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鞍钢设计处发动群众制订设计计划
鞍山钢铁公司设计处在去年第四季度中把设计计划的管理列为工作重点之一,编制了个人、小组、工程单位以及全处的设计计划,同时积极推广平行流水作业、分工专业、按指示图表作业等先进经验,实行了奖惩制度,因而使设计工作面貌为之一新,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七号高炉系统工程设计,较原计划提前七个月完成了全部任务,比八号高炉的设计效率提高了一倍半以上。
鞍山钢铁公司设计处很早就开始编制设计计划了,可是由于领导重视不够,很长一个时期没有起什么作用。一九五一年十月以前,该处的领导干部对作设计计划还是采取“应付公事”的态度;一般设计工程负责人及设计人员更是毫无计划观念。设计计划只是由综合组与个别工程负责人凭主观想像制订的,以致个别工程项目设计拖迟了将近二年,质量上也发生了不少问题。一九五一年十月以后,设计处的领导干部开始注意按上级的要求编制了设计计划;但没有经过群众详细讨论,对客观情况估计不足,以致计划与实际脱节,在执行中常发生停工待料、前松后紧、忙闲不均等现象,影响任务不能按时完成。
这次,在编制计划的方法上,改变了过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作风,先自上而下地提出对设计质量及进度等方面的要求(愈往下愈具体),再由群众讨论制订出具体的设计计划,自下而上地逐层修改、审核、批准。与此同时,又积极推广先进的设计经验,结果便获得了上述的巨大成绩。
根据鞍山钢铁公司设计处两年来编制与贯彻设计计划的经验,要做好设计计划工作,必须领导重视,下定决心,采取下列措施:
一、发动群众讨论,使国家计划成为群众自觉的奋斗目标。因为群众最了解自己的工作与能力,所以群众讨论制订计划,最切合实际;同时经过群众讨论制订后,计划就有了群众基础。这样有群众保证而又切合实际的计划,必然可行,必然执行得好。如该处炼铁组发动群众制订的七号高炉设计计划,准确性很高;估计图纸二三○张,实际作出二三三点九张,准确性达百分之九十八;估计工数九二七个,实际用了八五九点六个,准确性达百分之九十二。在执行计划时,工作进度快,群众情绪高,结果较修订后的计划还提前一个月零三天完成了任务。
在发动群众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在各级设计负责人中树立计划观念。他们熟悉业务,担负着分配具体任务、提供初步轮廓计划、掌握设计进度等重要工作。他们如能重视设计计划,将对计划的制订与执行起重大的作用。该处电气组某工程负责同志业务能力虽强,但不重视计划,看不起群众,以前曾在某工程设计中产生错误一百余件,工作效率也低;一九五二年十月在红旗竞赛中,经过本组党员团员的说服动员,开始转变,不但热心地制订计划,按时填写表格,并积极帮助和带动其他同志,结果将原来估计完不成的某工程设计任务提前完成了。
二、充分搜集资料,积累经验,为制订设计计划打下物质基础。没有详细的、完备的原始资料,就不可能预定全部工程项目及设计工作的规模;没有必要的设计指导资料(包括设计工作本身的定额资料),也很难决定某项具体设计工作所需要的设计时间和人力,因此就不可能编制正确的设计计划。
要事先充分搜集设计资料,就必须将搜集资料工作列入设计工作年计划内,并编制详细的具体的搜集资料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以保证资料搜集得比较全面,避免遗漏,避免因人力和时间上与其他设计冲突而打乱其他计划。该处一九五一年作八号高炉设计时,即因未事先全面搜集资料,一边零碎地搜集资料,一边零碎地布置设计任务,使设计时间拖长一年多,还有遗漏项目须补作设计。
三、建立必要的制度,保证设计计划的编制及执行。根据鞍钢设计处的经验,除了建立奖惩制度、联系制度等外,尚须有下列制度:
首先是建立设计工作的责任制。因为总体工程中各单位及部分工程的设计工作是彼此密切联系的,某一单位工程的有无、大小、先后等,均会影响其他单位工程,因此决定工程内容、排定工作先后次序、明确各单位工程负责人间的关系及责任等,就必须有总负责人作统一的布置和指挥。否则就不可能编制出统一而完整的设计计划,并保证其执行。该处最近初步实行了设计总负责人制度,工作中的混乱现象已大大减少。
其次,必须建立检查制度。经常检查设计计划执行的情况,不但能及时发现执行计划中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计划的顺利实现,同时也可促使设计人员重视设计计划,更好地按计划工作。该处炼铁组及电气组由于建立了检查制度,并认真贯彻,设计计划就执行得较好。


第2版()
专栏:

动手设计之前
鞍山钢铁公司设计处处长 王金栋
动手设计之前,必须做好设计的准备工作。这种工作进行得好坏,将直接影响设计的质量与进度。——这是已经为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一条定理。但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我们对这一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致使某些工程的设计一再拖期,或错误百出。几年来,鞍山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那怕是像建筑住宅等比较简单的设计,亦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否则亦必发生很多错误。比如,鞍山在一九五二年所建筑的住宅工程,因为准备工作作得不好,使设计修改了五次之多!至于较大工程的设计,当然更不必说了。比如某号热风炉改建工程的设计,因为在设计之前没有详细调查炉壁情况,及至设计完了之后,又发现炉壁有裂缝,以至设计不得不又拖了一月。这些缺点和错误,我们都在党和上级的帮助之下,及时改正了,没有把它带到施工中去;但是它所给予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却是值得永远记取的。
根据鞍山几年来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要把设计工作做好,在集结了比较充裕的设计力量之后,——当然,这是作好设计工作最重要的决定的一环——应在开始设计之前,做好下列四件准备工作:
第一,及早订好基本建设计划,为及早动手设计创造有利条件;万万不可倒算时日,把设计时间挤得太短。由于我们对大规模的建设缺乏经验,对设计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以至往往在确定某工程建设计划的时候,不是从设计需要多久,准备需要多久……来计算和确定动工与竣工日期,而是倒过来先确定施工与竣工日期,最后再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准备和设计。这种逆向推算的结果,往往把设计时间挤得太短,致使设计工作不得不被迫突击进行。这样,再加上我们的设计力量薄弱与经验不足,便必然给设计工作造成很多困难。
那么,基本建设计划要订得多早、在制订中要注意些什么呢?从设计工作的角度看来,以下四点是在制订基本建设计划时必须注意的:(一)按照目前情况,如果要改修像八号高炉那样一个系统工程,在已有了初步设计的条件下,其具体的建设计划,最晚应在施工前八个月确定。否则,技术设计即难以按时完成。(二)如果修建一个需时较长的工程,在已有初步设计的情况下,最好能订出具体的、逐年的建设计划。千万不可干完一段,再提出一段。因为这一年的工程设计,往往和明年或后年的设计联系着。只有今年的计划,而无明年或后年的计划,设计上的许多重大问题往往无法考虑。若盲目设计,将必然招致设计程序上的混乱和经济上不可挽救的损失。譬如,根据今年工程要求,应用三十亿元建设一个加工厂,但明年它便完全没有用了。这样,就会形成很大浪费。如果预先知道明年的计划,便可以采用另外比较节省的办法。(三)就目前看来,基本建设计划之某些具体项目的增减变动,一时尚难完全避免,但每一工程项目设计的内部联系,又非常复杂;许多工程项目的增减,常常牵动设计的全局。因之在计划部门提出改变工程项目时,必须及早通知设计部门,并同时提出改变后的新措施,以免增加设计部门的困难。(四)设计部门应当了解设计能力与什么样的设计大体需时多少,从而正确的安排整个计划,以免产生倒算时日的现象。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看,如果做到上述四点,计划与设计之间的问题,即可大体获得解决。
第二,在已有初步设计的情况下,开始技术设计时,必须认真研究国家基本建设的具体计划,从而制订精确的设计计划。如果没有这种计划,或计划不精确,那么设计的成品便必然发生错误。因之在国家设计的具体计划确定之后,如何制订精确的设计计划,就成了最重要的设计准备工作了。
要把这种计划编制得精确,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它不仅要规定正确的设计程序,安排设计步骤,而且要正确地确定如何具体实现初步设计中早已确定了的各种先进的技术标准。鞍山的经验证明,要使这种计划编制得正确,起码应作到:(一)认真负责地研究计划部门提出的基本建设计划项目。因为在目前情况下,计划部门提出的某些计划项目中,很可能在经济上与技术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比如:鞍山一九五二年建设工程计划中,便不合理的提出了某厂要增建连续加热炉工程,而实际上这是不需要的。如果对原来计划不加研究,便不可能发现这种不合理现象。当然计划部门应当尽量不发生错误,但因此设计部门便不去研究计划,而采取拿来就用的办法,就不对了。此外,研究计划的另一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计划,从而为在设计上体现这个计划打下基础。(二)在研究编制计划时,必须建立责任制。办法是:按照计划部门提出的计划项目的多少,以工程为单位,确定适当数量的设计总负责人及专业设计负责人,由总负责人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和其他有关设计人员,研究各工程计划与编制各工程设计计划。这样,不但会避免过去单纯由设计计划部门编制计划时所产生的空洞和不及时等缺点,同时设计人员也因参加了设计计划的编制,在设计中更容易掌握计划中所规定的各种原则。(三)在编制这种计划中,必须对于如何体现初步设计中所规定的各项先进标准,加以具体研究,同时并根据施工需要,正确地规定设计次序。只有这样,设计工作才不会发生错误,才不会与施工需要脱节。(四)如果是国外做技术设计时,当然用不着我们做设计计划,但是我们的设计除了必须根据施工需要、明确提出设计的起止日期、交接时间、先后到达次序之外,还必须周密考虑国外设计者对我们的要求,制订出满足这些要求的计划。比如国外设计者要求我们在什么时候供给些什么资料;根据他们的要求,我们在什么时候提交什么资料等等。这里应当特别指出,万万不可简单从事,如果事先考虑不周,不仅会增添来往联络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必然影响国外设计的正常进行,迟延设计的完成日期,甚至造成国外设计的错误。
第三,在设计任务书被批准之后,必须大力组织各种原始资料的调查、勘测工作。
原始资料和设计的关系,就好像米与饭的关系,没有米当然煮不成饭。因此,在设计任务书编好之后,大力组织资料的调查与勘测工作,就成了设计准备工作的重要关键了。在过去一个时期中,因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曾使设计工作遭受过许多困难,甚至使某些设计全部作废。比如在某冷却塔改建工程的设计中,因为搜集资料时把原回水管的标高弄错了,致使整个设计全部作废。
怎样才能作好原始资料呢?(一)要作好原始资料的调查勘测工作,除了首先由设计部门根据设计的需要,制订统一的详细的调查、勘测计划,从而防止混乱及遗漏外,还必须组织专门的机构负担这
一工作,并应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如果因为工程不太大,而无须成立专门机构时,也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千万不可把这一重大而复杂的工作随便让人兼任,或把它交给没有这种经验的人去作。(二)除了建立一系列的责任制及审查制度之外,还必须制订搜集原始资料的工作纪律及规程,严格禁止道听途说及随便引用旧图等不良现象,从而保证原始材料的正确性。去年春天,鞍山基本建设设计处所测绘的千余张图纸,平均每张存在八个错误,主要的原因便是没有建立责任制、审查制及工作纪律规程等一系列的制度、纪律。现在建立了这些工作制度与纪律,已经很少产生此种现象了。(三)各主要设计负责人员不仅必须参加制订搜集原始资料的计划,而且在搜集原始资料开始之后,必须亲自参加这一工作的领导。这种做法有以下三个好处:一、加强了对这一工作的领导;二、更加熟悉了实际情况;三、为审查原始资料的正确与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四)在我们今天技术力量十分不足的情况下,大力组织有关机关、厂、矿人员,参加原始资料的搜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这样做时,必须特别注意:一、交清调查勘测项目,指出进行办法,定出完成日期。以免有了项目没办法,有了办法又不知何时完成,以致耽误设计。二、应特别加强对这些原始资料的审查工作。因为这些部门的同志不熟悉这一工作,可能比专业部门发生更多的错误。如果不加强审查,势必使这些错误漏网。三、多多对他们进行帮助。
第四,搜集设计所需之技术资料是设计准备工作的重要项目。
腐朽透顶的旧中国的统治者,连许多起码的技术资料都没有给我们留下;然而在进行较大的设计时,这些资料又是不可缺少的。比如中国在过去就没有全国的产品目录,这样,在设计时我们就不知在国内可以采用什么产品;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解决什么技术问题。而这种产品目录目前我们国家又不可能一时编出。因此各设计部门,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早搜集这些材料是十分必需的。比如鞍山为了解决某工程房顶的材料和防水剂的问题,曾经调查了八个城市有关工厂的生产技术能力,才最后解决了这些材料的制造问题。
当然,仅有国内的技术资料,仍不能满足大规模设计的需要,还必须搜集国外的技术资料,特别是苏联的技术资料。因为他们的技术标准是最先进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特别注意搜集各种典型设计,以便随时采用,和为推广苏联使用标准设计的先进经验打下基础,从而部分的解决目前我们设计力量不足的困难。为了使得这一工作进行得更有组织,最好能成立技术图书馆或技术档案室。
自然,鞍山在设计准备工作方面的经验还是不完整的。但我们相信,只要能够做到上述四点,将会使我们的设计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


第2版()
专栏:

天津铁路管理局
订办法改进设计工作
天津铁路管理局为了加紧进行基本建设的准备工作,根据技术人员统一调配、集中使用的原则,已从所属各段、处及运输分局等单位抽调了二十多名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绘图员),充实了设计机构,迅速投入设计工作,并订出了改进设计工作的四点办法:一、加强工作计划性,按指示图表实行有节奏的设计工作。该局所属基本建设处、施工处、各业务处,首先按照轻重缓急,共同进行工程排队,然后由设计科根据工程排队订出每季、每月的设计计划及每一具体对象的工作进度表,穿插配备设计力量,按指示图表实行有节奏的设计,经常检查,及时解决问题。二、实行科学的设计分工。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能力、特长,科学地组织分工,合理使用人力。工程师只做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应力分析等项工作,关于绘图、编造预算、描图、抄写等半技术性或非技术性的工作,尽量交给技术员、绘图员和练习生去做。这样就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他的工作效能。三、采用标准设计,减少设计重复,提高设计工作效率。今年一月初,北京、天津、太原三个铁路管理局设计科在天津召开了一次联席会,拟定可以采用定型设计的工程有九十五件,其中分配给天津铁路管理局设计的仅十六件。由于三个铁路管理局设计科的合作,就可以大大减少各单位的工作量。四、提前编制工料定额及单价分析。如做一个某种类型的窗子,需要几个人工;铺某种类型的地板,每平方公尺需要若干木材;修某种墙壁,每平方公尺需要若干钢筋洋灰,以及这些木材、钢筋、洋灰单价若干,都事先列表载明,待编制详细预算时,就可以省去很多计算手续。该局设计人员决心在六月底以前完成全年设计任务。


第2版()
专栏:经济生活简评

做好设计计划,保证按时把质量良好的图纸送到工地
要做好设计工作,应该和做其它工作一样,事先必须有一个计划。这就是根据对设计对象的全盘研究,对设计所具备的条件和必需资料的周密考虑,对自己设计能力的详细计算,正确地安排出工作的进度和步骤。只有这样,领导上才能心中有数,主动地、有预见地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才能合理地组织设计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设计工作。设计人员才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以便主动地考虑问题、安排工作,也才能加强责任心和发挥积极性,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中的返工现象和人力浪费。鞍山钢铁公司在设计八号高炉时,没有做设计计划,用了八千个工日;设计七号高炉时,订了设计计划,发动了竞赛,只用了三千个工日。这个例子充分有力地说明了制订设计计划的重要。
但是,除了个别单位以外,很多设计部门都还没有重视这一工作,设计工作还是盲目自流地“推着干”。设计任务究竟何时能够完成,心里没有底;设计对象的轻重缓急也没有预先安排,往往是次要的、容易做的设计完成了,重要的工程设计反而不能按时交出。设计人员责任不明,工作忙乱,效率低,质量不能保证。有时设计到中途才发现缺少资料或其他部分没有配合好,不得不中途停止,甚至全部返工。总之,由于没有周密的计划,因而浪费设计力量,延误或打乱施工的现象是非常普遍而严重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设计部门的领导同志对设计进度计划的作用认识不足。因而认为目前设计力量薄弱,设计资料和设计经验都十分缺乏,在这样的条件下,制订确切的设计计划是不可能的。其实,这是只看到了这一工作困难的一面,却没有了解正是因为我们的设计力量小,资料少,经验不够,才更需要制订设计计划来指导工作,来克服这些客观困难。鞍山钢铁公司设计处的经验就证明了,只要领导上重视,发动全体人员参加讨论,注意搜集、整理与制订设计定额,逐步建立设计工作的责任制,比较准确的设计计划是完全可以制订出来的。各地设计部门应该学习鞍山钢铁公司的经验,改进工作,制订出先进的、切实可行的设计进度计划,以便保证按时把质量良好的图纸送到工程现场去!


第2版()
专栏:

河北产油区油品倒流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
该省油脂公司因害怕积压商品竟取消合理库存量
河北省是花生、芝麻等油料油品的产地。河北生产的油品油料除了供应河北省的居民消费以外,并运销其他各省,和供应出口的需要。在河北省居民对油品的需要中,每年以第三季度最为殷切。河北省油脂公司按理应储备足够的油料油品,以供第三季度销售之用。但该公司不按本省居民的需要储备一定的油品油料,他们害怕积压商品,盲目地把所收购的油品油料大部运往天津,到本省市场油料供不应求时,又从天津或其他地区运回大批油品油料,分送各地。商品倒流的结果,使国家财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该公司去年第一、二季度在各地收购的花生油,绝大部分都运往天津,到第三季度又先后从天津调回七百二十余吨,分运石家庄、保定、泊镇、邯郸、衡水、定县等地,以单程火车运费计算,即损失一亿五千一百七十余万元;如以来回的双程运费计算,即损失三亿零三百余万元。搬运、装卸、货场租金、包装用品折旧和途行伤耗等等还未计算在内。
河北省油脂公司所属的辛集分公司,去年五、六月间也曾盲目运送一百二十吨芝麻到天津,但到去年七月份又从天津调回六十吨。保定地区在去年六月中旬即已发生花生油的国营牌价低于市价的现象,按理油脂公司应该掌握足够的花生油,及时出售,以稳定油价。但保定油脂分公司却盲目缩压库存,把望都、良乡、保定等地库存的花生油料运往天津。后来油价问题严重了,才从其他地区运回油料油品来抛货抑价。河北省其他各地也有类似情况。
据统计:两年来河北省油脂公司由天津倒运回去的各种油品达一千八百六十三吨,倒运回去的各种油料达六百八十四吨。其损失是很大的。因油品油料不能供应市场平抑油价所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最近各地国营贸易都在检查和反对积压商品,这是必要的。但有的同志为了怕积压商品,连应该储备的商品也不储备,这也是不对的。河北省油脂公司的教训应引起各地重视。(任彬、郑树锋)


第2版()
专栏:

汽水烤火的故事
王山风
在这严寒的冬天,吉林省公主岭土产公司还积压着一万多瓶汽水。为了不让这些汽水冻坏,特别生起火炉烤着它们。但这些汽水每天至少还要冻炸二十多瓶。全部汽水眼看就要变质而失去效用。这些汽水是怎样来的,为什么又会遭受到这样的损失呢?去年七月,公主岭的汽水畅销,土产公司的领导干部就派人到山海关去买汽水。买回一万二千多瓶汽水,天气已经凉了。但土产公司不肯减价出卖,就这样把这批汽水积压下来。
类似的事在公主岭土产公司并不只一件。两年来,由于该公司盲目采购、坐等高价、积压商品的结果,光损耗就达二十亿零一百六十万元。
这里再讲讲苹果和小鸡的故事。
一九五一年,该公司原计划采购九万斤苹果,但采购员却到瓦房店买回十七万斤。公司只有藏九万斤苹果的地窖,多买的八万斤苹果只好乱堆乱放,公司领导方面并不积极设法推销,继续按每斤二千八百元照常出售(成本每斤一千二百五十元至一千六百元)。直到一九五二年四月,苹果已烂了许多。公司迫不得已,将剩下的五万多斤苹果按每斤五百元出售。光这一次公司就损失了七千八百万元。
该公司一九五一年十月还买过一回小鸡,那次也是领导干部看见小鸡能赚钱,就叫怀德城土产商店买了一万多只。运到公司后,没有地方喂养,一下又卖不掉,就放在一个空屋子里。结果挤死的挤死,压死的压死,加上路上压死、病死的,一共损失了五千多只。该公司的工友刘成太看到公司领导干部的这种作法后说:咱们公司真不会作买卖,老想狠狠地赚一把钱,结果卖不了,扔的扔,烂的烂,老本也赔了。


第2版()
专栏:

在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里
古维进
去年十一月间,太行山下了大雪。在白茫茫的雪山里,快要黄昏的时候,我走到群山环抱的山西沁县东庄。这是一个自然村,有二十户人家。
张秃小领着我走进村子,他边走边道:
“咱这地方,山高路窄,十分偏僻,要不是办了个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外面的人是很少到来的。”
张秃小是东庄编村的中共支部书记,也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提起合作社,他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
“咱社自今年春天办起来之后,在春夏秋三季丰产评比当中,来参观的人实在多:有全村互助组员,有全县各村的互助组代表,有省里、专署和县里派来的干部,现在你们也来了。打算登报吗?”我说:“参观的人说了些什么呢?”他说:“大家都说我们的庄稼长得好,可不是嘛,一百七十七亩六分秋地全部增产啦!”我们向着村子的东头走去,张秃小兴奋地谈着增产的情形:一九五一年在互助组里,每亩秋地平均产量三二九点六斤,一九五二年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每亩秋地平均产量四一五点三八斤,比一九五一年增产八五点七八斤。超过全村一九五二年的平均产量百分之六十二,超过本村最好的互助组的平均产量百分之四十八,超过本村最好的单干户的平均产量百分之一百四十九。全社二十户人家,若以一九五一年收粮为基数,一九五二年增产粮食十五石至二十石的有五户,增产十石至十五石的五户,增产七石至十石的四户,增产五石至七石的六户(自留地的收入尚未计算在内)。加上一九五一年在互助组积下的余粮,现在每户平均有余粮十四、五石至二十石左右。
这时村子静悄悄的,有许多人家的门已经锁起来了。我问张秃小道:“满山遍野都是大雪,村里人那里去了呢?”旁边一个老汉答道:“都去气村参加物资交流大会去了。”
晚上,我住在李同锁的家里。他在物资交流大会上买回了大号花线毯子、灰斜纹布和纸烟,等等。李同锁说,在物资交流大会上,他们这个合作社的社员每个人都买了好几万元的日用品,至于他,已经买了十几万元日用品了。
灯光下,李同锁反来覆去地欣赏他新买的花线毯子。忽然,他高兴地说:“要不是办了土地社,咱的生活还能变成这样?”我说:“你从前的生活呢?”他说:“打忙工,赌钱,抽大烟,偷东西。可是自从土地改革分了地,入了互助组,就过起吃穿有余的日子来了。今年入了土地社,生活越发好,咱个人就分了二十石粮食,除去吃穿,能余下十多石。”
× × ×
第二天,我访问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许多社员。社员们知道我从北京来,都热情地打听毛主席的近况、首都的建设和朝鲜的战争。之后,我和社员谈起一九五二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丰产和社员的生活。他们都把这些成绩和支部书记张秃小、支部委员李富荣(社长)、李兴孩(社里的生产小组长兼村长)联系起来。他们说,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领导他们在组织起来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才有了今日的好时光。
这一天,我被分派到生产副小组长李富和家里吃饭。李富和给我谈到这样一个问题:当开始酝酿办社的时候,许多人存在“生产到顶”的思想,不主张办社。“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李富和说:
“咱村二十户人家,自从一九四二年组织互助组,一直互助到一九五一年。在这十年里边,特别是在五年前土地改革以后,每户都分到土地、牲口,互助组又讲究耕作技术,生产发展的很快。战前每亩地平均打九斗粮,现在每亩地平均打一石六斗左右。每户每年都有多少余粮。战前‘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已经变成吃穿不缺的生活了。这时候,许多人都感到组织起来就是这个样,不会有更大的前途。可是上级却号召进一步组织起来,试办土地社。许多人都打不通思想。”李富和说到这里,忽然缄默起来。我说:“是不是你也打不通思想呢?”他说:“可不是嘛,咱也和大家一个想法:咱这山凹凹地,石厚土薄,一亩地能打下一两石,大家每年吃穿有余,也就够了。办土地社还能使咱们的生活好到那里去呢?后来县委会派来干部,和支书张秃小、支部委员李富荣、李兴孩一起,每天在各种会议上反复解释土地社的性质和前途,讲苏联农民走向集体化的道路和富裕幸福的生活,讲李顺达的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和川底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绩,这样,大家的脑筋才慢慢转过来,了解社会还要往前走,生活还能再提高,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是引导大家向着这条道路走。至于说到咱这个山地,虽然不能使用拖拉机,造林和畜牧却是能发展的。这样,大家都了解办社的好处了。”
× × ×
晚上,社员们在社校(农业生产合作社办的学校)上完速成识字课,陆续回去了。有的人跑到李同锁的家里。他们知道这里住了一个北京来的同志,都想从这里问问北京有些什么新鲜的事情。我把所知道的新事情都告诉他们,就和他们谈起入社的问题。他们对于这个问题很有兴趣。
他们说,当大家了解了办社的好处以后,并不等于没有问题了。许多人还顾虑入社以后是不是就像说的这样好。这时候,支部书记张秃小、支部委员李富荣、李兴孩等带头入社。他们说:“听毛主席的话没有错。”接着,一些党团员跟着入社,他们也说:“听毛主席的话没有错。”这句话像一盏明灯,提醒了所有的人。反奸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组织互助,那一件不是听了毛主席的话,才有今天的翻身生活呢!于是人们逐渐跟着入了社。但是,有一部分人还没有想通。
村子里,这里那里进行着动员入社的工作。
支部委员李兴孩到了李海珍家里。他们刚开过家庭会议。李海珍说:“咱的地在互助组里,一亩就能打一石六七,入了社不见得能多打。入社不入社没甚意思。”李兴孩了解了李海珍的意思:他种地下工夫,比别人多加工加肥,他害怕入社以后,别人不好好劳动,大家不能增产。李兴孩说:“在互助组里,加工加肥是各管各,谁有多少能力投多少资。到了社里,统一加工加肥,又讲究科学技术,发挥土地潜力,增产不成问题。”李海珍望着李兴孩没有作声,表示同意他的说法。但是他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土地社以劳力分红为主,咱家五口人,除了老婆、儿媳妇,就我一个人能顶个劳动力,将来分不下几颗粮食怎么办?”李兴孩告诉他:社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参加生产,同样能顶劳动日,和男人一样分粮食。李海珍高兴了,他说:“要是这样,咱家五口人就有四口人能劳动了。”在第二次家庭会议上,他们一致同意入社。
在李爱留家里,李爱留不同意他妻子张月仙的主张,不想入社。他觉得现在的情况就不错。他女婿经常有剩余的劳力和畜力帮助他在互助组里做活,他感到能够沾上这份光,对于他的孱弱的身体说来,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如果入了社,女婿就不能这样帮忙,一切都得自己去干了。他今年已经四十多岁,还没有一个男孩,他考虑可能是自己的身体太弱的缘故。因此他不愿过份的劳动,怕把身体累坏,影响将来的生孩子。他感到妻子主张入社,完全不理解他这个苦衷。但是张月仙有她自己的想法。她想,家里已经和全村人家互助十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有多少值得留恋的东西啊!在抗日战争时期,大伙曾经一边种地,一边和敌人打游击;敌人在村里烧杀掳掠,大伙在一起互借互济,度过艰难的岁月;土地改革时,大伙分了土地;为了响应毛主席增产的号召,大伙时常在一块研究怎样加工加肥,提高耕作技术;庄稼收成好了,大伙共同庆祝丰年。张月仙非常珍惜这些由于长年互助而日益增长起来的深厚的劳动感情。她听到人们宣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想到自己的互助组将要走向集体化的前途,又看见十年来在一块互助的老伙伴纷纷入了社,她这种劳动感情在心底里燃烧起来了,她巴不得马上入社。但是丈夫像一块木头似的完全不理解她这种感情。
支部委员李富荣帮助这对夫妇解决了这个争执。他们的争执已经发展到这样严重的程度:性急的张月仙说服不了丈夫,已经提出要和丈夫离婚了。李富荣批评了她这种鲁莽的作法,告诉她必须耐心进行说服。接着,李富荣参加了他们的家庭会议。李富荣首先给李爱留解释道:“你身体弱,自然要爱护身体,可是你不能一辈子依靠女婿帮你做活。他老家住在河北涉县,他家已经分了土地,他总有一天要回到老家去。那时候你靠谁帮忙呢?”张月仙道:“这话顶真,靠自己才牢靠。你身体不好,不怕,社里说过合理使用劳动力,按照特长分配工作,你力薄不能担,就管犁吧——你不是犁地的好把式吗?”李爱留觉得他们的话有道理,但是继续辩护道:“说的那么好,我看入了社,成了一大家,吃穿都不自由,那能比互助组?打下粮食自己要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依我说,能不入咱就不入。”张月仙听了这话,又激动起来了。她说:“家家户户都入了社,咱们就不入,那就单干吧。毛主席叫咱们组织起来,咱们就要单干,这对得起毛主席吗?”说到这里,她忽然感觉到当单干户的难受——就说这几天吧,入了社的人每天都在热烈地开会讨论建社的问题,他们没有入社,没有人理睬,自己就呆在家里。而且这种不好受的滋味才只是开始,将来怎么办呢?张月仙想到这里,眼眶噙着一颗晶莹的泪珠。李富荣道:“月仙说的都是道理,大家都入了社,单干还能干成个甚呢?你忘记咱们没有组织互助时候那种单干的情形吗?至于说到入社以后吃穿不自由,这就不是一个问题。你缺吃缺穿,大伙还能看你饿着冻着?咱在互助组的时候,还要互借互济,何况现在是土地社呢!”李爱留经过十年来组织起来的锻炼,是明白这些道理的,只不过一时被自私的纱幕蒙住罢了。现在他们帮助他把它一层层地揭掉之后,他完全明白过来了。他惭愧地说:“说实在话,咱不愿入社,是有个个人打算,好危险,差点儿走错了道路。”
动员入社的工作一户一户地进行下去。二十户人家都入了社。
在东庄的第三天,我访问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社以后的情形。支部书记张秃小说,建社以后,个体主义思想与集体主义思想的斗争仍然是很激烈的,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克服个体主义思想,树立集体主义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当牲口作价入社的时候,大家争论很厉害——去年互助组有十户人家买了四匹马,那时马的价钱比现在的价钱大百分之二十。他们要照去年的价钱卖给社里。旁的社员都不同意,坚持要照现在的市价计算。双方争执不下。后来有的社员说:‘这么麻烦,干脆不用马,光用牛好了。’但是这样牲口就不够用了。”张秃小谈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经过:这十户有马户有七个人是党团员,有三个人是群众。支部教育党团员说,照现在的市价作价才公道,少数人决不能让大家吃亏。要不然,大家不买马,牲口不够用,就要影响生产。七个党团员把问题想通了,帮助三户群众打通思想,四匹马便照现在的市价入了社。
“土地入股,评定产量,也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张秃小谈到第二件事情。这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讨论土地入股,评定产量的时候,有一部分社员因为在自己的土地上加了工,上了粪,打的粮食比旁人多,就主张按实产量评地等。另外一部分社员不同意。他们的土地种的不大好,产量比较低,他们主张按应产量评地等。双方争执不下,谁都不愿意吃亏。支部研究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地好的人绝大部分是党员,他们的地所以好,是因为他们这几年比一般群众更积极地响应了政府增加生产的号召,大力加工加肥。他们提出按实产量评地等是合理的。但是群众的思想既然打不通,党员就应该向群众让步,同意按应产量评地等。支部向党员进行了教育,说明群众的地所以种的不好,是因为粪土少,牲口小。他们的土地入社以后,社里统一使用劳力畜力,统一加工加肥,这些不好的地慢慢就能变好了。地变好了,粮食打多了,大家不是都能多分粮食吗?支部的教育使党员认识到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重要。李兴孩说:“办社是为了走向集体化的道路,但是要走这条道路,光靠几个共产党员是不行的。共产党员必须带领群众一块前进。目前评产吃点亏,正是为了团结群众一块走向集体化的道路。”李兴孩的话启发了许多党员,他们都同意支部按应产量评地等的办法。
张秃小是一个健谈的人。现在他又谈到第三件事情:支部怎样领导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保证农业生产合作社得到丰产的问题。
五月间,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百二十多亩秋庄稼给冰雹打坏了。这些庄稼东倒西歪,叶子漫在稀泥里。社员看见这种情况,失去争取一九五二年的丰产的信心,有的人还埋怨合作社说:“去年互助组每亩地才上五六十担粪,今年社里每亩地就上九十多担粪,下了这样大的本钱,这一下可把大家都亏啦!”
张秃小说:“这时候,社里召开了党组会,决定先把苗子扶起来。在党员带头下,把苗扶起来了。但是第二步就不好办了。”在党组会上,大家看见苗已扶起来,决定争取完成原定每亩地增产粮食六十斤的计划。当时的关键问题就是大力上追肥。但是群众和一些党员坚决反对上追肥。他们说:庄稼已经打坏了,上追肥等于浪费。他们计划偷偷地把原来准备的追肥——三千五百斤豆饼——卖掉。他们说:“庄稼没有指望了,这些豆饼值十五六石米,卖掉它,大家分得一石八斗,将来可以过饥荒。”支部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定耐心说服群众,改变这种错误的作法。支部指出:上追肥合乎科学的道理,一定可以多打粮食;如果万一打的粮食不多,还不起县供销社的豆饼,社里可以和县供销社定合同,延期到一九五三年还账。同时指出:“县里挑选咱村办社,为的是在全县起示范作用,推动大家走向集体化的道路,如果搞不好生产,怎样起示范作用呢。咱们的互助组曾经是全县的模范组,战胜过无数次的自然灾害,难道今天办了社,反倒没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了吗!”支部的意见说服了所有的人,大家决定把全部豆饼上了追肥,另外还添了三十担羊粪。上过追肥不久,就下了一场大雨,庄稼从衰颓的状态变得十分茂盛。收割的时候,大家看见一九五二年的庄稼比往年几乎多打了一倍粮食,都高兴地说:“咱社要是没有支部的领导,不少打粮食就好了,那还能丰产呢!”(未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