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生产财务计划——企业的行动纲领
——中国长春铁路先进经验介绍之一
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计划处副处长 尹子家
一、企业计划必须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
在苏联专家热心指导和积极参加之下,中长铁路完成了一九五○、一九五一、一九五二年的计划编制工作;完成了一九五○、一九五一年的年度与季度分析,并编制了一九五一年第四季、一九五二年三、四各季的季度修正计划。目前正赶编一九五三年计划中。三年来我们在计划工作中,深深体验到:一个国营企业,如果没有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质量好的生产财务计划,作为企业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要想把企业管理好,是不可想像的。
企业计划是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的组成部分,而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任务的体现。计划工作者应当以向人民、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制订计划,争取计划的质量高,符合政策。为此,就应当从推行先进的生产技术作业过程,先进的劳动组织和劳动定额,先进的原材料、燃料、电力等的消耗定额的观点出发;就应当最大限度地安全地规定机器设备的利用率,以达到企业潜在力的发挥,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产品成本的降低,企业利润的扩大,国家积累的增多以及职工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改善,安全生产方针得到贯彻的目的。
中长铁路的计划不但贯彻“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积累资本”的政策,而且更重视安全生产。苏联专家常告诉中国同志说:“人是最宝贵的财产。”在苏联专家这一崇高思想指导之下,生产财务计划就规定了一定数量的劳动保护、技术安全和作业服装的经费。如:一九五一年为八十九亿元;一九五二年为一百零二亿元。不使用或少使用这笔经费和其他开支,要受到严厉批评,而且可以例外地准许季度间相互使用这笔经费。
中长铁路生产财务计划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也表现在培养干部方面。一九五一年计划中共规定此项经费为六十七亿元;一九五二年为一百一十八亿元。在苏联专家的积极组织、推动和真诚帮助下,三年来培养了上万名新生的干部。
二、铁路运输计划和国家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
既然铁路运输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组成部分,它就应该和其他国营企业密切配合,必须把运输计划和工业生产计划、农业生产计划、商品流动计划、国家贸易计划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铁路必须在合理运输的基础上,尽量发挥运输效能,为国家各经济部门、各厂矿服务;而国家各经济部门、各厂矿亦必须遵照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提出合理的托运计划,并尽可能地保证按时准备好货物。只有铁路和国家各经济部门、各厂矿间有节奏地配合起来,才能保证国家运输计划的完成,才能保证国家其他经济部门生产计划的完成,从而才能保证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的完成。中长铁路一九五一年计划运输占总运输量百分之七十二,一九五二年一、二、三各季占百分之六十八。
为了完成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各大国营经济部门按计划托运是有极大意义的。中长铁路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二年九个月中,如果没有苏联专家坚持国家批准的计划必须无条件完成的决心,那么中长铁路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二年九个月的运输计划是很难完成的。一九五一年全年计划外运输占百分之二十八,一九五二年九个月的计划外运输占百分之三十二。问题很清楚:没有苏联专家坚决地主张寻找货源,一九五一年的百分之二十八和一九五二年九个月的百分之三十二的货物是不能运输的。这不但影响中长铁路完不成国家给的任务,同时也将影响各国营企业完不成它们的生产计划。这将对国家有多大损失呢?为保证完成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铁路必须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争取和国营经济部门订立运输合同,用这种合同形式把运输计划巩固起来,使国家运输尽速走向计划化,克服盲目现象,减少几千辆货车在专用线上的非生产停留的时间。
三、抓住计划的关键问题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矛盾论”)编制铁路生产财务计划,如同搞其他工作一样,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即关键问题。铁路生产财务计划中的主要矛盾或主要关键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是实现合理运输。为要实现合理运输,就必须注意节省国家运输力的运输。怎样节省国家运输力的运输呢?就必须注意解决那种易于浪费运输力的运输的问题。对流运输是同种或可以互相顶替的货物的相向运输。因之对流运输会给国家浪费很大的运输力。铁路在承运货物时,必须避免这种运输。二重运输是货物由外地运来,又装车运往别地的运输。二重运输不仅妨碍车辆加速周转,而且要进行多余的装卸作业和保管工作,因而增多运费,这对于铁路和货主都不利。所以必须消灭二重运输。过远运输是不从附近生产地区供给需要地区物资,而从较远地区去运的那种运输。这种运输不仅延长铁路上的生产周期,而且使材料、燃料及半成品不能更快地使用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影响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生产速度。
短途运输是货物运输不到五十公里的那种运输。这种运输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全浪费在装卸、配车、取车、编组、待编等作业上;因之这种运输的车辆运用效率比非短途运输要低十分之八、九。在订计划时,必须避免这种运输。铁路运输在一、四季繁忙,二、三季清闲;在每月初旬松,中旬紧,下旬赶;在每天上半夜松,下半夜紧。因此,铁路必须争取政府和国营经济部门的帮助,争取年、季、月、日运输的平衡。
第二是增大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铁路的产品,是客运和货运。货运约占全部运输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要增加铁路的产品,就必须增加货运数量。但在扩大货运的同时,对客运也不能放松。但编制计划时,不能只追求产品的数量,必须同时注意产品的质量。如果铁路虽完成了总的运输任务,但没有完成主要物资的运输计划,那么这就要影响国营经济部门生产计划的完成,就要影响基本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需物资的供应。因此铁路不但应该完成国家总的运输任务,而且更应该完成煤炭、木材、粮谷、钢铁、矿石、洋灰、石油等主要物资的运输计划。消灭或缩小计费吨公里和运营吨公里的差数的百分比,也是提高质量的方法。计费吨公里和运营吨公里的差数,就是铁路运输产品中的废品,只增加铁路开支,不增加任何收入。因此,编制计划时,必须努力缩小这一产品废品率到最小的限度。以中长铁路一九五二年生产财务计划为例,如果计费吨公里和运营吨公里的差数百分比,较计划增加一,那么就要增加支出九十一亿八千万元。
消灭或减少商务事故,保证行车安全,也是提高质量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是加速生产周期。铁路运输的生产周期,就是车辆周转时间。加速车辆周转时间,不仅对铁路运输有好处,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意义。
二年多来,中长铁路在苏联专家热诚帮助和积极参加之下,加速车辆周转时间,是有很大成绩的。中长铁路的车辆周转时间在一九五○年中长铁路成立前是二点七天,而一九五○年八个月计划为二点四天,实际完成是二点一九天;一九五一年计划为二点一七天,实际完成是二点一二天;一九五二年计划为二点○四天,九个月实际完成一点九三天。
二年多来,由于缩短车辆周转时间,节省了九百四十七万八千二百七十二个车小时,每个车小时按九千元计算,共给国家节省八百五十三亿元;如将节省运用车投入生产,可给国家增加收入三千一百二十八亿元。
第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生产财务计划中最重要的和有政治意义的指标。中长铁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组织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所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有了显著的成绩。这从运营工作人员逐年减少、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换算吨公里产品逐年增加的事实中,完全可以看到。
以中长铁路一九五○年八个月生产财务计划实际完成运营人员为百分之一百,则一九五一年完成为百分之九十二点八;一九五二年计划为百分之九十三,一九五二年计划运营人员虽较一九五一年完成的减少百分之七点二,但换算吨公里生产量却比一九五一年增加百分之十六点一,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分之二十五点二;一九五二年计划人员虽较一九五○年完成的减少百分之七,但换算吨公里生产量却比一九五○年增加百分之四十八点六,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分之五十九点八。仅在两年多过程中,劳动生产率就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九点八。这是推广先进工作方法、先进生产组织和新的技术作业过程的结果;这是以叶洛果夫、格鲁尼切夫、瓦西列夫诸同志为首的苏联专家们帮助中国同志胜利地克服了各种保守思想的结果;这是先进的社会主义的企业经营方法压倒了落后的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方法的结果。在一九五二年第一次生产财务计划草案中的运营人员原确定为一○○,劳动生产率仅为二百六十七点九千换算吨公里;但经过苏联专家进一步分析情况,精打细算,特别是和“人多好办事”的保守主义思想进行斗争之后,修正计划人员仅为八十五,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三百二十四点五千换算吨公里,因而比第一次计划草案增加百分之二十一点一。
精减人员,特别是精减行政管理人员,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管理经费固然有很大作用;但苏联专家并不仅仅要中国同志注意这一方面,他们告诉中国同志科学合理地使用人员的同时,更推动中国同志积极寻找货源,招揽旅客,争取多装车,多运旅客,以创造另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条件。
第五是降低产品成本。成本——这是企业生产财务计划活动的结果性的指标,也是检验企业管理好坏的镜子,它能全面地、鲜明地反映企业的工作质量。
铁路运输的产品成本,即换算吨公里运输成本,是投入每换算吨公里的运营支出。换算吨公里运输成本是由工资、材料、燃料、电力等项构成的。为要降低运输成本,就必须尽最大努力增加铁路上的产品——换算吨公里运输量。因为换算吨公里运输量每增加百分之一,成本即降低百分之○点五五,或节省支出六十八亿元。提高机车、车辆的运用指标,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比如只要提高重车动载重百分之一,就可降低运输成本百分之零点一六,节省支出十八亿元。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厉行节约,对于降低成本,也有重大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百分之一,就降低运输成本百分之零点四,节省支出四十亿元。一九五一年中长铁路节省材料费九百八十亿元,降低成本百分之八十四;一九五二年计节省材料费五百三十亿元,可降低成本百分之四点八。
此外,节省机车燃料,减少非生产开支,也能大大降低成本。
中长铁路苏联专家为了把中长铁路办成“成本低,效率高,利润多”的模范铁路,不仅经常告诉中国同志应重视成本,并且耐心地教会了中国同志一套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提高了中国同志的成本观念,也增强了中国同志的经济核算思想。
二年多来,中长铁路的工资提高百分之九十四点七,材料和零件的差价差不多增加一倍多,但是一九五二年中长铁路运输成本仅比一九五○年提高三元,即提高百分之五点二。这说明了中国职工的劳动智慧一与苏联先进经验结合,就能创造出辉煌成绩;也说明了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包括技术管理)上都必须“一边倒”。
第六是扩大利润,增加积累。
我们的老师——谢里捷尔果夫、米列克夫等同志,常常启发我们说:企业利润,是发展经济、增加社会主义经济比重,取得工业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扩大利润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增加收入,一个是节约支出。二年多来中长铁路在增加收入上,不仅注意大地方(客运、货运收入),而且还注意了小地方。如在计划收入方面,中长铁路对铁路的杂收入,始终未放松。例如:租借合同收入在中长铁路收入中占百分之零点六七;专用线收入占百分之零点四;出租地段占百分之零点一六;铁路沿线用地住宅等租费占百分之一点一;出租仓库、卖店、餐车、食堂等占百分之零点一一;卫生部门收入占百分之零点二七;电话、电报收入占百分之零点零九等等。由于中长铁路真正地精打细算,积极地发掘企业潜在力量,才给国家积累了大量资金。这从二年多来中长铁路利润增加的情况可以看出:如以一九五○年八个月完成利润为一○○,则一九五一年完成为一三一,一九五二年计划则为一七六点二。一九五二年上半年实际完成利润较一九五○年八个月完成数,还多二千九百六十六亿元。这个成绩的获得,是和苏联专家“别光注意大的,大的是由小的集成的”的思想分不开的。正因为苏联专家有着这样的思想,才增强了中国同志“增加收入”“扩大积累”的思想,才使中长铁路能够忠实地响应了毛主席“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积累资本”的伟大号召。
这样大的计划利润和超额利润,不仅为国家积累了资本,而且改善了职工物质文化生活。一九五一年国家拨给中长铁路的首长基金用于集体福利事业的,如住宅宿舍达二百八十四亿元;医疗卫生设施和托儿所达一百一十亿元;文化教育和俱乐部达五十四亿元;劳动保护和技术安全五十四亿元;改善食堂、浴池、水井等九十六亿元;奖金和救济费达一百二十五亿元,使工人真正看到并享受到了劳动的果实。
四、编制计划,必须向不正确思想作斗争
要使企业计划真正成为进步的有质量的计划,就必须在编制计划过程中,学习苏联专家那样强烈的国家观点和处理问题时的认真负责、大胆细心、实事求是的精神,向一切不正确的思想,作不调和的斗争。
首先,要克服供给制思想。计划工作者,务必站稳立场,从整体出发、兢兢业业、老老实实,一定需要国家解决的,即由国家解决,如投资贵重器材等;不需要国家投资解决,或少许贴补即可,就应少要,绝不多要,以便国家把力量投到迫切需要的地方去。因此,一切“防旱备荒”“宽打窄用”的思想和作法,都是错误的。其次,满足于现实的保守思想和好大喜功的冒险主义,是必须纠正的。不考虑客观现实,单凭主观空想,使指标脱离实际的冒险计划,固然应当反对;但怕完不成任务,不敢前进,停留在过时的、陈旧的技术标准上的保守计划,为害更深。今天工人思想觉悟提高了,爱国主义劳动生产竞赛运动搞起来了,劳动组织改善了,技术作业过程缩短了,工作程序改进了,先进经验逐渐推广了,经济核算制实行了,但有保守思想的人们,却不分析这些极端有利的条件,不面对现实,不深入了解情况,不重视新鲜事物,从而也就不善于把各种技术生产作业指标(如车辆周转时间、旅行速度、机车日车公里、列车平均总重、静载重、动载重、工厂的产品生产周期等)予以恰当提高,使其推动生产,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扩大积累,以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只是墨守成规,照章办事。在这种思想下编制的计划,自然不可能把全体职工组织起来,为一个共同目标斗争。
再次,在编制计划时,也要和本位思想作斗争。本位主义者只看到本单位的利益,看不见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只图自己方便,不管他人困难,甚至为了维护小集团的利益,而破坏国家政策。
不精打细算,粗枝大叶,图省事、怕麻烦的工作作风,是计划工作的绊脚石。因为计划的编制并不是死的数字的罗列,而是活生生的人的行动纲领,所以一切粗枝大叶、怕麻烦、图省事的作法,都是错误的。
欲克服这些供给制、保守、冒险、本位、怕麻烦、图省事等思想,并向其作斗争,最基本的是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只有政策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对新鲜事物有感觉,才能不但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贯彻新的社会主义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才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地处理问题,才能领会并相信群众的创造性,坚决依靠群众来编制计划和贯彻计划。
五、计划的监察和分析
计划工作,不是将计划编制完了,发到基层业务单位就算完结。计划工作本身,包含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察和分析。
企业业务活动的监察和分析,对企业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以及对发掘潜力和动员潜力上,能起巨大作用。
在分析过程中,不仅检查企业总的业务活动成绩,也应研究企业各个组成部门各个业务单位的工作质量,找出成绩和缺点的具体原因。对车间经济核算制的推行和贯彻程度,亦应进行分析,并做出进一步巩固经济核算制的措施。所以计划分析,对企业产品质量的改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成本的降低,以及经济核算制的加强等,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分析,乃是全部计划工作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我们深深地体验到:如果对计划能进行经常的监察和分析,就可及时发现缺点,改进工作。比如:由于对一九五一年第二季生产财务计划进行分析,发现有些部门并未按计划定员配齐,但也完成了任务。抓住这点,对各部门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审查,发现可以把三千五百二十七人,转移到新建及大修工程方面去。又如:在一九五二年第一季,特别是第二季计划分析中,发现有的分局和业务部门,按照计划规定的支出并未超过,但按完成工作量则超过了。因此我们了解不按完成的工作量而花钱,是妨碍年度计划完成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分析中,如发现超支,必须弄清原因,以巩固计划财务纪律,保证计划的完成。
中长铁路对国家批准的计划的完成情况,都要按年按季加以审查。在审查时,分局由分局长、各科长会同社会团体、先进工人,组成审查委员会,到站、段审查计划完成情况;管理局由局长、各处长组成审查委员会,到分局审查计划完成情况。这样作法,不仅保证了季、年生产财务计划的完成,而且树立了中国同志对国家批准的计划必须无条件完成的思想。
监察和分析的重要还在于:必要时将计划作适当的修正。任何计划,不管主观上如何要求质量好,切合实际,但由于材料所限,不善于分析,很难使计划尽善尽美,不可能把一切潜在力量和一切可能性皆考虑到。这些潜在力量和可能性,只有在执行计划过程中才能逐渐发现出来。只有善于利用这些潜在力量和可能性,并将计划作适当修正,才能使计划更加确切、实际。伟大的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教导说:“只有官僚主义才能想像计划工作随着计划的编制而告终。计划的制订,仅仅是计划工作的开始,真正的计划领导,只有在计划制订以后,经过实地检查以后,在计划的实施和修正过程中,才能展开。”
中长铁路正是按照斯大林的指示,编造了季度修正计划,以保持计划的现实性、先进性。在满载、超轴、五百公里运动中,打破了旧的标准、旧的定额,如不及时修正计划,则计划不但要落后于现实,起不了推动生产的作用,更将成为运动深入发展的障碍。必须指出:计划的分析不是消极地揭露缺点,而是积极地提出改进缺点的措施。在制订克服缺点措施时,计划工作者应主动地和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业务人员商量,以便“集思广益,对症下药。”在分析时,还应注意抓住主要的矛盾、即关键问题(指标),因为对一切指标的完成,都进行详细的分析,势必分散精力。但深刻地分析某些关键性指标,其他问题就可跟着解决了。


第2版()
专栏:

真挚的友谊
——介绍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苏联专家
新华社记者 韩文慧
冬季还没有到来,天山已堆满了厚厚的白雪,终日刮着透骨的寒风。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苏联专家和苏联技术人员们,日日夜夜在这里忘我地工作着。这些专家和技术人员有的是斯达哈诺夫运动中的模范工作者,有的是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英雄,有的还带着解放柏林和我国东北的光荣伤痕。
“我们要以建设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精神来帮助中国兄弟建设他们可爱的祖国!”这是炼油厂一位苏联机械师对新来的一位苏联技师开始工作时的叮咛。这句话代表着油矿上每位苏联同志真挚的国际主义友谊。苏联同志到这里后,工作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多数的工人不懂技术,苏联专家和技术人员不仅要策划每一件工作,还要事事亲自动手,经常一连两三个昼夜不得休息,吃饭也在机器旁边。在夜里,苏联专家和技术人员很少睡过一个安宁觉,常常几次从被窝里爬出来跑到矿井上去指导工作。氧气厂的厂长阿外尔竟在没有一个技术工人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氧气厂。他自己一面管理机器操作,一面教工人学习技术。工人轮班休息,而他常常整天通宵不能离开机器。有一次他的眼睛熬得通红,已经整整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了,但是仍然站着盯着机器运转。有一个工人搬了个凳子让他坐下,他说:“不坐!一坐下就睡着了。”油田处的总工程师果洛脱夫是个老工人,苏德战争中他保卫过斯大林格勒,又从斯大林格勒把德寇赶到柏林。他负过好几次伤,一只脚有些残废了,但不管是刮风或下雪,白天或夜里,他经常徒步从这个井跑到那个井指导工作。一到井上他就和工人一起扛铁管、搬机器。有时,过分劳累了,伤口就疼痛,工人劝他休息,他总是说:“工作要紧!”
今年四月间,钻一个油井钻到油层附近时,因工人技术不够熟练,没来得及关住闸门,瓦斯从井底猛烈地喷射出来,冲到半空四百公尺以上,井架跟前洒着暴雨般的泥水和原油,瓦斯熏得工人难以接近井口,眼看这口井就要被冲垮了。果洛脱夫和油田处所有的苏联工程师闻讯后全跑到井上来。他们连衣服也没顾上换,就跑去关闸门。这个被熏晕了,那个又换上去,从早晨八点钟直到晚上十二点钟才关住闸门。工作完毕时,每个人都像从油泥坑里出来的一样。
苏联同志们经常都是这样忘我地工作着。每个苏联同志都记着他们到中国之前,斯大林同志交给他们的两项任务:帮助中国弟兄建设和为中国培养技术干部。油矿上的工人大多数是从农村新来的维吾尔族农民和从草原上来的哈萨克族牧民,他们从未见过这样复杂的机器,又不懂苏联语言。苏联专家一到油矿上就拟定了系统培养工人的计划。他们首先给工人讲解机器、工具的名称,以及安全知识和机器的简单原理等。今天教了,第二天就考试,没有学会再教,再考。工人一开始掌握机器,苏联专家就像哥哥领着弟弟走路一样,站在身边不离开。他先做个样子,然后把机器交给工人,工人手搬错了,他马上矫正过来。有时有些复杂的操作方法不能用手比划出来。苏联专家就在地上画图来解释。在钻井的时候,起初工人老摸不清井下的地质,无法按地层的软硬施用压力。苏联专家站在工人身旁,当柴油机的声音一变,就告诉工人怎样辨别地质的软硬。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习后,工人一开动钻机就知道几百公尺的井底是什么样的地层。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困难,苏联专家就先给工人说明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再指导工人自己处理。有一次,在莫可尔蒂斯专家领导的那个油井上,方钻杆突然从上面断了(一般是从井底里断),莫可尔蒂斯从容地把工人叫到井台下面说:“这是一种特殊事故,是我二十五年来遇到的第二次。”他详细地把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处理的办法讲给工人听,然后他站在跟前让工人自己来处理。苏联专家这种诚恳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每教一件事都使工人深刻地印在脑子里。不到两年时间,油矿上各个部门涌现出大批能独立工作的技术工人。许多维吾尔族农民、哈萨克族牧民,有的八个月就成为一个钻井员,有的三个月成为一个新式电动镟床上的熟练车工,有的竟在三天以后就驾上拖拉机在油田上工作。今年下半年,为了更快地培养出大批技术人员,各部门都开办了技术训练班,苏联专家和苏联技术人员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亲自编出系统的学习计划和课本,给工人教初步的理论知识。上课时为了工人便于记忆,苏联专家和苏联技术人员费尽心机把机器上的构造绘出图来解释,把机器复杂的机件性能、作用与人体上相同的构造来比喻说明。然后又把工人领到机器旁边实验。
苏联专家非常关怀中国工人弟兄的生活,天气一冷,就检查工人衣服穿得够不够,如果穿得单薄了,就一再叮咛下次多穿些。今年油田处来了个很年轻的工人,当他第二天上班后,油田处处长皮多劳洛夫斯基发觉他患眼病,立即告诉这个工人到医院去医疗,还规定他每天提前一小时下班。但皮多劳洛夫斯基还不放心,第三天又指派了专人,每天领这个工人去医院,直到看好了才放心。皮多劳洛夫斯基还经常到工人俱乐部和工人一起娱乐,他给工人讲苏联巴库油田的发展史,讲巴库工人怎样克服了困难而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然后又谈到这里油矿未来的光辉,鼓励工人好好学习技术。今年国庆节前,钻井处莫可尔蒂斯专家和他领导的一个钻井员,有一次在研究怎样展开迎接我国第三届国庆节的生产竞赛后,两个人互相交换了自己的水笔。莫可尔蒂斯说:“我把这枝笔牢牢保护好,将来回国后告诉别人:我有一个中国朋友叫王炳臣;你把它也好好保护着,留作咱们相处的纪念!”王炳臣接过这枝水笔后,用力握着莫可尔蒂斯的手说:“我永远把它当作你培养我成为熟练技术工人的纪念!”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合理解决职工业余活动时间问题
——读者来信述评
本栏今天发表了石景山发电厂职工的三封来信,从来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合理解决职工业余活动时间的问题,是当前工厂、企业的党、行政、工会、青年团各系统领导方面和群众方面的迫切要求,也是直接关系工厂、企业生产和工作,职工的身体健康,以及政治、文化、技术等学习的重要问题。同时,我们从这三封来信中,也可以看出:只要领导干部下定决心,打通基层干部的思想,放手提拔干部,严格掌握统一规定的会议制度,职工业余活动时间的问题是可以合理解决,并能收到良好效果的。
石景山发电厂在合理解决职工业余活动时间以前,干部因为兼职过多,工作没法深入;工人因为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疲劳不能恢复,生产时也就不能集中精力。徒工林秀清也因为业余活动过多,以致直接影响到他的技术和文化学习。因此,为了保障职工有足够的休息和学习时间,也就是为了创造提高生产的必要条件,职工业余活动过多、会议过多、干部兼职过多的现象,必须得到而且可能得到合理的解决。石景山发电厂在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下,这个问题现在虽然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但类似情况不仅在北京、同时在其他地区的工厂、企业中也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所以合理解决职工业余活动时间问题,应该是各地工厂、企业当前的一个政治任务。
职工业余活动时间怎样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呢?
首先,工厂、企业的党、行政、工会、青年团各系统的领导干部,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到保证职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学习时间,不仅是一个群众观点问题,而且也是直接关系到企业中的生产能否搞好,职工身体健康能否保持和增进,职工的政治、技术、文化学习能否保证的重要问题。
其次,放手提拔干部是合理解决职工业余活动时间问题的重要环节。职工兼职太多,业余活动自然也就过多,因而限制职工的兼职就非常必要。中共北京市委关于保护职工健康,合理支配职工业余活动时间的决定中,规定了每人只能兼一个职务,最多不得超过两个职务,以及大量提拔干部的重要条文。石景山发电厂放手提拔了干部,使兼职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第三,严格掌握统一规定的业余活动时间的制度。有了统一规定的业余活动时间,就能使得各系统的领导干部不得不精简不必要的会议、不开无准备和重复的会议,不得不分别轻重缓急,有中心有重点地合理支配业余活动时间,以更有效地发挥这一定的时间的作用。各系统必须很好地规定出这一制度,而且严格地掌握,以保证这一制度的贯彻。
第四,公布有关这一问题的制度和决定,发动群众来监督。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合理支配职工业余活动时间的决定,就规定了这一条,并明确地提出了“会议到时如不结束,群众有自由退席的权利”。只要群众不参加,任何活动也就不能进行了,这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目前各地工厂、企业的生产,一般说来,大体已走上正轨,而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即将开始,所以,合理解决职工业余活动时间,保证职工有足够的休息和学习时间,是应该引起各地工厂、企业领导干部的严重注意的。我们希望各级党委能够根据各地工厂、企业的不同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定来试行。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解决了干部的兼职问题
改变了忙乱被动的情况
编辑同志:我是石景山发电厂技术保安组的组员。在八月间中共北京市委员会宣布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合理支配业余活动时间的决定以前,我兼任:治安保卫办公室的办事员、爱国增产竞赛办公室检查组的组员、厂工会的文教委员、党的宣传员、党课辅导员和党总支直属的党小组的小组长(实际工作相等于支部书记)等六个职务。我每周因参加各种会议至少需占业余时间二十二个小时以上。那时候,经常是这边的事未完,那边就有人找,又忙又乱,喘不过气来。除了恨不得“把一个星期改为八天以外”,就只有给自己打气—“为了党的工作,少休息会算啥!”其实,这样是不是可以真正把党的工作做好呢?没有。一个整天忙于开会,缺乏清醒的头脑思考问题的人,是很难深入实际做好工作的。而我自己也因为工作多,做不好,脾气暴躁,容易和人顶嘴,给党在群众中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八月间,在市委的领导下,党总支委员会宣布要合理支配职工的业余活动时间。乍开始,我的思想没有打通,因而我是抱住“走着瞧”的态度。九月二十七日,北京市爱国增产节约竞赛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会议,指定重点工厂要坚决实施这一决定。这才引起我的重视。这时,我们工厂的党总支委员会也设法解决了干部的兼职问题,建立了一系列的科学的制度,合理支配职工业余时间的规定,不但执行起来没有困难,而且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我现在连本身的工作共只三职,每周只要开十小时的会就可以了,每天能睡足八小时。这样,身体过度疲劳的情形没有了,开起会来也精神饱满。前几天召开一个安全检查会议,因为事前有时间准备,大伙一围拢来,三十分钟就解决了问题。像这样的会议,过去开起来起码得两个钟头。工作效率提高了,我过去画一个事故统计表得两个钟头,现在给增产节约竞赛办公室检查组写一个一月检查计划,只要三十分钟就可以了。过去是受时间支配,现在自己能支配时间,能够有计划地找群众个别谈话了,这对团结和教育群众也起了好的作用。至于晚上回到宿舍以后,也能有时间读报和看书,这几乎是几年来没有过的事。 宗少权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职工有了足够的休息
就有了充分精力进行生产
编辑同志:我在石景山发电厂汽机场当了三十几年的运转工人,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么舒坦地休息过呀!我从心眼里感谢上级“关于保护职工健康,合理支配业余活动时间”的决定。
我们运转工人过去是昼夜三班制,每班恰好是八小时。每次轮值后半夜班时,一连就是一个星期。那时情形是这样:按规定是夜里十二点上班,明早八点钟下班。为了实行交接班负责制,十一时三刻便得到现场,向交班的伙伴了解机器运转的情况,检查机器有没有毛病。干到明早八点钟下班时,满身是臭汗和煤灰,洗个澡大约花三十分钟,再读十五分钟的报,往后就开碰头会,检查这一天的生产情况,至少也要十五分钟。紧跟着不是行政要开会讨论生产计划,就是工会有活动,再不就是上业余学校的文化课。哪一天都要到上午十一点多才能回家吃饭,睡觉总得在下午一点钟。
夜里熬了一宵,白天还要开这么多的会,精神实在是差劲,脑筋也实在不灵活。坐在那里开会,听着听着就打起瞌睡来,可不是存心贪睡,实在是支持不住呀!那时候开会还有一个缺点,每次开会都是临开给你捎个信,开什么会?解决哪些问题?事先咱也闹不清,到会的人总是拖拖拉拉的;开会时大伙不知讲些什么好,也就都不能发言。
今年八月间,我们厂的党总支书记王自勉同志在全体职工大会上提出要合理支配职工的业余活动时间,为的是减少职工的疲劳,保护职工健康。这个决定可真是好,我们这一班(后半夜班)原来是早上读报和开会的,现在已一律挪到晚上了,等到大伙睡足、吃饱,休息好了才来开会和学习。这一来可真歇过乏来啦,脑筋可也就得劲了。有些会议精简了,并且提倡学了一样再学一样,我现在就只参加安全组的技术学习和听党课,其他一些活动可以不参加的就不参加了。最近我们厂根据苏联的先进经验,把运转的职工由三班制改为七小班制,这样,四天一倒班,十二天一大歇班。要不,我怎么说几十年来都没有这么舒坦地休息过呀!共产党就是这样处处周到地为人民的利益打算,咱不提高觉悟,不积极生产,哪还行呀! 李宝镜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合理解决职工业余活动时间
技术和文化学习才有了保证
编辑同志:在我们厂没有实行合理支配职工业余活动时间以前,我老爱犯头晕病,常请病假。那时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才明白,原来是参加开会的时间过多,休息的时间太少。
我是石景山发电厂电气场的电气修理学徒工,今年十七岁,是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以前我兼学习小组长,又是党的宣传员。每天除了干八小时活,睡六小时觉,和吃三顿饭以外,剩下来的时间差不多就全部搞文化、技术学习,参加团和工会的活动,做车间的宣传工作,每周总在十四小时以上;有时候为了编快板一直得熬到深夜。这样搞的结果,工作没做好,学习没学好,身体也支持不住了。我正在为这个问题发愁,上级可真想得周到,从八月份开始,我们厂真正做到了合理支配职工的业余活动时间。这一规定实行的时间虽不算长,但从我切身体会到的有这么最突出的两点好处:
(一)师徒关系密切起来了,技术学习有了显著的进步。以前我的师傅是黄振有,他是车间工会主席,整天忙得够呛。自从我们俩订了师徒合同以来,白天很少有时间和他在一块干活,晚上也没有空研究技术学习。那时候我老惦着要开会,工作不踏实,工作日记也写得很简单,因此我的技术进步得很慢。现在我的师傅是赵荣久,他是生产小组长,是团的支部委员,按过去他也挺忙的,可是自从实行了合理支配业余时间规定以后,他可有时间耐心地教我了。每天晚上九时,我们一定在宿舍见面,讨论研究师徒合同的问题。每一个半月作一次总结。我写工作日记认真了。师傅也认真改阅我的日记。最近我也经常不跟师傅在一块干活,但这可不是他没功夫,而是他已经放心让我单独干了。
(二)文化学习跟得上,不再挨批评了。以前因为业余活动过多,从来就没交过作业,考试时不及格,往后就干脆不上课了。人家都批评我“青年团员还不爱学习”,把我的小组长也给撤了。那时我心里可难受呢,想赶也没有时间温课。现在情形可就不一样,每个星期一、三、四的早晨都有复习功课的时间;业余活动时间有了统一的规定,自己也就有了自由学习的时间了。最近我努了一把力,也就跟上了文化课了。
有了充分的休息时间,走起道来也有心思唱个歌,精神饱满,头也不再犯晕病了。 林秀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