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时评

人人应该学习志愿军爱护祖国财产的精神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四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志愿军党委发出了在全军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一个多月以来,志愿军的全体指战员以自己高度的爱国主义的精神,热烈地响应并已开始认真执行这个指示。这对于启发全国人民自觉地参加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伟大斗争是有重要意义的。人们知道,志愿军所处的是激烈的战争环境;而我们国内则是和平的环境。志愿军在风雪下餐宿,而我们都有较为安适的生活。志愿军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还要处处爱惜人民财产,为祖国节省大量物资,还要同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我们在国内的每一个人,就更应该爱惜和保护国家的财产,坚决地起来彻底肃清一切大中小的贪污分子,穷追大贪污犯,为击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而斗争。
对于贪污分子来说,志愿军的爱国行动应该使自己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行为的卑鄙和罪恶重大。我们的志愿军为了保护祖国的物资,不惜牺牲流血;而贪污分子却是那样的自私自利,千方百计地盗窃祖国的财富。他们明明早已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但有的现在仍在挖空心思地到处堵塞疮口,建立“攻守同盟”,抗拒反贪污运动。我们应该严重地警告这些贪污分子:你们如果不老老实实坦白自新,人民是不能宽容你们的;你们只有彻底坦白,戴罪立功,才是唯一的出路。
应当告诉那些用国家的财富以表示自己“慷慨”的人们:我们的志愿军靠自己的劳动节省自己的烤火费,节约自己的服装,减轻人民的负担,并以自己的粮食救济朝鲜难民,这是何等高贵的品质!但是,浪费分子们损害国家的财产,动辄就是几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元。人民要你们认真保护国家的财产,但你们却把国家的财产随便挥霍。和志愿军指战员们在前线艰苦奋斗的情形相比,浪费者们难道能不感到痛心吗?能不感到万分羞惭吗?
志愿军爱护祖国财产的精神教育了更多的人,使他们今后更加懂得爱护自己祖国的财产。对于破坏和盗窃国家财富的现象采取自由主义态度的人,应该学习志愿军节约的精神,明确地认识到国家的财产是如此神圣地丝毫不应受到侵犯,进一步知道爱护国家财产的重要责任。我们全国人民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必须更加勇敢地坚强地投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伟大斗争。


第4版()
专栏:

朝鲜前线的节约
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 夏光 庞焕洲
志愿军的指战员们,时刻在怀念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每当遇到一个从祖国来到朝鲜前线的人,大家立刻围上来问长问短:
“到了北京没有?首都添了那些新建筑?”
“咱们在天德山、马良山打的胜仗,祖国同胞都知道了吗?”
“工人、农民的日子过得怎样?那儿又创造了新纪录?”
“咱们给学生们写的回信,他们收到了没有?”
“祖国人民对咱们有什么嘱托?”
“…………………………………”
问题一个接一个被提出来,每个人都想一下子了解祖国的一切。
这种怀念祖国、热爱祖国的心情,更集中地表现在大家对来自祖国的每颗子弹、每件衣服、每粒粮食的分外珍惜。自从毛主席提出的“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号召传到朝鲜战场上以后,志愿军全体指战员更加兴奋。大家互相勉励说:“咱们的领袖这样关心我们,祖国同胞想尽一切办法支援我们,我们就要加倍地珍爱祖国送来的每一件东西,使它发挥更大的力量。”
志愿军同志们节约的方面是很多的。某部的指战员们提出:“咱们要做好节约,首先就要练好武艺,提高技术,保证弹弹命中,多消灭敌人。”因此,战士们不论在冰冷的工事里或者在白雪皑皑的冻地上,一有时间就抓紧练技术。某后勤部军械科的同志说:“有了丰富的业务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业务。”于是他们积极学习军械知识,精心研究弹药性能。他们把大批接收的和缴获的弹药废品,细心地检查、整理和装配,半个月功夫,就从废品中整理出了数千发炮弹。这些炮弹运到阵地上打击敌人时,每个炮弹发出后都开了花。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某部连长刘汉钊订了这样一个计划:节省一些弹药作为对祖国人民的新年贺礼。十二月下旬,他们组织了三次小部队的夜袭,从敌人手里缴获过来三十六箱机枪子弹,四支步枪、一挺机枪和一支手枪,加强了自己的火力。战士们说:“多打胜仗是最大的节约。”他们纷纷订立了计划,要在一九五二年打更多的胜仗。
为了取得胜利,战士们宁愿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克服了物质上的困难。某部机枪连接受了保卫开城的任务,要立即构筑强固的工事。工事挖得又深又长,需要点灯才能在地道里操作。可是没有灯油。战士们异口同声说:“不吃油事小,保卫开城事大,就把吃的油拿来点灯吧。”全连把吃的油点了灯,迅速筑成了钢铁般的阵地。
在激烈的战斗里,战士们绝不轻易丢弃一点物资。某部战士廖仲辉在坚守高旺山西峰时,连续打败敌人三次冲锋后,敌机炸塌了他的工事,把一挺机枪和九百发子弹埋住了。他不顾敌人的炮击和轰炸,费了很大气力把武器弹药挖了出来。他已经受伤了,仍旧背着沉重的机枪和九百发子弹,沿路攀着树枝葛藤回到了连部。
在遭遇敌机袭击的时候,志愿军同志们总是不顾一切危险去保卫和抢救物资。某部工兵班到某兵站去接收物资,正碰上兵站被敌机轰炸,一座住有伤员和装有食盐的房子着了火。战士们一看就高喊着:“为了阶级弟兄!为了祖国送来的物资!”九个人毫不迟疑地冲进浓烟烈火中,首先把伤员抢救出来,然后又把三十八包食盐抢出。某部司机赵庆华同志的汽车被敌机打中起了火,他想:“这是打胜仗的本钱,万万不能被敌机烧掉。”他一跃身跳上汽车,扑灭了燃烧着的汽油桶。他的腿烧伤了,仍咬紧牙关跳回司机台,迅速地把汽车开到了安全地区。
志愿军同志节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搜集美国强盗败退时遗留在战场上的弹药器材和利用废物来制造各种工具用品。例如某部汽车司机陈智,动员全班同志搜集敌人遗弃下的废汽车零件,在八十天中拼成了七部好汽车和六部完整的引擎。在搜集零件中,有时他们一天少吃一顿饭,有时少睡觉,有的同志腿都跑肿了。某部辎重连的同志,在工具缺乏的情况下,自己动手制造了一百多辆大车的零件。某部后勤处的战士们,从山上、公路旁拣起一小块一小块的废铁,打造了马掌一千五百副。某部军械科同志在三个月里,从子弹箱上拔下了可用的铁钉二百斤。某救护连的一班同志,路过一个森林时,扛回了拾到的几十箱迫击炮弹。某部炊事员王桂生,在送饭途中也收集了十几排步枪子弹和两颗手榴弹。
守卫在临津江东岸的某部战士,在阵地后方打造地洞,成立了许多“铁工厂”。他们把烤火的炭省下来供给自己的“铁工厂”用,利用收集来的弹片、废铁打造各种工具。例如他们把破汽油桶改造成饭锅,把罐头皮改造成盆碗和杓子,用弹片打造菜刀等等。他们的铁工厂还能修理自己的工具和武器。比如,铁镐使秃了,就去打尖。枪械有了小毛病,也可以自己把它修好。战士们高兴地说:“这真好,免得送来送去浪费运输力。”现在,你走过临津江东岸铺满白雪的山沟里,随时可以看到掩蔽部里的熊熊的炉火,听到叮叮噹噹的打铁声,和战士们的欢笑声。
我们的战士们还时常以自己的智慧创造许多有用的东西。例如某部电话班拣到了一个没有炸的敌人的大炸弹弹尾,他们就把他改造成一个漂亮的火盆。炮兵李世义把一枚美式炮弹壳改装成一个美丽的小火炉,送给前沿部队热饭、烧菜。有些单位,利用敌人丢下的汽油桶做澡盆,建立了自己的“阵地澡堂”。掩蔽部里面点油灯,某连战士高文斌就利用罐头皮和敌机扫射时落下的机枪弹壳,制成灯头,造出一种“子弹灯”。这个新发明很快就推广到全连,使全连每天可以节省两斤多豆油。
志愿军的炊事员们还尽量节省祖国运到前线的粮食,他们研究了少出锅巴、甚至不出锅巴的煮饭方法。祖国运到前线大批黄豆,许多单位就成立了“豆腐房”“豆浆馆”“豆芽菜床”“磨坊”等,使大家的副食中增添了许多花样。他们在磨豆腐时也细心钻研怎样做得更好。例如某连的“豆腐房”起初一百斤黄豆只能做四百块豆腐,经过他们连续改进工作方法,结果使一百斤黄豆能做豆腐六百块。
在战争环境中生活艰苦的志愿军同志们,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行动,热烈响应伟大祖国节约的号召。


第4版()
专栏:

和志愿军叔叔在一起的时候
——记北京市少年儿童和志愿军归国代表联欢会
叶幼琴
一月二十五日那天晚上,鲍家街小学“红领巾班”的儿童们,就吵着要妈妈姊姊们给拿出过春节穿的新衣裳。孩子们还记着把自己最喜爱的小日记本早早装在兜兜里。大家早就盘算过了:“这一回说什么也要让志愿军叔叔姑姑们签个名。”苗浡生睡到半夜就醒了,直瞅着漆黑的窗子,心里老盼念着:“快天亮吧!”
二十六日一早起来,孩子们就穿上了新衣裳,整整齐齐地系上红领巾。孩子们比往日更美丽了。少年儿童队的队旗,在太阳光下也显得格外鲜艳。
联欢会的主人是孩子们自己。参加联欢会的有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第一部一个中队和鲍家街小学一个“红领巾班”,共约八十多个少年儿童队队员。孩子们焦急地等着、等着。当四个挂红条、戴大绒帽、穿马裤的志愿军叔叔姑姑走进门时,孩子们可乐开啦。老在睡梦里见到的志愿军叔叔姑姑们,今天可真来啦!孩子们使劲地鼓掌,王保华把小手拍肿了,还在拍。愉快的联欢会开始了。孩子们紧瞅着志愿军叔叔姑姑们的脸。齐家纯小朋友是主席,她一直被干宪桂姑姑抱在怀里。她满脸光彩地告诉同学们说:“干宪桂姑姑抱着我,我真有说不出的光荣和骄傲。我从心眼里乐呵!”王保华小朋友羡慕地说:“那时我恨不得也上台去叫叔叔姑姑们抱抱我!”
在联欢会上,孩子们的节目比那一次都表演得好,因为大家都想着:“这是给志愿军叔叔姑姑们演的。”献礼给志愿军叔叔姑姑们的少年儿童,特别感到高兴。张雅蓉和王慕娴告诉人说:“献礼的时候,魏明亮叔叔和我们握手啦!他的手热极了,我们真不想下来了!”王秀艳小朋友看到把自己亲手一针针缝起的,有着小五星、小火把的少年儿童队队旗献给志愿军叔叔姑姑们时,高兴极了,她想:“这面队旗代表着我们‘红领巾班’的全体队员。把它带到朝鲜去,叫志愿军叔叔姑姑们看了,多杀几个美国鬼子。”
主席还没说完“散会”,孩子们一哄就跳到台上,把志愿军叔叔姑姑们团团围住啦。几十个小脑袋直向人堆里钻,几十只拿着日记本的小手直向人堆里伸。“让我看一看吧!”“叔叔姑姑给我签名吧!”谁也想仔仔细细看看志愿军叔叔姑姑们长的样子,谁也想和叔叔姑姑们抱一抱,握握手,再不就摸摸叔叔姑姑们的衣服也好呵!王希圣小朋友终于挤进去了,他想了想,忙着掏出自己心爱的小和平鸽徽章送给了魏明亮叔叔。他骄傲地对别人说:“今天我的名字可写上了魏明亮叔叔的小本本上啦。”
这个小小的联欢会,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会永远记着魏明亮叔叔和于宪桂姑姑嘱咐他们的话:要努力学习,好好锻炼身体,做一个毛主席的好孩子。


第4版()
专栏:

爱护祖国物资的好榜样
中国人民志愿军 马鸿基、盛潄生、王田
不让一包米受损失
“我所看守的这些东西,都是祖国人民节衣缩食,日夜勤劳所换来的。我们要是损失一包米,就等于给祖国人民增加许多劳累,就是要让前方的同志们饿着肚子去杀敌人。那怎么能行呢?我就是死了,也得保住这些物资的。”这是警戒朝鲜某地仓库的志愿军战士、共产党员高启振说的话。他用英勇的行为,证实了自己的诺言。
一九五一年六月十日,敌人的飞机轰炸高启振所警戒的仓库。附近一门覆有伪装的大炮被汽油弹烧着了。高启振发现以后,马上跳出防空洞,不管敌机的扫射,向着着火的地方奔去。那里没有水,高启振就把衣服脱下来扑打炮身上的火。最后用沙土把火扑灭了。可是,仓库又着火了。他又急忙跑回仓库去抢救东西。二百多斤重一袋的大米,他一口气背出了二十多袋。过度的疲劳和火烤烟熏,高启振昏倒了。后来等其他同志赶来抢救物资时,高启振苏醒过来了。他看到仓库里的物资还没有抢救完,就熬着全身火伤的剧痛,咬着牙又去抢救。直到把一万多斤大米都抢救出来以后,他又累倒了。
从火堆里把车子抢救出来
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二日夜,张廷球驾着一台装满了反坦克手雷的汽车向前行驶。正行间,头顶上突然亮着五颗照明弹。和他同行的几台车子本想冲过去,可是前面因为路窄错不过车,堵住了去路。就在这时候,敌机开始了疯狂的扫射,有的驾驶员跑去躲避了,张廷球就伏在公路边的小沟里监视着敌机。忽然路上的三辆车子被打着了,张廷球所驾的那台车的油桶爆炸。他看着这些将要爆炸的弹药箱,心里焦急万分,他下定决心说:“宁愿牺牲自己,也决不能白瞪着眼看着车子被烧毁!”他脱下大衣,迅速扑灭了车上的火,又用泥土把驾驶台上的火盖熄,然后急速地跳上驾驶台,拉开电门,“呼”一声,把车子开出火堆。随后他又回来想把那辆将要燃烧的大“道奇”车开出来,可是没有开电门的钥匙,车子不能发动。在紧急的情况下,他又回去把已经开出去的车子倒回来,把大“道奇”车拖了出去。另外几个同志这时也来抢救了,张廷球带领着他们,冒着敌机的扫射,从烈火和弹雨里把没有烧着的汽车全部救出来了。
“连长,让我把定时炸弹扛开去!”
敌机在朝鲜某地铁路和公路的交叉点上,投下了两枚定时炸弹,那是一九五一年五月十六日下午。定时炸弹距离一列火车只有四、五米远,如果爆炸了,这十四个车厢里的物资就要全部完了。这事让吴宝馀同志知道了,他就自动地向连长请求说:
“连长,让我把定时炸弹扛开去!”连长答应了,并且嘱咐他千万要小心。吴宝余兴奋地去了,他把两枚定时炸弹扛到二百米以外的地方。没过一个钟头,两枚炸弹都爆炸了。可是铁路、公路、车辆、物资都没有遭受丝毫损失。


第4版()
专栏:

用英勇和智慧保证前线电讯畅通
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 袁纪光
在多山多水的朝鲜,一到了夏季,雨下起来没完,常常十天半月不止。晚上,天黑得像墨,伸出手来连手掌都看不见。志愿军某炮兵部队的指挥连二排(电话排),在这样漆黑的雨夜里,走着泥泞溜滑的山路,随着他们的部队,翻山越岭,向前线挺进。
他们在长途行军中,涉水、爬山,衣服鞋袜整天不能干。到达目的地后,有的脚肿,有的拉痢,全排病号几乎占了五分之一。可是病只侵蚀了他们的肉体,却侵蚀不了他们钢铁的意志。班长李立明腿肿得很粗,战士王升祥的胳膊已肿得化脓,王伯昆拉痢好几天了,但他们都顽强地坚持工作。愈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们就愈显得顽强。
一九五一年七月间,有一天下午,他们达到宿营地,刚放下背包,没休息,没吃饭,连住的地方还没有找到,就开始执行架线任务。他们语言不通,地理不熟,但他们有着一颗完成任务的决心。在架线工作中,他们有的掉到山沟里,有的滚到山坡下,爬山过河,终于克服了困难,不到半夜就胜利地完成了三十华里的架线任务。回来时,天一片漆黑,又下着雨,他们找不到驻地,就躺在汽车下等到天明。
任务越来越紧,也越来越多,携带的被覆线用完了,但架线的任务仍一个跟一个传下来。“如果在这个紧促的时间里,向上级去要材料,必定要影响战斗任务的执行,怎么办?”这是排长刘启明、副排长石小槐所急于解决的问题。他们召集班组长开了个“诸葛亮会”,大家动脑子,想办法。结果,决定用在第一线被敌人炮弹打坏的高压铜线和铁线倒开来,架高空的电线;用破胶鞋破轮胎代替绝缘磁头。决定后,他们就以组为单位分头去找。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从第一线将线抬回来(每根长约一百五十公尺,重二百多斤,可倒成十九小根)。接着,大家就分工动手,埋杆的埋杆,架线的架线,一面倒线一面架,很快地完成了任务。
有一次,共产党员刘双茂带着徐炳龙等五个人,涉过水深齐胸的汉江,向前进观测所架线。过江时,徐炳龙被激流冲倒,喝了两口水。但他紧紧握着器材并没有松手。过江后,正值敌人的疯狂炮火封锁着这条路,炮弹在轰鸣爆炸,路上烟火交织。党员刘双茂喊着:“架通线就可以歼灭敌人!我们为祖国立功的机会到了!”他放着线向前跑去,大家也都跟随跑上去。他们在迸发的弹光和腾起的沙柱中,机警地架着线。飞机在头顶上盘旋,有时还打机枪。但勇敢战胜了敌人的威胁,他们在七天七夜中,爬了十几个山头,共架了一百二十多里的高空铜线。
线架好了,但经常被激烈的炮火炸断。线常断的地方,也是落炮弹最多的地方,所以查线、护线也就成了二排的艰巨任务。共产党员桑甫在接线时,一发炮弹正落在他身旁,泥土盖满了全身,他专心于完成任务,头上被弹片擦破了还不知道,直到完成任务回来才发觉。李海静和徐孝德去查线,两发炮弹落在距他们三、四公尺处,徐孝德爬起来说:“只要有人在,保险完成任务。”
飞机、炮弹,都阻止不住英勇的二排电话员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们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不怕牺牲流血地去查线、护线。在紧张的工作过程中,忙得饭吃不好,水喝不上,觉睡不了。他们曾有六天六夜仅睡十一个钟头的觉。有两次,两天只吃了一顿饭,但他们的精神是愉快的,因为他们胜利地完成了人民交给他们的光荣任务。
他们在半月内,共收集了铜线和铁线十一万五千余公尺;拣破胶鞋两千余双,破轮胎三个半;用杆子一千八百余根,胜利地构通了二百三十余里的通讯网,保证了作战任务的完成,全排荣获二等功。


第4版()
专栏:

母亲的愿望
——记志愿军归国代表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慰问首都志愿军家属
柏生
在离北京城西约四十余里的香山正黄旗自然村,我们的志愿军归国代表特等功臣庞殿臣和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英雄”的朝鲜人民军战斗英雄李基殷,慰问了在朝鲜前线立了特等功的功臣赵广斌的父母和妹妹。
这是一月二十五日的上午,在香山的山坡上,一个贫农家庭里,忽然显得那么热闹起来。一位六十五岁的老大娘——赵广斌的母亲从屋里兴奋地走出来迎接高贵的客人。当她知道他们是从遥远的朝鲜前线来看望她以后,她高兴极了,兴奋得落了泪。她亲切地对两位英雄说:“我看到了你们,就像看到了我的儿子。”老母亲一面说着话,忽然像想起了什么,便立即往屋里转去。不一会,她抱着一个镜框,框上还有好几朵大红花,框里装着她儿子立功的喜报。那是在去年夏天,村政府和许多村民们热烈地敲打着锣鼓送来的赵广斌在朝鲜前线立了特等功的喜报。两位英雄看了喜报,高兴地说:“老妈妈,广斌同志在前线立了大功,这是您的光荣哩!”战斗英雄赵广斌,是一个独生子,他的光荣的老母亲和七十五岁的老父亲,把他送给了志愿军,让他上朝鲜前线打美国鬼子。今天他的老父亲因为听说志愿军归国代表和朝鲜人民代表要到村里来,他老早就跑去开欢迎大会去了,因此他没有能看到他儿子的这些英雄伙伴。赵广斌的家原来是很贫苦的。土地改革后才分了几亩地。现在他家的地,由村里代耕,另外加上人民政府的照顾,全家的生活已不大困难了。当我们的志愿军特等功臣庞殿臣告诉老母亲,他曾去过赵广斌的部队的时候,老母亲兴奋地说:“你回去时告诉他,只要他好好在前方打美国鬼子,我就高兴。”两位英雄和老母亲亲切地谈了许久,直到告别时,老母亲还再三地叮嘱,要他们告诉她的儿子,人民政府对她们照顾很好,要他儿子好好在前线打敌人,给人民立功。她最后亲切地送着他们,送了很远,直到再也看不见他们的时候才回去。老母亲的心,深深地感动了这两位出色的战斗英雄。曾经在朝鲜临津江以东坚守岩岘山高地三昼四夜的战斗中,和他的战友们歼灭了美帝国主义的“王牌”军美骑一师第七团一千二百余名的英雄连政治指导员庞殿臣说:我好久没有看见我的母亲了,我看见她老人家时,我像看到我自己的母亲一样。老母亲对革命这样关心,她叮嘱她儿子的话,也正像对我们千千万万战斗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同志说的话一样。我们的英雄友人,这位以手榴弹袭击敌人大量坦克的战斗英雄李基殷说:这位老母亲和多少朝鲜母亲一样,她把她的独生子送到了朝鲜前线,保卫中朝两国人民的幸福。老母亲鼓舞儿子打美帝国主义的话,更加鼓舞了我对敌人战斗胜利的信心。我深深地感激着每一个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热情的关怀!(附图片)
苗地插图


第4版()
专栏:

介绍“保卫和平”杂志第六期
当联合国在巴黎举行第六届大会,维辛斯基在会上连续发表重要演说的时候,“保卫和平”杂志第六期发表了几篇讨论联合国的重要文章。皮尔·戈特社长的社论“必须保卫联合国”,分析了联合国的现状以及它应该遵循的原则。他指出,所有和平拥护者不应该对联合国失望,要负起保卫联合国的责任——“反对那些无耻地盗窃了联合国权力、把这美好的和平工具用去为一个帝国主义服务的人们。”克罗德·摩尔岗的“五大国的分歧”一文,源源本本地叙述了联合国从诞生到走入歧途的经过。曾任英国外交部远东司顾问的约翰·布拉特爵士在谈“中国的实况”时,也说明当中国在联合国中取得它应有的大国地位时,将对全世界起着巨大的作用。法国和平委员会主席伊维斯·法奇的“法国与和平公约”一文,说明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停止备战政策,才能挽救法国面临的灾难。
本期的另一个中心,是继续讨论改进东西世界的经济关系问题。围绕这一主题,有查理·裴德伦的论文“现阶段的东西贸易”,有米歇尔·德波尼的法国港口马赛调查报告,还有一篇英国商业家、议院候选人和英国新闻记者谈“英国的危机”的访问记。
本期载有有关埃及问题、西班牙现状和西德情况的三篇文章。还有巴勃罗·聂鲁达所写的“智利,我的国家”和贺诚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保健和卫生状况”。
诗人艾吕霞和画家毕迦索,为本期合作了“和平的真正面容”;约里奥—居里夫人写了“戈登夫人七十寿辰”;苏联国家木偶戏院院长塞尔治·奥布拉特索夫写了一篇介绍苏联怎样利用木偶戏来教育儿童的文章。


第4版()
专栏:

快乐的老人 ——访问北京市郊区正黄旗村军属程大娘
友如
北京市郊区正黄旗村军属程大娘六十多岁啦,不论过日子,做工作,她都比得上年轻人。人们称赞她:“看程老太太的精神多棒啊!”她就向别人说:“现在事事遂心,想到那儿,那儿叫人高兴,我真是越过越有劲,像年轻了十几岁哩!”
元旦那天,我和村民政委员一块去看她。她正在院里晒太阳,笑咪咪地望着那米色老草鸡、大红公鸡和另外十几只肥大的鸡吃食。我说:“大娘好啊,给您拜年来啦!”“校长领着小学生们刚来过,还送来礼品,现在你们又来啦,这叫我怎么承当!”程大娘一面说着,一面亲热地拉着我们进屋里坐下。
这是一座坐北向阳的大堂屋,镶着明亮的玻璃窗;米缸面盆,放衣服的柜橱……使宽敞的房子里显得满腾腾的,但都摆得有条有理。程大娘在土地改革中分得六亩水浇田。去年秋天天旱歉收,还收了七石多玉米。提起去年秋收的情景,引起程大娘
一段快乐的回忆:“收棒子那天真热闹,男男女女七八个年轻人,亲热地向我说:‘大妈,我们给您收棒子来啦!’说罢,撇的撇,砍的砍,比干自己活干的还欢,不大一会儿,六亩棒子就收割完啦。我一时高兴得不知说啥好,‘我儿到前方了,一个个年轻人和儿女一样亲啊。’大热的天,我看着他们一个个额上冒着汗,脸膛儿晒得通红,心里疼得慌,忙着叫他们喝水,我大声嚷着:好孩子,好姑娘,快歇歇吧,不要累坏呀!”
程大娘很喜爱她的小孙孙。她拿着孩子们的像片(孩子们出去玩了)让我们看,向我们讲述两种不同的生活经历:程大娘在北京解放前,靠着做针线活来维持生活,吃过这顿饭,下顿饭没着落。因为生活贫困,孩子们生病,没钱医治,程大娘生过十个儿女,只养活了哥儿三个。谈到解放后的生活,她指着像片满意地说:“毛主席给孩子带来的福啊,爹妈翻身了,生活宽裕了,孩子们吃的胖胖地,像个小牛犊,当奶奶的看着怎能不高兴。”话说到这里,程大娘乐了,大家也乐了。
“大娘还有什么困难吗?可以……”一句话没说完,程大娘便打断了我的话,她不以为然地说:
“我还有什么困难呢?该种的种,该收的收,群众都按时‘拥护’(指代耕)啦;去年春天我买了两条小猪,猪养大了,积了钱又积了粪,地里的粪不用愁啦;你说种籽吧,春种的种子,我已操持齐全;就说看戏吧,八月节那天,我到村公所看戏,院子里黑压压坐了一片人,听说军属来了,又是打招呼,又是让道,把我一直‘拥护’到前排座上。当时,我高兴得心蹦蹦跳,我想:纪康在部队里知道妈这样高兴,他该多么高兴啊!”


第4版()
专栏:

学习平定维社村的“爱国日”
杨荫春 孙宗达
山西平定维社村群众定期举行“抗美援朝爱国日”来检查爱国公约的办法,传到了襄垣县第二区的安德村和东北阳村。这两个村的中共支部,正在领导群众检查爱国公约的执行情况,区干部申喜孩,把报上登出的关于维社村的经验,向大家作了详细的介绍。村里的人,三三两两谈论起来了。大多数人觉得“这办法好,又能检查每个人的爱国行动,又能检查全村的工作”。可是有些人意见不同,他们说:“又要开会,又要过爱国日,那不是多误工!”“村上有民校,何必多添麻烦!”
两个村的党的支部,都研究了维社村的经验,认为过“爱国日”是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办法,决定在本村也建立这种制度。他们分别收集了群众的意见,然后发动所有宣传员,通过民校、读报组等组织,把维社村实行“爱国日”的经验,向大家普遍进行宣传。支部又针对一些人的思想问题,组织大家展开讨论。慢慢地,大家的意见一致了。大家认为过“爱国日”可以让大家知道国家大事,又能推动各种工作,而且集中解决问题,少开会,不误生产。村里李贵锁说:“过‘爱国日’是咱全村人的一件大喜事,要把它搞好。以前咱的爱国公约,是在小组里检查,好经验不能马上交换。有了‘爱国日’,全村集体来检查,人多眼多,谁对爱国公约执行的好,大家就表扬他,向他学习;谁执行的不好,就批评他,要他以后改正。这对个人和全村都有好处。”
两个村都作了决定,学习维社村的经验,每逢阴历初一十五过“爱国日”。头一个“爱国日”,就在十二月初一举行。
阴历十一月的末后几天,宣传员都出动了,到各家各户去宣传。各个互助组为了迎接“爱国日”,都自动把执行爱国公约的情况作了初步检查,把没有做完的工作加紧赶上,大伙的心里都想要争取做个执行爱国公约的模范。
初一那天,家家一早起来,就把街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像准备过大年一样。午饭过后,在“爱国日”会场的房子里,挂起了毛主席的像,门上插着五星红旗,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热闹的锣鼓声中,一群一伙地赶来了。
宣传员们首先在会上唱了一些快板,领导大家进行了一会文化娱乐活动。接着又讲了一会时事,然后大家开始检查爱国公约。
在东北阳村,首先检查爱国公约的是中共支部书记王不锦。他的爱国公约有一条——积肥十担——没有实现,大家就批评他“光说不做”,他自己当场作了检讨。村里王石柱互助组订的爱国公约,六条都实现了,半个月积肥一千四百八十四担,明年可以节省三石多黑豆。当场受到了大家的表扬。大家并提出向“王石柱互助组学习”。会上又总结了全村增产节约的成绩,又根据已有成绩,修订了爱国公约。
会后,大家都很高兴,他们说:“‘爱国日’过起来,人人都积极起来,工作和生产,什么都好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