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日本二百万人签名要求全面媾和
工商界人士拥护缔结全面和约者日增
【新华社十一日讯】电通社东京九日讯:日本拥护和平委员会宣布:到六月底为止,日本全国各地已有九十六万人在要求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的宣言上签名。仅在东京一地,就征集了五十万人的签名。
该委员会说:签名要求缔结全面和约的人已达二百万。
【新华社十一日讯】据电通社东京九日讯:日本工商业界拥护缔结全面和约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商业报纸也承认:大阪工商界人士普遍都拥护全面和约,这使得吉田内阁在实行单独媾和的计划时,感到很大忧虑。商人们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是因为如果不与中国进行充分的贸易,日本工商业就不能兴隆;而与中国进行充分的贸易,又只有缔结全面的和约才能得到保障。
东京南区的一百五十个小工厂厂主开会,一致通过决议说:“为了使日本繁荣,经由全面对日和约来巩固世界和平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他们保证要与其他工商业和民主团体合作,支持和平斗争。


第4版()
专栏:

  违反国际协议与和约程序
美政府非法片面决定
九月初开“对日和会”
【新华社十日讯】美国政府不顾国际协议与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意愿,已片面地决定在九月初召开所谓“对日和会”,非法地签订单独对日和约。
六日,美国旧金山市长罗宾逊宣布:他接到杜勒斯的通知说,旧金山已被选为正式签订单独对日和约的地点,“和会”日期是九月四日到八日。同日,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官怀特也证实了这一美国片面的决定。
为了积极布置这一非法的“和会”,据美联社华盛顿消息,杜勒斯已从五日开始将“修正”过的美制对日和约草案分发给远东委员会的其他十二个国家以及印尼、锡兰和李承晚傀儡政权。美国官员透露:所谓“修正草案”与原来的草案“大体上”相同。
美国片面地决定召开的“和会”,不仅完全违背波茨坦协定所规定的和约程序和一九四二年元旦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关于不与敌国单独媾和的决定,而且是对其他国家的一种污辱。按照美国的计划,这次会议历时仅仅四天,“完全是一种仪式”(美联社)。这就是说,美国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仅是让那些参加会议的国家在美国一手包办的单独对日和约上签字画押而已。


第4版()
专栏:

  苏代表团致函奥斯汀抗议美政府纵容行凶
【新华社十一日讯】据塔斯社纽约消息:六月三十日,约有二十个来历不明的美国人到纽约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办事处的门前,怀着明显的敌意,口出恶言,喧嚷叫骂,干涉进出代表团办事处的人们,并手持利器在停在办事处门前的代表团两辆汽车身上刺划无数深痕。当这些人在进行滋扰时,有和他们一同来的美国警察在场。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在七月三日写信给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就此事提出严重抗议。马立克在信中要求奥斯汀“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查并惩处六月三十日在苏联代表团办事处门前喧嚷叫嚣的人,赔偿他们所造成的损失,并采取措施使这种事情不再重演”。
但是到七月七日下午,又有六十个至八十个来历不明的人到苏联驻联合国办事处门前进行同样的滋扰。而在这批人到达以前,就有美国警察特派队先行到场,并一直在场看着他们肆意滋扰,这显示了美国当局是预先知道这件事情的。苏联驻联合国代理代表查拉普金特于七月九日再度写信给美国代表奥斯汀,指出:“这种敌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滋扰行动的重演,证明美国当局没有采取代表团在七月三日的信中所要求采取的适当措施。”查拉普金在信中重申七月三日信中所提出的要求。


第4版()
专栏:

  马立克返苏联
【新华社十日讯】塔斯社纽约讯: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马立克于七日离此返苏休假。


第4版()
专栏:

  印各地社会名流筹组印中友协
加强印中人民的友谊
【新华社新德里十日电】印度各地人民正在继续成立印中友好协会地方性的筹备委员会。比哈尔省印中友好协会分会临时委员会六月十六日在巴特那举行成立大会。出席的有许多团体的代表和社会名流。全印前进集团副主席耶齐当选为负责进行筹备工作的委员会的主席。
安楠特浦尔(在马德拉斯省)也成立了同样的机构,由当地市政委员会主席、议会议员拉普拉·拉木查尔鲁任主席。
巴地阿拉及东旁遮普邦联盟名流五十人发起组织印中友好协会。那里的印中友好协会定于七月十五日正式成立。
卡普塔拉(巴地阿拉及东旁遮普邦联盟)知识分子、作家和学生们于六月十八日举行会议,成立了当地的印中友协的筹备委员会。加斯巴尔当选为主席。
据孟买印中友好协会的筹备委员们说:等到全国各地所成立的这种团体达到相当数目的时候,就可以举行全印代表会议,以促进印中友好运动,并产生全印度的机构。


第4版()
专栏:

  侵朝一周年美国反动报刊发出哀鸣
承认损失惨重继续战争前途可怕
华尔街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的计划已可耻地破产
【新华社十一日讯】在杜鲁门政府发动侵朝战争届满一周年之际,美国资产阶级的报纸、杂志、通讯社纷纷发表了回顾一年得失的文章,它们的共同结论是,在小小的朝鲜战场上进行的战争已经使美国遭到它战争史上按比例来说最为惨重的损失,美国在这个战争中已经耗去大量它本来准备用以侵略全世界的人力物力,而收获的却只是越来越大的失败。
合众社华盛顿七月六日电引用美国国防部官方公布的数字估计:美国侵略军在朝鲜战争中的伤亡已超过八万人。虽然国防部的所谓统计只包括有亲属已得到通知书的伤亡(非战斗伤亡除外)人数,因此远较实际的伤亡人数为低,但是,即使这个伤亡数目也已经引起合众社悲鸣:“朝鲜战争已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次流血最多和耗费最大的战争,美国在这个辽远的半岛上进行的战争才一年多,而它所牺牲的人员和金钱已比它在独立战争,一八一二年战争、美墨(西哥)战争和美西(班牙)战争中牺牲的总和都还要多”。六月十九日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还进一步承认,以一年时间计,朝鲜的这个“小战争”使美国损失的人员和金钱,比一九四二年对日本进行的“大战争”还要多得多,因为,在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一年,即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到一九四二年十二月,美国陆海空军损失兵员只有五万八千五百四十七人,而朝鲜战争一年中美国兵员的损失,单以国防部宣布的战斗伤亡八万人的数目计算,即已远过于此,如果加上合众社六月二十九日电估计在国防部统计以外的非战斗伤亡约十五万人,就将在四倍以上。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还估计朝鲜战争使美国花费的金钱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头一年多一倍。合众社华盛顿七月六日电也引用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麦克纳尔最近的估计,透露朝鲜战争一年来的开支最高可能达一百亿美元。而如果把战争继续下去,据法新社不久以前引接近杜鲁门的人士估计,美国即使仅仅想沿三八线保持其阵地,每年就得花费一百亿到一百五十亿以至二百亿美元。目前,美国为了在全世界准备侵略战争而竭力搜刮起来的军费,上年度有五百亿美元,本年度有六百亿美元;而朝鲜这样一个小小的战场却要耗去其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美国新闻处华盛顿七月五日电引用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数字,透露了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中一年来的物资耗费。据该部海上军事运输处宣布,在过去一年间,美国为了维持与供应侵朝军队曾运送了一千四百五十万吨物资、一百二十万人员及五千万桶汽油。到最近,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估计,每个月运输已提高至一百四十万吨物资,外加一千万桶汽油。而据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六月二十九日在国会宣布,自一九五○年初美国所谓“联防法案”开始生效到现在的一年半以来,美国输送给北大西洋集团各附庸国的全部所谓“军事援助”物资,总计不过一百四十万吨,还顶不上朝鲜战争一个月的消耗。这充分说明了朝鲜战争以何等惊人的规模在消耗着美国的军事资源,牵制着美国的侵略部署,削弱着美国的战争潜力。
这样,在打了一年以后,几乎所有的美国反动派都已经发现侵略朝鲜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买卖,强大的中朝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华尔街原想廉价地征服朝鲜、并进而侵略中国的计划已经可耻地破产。把美帝国主义这种懊恼心情说得最明白的是国际新闻社远东分社社长韩多曼在朝鲜战争周年纪念日前夕所写的一年回顾。韩多曼不堪回首地说:“开头,有一种狂欢节的气氛。人们以为朝鲜战争不过是一次‘实弹’演习,北朝鲜共军一碰到赫赫不可一世的美国兵就会掉转尾巴跑掉。当时美国人对他们在世界大战中得到的胜利仍然非常兴奋,并且坚信美国不会失败。在他们看来,北朝鲜人一定不能和征服德国和日本的人比武。”然而,“他们很快就醒悟了”,“联军指挥官已经渐渐认识和重视共军能够派到战场上来的大军的作战素质了”。国际新闻社在七月七日自美国第八军总部发出的另一条消息承认:中朝人民军队“已迫使联军沿原路从鸭绿江边撤退下来”,“联军已无力再推进到鸭绿江边了”。
损失惨重,胜利无望,继续下去,前途可怕——这就是美国资产阶级发动侵朝战争一周年后,不得不认识到的事实。


第4版()
专栏:

  我国影片《钢铁战士》在苏联受到普遍赞誉
【新华社莫斯科十一日电】我国影片《钢铁战士》于上月二十五日起在莫斯科放映以来,受到观众的普遍赞誉。《苏维埃艺术报》发表白里亚夫斯基的评论说:《钢铁战士》是现实主义的真实而朴素的作品,是接近千百万观众并为他们所理解的作品。演员卓越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优秀儿子的高贵的道德品质,他们的斗争意志和对共产党的崇高思想的无限忠诚。正是由于这种忠诚、这种对真理的必然胜利的深刻信念,才产生了张排长和他的同志们的英勇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观众看到战士们为祖国的解放而斗争的伟大光荣事绩,深刻地感受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英雄气概。影片教导要发扬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荣传统,以忠实于自由事业、坚决保卫已得幸福、反对帝国主义侵犯的精神来教育人民。


第4版()
专栏:

  美在菲训练日本间谍
阴谋破坏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
【新华社十日讯】据电通社马尼拉讯:菲律宾美国军事当局,正根据美国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的扩大东南亚间谍网计划,在菲律宾开办间谍特别训练班。这一间谍网计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
美帝国主义除了和东南亚各地的反动政党及它们的秘密组织密切勾结外,并正在恢复以前的日本特务机关,使过去在东南亚活动的日本特务,担当主要的任务。今年一月间,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史密斯到东京时,曾和过去在东南亚活动的日本特务头子岩黑(译音)会议多次,决定由岩黑以“特别调查局”名义建立特务组织。该组织归东京美军总部情报处指挥。史密斯并指令岩黑要尽量利用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来从事间谍活动。


第4版()
专栏:

  海牙国际法庭越权干涉伊朗内政
伊政府撤销对国际法庭的承认
德黑兰各报严斥该法庭充当帝国主义工具
【新华社十一日讯】伊朗政府鉴于海牙国际法庭越权干涉伊朗的内政,已宣布撤销对该法庭的承认。
在伊朗政府和英伊石油公司的谈判破裂之后,英国政府又于六月二十一日再度致电海牙国际法庭,要求它采取措施,禁止伊朗政府接管英伊石油公司。国际法庭在六月三十日听取了英国代表的“申诉”后,于七月五日根据英国的意见,宣布了一项“诫令”,规定在该法庭未作正式判决之前,伊朗政府“不得采取措施,妨碍英伊石油公司像在一九五一年五月一日(石油国有化法生效之日)以前那样进行的工商业生产”。国际法庭同时建议设立一个五人委员会,来监督该“诫令”的执行。伊朗政府认为国际法庭无权干涉伊朗的内政石油问题,因而拒绝派遣正式代表出席国际法庭。九日,伊朗外长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声明伊朗政府认为海牙国际法庭已“背离正义之路”,并使一般人对它失去“信心”,因此,伊朗政府决定自即日起,撤销它在国际法庭宣言上的签字。
【新华社十一日讯】据塔斯社德黑兰讯:伊朗首都德黑兰各报一致严词驳斥海牙国际法庭关于伊朗石油问题所作的决定。《比苏·阿杨第报》发表社论说:伊朗人民认为国际法庭的决定是一张废纸。这个决定是对伊朗内政的无耻干涉,是对伊朗国家主权的侵犯,并且是蔑视伊朗独立的表现。该报指出:这个卑鄙无耻的事例表明:英、美企图在“正义与法律的权利”的幌子下,使它们的帝国主义的罪行合法化。
《喀汉报》指出:国际法庭无权作出这种决定。这一决定对伊朗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巴赫塔利·伊姆鲁兹报》指出:国际法庭已经表明它是“帝国主义者手中一个没有骨头的工具;帝国主义给它的一切指示,它都签字”。该报进一步指出:国际法庭的行为对于被压迫的民族是一个教训;这告诉他们:只有靠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坚定意志才能制止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并使自己免受压迫。该报强调说:国际法庭的决定,“一点也不能动摇伊朗人民铁一般的意志”。
《火花报》要求伊朗政府立即宣布与国际“压迫人的法庭”断绝一切联系。
《海德加尔报》说:国际法庭的决定只会加强伊朗人民对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决心。《阿斯尔报》、《控诉报》和《沙希德报》都一致对国际法庭的决定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第4版()
专栏:

  意共公布中央全会决议
说明意大利人民反对美国制造战争威胁
主张改变政府政策使国家走向和平建设
【新华社十一日讯】塔斯社罗马讯: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决议于十日在罗马公布。决议论到意大利不久以前举行的意大利五十七个省的省、市政委员会选举和西西里区议会选举的结果说:中央委员会对于坚决大力地进行选举斗争的民主力量的行动表示赞许,对于各人民党派在选举中取得的光辉胜利表示满意。尽管有竞选运动中的一切迫害及当局和神父的非法干涉,“百分之四十的意大利人仍全力支持共产党、社会党及与它们结成联盟的民主集团所共同提出的和平与建设的纲领。”
决议说:选举结果表明基督教民主党的政策已在意大利引起了极度的不满和忧惧。美帝国主义者和它们的附庸国所制造出来的战争威胁,深深地震动了意大利大多数人民。选民发出呼声,反对这种充满了危险的严重形势,并要求根本改变政府目前的政策,使意大利走上和平、建设与各国友好的新道路。
中央委员会深知:由于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日益广泛,它的责任也就愈加重大,因此,它号召工人、农民和一切参与生产工作的中产阶级的人民“勇敢而坚决地促进建立广泛的、强大的民主民族力量集团的事业,这样一个集团能挽救祖国,并使人民的意志得到尊重。”
决议提出了共产党的实际要求,要求保证在国家的“机构和生活中能有所改变”。这些要求就是:对意大利经济中操纵国计民生的部分实行管制,实行土地改革,改善工人、雇员和领受年金的人的生活水准,成立一个能在意大利奉行和平政策的政府。为了实现这些要求,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特号召意大利全体劳动人民“巩固工人阶级的团结,加强共产党与社会党的一致行动及与一切劳工力量的团结。”(附图片)
图为苏联高尔基城莫洛托夫汽车制造厂的车间,工人正在检验已装配好的“齐姆”牌新式汽车。这种汽车每小时平均可行七十公里。


第4版()
专栏:莫斯科通讯

  自动工厂——共产主义社会工厂的雏型
(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李何、独伊)
当我们走进历史博物馆,看到古代的石器,不禁这样想:我们走得多么远呵。现在,当我们看到苏联出现了自动工厂,不禁这样想:苏联走得多么远呵。
从今年颁布的斯大林奖金得奖人名单和苏联战后五年计划完成的公报中,我们知道,苏联在一九五零年建立起了世界第一个自动工厂,它制造着“齐斯—一五○”式载重汽车发动机的活塞。这种自动工厂只有在有高度科学和技术水平的国家,只有在力求消灭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界限的社会,才能出现。它的出现,是战后苏联母机制造业的重大成就。它的出现,证明了制造机器的生产过程全盘自动化是可能的。
自动工厂——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工厂的雏型。如果我们承认,把几个生产操作联合起来并且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机床,比起手工业生产工具来,是生产上的一个跃进,那么,把各个生产过程联合起来并且能够更大规模地进行生产的自动工厂,比起机床来不能不是生产上的又一个跃进。当这种自动工厂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完全适合的社会里推广起来以后,它在生产上所将创造的奇迹,现在简直是难以估计的。
这个世界第一个制造活塞的自动工厂是怎样出现的呢?
大家知道,苏联已经有自动化的发电厂、自动化的冶金炉、自动化的化学工厂,以及其他自动化的轻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过程虽然不简单,但比起机器制造业的复杂生产过程来,却简单得多了。例如:切削、扩孔、刮齿、研磨等等母机在工作时会因为发热而逐渐磨损;但在自动化生产时,磨损的机件都是要自动更换的。因此,机器制造业生产过程的全盘自动化,一直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
远在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前半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制造厂有一个钳工伊诺茨金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自动连续生产装置。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他经过多次失败的实验后,终于把五个不同的母机——包括联动机、多面切削机和压榨机——联合成一个自动连续生产装置。这是一套对拖拉机的轮毂加工的装置。整个装置只要两个工人管理,但生产率却增加为原来的二倍。后来伊诺茨金开始研究对活塞、活塞环和活塞套加工的自动连续生产装置。他还想设计自动车间甚至自动工厂。可是希特勒匪帮炸坏斯大林格勒的自动连续生产装置,而伊诺茨金和许多斯大林格勒工人就一起参加了卫国战争。战后,苏联工人、工程师和科学家发挥了伊诺茨金的思想,制造了二十六种自动连续生产装置。现在苏联每一个拖拉机制造厂都有一个或几个自动连续生产装置。自动连续生产装置比联动机更进一步,可以说是联动机的联动机,是自动工厂的雏型。
由联动母机走到自动连续生产装置,由自动连续生产装置再走到自动工厂,这里包含着苏联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工人的无数智慧,包含着苏维埃人不怕困难和战胜困难的性格。
第一个自动工厂预定是制造活塞的工厂。活塞是内燃发动机的最主要也是最复杂的零件。要把一块金属制成活塞,得经过熔铸、加热、化学、机械加工等生产过程。镀锡过程和使重量合乎规格的过程,也包括在内。此外,装好的活塞还得经过一些检查和辅助的过程,如清洗、上油、包装、按精密程度分级。每一个生产过程都有独特的机械,都是以不同的方法和速度生产的。在一般工厂里,活塞要经过好几个不同的车间才制造出来。
要设计一个把制造活塞这样复杂的过程全盘自动化的工厂——这个任务交由苏联金属切削母机实验科学研究所负责。这个研究所和“母机制造”工厂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和战后曾经创造了许多联动机母机和自动连续生产装置。
设计领导人是科学院通讯院士狄库辛和列维因,总技师加沃留辛。许多科学研究机关和母机制造业工厂的设计师、技师和工人,都参加了这一自动工厂的设计。设计了几个月,又装置了几个月,最后整个工厂才建立起来。
自动工厂各部分新机器的构造,是不断实验和调整的结果,是克服无数次困难的结果。往往一种机器单独工作得很好,夹在全盘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就工作得不好。设计家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加以检查,加以调整,寻找更好的方案。
这类例子是很多的。例如在熔铸和加热部分:平常机器运动的部分要上油。熔铸自动装置的设计师照样办了。但接着就开始出产不合格的产品。因为原来机器油流到发热的铸件上,弄坏了它们。不得不重新设计不上油也能工作的机械。切削铸件多余部分的母机,单独工作时很好,但和熔铸机器一起工作时,母机上的刮刀刮了三四十件后就不行了。因为刮刀的齿缝被受热发软的金属材料塞住了。后来改变了刮刀的构造和刮法,把刮刀的坚固性提高到原来的五十倍,接着又进了一步,把刮刀配上坚硬的合金片,能刮五万件,其效率一千倍于原来的刮刀。又如在机器加工部分:每小时从被加工的活塞上要掉下七十五公斤金属刨屑。这些刨屑原应掉在母机下面的传送装置上。但是刨屑却到处飞,飞进活塞里和机械里,因而阻碍了工作。后来想出了办法:用空气压力吹下母机上堆积的刨屑。钻活塞轴孔很费劲,工具很快就被磨坏了。后来想尽办法,在扩孔器配上坚硬的合金,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克服了层层困难,自动工厂终于设计好装置好并且开工了。自动工厂出产的活塞,质量比平常工厂好得多。和斯大林汽车工厂制造活塞部分比较,自动工厂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数目减少了五分之四,但劳动生产率却增加了八倍。自动工厂的全部生产过程在一个大房间里进行。为数极少的工人在那里指挥自动化的机器。他们完全免除了一切繁重的劳动,但都有很高的技术知识。
这个自动工厂是怎样进行生产的呢?
一块块铝在一连串全盘自动化的装置上作一番旅行之后,就变成一个个活塞,自己打在包装里,送到库房去。它们的行程是饶有兴趣的。
一块块铝由工人放上传送带后,就开始了他们的旅行。它们乘着自动流转的传送带到了像火车厢那样大的电气熔炉的小门前。门自动开了,它们掉了进去。在炉子里,他们烧炼掉身上的水分,然后熔化成液体,经过有锥子形的自动调节器把住的口子,在一定时候以一定的分量注入活塞模型里。模型一共有六个,安在圆桌上。圆桌像走马灯般不断旋转,铝液就挨次注入六个模型里。这些模型在圆桌旋转时顺序自动打开,而铸成的物件就由自动转载器把它们一个个搬到切削母机上去。
这时铸成的只是活塞的坯(未制成的活塞)。在切削母机上,活塞坯的多余部分被切掉,并且掉到传送带又送回熔炉去了。活塞坯则继续他们的旅行。它们一个个地走进长条形房间似的加热炉子里。在这个二百一十度热度的炉子里,每一个活塞逗留六小时,以锻炼出一定的坚韧性。出了炉子后,它们被送到自动检查器上,经过检查后,坚韧性不合格的立即掉到检查器下面的洞子去,合格的就沿着斜板滚到一个大柜子里。这个柜子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下一部分机器工作舒畅,那么活塞坯就不停留地通过柜子的下层的活门,如果下一部分机器工作发生阻滞,那么柜子下层的活门自动关闭,活塞坯子就上升到柜子最上层,经过曲折道路再盘旋下降。这个柜子可以容纳二千个活塞。
这样,活塞坯就结束了行程的第一段——熔铸和加热,而开始了第二段——机械加工。
活塞坯从柜子出来,走到机械加工的母机去。第一台母机在活塞坯里面的凸出部分钻两个孔,把它们安在传送带的板上。活塞连板被送到自动连续生产装置去。在这里,活塞坯和板不动,而工具转动,经过了扩钻活塞轴孔,粗磨活塞裙,旋切活塞环槽,削平活塞底,检查和钻油孔,研磨活塞侧缘,切掉凸出部分和透切活塞斜沟等过程。然后活塞离开坐板,被送到天平式的母机上。在这里,活塞坯依其轻重和下沉的程度而适当地切去多余的部分。接着活塞坯被送到细磨机上细磨,镀锡机上镀锡;镀锡后又通过一道调节柜子,坐了传送带到下一个母机上接受对活塞轴孔的精细加工。这一母机的工作的精确程度达到千分之一糎。这样,活塞就制成了。
制成的活塞经过长槽形的清洗机,到了自动检查和分级机上。不合格的活塞落在一边,合格的就沿着斜板走,到印刷机形的包装机器上。在这里自动上油和自动包装,每盒装六个活塞。最后活塞成包地由传送带源源运到库房。
对于全部工厂情形的检查,有专门的调度站指挥。从调度站可以观察到工厂各部分的情形:库房有多少金属,各部门柜子贮存多少活塞等等。每一部设一个指挥员。当机器出了毛病时,有自动的红灯报告。
苏联机器制造业的新鲜事物——自动工厂的意义和简单情形就是这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