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5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模范青年团员丁佑君烈士遗体已安葬
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致电烈士家属吊唁
在一九五零年秋被国民党土匪杀害的模范青年团员丁佑君烈士的遗体已于五月四日在烈士殉难地——西康省西昌县盐中区安葬。安葬典礼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昌地方工作委员会主持,参加公祭和安葬典礼的有西昌各界代表二千多人。青年团中央和青年团西南工作委员会、中共西康区委员会都来电吊唁。青年团西康省工作委员会并派代表参加了安葬典礼。盐中区周围几十里地远的农民也派代表来参加。参加公祭和葬仪的群众都在烈士墓前宣誓,要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实际行动来纪念烈士。 (新华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康省西昌县工作委员会决定在“五四”青年节,为一九五○年九月在西昌县下乡帮助征粮被国民党土匪绑去,英勇不屈,致遭杀害的青年团员丁佑君烈士举行安葬典礼。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特致电丁佑君家属吊唁。电文如下
青年团西昌县工作委员会转丁佑君同志家属礼鉴:
丁佑君同志为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牺牲,堪为全国青年模范,值此安葬之日,特电吊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五月三日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青年团中南工委会、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政治部
分别发出通报表扬十四名青年模范
为了推动广大青年献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在五月四日分别发出通报,表扬了在各种生产和工作岗位上的十四名青年模范。在生产运动中的青年模范有:创造全国手镐采煤新纪录,使工作效率提高了六倍的萍乡煤矿采煤工人郭清四,创造烧矾器、提高生产量十倍的工业特等劳动模范汉口某皮革厂制革工人陈玉玺,全国农业丰产竞赛中连年创造丰产纪录的江西省青年农业劳动模范陈翊科、广西省农业劳动模范蒋在球和治淮特等劳动模范青年团员史玉贵等。在“三反”“五反”运动斗争中的青年模范有:广州市胜利药房青年店员莫德润,江西省铅山县粮食局女会计卢守凡和模范机关工作者张金钊等。在一九四九年和一九五零年在华南剿匪和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建立了特殊功勋的青年模范渡海英雄张鸿滨、青年爆破英雄牛汉鼎、“独胆英雄”黄新良、“林彪射手”朱耀敏、优秀文化教员许文玉等都受到通报表扬。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推广速成识字法逐步扫除工农中的文盲
石瑛
速成识字法的创造,对于新中国扫除文盲的工作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广泛地进行宣传、推广,逐步扫除工农中的文盲。
速成识字法在工厂和农村中实验的效果怎样?它能推行吗?有些同志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关于这个问题,人民日报四月二十四日、四月二十八日、五月六日发表的重庆、北京的某些工农速成识字班的实验成绩,已给了肯定的答复,证明速成识字法不仅完全适用于战士,而且也适用于工人和农民。
为什么速成识字法也适用于工农成人教育?
首先,速成识字法采用“多教多学,狼吞虎咽”的突击方法,来满足成人急于求知的要求,同时又利用“分散难点,逐步占有”的方法,来帮助成人的记忆,最后达到熟练掌握文字工具的目的,是适合于一般成人教育的。
其次,新中国广大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空前提高,他们普遍地认识到“要想工业化,必须学文化”的道理;同时也知道了“管好国家事,首先必须认识字”。这就是推广速成识字法的有利条件。
再次,目前新中国的工农业余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参加学习的工人已达二百零二万人,去年参加冬学的农民估计将近四千万人。而且在组织领导、教学设备、师资的培养等方面都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这就为在全国工农业余教育中逐步推广速成识字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虽然部队集中,组织性强,便于突击,但是工厂和农村中的工农群众,今日也有了很好的组织,我们相信在基层党、团、工会、农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已经组织起来工人和农民业余学校中大力推广速成识字法是完全可能的。
如何在工农教育中推广速成识字法?
首先要在工农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已于四月二十三日举行了给奖典礼,奖励了速成识字法的创造者祁建华。希望各地能够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幻灯等充分地进行深入而又普遍的宣传,使速成识字法推广到全国去。
第二、必须有领导地逐步推广速成识字法。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全国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已于四月二十四日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北京和天津在工厂和农村中实验速成识字法的情况和经验,又讨论了今后如何在全国职工中利用速成识字法扫除文盲的问题,并决定京、津两市在最近期内制定具体的推广计划。现北京、天津、重庆、上海和东北等地已开始实验,其他地区也可以有领导地有重点地进行试办,以期取得经验,准备在今后大规模地开展文化学习运动。
第三、大量培养师资是推广速成识字法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根据北京、天津两市的经验,可以抽调工农业余学校的现任教师加以短期轮训,使他们在很短的时期内掌握注音符号、拼音、突击生字、阅读、写作等阶段的教学方法。另一种方式是,速成识字法实验班可以吸收临近的业余学校教师参加试办,使他们从实践中学习这一教学方法。
第四、编写速成识字法的教材。要想在工农业余学校中大力推广速成识字法,必须迅速地解决教材问题。建议各地有关文教部门组织适当的干部,编辑速成识字法的基本教材,如注音符号表、拼音方法表、常用字表,有注音的识字课本等。并编写各种通俗读物,供给广大的工人、农民阅读,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第3版()
专栏:

我的眼睛开始亮了
李万军
说句老实话,我的头脑是很不灵的。譬如有一天文化教员教了五个字,我就下工夫念呀念呀,弄得满头大汗,好歹才记住了两个字。可是睡了一觉,第二天拿起本子一看,一个字也不认识了。我别着气再去上课,恰巧教员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叫我来认。大家看我,我看黑板,全课堂都楞住了。教员说:“李万军,怎么一天还没有学会五个字呢?同志,须要努力呀!”我本想说说原因,但怕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就又把话咽了回去。
文化学习的时间很长了,可是我一天学三个字就忘两个。这样老牛拉破车,几时才能解决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呢?三十岁的人啦,头脑又笨,我越想越难过。
这次上级派了个陈教员来到连队上,说是他带来了学文化的新方法——速成识字法,两个月能学两千字。开学的那一天,教员特别强调说,年纪大也没关系,他以前就用这方法把一个五十九岁的老同志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我听了也很高兴,我也表示了决心。
头一天,黑板上写的是勹攵冖匚。我心里就想,学这些玩艺儿有什么用呢?不过看教员教的挺认真,学就学吧,看他有什么新方法。只几十分钟,两个识字突击队全突击会了,剩了我们几个掉下队的。教员累得满头大汗在教我们,而我怎么也学不好;别人都能熟练地运用字母了,可是我还没有学会三分之一的字母。我也不好意思向教员说明我的情绪,第四天就随着大家一块学拼音了。学二拼音的时候,教员发现了我的情绪不对劲,他就征求我的意见。我说没有什么。他又问我有什么困难,我说最大的困难是头脑太笨。陈教员说:“不要怕笨,只要能钻进去,保证学得很快!”我说:“陈教员,你在一年内能教会我五百字,我就用一年的津贴费来请你的客!”陈教员笑了,说:“只要你努力,两个月保证你认识两千个字,我也不要你请客。”
从此以后,教员在课堂上非常注意我;在课外,他一有空就具体地帮助我。我成天学得昏头昏脑的,眼睛因为有毛病直淌泪,可是我还是努力地学了下去。
突击生字的头一天,一共教了一百六十个字。有人还嫌教得少,我可真够吃力了。晚上,班里登记全班学习成绩,就数我的少,恐怕全连队谁也比我学会的多。陈教员问我会了多少,我说:“八个!”他说:“还不错呵,过去你五六年只学了十几个,今天一下就是八个,继续努力,有希望……”晚上躺在床上我也想:一天能学八个,一年也了不起啊!不,从今天起我要争取一天比一天进步。
第二天又教了一百多字。我还是照着教员告诉的方法学,大有进步了,我记住了三十九个字。班里的同志鼓励我,上级点名时还表扬了我。第三天我就摸到了门儿,劲头也大了,一天就学会了八十三个字。这时我感到我的头脑也好使了,眼睛也不淌泪了,五天就把第一册国语上的生字给学完了。第七天,教员给了我一本第一册国语书,要我念。我说这还行?教员说:试试吧,不行我再教你。我就翻开书,揉了揉眼,一口气就念了二十多课,没碰到生字,越念越有劲。教员在我念的时候就一鼓劲地鼓励我。我把课本全念完了,才碰到十来个生字。这时,我从心里涌出来一句话:“陈教员,我的眼睛亮了,是你帮我擦亮的!”他说:“不,不是,是你自己的努力,还有,上级的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
到突击生字的第九天,我学会了一千一百二十五个生字。最后两天,班里原来比我认字多的同志,倒向我来问生字了,我还有些不大好意思的,但只要是我认识的,我就耐心地告诉他。
我虽然在学习中初步取得了这些成绩,但这仅是个开始。今后,我一定按照上级的指示,继续努力学习,提高我的文化水平,做一个文武双全的国防军人。


第3版()
专栏:

速成识字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访速成识字法创造者祁建华
柏生
为要了解速成识字法的创造经过,记者访问了祁建华。
祁建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的一个模范文化教员,共产党员。他出生在河南郏县一个贫农家庭里,幼时父亲饿死在破庙里,祖母要饭死在外面,姐姐和弟弟也都病死了,只剩下他和母亲寄居在舅舅家里,帮助舅父种地、打柴。十四岁进了免费的夜校,第一堂课,老师教他注音符号“一ㄨㄩ”,第二天晚上,又教了一个鸭子嘎嘎叫的声音“ㄍㄚ”。他非常感兴趣,一口气把“勹攵冖匚”也全学会了。经过七八个夜晚的学习,他不仅学会了所有的注音符号,而且懂得了一些拼音的方法。那年,他得到舅舅的允许,正式上了本村的初级小学,被编在初小三年级里。此后他一再失学又上学,好容易读完了初中课程。在自学期间,他找到了一本八千字的字典,依靠着注音符号,在十一天内就念会了这本字典。这一经验,对于他后来创造速成识字法是很有启发作用的。
一九四八年,河南郏县解放以后,他考入中原军政大学。毕业后到某部卫生部当工作员。一天,工作组长对他说:“以后你可能去搞文化教育工作,教战士识字。”他便考虑怎样用速成的方法教战士们识字,想起了注音符号。不久,一个叫王祥德的战士调到工作组里来了,他识字不多。祁建华就开始试用注音符号教他读人民军队出版的通俗读物“新三字经”,获得了很大的效果。王祥德一天学会近五十个字,几天就把这本书学完了。这比过去一天教战士们学三、五个字要快十倍以上。这个试验教学提高了他的信心。接着他被调到卫生部训练队当文化教员。在党和上级的支持下他便开始大胆地在广大的战士中用注音符号进行教学。这时部队正开始向大西南进军。在进军途中极困难的学习条件下,他仍顽强地坚持着用注音符号教战士识字。一九五○年,部队到达贵州遵义以后,在战士中展开了文化学习运动。祁建华又用注音符号教战士识字。他先检出一千二百个常用字,附上注音符号,分写成两大张生字表,集中力量教战士学习,每天教四十个字。在这一时期,他更细心地研究了战士们的心理特点和生活情况,知道他们斗争经验丰富,理解力强,学文化的要求非常迫切。但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认为岁数大了,记忆力差,认字是件难事。他认识到要想解决战士这种想学又怕难的矛盾心理,首先必须抛弃过去旧的识字教学法,打破每天只学三、五个字的成规。同时根据战士爱简单、喜欢
“单打一”、好打突击仗的心理特点,先要求战士会认、会读,然后要求他们会讲、会写,进而要求他们练习读报、写话。这种教学法是和过去“读、讲、写、用”同时并进的旧的教学法完全不同的。但最初有些战士还是没有完全打通思想,例如战士吕国丁说:“一天教四十个字,那又不是吃字喝字。”战士孙志远说:“不管你教多少,我该学多少就学多少。”有的战士说:“敲破我的脑袋,一天也装不下这么多的字啊!”祁建华了解了战士们的思想情绪,知道必须充分地进行动员工作;学习必须战斗化,思想要集中,才能取得成绩。教课时他便特别注意了这一点。他对战士们说:“我保证你们一天能学四十个字,不过,你们要有信心。淮海战役我们有信心打胜仗,学文化就没有信心吗?会跑的敌人我们能抓住他,不会跑的字,我们就不能抓住它吗?”他又问战士们:“打仗要不要武器?”大家说:“要!”“生产要不要工具?”大家说:“要!”他又问:“学习要不要方法?”大家说:“要!”他便大声地向战士们说:“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识字的好方法,一天可以学会几十、几百个字。只要大家思想打通,精力集中,去掉顾虑,我就能保证大家在三、四个星期后会看通俗的书报,能写简单的稿子。”在这样反复动员之后,战士们的学习情绪提高了。此后他便以全副精力贯注在教学中,掌握了战士的学习情绪。同时,他又根据从易到难的原则,先从“一ㄨㄩ”教起。结果,他不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且进一步改进了自己的教学法。原来学习信心不高的战士吕国丁,学了三天以后说:“第一天我学了四十个字,第二天咬咬牙,我学了六十个字,第三天又学了八十个字,嗨!也都学会了。”七天以后,原来只认得二百五十多个字的吕国丁,便认了一千三百字。
在课堂上,祁建华用生动活泼的、战士们熟悉的语言,有声有色地讲解课文和字义。他对战士们说:“学习注音符号和认字要战斗化。同志们,你们都喜欢打突击仗,今天我们也要用打突击仗的精神来学文化;打仗要听指挥员的指挥,学文化也要听文化教员的指挥。大家都是突击队员,我是突击队长。”接着,他领大家唱了一个旧调填新词的歌
“向学习模范们看齐”。大家的情绪便高涨起来。唱了几遍之后,他说:好了,这会我开始来教注音符号。他指着“一”问大家:这个字念啥?有人喊:念“一”。他便领着大家大声念“一”。他又用战士们最熟悉的事物、词汇进行讲解,如“一”的声音是一二三四的“一”,是衣服的“衣”,是提意见的“意”,是共产主义的“义”。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教“ㄨ”和“ㄩ”。并要他们看生字表上的图解,带他们念。等到大家学会了字母,他就开始教拼音。随后便开始突击生字。
一九五○年八月,祁建华被推选为出席贵州军区第一届文教工作会议的代表。在这个会议上专门讨论了关于速成识字法的问题。会后,祁建华进行了示范教学。经过大家的仔细研究,上级并派工作组帮助他总结了经验,使这个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此后,速成识字法便开始在贵州军区所属的部队中推广实验起来。一年多来在部队里反复实验的结果,证明速成识字法是扫除文盲的良好方法。
速成识字法之所以获得成功,正像祁建华同志自己所说:“首先应归功于党和上级的领导。要是没有党的指示,没有领导同志的重视、支持,没有群众的共同实践,没有部队宣教工作同志的帮助,就很难设想会出现这样一个速成识字法。”他又说:“速成识字法之所以获得成功,不是单纯由于方法本身,最主要的是基于我们部队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自觉学习的精神,和苦学钻研的毅力。”在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不但部队战士们具有上述的条件,工人、农民和一般群众都具有这些条件。这就是速成识字法应该普遍推行,而且能够普遍推行的根据。
(附图片)
祁建华


第3版()
专栏:

苏联纺织女工阿赫玛多瓦
子冈
苏联工会代表团中唯一的女代表阿赫玛多瓦来自苏联塔吉克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在中亚细亚,和我们的新疆、印度、阿富汗为邻。塔吉克在帕米尔高原的“世界屋顶”上,以前是荒凉、落后的。自从一九二四年以自治共和国的名义参加乌兹别克共和国、一九二九年又改组为加盟共和国以后,塔吉克整个改观了。
塔吉克的新面貌是:瓦赫什沙漠盆地变成了繁荣的植棉区,集体农庄建立起来了,制造棉织品、丝织品和水果罐头的工业发展着,采矿工业和水力发电站也日益发展起来,首都办了大学,去年又设立了科学院,全共和国有不少专科学校。斯大林那巴德有八个电影院,还有剧院,马戏团。共和国和苏联其他大城市之间有定班飞机、铁路和公路连系着。以前塔吉克妇女在封建专制的压迫下只能作家庭的奴仆,现在则除去了面纱,参加了一般的社会劳动。
阿赫玛多瓦来自共和国的首都斯大林那巴德。这个地方以前原是一个名叫玖萨姆贝的赤贫村庄,现在却是一个有二十万人口的现代都市。因为它是在斯大林时代建设起来的,所以才这样取名。共和国一共有一百五十万人口。阿赫玛多瓦在十月革命后六年才出生,在她的记忆中已经没有压迫和剥削。父亲母亲都是工人,她七岁时父亲去世,但是母亲靠了自己的劳动把孩子们养大。革命政权给予他们一切可能的照顾,在她的历史中找不到痛苦和幸福的划分。她微笑着说:“我是十月革命以后才生长起来的人啊。”
卫国战争开始时,她刚读完了六年级。一九四一年结了婚,但是丈夫在两年后为了保卫祖国而牺牲了。现在她和她的母亲住在一起。
我们可以相信阿赫玛多瓦是生活得很愉快的。她是斯大林那巴德纺织工厂的工长。全厂三千工人,她率领五十五个人工作,为她们解决工作中的障碍,提高生产。她在一九四九年开始当工长,曾在战后五年计划中超额完成了五年的生产定额,因此她获得过列宁勋章和纺织先进者奖章。她在提高生产和节约原料方面都有过创造。这次到中国来很希望看看纺织工厂,或是和中国女工谈谈她自己的工作经验。
她自一九四七年起就被选为塔吉克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四年一任,她已当了第二任了。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一共有二百九十名代表,她是八十六名女代表中的一个。
谈到生活,阿赫玛多瓦的脸上泛出了满足的笑容。“我每月工资一千二百卢布,增加产额的奖金在外。作为最高苏维埃代表,另支五百卢布。我在共和国境内坐火车免费。”她说,这次第五次减低物价,使得她的生活更宽裕了。每年为了开职工方面的会议,得两次去莫斯科。她是工厂管理委员会委员之一,业余参加文艺活动,也参加党史研究的小组,她入党已经四年了。
去年“五一”节她到波兰去观礼,今年工厂行政、工会和工人们又决定她到新中国来。她高兴这次远行:“从莫斯科到我们共和国首都要坐六天火车,但是我们的人民很关心你们,我们之间的媒介是书报杂志,还有电影。凡是在莫斯科放映过的电影,我们在塔吉克也一样看得到。我们知道你们粉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知道你们进行土地改革,知道你们的人民如何英勇地战斗,忘我地劳动,看到那些电影叫我们兴奋,连塔吉克的孩子们也祝福你们成功。”
在北京她看了影片“欢乐的新疆”和“中华民族大团结”,她看见了中国各民族在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其中也有塔吉克民族,她高兴地说:“我在银幕上看见他们了。”
现在阿赫玛多瓦的愿望是再学习四年纺织技术。因为苏联一般纺织厂当工长的必须经过这个阶段,而她却是为了工作优异才提升为工长的,因此她想补足这个学习。


第3版()
专栏: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艺报”本年第九期已出版。
本期“文艺报”发表了值得注意的四封读者来信,展开了“关于创造新英雄人物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前一时期在一部分文艺刊物上曾经提出过,同时也是许多文艺批评中普遍涉及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是针对目前文艺创作中缺乏新的人物、新的主题、新的事件,歪曲劳动人民的形象等落后状况而提出来的。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在一些文艺刊物上还没有进一步展开,对于这一问题的许多根本方面缺乏更多的具体分析和研究,同时讨论中还产生了一些不妥当的看法。这主要表现在:有些意见离开了生活的实际和作者的思想的实际,抽象地讨论如何描写新英雄人物,并且在提倡写新英雄人物的同时,笼统地反对描写生活中的落后现象和落后人物的转变,实际上否定了文艺创作中的矛盾和斗争的描写,因而在文艺工作者中间造成了认识上的一些偏差。“文艺报”发表的这些读者来信,对这些不正确的看法提出意见,并要求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为了配合这一问题的讨论,本期“文艺报”还发表了苏联“真理”报专论“克服戏剧创作的落后现象”和苏尔科夫的论文“有负于人民”二文,这两篇文章对于目前苏联戏剧创作中否认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主张创作“无冲突”的作品的错误“理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歪曲现实的‘现实主义’”(陆希治)一文,对路翎的短篇小说集“朱桂花的故事”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指出这些作品对于工人阶级和革命干部所作的重大歪曲。在路翎笔下的“工人阶级”的“品质特征”是:浓厚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流氓和无赖的作风;工人阶级的“精神状态”竟是歇斯底里,精神病患者。而革命干部则是愚昧无知的、软弱无能的、毫无立场的人物。路翎的这些作品的严重错误是有他的所谓“现实主义”作根据的。这篇批评文章并着重对路翎的这种歪曲现实的“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


第3版()
专栏:

民主德国影片“每日的粮食”评介
何洛
“每日的粮食”是在我国放映的第一部民主德国的影片,也是人民民主国家的影片在我国翻译、发行的第一部。继此以后,将有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许多优秀电影,陆续和我国观众见面。“每日的粮食”的放映乃是我国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的开端。
“每日的粮食”曾荣获德国国家奖金,是德国电影艺术上的一个重大成就。影片所反映的时代是一九四六年民主德国建立的初期。那时候,由希特勒所造成的战争给德国留下了百孔千疮。多数的工厂和住宅,都在战争中被美机破坏了。人们没有衣穿,没有饭吃,没有煤烧。特别是一般城市平民,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更不能不为每天的粮食而发愁。他们大批地、不断地带着衬衫、床单之类到乡间去和农民交换面包,然后又坐着拥挤不堪的火车回到城市里来,打发那种艰难困苦的日子。怎么办?问题是在一个失业的会计员卡尔·魏伯斯的家庭里提出来了。答案有两个:一个是以魏伯斯的思想为代表,他有浓厚的资产阶级思想,认为没有资本就谈不上生产;反对空着肚子去修复工厂的“愚蠢”行为,把希望寄托在资本家的身上。他认为干一行买卖比任何事情都好,和他同调的是他的第二个儿子,作黑市投机买卖的海利。但他的大儿子——工人艾尔斯提出另一个答案,他相信无产阶级的前途,对祖国的建设事业抱着无限的希望。他认为凭着劳动人民的力量是可以把工厂修建起来的。跟随他走的有从切身经验中提高了认识的妹妹茵格。我们看一看他们的对话吧:
海:“干这些不挣钱的工作干得这么起劲,你们是
为什么?”
卡:(讽刺)“为大家呗。”
艾:“对啦,就是为大家。”
海:“为大家?我可是为自己。”
艾:“我真是不明白,希特勒时代,你们倒帮助
他,现在是人民的国家,你们反而袖手旁
观。”
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艾:“因为你们还留恋着旧社会。”
卡:“你认为你们能建设新的,我看你们把过去
好的东西也要破坏了。”
海:“说得对。”
艾:“不对,我们要建设人民的国家,人民的工
厂,就是没有你们,我们也一样能够建设。”
显然,在这里存在着两种思想,两条道路,就是个人主义的思想和集体主义的思想,资本主义的道路和人民民主的道路。影片中展开了这一矛盾之间的剧烈的斗争。我们看到黑市破获了,奸商失败了;海利因抢劫父亲的面包而愧悔自杀了;作为资产阶级的尾巴的卡尔·魏伯斯的迷梦也破灭了,开始靠拢工人阶级,重新参加工作。同时,我们也看到德国工人阶级的建设信心和英雄气概。当城市和乡村的烟火尚未熄灭的时候,他们便勇敢地投入了建设工作。饥寒没有制服他们;困难没有吓退他们;他们丝毫不计较报酬,走到那些堆积如山的瓦砾中去进行建设工作。他们是实事求是地、有步骤有计划地把工厂和交通恢复起来。不管魏伯斯一类人怎样蔑视,讥笑,也不管工人内部个别分子怎样怀疑,动摇,他们最初制作日用品小锅,最后生产拖拉机,解决了粮食和原料的问题,为祖国的伟大建设事业,打下了基础。这就雄辩地说明了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说明了这种制度是保证国家建设稳步发展,逐渐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每日的粮食”的主题是很深刻的,它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所涉及的问题是尖锐的。这部片子真实地反映出德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刻苦、坚定的品质,他们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完全有信心和力量消灭一切过去遗留下来的物质的和思想的恶果,争取自由幸福的美好社会的实现。这跟在美帝国主义及其傀儡政府的统治下的德国西部比较起来,是多么尖锐的对照!
在这部影片中,人物刻划得很真实生动。卡尔·魏伯斯和艾尔斯是形成对比的两个典型人物。前者眼光短小,心胸狭隘,思想顽固,硬摆架子,确像一个长期在资本主义思想麻醉下的小市民的典型。后者坚持真理,精力充沛,坦白直率,刻苦耐劳,完全是一个受过阶级斗争洗礼的先进工人的形象。再如海利的阴沉、颓废,茵格的单纯、明快,尼琦的机敏、开朗,以及工厂厂长的质朴、沉着、干脆、坚定,都是他们的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
在题材的处理上,也很集中、紧凑。特别是编导很会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和事件的意义鲜明凸出。例如最初的满目疮痍,生活困苦,以致亲友失和,家庭不欢,和结尾的拖拉机的出场和人们庆祝生产飞跃前进的欢呼场面,两者的对比很强烈,给人印象很深。又如魏伯斯自认失败,投到艾尔斯所领导的工厂去工作的场面和艾尔斯及其工人弟兄们所进行的事业获得成功,艾尔斯被提拔的场面的对比,茵格的爱情美满和海利的走向死亡的对比,以及两个工程师由于两种遭遇而对人民事业采取两种态度的对比,都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这些对比紧紧围绕着主题思想和中心线索,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思想界限、发展前途等划分得异常明确,使人好像站在岔道之前发现了路标一样,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一部好的影片,正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交使团大使衔团长柯尼希在“每日的粮食”一文中所说:“作为群众艺术的影片,必须成为打击反动派、并为着日益巩固成长中的民主事业去反对战争、反对军国主义以及争取全世界各民族间的和平和友好的尖锐而有力的武器。”
“每日的粮食”,确是胜利地尽了这个职责的。


第3版()
专栏:

祖国人民捐献的高射炮到了朝鲜前线
(根据刘尔宁原文绘)
贺友直
俞沙丁
唐炳灿
作画
(七)一天夜里十二点多钟,营长用电话通知各连说:“炮又来到了!”三连的电话员丢下受话筒跑到掩蔽部顶上高喊:“炮来到了,赶快去接炮啦!”炮手们一听到叫喊,立刻爬起来就往公路上跑去。
(八)他们一面拉着领炮人的手,一面闹嚷嚷地把炮围了起来。这个摸摸炮口说:“好炮!”那个看看炮轮说:“新炮!”有的说:“你看祖国人民对咱多好,说捐炮,炮就来了。”有人提议说:“不要再摸了,当心弄坏啦!”没有摸过新炮的炮手刘四忍不住要求说:“这是祖国人民捐献的,只让咱摸一下吧!”
(九)来自祖国的新炮开向阵地了,炮手们把炮安置好了,并连夜擦起炮来,一门新炮的炮手龚中明一边擦着,一边对炮说:“我抗美援朝全靠你,你抗美援朝也靠我;咱们是新人新炮,要争取多打下敌机,好报答祖国人民!”战友们听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