能作手术的人员,统一使用,把过去积压的小手术,都作了处置。各医院住院处和病房也建立了联系制度,这样便充分地发挥了病床的潜力。过去医生担任的许多非技术性操作,已尽可能交由护士去作,增加了医生的技术操作时间。
除上所述,还改变了门诊治疗和巡查病房同时并进的规定,延长了挂号时间,加强了护士在开诊前的准备工作。药房根据一般常用的处方,配成了不同的粉剂和水剂,作了分装,因而发药也较前迅速了。
由于采取了以上的种种办法,医院工作已大有改进,因而忙乱现象也大大克服:
一、初诊预约病人,基本上得到了当日看病的机会。有的医院内科,虽然病人很多,但也能够使病人在两天以内看病,改变了过去十至十四天才能看病的情况。目前,各医院初诊和复诊病人的比例,多数已达到一比三,个别的科已达到一比一。
二、“三长一短”的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如病人等候挂号,过去平均需四十分钟,现在已减到十分钟,还有些医院已作到“随到随挂号”的地步。一个病人看一次病,过去最多用三小时半的时间,现在最多不超过一小时;只来医院打针的病人,过去打一次针最多要花费一小时,现在只用五、六分钟就够了。
三、普遍地发挥了潜力。如北京市立第三医院妇产科,每日门诊病人定额已从六十人增加到一百一十人;北京市立第五医院每日门诊病人定额增加了一百人;北京市立第七医院增加了五十人;北京市立结核病防治院每周增加了二百人。同仁医院过去每日门诊九百多人,上午的门诊,有时要到下午一点半钟才能看完;现在不仅每日能看门诊病人一千三百二十人,而且能按时下班了。其他如北京市立第二医院、第六医院、五四医院、耳鼻咽喉医院等医院也都发挥了潜在力量。此外,在不增添工作人员、不增加劳动强度的原则下,全市还新增了病床七十五张。这些新增病床,如果每月每床收容两个病人,全年即可增收病人一千八百名。
四、提高了病床的使用率。过去病床的使用率平均为百分之八十二,现已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二点五(传染病院除外)。如北京市立第六医院的病床使用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七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一点三,北京市立第三医院、同仁医院等医院,均较过去提高了百分之十。过去许多医院怕麻烦,不愿多收留病人,现在都争着收留病人了。
整顿门诊工作以来所获得的成绩,使医院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信心。过去由于忙乱不堪,工作吃力,外界责难较多,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信心受了不小影响。现在工作改进了,再不像过去那样忙乱了,受到的不是责难而是表扬了,工作人员觉得有了信心,也有了余力;因此,最近各医院又和共有二十多万工人的若干工矿企业单位,订立了医疗合同。过去大家都怕工作多,现在是怕工作少,这是一个显著的转变。
因为改变了“三长一短”的状况,节省了群众的许多宝贵光阴。如果把这些光阴用到生产上,则此次工作的改进,对于保证生产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惊人的。市立各医疗机构,每日平均门诊一万三千人次,每人平均按节省两小时计算,则每日共省二万六千小时,等于三千二百五十个劳动日。这一点是不容易看得见的,但却是一个极大的成绩。
此次整顿医院工作,广大群众反应很好。市立医疗机构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了,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也密切了。特别是多数医院的领导干部,在这次改进工作的过程中,丰富了管理城市医院的经验,改变了过去多年忙于琐碎事务的状况,开始转向对医院工作的有计划的管理。而此次改进工作的结果,也进一步为作好有计划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整顿医院工作所以获得成功,关键是克服了“保守思想”。过去医务工作者总认为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要求也不断增长,但因医疗机构的不足,形成了医疗上的供不应求现象,因而城市医院的忙乱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认为医疗上的“供不应求”和忙乱现象,不是短期内能够克服的,除非多多增添医疗机构,直至能够满足人民需要。因而单纯希望将来能增设医疗机构,坐待困难的来日解决,而不积极地设法改进工作。
事实证明,因医疗机构不敷需要,给工作带来的困难是很大的,因而需要逐步增设医疗机构,以适当满足人民的要求;但是,决不应把医疗机构不敷需要看成是形成医疗上忙乱现象的唯一无二的原因。因为这样一来,就必然忽视或减弱自己的主观努力,不能勇敢地克服困难。我们认为,正是因为医疗机构不敷需要,就更应当加强主观努力,克服困难,打破忙乱的局面。此次改进工作所得到的成绩,就是一个无可置辩的佐证。这一事实教育了我们,保守思想是阻碍工作前进的绊脚石,必须克服保守思想,工作才能不断前进。


第3版()
专栏:

我们实行了慢性病集中治疗
北京市立第五医院院长 魏正明 副院长 胡璧臣
我们医院是北京市施行公费医疗的中心医院。到我们医院看病的,除少数是和我们医院订有医疗合同的市属企业单位的职工外,绝大部分是北京市各机关的干部。
我们医院的门诊、住院情况虽然不像某些医院那样拥挤,但门诊的忙乱现象仍是严重的。一般初诊病人要等十天才能看上病,复诊病人还要长一些。因为门诊工作的忙乱,不仅病人因不能按时看病,表示不满,就是医院工作人员也因每天不能按时下班,工作情绪不高。过去我们曾经认为,门诊工作的忙乱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因为北京市的机关多,医院少,卫生医疗机构的发展赶不上人民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夏秋两季,发病率一般说来是比较高的。但事实证明,这只是造成门诊工作忙乱的一部分客观原因。因为这一点没有弄清楚,所以没有认真考虑怎样根据我们医院的条件和病人的情况来调配现有的医疗力量,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医疗制度,适当地解决门诊拥挤现象,以致这一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自从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共卫生局提出“便利病人,挖掘潜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口号,号召各市级医院积极整顿门诊工作,逐步改变门诊拥挤现象以后,我院全体工作人员才开始研究门诊忙乱的原因,积极设法来改变目前门诊的忙乱状况。
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在我们医院里,慢性病人相当多。据不完全统计,在内科门诊病人中,肺结核患者约占百分之二十,神经衰弱患者约占百分之二十,慢性心脏病患者约占百分之十;外科门诊病人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约占百分之三十。病人因为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情绪很坏,疑虑也多,要求早日痊愈的心情也最迫切;又因他们缺乏基本的医药卫生常识,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总是希望医生能及时地给予有效的治疗,并且希望医生能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但是,因为病人多,门诊工作有定额,每个医生每小时平均必须看九个病人,因此很难满足这些病人的要求;同时,在医生看来,这些慢性病不是一下子可以治好的,所以也就不愿意、实际上也不可能花许多时间向病人作解释工作。这一来,复诊病人一天一天增多,门诊工作也便更加忙乱起来。
以上的情况表明,在我们医院里要克服门诊工作的忙乱现象,必须先从解决慢性病人问题着手。今年七月,我们医院召开了党、政、工、团的负责同志和各科室的医生、护士的会议,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会上初步确定了把同类型的慢性病人集中起来治疗的方针。这一方针,不仅可以提高对慢性病人的治疗效果,而且也可以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医疗制度和克服门诊工作的忙乱现象。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现有的医疗力量。
七月底,我们开始调配了强有力的干部,充实了门诊的医疗力量,设立了慢性病诊察室,同时指定公共卫生护士在候诊室向候诊病人宣传慢性病集中治疗的优点,争取病人的信赖与合作。八月三日,我们便开始了肺结核患者的集中治疗。九月十四日、二十一日又分别开始了神经衰弱症和慢性关节炎患者的集中治疗。
所谓慢性病集中治疗,就是把同一类型同等病情的慢性病人集中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治疗。在进行集中治疗以前,我们首先将患有肺结核、神经衰弱症、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然后按病情加以分类(如神经衰弱患者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三组),初诊的病人经诊断后也随时指定其参加某一组治疗。我们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先由各诊察室的公共卫生护士根据病人的共同特点向病人进行候诊教育,使每一个病人都能充分地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病源、病状、预后情况和疗养方法;医生则针对病人的思想情况进行特殊的教育和必要的解释,以便让病人正确地了解预防和护理等等的方法。由于在治疗前进行了充分的思想教育,医生也就能够集中力量进行治疗工作。三个月来,试行慢性病集中治疗的结果,证明在像我们这样拥有较多慢性病人的医院里采用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使医院有可能掌握每日的复诊人数,在最大限度内克服门诊工作的忙乱现象;而且,各技术室也能有准备地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例如爱克斯光室和手术室可以在集中治疗的头一天大致了解决日需要透视和作手术的人数,药房可以知道某一部分病人需要什么样的药品,医生也可以集中精力研究次日诊断治疗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现在,我们医院的门诊忙乱现象已初步克服。过去,内科门诊的一个医生,如果要在一个上午看三十六个病人,就必须延长工作时间一、二小时。现在,普通内科门诊一个医生在一个上午就可以准时看完三十六个病人;而实行集中治疗的内科门诊,一个医生在一个上午就可以看四、五十个病人,有时可看六十个左右的病人。过去外科门诊不可能单独进行石蜡疗法,现在一上午可以给二十多个慢性关节炎病人做石蜡疗法了。目前,内科初诊病人一般都能在当天得到治疗,复诊病人的预约时间也大大地缩短了。
由于实行了慢性病集中治疗,医生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为病人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病人感到医生较过去负责多了。病人达德山说:“肺结核病实行集中治疗以后,医生对每个病人都作了全面的了解,我们也摸清了自己的病状,因此我相信医生的诊断和所说的疗养方法都是正确的。假若早就这样做,我的病也早就好了。”病人胡瑞祥说:“过去医生不愿意花时间给我们讲神经衰弱症的道理,因此,我的思想上总有一个疙瘩。这次医生用很多的时间给病人讲解神经衰弱的病原和疗养方法,给我解除了个很大的思想包袱。”由于病类集中,医生也便于在病理和治疗方面进行研究,逐步提高专科治疗的技术水平。公共卫生护士和门诊护士对这些病症也逐渐地积累了系统的知识。病人经过候诊教育以后,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医药卫生知识,他们在其它地方也可以向其它病人进行宣传。
但慢性病集中治疗,在我们医院还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们希望和其它兄弟医院交流经验,以便继续改进工作,进一步地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3版()
专栏:短评

努力克服医院的忙乱现象
今天本报发表了北京市医院克服忙乱现象的初步经验,值得各地医院的重视。各城市医院门诊拥挤忙乱的现象是相当普遍而严重的。一般医院都感到工作过于繁重,效率太低;至于病人,因为挂号、候诊、取药时间长,得不到及时治疗和充分诊断时间,则对医院颇为不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提高了,对医药卫生的要求不断增长,而医药卫生人材的培养和医疗机构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些医务工作者,特别是某些医疗机构的领导同志,片面地强调医疗上供不应求的矛盾,认为不增加干部,不增加设备,不提高劳动强度,这种矛盾是不能克服的。北京市医院克服忙乱现象的初步经验,证明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北京市改进医院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般医院都是有着潜在力量的。北京市各医院在“便利病人,挖掘潜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口号下,发动了群众,进行了研究,挖掘了潜在力量,结果各医院门诊拥挤,忙乱和住院困难的状况确已有所改变。由此可见城市医院门诊拥挤、忙乱现象之所以产生,医疗上的供不应求,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只要医院领导同志善于发动群众,集中大家的智慧,改进各方面的制度,尽量挖掘潜力,医院的忙乱现象,不是完全不能克服的。
搞好医院的医疗预防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工作,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极为密切。特别是医院门诊工作,乃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各城市的卫生领导机关,必须重视这一工作,加强对医院工作的领导,使之不断改进制度,挖掘潜力,提高工作效能。这不仅对目前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极大意义,而且对医务工作者也是一个很好的政治教育。


第3版()
专栏:

太原国营二四七厂党委对干部理论学习的领导
时寿之
太原国营二四七厂的干部理论学习,在党委具体领导下,从学习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文件以来,逐步地健全了学习生活,提高了干部的学习兴趣,并获得了一定成绩。该厂是太原市的模范学习单位。该厂党委因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方面获得成绩,曾受到中共太原市委的表扬。
该厂在学习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文件之后,从今年二月起,即开始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高级组)和“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
(中、初级组)的学习;从今年七月起,又开始了
“联共(布)党史”(高、中级组)和“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经过”(初级组)的学习。现在,全厂有百分之五十点七的干部都参加理论学习。
该厂党委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主要经验是:善于针对厂矿的特点,来进行干部理论学习的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一、针对厂矿特点,改进了干部理论
学习的组织领导
(一)厂矿的干部一般比机关的干部成员复杂,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也极悬殊。该厂在参加理论学习的干部中,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占百分之十六点五,工人提拔起来的占百分之十五点五,解放后参加工作的占百分之二十六点三,解放前在原厂工作的占百分之二十九点六,新参加工作的知识分子占百分之十一点九。其中党员干部占百分之九,非党员干部占百分之九十一。这些干部中有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党员老干部,也有解放后三年来没正式学过一本政治理论书的知识分子;有留过学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也有文化水平很低的工农干部。根据这种情况,党委实行了考试编组制度。一般是把不够初中文化水平的编入文化班,把政治理论上没有基础的编入初级组,把部分政治上进步较快、理论上可以跟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新干部编入中级组。为了认真地做好编级工作,一再进行了动员和调整,现在编组已做到基本上合理。因此,大家学习情绪很高。
(二)厂矿工作业务的性质,也给干部理论学习带来了与机关不同的特点。第一,工厂是使用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的单位,而一般干部的技术水平却大大地落后于客观需要,因此就容易产生重视业务技术学习、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例如有的同志说:“不学技术将不能进行工作,不学理论暂且还可过下去。”党委十分注意这种情况,一方面,适当地安排了理论学习时间和业务学习时间,将理论学习时间从过去的每周十小时缩减到每周四小时,而将业务学习时间相对地增加;另一方面,加强对学习的指导,提倡学以致用。第二,工厂中工作比较紧张,因而,过去常有因工作耽误了学习的现象。为此,党委一方面规定了学习制度,如在学习时间,除临时性的事故外,一般不得进行工作,并建立了签到考勤和检查制度;另一方面,号召大家把早晨学习时间要做的事情,在前一天下午下班前就预先安排,尽可能做到既不妨碍生产,也不耽误学习。经验证明,这样的做法是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的。现在该厂一般干部都已初步养成了学习习惯,几乎没有在学习时间工作或迟到早退,也没有因学习妨碍生产的现象。
(三)厂矿的车间支部书记,不少是新从工人中提拔起来的,文化水平还不够初中程度,理论上也没有基础,这就使支部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发生困难。党委针对这个情况,在学习“联共(布)党史”的开始时,改变了以往由支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组织形式,而由党委来直接领导整个干部理论学习,支部在学习中起保证和督促作用。党委首先建立了四个指导学习班——中级组一个班,指导四个小组;初级组三个班,各指导十二、三个小组。每班设班长、副班长各一人,由党委指派,都是兼职。这些同志对理论学习热情很高,并有能力和时间来担负指导任务。党委为了照顾他们的指导工作,每月给予两整天的时间(自己可以灵活使用)专门进行理论学习的活动。班的任务是组织听讲,领导和培养小组长、辅导员,掌握学员的思想情况和学习问题,经常向党委汇报。中级组四个小组中,成立一个核心小组,其成员是参加中级组学习的初级组教员和班长等人,这个小组一方面起带动初级组的作用,一方面起指导一般中级组的作用。小组的任务是随时端正学习态度,坚持制度,掌握学习重点,开好讨论会。班以下每两个小组设一个辅导员,由大家提名,经党委研究后正式聘请。按照规定,辅导员在每星期五、六的业余活动时间不参加其他活动,以做到先学一步。辅导员的任务是解释一些必要的名词术语,帮助领会讲课内容,介绍学习方法、经验等。这样的组织形式,可以帮助支部克服不能领导理论学习的困难,并可以帮助党委通过它把理论学习完全领导起来。
二、加强对干部学习的思想领导
(一)自上而下地广泛而深入地进行动员,对准思想实际情况,反复阐明学习的要求和目的,是学习开始时的首要工作。在学习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文件时,该厂根据市委动员报告的精神,结合本厂实际,由党委副书记成生瑜同志作了动员。事先调查了各种类型干部的思想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不同要求。如学国际形势时,老干部主要从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和两个平行市场的出现去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新特点;新干部主要是从本质上弄清两大阵营究竟谁的力量大;工程技术人员则是认识苏联的强大和发展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重大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学习苏联的思想。这就使每个人对学习目的有了明确认识,感觉到学习有门路、能够解决问题。
(二)拟订具体进度,提示章节重点,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并适时地抓住带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启发自由思想,开展自由论辩,然后集中群众的思想进行总结,搞通学习中主要问题。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的时候,该厂在总的学习计划下,按照学习单元制发“课程表”。“课程表”包括具体进度、讲课讨论的时间安排、学习重点、复习讨论题和参考文件。这样,由于小组和个人预先了解学习程序,以往因临时请示党委而耽误学习的现象就不再发生了。学习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文件时,该厂还曾环绕四个争执很多的问题展开讨论。各小组讨论后,选出自己的代表在大讨论会上发言。讨论后,由党委的同志做了综合发言,然后让大家回到小组再进行讨论,最后由党委副书记成生瑜同志做总结。大家对这样的讨论很满意。
(三)复习和总结收获,进行全面测验,民主评卷,做到有始有终。当“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学习结束之际,成生瑜同志把如何进行复习和总结收获作了报告,大家摸着了门径,知道从那些方面着手。测验和民主评卷的过程,也就是复习问题总结收获的过程,大家情绪很紧张。从个人到小组总结之后,然后再由党委总结,并通过总结给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3版()
专栏:

华东城市基层选举的作法和经验
华东行政委员会普选办公室主任 邢子陶
华东许多城市正在进行基层选举工作。截至九月底止,共有三十二个市的三十六个市区、六百四十五个选区、七十四个派出所和街道进行了典型试办工作,其中已完成的共有十七个市区、六十个选区、八个派出所和街道。南京、无锡、济南、青岛、杭州、蚌埠、厦门等市基层选举工作已全面展开;福州市各市区选举工作已经结束;县的城区的选举工作刚在开始。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集中、流动频繁,工厂、企业、机关、学校众多,生产、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不一致,部分居民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亦不一致。政治情况与阶级、阶层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和要求也各有不同。这些就是城市基层选举的环境特点。进行城市基层选举工作,必须依据和照顾这些特点,否则将会发生偏差。
华东各城市的基层选举工作都是结合生产进行的。生产在城市和农村都是长期的中心任务,普选工作必须结合生产。但城市与农村有所不同。根据华东区的经验,城市中基层选举和生产的关系,选举工作是要在不妨碍生产、工作和学习的条件下进行,并以普选作为政治动力推进生产、工作和学习。上海、无锡等城市在普选运动中,由于进行了当家做主的宣传教育,激发了工人的劳动热情,出现了不少模范事迹。上海市志成纱厂工人在普选中觉悟提高,改进了产品质量;上海市合作社联合社的工作人员在普选中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无锡市对分散的小型的商店和企业中进行国家观念的教育之后,减少了偷税漏税的行为。城市普选工作队一般不宜直接指导生产,普选工作结合生产也不能误解为在普选运动中就可以由普选工作组去包办代替解决生产上的各种问题,或者勉强生产领导机关去解决目前不能解决也不应解决的生产问题。无锡有的普选工作组曾在普选运动中擅自改订职工工资制度,结果引起工人思想混乱,产品质量降低。普选工作和生产统一计划、部署和贯彻,只能是在某些工厂企业单位负责人直接参加领导普选工作的条件下才是可行的。无锡市丽新、申新纱厂都是采取这种办法,在向职工进行普选爱国民主教育之后,检查并修订了生产计划和爱国公约,生产效率有显著提高,次布、断头减少。
在城市中进行基层选举工作,如何划分选区是比农村划分选区更为复杂的问题。选区的划分直接关系到代表候选人的提出。华东区的经验是:选区按照选民居住情况以原来的行政区作为基础划分,每个选区产生两个到五个代表较为合适。机关可以单独划成选区的单独划,不能单独划的和居民一起划,但可以单独编选民小组。郊区大的工厂、学校单独划选区,选举郊区的或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而不参加乡镇选举。大的建筑工地,也可以单独划分选区。属于市的工厂、学校、机关,设在其他县境的,参加当地的选举。县的机关设在非所属的大中城市的,则在城市进行人口和选民登记,需要回县选举的人,由选举委员会介绍回本县参加选举。
在人口调查和选民登记工作中,华东各城市根据居民居住情况特点,采取如下办法: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一致的,人口和选民在一处登记,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不一致的,在居住地点登记人口,在工作地点登记选民。城市水上区人口调查和选民登记的方法,是陆上有居住地点的在陆上登记,属于轮船公司的在轮船公司登记,以水上为住所的民船在水上登记。水上登记可按港口设站,随到随登记,水上人口多的单独划分选区,港务局、航务管理机构、轮船公司等划入水上选区。选民资格在陆上登记的,审查后转至水上。某些港口船只流动性太大的,则采取边来边宣传、边登记、边审查、边公布候选人、边选举的方法。
选民资格审查工作,城市比农村更为复杂和重要。各地事先估计到这一情况,都及早作好准备工作。福州市在人口调查开始前两个半月即进行准备工作,有的市甚至更早。各城市审查选民资格的方法,多是采取机关、工厂、学校按系统排队,居民按派出所排队,初步弄清有无选举权利的问题,然后交由选举委员会统一审查处理的办法。在审查中,对原来居住本市的地主和来历清楚的地主阶级分子,如果原籍土地改革已过五年,按照其平日的表现,和老解放区农村处理一般地主阶级分子的办法同样处理;地主兼其他职业或其他职业兼地主的分子,一时弄不清楚的,按照中央选举委员会“关于选民资格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五条第三段的规定处理。来历和成份不清的分子,采取去信、派人调查、讲明政策使其自觉交代、选民小组讨论揭发、可能时自找证明等办法加以弄清。审查选民资格,应当充分发挥选民小组的作用。杭州市中城区在这个工作中作得较好,选民共揭发了三百八十四个隐藏的地主阶级分子。
在基层选举工作中,华东区许多城市都注意通过这一运动对基层干部进行民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和改进他们的作风。各地对于基层干部进行教育和改造,一般采取了下述几种办法。南京、无锡等市在普选前利用晚上的时间,分别集中党、政、群众团体各系统的基层干部,进行了教育和组织了学习,并在较小的会议上,通过总结工作的方式,检查了可能当选为代表的基层干部的作风,加强了他们与人民的联系。福州、合肥等市,对于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而部分群众对他有些意见的基层干部,动员他们自动到群众中进行访问、解释和作必要的检讨。有的市则在讨论代表候选人时给以必要的教育。这些办法,对于提高和教育干部、改进干部的作风,都是行之有效的。
华东各城市代表候选人的提名工作,多是在保证工人阶级领导的条件下,照顾代表的广泛性和不同的地区的特点,使社会各阶层、各民族都在人民代表大会中有与其地位相适应的代表名额;而且也注意到妇女代表的名额。各地提名的方法,是采取中央选举委员会“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中所规定的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联合提名的方法。联合提名之前,华东许多城市都先把联合提名的方法在选民中通过,并在宣传中批判旧民主主义思想。在联合提名之前,都在选民中酝酿提名的人选,提名后再在选民小组中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进行代表候选人提名工作时,允许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在居住地点、工作地点、团体所在地、兼职地点选择一处提名,必要时也可以在本市同一市区内的其他选区参加提名。被提名的候选人,都是由所属团体和单位的代表在选民小组长会议上进行口头介绍。介绍时一般只讲历史和主要事迹。有的地方还由代表候选人在选民小组会上直接作自我介绍,内容包括本身历史、工作缺点(着重和当地群众有关系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代表候选人所介绍的这些材料和提出的保证,都记录下来,并交区人民政府存档保存,作为今后人民检查代表工作的一种依据。
华东各城市的选举方法,都是根据选民生产、工作、学习时间,文化程度,选区大小等不同特点,从便利选民为出发点来决定的。选举的方法,一般的是采取举手和投票相结合的方法,在选举大会上发给每一选民几张白纸盖印并注明日期的选票,选票数量与候选人数相等;每选举一个候选人,选民如同意,就拿着一张选票举手,由各组的监票人将票收齐投入各该候选人的票箱,当场统计公布。在选民多的场合,这一方法可以避免数举手人数的困难和弊病;选区小、选民少的则采取举手方法;机关、学校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法。此外,选民工作时间一致并有适当场所的,开大会一次选举;工作时间不一致的,分地分批进行;选区大、工作时间不一致、多数选民识字的,则采取设站投票方法选举。
机关选举因为各种原因,参加选举的选民比例比居民为小,因此机关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抓紧这一工作。福州市和杭州市在中共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召开了机关干部会,明确交代任务之后,机关的选举工作就好作了。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干部亲自到站登记,参加选举,省府机关工作人员(选民)除外出者外,全部参加了选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