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3月2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察哈尔丰产模范池万库的谷子和马铃薯为什么比当地一般农民的多收三倍
察哈尔省人民政府农林厅
察哈尔省地势较高,无霜期短,去年遭受了旱、雹、虫、霜等严重灾害。但是阳高县太师庄劳动模范池万库创造了谷子(粟)每亩产九百二十多斤、马铃薯每亩产七千三百多斤的丰产成绩。为了总结和推广池万库的先进经验,察哈尔省人民政府组织丰产调查团前往太师庄实地调查。参加调查团的有察哈尔省中共各级委员会、各级人民政府及各级农场的干部二十多人。下面是我们调查的结果。
一、丰产成绩
池万库共有水地四点七四九亩,旱地六亩。主要丰产成绩是:水地种谷子一点一四九亩,每亩产量九百二十六点八三市斤,为当地农民每亩平均谷子产量(二百二十一市斤)的四点一九倍,为他的地邻张润垣的同品种的谷子每亩产量(二百三十四斤)的三点九六倍;而且谷粒饱满,每市斗重十四市斤(当地一般农民每斗谷子重十三斤到十三斤半)。水地种马铃薯零点三六亩,折合每亩产量达七千三百二十一斤,为当地一般农民每亩马铃薯产量的二倍到四倍。其余水地种马铃薯零点七四亩,因和他的女婿的地相连,共同收获混合储藏,产量已不可考。另水地一点六亩第一季种蚕豆,收三市石;第二季用八分地种烟叶,收获一百二十斤,其余八分地种黄豆以保养地力。另水地零点九亩,第一季种蒜,共收二百八十连(每连四十头);间作葫萝卜,收获四千斤;旱地种谷子三亩,收获三十五市斗。所有水地旱地各种作物产量,都在当地农民一般产量之上。
二、丰产原因
1、从劳动中创造了丰产条件
(一)改良土壤:池万库的谷地原是三等水地
(这个村水地共分三等),地势低凹,石砾颇多,土质贫瘠,土层很浅。池万库把地中大块石砾拣起堆放地头,以防洪水冲刷表土,又在地边沿大路旁挖蓄水沟,在另一地头挖一个深大的蓄水池,和蓄水沟相连。大雨以后,上游洪水挟多量泥沙流来,一到水池,流速顿缓,泥沙自然沉积。这种冲积土壤,都是上游表土,风化完全,肥分很大。雨后如果谷地积水过多,池万库就把积水引到蓄水池内,不使肥水流到远处去。冬季把沟、池中积存的泥沙,全部挖起倒入地内。仅去年一冬所倒的淤泥流沙,就有二十多车。这样,蓄水池逐年加深,经过挖泥沙垫地,耕地表土逐年加厚。而且泥沙就在土地近旁,费工不多。池万库的水地经过历年壅填培压,加上大量施肥,深耕细耱,现在土色润黑,含沙适中,不仅肥分甚高,而且结构很好。同村农民张润恒、杨从先的土地,和池万库的土地毗连,但土质粘重,结构坚硬,和池万库的地相比较,相差很大。
(二)大量积肥,合理施肥:池万库十分注意养羊积粪和利用尿肥。他最初只养羊二只,经历年细心饲养,羊只不断繁殖,近年经常保持二十一只。这些羊的粪便,成为池万库农作物的主要肥料。他的羊粪掺土比例,一般是粪四成、土六成,夏秋时节羊粪较多,可达粪、土各半。(一般农民粪土比例,多是粪三成,土七成;或是粪二成,土八成。)他没事的时候就挎筐拾粪。每见有猪、狗牲畜或人尿痕迹,就连同湿土铲入筐内。他非常注意尿肥,他说:“大家都拾粪,那有许多可拾?大好尿肥,不拾实在可惜。”池万库养羊既多,拾粪又勤,每年积粪至少三十多车,而且肥分很好。土壤经多年施肥,有机质逐年加多,土粒结构逐年提高。以去年而论,各地平均每亩施用上好羊圈粪六车,约合一万一千斤到一万二千斤;马铃薯地三分六厘,施羊圈粪三车,约合五千五百斤到六千斤。单以粪量计算,约为当地一般群众施肥量的三倍到五倍。池万库养羊积肥,极注意羊的饲料。他平常每天给每只羊喂一合黄豆或黑豆;秋收后加喂一些剩下的零碎的马铃薯,和蔬菜的残叶败根。这些有机质物质经过牲畜消化以后,肥分并不减少,且更易腐熟分解,较之用作堆肥,或把黑豆炒熟肥田,更为合算。池万库重视尿肥,也是有道理的,因畜粪都是饲料残滓,富于纤维,作物不易利用,主要效用是增高地温,膨软土壤,增大土壤的保水力和养分吸收力,不如畜尿肥效较速,可供作物直接吸收。以成分而言,尿中氮素较多,钾素更大部分在尿内;以分量而言,人或牲口每天排泄尿量比粪量都多。
2、从耕地到收获,打破老一套的耕作方法
(一)注意轮作,决不重茬:池万库土地虽然不多,但水旱地都分为数组,更番轮作。有时种豆科作物以保养并恢复地力;有时种菜且大量施肥以增强养分。他去年种谷子的地,前作是马铃薯,取其收获马铃薯时翻土较深,积存的养分也多;去年种马铃薯的地,前作是谷子,取其谷子根较浅,下层养分还没有被充分利用。但他并非连年谷、薯轮作,主要是看土壤情况,适当地使谷子、马铃薯和豆、菜轮作。这样肥分可以充分发挥,土壤也得到适当恢复保养,同时也能减轻寄生在土壤中的病虫的为害。
(二)精耕细作:谷地前作是马铃薯。在收获马铃薯时用铁锹挖土,已有深耕之利;又在封冻前深耕一次,不耙不耱,使土块立起,经充分日晒风化,杀灭虫卵和潜伏土内的害虫,且冬季可以积雪,春季可以积沙(因当地地势较高,如耙平了地,雪、沙都易被风刮走)。解冻以后,先耱一次,使土壤疏松碎细,减少水分蒸发;然后用括子推平,使地势平坦,再行灌水。等地稍干,又耙耱
一次,使土壤空气流通,避免胶结,并且可以充分春晒,播种前先行铺粪,复耕一次,深度较秋耕略浅,以免翻上底土,不利作物生长。接着就耱一次,耙一次,再细耱一次。这样前后翻土三次(连同前作收获时一次),耙、耱共五次,土壤已充分细碎,上下均和,极有利于作物根部的发育伸长。他的马铃薯地,因前作是谷子,所以用铁锹挖地。这样作虽费工略多,但较旧犁耕得更深,而且更均匀。至于耕、耙、耱,都和谷地相同。同是秋耕,因前作情况不同,后作需要不同,或用犁耕,或用锹挖。从这可以看到,他的耕作方法是极其精细周到的。
(三)细心选种:池万库往年种“白油沙”、
“齐头白”等谷种,产量不高。一九五一年他掌握了本村可以随时灌溉、历年霜害较他村为迟为轻、自己积肥较多三个有利条件,就到孙人堡村换来耐肥嗜水但生长期较长的丰产品种“东方亮”。品种选定之后,又再三筛簸,除去秕粒。他去秋留种都是穗选,并摘去顶端和基部小穗,只取中部最饱满的部分。至于种马铃薯,他不仅注意选择适当的品种和个体适中的薯块,而且严格地选芽。储藏马铃薯种籽时,他注意窖内维持适当的温度,使薯块微萌嫩芽,而不使发芽过长。据他说:如发芽过长,栽种时容易受伤,幼苗也比较孱弱。在切种时,再逐块选芽,每块只留一芽,其余切去不要。这样发芽可靠,又可避免缺株,而且易于出土,幼苗也特别健壮。
(四)注意选苗保苗,保持密度:细心间苗留苗,对谷子生长有重大关系。池万库根据当地地势较高,易于通风排水,作物不致热坏,和自己上粪很多、养分不致亏竭的有利条件,谷和马铃薯都实行密植,以避免因虫害而减产。在谷高一寸多时,他开始第一次间苗;三、四天后,再作第二次间苗,细心选留壮苗;第三次间苗选肥去弱,开始定苗(当地一般农民仅间苗一次即行定苗)。定苗以后,并随时拔除病株、虫株及畸形弱苗,以免耗费地力。他种马铃薯除注意选芽外,并实行单芽双植
(每块一芽,每穴二块)、三角形错综密栽的办法,行距约一尺五寸,株距一尺到一尺一寸,每亩约三千八百穴。这样,每穴都是二株,既可免间苗之劳,也可免幼苗丛生虚耗地力。
(五)合理施肥:谷子行距较窄,不便施用追肥;但他能根据肥料腐熟程度的不同,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施肥,发挥肥料效果。在一块地内,他施用腐熟的夏羊粪,也施用未经腐熟的冬羊粪。前者肥效快,集中穴施(施于马铃薯地),供作物幼苗时期吸收;后者则全面铺撒,以免发生酿热,伤及幼根,因分解较慢,可供作物后期吸收。因池万库施肥既多,质量也好,虽不施追肥也可充分供应作物全期生长的需要。他的谷子通常分蘖二到四个,而且谷株健壮,穗大码紧,谷粒饱满。其他农民因施肥不足,谷子很少分蘖。
(六)细致、适量地灌溉:他掌握了“东方亮”谷种耐肥嗜水的特性,因为天气干旱,自己施肥多,所以就大胆地在谷子幼苗期即行灌水。他灌水次数多,但每次灌量不大。在春耕前第一次灌水只是浅灌,使地的温度容易上升,不致影响种子发芽和肥料的分解。在谷子定苗后,中午就经常检查谷苗生长情况。谷苗微现衰萎,即行浅灌。在入伏以后和抽穗期、开花期,分别灌水三次。他常说:“灌水要看天、看地、看庄稼。”“庄稼像小孩,该吃给吃,该喝给喝。”他的谷子因施基肥较多,水又灌得适时,养分自始至终都可充分供给,生长得特别健壮。这就打破了“谷苗不能浇水”的老一套耕作方法。另外,他灌水务求深浅一致,地整得很平,掘好几个进水口,分畦浅灌,第一次从东向西灌,第二次从西向东灌,以求均匀一致。每次灌水以后,就用锄搂一次,使土壤分成上下两层,割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他的马铃薯,也适时适量地浇了四次水:第一次在培土以前,锄二遍以后,这时
天气奇旱,浇水以后,接着培土,这对于避免旱灾有决定作用。第二次在入伏以后,气温较高,叶面蒸发较盛,生长最旺,地下茎开始形成,需水最多,这时灌水,丰产作用最大。第三次在开始落花时,这时地下茎已经膨大,倘雨量正常可以不灌;但一九五一年天旱,土壤排水现象良好,仍有必要适量浅灌。第四次在落花完了以后、收获前半月灌;按一般习惯,为防腐烂此时不宜灌水,但池万库掌握了这一年的气候和当地的风土,仍适量地浅灌,使土壤膨软,以便地下茎充分长大。因为他掌握了多次、少量、分畦灌、顺垅灌的灌水原则,获得了丰产,也打破了一般农民认为“马铃薯不能多浇,多浇会曝死(疫病)”的旧习惯。
(七)精细中耕管理:播种后,在三天以内用小石墩镇压二次,每次往返两遍,使种粒和土壤密合,促进发芽。播后四天,当地曾降阵雨,为了防止土面胶着阻碍幼芽出土,又镇压一次,往返二遍。到第七天,作物普遍发芽,又齐又壮。定苗后五、六天,用小锄浅锄一次,目的是除去杂草,疏松土壤,保持土壤水分。第一次灌水以后,用大锄深搂一次,深约一寸多到二寸,使行间土壤壅培在苗株根旁,促进根部生长。抽穗期浅锄一遍,开花盛期又浅锄一遍。最后两次锄草,都在灌溉之后,目的都是除草松土,保持水分,抑制蒸发。以上镇压和中耕除草的时间和锄的深浅都十分适当合理。
(八)防治病虫害:谷子没有播种以前,他曾进行温汤浸种和种子消毒,所以白发病很轻。当地播种习惯多在立夏以前;池万库延至立夏后播种,因此减少了钻心虫的为害。他每次中耕除草,发现病株虫株,就随时拔除烧去,以免蔓延。除冬羊粪外(这种粪寄生的病虫害较少)、春羊粪都经过充分腐熟,然后施用,也消灭了不少寄生和潜伏在粪内的虫卵和病胞子。他对马铃薯则注意造块,稍有伤痕即行舍弃;穴距小,但每穴仅二株,因之能通风,加以这年天旱,所以病害没有发生。
三、怎样继续提高一步
经过这次调查了解,池万库的丰产成绩是可以肯定的。耕作技术一般都合理,并且有不少创造,值得广泛推广。但没有组织起来,一人单干,是他的最大的缺点。今后走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道路,和别人一起互助生产,共同研究技术,提高耕作效率,才能把丰产成绩更提高一步。在施肥和播种技术上,也有须要改进的地方:
(一)池万库的土地沙性较大,大量基肥一次施用,肥分流失颇多,今后应注意采用分期施肥法施肥。
(二)为了追肥便利,并加强中耕及通风通光效果,谷子宜适当加宽行距再行密栽;这样中耕管理大为方便,产量可以增加。
(三)太师庄水地多是沙质壤土,池万库的地含沙比例已很适中;如无实际需要,过分填沙,水分养分恐怕会流失,对这一点应加注意。
(附图片)
池万库


第2版()
专栏:

山区农民有广阔的发展生产的道路
——记河北武安县小冶陶村任清美领导群众发展生产的模范事迹
王守民
河北省武安县小冶陶村从前是一个穷山村。在共产党支部和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任清美领导下,全村农民组织起来,植树造林,发展畜牧;现在这个山庄已经变成了一个富裕的村落。
小冶陶村四面环山,石厚土薄,只有窄小的梯田,薄浅的坡地。全村一百八十户,每人平均只有一亩土地。一九四三年时,全村只有三头耕畜、七只羊、五部犁,生产水平很低,农民生活很苦。但是,几年来,小冶陶村在共产党村支部和劳动模范任清美的积极领导下,面貌大大地改观了。农业生产水平比抗日战争前提高了一倍,牛骡等牲畜由一九四三年的三头增加到一百五十头,羊由七只增加到三百多只。村边、河畔、山头都栽上了果树林,荒凉的山坡也长起了庄稼,白羊满山跑,黄牛成了群。一九五零年虽然遭受了严重的雹灾,但吃糠咽菜的人已经很少。全村一百八十户人家都达到了中农和富裕中农的生活水平。农民王治富说:“过去的家当一担子就能挑完,现在一百担小米也不换了。”
小冶陶村是怎样富裕起来的呢?主要原因是认真地走上了毛主席所指示的“组织起来”的道路,和找到了发展山区生产的正确方向。小冶陶村的农民从一九四三年开始组织起来,到现在,全村一百八十户,三百多个男女劳动力,全部参加了互助组。一九四三年以前,小冶陶村连年遭受了旱灾,加上日寇的破坏,全村农民生活非常困难。当时怎样才能战胜天灾和人祸呢?任清美认为只有执行毛主席指示的“组织起来”的路线。他和十八个共产党员、干部团结群众,开始组织了十五个互助组;同时他又领导群众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开挖了一条水渠,修建了三盘水磨,进行副业生产,使副业生产的收入迅速增加,初步解决了群众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一九四三年时,全村除十九个懒汉外,所有男女劳动力都已组织起来。任清美为了改造懒汉,达到把全村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目的,就向少吃没喝的懒汉头子郭大顺说:“你看全村男女都组织起来了,劳动多光荣!你要是也能开荒种地,也就不会挨饿了。”经过他的耐心教育,郭大顺终于参加了互助组;不久其他十几个懒汉也组织起来,努力生产了。全村组织起来以后,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指导下,任清美开始领导互助组改进耕作技术。他领导村里有生产经验的老农成立了一个技术委员会;各个互助组也都建立了“小农场”,专做施肥、品种和提高耕作技术的试验,结果提高了产量,也巩固了互助组。过去这村种的小麦连年发生“黑穗病”,产量很低,每亩平均只收四斗;任清美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就跑到涉县买了抗黑穗病力强的“葫芦头”麦种,分给各个互助组试种。当年试种的这种小麦,每亩平均产量提高到一石二斗。经过组织起来,改进技术,小冶陶村的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了。
“在这个穷山沟里,不好使用新式农具,更不好使用大机器,要怎样才能更进一步地发展农业生产,以便将来过渡到社会主义呢?”任清美是一个劳动模范,也是一个共产党员,他经常为这个事情发愁。一九四九年他参加了中苏友好协会,听到了别人谈苏联在农业方面的许多科学成就;这给了他很大的启示。一九五○年一月,他到河北省保定开会,看了苏联电影片“米邱林”。他从此找到了山地发展生产的道路。他想:“我村有的是荒山、干河,植树造林,改造自然,就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任清美回到村里,首先勘察了本村的环境和地形,订出“把东禁山变成果木园,把干河滩变成柳树林”的计划,并提请中共小冶陶村支部考虑。支部研究了他的计划以后,认为植树造林是长期建设的百年大计,于是根据他的意见,做成了决定,并向群众广泛宣传。当时许多农民有“今天栽上树,明天就乘凉”的速利思想,对植树造林不感兴趣。有的说:“年年栽树,种的不少,活的不多。”有的说:“靠山不怕没柴烧,种树干啥?”任清美针对农民这种思想,广泛地向农民宣传米邱林在最冷的地方试种果树成功的经验,鼓舞起农民的植树热情;他并用具体事实指出山区植树造林的远景。他说:“前六年咱村郭怀钧栽的小果树,现在每株能摘六十斤果子了。咱们今年如果栽上五千棵果树,十年之后,每年可收果子三十万斤,比全村的农业收入还要多好几倍。收入大,误工少,既利国家,又利自己。”这些话在街头、饭市、互助组、场上、地边普遍地酝酿起来了;大家都认为老任的话说得对,都愿意植树了。一九五零年春天,由积极分子郭老二、郭明堂等人带头,到各处买树秧,解决了树秧缺乏的问题。于是,群众性的植树运动就开展起来了。村剧团提出造“剧团林”;青年男女提出造“青年林”。在运动中,任清美耐心地进行技术指导,提出“种一株,活一株”的口号,教给群众植树技术。他们根据土质和树木生长情况,确定河滩栽杨柳,黑土栽核桃,红土栽杏树。在造林中,农民们挖了几道水渠,幼树都得到灌溉。为保护幼林,任清美又领导农民成立了护林委员会,制订了护林公约。结果,这一年栽的五千多株树全部成活了。中共小冶陶村支部书记刘珍福又领导群众组成一个接树研究组,教给农民接种果树。
一九五一年初,全村又定出植树一万株的计划。春季种树九千五百五十株,建立了三十一处果木园,植了十一个合作林,还养了四亩半地的树苗。夏季,接树研究组给农民把李子树接成苹果树,小枣树接成大枣树,共接了二百一十八株。秋季又在荒山上植核桃树三千棵。植树造林在小冶陶村已形成了一种风气。现在他们正在进一步学习米邱林,研究用人工受粉法改良果树,和果树的安全过冬等问题。
一九五零年武安县人民政府把任清美领导群众学习米邱林的事迹制成幻灯片到处放映,并明确指出:向米邱林学习,发展果树园艺,植树造林,是发展山区生产的方向。于是,任清美的模范事迹很快地传遍了全县各村。大家都说:“任清美学习米邱林,咱们要学习任清美。”在任清美的影响下,一九五一年武安全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运动,共植树四十五万八千株,建立果园八十处,培植大白杨三十五亩。
除了植树造林以外,任清美又领导群众饲养牲畜、改良牛种,使全村农民逐渐走向更加富裕的道路。
一九五一年春天,任清美从邯郸专区参加劳动模范会议回来,就计划着把村里的牛种改良一下。他想:河南漯河牛吃的少,繁殖的快,耕地、驮东西,能顶个骡子,对山区发展生产有很大好处;本地的牛种不好,长的小,走的也慢。于是他就下决心改良牛种。他用郭永振一头母牛三年繁殖了两头小牛的实例向群众进行宣传,启发农民的买牛兴趣。大家都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九五零年遭受了严重雹灾的小冶陶,大部农户没有余粮,那来的资金买牛呢?任清美和党的支部研究了这种情况,认为不能因为困难动摇了买牛的信心,便提出了“把死财物变成活资金”的口号,号召农民集中游资,发展牧畜。在任清美的耐心说服动员下,家家都算了家庭账,互助组都订了买牛计划,男女老少积极投资,并且实行了互助互济。有的向亲友借了钱;有的变卖了金银首饰。他们说:“放着这些死财物没有一点用,买成黄牛就能耕地。”有的准备出去打短工和搞副业生产,赚钱买牛。就这样,有六十六户共集中了一千三百万元的游资,订出买五十八头母牛的计划。任清美又到县里贷了一部分款,亲自到漯河买回四十一头母牛。这些牛已经生小牛了。农民看到漯河牛拉、驮、走路都顶个骡子,非常高兴,又订出了再买五十头的计划。七十六岁的老汉任兴银说:“我活了一辈子,只见过买羊成群,没见过买牛成群。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什么事情都不一样了。”此外,他们还要多多繁殖羊群,还要做到每家喂一只猪,每人养一只鸡。附近十八个村的农民在任清美的影响下,都订出了改良牛种的计划。他们说:“跟着共产党走,学习任清美,就能找到山区长期建设的路。”
(附图片)
小冶陶村农民把河滩变成了柳林,按一定的季节整理林木。
小冶陶村农民发展牧畜事业,已经做到牛羊成群。这是牧童在放牛的情形。
任清美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许多经济工作人员忽视读报 有关机关应该加以具体领导
——读者来信综述
中国百货公司北京市公司第三和第四门市部、北京市供销合作社第一区联合社、中国盐业公司北京市公司、北京市粮食公司第一粮栈等企业机关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忽视读报的严重情况。中国百货公司北京市公司第三门市部一百九十多人中,认真阅读报纸的人只占百分之十,根本不看报的人占百分之四十,其余的人只是偶尔看一看大标题。第四门市部五十五人中,看报的人只占极少数,有些人只是看看电影广告。北京市供销合作社第一区联合社绝大多数的人是不看报纸的,有些看报的人,多半是看看“每日行情”或自己感到有趣味的事情。
许多经济工作人员由于不注意阅读报纸,他们对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是无知的。他们对于轰轰烈烈的“三反”运动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于三年来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展开的猖狂进攻只是一知半解。美帝国主义发动的细菌战已经引起我国广大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愤怒,但是北京市百货公司第一、三门市部、九区合作社、北京市粮食公司第一粮栈等企业机关的不少干部,竟然不知道有些干部对于这件事情却不很了解。这是一种多么严重的情况!
为什么这些经济工作人员这样不注意读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同志工作较忙,有些人文化水平较低。比如,北京市百货公司第三门市部业务员张世华说:他参加工作二年多了,因为没有时间,很少看报。很多人反映:当天的报纸没有时间看,
一天天拖下去,索性就不看了。其中有些人则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没有读报的能力。另一个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则是领导干部没有注意领导读报工作。上述经济工作人员都指出,在时间很少和文化水平很低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应该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读报。但是,有些领导干部却没有这样作。
为什么这些领导干部没有领导工作人员读报呢?原来有些领导干部,他们自己就忽视报纸学习。北京市粮食公司第一粮栈的负责人马树民专门负责该单位干部教育和思想领导工作,但是他自己却经常
不看报。他对于武汉市发生的“纪凯夫事件”和美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青岛散布细菌的罪行都不知道。他说:在“三反”以前,还能看看报纸上的大标题,“三反”以后,又要“打虎”,又要搞业务,连看大标题都顾不上了。中国盐业公司北京市公司副经理王荩臣竟不知道“星四聚餐会”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他甚至不知道二月一日北京公审贪污犯大会的主要内容。显然,这些领导干部不了解党报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实际斗争的武器,因此,他们藉口工作忙,竟不看报。在尖锐的政治斗争中,他们的工作更忙,因此更不看报了。他们不了解,在这种时候,所有的工作人员,越发需要好好读报。否则,凭什么进行工作和斗争呢?
各企业单位应该重视经济工作人员阅读报纸的工作;应该把读报作为干部教育的经常的极重要的内容,给干部一定的学习时间,并且加以具体领导。只有提高了经济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才能做好国家的经济工作。希望这些机关的负责干部切实检查读报工作的情况。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北京市第九区合作社
许多干部忽视时事学习
绝大多数人基本上不看报,
有人看报是为了“找趣味”
编辑同志:北京市第九区合作社许多工作人员,存在着严重的“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第九区联社在去年六月成立,到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正规的学习制度。工作人员学习报纸的情况是很不好的。我们全社有一百七十多人,订了三十二份报纸;能够经常看报并注意阅读主要内容的仅有十九人,绝大多数的人是不读报或偶尔把报纸上的大标题“阅览”一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比较认真读报的同志们中间,经常看人民日报社论的仅有三、四人;有些同志看报是为了“找些趣味,解解闷”。这种情况是十分严重的。
许多人不注意阅读报纸,因此,他们对于国内外重大的政治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至今仍有不少干部对“三反”运动的认识十分模糊,甚至有的干部认为搞“三反”是要把干部的家产充公。我们这里竟有一部分同志到现在还不大清楚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及我国东北和青岛等地撒布细菌的罪行。报纸发表了中央节约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规定”的第二天,“打虎”队员们还不知道有这一回事。
为什么这些人不注意阅读报纸呢?据我所知:不注意读报的多数是业务员和工人。他们从早上七时半开始工作一直到下午六时,晚上还要结账,看报的时间是很少的;有些人确实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理解报纸的内容,这是实际存在的客观困难。当然,他们在主观上也存在着不正确的思想,如有的人认为“报纸对我们没有多大关系,看不看一样工作。”有的业务员自己说:“我参加合作社两年多,就没看过报。”但是,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忽视干部政治时事教育。我希望在报上揭发这种忽视政治的倾向,以引起领导机关的注意。
北京市第九区合作社 邓士铨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中国工业器材公司大部职工
不关心时事政治 只计较生活待遇
编辑同志:三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栏批评了医务工作者不重视读报学习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我们贸易工作者中间也是严重存在的。以中国工业器材公司为例:二百多人中间,比较认真读报的人为数很少,极大部分人只是十分潦草地看一看大标题,或者根本不看报。这种情况使得绝大部分干部不能从党报上获得教育,当然就不能按照党报的指导来作工作了。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中,工作人员不看报纸的情况是更严重了。许多人忙于打“老虎”,强调自己没有时间读报。这些同志既然不看报,怎样能够从思想上、政治上深刻地认清“三反”运动的重大意义呢?又怎样能够根据中央的指示来开展运动呢?有些同志虽然也知道“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这些话,但这都是在开反贪污大会时听首长们报告的,至于它的意义是什么,许多人就说不出来。这样,在伟大的“三反”运动中,许多人就还没有从思想上和资产阶级划清界限。
由于大部分人不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就斤斤计较自己的生活待遇、薪金,这是一种多么恶劣的倾向!希望领导方面和工会组织重视这一问题,立即加以解决。 家骅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北京市百货公司第一门市部许多人员
不知道“星四聚餐会”是什么
编辑同志:国营企业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应该重视时事学习。但是,中国百货公司北京市公司第一门市部绝大部分人员,忽视读报的情况是很严重的。第一门市部共有二百六十多人,订了十八份报纸。除了个别人以外,大家都是有阅读能力的。但是,大多数人对于报纸是不关心的,他们根本不看报,或者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在“三反”运动中,有些人因为参加“打虎”工作,就更不注意看报了。
由于同志们不关心报纸,许多应该知道的事,大家都不知道。如重庆破获的违法资本家组织的“星四聚餐会”,至今还有多数人不知道。国营企业的工作人员,对于资产阶级有组织地向工人阶级进攻的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这是不能容忍的。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情形,在北京市百货公司的其他门市部也同样存在着。门市部许多业务员过去在私营商店中当店员,那时只顾给资本家干活,根本不能看报;可是,来到国营企业后能够读报,应该读报,但不读报,这就不对了。我们希望北京市百货公司工会和有关领导干部,重视这个问题,加强对于经济工作人员的政治时事教育。
读者
修宗秀 姚世铎


第2版()
专栏:对人民日报批评建议的反应

中共上海公营新华纱厂党委会
关于缺乏群众观点的检讨
编辑同志: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人民日报二版头条新闻批评了我厂推广郝建秀工作法的缺点,这一批评推动我们进一步检查了我们的工作。经过检查,我们发现我们主要的错误是缺乏群众观点。正如报上所指出的,我们没有重视群众的热情,没有把推广郝建秀工作法与民主团结的中心工作相结合,没有适当地安排这两个工作。其次是缺乏钻研的精神。我们只了解些郝建秀工作法的皮毛,没有从政治意义上认识它的重要性。我们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简单而草率地决定了工作步骤和方法,犯了官僚主义的毛病。
为了纠正错误,我们接连开了几次党的会议,并分别召开小先生会议、细纱间车间大会。会上,我们批判和检讨了错误的思想和作风,说明郝建秀工作法推广不开,我们应负主要责任。我们决定集中地有重点地先搞好一个排,在这个排上创造了经验,然后再推广到全车间去。
中共上海公营新华纱厂党委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