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开幕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于六日在北京隆重开幕。
参加开幕典礼的有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副部长周扬、丁西林、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田汉,中央和各大行政区、省、市文化行政机关的负责干部,和来京参加会演的京剧、评剧、越剧、豫剧、沪剧、秦腔、山西梆子、蒲州梆子、河北梆子、曲剧、江淮戏、川剧、粤剧、桂剧、湘剧、汉剧、楚剧、滇剧、江西采花剧、湖南花鼓戏、郿鄠戏等二十一个剧种的戏曲工作者等共三千多人。
开幕典礼由中央文化部部长沈雁冰主持并致开会词。他指出这次观摩演出的主要任务是展览各地戏曲艺术的创造和改革的成绩并交流工作经验,奖励优秀剧目及演员,并借此机会检查戏曲改革政策在各地的执行情况,同时对各剧种的历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使各剧种的戏曲工作者互相观摩学习,吸取经验,提高戏曲的思想和艺术水平,以更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
在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副局长马彦祥报告了筹备经过之后,文化部办公厅主任沙可夫代表文化部宣布成立以沈雁冰为主任,周扬、丁西林、梅兰芳、田汉、欧阳予倩、沙可夫为副主任,有各地文化行政机关负责人、专家、各剧种著名演员参加的评奖委员会,负责对这次参加会演的节目进行慎重认真的评奖。
郭沫若副总理在会上讲话,勉励全国戏曲工作者、戏曲演员加强团结,虚心学习,共同完成改革和发展中国民族艺术、更好地为人民为祖国建设服务的光荣历史任务。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晗在会上致词,代表首都二百五十万人民对参加这次观摩演出的全体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
周扬在讲话中指出竞赛表演是推动戏曲艺术的良好方法,并说明这次评奖的精神是既尊重遗产又鼓励正当的革新,既尊重集体努力也表扬优秀的个人成就。周扬又指出对竞赛的正确态度是各剧种之间互相尊重、互相虚心学习。他同时鼓励各地戏曲工作者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对戏曲改革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
丁西林在会上讲话,勉励各剧种艺人在这次会演中很好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各剧种都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
此外在会上讲话的还有田汉、梅兰芳、周信芳、袁雪芬、常香玉、吴天保、张德成等,他们认为这次观摩演出在我国戏曲艺术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也只有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可能有这种集中全国各地剧种的盛大的会演。他们都以无比的兴奋表示一定要开好这次大会并进一步地作好戏曲改革工作,以运用强大戏曲艺术武器来为保卫祖国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服务。参加大会的全体人员曾为于去年四月间在抗美援朝前线光荣牺牲的曲艺工作者常宝堃、程树棠起立默哀致敬。
开幕典礼充满了团结友好和热烈的气氛。首都各文艺单位的代表曾向大会献旗,各地区参加演出的戏曲工作者代表曾隆重地向大会献花一百束,以象征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
大会的观摩演出节目也在六日正式开始。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
联合召开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座谈会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于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联合召开了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教育部工农业余教育处处长、工会文教部长、华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局以及华北五省二市的文教厅厅长、文教局局长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出版总署、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等各有关部门的干部共四十九人。会议首先讨论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钱俊瑞副部长关于扫除文盲运动方针的报告,一致认为从工农兵劳动人民及工农干部中扫除文盲,是我们国家实行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全国劳动人民的迫切要求。因此,开展扫除文盲运动,是一项迫切和重大的政治任务。各级领导应以领导历次革命运动的精神来领导这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运动。并须定出计划,以期在今后五年至十年内基本上扫除全国文盲。同时,大家也都明确了扫除文盲的标准,首先是要使不识字者识字,然后求其巩固。这就是说,使文盲半文盲认识二千字左右,能够阅读通俗书报和写三、五百字的短文,并把这一学习成果巩固下来,打下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了防止与克服目前有些地方在推行速成识字法时,只注意快,不注意巩固,以致速而不成,造成“夹生”“回生”现象以及过急过躁草率从事等偏差,必须切实进行巩固工作。为此,大家一致同意在教学上分成突击与巩固两个阶段,在突击阶段,必须学会注音字母与拼音、识字二千左右,读几册课本,并学会写三、五百字的短文;在巩固阶段,要把上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巩固下来并适当提高语文与常识水平,应继续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习组的互助,阅读常识读本若干种,并继续练习写作。平时进行测验,最后举行考试,及格者由政府发给识字学习的毕业文凭,作为非文盲。根据以上着重巩固的精神,会议又听取了中央教育部工农业余教育司林汉达司长关于山西文水县西峪口村的经验介绍,和工农业余教育司江凌副司长关于全国扫除文盲的计划的报告,与会者一致同意全国扫盲的总目标,应在两年内扫除全国各机关团体工农干部中的文盲;三四年内,扫除全国产业工人中的文盲,六七年内,扫除全国农民青壮年中和全国行业工人中的文盲,争取在十年内,将全国文盲全部扫除。并同意今年主要是作今后大规模扫盲运动的准备工作,要作好思想、经验、师资、教材读物各项准备,以使全国扫盲运动能以有准备有计划地稳步前进。各地代表结合这一报告,检查与修改了本地区的扫除文盲计划,并进行了学习时间、师资训练、组织领导、经费开支、以及教材读物等具体问题的讨论。最后由全国总工会文教部部长刘子久做总结报告,他首先阐述扫除文盲运动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接着分析了扫除文盲运动的特点、困难及其有利条件后,向与会者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是大张旗鼓、稳步前进、由点到面,限期完成。为此,须争取各地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支持并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来克服困难。同时要重视总结重点试验的经验,要求各地在一个村、一个厂、一条街、一个机关取得关于突击识字、巩固读写能力、培养师资以及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成熟的系统的全面的经验。在今冬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明年大规模的开展扫除文盲运动打下基础。在整个运动进行中间,应不断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一方面要反对保守思想,反对对广大工农群众的迫切需要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反对不相信新方法而墨守成规的陈腐观念;另一方面也要反对急于求成、草率从事、速而不成的任务观点,和无准备、无领导、无检查、无总结等偏差。他并对几个具体问题,如工人学习时间、标准、步骤、领导、师资、经费等,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玻璃做的人
德国卫生博物馆馆长 奥托·孔克尔
编者按:去年十月我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签订文化合作协定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送给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一个“玻璃人”。这个玻璃人现已运抵北京,展出在“玻璃人体模型及介绍德国图片展览会”上(地点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下面是德累斯登德国卫生博物馆馆长奥托·孔克尔的一篇介绍“玻璃人”历史的文章。
在国内和国外已经有成百万人看见过“玻璃女人”或“玻璃男人”,并且能够从这个用一种像玻璃一样透明的材料(赛珑)所制成的“人”身上看到人体的构造、内脏的机能,以及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位置。且通过录音带的帮助,可以向每个观众解释人体的奥妙之处。
但是迄今还很少有人知道“玻璃人”的历史和目前的生产情况。最近几年来民主德国在各方面飞跃发展,在这一种生产方面也没有例外。由于我国先进知识分子和积极分子的创造精神,在这方面也改进了技术,简化了制造过程,因而缩短了工作时间。
第一个“玻璃人”
一九三○年德累斯登第二次国际卫生展览会上展出了第一个“玻璃人”,当时用了十八个月之久才制造成功。他不会“说话”,身体中只有个别的器官可以发光。到一九四五年为止一共才制成了五个“玻璃男人”、一个“玻璃女人”和一个“玻璃孕妇”。制造时间仍然需要一年以上。
当时制成的几个“玻璃人”的命运是很有趣的。
一个“玻璃男人”卖给了日本,另一个卖给了美国,另外一个在巴黎世界展览会展出后转到了巴塞罗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西班牙的法西斯分子非法的扣留在那里,直到今天还没有交出来。
第四个“玻璃男人”在第二次大战时随同一个流动展览会在德国西部各处旅行,因为我们祖国的分裂直到现在还不能回来。
第五个“玻璃男人”和“玻璃孕妇”的模型一样,作了美国滥炸德累斯登时的牺牲品了;因为连德国卫生博物馆也在那次滥炸的罪行下毁坏得很厉害。另一个“玻璃女人”卖给美国一个妇女内衣工厂作模特儿用了。当法西斯德国崩溃后勇敢的人们重新开始建设时,德国卫生博物馆又重新开始制造
“玻璃人”。
什么也没有了!新的工作室必须建筑起来,新的模子必须铸造起来,新的工具必须制造起来。开天辟地的英雄们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
大批制造使“玻璃人”周游世界成为可能
一九四七——一九四八年间已经可以开始生产了。可是现在显示出一种新的精神,人们不再用旧的方法去进行工作,每一个动作都经过考虑和检查。以前售价五万马克太贵了,只有通过大批制造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减低。
我国知识分子和积极分子的钻研达到了目的:现在买一个“玻璃人”只要二万三千马克了。
一九五一年制成了四个“玻璃女人”,一九五二年准备制造四个“玻璃女人”和两个“玻璃男人”。如果说,到一九四五年为止的十五年内只制造了七个“玻璃人”,那么从一九四九年以来的三年之中已经有九个“玻璃人”离开了我们的工厂。一对“玻璃夫妇”已由萨克森州政府赠送给斯大林大元帅作为七十岁诞辰的寿礼,还有一对“玻璃夫妇”已由苏联买去了。
一个“玻璃女人”卖给了华沙,另外一个经过漫长的旅途到达了北京。两个“玻璃女人”正随着流动展览会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境内巡回展出,其中一个随同布置在活动大陈列亭内的著名的“妇女”展览会,已经到过大约三十五个城市,观众七十余万,另外的一个“玻璃女人”正在随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情报局的展览会旅行。还有一个“玻璃女人”将在布加勒斯特大型工业展览会上展出。
关于制造的几点趣事
从前铸造透明皮肤时须用一个双重模子,而且必须用很大的体力。现在制造皮肤时用一种真空设备,将加热后软化了的赛珑吸入模子内,这样使体力的需要减到最低的限度。
从前一个“玻璃女人”的皮肤需要四十九件零件,现在只需二十六件。前面已经提过,人体的内脏可以反光,使观众可以看见。这样一共可以看到二十三个内脏,为此就需要用五十一盏小灯。以前制造内脏需用六十二个模子,现在只需四十个。人型的骨骼和真人一般大小,但不像真骨骼那样有二百二十三个部分,而只有七十九个部分,它是用铅作的。血管和神经系是用○·二公厘粗的铜丝编成的,和真的一样粗,一共需用一万八千公尺铜丝。一个“玻璃男人”重六十一磅,高一·七六公尺;一个“玻璃女人”重五十八磅,高一·六六公尺。此外,“玻璃人”可以用十种不同的语言来说明人体的构造。例如这次展出的“玻璃女人”就能用中文解说。
制造“玻璃人”的工作也就是德国卫生博物馆总任务的一部分,这个总任务就是:向全体劳动人民普及健康和人体知识,使大家都懂得解剖学。
人体内部是什么样子,不仅医生应该知道,对于外行的人也是极为重要的。


第3版()
专栏:

人民的歌声、民族的歌声
——谈罗马尼亚部队歌舞团的几个音乐节目
李凌
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部队歌舞团在我国的演出,受到了我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这些具有民族风格的歌舞艺术,表现了罗马尼亚人民在向社会主义迈进中的幸福生活,充分流露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歌颂。
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统治者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的罗马尼亚人民获得了自由,多年来被压抑窒息的文学艺术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机会。这个以莫耐斯古·考尔耐利乌为首的部队歌舞团是在罗马尼亚解放以后才成立的,至今不过五年,但已有很好成绩,他们共演出了二百多种音乐舞蹈节目。除了在罗京布加勒斯特及其他城市为部队和劳动人民演出外,曾在国内巡回公演十一次,并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表演过。团员多半是从战士、工人和艺术工作者中选拔的。今年,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武装部队部曾颁给他们歌舞团、团长和一部分团员以勋章。
他们演出的音乐节目中,“青年吉奥尔基查参军了”(第努·斯德立扬曲)是很受观众欢迎的。这首歌曲描述了罗马尼亚的青年们如何热烈地参加人民军,参军的青年为了自己能成为保卫祖国的战士而感到光荣和骄傲。歌曲的音乐语言是从罗马尼亚伟大的民间音乐艺术传统中继承过来的。作者热爱自己祖国的民间艺术,把它提高和丰富,使这些带有浓厚民族风格的新的旋律,深刻而又亲切地表现了人民新的生活情感,表现了年青的部队的风貌。歌曲描写一队参军的青年,从远方愉快而坚毅地走来,随着步伐的走近,歌声也渐渐嘹亮,热烈。在写他们到达队伍以后,歌曲更显示出无比的乐观和骄傲的感情,使人感到人民军队的英勇和可敬。这首歌的指挥者斯特立扬就是作者自己。通过他的处理,使这支歌曲更加动人。
表现集体农庄庄员们丰收的劳动的“打麦”,也是一首很好的歌曲。使人感觉到庄员们在紧张的工作中的热烈情绪和他们的欢笑和歌舞的情况。这首歌原是作曲家康斯坦丁·杜米特莱史古根据一首罗马尼亚民歌编成的大提琴独奏曲,原名为“农民舞曲”,现在经指挥斯德立扬把它改编,发展为合唱曲,就更加丰富了。他们热情而轻快的歌声,使我想起去年在罗马尼亚参观集体农庄的情景:父母在田地里愉快地工作,孩子在庄内托儿所唱着歌;那些天真的孩子看见了我们进去,就拥抱不放。这真是一种新的生活,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无忧无虑的新生活。
“蒺藜草”和“嗨——溜——溜”给人的印象都是很深的。依翁·杜米特莱史古作曲的“蒺藜草”,是一首歌颂集体农庄的歌曲。“嗨——溜——溜”由第努·斯德立扬作曲,是一首织布姑娘的歌,描写她在纺织机旁突击工作,要织出更多的布匹,替她的爱人和劳动人民做衣裳。这两首歌曲也具有民间音乐的风格,那些民间音乐的语言经过作曲者的加工,显得更加优美和深刻。它们使我们感到罗马尼亚的人民音乐艺术的丰富美丽。
还有几首歌,如“多依娜”(山歌或情歌)、“竞赛歌”、“紫萝兰花的绿叶”等,都会为我们的人民所喜爱。这些歌曲的主题中穿插着爱情的描写,使歌唱更加亲切而富于生活味。由于乐队伴奏中加入了罗马尼亚特有的民族乐器,使音乐的色彩更为突出。
罗马尼亚有着悠久的人民音乐艺术传统。在布加勒斯特,一九四九年起成立的民间艺术研究院的音乐部门,已经搜集了三万多首民间音乐作品。特别是他们的人民作曲家,如索可尔、曼德尔宋、安尼斯古等对自己民族的深厚爱情,和工人党及政府为发展民族音乐的努力,因此使罗马尼亚的音乐艺术在解放以后很快就有了这样大的发展。正像部队歌舞团团长莫耐斯古·考尔耐利乌所说的:“你们可以在我们的演出中看到那些为和平为社会主义斗争的新节目,也可以看到表现我们古老人民的劳动和希望的节目。”
此外,罗马尼亚部队歌舞团的一般群众歌曲的演出,也是很有特色的。“党的旗帜”(马台梭考作曲)表现了罗马尼亚人民对领袖乔治乌—德治同志所领导的罗马尼亚工人阶级的政党的高度的热爱,歌声中充满着人民的热望与信任的情绪。独唱者特罗菲·尼克莱耶及纳古·阿乌列利安同志的嘹亮而优美的歌声,使这首歌曲的感情更为突现。合唱队把人民对党、对领袖的热爱的情绪描绘得很成功。这首歌在罗马尼亚青年中是异常流行的。“和平战士之歌”(奇莱斯古作曲)这首歌曲曾在罗马尼亚作曲家协会主办的国际“歌唱和平及人民间友谊”歌曲比赛会上获得第二奖。由于旋律的简洁、流畅,使得它在罗马尼亚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群众歌曲。安那托·维也罗的“斯大林颂”在罗马尼亚为广大群众所爱唱,在我国演出时,也同样地受到热烈的欢迎。
还有一首描写罗马尼亚民族英雄的清唱剧“图道·弗拉狄米莱士古”(乔治·多米特来士古作曲的大合唱选曲),也是成功的作品。我在罗马尼亚时曾听过人民军乐团的演出,它的全曲是由加插童声的混声合唱团歌唱的。在那次“罗马尼亚音乐周”七、八天的演出中,“图道”是最为特出的节目。图道·弗拉狄米莱士古是罗马尼亚农民革命领袖,也是反抗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这个清唱剧就是描写他领导农民反抗地主及抵御外敌的故事。他最后英勇地牺牲了。歌曲的前段叙述人民对他的拥护,以及他和人民在一起的艰苦斗争,后段述说他被捕后人民对他的关怀,和后继者继续的努力。在表现他牺牲时,合唱团热情地唱出了罗马尼亚人民对这个伟大英雄的敬仰,对暴敌的愤恨,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我们不能忘记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部队歌舞团用中国语言演出的几首中国歌曲,由于他们充满了对我国人民的友谊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把我国歌曲“东方红”“全世界人民团结紧”表现得健康有力。
我们祝罗马尼亚人民艺术日益前进,日益辉煌!


第3版()
专栏: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电影介绍
白原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是一部优秀的文献纪录影片。它把正在我国进行着的一个伟大建设反映在银幕上,使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到,而且感受到这个伟大事件的无限壮丽的景象。
淮河原是一条极其美丽的河流。在平常的时候,淮河的流水静静地流着。沿着淮河两岸的城市和乡村,无数帆船和小汽船终日不断地在航行。淮河两岸一望无际的肥沃的土地,出产丰富的粮食以及各种著名的特产。如果在石榴花开的时候,从京沪路上的蚌埠坐两个钟头的小汽船到淮河岸边的怀远城去,透过那一片鲜红的花朵看着那美丽的淮河,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一条河流上,曾经发生过那么多的灾难。在过去,反动统治者对这一条河流不仅没有进行过很好的治理,而且还亲手来制造灾难。自从一九三八年蒋介石挖开黄河花园口,使黄河的洪水流到淮河以后,从此每年洪水一到,即在整个淮河流域泛滥。淮河两岸的人民抛弃了自己的乡土,被驱迫着四处逃亡。那些悲惨的情景,就如同我们在银幕上所看见的一样,现在淮河两岸的人民回忆起来还止不住流泪。
在一九五○年淮河所发生的最后一次大水以后,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中国人民立即动手来治理这条河流。二百多万工人、农民,参加祖国建设的人民解放军,以及各种技术人员,在共产党及人民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发挥了无尽的力量。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为人民创造幸福的、征服自然的伟大工程。在电影里,也和亲身站在这个伟大工程的工地上一样,看着那盖满了一片一片辽阔的土地的汹涌的人群,任何人也不能不惊叹人的劳动和智慧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在这里边,产生了无数写不尽的动人的故事,歌颂不完的英雄的事迹。现在放映的这一部电影,特别向我们介绍了建筑润河集分水闸、山谷水库、淮河大堤等几个主要工程。通过这些主要的工程,已经可以使人们了解治淮工程的雄伟的面貌。工程是极其艰巨的。在建筑每一个工程的时候,差不多都碰到许多重大的困难。在共产党的领导和鼓舞下,无数共产党员及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在那些紧急关头奋不顾身地和各种困难的自然条件进行斗争。在这当中出现了许多英雄和模范。在电影里面,有一个特别动人的场面:在建筑润河集分水闸的时候,为了控制淮河的洪水,需要在那里筑一道拦河坝将淮河的一段旧河道堵住,另筑一段新的河道。这一道拦河坝如果不在汛期以前完成,淮河的洪水就无法控制,分水闸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在这一道拦河坝正在进行最后的堵口工程的时候,眼看着汛期就要来了。淮河的流水愈来愈急地从上游奔涌下来。通过工地上的鼓动工作,我们可以看见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怎样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群,在困难的紧急关头战胜了洪水,完成建设祖国的艰巨的任务。
经过治理以后的淮河,给我带来了一片欢乐的生活的景象。石榴树上的花开了,结果了。土地播下了种籽就收获。淮河两岸的人民,从此脱离了灾难。现在,整个淮河的建设工程还在继续进行着。它不仅仅是为了淮河两岸的人民,也为了整个中国人民的幸福的生活。


第3版()
专栏:

访问建设中的塘沽新港
本报记者 林里
在祖国的北方,渤海湾的滩头上,现在正建设着
一个规模宏大的商港——塘沽新港。
这个商港究竟有多大?至今还找不到肯定的回答。只见那浪涛翻滚的大海里,竖起了两道高大厚实的墙壁,一眼望不到头,人们叫它“防波堤”。为了建筑这防波堤,曾劈下了唐山、南口两地的半面山。两道大堤之间挖成了几十里长的航道,使混浊浑黄的海水变成了蔚蓝碧绿的清流。建港工程还没有完结,航道内外漂浮着各种奇形怪状的船只,这是建筑港口的主要工具。一种叫做“吸扬式”的挖泥船,后边拖着几里长的粗大“尾巴”(排泥管)。船头往海底一扎,大量的淤泥便神不知、鬼不觉地输送到一、两千公尺以外的陆地上去了。另一只叫做“自航式”的挖泥船,每二十分钟左右能挖去四千七百吨淤泥,它一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一万八千个人。在这里工作的职工人员不下数千名,但那里都看不到成群或成队的人。原来这个巨大建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程是靠机械来做的。在这里,海上和岸上的电线联在一起,火车和快艇往来奔驰,风镐和电焊机的冲激声,汇成震耳欲聋的巨响。这是人和海洋在搏斗。
塘沽新港在天津东南四十五公里的塘沽附近。它面对着广阔无垠的海洋,背靠着物产丰富的华北大平原;它是天津的咽喉,国际贸易和国内南北物资交流的枢纽。这个港最初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中国时期建筑的。那时只能停泊三千吨左右的轮船。国民党匪帮接管后,没有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航道淤成了浅水滩,码头前面堆成了平地。轮船不能航行了,木船舢板也不能靠岸了。这次修建,实际上是从头做起。这里没有可以利用的自然地形,水浅,泥多,完全是在海滩上建筑,因此人们叫它“人工港”。但是,仅仅一年功夫,万吨的轮船就能够在这里停泊靠岸了。它的功用已远远超过日本统治时期。
在我国的北方,建筑这样一个海港是必要的。这也是我国人民多少年来的理想。孙中山先生也曾主张建设这个“世界性”的“北方大港”。因为北方的丰富物产和煤铁矿藏,不仅在我国人民经济生活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国际市场也有极大影响。华北区的煤炭除供应华北、华东和中南以外,还大量输出日本、香港和南洋。华北区的棉花,等于我国产棉总数的一半。塘沽附近的“长芦盐”远销日本。秦皇岛的玻璃可以到达马来亚等地。北京和天津的手工艺品与特产品,更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欢迎。解放以后,华北区的工农业产品一般都达到或超过了抗日战争以前的水平,经济作物和特产品更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华北要求有一个大规模的港口,以便和国内外进行商品交换交流物资;而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的大量畜产,也要在华北集散和交换。据专家们调查,现在有二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将近一亿的人口要求在华北建筑一个近代化的港口。
华北区的出入口贸易,水路方面过去主要是依靠天津港口。而天津港却是靠一条狭窄的海河沟通大海。三千吨以上的轮船即不能入港;必须停泊在百多里地以外的海面上,然后再用驳船装卸。驳船装卸不但提高了商品成本,浪费了国家资财,而且容易受风浪袭击,危险极大,并常常延误船运航期。解放后对外贸易发展了,困难就越发明显。这样,许多应该在天津停泊的船就不得不绕到遥远的大连、广州去装卸货物,这又大大增加了商品的周转时间和费用。据专家们计算,用驳船装卸的损失,一年约一亿七千万斤小米。绕到大连、广州装卸,则损失更大。如果拿一亿七千万斤小米修建塘沽新港,则可修成停泊万吨巨轮的近代化海港而有余。于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去年八月决定修建塘沽新港,同时成立了塘沽建港委员会,健全了塘沽新港工程局。并决定一九五二年冬天要完成第一期工程,使万吨轮船能够驶入新港停泊装卸。
修建这样巨大的海港,在我国历史上尚无先例。过去,我国的海港也和其他交通设备一样,全都掌握在帝国主义手里。许多海港不但是由帝国主义者投资经营,修建工程也由他们把持操纵。因此在修建塘沽新港之初,既缺乏建筑的经验,也没有足够的成熟的技术人员。为解决这一问题,这里的建港人员曾向北京、天津、唐山、上海的水利专家和大学教授学习,请专家们前来指导。专家和教授们有的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有的担任了建港委员会的
“兼职顾问”或“义务顾问”。就这样,他们解决了塘沽新港建设中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中的许多复杂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一般技术工人的困难,新港机修厂厂长马金城创造了“快速训练艺徒”的新方法,使一个普通工人只要经过六个月的训练,就能掌握复杂的建港技术。这一创造基本上解决了机修工人不足的困难。同一时期,塘沽新港工程局发动了老工人教新工人、技术人员教工人的互教运动。六十六岁的冯泰,有四十多年的海上生活经验,是极不容易寻找的潜水工人。他戴起十八斤重的潜水帽,穿起一百三十多斤重的潜水衣,带领着年青人沉到海底,手把着手教会了大批徒弟,解决了最棘手的潜水工人不足的难题。另外,新港还培养了一批新型的工程人员。这是一批大学生。他们解放以前在学校念书,现在当了工程师。他们能和工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互相学习,提高。北京大学女生李彻,现在担任着第三工区的主任,领导着一千五百多名职工,担负着改建新港码头的繁重任务。
同海水搏斗,在海滩上建筑海港,本来就很艰难。塘沽新港则困难更多。渤海湾突入大陆,水浅泥多;塘沽新港又地处海河出口,海河泥沙的冲激更增加了新港工程的困难。因此在建筑海港码头以前,要先挖下很深很长的人工航道,同时修筑两道很大的防波堤,以防波澜和泥沙的冲激。挖泥和堵泥,成了建筑新港的中心课题。
塘沽新港原有一些近代化的挖泥船。但国民党匪帮在撤退时把能带的全部带走了,不能带的也全都击毁沉没了。解放后,新港职工曾先后打捞和修复了将近二百只被击毁和沉没的船;但因新港挖泥任务过大,仍然不足应用。为此,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从天津、上海、南京等地调来大批挖泥船,连素称世界三大挖泥船之一的“建设号”也调来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给职工以很大鼓舞。去年接到建港命令时,已是秋末冬初,海水已接近冰冻期。按照以往习惯,人是不能再下海了。但工人们说:“志愿军能在朝鲜打仗,我们就能在海上建港。”在严寒的冬天,他们也和陆地上的工人们一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过去挖泥船每天工作不过十六小时,每小时挖泥顶多三百立方公尺;在爱国主义竞赛中,塘沽四号挖泥船首先创造了一天工作二十小时,每小时挖泥七百三十三立方公尺的新纪录。四号挖泥船的纪录,很快成了所有挖泥船的奋斗目标。接着,塘沽五号挖泥船接受苏联先进经验,实行了填一次“循环油”能用一千五百小时的新办法(过去只用三百个小时),给国家节省了大量财富。以往挖出的泥总是水多泥少,即浓度不够;以后接受苏联专家的建议,挖泥浓度很快提高到了苏联水平。因为他们超额完成了挖泥计划,塘沽新港进而提出提前两月让万吨轮船进港的口号。
塘沽新港原有日本人修筑的两个码头,能停泊三千吨的轮船。这次是在旧的基础上改建和加固,使其能够停泊万吨轮船。但这个改建和加固的工程,却是最困难的工程。码头紧靠大海,上面是一幢幢的仓库。初建时的图样和根据一点没有,谁也弄不清该从那里加固。经过苏联专家和中国工程人员研究,决定把码头前面的水泥桩加深,再把码头中间加上“拉杆”(一种粗大的铁棍,利用其拉力)。但既不能拆掉仓库,又不能赶走大海。工作完全是在摸不到又看不见的海底和地底。打桩用的是三吨重的大汽锤,但连打两万多下打不进去;甚至把铁圈圈起来的木垫一个一个都打碎了,也打不进去。以后换成五吨重的大汽锤,连打三千下,仍不解决问题。有的任你怎样锤打,根本不动;有的两三天才打进去一根。这个码头长达数百公尺,水泥桩一个挨着一个,按这样的速度打去,两年也打不完。穿“拉杆”中碰到的困难更大,开始时一星期还穿不进一根去;有的把拉杆顶弯顶断了也穿不进去。这时,新港工程局动员全体职工想办法,召开大规模的技术座谈会议,又组织小组讨论。经过讨论,职工们提出了九种穿拉杆的办法,每一种都比用大机器好。对于打桩,职工们提议在打桩前用铁管和胶皮管接联水泵,利用水泵的压力,把水泥桩周围的硬泥吹松,使海水浸入,以松动死泥。这样做的结果,打桩效率提高到一天十八根。穿拉杆效率达到一天十三根。加固码头工程的困难解决了,提前两月开港就有了保证。
在加固码头、疏浚航道工程的同时,新港工程局还在海河口上修了一个大水闸。有了这个水闸,三千吨的轮船可以直驶天津。
现在,塘沽新港第一期工程即将完成。再有半个月,万吨轮船就可以随时入港了。这个码头可以同时停泊四只万吨轮船和五只三千吨的轮船。这里有两部装煤机,一天可以装满载万吨的大轮船;陆上和水上的起重机,一下可以抓取四十吨重的大东西。破冰船,修船厂,一切停泊万吨巨轮的近代化设备几乎应有尽有。现在职工们正热情地期待着万吨轮的来临。但这仅仅是新港建筑的第一期工程,它还要修筑更大和更好的码头。就这第一期工程,也已经给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局部地扭转了商品的流转方向,使国内物资的交流更加便利。这一工程告诉人们:勤劳而勇敢的中国人民不仅能够在大陆上修铁路,开工厂,也能够战胜凶恶的海洋,使荒凉的海滩变成美丽的商港。
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于新港(附图片)
塘沽新港全景
塘沽新港的起重设备


第3版()
专栏:

洪水变成了麦浪 苗地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