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第一工程公司党组织在施工中进行建党工作的经验
中共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第一工程公司总支委员会,在去年施工中,认真地讨论研究了中共中央的建党指示,有领导、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了建党工作。第一工程公司总支委员会在建党之前,组织与训练了建党干部,进行了典型试验,在施工中坚持对广大职工与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共产主义教育,并结合各种运动与生产任务,培养了积极分子。在这个基础上,党组织于一九五二年冬训前后曾分别发展了两批党员。这些新党员中有四十一名是劳动模范。第一工程公司党组织在建党之后,继续注意对广大职工进行系统的共产主义教育,现在又新培养了六百余名积极分子。党和积极分子队伍的不断壮大,对于基本建设工程的进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一工程公司党组织的建党工作已经摸索出一些经验:
一、通过上党课的形式,向广大职工与积极分子进行了系统的共产主义教育,使职工的阶级觉悟不断地提高,这是建党工作中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季节中,坚持上党课制度是有困难的。但是只要组织得好,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根据第一工程公司党组织的经验,必须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解决时间问题。东北地区的基本建设是季节性的生产,任务重、时间紧,在施工季节中进行党课教育首先要碰到时间困难的问题。在开始时,由于第一工程公司对业余时间的支配没有统一的计划,每到业余时间,党、行政、工会、青年团就互相争时间,往往把党课教育时间挤掉了。党总支就根据这一情况与行政、工会、青年团共同研究规定了业余活动时间的统一分配制度,确定每星期二晚上七时至八时为上党课与团课时间(主要对象为党员、团员和自愿参加旁听的积极分子),并要求各部门坚持这一制度。如果必须在党课时间开会或作其他事情时,则要经过党支部的允许。这样就坚持了党课教育制度。
加强思想教育,逐步地动员职工和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并设法扩大讲课的效果。基本建设工作多是重体力劳动,工人工作一天后已很疲劳。根据这种情况,党组织就不能占很长的时间来上党课,而且也不能一下子把积极分子和职工都组织起来听课,必须耐心地进行思想动员,启发群众的自觉,逐步地组织大家自愿参加学习。如大型电机厂工地开始参加党课学习的只有三十个人,以后经过党员和工会、青年团进行宣传动员,到今年夏天已有三百人参加学习。有的单位组织听课的人回去向其他工人宣传,以扩大听课的效果。
党课内容还要紧密结合实际,每次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讲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之前,先用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职工的思想情况,针对职工思想中的主要问题确定讲课内容。如大型电机厂工地去年贯彻责任制时,在技术人员、职员和部分工人中,展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责任制运动迟迟不前。根据这个情况,党组织确定在党课中专门讲党员标准第六条,为什么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什么人才能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怎样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经过教育之后,积极分子和职工们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了,责任制运动就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今年春天发现职工中劳动纪律松懈,迟到早退的现象相当严重。支部分析了这些思想后,就通过讲党课,进行爱护国家财产和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讲完后,迟到早退的现象逐渐消灭。有些过去不在工地住的工人也都把铺盖搬到现场来住了。
二、通过当前工作,适应施工特点来培养考察积极分子,使建党与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要做到这
一点就需要:
从完成生产任务和各种活动中挑选积极分子,注意把生产中的模范先进人物作为党的积极分子,认为够条件时即确定为积极分子并继续进行培养。在培养积极分子时,要把积极分子组织到当前生产工作或运动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成为当前生产运动中的组织者与宣传者。第一工程公司党组织在进行某一项运动之前常常先召开党员、团员与积极分子大会进行动员,会上对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分别提出要求。此外,党组织还经常用座谈会或个别谈话形式给积极分子布置任务(如解决当前生产中的某一关键问题或要他们了解群众思想情况与宣传党的某些政策等),教给工作办法,并要他们汇报执行情况。有个工地的三十二名积极分子中,就有二十三名成为生产中的宣传员,经过这些积极分子的宣传鼓动,在推动这个工地一九五二年提前一个月完成工程任务当中起了一定作用。再如创造双手挤浆砌砖法的苏长有,创造抹灰流水作业法的杨德重,创造木工流水作业法的谢万福等先进人物,都是这个公司的积极分子(有的现在已成为党员)。因此,有些工地干部反映:添上一个积极分子生产上就增加一分力量。原来认为建党影响生产的某些行政干部,后来都积极地参加了建党工作。
针对基本建设单位调动多、流动性大的规律,第一工程公司党组织建立了积极分子名单、卡片、记事、转关系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对各方面的积极分子,支部都进行登记,填写卡片,建立经常的积极分子“记事”簿,填写积极分子的思想与工作表现。积极分子调动工作时,原支部便及时将材料转去。另一个组织便可在原支部考察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考察培养工作。这样就保证了党组织能够对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培养考察工作,使其很快提高到党员的水平。
三、组织与训练建党干部,这是基本建设部门进行建党工作的关键。根据第一工程公司党组织的经验,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党委重视,加强具体领导,同时有专人负责。第一工程公司与其他基本建设单位一样,党的组织薄弱,党员少,且多集中在机关,因而就产生了建党任务繁重,主观力量不足的现象。因此,除动员全党动手,组织一切可能使用的力量外,还需要加强对建党干部的领导与训练。第一工程公司党组织曾经计划一九五二年“七一”发展一批党员,但因无专人负责,也没有具体领导,所以落了空。七月,上级党委对该公司领导不重视建党工作进行批评后,又重新订了计划,并由总支组织委员专门负责进行重点试验以创造经验,同时对各支部进行具体领导,教给办法,建立学习与汇报检查制度(每一至二周支部书记到总支汇报
一次,同时研究布置工作)。此外,为了动员全党动手,领导干部都带头做建党工作。
上级党委在冬训末期,每星期举办一次建党工作知识讲座。第一工程公司总支采取了“边学、边作”的方法,市委每讲一课后,总支就向全体党员进行传授和发动全体党员实地去作。这样不但提高了党员干部做建党工作的能力,同时也进行了建党动员。总支亲自进行重点试验,每一两个月总结一次建党工作,从中吸取经验、发现问题,向全体建党干部和党员作报告,再以支部为单位组织讨论,用实际经验来提高他们做建党工作的能力。工地支部也经常召集建党工作座谈会,由有经验的组织员或党员介绍经验或研究解决建党中的问题。
第一工程公司党组织除发动全党动手做建党工作之外,还配备了五名专职组织员。此外并组织了工会、青年团的力量,配合建党进行了以下工作:向党提出所属系统下的积极分子的名单、材料及全面意见;在工人、干部和团员中进行共产主义的宣传教育;在工作基础薄弱的单位,加强青年团和工会工作,从多方面着手为建党工作创造条件。


第3版()
专栏:

介绍苏联的企业同志审判会
远光
在苏维埃政权成立后不久,苏联就有了同志审判会的组织。这一制度的建立,是苏维埃国家实现司法工作民主化,吸引广大劳动人民参加司法审判的重要形式之一。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旧俄罗斯沙皇制度和地主、资本家的统治,政权转入工人阶级的手中。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必须以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教育人民,和人们意识中残存的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斯大林同志在关于俄国共产党(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总结里曾说过:“党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开展以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改造老一代和教育新一代的工作。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习气、习惯、传统、偏见,是社会主义最危险的敌人。这些传统和习气控制着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时笼罩着无产阶级各阶层,有时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存在本身造成极大的危险。因此,必须同这些传统习气作斗争,必须在我们各方面的工作中克服它们,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精神教育新的一代,这一切,就是我们党的当前任务,不执行这些任务,社会主义就不能取得胜利。”(斯大林全集第六卷第二四八页)这种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人们的事业,除了苏联共产党和在它领导下的文化教育机关及苏维埃法院来实现外,同志审判会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同志审判会和苏维埃法院的区别,是它运用另外一种形式,发挥群众自己的力量,培养群众的纪律性和自觉性,克服人们的各种不良意识与不良行为。因此,在整个社会改造过程中,它占着重要的地位。
同志审判会不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而是一种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的组织。它的组织、任务与工作方式、方法,都和国家法院有所不同。从组织上说,企业同志审判会,是由企业职工大会选举产生的,一般有委员五人至七人。它的工作受地方职工会的领导,地方人民法院有责任对它的工作进行帮助,并根据它的权利与义务给予指导,因此,企业同志审判会是和国家法院系统同时并存的;它的任务主要放在巩固劳动纪律和推动生产上;它的工作方式、方法是一种群众性的教育感化的方法,而不是国家机关对于违法分子的制裁。
现代企业同志审判会的雏型,即所谓“工人纪律同志审判会”,创始于一九一九年,最初是在莫斯科、彼得格勒和其他许多大城市的工厂企业中开始实行的。一九二八年八月二十七日俄罗斯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公布的“关于工厂、作坊、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同志审判会”的决议,对同志审判会的任务与职权作了规定,限制同志审判会仅处理在同一机关或同一企业的职员或工人间所发生的关于欺凌、虐待、侮辱等生活上的案件。到一九二九年,为了配合国家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同志审判会的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重点放在处理生产问题与生产纪律问题。一九三一年初,苏联政府总结了计划建设的经验,在企业及机关中实行了一系列的关于加强劳动纪律的措施,其中包括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关于改进企业同志审判会的决定。这个决定规定,企业同志审判会应积极地贯彻生产纪律的教育,和破坏生产以及类似的行为作斗争,以保证工业、财政计划的胜利完成。同时还规定企业同志审判会也可以处理五十卢布以下的轻微偷窃案件、轻微财产纠纷,以及不构成刑事责任的无赖行为和殴打、侮辱案件等。在制裁方法上,除了警告,公开申斥,向行政上提出免职的建议外,并规定可采取轻微罚金(十卢布以下的),向职工会提出开除工会会籍的建议。伟大的卫国战争结束后,苏联政府又根据新的情况与需要,颁布了“企业与机关同志审判会条例”,把同志审判会的活动集中在帮助教育企业与机关中的工作人员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高度责任心,正确和及时地执行国家的命令与指示等;在制裁方法上也作了一些修改,目的是使企业与机关的同志审判会,在推动生产与保证任务的完成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根据“企业与机关同志审判会条例”规定,同志审判会负责处理以下案件:关于无正当原因的旷工;迟到或早退;在工作时醉酒;不执行首长的命令或指示;以不忠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务,因而产生废品或停工现象;以玩忽态度对待企业或机关的财产;违反技术安全设备规章及其他劳动纪律等案件。
同志审判会处理上述案件,以不构成刑事犯罪者为限。一个案件是否交由同志审判会处理,由该企业或机关的领导人决定。同志审判会在处理案件以前,应对案件进行调查研究;在审理时应听取被审人与证人的说明,其他列席人亦有发言权。同志审判会的判决,由委员依照普通多数表决通过,如认为证据不足时,亦可判决被审人不受处罚。判决书必须采取书面方式,以企业或机关领导人的命令公布,必要时也可在壁报上公布。同志审判会的判决为最终决定,不得表示不服;同志审判会如违反办案规章,企业或机关的领导人,有权建议同志审判会重新处理。
企业或机关同志审判会,可以采用下列制裁方法:第一、宣布公开警告;第二、宣布公开谴责;第三、向企业或机关领导人提出关于降职、降级或免职的建议;第四、向企业或机关领导人提出移送侦查机关或审判机关的有关刑事责任的材料。
苏联的同志审判会,除上述企业或机关同志审判会外,并有集体农庄同志审判会、住宅同志审判会等。这些同志审判会的组织程序、权利和义务,与企业或机关同志审判会大体相似。
同志审判会是苏联人民司法审判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的一种先进制度。苏联的企业同志审判会在发挥群众的力量,用同志感化教育的方法肃清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残余,巩固企业的劳动纪律和推动生产上,已作出了很大成绩。今天,我们的国家已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时期,学习苏联的这一先进的经验,在我们的国营工矿企业中,逐步地有重点地建立起同志审判会,这对于教育职工群众忠于祖国、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国家财产等,是有重大意义的。由于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还很不成熟,在建立同志审判会时,必须采取慎重、稳步前进的方针,有重点地先在领导较强的国营企业中试行,等到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第3版()
专栏:报纸巡礼

缩短灾期
九月份以来,河北日报对适时种麦和争取小麦增产进行了突出的宣传。河北省部分地区因今年七、八月份雨水过多,遭受了程度不同的灾害;这就给秋种工作增加了困难。但是河北是我国主要的产麦地区之一,适时种麦并争取小麦增产,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家对细粮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对于缩短灾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河北省党、政领导机关根据当地条件,提出了今年争取种小麦三千五百万亩、平均每亩产九十斤的要求。河北日报为争取胜利完成这一种麦计划,曾在九月四日、十二日、二十八日、三十日连续发表社论、短论,反复强调增产小麦对于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减轻灾区人民明年在生产、生活方面困难的严重意义,指出“积极领导种麦是当前农业生产上最突出的中心工作”,“贻误种麦,就要在政治上犯错误”。报纸在阐明完成种麦任务的重大意义的同时,还注意扫除干部和群众中的思想障碍。如九月四日发表的宣传员讲话,就曾批判了部分农民在受灾以后生产信心不足、打算盲目外出的错误,分析了克服困难的条件和办法,动员农民赶快排水誊地准备种麦。九月二十八日又针对部分地区由于近来缺雨以致农田干旱,而干部群众还认为今年雨水多墒情好的盲目乐观情绪,提出克服靠天等雨思想,适时种麦。这就为广大干部群众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要完成种麦任务,需要进行许多政治经济工作,特别是需要克服由于部分地区受灾而带来的许多困难;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认真加强领导。河北日报抓住了这个关键问题,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各地领导机关贯彻省委指示,采取具体有效措施,推动和领导种麦工作的情况。如对天津专区领导机关深入下层发动群众排除积水,及时检查种麦准备工作和具体解决种麦困难的作法,就曾作了突出的报道。在另一方面,报纸对交河县滥发统计表格,南和、安次等县对种麦工作缺乏统一领导或具体领导等妨碍生产的现象,及时提出了批评。围绕着适时种麦这一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报纸还运用具体事例介绍了各地排水脱地、整地保墒、推广密植以及解决麦种、肥料、人力、畜力等问题的办法和经验,以推动种麦工作的开展。
为鼓舞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以战斗精神克服种麦中的困难,河北日报还大力表扬了这方面的好人好事。例如十月六日发表的“刘运录领导全村种麦又快又好”的报道,就曾生动地描述了武邑县东里村村主任、共产党员刘运录通过耐心的宣传并用典型示范办法扭转了群众只顾眼前利益,忙于织席卖钱而不积极准备种麦的思想,并具体帮助和发动群众克服了地湿难耕及人力、畜力缺乏等困难,结果全村掀起了耕地的热潮,在几天之内将五百多亩早茬地都耕了一遍,接着全部耩上了麦子;另外二百亩晚茬地,也正在往回收割,准备誊好地再种麦。
在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努力下,目前河北省各地正进入紧张的突击播种阶段,已获得很大的成绩,如邢台专区到十月五日止已完成种麦计划百分之八十二强。但是还有一些干部、群众存有“今年雨水大,种麦不成问题”等麻痹思想,没有抓紧种麦的有利时间。河北日报在十月二日的报道中指出了这个问题,要求各地继续加强具体领导,保证在最短期间全部完成播种任务。


第3版()
专栏:报纸巡礼

“空应主任”
内蒙古日报在八、九月间供应秋收农具的宣传中,为动员供销合作社作到及时供应,曾对一些不应有的积压和脱销现象,进行了具体的揭露和批判。八月二十日刊登的“‘空应主任’外号的来由”
一文,就是一个比较生动的例子
供应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为尽可能多地供应农民社员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必须抓紧时机作好物资调运和储备工作。临时需要临时采购的作法,必然会造成先脱销后积压的被动局面。报道中所描绘的这位“空应主任”(通辽县四区中心供销合作社的供应主任——陈贵安),正因为采取了临时需要临时采购,和“啥货卖的快经营啥,啥有利经营啥”的作法,所以也毫无例外地造成先脱销后积压、怕积压又脱销的被动局面。
这种被动局面自然是很狼狈的,但却是不留情的事实。报道用了九百字,即把这种被动局面作了这样形象的描写:去年冬季,陈贵安看到镇内缺煤,就到彰武买来两火车煤,一哄就卖光了。陈主任一捉摸,唔!这项生意还不错,于是又买来两火车煤,可是,他就忘了考虑一下销路到底有多大?结果那批煤怎卖也卖不动了,……直到现在还积压煤三万多斤。镇上肉卖的挺快,陈主任很敏感地发现了这个“窍门”,便收拾收拾开了一个肉铺,可是,由于经营不善,一口猪赔进去六万块钱。今年春天,刨楂子季节已经过去了。一天,陈主任听了一个老乡说:“合作社没有铁镐!”于是,他也不了解一下情况,就和私商订了一百把镐。销货员说:“陈主任,现在刨楂子的季节已经过啦!”他说:“你知道啥!保证能卖。”结果,铁镐的命运是一进仓库再也没出来。该社积压有八十一个小锄头,今年一到开锄季节,陈主任很担心小锄头这个“冷货”没销路,赶快把价格由三千五百元降到三千元,接着又降到两千五百元。没想到今年推广肇源丰产经验要实行间苗,一下子小锄头都卖光了,“冷货”原来是热货。后来,分销店又提出要继续供应小锄头,陈主任满口答应下来。五天、十天飞快地过去了,小苗一天一天高起来了,可是,分销店再也没见到小锄头的影子。报道中说,陈主任对社员群众委托给他的事总是满口应承下来,可是,说后往往兑现不了。因此,有的社员叫他是“空应主任”。这就是“空应主任”外号的来由。
从这篇报道中所揭露的事实来看,这位“空应主任”的特点,主要是:不调查研究群众的需要,也不顾群众的“胃口”有多大,只要是快货、盈利多,就盲目地购进;同时,在表面上则满口答应社员群众的要求,可是不去兑现。这样的经营作风,显然是一种主观主义和资本主义经营的思想作风,当然应该加以揭露批判。这篇报道虽然在这方面表现得还不够明确、有力,但是,内蒙古日报所抓取的这种典型事例,却是带有普遍性的,因而也是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


第3版()
专栏:

中国人民大学的函授专修班
中国人民大学函授部
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解决广大在职干部不能脱离工作专事学习的困难,函授教育在今天就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函授教育在苏联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业经取得重大成绩。中国人民大学接受了苏联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在许多有实际经验的苏联专家指导下,在今年二月间开始试办在职干部教育函授专修班。
函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与提高在职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理论知识。我们是在“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下进行工作的,采取“以自学为主,辅之以讲授与辅导”的方式。
按我校目前的主观条件和客观需要,先设国民经济计划、工业经济、财政、银行、供销与消费合作社、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工业统计、贸易统计、工业会计等十个专修班。学习期限共两年(分四个学期),比我校专修科多一年。每学期约十七周到二十周,每周学习时间为十八小时。自学时间占百分之七十,讲授、辅导时数占百分之三十。每月进行一次作业检查,每学期有期考,修业期满后举行毕业考试,合格者发给修业证书。学校对函授生只负培养、教育的责任,不负责分配他们的工作,也不负责替他们解决升学问题。
函授专修班的课程计划,大体上和本校专修科相同。根据函授教育的特点,对政治理论课稍进行了精简,而对业务理论课则力求加以充实。课程份量及其顺序为:每学期原则上只有两门课,先是政治理论课,后为业务理论和业务技术课。
今年二月间在北京、天津、太原等三个城市开始进行了试办,招收了由财经部门、企业厂矿等组织保送的在职干部二千七百六十五人参加函授学习。
为有效地组织和领导函授教学工作,在校长领导下设有函授部。下设教务、秘书两科,分别管理教务和行政事务工作。同时,在上述招收函授生的城市设立了函授学习辅导站,具体组织和领导函授生的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督促他们完成学习计划。
与函授各班有关的系、教研室,设函授教育副主任。系函授教育副主任负责领导所属教研室的函授工作。各教研室函授教育副主任的职责是:确定教学进度,配备教员,组织讲授和辅导,编写各课“学习方法指示”,指定参考资料等。
为保证函授教学工作,培养学员的学习习惯,防止学习上的自流现象,凡参加函授学习的在职干部,均组成学习班和学习组。函授生的学习班、组,是一种学习方面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和学生联系时不可缺少的桥梁,学校通过它来对学员进行领导。在不影响其学习的原则下,给班、组长指定一定任务,以加强自我管理。另外,还制定了适合函授学习特点的各种制度和纪律,如学习制度、考试制度、请假办法、休、退学手续等,要求参加函授学习的在职干部都能自觉地执行,使他们克服“函授学习不是正规学校教育”的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半年来,参加函授学习的大多数在职干部,都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按计划进行自修。
第一学期的课业已按计划完成,“中国革命史”课程举行了学期考试。三个站的平均考试成绩为三点二分,其中“优”占百分之八点四,“良”占百分之二十四点三,“中”占百分之五十八点一,“劣”占百分之九点二。从上述成绩看来,在职干部在函授学习中的收获是不小的,但和学校的教学要求比较起来,尚有相当距离。
目前,学校还没有编写出好的教材,“学习方法指示”也编写得不够好;在讲授、辅导和对函授生的管理方面,还缺乏经验。今后在这些方面都要加以改善和提高。
从半年来的函授教育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函授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理论基础,否则在学习大学专修科的课程时会遇到不少的困难。这次招生,因对这一点注意得不够,学员的水平极不一致,这就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影响了学员的学习效果(一部分学员曾因而中途退学)。
函授生在分散学习的环境下,常常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此,所在机关要对他们加强思想领导,启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检查和督促他们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函授生充分发挥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克服困难,养成学习习惯。


第3版()
专栏: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上海科学技术医务界完成“物理治疗学原理”的翻译工作
上海科学技术医务界已完成了一部苏联先进医学书籍“物理治疗学原理”的初稿翻译工作。全书共有七百多页,七十多万字。此项翻译工作,由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上海分会、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华东行政委员会卫生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卫生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等八个单位合组的“上海科学技术医务界俄文专业书籍编译委员会”领导进行。编译委员会还邀请了物理、医学业务技术及俄文文法方面的专家作顾问,解决翻译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参加翻译的人员共一百五十多人,历时一个半月。这一著作的译出,对学习苏联先进医学将会有极大帮助。
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举行文艺会演大会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最近在延吉市举行了全区文艺会演大会。参加这次会演的有该自治区内的工厂、矿山、农村和各阶层的代表共六百二十余人,其中有一百三十名劳动模范和烈属、模范军属,有一百多名民间艺人。大会表演的节目有歌剧、话剧、舞蹈、杂技等一百多个。
大会演出的很多节目,都生动地反映了延边朝鲜族人民为建立美好生活而进行的热情劳动。会演中表演的舞蹈,如狮子舞、剑舞、扇子舞等和音乐方面的春香传、游山歌、沈清歌、风箱谣等,都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整理、创作出来的较优秀的节目。


第3版()
专栏: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作用
苏联 伊·西哲利尼柯夫
红星报读者包玛兹金、密席梁柯夫、库尼波夫、西基柯夫等同志来信,要求解释有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作用问题。
为要正确地解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产生及其作用这一问题,就必须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关于社会发展法则和政治经济学法则的原理出发。
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说:经济法则的产生及其发生作用的基础是社会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生活,它始终是处在不断的发展、运动和变化之中。如果一定的经济条件变化和消失了,那么,由该经济条件所产生的经济法则也就随之消失和失去效力,新的经济法则便在新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并发生作用。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是自何时起发生作用的
有些同志断定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只是当社会主义在我国胜利之后才产生出来并发生作用的;他们并且还认为,在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内,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是不能存在和不能发生作用的。
这种说法不能认为是正确的。
大家都知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我国劳动人民剥夺了资产阶级的工厂、土地、铁路等主要生产资料,并把它们转变为社会财产即全民财产。在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在作为国民经济最主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我国工业部门内,从苏维埃政权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奠定了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即友爱合作的关系和摆脱了剥削的自由工作者相互帮助的关系。
这些经济条件,使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法则—保证最大限度资本主义利润的法则—失去了效力,因为这法则已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在公有财产制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便是满足劳动人民经常增长的需要。随着生产目的的改变,也就改变了实现生产目的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产生而产生出来并发生作用的。
但是,一种生产方式为另一种生产方式所更替,旧的经济制度向新的经济制度过渡,即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不能看作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时期,也不能看成是一时的举动。在我国,这一过渡几乎占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时期曾是发展、增长和巩固着的社会主义与那已被推翻但未被最终击溃因而仍在狂暴反抗的资本主义进行残酷剧烈斗争的时期。自然,在这种条件之下,在这种时期内,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还未能得到它发生作用的广阔场所。与起着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存在的同时,还存在着小商品经济结构和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不仅如此,当时在国内还存在着经济技术上的落后状态,所有这一切就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在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的发生作用的范围受到限制。
然而由此并不能妄自断言,例如说在社会主义结构范围内直接发生作用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无论如何也不能触及到小商品生产。要知道小商品生产即小农经济的产品总是规模愈来愈大地和社会主义工业的产品进行交换。而这就是说,直接在社会主义结构范围内发生作用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也间接地对小商品生产起着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阵地的稳固以及社会主义因素在一切国民经济部门内作用的加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发生作用范围就日益扩大了。
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命运,对于我们祖国的命运,对于巩固我国苏维埃经济制度具有决定的意义。在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后,共产党保证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城市和乡村都一无例外的统治,也就保证了社会主义的胜利。而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已经获得了广阔的发生作用场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作用表现在那里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的发展,是依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自觉的和创造性的劳动有计划地实现的。
但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苏联人民和苏联的领导机关便可不必估计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经济生活的规律,便可不必估计客观的可能性、经济法则尤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而任意为自己规定某种目的和任务和编制某种计划了。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首先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即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又决定了达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及其实现的办法都不是什么随意选择的结果。它们都是由客观的经济条件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所制约的。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客观性质就在这里。但是基本经济法则的客观性质,正如社会主义其他经济法则的客观性质一样,不是不受社会和人对它所起的某种影响,便可自行发生作用。
经济法则的自发破坏作用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质,因为这一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确保了生产过程的公有性质,社会和人都已摆脱了服从自发法则的状况,因而便不仅能够认识这些法则,而且能够自觉地运用和利用这些法则为社会谋求福利。
认识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和研究了它的要求之后,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便依靠着它并在自己的实际活动中估计到它,因而造成了保障这一基本法则能够日益获得发生作用的广阔场所的经济条件。在以高度技术为基础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不断增长和完善时,共产党和苏联政府日益充分地满足着苏联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下面举出一些表明我国工业产品以及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一九四八到一九五一年内增长情况的材料(以一九四○年为一○○):项目 一九四八年 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年 一九五一年全部工业产品的增长 一一八 一四一 一七三 二○二生产资料的增长 一三○ 一六三 二○五 二三九消费品的增长 九九 一○七 一二三 一四三(附图表)
一九五二年生产的工业产品与一九四○年相比较,大约增加二点三倍。而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一九四○年相比较,约增加到二点七倍。同时,消费品的生产也已大大增长了。
这些说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作用的材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就是工业生产不断的增长。尤其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发展得特别迅速,这就保证了顺利地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保证了国民经济的一切部门都能获得新式的技术装备。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各国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有技术发展中的周期停顿,以及由于经济危机而伴随着的社会生产力破坏的现象;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已经摆脱了经济危机,有的是不断的技术进步,在高度技术基础上生产的不断完善。
上面所举的材料也证明了,与苏联全部工业产品不断增长的同时,消费品的生产也是一贯地向上高涨。而这也完全是必然的现象。因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及其需要。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共产党和苏联政府采取了一切措施来进一步扩大日用品的生产,扩大商品流通,扩大并改善苏维埃贸易事业。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发生良好作用的结果,明显地表现在苏联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劳动人民住宅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教育事业和保健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共产党自觉地利用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它为逐步地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事业创造着物质和精神的前提。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要求也在第十九次党代表大会关于发展苏联的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指示中得到了反映。这些指示预定,在五年间,工业生产的水平与一九五○年相比较,约增加百分之七十。同时,生产资料的生产将增加百分之八十左右,而消费品的生产将达到百分之六十五左右。党还要农产品大大地增产,而这也是造成我国获得丰富产品的重要条件之一。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它的主要方向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发展过程。而社会主义生产一切特殊的经济法则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下扩大再生产的整个过程都要服从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作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决定着我国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进展。
我们的党倚靠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法则的了解,对于社会主义生产法则的了解,因而就决定了共产主义建设的各项任务以及领导国民经济的实际活动。
苏联人民正在实现着党的政策和苏联共产党十九次代表大会的各项历史性的决议,正在社会主义经济与文化发展中获得更新的和更光辉的胜利。
(杨少俊译自苏联“红星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