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中央水利部傅作义部长关于一九五二年防旱抗旱运动中的农田水利工作报告(摘要)
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傅作义部长,于十二月十九日,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一百六十三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一九五二年防旱抗旱运动中的农田水利工作的报告。报告摘要如下:
今年全国各地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都较往年显著,群众性的水利建设更有突出的进展。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共已兴修、整修渠道十八万七千道,塘、坝、涵、闸等工程二百零八万处,新打的砖、石、土井七十五万三千余眼,贷出水车十六万七千辆,添置抽水机三千五百多马力,共可扩大灌溉面积三千二百四十余万亩,超过一九五○、一九五一年两年增加灌溉面积总和一千余万亩。其中今年实际受益面积约为二千四百万亩。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现在全国水浇地的面积约计八千余万亩,水田面积三亿七千余万亩,两项总计四亿五千余万亩,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百分之三十。
今年获得显著成绩的原因,主要是年初政务院及时地发布了关于开展群众性防旱抗旱运动的决定,各级政府组织了生产防旱办公室,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明确地把农田水利工作当做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集中力量,发动群众,使兴修水利与高涨的爱国增产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群众的潜在力量。华北、西北、西南各区防旱工作因去冬即有准备,因而动员干部群众投入运动非常迅速,华北的山西、河北先后参加抗旱斗争的干部都有十数万人,江苏、浙江在防旱运动中用工达到六千七百余万人,连山东、皖南共做了土方二亿三千余万方。西南的川北、川东也各有五、六百万群众参加车水、担水,并大力开发水源的工作。旱情严重的湖北省北部县份,动员了半数人口和上万架水车,连续车水抗旱达两月之久。虽旱情严重程度为若干年来所未有,但经抢救后有一千余万亩减免了损失。在运动中,各地也特别注意到群众的互助合作。像华北今年贷出的十一万辆水车,百分之七十是农民合伙贷的。不少村庄,都是组织起来有计划地打井安水车。旧有的水车井,也有的全村进行了合理作价,组织地邻公用公修,轮流浇地,这不仅巩固和促进了群众的互助组织,而且也大大发挥了水利效能,如河北省蠡县就有的一眼水车井能浇一百五十亩地。
但是,今年发生旱灾的,还有湖北四个专区,河南十数个县及河北、山东、平原等一部分地区,大约有二二○○万亩。因此,将发展农田水利作为有计划的长期的重要建设事业之一,是十分必要的。
在南方,集中力量,加深扩大塘堰以增加蓄水量,加强管理养护组织和广泛兴建小型水库,水塘坝堰,发展与改善提水工具是最有效的措施。在北方,应大力开发一切水源,有计划地领导群众开渠打井,有条件地区并可广泛兴建池塘、小水库,并须特别注意发挥现有水利的灌溉效能。现在一眼水车井平均浇不到二十亩地,若经过计划、组织、锥井下泉等工作,达到浇地四十亩时,则现有的七十二万辆水车,就可增加灌溉面积二千万亩左右,并可以节省水车投资一万五千亿元以上。在渠道的灌溉上,注意加强管理,也可扩大灌溉面积很多。
在万亩以上的大型新式灌溉工程方面,今年各地共作了一○七处,计划受益面积七九二万亩。这些工程,有的是今年后半年完工的,有的是后半年才开工的,所以多数在年内还不能发挥灌溉效能。今后需要逐步地增加力量,有计划地修筑大型灌溉系统,以解决一定范围内的干旱问题。现在在大型灌溉工程中存在的主要缺点是:(1)缺乏全面的规划。不少地区对水源多寡缺乏足够的分析,以致工程完成后发生水量不足或影响已有灌溉渠道的用水。(2)不少地区只顾做新的工程,轻视既成工程的整顿和灌溉管理。此外,由于农民习惯用水过多,管理不善,许多灌区已发生土地碱化现象。如陕西泾惠渠,棉田普遍减产,除了没有实行作物轮作外,灌溉不良可能是主要原因(现正在研究)。因此,今后如何切实实行苏联专家所建议的科学用水制度,防止因灌溉不良促使土壤碱化,是所有灌区极应注意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3)不少地区在工程上设计不周,违犯基本建设程序,致工程质量不佳,或发生浪费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做好农田水利工作,特提出下列四点意见:一、在一九五三年应继续开展全国性的群众防旱抗旱运动。生产防旱办公室是一个统一步调有机配合,集中领导,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的有力组织形式,今后仍应继续保持并加强其领导作用。二、农田水利事业是长期的重要的经济建设之一,方针是兴办新的灌溉工程和发挥现有的水利设施的效能同时并重。为了加强群众性水利及既成工程的管理工作的领导,今后主要由省级部门负责推进,大型灌溉工程的建设则由中央统筹规划掌握,由省配合,但不分散省的力量。三、对于旧有灌区及新近完成的灌区应确立企业经营的方针,实行经济核算制度,注意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四、任务繁重地区的省、专、县各级水利业务机构,应予充实。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中央水利部傅作义部长关于一九五二年防汛工作总结报告(摘要)
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傅作义部长,在十二月十九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举行的一百六十三次政务会议上,作了关于一九五二年防汛工作的总结报告。报告摘要如下:
今年汛期全国各地雨量是不匀调的。七月以前,广西、江西、浙江等省局部地区曾降暴雨,而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多数地区又呈旱象。七月以后,湖北、山东、原平原省和河北省一部分地区,仍长期未降透雨,发生旱灾;浙江、福建、江苏则因受台风影响,发生暴雨。长江和汉水流域,九月份雨量特大,淮河的一部分支流,亦因雨水集中,发生较大洪水和涝灾。洞庭湖因遇大风暴,曾有一些较大的垸堤发生溃漫。但是,由于三年来我国水利建设的成就和今年全国人民防汛的努力,今年受灾农田总数只相当去年的百分之七十八,不及一九四九年的七分之一。
今年的防汛工作,仍然是在中央防汛总指挥部领导之下,根据依靠地方、依靠群众的方针进行的。各地都由党政负责同志亲自掌握这一工作。有些地区为了结合防旱,克服麻痹大意、统一对群众的领导,成立了防汛、防旱指挥部。在邮电部门的帮助下,报汛工作也比去年加强。全国报汛站增至八九五处,其中直接向中央电报水情的有二七九处。主要河流也试行了洪水预报。
今年各地的汛情与防汛情况是:以珠江涨水最早,但多未超出危险水位。黄河在七八月间发生八次洪峰,曾发生四处险工,经抢护未生问题。长江从入汛以来,曾发生重险十余处,经抢救,没有溃决。长江的支流汉水,今年涨水十次以上,九月五日至十一日全流域普遍降雨,中下游发生两次巨大洪水峰,先后发生险工三百余处,均曾抢护脱险,最后因时间持续过久,九月十二日晨二时在沔阳县黄新场决口,淹地四十余万亩。淮河除去上游尚未进行整理的地方发生决口外,干流堤防和中游支流的堤防,都未发生溃决。上游已完成的水库和湖泊洼地蓄洪工程,都已蓄水,对减低洪峰减轻水灾起了一定作用。中游城西湖因有了润河集分水闸,今年未放水,保护了五十万亩农田。濛河洼地,往年汛期汪洋一片,今年十四万亩土地得以丰收。宿县、阜阳两专区,则因雨水排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内涝成灾。此外,华东区的福建、浙江、江苏因受巨大台风的影响,一部分地区成灾。洞庭湖因在反动统治时期多年失修,八月下旬,又突然发生巨大风暴,湘阴、益阳、沅江三县淹地二十四万亩。
从今年的防汛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解除水患还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在防御洪水方面,还有许多急迫的任务。比如汉水河槽狭窄不能容泄较大洪水,随时可能发生灾害。另外还有一些河流,比如黄河、河北的大清河、子牙河、东北的辽河等,治本工程都迫不可缓。对这些河流,在治本工程未完成前,只能采取临时分洪的办法。而分洪的掌握是比较困难的。
今年内涝的灾害在全国水灾中占突出的地位,减除涝灾,在有些地区却比控制洪水更加困难。因为内涝是一片,而不是一条线。要解决这个问题,除去河流疏浚以外,还必须和防旱的工作相结合,发动群众,有计划、有领导地广开沟洫塘堰,过于低洼的地区,要适当地利用湖泊,借以蓄集雨水,供干旱季节使用。
今年的水灾中,山洪灾害所占的比量也很大。要减少山洪暴发的灾害,应该结合发展老根据地和发展山区生产的方针,大规模地推广山陵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调查,黄河上游的表土流失,每年流至黄河去的有十二万万吨。这对山陵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是重大的损失,对于我们进行河流治本,也增加不少困难。
以上这两种工作都是长期的工作,但是现在必须立即开始,才能逐步解决问题。
从今年防汛工作中我们还体会到:各河洪水预报,对防汛工作争取主动作用很大,今后还应继续加强。雨量观测的资料为农林、水利、交通各方面所必需。假如把这项工作列为各地地方工作的任务之一,各县每一区设一雨量站,则防汛和治水的预见性必可大为加强。
黄河所创造的堤防钻探工作,对加强堤防强度功效很大。根据在广东试验的报告,证明对南方地区亦可适用。这一工作还应继续推广。(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必须使基本建设部门成为最强大的机构
崔中
把基本建设放在首要地位的具体表现,就是迅速抽调足够的优秀的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充实基本建设部门,并使之成为最强大的机构。这是国家企业的组织形式的重大转变。
过去三年的经验业已证明,基本建设的复杂性远超过生产。如果说生产对于我们所提出的问题是效率高低,那末基本建设所提出的问题则是成功或失败。我们过去建设过广州那样无用的肥料工厂,开过已经挖空的定襄铁矿,这些经验教训必须牢记。这也证明基本建设不是轻而易举的。
明年的基本建设任务将较今年增大几倍,数以百计的新建企业和改建企业将分别开始勘察设计或施工。这些企业,规模巨大,设备近代化,较过去的工程更复杂,技术要求也更高。因此,组织强有力的基本建设机构去担任这个艰巨任务是极为必要的。
基本建设机构应当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计划部门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正确地提出在一定时期内对于产品种类和数量的要求,是进行基本建设的根据。过去一些新建企业,因为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不能确定,或在确定后又发生变化,曾使建设工作无法开始或者返工。因此,加强计划部门对于基本建设的指导,是有根本意义的。计划方针确定之后,应由基本建设的行政部门编制执行的计划,组织其执行,并检查结果。企业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设立这个专门机构,作为管理基本建设工作的综合部门。
要完成基本建设计划必须依靠四个主要部门,这就是勘察设计部门、施工部门、供应部门和人员的培养与训练的部门。按照苏联的经验和我们三年来的经验,工厂设计利于集中,不利于分散。分散会因许多相同工作而浪费人力,也难以掌握先进标准。因此建立强大的、集中的工厂设计机构,逐渐负责全部设计工作是有必要的。目前设计部门最薄弱,需要调集大批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政治干部,组织设计院或公司,在统一计划与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这是保证基本建设的第一个关键。
在施工方面,现有力量也很小,必须随同设计力量相应扩大。各行业各地区应当有一个专门机构,负责迅速地建立或充实建筑与安装等各种工程公司,并把一定比例的工人固定下来,利用今冬空隙加紧训练。过去因为供应工作跟不上施工的需要,曾使许多工程的建设进度推迟,因此,组织强有力的设备订货机构和材料供应运输机构也是非常必要的。缺乏这一方面的保证也不能完成任务。在企业建设开始的时候,又必须准备生产人员。这也要有专门机构负责有计划地培养与训练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所谓充实基本建设部门,就是要把这些主要环节首先建立和健全起来。在建立与充实基本建设机构的过程中,应当防止畸重畸轻的偏向。譬如有些部门只注意发展建筑力量,而忽视其他部门的力量,这也是应当纠正的。
扩大与集中基本建设力量的速度与程度,不但应根据明年的任务,而且还要照顾今后几个年度的需要。这就需要各部门制订出周密的发展计划。对于设计和施工力量,尤其要仔细地计算。各部的领导同志必须亲自下手主持这件工作,仅仅是采取一般的布置是不可能作好的。中央人民政府各个财经部门、各管理局及其所属的各企业,在加强基本建设机构这个问题上应有重点,防止分散力量和平均发展的倾向。
充实基本建设机构,需要大批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现时最迅速最可靠的人员来源是从生产中抽调,这一方针必须坚决予以贯彻执行。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基本建设的步骤和办法,虽然都是必要的,但从集中力量的规模和速度上看,显然还不够。有些单位还没有认识到把基本建设部门组成为最强大的机构的必要性。他们没有把最优秀的干部配置到基本建设的各个工作部门;对于从生产中抽调干部表现决心不足,因循犹豫,以致基本建设工作并未能真正地加强起来。这种情况严重地威胁着完成明年基本建设任务的可能性,必须毫不迟疑地加以改善。
从生产中抽调优秀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以充实基本建设机构的方针,是符合国家建设的最大利益的。目前国家已经拥有的基本建设力量,除普通工人以外,都是三年来随着基本建设任务的增加,从生产方面逐渐转移过来的;生产中则不断训练出新的干部来接替他们的工作。以东北机器工业为例:目前各企业的领导干部已有半数左右是工人中培养起来的优秀分子;自车间主任以下的管理人员已几乎全部是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已大部分脱离生产管理工作,参加了产品设计和工厂设计工作。但生产还是在继续不断地进步。这一事实证明从生产方面抽调人员以后,生产是决不会垮台的。
然而,目前有些部门的领导同志,对于从生产中抽调人员的信心仍然不足。他们对于来自生产方面的各种阻碍束手无策,因而不能够迅速地把基本建设机构充实起来。不少企业仍在强调困难,强调在干部和技术人员抽走之后,生产就会垮台以拒绝抽调,有人则采取拖的办法,在时间和人数上讲价钱,力争迟调和少调。最后还要上级向他保证只调这一次。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利于国家建设的。这些同志还没有了解基本建设对于国家工业化的决定意义。他们只为局部的和眼前的需要打算,忽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他们仅仅看见了生产中困难的一面,而没有看见基本建设中尤其困难的一面。他们还不了解生产中可以继续不断地训练出新的干部,而基本建设干部则还缺乏来源。他们只考虑如何搞好一个部门的生产,而不考虑国家建设是否将因此而推迟。抱有这种态度的人,显然是有本位主义的观点,应当加以批判。
为了保证国家建设任务的完成,人是一定要抽调的,而且需要成套地抽调出来。从发展趋势来看,迟抽不如早抽,愈迟愈被动。在一定时期内向基本建设方面不断输送干部和技术工人,应当是生产方面的任务之一。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最大的决心贯彻这个方针,而且还要研究出各种办法,使生产不受影响或暂时少受影响。以任何藉口来延缓这一方针的贯彻,都是不能容许的。
转业到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地参加基本建设。然而,有些人却仍然只愿意到生产方面工作。譬如他们不愿意参加设计工作,理由是设计工作技术性高,以为这只是技术人员的事情,自己是外行,钻不进去。当然,设计工作的技术要求是较高的,因此也是以技术人员为主的;但它仍然需要相当数量的非技术人员。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就必须把外行变成内行,而且目前的技术人员仍需要老干部去团结和组织他们,否则设计工作也不能做好。
基本建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有的人不愿意钻到基本建设工作中去,认为这类事情不如管生产能学到本事,因此要求下工厂不愿到工程公司,更不愿到工地工作,对于管理设备器材的供应工作,往往抵触更大。这种种态度显然是错误的。基本建设的每一工作部门都需要优秀的干部参加,任何只从个人兴趣出发的打算都应该受到批判。
把基本建设机构认真地充实起来,这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了。各部门必须迅速有效地集中力量,健全工作组织,以争取于最短时间内作好明年的准备工作。为此各部门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和信心,反对等待和犹豫,克服各种障碍,坚决地从生产中抽调优秀的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把基本建设部门组成为最强大的机构。


第2版()
专栏:

成长壮大中的鞍钢基本建设机构
顾明
能否完成基本建设任务,关键在于能否迅速集结与培养力量,不断充实与壮大基本建设机构。鞍山钢铁公司自一九五二年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以后,在中央和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的直接领导下,坚决地调整了生产与基本建设的力量,使基本建设的机构成为较完整的组织系统,在集中统一的条件下进行建设。
目前,鞍山钢铁公司八个经理中除四人专管基本建设外,尚有二人兼管基本建设,领导方面今年三月曾抽调大批生产厂矿的主要领导骨干、一般干部、技术干部,充实基本建设各部门,改革旧的基本建设机构,成立了秘书、计划、地质、设计、财务、材料、设备、劳动工资、工程管理、组织、宣教、保卫等十二处。为力求分工专业化,鞍钢分别建立了土木建筑、机器安装、电气安装、金属结构四个工程公司和一个筑炉厂。土木建筑公司下附设卫生设备安装工程处、加工厂(洋灰搅拌、钢筋、木工、矿渣砖等厂)、机械化供应站等,将来任务扩大,这些附属机构也可成为专业工程公司。此外,鞍钢成立了四大工地管理机构。四大工地共有五十六个工程队。为了加强基本建设的政治工作,鞍钢又成立了政治部。政治部下辖十五个政治处,政治处分布于各工程公司,各重点工地和主要业务处。鞍钢由于从生产部门抽调干部,和全国各地供应干部,调来鞍钢基本建设部门的有大批老干部、技术工人、技术干部、大学生。目前,基本建设力量和今年三月相比,科长以上干部增加了八倍,技术人员增加二倍半,职员增加二倍,工人增加四倍。这一较为完整的机构和较为强大的建设力量,已迅速发生了它的作用。虽然鞍钢今年的任务比去年大数倍,主要工程七月才开工,但工程进展的速度非常快,到十一月底,○一九○工地完成年计划百分之八十七点三七(七月份仅完成百分之十九点九四),○二三○工地完成年计划百分之七十二点二二(七月份完成百分之十九点七七)。
一九五一年以前,鞍山钢铁公司的基本建设机构是比较简单的。一九四九年,鞍钢仅设有一个修造部。修造部领导四室(总务、制图、工务、工程师)和四厂(营缮、铆造、电修、机修),职工总数为四千四百六十三人。在职工数量不足、技术人员和干部缺乏,基本建设机构又非常简单的条件下,鞍钢所以能迅速恢复生产,主要是由于党和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修复工作比较容易。当时虽然缺乏修建经验,但是我们却能够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了许多困难。设备不足曾是重大问题,但鞍山全市职工献纳器材,就解决了这个困难。修复时期技术要求比较简单,主要力量集中于施工,老技术工人在施工中发挥了技术作用,成为修复工作中的主力和骨干,暂时地克服了技术人员不足的困难。苏联专家也陆续来了,他们对修复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四高炉和焦炉的修复都得力于苏联专家的帮助。
一九五一年以后,鞍山钢铁公司从修复走向建设的过渡时期,客观要求与主观力量的矛盾日益明显。一方面,鞍钢的基本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总体设计及○一九○和○二三○两大工程设计虽然是由苏联帮助,但鞍钢必须供给以各种地质资料及各种图纸。另一方面,公司生产比重加大,八个经理中有七个专管生产,这对基本建设的领导也相对削弱。因此,在一九五一年下半年,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加强基本建设的决定发出以后,鞍钢即继续抽调干部,充实基本建设力量。基本建设机构从生产中分出来成为独立的组织,并实行甲乙双包工合同制,走向企业化管理。
今年以来,鞍山钢铁公司实际上已开始进行巨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国家要求在今后数年内必须把鞍钢建设成为生产能力超过伪满最高水平数倍的工厂,成为资源被合理使用、设备能力充分发挥、生产平衡的工厂,成为具有高度劳动生产率的机械化的自动化的工厂,完全清除过去殖民地式掠夺性经营所遗留下的一切毒害。鞍钢之能否迅速完成建设任务关系着全国工业建设的发展。为实现这一艰巨复杂的任务,鞍钢领导干部明确认识了以下几点:第一,今后的基本建设的成败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影响巨大;第二,生产干部不足,但基本建设则根本没有干部,解决基本建设力量不足问题,必须从生产部门“割韭菜”;第三,生产已较为稳定正常,领导干部已能初步掌握其规律,基本建设技术复杂,问题很多,领导干部和其他人员不懂不熟,甚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第四,我们要在数年之内建设好鞍钢,为全国重工业建设积累经验,打下基础,必须迅速扩大力量,建立强有力的基本建设机构。统一思想之后,鞍钢即着手改革旧的机构,使其成为真正领导基本建设的完整的组织。
鞍山钢铁公司目前的基本建设机构主要特点在那里呢?第一,鞍钢领导方面坚决地执行了上级的指示,真正把基本建设放在首要地位,领导主力集中搞基本建设,中共鞍山市委也把工作重点放在基本建设方面;全党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迅速地从生产部门抽调大批干部加强了基本建设的力量。第二,学习并接受苏联基本建设的经验,实行专业分工,便于改进业务领导和提高技术水平。经验证明:鞍钢之所以能在短时期内,初步学会掌握复杂的施工技术和苏联先进经验,是实行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因为专业化更容易培养训练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也便于积累建设经验,加速建设的速度。第三,认真加强了地质勘察和设计工作。鞍钢所需矿源勘察任务遍及全东北,今后数年内国内外设计图纸达数十吨,仅文字翻译每年就有几千万字。没有正确的资料便不能进行设计,而没有正确的设计就不能施工。为了加强勘察和设计工作,鞍钢有一半的技术力量集中于设计处和地质处。第四,基本建设的特点是季节性、流动性和分散性大,没有坚强的政治工作,便不能把全体职工引导到一个建设祖国的共同的目标上去。为此,鞍钢基本建设部门特地建立了坚强有力的政治部,在基本建设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五,在工地管理方面采取了苏联的总包和分包制,便于各专业工程公司密切配合联系;专业公司和工地都设有专职技术供应的经理,使工地材料供应和财务管理减少混乱和纠纷,以达到统一集中。明年鞍钢将更进一步实行包工包料,贯彻经济核算制。第六,鞍钢总的工程管理处尚有一整套从上而下较为完整的技术监督及检验机构;并有机电、油脂、原材料、混凝土、砖石、土壤、耐压试验和研究分析设备,以及测量检查队,以便随时检查、研究和改进工程质量。这些组织机构及时进行工程验收,纠正各工地忽视质量的现象。第七,鞍钢基本建设部门各级组织直至工段,有完整的调度机构,以司令电话分布各处、各专业公司、各工地,构成基本建设调度网,以监督上级命令的执行和贯彻,反映每日工程完成情况,并根据领导方面的意图和计划指标,进行日常工具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的调度。
旧中国的工业落后,过去的反动统治阶级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重工业建设,所以,他们留给我们的建设经验很少。解放后,从开始恢复生产时期一直到现在的规模巨大的建设时期,鞍山钢铁公司根据建设的发展,在中央和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指导下,尤其是在苏联专家的直接帮助下,三年中终于逐步建设起来了一套专业化的机构。今后鞍钢将进一步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结合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改进目前的组织机构,使它更完整、更加充实有力,以便担当起今后更加艰巨的任务,培养更多的干部、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为全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邱少云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读者来信综述
读者纷纷给本报编辑部写信,歌颂和悼念在上甘岭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烈士。他们在信中一致表示:要把邱少云烈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车团张菊良来信说:“我怀着感激和悲愤的心情把朝鲜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读了好几遍,我把这天的报纸放在我的挂包里,一有功夫,就拿出来重读。每次读到邱少云烈士在牺牲前对他身旁的战友李士虎所说的话:‘胜利是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这个任务交给你去完成吧!’总使我情不自禁地淌下眼泪。我觉得邱少云同志不仅是把任务交给了李士虎一人,而是交给了全中国人民。我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士,我要积极钻研军事技术,掌握现代化的军事武器,坚决完成保卫祖国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茹永亮来信说:“我们部队的战士,都为邱少云同志的英雄事迹而自豪。我们坚决以邱少云同志的精神为榜样,努力提高文化和军事技术,站在祖国的国防线上,准备打击任何敢于侵犯我国的帝国主义者!”人民公安部队的王文宝、邢国庆来信说:保证要以邱少云烈士的精神,在“无形战线上”痛狠打击敌人,保卫人民的安全,保卫祖国和平建设的顺利进行。
许多机关干部来信,提出要以做好自己的工作来纪念邱少云烈士。中共广西省委办公厅张世俊的信里说:“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给我很大的教育。‘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在邱少云烈士的身上完整地体现出来了。我一定要学习他那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做更多的工作,以加强打击美国侵略者的力量!”中国百货公司北京市公司第三批发部一个署名葳的同志,在信里写着:“我们会计组讨论了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大家一致提出的口号是:要在国营贸易系统中开展着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部完成上级所交给的任务,来悼念邱少云同志。王鸿启还提出做到三快(眼快、记的快、算的快)一准(数字准)的具体保证。”
邱少云烈士的英勇牺牲,感动了祖国广大青年。由四人署名的天津大学一个学习小组来信说:“我们反复地读着邱少云同志的英勇事迹,流出了热泪。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战士,树立我们永久的奋斗目标,我们小组已命名为‘邱少云互助学习小组’,并把我们的具体学习计划订入了爱国公约。大家还再三表示态度:在今后的实际行动中,要对得起这位为祖国、为和平而牺牲的英勇战士。”北京农业大学陈守常来信说:“邱少云同志牺牲了,但他的英雄名字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他的崇高品质是永远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阜新矿务局马文志钻探小组创钻探新纪录
编辑同志:东北阜新矿务局马文志先进钻探小组,在完成第四季任务中,创日进四九点零二零公尺的新纪录。创新纪录的原因,除全组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外,主要是学习了苏联的先进经验。在全组第四季度工作中,除继续贯彻了自己组的先进经验外,还学习了苏联的“摆骨式钻头”经验,使工作效率较前提高一倍。其次,是合理地组织了劳动力,实行了流水作业法。工作前,按各人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使工作有顺序,减少了百分之三十的非生产时间。
马文志小组在九月一日已提前三个月完成了国家任务,并保证第四季超额完成九百公尺的任务。
何自然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东北皇姑屯机务段学会苏联的“锅炉水软化法”
编辑同志:我们东北皇姑屯机务段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实行了苏联的先进经验——锅炉水软化法。在没有实行这个方法以前,锅炉的水锈很多,对于传热很有妨碍,不但过多地耗费燃料,而且经常造成漏泄、龟裂等事故,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
自从我们实行锅炉水软化法以后,经过一年多时间,提高了机车的质量,很多台机车锅炉内积存的水锈平均由零点三五公分,降至零点一公分。去年没有使用这个方法以前,更换大、小烟管七百四十三根,今年使用这个方法后,没有更换大烟管,仅仅更换小烟管三十三根,并且使得机车的洗检库停时间,缩短了百分之三十左右,此外,还节省百分之十的机车燃料,大大地延长了锅炉寿命。
实行锅炉水软化法后,我们在工作中又进一步钻研,创造了“固体防锈剂”和“细长放水法”,改善了软水工作。今后我们要更好地向苏联专家学习,把人民铁路办好。张成忠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我们学会了马文志小组的钻探经验
编辑同志:我们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工程总局钻探总队第二分队在工作中,发现河床岩盘上部覆盖层都是冲积层,有细砂、卵石、孤石,钻起来非常困难,常常需要用八公厘厚的钢管打到地内,固定孔壁,才能开钻。有时遇到地质复杂而又深厚的情况,往往打到半路就打不下去了。这样就影响了整个生产建设。
不久以前,上级要我们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完成某处五百四十公尺的钻探任务。该处孔的上部有十二公尺的流砂层,但我队没有一根套管。为解决这一困难,老技工刘文彬、宋怀文等,每天到现场研究。后来我们学习了马文志钻探小组用泥浆在山上覆盖层钻进的方法,在河床上钻进。试验结果:一、孔壁不坍塌,不漏水,不用下套管,每天只要用二百公升的水搅成泥浆,就足够三班用,解决了山上供水的困难。二、水泵来水正常,孔内石粉与铁末随泥浆冲出,不需要经常修理水泵,不要冲孔时间,纯钻孔时间提高了百分之六十八,也不需要沉砂管。三、停车后石粉不马上下沉,钻孔不掉块,不易出故障。白保寅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不应提倡老弱运送公粮
编辑同志:十月三十一日江西日报刊登了一篇“临川县太保乡组织集体送粮”的消息。消息中说:“临川县一区太保乡组织了六百三十五人的送粮大队,有三十几个七十多岁的老农民和十四、五岁的儿童都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制发的“农业税征收业务暂行通则”第九条中有如下的规定:“……严禁老弱残废、疾病、怀孕的人和不合条件的牲畜参加运输,……。”其目的是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江西日报没有根据政府的政策,指出让七十多岁的老农民和十四、五岁的儿童参加送粮的错误,反而在报纸上提倡老弱运送公粮的事实,这是违反政策的。报纸应该宣传党与人民政府的各种政策,并教育各地干部、群众认真执行政策,而江西日报却不根据政策进行宣传。我建议江西日报除作深刻检讨外,并在今后一定要认真地学习政策,正确地宣传政策。张孙桓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北京外城区人民法院新干部学习业务效果很好
编辑同志:自“三反”、“五反”运动以后,特别是司法改革运动的调整组织以后,北京市前外城区人民法院(今年十二月开始分为前门、崇文、宣武、南苑四个区人民法院)吸收了一批优秀的新干部。这批新干部的绝大部分是青年,他们都生气勃勃、立场坚定、工作热情很高。但他们缺少工作经验,政策水平也比较低,所以他们不能很快地开展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法院领导方面就从十一月二十二日起至三十日止,组织全体五十九个新干部(占全院干部三分之二),进行了一次突击性的业务学习。学习方法是听大课报告和小组讨论相结合。学习时间为每天下午。老干部在不影响工作的原则下,也可以按业务的重点分别参加学习。讲课教员由院长和各庭长担任。学习内容,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分为工商债务(包括劳资、公私关系问题)、婚姻、房屋租赁、刑事四部分。讲课前,各教员先系统地准备,拟出提纲,经过法院的院务会议讨论、补充、修正通过以后,作为正式教案。每次讲后,都由各庭长自己或指定专人辅导各学习小组联系工作进行讨论。讨论结果及时汇报。讨论中所提出的问题,经过法院的院务会议研究后,定期解答。在学习开始前,曾经由负责同志在全院干部会上作了思想动员,号召大家要认真学习。也由于这样的学习合乎工作需要,是新干部们所要求的,所以大家都很重视,学习十分认真。讨论时,大家都能结合实际工作和各自的思想,踊跃发言。
这次学习收获很大。新干部们感到政策水平提高了,工作时,心中初步有了“底”。赵荣平说:“‘五反’后我来法院工作,心里怕得很。处理工商债务案件时,当事人和我扣起政策、条文来,有的我真不明白。有一次急得我几乎掉眼泪。经过这次学习,我解决了好多关于政策、观点方面的问题,也解决了我的思想问题。现在我感觉心里有底了,不怕了。”朱鸿说:“司法改革后我来到法院,每处理案件时,心老扑腾扑腾地跳。经过这次学习,我确实放下了包袱,轻松愉快了。现在我见着当事人时,镇静多了。就如过去处理离婚案件时,对于解放前包办的婚姻不能作为离婚的充足理由这一点,我就不明确,这一次也彻底解决了。”李吉善说:
“经过这次学习后,再到问事处去,遇见问题就能答复上来了。”参加学习的老干部也认为很有收获,他们的工作经验得到了一次比较有系统的整理。这次学习的另一点收获是:现在大家已经普遍对业务学习感到很大的兴趣,学习情绪很高涨。过去有些自以为“差不多了”、“反正已能工作了”的同志,开始虚心起来。过去学习不太努力的,也开始进一步体会到不学习的危险,而表示要努力学习了。另外,这次学习还给大家树立了一个观点——政策法令与理论是分不开的。要钻研业务、搞好工作,必须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大家都认识到,政策法令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化。这对今后的理论学习,起了推动作用。
这次学习,虽然时间很短,而且只是一个开始,但效果确实好。
北京市前门区人民法院通讯组 李 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