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报纸述评

  报纸应该为普及和深入抗美援朝运动而奋斗
半年来,各地报纸以主要力量进行抗美援朝保卫祖国的时事宣传和思想教育,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展开和推动抗美援朝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抗美援朝运动正在进一步向普及和深入发展,报纸也应该为普及和深入抗美援朝运动而继续奋斗。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报纸的作用,特根据初步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希望引起各地报纸工作者的注意。
抗美援朝运动从一开始便是很广泛的群众运动。东北日报从许多角度反映了东北工人农民为了保卫自己的美好生活而积极参加抗美援朝运动的热情;上海天津各报、重庆新华日报等大力反映了工商界宗教界的抗美援朝运动,都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与运动本身的规模和要求比较起来,报纸上的宣传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还是很不够的。显著的缺点之一是许多报纸报道了大城市的情况,却很少报道中小城市和农村中的情况。重庆新华日报去年十一月份的报道几乎只限于重庆市,十二月份以后增加了一些其他大城市情况的报道,但有些重要的活动仍旧停留在该报视野以外。十二月十九日新华社播出了西南各中小城市抗美援朝运动蓬勃展开的消息,而前此新华日报对这些地方的情形或者未加报道,或者只略为涉及,未予重视。长江日报的宣传主要表现了沿粤汉线各城市的情形,在十二月份几乎没有报道广西省的情形,此后也只有少量动态的报道。对农村和农民中抗美援朝运动的报道一般的都不很充分。重庆新华日报由去年十月起到今年三月十日止近半年时间中,关于农民抗美援朝活动的报道不到二十篇。各地报纸关于农村土地改革、肃清土匪、反对恶霸、减租、退押等斗争的报道,一般地没有与抗美援朝运动联系起来,而这种联系是实际存在着的。这些缺点应该注意纠正。
在报纸上发表各阶层人民群众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各种生动反映,是很必要的。例如上海各报去年十一月四日发表了被美蒋残害的王孝和、梁仁达、臧大咬子诸烈士家属的正义的要求,就有极大的鼓动力量。但是有些报纸对许多重大事件的反映只是发表了各党派、各人民团体领导机关的声明和谈话,这些材料是人民意志的一种集中的表现,是重要的,但如果在这些文件以外,不更多地发表来自群众中的生动具体的反映,结果便会使宣传有骨无肉,不能显出实际的深度。类此的缺点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工人农民展开了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这竞赛获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些报纸如东北日报、河北日报,报道了竞赛的展开,也报道竞赛中生产的进步,提出新的问题,指导运动前进。但有不少报纸除了报道挑战应战等竞赛展开时的热烈情况之外,很少关于竞赛的实际结果的报道;山东农村大众报在五个半月中发表了不少生产竞赛的消息,只有劳动模范张富贵报告初步成绩等极少几篇有实际结果的报道。再如各地各界订立了不少爱国公约,从报纸上却很少看到爱国公约实际执行情形的报道。这些缺点使报纸失去了许多可以有的生动而丰富的内容。
近半年来的抗美援朝宣传,使报纸的鼓动性大大提高了一步,报纸上出现了许多具有鼓动性的材料。上海的几家大报在控诉美帝国主义时,组织了许多有力的文章,以人民亲自的感受说明美帝国主义对民族工商业的摧残,美国电影对青年的毒害等;在反对美帝国主义重新武装日本时,各地报纸沉痛地回忆了日寇过去在各地的暴行,这些宣传所发挥的威力是很大的。各种鼓动工具也很好地被利用了,城市报纸大量利用了有最大鼓动力量的武器——照片和漫画,农村报纸使用了通俗文艺等鼓动工具,山东农村大众报发表了根据天津金太太的控诉编成的大鼓词《亲女仇》,推动各地采用,受到了很大的欢迎。但是报纸的鼓动一般地只在对美日的控诉上有较大的成绩,正面的鼓动性的材料很少。上海有些报纸在青年参加军事干部学校运动中发表了一些贤明的家长热烈送子弟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好的报道,但是也有一些不正确地宣传青年“说服”家长的材料。例如有的子弟用触电自杀来威胁坚持不让他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母亲,报纸竟说这是“钢铁的意志冲破了困难”。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各阶层群众的思想觉悟普遍地提高了,新的人物,新的家庭,新的生产小组到处涌现出来,在许多人的转变中都包含着丰富而曲折的内容。但是这些具体生动的材料还没有充分地加以利用。本报一月三十一日曾发表了北京贝满女中教员步春生作的《我家两年来的变化》,上海新闻日报举行了《我怎样认识了美帝》的征文,接触了一些这一类材料,但类此的例子是不多的。各地报纸都应该努力采写这些材料,报道典型的人、家庭、里弄、村落、生产小组、车间等的变化,用群众生活变化中的丰富的内容来充实报纸的抗美援朝宣传,增强报纸的正面的鼓动作用。
抗美援朝的宣传也曾使报纸的指导性提高了一步。从一九五○年十月到十二月初,由于局势的发展和对美国帝国主义还缺少正确的认识,各阶层人民中曾存在着各种程度不同的思想上的混乱,许多报纸在这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结合“认识美国”的宣传,针对这些思想做了解释和批判。例如东北日报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说明美国在军事上的弱点,并在平壤解放以前发表了十四篇解决思想问题的答读者问。解放日报在十一月中发表了十几篇答读者问,说明我们为什么不能对朝鲜战争置之不理,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批判了“关门建设”等错误思想。山东农村大众报有组织地发动读者进行讨论,解决了许多农民群众中的思想问题,由一九五○年十一月中讨论“美帝为什么侵略朝鲜”开始,继续到今年三月,层层深入地引导读者一直到讨论和认识“为什么要爱护祖国”,都是比较成功的例子。由于报纸能有计划地针对读者群众中的具体思想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便相当地提高了报纸的指导性,这个重要的收获和进步是应该加以发扬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十二月中旬起,在群众中的显著的思想混乱解决了之后,报纸上便少见到针对具体思想问题加以解答的文章了。显然,我们不能认为从那时起群众中就没有新的思想问题发生,关键只在于我们没有对群众的思想活动进行深入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因此也便没有发掘出新的问题来。这是我们应该继续努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抗美援朝爱国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思想工作。为普及和深入抗美援朝运动而奋斗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和灵魂,因此也是报纸宣传的头等重要的主题。为了继续做好这个工作,加强计划性、鼓动性和指导性是几个主要的课题。过去报纸抗美援朝宣传的主要缺点之一是广度和深度不够,各地报纸有必要在这些方面作一次检查,看看究竟那些地方报道了,那些地方还没有;那些地方运动展开了,那些地方还不充分,根据这些检查来有计划地组织报道并加以评论,推动运动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宣传发生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达到使每处每人都受到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长江日报最近几天曾在最显著的地位发表了一些中南地区中小城市抗美援朝运动情况的报道,这是有意义的。报纸应当眼光四射,以最大的力量来为继续消灭那些尚未充分展开甚至根本没有展开抗美援朝运动的若干空白的地区而奋斗。


第6版()
专栏:

  沈阳市北市区和沈河区小人书阅读情况的调查
禾果
根据最近我们在沈阳市沈河、北市两区的调查,仅此两区中,小人书摊有六十多家,共有小人书一万二千余部,三百六十多种。书籍种类多的书摊子,每天有二百余读者,少的也有四十余人,在这广大的读者中,少年儿童占百分之八十强,他们的年龄从五岁到十七、八岁的都有。在成人中,多为文盲半文盲的工人、商人、店员、小贩、家庭妇女等。
三百六十多种小人书约可分为二类:第一是描写革命战争、模范英雄人物的故事等进步内容的小人书,它们约占全部小人书的百分之十强。如《白毛女》、《刘胡兰》、《小夏伯阳》、《米邱林》、《铁木儿及其伙伴》、《射击英雄魏来国》、《小二黑结婚》、《生产救灾》、《儿童国》、《钢铁的妈妈》等都是。一般成人都爱看这些书。他们认为新小人书意思(内容)好,开脑筋。有的工人白天没时间看,就租回家晚上看。但这些新的内容好的小人书因为图少、画面不热闹,说明文字长,有时还不免艰深等原因,尚不如旧小人书那么受人欢迎。读者们对这类新小人书约有以下几条意见:一新小人书意思(内容)很好,但图画太少。如《米邱林》仅有五十二图。二、画面单调、人物少、不热闹。如工人出版社的《钢铁的妈妈》就是这样。三、读者欢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但有的新小人书在这方面却比较差。四、说明文字都要求简短(每页以五十字为宜)且明白易懂;不喜欢太长或用方言、土语的(小人书已成为全国性的通俗读物,甲地用土语、方言出版的,乙地不见得能看懂)。但新小人书文字一般都很长,有的图画与文字各占一页(如《钢铁的妈妈》)。
第二类是落后的甚至反动内容的小人书。它们约占全部小人书的百分之八十强。这些书大部为上海周家书店、福记书局、惜阴书局、影华出版社等书店出版的。其取材约有两类:一、选自颓废落后的电影和落后下流的剧本、小说;二、编绘者凭自己荒唐无稽的幻想捏造的。如果按其内容来分,约可分为五类:一、色情的,如《爱情爱情》、《春之花》、《费贞娥刺虎》等是;二、神奇武侠的,如《三侠剑》、《彭公案》、《施公案》等是;三、低级趣味的,如《滑稽小呆子》、《大家吃混饨》等是;四、宣传侵略战争和杀人武器的:如《科学原子库》、《科学八门炮》等是。其他还有《石头变人》等荒唐无稽的东西。它们大多是宣传封建迷信、荒谬怪诞以至反动思想的。如《科学八门炮》,有位十二岁的小朋友看过这本书后说:“人总是要打仗的,要不就没事儿干了。”又如《科学原子库》反科学地宣传原子能,而且把它说成专供杀人用的东西,在书里不但出现了“天老爷”、“风伯”、“魔王”,而且四七页的说明竟是:“因为原子弹威力很大,并且别的国家都不会制造,美国持有原子弹,就等于持有战争的胜利一样,为此,便可以使全世界各国都受美国支配。”这是不合科学不合事实的为美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极端反动的宣传。其他如《神秘的科学》则宣传侦探、暗杀;《爱情爱情》、《春之花》里,竟有不少色情的画面。从这里我可以看出,这些东西是何等严重地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据调查,儿童最爱读的就是:《科学八门炮》、《科学原子库》《科学飞龙船》、《科学飞行钟》及一些武侠的东西)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不让它再继续下去。
(原载三月十三日东北日报)
编者按:据《文艺报》二十九期发表的刘德元《对连环画及其出版者的意见》一文中指出:“据我们最近的了解,北京市许多的小人书摊,仍能购买到大批的封建的武侠的旧连环画。据说上海仍有几家书局,只贪图私利,陆续地大量出版有毒素的旧连环画,如联益书局一九五○年三月出版的《豪侠太岁刀》。此外如福记书局、联华书局、文华书局、太记书局、华大书局、同康书局、美华书局等最近出版的《七侠五义》、《铁狮王》、《济公小侠》、《老侠哈一气》、《状元得胜》、《太子回国记》、《北京小侠客》、《神魔太子》、《雍正剑侠》等等,统计起来,恐怕也有百余种。


第6版()
专栏:

  优良连环画推荐书目新儿女英雄传
孔厥、袁静原著 冯真等编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鸡毛信 ①②集 刘继卣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工人张飞虎 康濯编 冯真等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东郭先生 董聚贤、徐淦编 刘继卣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保家卫国 中央电影局发行处编 大众图画出版社美帝侵华史 美术学院研究部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美帝国主义是怎样侵略朝鲜的阙文、张励等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刘胡兰 冯真、邓澍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金宝娘 马烽著 邢琏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王秀鸾 刘继卣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福贵赵树理原著 徐淦改编 古一舟等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英雄小八路于逢源改编 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侯哥弹和他的少年队徐淦改编 吴为等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英雄刘四虎 阎风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三打祝家庄(上)(下)集 徐燕荪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木兰从军 王叔晖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小二黑结婚赵树理原著 徐淦改编 洪波等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红娘子 任率英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孟姜女 徐淦编 王叔晖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黄泥岗 徐淦改编 任率英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死不着张志民原著 杨祖燕改编 侯逸民等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血肉相连 西野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不屈的人 马三和、华爰绘 中南新华书店人民英雄 刘志丹 张文元绘 大众美术出版社赵桂兰 张漾兮绘 大众美术出版社土地 邵宇绘 大众美术出版社上饶集中营 邵宇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海上风暴(上下)集矫福纯著 徐淦编 潘力模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刘巧团圆 买芝改编 卜孝怀绘 大众图画出版社战斗模范崔汉卿 徐甫堡绘 大众美术出版社摔龙王 少鲁绘 大众美术出版社鼓风炉旁四十年 徐甫堡绘 大众美术出版社卢玉连诉苦 曹振峰绘 大众美术出版社工人模范牛占梅 钱江编、徐甫堡绘 通俗文化出版社春云离婚 施畸平绘 群育出版社小号兵 青木编 列平绘 大众美术出版社逼租 徐甫堡绘 群育出版社纠纷 卢世澄等编 卢汶等绘 人民书报供应社大家欢喜 汪玉山、潘汉忠绘 人民书报供应社登封惨案 徐正平、周杏生绘 人民书报供应社街头艺人翻身记 郁波、沙虹绘 群育出版社朝鲜一兵 方生、俞云皆绘 学林书店云山第一功 叶子画室绘 新潮出版社


第6版()
专栏:出版动态

  出版动态
通俗综合性的《华北人民》杂志出版
以反映和指导华北地区工作为任务,以中下级干部为读者对象的《华北人民》杂志,已于三月二十五日出版。这是一本综合性的通俗杂志,该刊编者希望“把这个刊物办成《黑板报》、《屋顶广播》和宣传讲话的本本,办成宣传画、幻灯画的底稿。”
从创刊号看来,文字确实大体做到了深入浅出的程度,内容富于工作和政策上的指导性。插图多,正确使用人民生活中的事象和谚语来增加文字的感染力,也是它的优点。长篇连载图画《李顺达》的画和诗,都是很成功的。《党的生活》栏,以《申文亮作风不好上了报》为中心作了连续报道,是值得称赞的尝试。
这是个月刊,但创刊号上未写明刊期,版权页上也没有社址的记载,这对于读者是不方便的。
《解放军画报》创刊
大型的印刷精美的《解放军画报》创刊号业已出版,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编印。创刊号中有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抗美战争的丰富图片。
两种优良的地方性画报
根据我们现有的资料考察,在地方性画刊中办得比较好的是《内蒙画报》和《山西画报》。《内蒙画报》的优点是能针对地方特殊情况及需要,每期抓紧中心,以各种实际的题材对群众进行广泛的教育(从抗美援朝、反谣言反特务,到爱国主义的宣传;从农村生产到打狼、预防鼠疫),文字说明以蒙、汉文对照,这是很必要的,但有些地方仍然只有汉文没有蒙文,应该加以改正。《山西画报》的特点是面对农民,大力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推动工农业生产,并与幻灯工作紧密结合,因此不仅成为农民的读物,而且成为很多文化馆和中小学校的美术教材。它在出版的一年中,已经发展到一万五千多订户。许多农民由于订阅《山西画报》,在思想上和工作上都提高了一步,这说明利用画报直接向农民进行宣传,是有很大意义的。
用民间形式宣传时事
青年团西北工作委员会宣传部编印了一种《青年时事小丛书》,以文化水平较低的青年读者为主要对象,并供青年团县区干部作时事宣传辅助教材。主要采用民间唱词鼓词快板形式,文字很通俗,附有少数插图。已出五种:《抗美援朝保家乡》、《高长明退出一贯道》、《美帝侵华百年史图》、《患难朋友》、《取消害人的一贯道》。初版于一月发行,现已三版,各印五万册,这也说明了用民间形式进行通俗的时事宣传是个好办法。
杜德著《今日印度》中译本上册出版
英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杜德的名著《今日印度》,已有黄季方中译本(上册),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六九○○元。原书写于一九三七—三九年,一九四○年出版,一九四九年又改出新版,检讨了世界第二次大战时期以及战后的印度局势。这本书已先后有俄、德、波、匈等国文字译本。中译本有作者特为中译本而写的序言,说明了一九四九—五○年印度局势的某些变化,并指出中国革命胜利对印度人民革命运动的巨大影响。
重视书报评论工作
东北日报除了原已有的《报纸述评》专栏之外,在最近几天又在第三版发表了《书刊评介》专栏,介绍了列昂节夫著的《金圆帝国主义》,凯洛夫著的《教育学》上册,和《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等书。
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关于全国报纸期刊均应立书报评论工作的指示”,应该引起报刊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各地报纸都应该根据其不同的服务对象,负责地介绍优良读物,密切注意本地区的书刊出版工作,报道出版动态,介绍或批评出版物,以协助各地出版工作的发展。
边地的读报组
云南日报三月三日在第一版第一条上发表了综合的读报组来信,报道“抗美援朝爱国运动开始深入广大农村”。稿件中综合了各地读报组来信,其中包括云南西康边境“遍处都是高山”的华坪,澜沧江边的兰坪县营盘街等边远地区。从澜沧江边的读报组来信说:“过去,我们根本不知道国家是怎么一回事,到今天才知道,毛主席领导我们得到了解放,有了自己的国家,也才知道我们的祖国是这样的伟大。”这些来信中反映的边疆人民对祖国的感情是朴质而深厚的。
读报组发展到了这些边远的地区,就使真理的光芒照到了这些曾是落后的角落,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报纸应该特别重视与这些读报组的联系,帮助他们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推广典型的工会工作经验
沈阳市麻袋厂工会工作有成绩,在该市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中当选为全市劳动模范单位。三月四日的沈阳劳动日报发表了长篇的麻袋厂工会主席谈工会工作经验的文章,同一篇文章也在十日和十一日的东北日报上刊载了。劳动日报与发表这篇文章同时,还写了社论,号召“学习麻袋厂工会的经验”。
工人中的宣传工作,工会工作的宣传,至今还是宣传战线上的较弱的一环。选择优秀的厂矿把他们工会工作中的典型经验,系统地写成新闻通讯,加以负责的推荐,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


第6版()
专栏:短评

  注意《小人书》的编绘、出版
从本期发表的“沈阳市北市区和沈河区《小人书》阅读情况的调查”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在比较流行的三百六十多种的《小人书》中,内容进步的还不到百分之二十,而内容落后甚至反动的竟占了百分之八十强,这是一个严重的现象;二、造成这一严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新的《小人书》编绘上存在某一些缺点(如画图太少,画面单调,题材狭窄,说明太多而且文字艰深等),以致使这些小人书“不如旧小人书那么受人欢迎”,因而旧的有害的《小人书》还能占有很强的阵地;三、这就驱使某些旧《小人书》的出版者为了单纯牟利,还在从事于落后反动的读物的出版,从而散布着极端有害的影响。
我们对于当代儿童的教育应该有密切的关怀。更因为这些《小人书》的读者还包括了一些成年人,尤其不能不加以更多的注意。而且这一报道所反映的现象,绝不只是沈阳一地的问题,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中这现象是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的。
为此,我们向全国各地政府文教部门、《小人书》的编绘者、出版者和出版管理机关提出如下的建议:
一、帮助旧《小人书》摊的改造和进步是各地文教工作者应该广泛着手的一项工作。应该有步骤、有计划地去做好。在进行这项工作时,本刊第九号所发表的太原市文化馆改造、帮助旧《小人书》摊的方法,是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酌量采用的。各地新华书店对优良读物的推广,也应该同时大力进行。
二、新的连环画的编绘者应明确以儿童为对象及以工农和成年人为对象的两种读物的分工,在制作供儿童读的真正的《小人书》中,应该适当地照顾儿童的了解力,研究、掌握儿童兴趣和儿童语言,更加通俗化,更加形象化。一切新连环画的编绘者,都必须一方面要和无思想性和漠视政治的倾向进行严正的斗争,一方面也须要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加强其故事性。故事性强和人物性格的突出化是中国一切民间文艺的共同特点,我们必须批判地吸收这一优点,才能制作出容易为读者所接受而且欢迎的书籍,用竞赛方式把有害的旧连环画彻底驱逐出去。
三、对旧连环画的出版者,应该进行有力的说服工作,使他们停止有害读物的出版。上海市出版管理机关和连环画出版业的联合组织应该对这一报道中以及《文艺报》刘德元同志文章中所提到的那些出版家,予以切实有效的帮助,督促他们改变方针;一切文艺、美术工作者必须重视这一影响广大的文艺工具,更努力地进行这一方面的工作,以便使出版者在新的稿源上不感到困难,因而能大量出版新的连环画。这是可以做到的。以旧唱本为例,北京宝文堂书店在解放后还出了六百多种,这些旧唱本都是内容陈腐的。但宝文堂自从取得新唱词作家的合作后,由于有了新的代替,旧唱本在去年已减少到一百多种,目前还在递减中。
同时,应该说明,像报道中所揭露的《科学原子库》之类明显地宣传反动思想、违反共同纲领的出版物,我们有责任要求出版者切实自我检讨,并制止这些书在市场上销行。


第6版()
专栏:

  评《美帝侵华一百年》
王大白
宣谛之作 世界知识社一九五○年十二月版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这本书的写作企图是好的。作者说明:“这本小册子,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说明美帝国主义一百年来实行灭亡中国的政策和所采取的行动。”这本书出现在抗美援朝运动的高潮中,原是应该受到欢迎的。
然而这本书写作上的缺点颇不少,以下就论断、材料、文字的逻辑三个方面加以批评。
一、非科学的论断
本书中有些论断提得很轻率,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第四章第四节的标题说:“(美国)组织八国联军进攻中国并占领北京”,美帝国主义是八国联军的积极参加者,是八国联军中屠杀中国人民最凶恶的一员,但是那时候是一九○○年,美国还不可能是八国联军的组织者,这样说是违反历史事实的。
作者把美国一八九九年宣布的所谓“门户开放”政策给予新的解释:“不但把过去原已实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明确起来,而且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八页)“在一八四一年到一八九八年之间,美国侵略中国之‘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向中国争取开放一切大门,……”(一○页)这解释至少与美国所宣布的“门户开放”政策的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历史背景不符。因为美国一八九九年所宣布的“中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意义是警告它的帝国主义敌手们:不许划定各自独占的“势力范围”;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它希望保有将来攫取全部中国的“权利”。这一毒辣政策本质上和十九世纪中叶要求中国打开门户是不相同的;如果把“门户开放政策”和打开门户看成一个政策的持续,那实在不免是“望文生义”了。
对于美日两个帝国主义者之间的历史关系的分析,本书也有许多非科学的论断。美日两个帝国主义者乃至一切帝国主义者都是中国人民的世仇。在今天,一个临于末日的美帝国主义正在用它的全力复活那个已经倒下去了的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必须提高敌忾,揭发美帝国主义的阴谋。这两个侵略中国最凶的强盗在历史上诚然有过多次的勾结,而且现在还在勾结着,然而这些强盗之间却也天生带来了无可解脱的矛盾与斗争:“他们在每个问题上都是彼此互相拆台的。”(列宁:“论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压迫之加强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之开始”)必须正确地分析这一面,才能正确地把握帝国主义者必然走向死亡的规律。本书一则说:“美国认为日本想在中国获得什么利益,中国就应当给他什么;它想灭亡中国,中国就应当同意灭亡。”(三十七页)再则说:“二十一条是美国领导日本或者通过日本向中国提出的。”(三十八页)三则说:“一九二七年七月日本田中义一的奏摺,亦系根据美国历年来侵略中国的指导精神而制订的。”(五○页)这些论断都是很不科学的,它把两个争权夺利的帝国主义者的关系说成那样相互和谐的伙伴。而且为了强调美国的罪恶,就把一个和美帝国主义者一样凶恶的、曾在中国领土上留下了无穷血债的日本强盗,写成一个可怜的帮凶者,也是不正确的。
作者在本书结语中列举了对美国的十点认识,这十点中有一些也是不科学的,不合历史发展情况的。例如“第一、百年来以侵略中国为立国之目的的,首先是美国!”帝国主义是以侵略他国为立国之目的,这是不用说的。但要具体说某国以侵略某国为目的,就必须有其历史发展的特点为根据。今天的中国是美帝国主义者眼中之钉,但按照历史发展的情况来说,以侵略中国为立国之目的的,应该是日本。说美国的立国目的就是侵略中国,这是不符合于事实的说法,反而使人对美国长期侵略中国的历史不能得到确切的认识。第三、第四点说,“破坏中国主权最厉害的国家”,“在中国攫取特权的国家”,“最先是美国”。这种判断也使人觉得与事实不符。事实上美国因为是在帝国主义强盗中的“后起之秀”(比起英国、法国来),所以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的初期,美国只能扮演一个趁火打劫的狡滑的卑鄙的角色,在二十世纪初年,尤其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势力已超越了欧洲各国,成为在中国夺取支配权的两个主角之一(另一个是日本)。这种情形正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帝国主义侵华史上的表现。不认真作科学的分析,而轻率地下判断,所得到的效果是反而会和预期相反的。
按照历史的面貌来叙述历史,那才能使人有真实感,才能有不可置辩的说服力。
二、错误的材料
一切外交文献和历史书籍证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各国提出“中国门户开放政策”通牒的年份与日期是一八九九年九月六日,但本书独特地指出那是“在一九○○年初”(八页),接着更肯定地说明是在“一九○○年三月二十日”(十页),这是不是作者发现了另外的根据呢?此书有很多材料是引自陈恭禄著《中国近代史》的,我们可以从陈著去找根源。在陈著四三二页果曾提到:“一九○○年三月二十日,国务卿海氏发表通牒称列强赞同中国门户开放政策……”,但在同书前一页分明提到“……明年(承上文应为一八九九年——笔者)国务卿海氏……九月六日,训令美国驻英驻德驻俄大使,通知中国门户开放于三国政府……”。陈著没有错,本书是漫不经心地搞错了。
本书二十页说到“美国一九○三年压迫中国缔结通商续约时,曾强制中国将盛京(沈阳)、大东沟、北京三地对它开放为商埠……”,然而如所周知,美国在这一条约中是强迫满清政府将奉天府、安东辟为商埠的,其他大东沟、北京等地是日本在条约中要求开放的。这又是怎样搞错的呢?对照了陈著《中国近代史》,原来又是将材料“张冠李戴”了。(陈著六三一页:“美约则言开放奉天府安东,日约又言开放北京、长沙、奉天府、大东沟。”)本书又指出“美海军统领皮雷一八五四年到远东‘游历’后,向它的政府建议,占领琉球、舟山、台湾。”(七页),然而皮雷的建议是占领琉球、波宁群岛(即小笠原群岛)、台湾。作者说美国在“一八六九年迫使中国承认其租界地位”(指上海——引者),然而正确的史料证明美国迫使中国承认其在上海的租界地位是一八六三年订立的划界章程,一八六九年是迫订上海租界会审章程,作者又搞错了。
本书在征引材料上还有更粗心的错误。刘大年《美国侵华简史》第八页引证了莱丹《美国外交政策史》上所述美国海军统领皮雷巡行到日本,便发现了“日本对于美国在中国的政策有重要的影响”这一句话,下面有凹文小注“二七”。可是宣书转引了这句话,却说明是“据通商始末记所载”。原来宣书作者又是漫不经心,将刘书小注“二七”误为“一七”,以致把两个书名搞错了。同样的方式搞成同样的错误:十二页所称引自“四国银行团”和拉蒙特著“开发中国的新银行团”二书中的材料,都是采自倪尔林、弗里门等著《美帝国的金元外交》一书(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一年二月初版),其中有些话是该书作者倪尔林等所作的批判,但作者错误地指为美国独占资本家代表人拉蒙特所说的话,这是很不对头的。
三、不合逻辑的文句
缺少逻辑与自相矛盾的句子,在本书中多次出现。以下举出几个例子来看:
(一)“它(指美国——引者)在一八八○年以后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页),“美国资本主义在一八六○年至一九○○年,主要的在开辟国内市场。”(一页)“在一八八○年以后,美国资本主义已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国内市场。”(二页)究竟美国资本主义是否在一八八○年进入了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阶段呢?“主要的在开辟国内市场”和帝国主义在逻辑上如何联系起来?(二)“美国资产阶级在积蓄资本和扩张再生产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是残暴不仁,一方面是充满血泪。这即是对外国移民的空前残酷的剥削与压迫。”(二页)这种提法,极易使人误解,以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只是对外国移民的剥削与压迫,这就把美国资本主义的原始剥削与积累说得太单纯了。(三)“这个条约(指望厦条约——引者)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到一九○一年《辛丑和约》成立以前五六十年间一切不平等条约当中,对中国主权破坏最大的一个条约。”(十四页)在同一节作者接着又说“一八五八年七月三日,中美天津条约成立,不但将美国根据望厦条约所取得的种种特权,重行加以肯定并补充得更加具体外,而又增加三项特权……”,这样,在逻辑上讲,作者对望厦条约所作的“五六十年间……对中国主权破坏最大的一个条约”的说法,不是不能成立了吗?(四)“2、一八八五年九月,即清光绪十一年七月下旬,……”,“3、三日以后……”,“4、再过十八日……”(均见三页),“九月”哪一天合上“七月下旬”呢?“七月下旬”的“三日以后”又是哪一天呢?“三日以后”,“再过十八天”又是哪一个日子呢?写历史书是不能这样笼统的。
结语
上面指出的这本书写作上的缺点,主要的是由于粗枝大叶,缺少细心思考研究的作风所造成。如果说,我们写文章时还须在写好以后,多看两遍,改正一些错误;那么,当我们写作一本书时,这一份细致的精神更是不能不有的。广大的读者是欢迎每一本写作得好的、有意义的书的。今天我们的一些编著者必须好好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的质量,以求不负读者的要求与热望。每个编著者必须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细心思考,深入钻研,以消灭自己的理论修养上、思想准备和工作过程中的缺点及缺憾,把写作水平提到应有的高度。
这里,还须附带提到的是谢牧编著、潮锋出版社一九五一年二月初版的《美帝侵华政策的百年总结》所反映的一种不良的写作倾向。它主要是抄录了、缩写了刘大年《美国侵华简史》、汪敏之《美国侵华小史》、柯柏年《美国手册》等书的材料,没有一处注明了来源。书中从四七页到六四页是刘书六六页到六七页和七三页到七九页的缩写,然而是很不高明的缩写。在有些地方,史实也有错误。


第6版()
专栏:读者·编者

  读者·编者
译名统一的两点建议
读者吴公华对译名统一建议两点:一、一切外国人名地名除习用已久,众人皆知者外,一概采“名从主人”原则,按照其本国读法音译出来,必要时可附以义译,避免目前常见的用英文或俄文发音去译的办法。二、译名上的名字简写一概不用外国字母,许多书刊上人名简写都用英文字母或俄文字母,很不方便,应当一概仿“约·斯大林”,“安·扬·维辛斯基”之例,用第一个音段来代替第一个字母,如果说不出第一个音段,宁可有姓无名。我们认为这两个意见都是正确的,鉴于目前译名上的许多混乱,实在要用这样简单而能通用的原则,加以统一。
关于《辞源》改编本
有很多读者来信、来稿,对商务印书馆《辞源》改编本若干名词解释提出批评,指出其中有关政治性及现实性的条目大都解释错误或欠妥。有一位读者甚至提议要求出版者停售。
《辞源》改编本的缺点是有的。在本年一月二十一日本刊第三号上,我们就曾指出它“在有些名词的解释中,还存在着不完全和不正确的缺点”。但今天我们还没有一部更完善的、综合性的工具书,那么批判地使用《辞源》改编本也还有其必要。我们建议商务印书馆细心接受报纸上已经发表的和我们陆续转去的读者的意见,将《辞源》改编本中若干错误的、不妥的或不完全的条目,加以修改,暂时附印插页,随改编本发行,并无偿寄送已购该书的读者,作为一个补救。另外也应该考虑进一步的改编修订,以符合读者的要求。
版权问题
据工人出版社反映:赵树理著《石不烂赶车》,原和作者约定由他们出版,新华书店东北总分店抢先自行出版了,随后又由上海人民书报社翻印,《如此美国》也是他们出版的,三联书店又拿来翻版了。工人出版社提出意见:这样做,不只使出版家和著作家的“经济权益受损失,且使版本讹误难于纠正,对出版事业是不利的”。我们希望一切出版家们尊重别人的版权,在没有取得一个出版家的同意时,不应该把这一出版家的出版物拿来重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