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十五个国营农场和天津拖拉机站
向毛主席报告生产成绩和明年增产计划
实习农场、五里店农场创大面积旱地棉花高额产量纪录,显示了国营农场的优越性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十五个国营农场和一个拖拉机站的代表,最近在北京东郊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机耕学校总结了一九五一年的工作,并提出了一九五二年的增产计划。
我们这十五个国营农场和一个拖拉机站成立的时间很短,但在农场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创造了一定的成绩。如机耕学校实习农场今年播种了九百四十四亩旱地棉花,获得了平均产籽棉二百九十六斤的高额产量;五里店农场播种了二千六百二十亩旱地棉花,也获得了平均产籽棉二百一十五斤的产量,都比一九五○年增产了百分之八十,超过附近农民旱地棉花平均产量两三倍,开始显示了国营农场的优越性。在总的产量方面,各场总平均产量今年比去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八,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些成绩,都是和您的英明领导分不开的。
一年来的经验证明,我们国营农场必须学习苏联农场牧草大田轮作制的经营方针,才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为了改进农场的经营,加强农场的计划性和科学性,我们这次制定了国营农场生产计划和财经计划、组织规程、农业、机务、财务、基本建设等规章及奖惩制度,这都是目前国营农场急须解决的一些基本问题。在这基础上,我们拟定了明年作物栽培的技术计划,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这个作物栽培技术计划,机耕学校实习农场一九五二年增产计划保证棉花每亩平均产量为四百五十斤,五里店农场保证棉花每亩平均产量为五百二十斤,芦台农场保证水稻每亩产量为七百斤,最高产量一千四百斤,扶风农场保证小麦每亩产量二百三十斤。总计起来,各场棉花产量将比一九五○年增产百分之六十五,水稻增产百分之七十三,小麦增产百分之一百三十三。
我们各场代表热烈响应您的“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号召,认识了增产节约对于加强国防和经济建设的伟大意义。因此,我们根据各场具体情况,认真地制订了增产节约计划,互相间并提出了增产节约竞赛。在增产方面,除了上述的单位面积增产以外,在总的收入方面,一九五二年,各场总计保证增加收入二百五十八亿二千九百八十九万元,比一九五一年增加百分之九十。节约方面,各场全年总计要节约二十七亿九千三百七十四万元。两项共计二百八十六亿二千三百六十三万元,要比一九五一年的总收入增加百分之一百一十九。
此致崇高的敬礼!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机耕学校实习农场、国营芦台、五里店、汉沽、冀衡、永年、保定、晋源、中滩、东辛、普济圩、灵武、扶风、博爱、黄泛区农场和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天津拖拉机站代表敬上


第2版()
专栏:

东北机械农业在发展中
本报记者 田流
(一)
今年的天气特别暖,虽然到了深冬,北满草原还是一片金黄。大地上没有像往年那样多的积雪。在草原上巡行,常常看到许多翻转来的黑色土地。远远望去,很像金色的草原上,燃烧着片片野火。
这是东北机械农场的土地。最近四年中,在祖国东北部沃野千里的草原上,先后出现了三十个规模宏大的国营机械农场和数百个用新农具耕作的农场。这些农场,今年耕种着十七万三千六百多公顷〔一〕的土地。农场的一排排高大、整齐、漂亮的建筑,在冬日的阳光下,放射着炫耀的光辉。无论谁在这个被人叫作“北大荒”的茫无边际的草原上,看到这样美丽的田庄,都会欢欣得跳起来。
十二月下旬,我去访问北满草原时,机械农场的男女工人,正在快乐地度过他们冬天的农场生活。冬天是农场工人们的学习季节。每个农场,都成立起自己的冬学。每个工人,每天有半天的时间,到冬学里学习新的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功课完毕后,农场的工人们立刻去进行他们冬天的劳作:拖拉机手们仔细地检修自己的“钢铁的马”;妇女们坐在暖和舒适的房子里,一面说笑,一面精心地挑选明年的种子。夜晚是农场最快乐的时刻,男女工人们成群地走进自己的俱乐部,大家在一起尽情地跳舞、唱歌、演戏,有时也放映电影。年青的草原建设者是富于理想、向往将来的。在风雪呼啸的夜晚,或静静的冬日黄昏,许多年青人亲热地挤在一起,听着外面的风声,或者看着落日的余辉,尽情地谈论着草原的明天。想想昨天——荒凉寂寞的草原,看看今天——迅速地被开拓着的沃土,人们怎么能不向往美丽的明天呢!
如今,在这沃野千里的草原上,三十个机械农场,使八万八千多公顷的肥沃的土地,生长出繁茂的大豆、麦子和许多别的谷物;二千多台〔二〕新式的拖拉机,拖着各种各样的、应有尽有的农具机,开拓着、耕种着祖国肥沃的土地。机械农场建筑的总面积,已超过二十五万平方公尺,使一望无际的“北大荒”,出现了美丽的新村。每个农场都有了自己漂亮的办公室、舒适的工人宿舍;有了储存粮食、机械、油料的各种仓库;有了俱乐部、图书馆、澡塘、理发馆、合作社和卫生所;有不少的农场更有了自己的小学校,职工子弟享受着免费的教育;不少农场,还有了自己的发电站,入夜,整个农场灯火辉煌。那些四年前从解放军部队中来到农场的英勇战士、从城市里来的工人和学生,从乡村来的朴实勤劳的农民,在四年的集体的草原生活中,变得更健壮、更聪明了。有三千多人已经成了大规模机械农场中经验丰富的领导者和管理干部,二千多人成了由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技术人员和优秀的拖拉机手、康拜因手了。
新的技术一旦被新的技术人材所掌握,就立刻创造了新的生产奇迹。今年东北机械农场的庄稼,虽然在秋收时节,遇到了连续五十多天的霪雨,田地泥泞,机器不能下地收割,遭受了让人痛心的损失,但是,雨前抢收回来的庄稼,产量都高出当地农民百分之二十以上。麦子每公顷的产量达一点二吨以上。数以千公顷计算的大面积作业,获得这样高的产量,在东北农业历史上是没有过的。通北机械农场作业科长陈士富同志,在麦收时,作过一次比较调查:农场普通麦田,每公顷比当地农民最高产量要高百分之二十五,比农民的平均产量高百分之六十。农场每公顷麦田的纯收益是六十一万多元,农民最高的是四十二万元;也就是说,用机械耕作的土地,今年比农民多收益三分之一的财富。这种高出的部分,是会随着农场耕作技术的继续提高而增长的。公营农场管理局顾绍雄局长满怀信心地说:使每公顷土地生产两公吨小麦,并不是太遥远的事情——他这话是没有丝毫夸张的。东北机械农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迅速发展的事实,已经雄辩地说明一切了。
(二)
一九四七年寒冬,一个漫天风雪的日子,赵光车站来了三个陌生的人。他们下了火车,把简单的行李存放在车站上的小店里,就到荒野里去了。他们在荒原上,从西到东,从东到西,到处寻找、观察。有时他们蹲下来挖开没膝的积雪,头碰头地观看好久,有时又站在高岗上向四处了望。“他们找寻什么呢?”人们好奇地猜测着:“在这荒凉的北大荒里,除了冰雪和风寒,他们什么也找不到。”
不几天,赵光车站的老乡们,就传开了一件“奇闻”:“他们是来建立机械农场的。”
这真是想不到的事。虽说在伪满时代,日本鬼子在这里闹过什么“开拓团”,可是那些被抓来的劳工,千方百计地逃避敌人的奴役;所以,这里从没有长出过像样的庄稼。“八一五”以后,再没人到那里去过,地里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敌人逃走时,把“开拓团”的住地破坏得一榻糊涂:那房子就像戏台上的布景,远远望去还像个样子,近前一瞧,只是孤零零的一堵墙,没有门窗也没有屋顶。这三个人好像没有看见这种种困难,还是在荒原上到处寻找、观察。几天后,又从城里来了十多个工人和四、五十个年青的学生。人越多,干得越热闹。他们先到山上伐来木头,又从老远的地方割来荒草,支起了两个住人的马架子〔三〕。他们刨冰翻雪,从深雪里东一片西一片地寻找敌人丢下的破犁、断铧、坏农具……。
这是东北第一个国营机械农场——通北农场开始建场时的情形。
在千里冰封的草原上建设农场,开始时要碰到许多困难,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技术、不懂得机器耕作的知识。第一次春耕的时候——一九四八年春耕的时候,大家面对着苏联崭新的拖拉机发急;没有技术不会驾驶。几个汽车司机,就算最高明的“技术工人”了。他们能够把拖拉机开动起来,可是不懂农业技术和知识,不知道怎么耕种。别的人大都是刚从学校招来的学生,既不懂农业,也不懂技术。曾经出席一九五○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优秀的拖拉机手耿德同志,现在是通北农场第三作业区主任,他回忆建场后最初两年的情形时说:当时,连拖拉机也发动不着;好容易在汽车工人帮助下开动了,还没走到田里,又灭火了。耕牛躺倒,抽它两鞭子就起来啦;拖拉机不动,却一点办法也没有,还得找另一台车把它拖回来。那时通北农场一共有七台拖拉机,平均起来没有三台同时工作——这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因为不懂得机器生产,买拖拉机时没买播种机,只好“机器开荒、人工撒籽”。拖拉机耕出地来以后,还得用人背上拖着种籽的大葫芦,用手漫天撒。因为种子撒在地面,不能进到土里,大雁老鸦便成群地飞来吃种子。农场的人必须和大雁老鸦作“艰苦的斗争”。通北农场就专门设立了打雁队。最多的时候,一个人一天能捉住四只大雁。
什么样的耕种,便有什么样的收获。这年农场的麦子,就算没有回家。稷子杂谷、一公顷只收五百公斤。通北农场每公顷小麦播下的种子是一百二十五公斤,收回来的麦子只有二十五公斤。附近的农民看到农场的土地,就痛惜地说:“我们地里是庄稼里有草,农场是草里有庄稼。”这种情况到一九四九年并没有基本变化。田里的禾苗就像癞痢头上的疮疤,东一片西一块的。至于怎样发挥地力、合理经营等等,在当时没有任何人懂得。在建设农场的方针上,也是有一片荒开一片地,需要一间房就盖一间屋。至于建立个怎样的农场,规模多大,经营什么,和农业生产直接有关的气候、风向、雨量如何,都还没有提到议程上来。因为没有经验,一切问题只好“走着瞧”,“从摸索中前进,从前进中摸索”。宁安、永安两个机械农场曾经“搬家”。因为经营了大半年以后,才发现这两个农场原来的地方,根本不适合机械生产,只好把它丢掉,再到别的地方建立新场。
(三)
东北机械农业开创的最初两年,从农场生产的本身来说,的确是失败了。不少机器受到不应有的磨损,浪费了大量的金钱,收获的谷物比附近的农民的还低。不少的人发出“在东北机械农业是不是有前途”的疑问。这些人在暂时的困难面前动摇了。但党和人民政府的方针是坚定的,指出:初期的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能够克服的,一定要把机械农业办好,给解放了的农民指出方向。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设立了公营农场管理局,加强对机械农场的领导。从事机械农业建设的全体干部和职工,在党的教育领导下,没有向困难低头,他们在两年的实践中,受到了宝贵的锻炼,从失败中学到经验,从机器的坏损和金钱的耗费中,得到了技术。一九四九年冬季,公营农场管理局连续召开了技术、经理等四个专业会议,从各方面总结了建场两年的经验。各个农场也利用冬季生产空隙,在全体员工中普遍展开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并对来年的生产作了充分准备:储油料、选种子、修机器……都在春耕开始以前准备好了。
一九五○年,是东北区机械农业建设上大转变的一年,谷物的产量提高了很多。鹤山农场每公顷麦子产量九百十四公斤,通北农场产九百公斤,都比前一年提高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各农场小麦的平均产量是每公顷八百三十一公斤,超过那年国家定额百分之十八。那些两年前从学校、农村来的青年,都成为熟练的拖拉机驾驶手了。他们已不再苦恼着怎样开动拖拉机,而是想着怎样使自己“钢铁的马”发挥更高的效率了。各农场的拖拉机手们,广泛地实行了“联结作业”;过去那种一台拖拉机只带一台播种机或一台圆盘耙的“拖拉机当牛使”的现象,已被消灭了。代之而起的是拉三台、四台播种机,拉五台、六台圆盘耙。春播时,五千一百多公顷的大豆,只十天就播种完了。鹤山农场一九四九年四百公顷大豆收割了一个月;一九五○年收割五百公顷大豆,只用了七天。在刚建场的两年间,附近农民向拖拉机手说:“你比我多少快些,可是花费大,地不如我用马耕的好。”现在拖拉机手们积极向苏联的先进农业技术学习,在开荒、耕地时,都在犁上带上小铧和圆切刀。实行了新耕作法后,翻出的地蓬松、平整,连刚开出的生荒地,也找不见拳头大小的土块了。拖拉机的效率从每天三公顷提高到六、七公顷,油料消耗也由每公顷四十公斤,减到二十公斤以下。因为更高地发挥了机械能力,使各农场在不增加机械的情况下,有了余力扩大耕地面积。这一年,各农场共开伏荒二万多公顷。在经营管理上,各场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各场都划分作业区,开始进行定额管理和贯彻合同制;建立起试验区,开始进行作物的培育试验;开始重视气候、雨量、风向以及土壤等的登记、研究和分析、调查工作。这一切,就使东北机械农场的建设,走上了一九五一年“改进技术,提高耕作质量、实行轮耕休闲,向正规化发展”的康庄大道。
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侵略,激怒了东北全体农业工人。“一棵禾苗我们亲手栽……起来保卫我们的祖国,宁死也不让敌人把你来侵害”的歌声,荡漾在北满草原。一九五○年底和一九五一年初,许多拖拉机手参加志愿军,到朝鲜作战。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队——梁军拖拉机队的全体女拖拉机手们,激动地喊着:“祖国需要我们了,到朝鲜杀敌去!”她们要求领导方面允许她们暂时离开自己亲爱的铁牛,到朝鲜去驾驶坦克。被批准的奋勇前去;仍留在农场的人,把对敌人的仇恨,变成了生产的力量。通北农场发起的爱国主义丰产竞赛,迅速地在各个农场开展起来,“改进技术、深耕细作、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成为每一个职工的具体行动和奋斗目标。拖拉机手们巧妙地实行“联结作业”,改装“斯特兹”拖拉机,使它能燃用柴油,以减低成本。农场的经营管理上推行了以公顷为单位的成本核算。他们普遍实行选种消毒、施肥接种(根瘤菌);控制播量、掌握播深;播前锄草、播后镇压;实行深耕、耙碎整平……一系列的新农耕法。结果,各个机械农场的庄稼,普遍地生育良好。今年春天连旱四十日未落雨,老乡的庄稼旱得都快发黄了,农场因为实行了深耕,庄稼仍然是绿油油的。鹤山农场的麦子高与胸齐,麦穗像手指头似的,又粗又胖,一片金黄。这时,老乡的麦子发生了很厉害的疸病,他们这才知道农场选种消毒、王铜拌种的办法好了。今年通北农场第三作业区耿德拖拉机队耕种的麦田中,一块六十九公顷的麦子,每公顷收获三千公斤,王岗农场的小麦平均每公顷产一千二百公斤,最高的达一千六百公斤,最低的也达一千公斤,和当地劳动模范的最高产量相等。当地农民的小麦平均产量是八百公斤;两相比较,农场的产量高出百分之五十。机械农业像升起的朝阳,一刻比一刻强烈地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日益深刻地影响和教育着农民。
(四)
“农场的庄稼长的就是比咱好”,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普遍舆论了。农民们纷纷要求加入国营机械农场。在宁安、桦南和其他国营农场,都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在萌芽农场,已有好几户这样的农民了。这些加入了国营农场的农民,如今像农场中别的工人一样,自由愉快地劳动在国营农场的土地上。他们和别的工人一样,过着自由愉快的新的幸福生活。
随着党在农村中对农民的共产主义教育的加强,广大农民对机械生产、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向往更殷切了。春耕夏收的农忙季节,农场附近的农民,白天没有工夫,夜晚要到屋顶上,观看夜间工作的拖拉机。他们看着在夜空中浮荡着的拖拉机头上的灯光,欢呼着:“看看,过来啦,哎嗨,又过去啦,多快呀!”
王岗农场附近的农民,麦收时听说农场要用机器割麦子,老早就和农场约定,到时候一定要来参观。马家沟村的一位妇女,准备下布袋,到农场的麦田里拣麦子。她想:“机器又没长着眼,割麦时还不知道要丢下多少呢!”收割的那天,农场附近的一百多位村干部、党员、劳动模范和男女农民来参观。作业开始,农民就被康拜因机的“奇特”动作吸引住了:康拜因轧轧前进,一百多位老乡也跟着前进,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机器吞吃着连茎带穗的整棵小麦,又从“那个口口”川流不息地吐出麦粒,大家十分惊奇,甚至顾不上刚来时那样的纷纷议论了。马家沟那位准备拣麦子的妇女,和别人一样失神忘情地跟着康拜因前进。过了好一阵,她才省悟似的停下来,四下里寻找丢下的麦穗。到处转了会子,找不到丢下的麦子。她脸红红地啐了一口:“像舌头舐的一样,一颗粒也拣不着。”又撵上大伙看康拜因割麦子去了。
康拜因机工作了一个钟头,农民们一算,那台
“斯大林六号”拖拉康拜因,收割了一点九八公顷,“斯大林四·○”自动康拜因,收割了一点五公顷。胜利屯的农民刘海江“哎呀”了一声,赞羡地说:“这该省多少工啊!”农场的同志当时把机器种地的效率向老乡们介绍了一番:今年因为农场职工技术提高,广泛合理地实行联结作业,用“斯特兹”拖拉机开荒、耕地,一天达到六、七公顷,播种一天四十到六十公顷,收割麦子一天十五公顷到二十公顷……。农民们听过后,算了算自己的耕作效率:开荒时,两个人三匹马,用新式马拉二铧犁,一天开一点二公顷,用旧式犁,一天顶多能开上点八公顷,拖拉机一天干的够自己十天、八天干了;播种更“差老鼻子啦”。三、四个人,两三匹马,紧张工作,一天只能种十五亩,拖拉机比人工快四十到六十倍;计算到康拜因收割麦子时,农民们说:“简直不能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像这样密的麦子(农场是行距十五公分交叉播的,每公顷四百五十万棵到五百万棵。)十五个人闷着头割一天,才能割一垧(即公顷),割完了最少还得用一个人工两个马工把它拉回家,再用三匹马两个人才能打完场。农场用康拜因,连割连打,当时装袋,一天就能收十五到二十公顷,这效率提高了多少倍呀!辛家堡农民辛连山参观过后,往家走时,还三步一停两步一站地回头望着康拜因自语:
“以前都说社会主义好,今天可真看见事实啦!”
东北机械农场,四年来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它是在肥沃的祖国土地上、在亿万解放了的农民中,高高升起的一面鲜明的旗帜,指引着新中国农业的前进道路,召唤着农民走向幸福的明天。
〔一〕“公顷”——东北通称为“垧”,一万平方公尺为一“公顷”,合十五市亩。〔二〕这是以十五马力折算一台的拖拉机台数。〔三〕“马架子”是极简单的草窝棚。(附图片)
拖拉机带两具五铧犁翻地(王岗农场)
农民参观自动康拜因收割小麦
苏联专家邱尔尼可夫在宁安农场介绍先进经验
赵光农场职工宿舍的一部分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连全保互助组写信给全国工人
知道了国营农场的生产情况 愿受工人阶级领导发展生产
亲爱的全国工人老大哥们:我们是住在山里的农民。九月底,我们组里的连全保同志(是山西省的劳动模范)被邀请到首都参加第二届国庆典礼,参观了国营农场和机耕学校。他回来后,把所闻所见一点一滴地告诉了我们。我们的眼睛明亮了,觉得有好多话要和你们说。
连全保同志告诉我们,国营农场和机耕学校在土地上作活都用机器,有撒粪机、拖拉机、播种机、耙地机、收割机等。机器有大有小,如十行播种机、三行播种机等等。所以大块小块土地都能用机器,一样省力,又能增产。他亲眼看见一架起土机,不大一会儿,就把五间房的基地挖好了。农场里的人们因为用机器耕作,挤出了时间,学习、运动、游戏,精神十分愉快。他们的小孩有托儿所,能吃到牛奶,都是白白胖胖的。
听了这些话,我们又惭愧又兴奋。我们这十三户人家,听了毛主席的话,组织起来了,提高了耕作技术,今年犁地使用了单把犁,锄苗用滑耧、耘锄,所以打得粮食比过去多了些,我们就认为高的了不得了。现在才知道还差的太远哩。我们以前总认为我们这深山沟,那能用机器?现在我们才知道山沟可用小机器耕作。过去我们的眼光真太短了。
我们听了由个体生产走向集体生产以后人们的美满生活情况,兴奋极了。辛来安说:“咱农民有句俗话,叫‘十不歇’,就是说一个农民种十亩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一天不敢歇,要是使上机器,省出工夫,也能学习和娱乐,多美啊!”妇女刘小女说:“好媳妇怕个尿娃娃,有了托儿所,妇女生产劳动多幸福!”
现在大家都知道要想富裕幸福,必须组织起来,从个体走向集体,使用机器生产。可是机器离了你们是造不出来的,你们是使农民走向富裕幸福的带路人,我们一定要跟你们走!我们这互助组现在离集体化还差得远哩!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干。我们已经订了明年的生产计划,保证增产工业原料,多打粮食,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希望你们帮助我们,并愿咱们一同努力达到国家工业化。紧紧和你们握手。
山西省陵川县原庄连全保互助组全体组员
(张俊代笔)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苏北粮食分公司合德办事处
采用直线运输办法给国家节省两亿多元
编辑同志:中国粮食公司苏北分公司合德办事处,采用直线运输办法,三个月来,共给国家节省两亿多元。去年五月间,这个公司奉令在射阳县合德镇成立办事处。当时调运供应粮时,都是先把粮食运到合德镇,然后再由合德镇办事处分送到营业处和各代销社。因此,商品流转费用较大。今年全体职工经过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初步改善了经营管理,加强了经济核算制度。他们在今年秋季,进行购棉储棉工作,并供应粮食时,预先做出计划,在陈洋镇设立供应站,采用了直线运输的方法。如盐城、建湖、益林等地粮食,运到陈洋站后,就直接发往营业处和各代销合作社。这样,平均每一万斤粮食就节省运输、装卸、损耗等费用共二百七十斤大米。今年九月到十一月三个月内,从盐城、建湖、益林等地调来大米、小麦共一千零四十三万斤,除运送合德二百八十六万四千斤外,其余都是采用直线运输的方法,直接运到营业处和各代销社。共计运了七百五十六万一千斤粮食,节省了二十万零四千一百多斤大米的开支。如以每斤九百九十九元计算,这个办事处就给国家节省了二亿多元。 陈彬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衡阳电信局万梁村小组
利用废物节省了四百多万元
编辑同志:衡阳电信局万梁村小组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创造了显著的成绩。有一次,工人龚云峰等在小组里说:“我们做一次工程,要用一百多斤卡钉。现在材料库里堆着很多废铁线,如果用它制成卡钉,不是可以节约一大笔钱吗?”这一个建议把大家提醒了。他们到材料库废料堆里,找出了大批四公厘的废铁线和废电话皮线,利用每天的工余时间,制造卡钉。十五天内,他们制造了六十多斤卡钉。这些卡钉质量很好,和新的卡钉一样耐用。若以每斤三万元计算,就替国家节省了一百八十多万元的财富。他们并整理好那批废电话皮线,估计又可以节省三百万元以上。现在,这个小组正在计划一九五二年度要节省卡钉费四千万元,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 曹洪增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石太改线工程处领导干部
漠视浪费枕木现象损失一亿多元
编辑同志:天津铁路管理局石太改线工程处(在阳泉)领导干部漠视浪费现象,是非常错误的。今年九月,工程处在第四工区施工时,为了往来搬运材料方便,就把附近两个河滩,铺成一条马路。这两个河滩已没有水,就是不够平坦。工程处只要用十个工人,利用石块,一天内就能铺成。但工程处不这样做,却用一千二百多根新的白松枕木,平铺在两个河滩里,还把这些枕木连钉起来,成为一条木马路。现在,第四工区的工程已基本结束,但这条木马路仍然没有撤走,大部分枕木损坏率,已达百分之三十;一小部分已不能再用了。工程处领导干部在这里不知往来过多少次,但都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另外,今年七月间,工程处因阳泉职工宿舍困难,就把四千一百多根白松枕木(三分之二是新的,三分之一是八成新的),栽埋在一片潮湿的地上,搭成一座二千平方公尺的房子。这批埋了半年的枕木的损坏率,也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以上两项,工程处共用枕木五千三百根,以每根损坏三成计算,要损失枕木一千五百九十根,按照时价,折合人民币约一亿五千九百万元。为了使人民财产不再继续损耗下去,我希望石太改线工程处领导干部迅速处理这两批枕木。 高方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北京铁路分局工务段在工程建设上有很大浪费
编辑同志:天津铁路管理局北京铁路分局工务段在工程建设上有很大浪费。例如:领导干部因为事前没有调查和计划,误以为南苑支线桥梁工程可以配合公共卫生局的工程,结果浪费了一亿元。修西便门线路时,这个段的负责干部也不考查要通行什么类型的机车,就铺了十六公斤的钢轨。一直到完成两公里以后,才知道这种钢轨不适合ㄇㄎ型机车的行驶,只好改铺三十二公斤的钢轨,浪费了六百多人工,合七百多万元。东便门短联络线的桥梁工程,以及西便门线路工程,在材料方面都估计得不正确,致工程结束后,还剩大批沙土、洋灰、铲子等,估计又浪费了六、七千万元。产生这种浪费的主要原因,是这个段的领导干部有官僚主义作风。他们每逢布置任务时,便召开职工代表会议或工长会议,把任务交代下去,就算完了。他们并没有具体地进行组织工作和检查工作。工务段领导干部应纠正这种官僚主义作风。 孙仲连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阳泉矿务局负责干部官僚主义
使第三煤矿浪费小米八万多斤
编辑同志:山西阳泉矿务局负责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造成了第三煤矿的很大浪费。这个矿共有新旧两个坑,新坑是前年开掘的。去年,矿务局决定集中生产,突然把生产得很好的新三坑停止了。从新坑到旧坑有一里多路,九十多个工人把新坑的机器、铁轨、电线等搬到旧坑,用了二十四天才搬完、装好,共用二千一百多个工,折合小米三万一千五百多斤。今年五月,旧坑有了煤气,矿务局命令停止生产。接着,矿务局又决定重开新坑。一百多个工人,再把机器、铁轨、电线等搬到新坑,这次共用三千多个工,折合小米四万五千斤。另外,在新坑未开前,因工人没有工作,矿里照发十一天工资。以上几项,使这个矿浪费了小米八万二千五百多斤。这些浪费的主要原因是矿务局对第三煤矿检查得不正确,又不倾听群众的意见,草率决定了新坑的停采。这是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矿务局负责干部应进行检查。 郁 竹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贪污分子霍文虎的哥哥
要求严厉制裁霍文虎
编辑同志:我读了十二月十八日人民日报上“青年团员薛建栋拒绝受贿,勇敢揭露霍文虎贪污罪行,使国家免受一百六十五亿元的损失”一文后,首先要向薛建栋同志致革命的敬意。霍文虎之流的败类,为了满足自私的、卑鄙无耻的欲望,竟盗窃国家资财,因而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受国家法律惩办。我是败类霍文虎的哥哥。我对这样的弟弟,没有任何的同情和怜悯,因为他是和人民对立的。只有严厉制裁霍文虎,我和广大人民才能心平气和,感到愉快。在党的领导下,我要更好地工作,更积极地学习,更快地丢掉自己头脑中残存的地主阶级意识。同时,我要向母亲进行说服,使她也分清敌我,认识到败类霍文虎的错误。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 霍文粲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学习了共产主义眼睛就亮了
编辑同志:中共河北省委整党训练队的党员干部,学习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理论,大家的思想水平普遍地提高了一步。没有学习以前,不少人产生了“退坡”思想。如王五可说:“在学习前总以为革命是受苦。”“共产主义讲起来听起来都好,谁知道在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日本被打走了,蒋介石被赶跑了,有房又有地,还有什么好‘革’的!”他们还这样教育子女:“别上学了,好好种地,当个‘劳动英雄’比上学强得多。”学习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理论后,大家都发现自己太落后了,决心在今后老老实实地学习、工作,再不闹情绪。他们说:“眼睛亮了(指了解共产主义社会),工作起来就有劲啦!”
锡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