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我们要向鲁迅学习什么?
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五周年
胡绳
对于鲁迅先生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毛泽东同志已经做了正确的估价。毛泽东同志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与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又说:“共产主义者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均见《新民主主义论》)
文化思想战线在革命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如同毛泽东同志所说,国民党反动派曾用两种反动围剿对付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事的围剿和文化的围剿。革命的人民用两种革命深入来答复它: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这两种革命深入的结果是全国人民的觉悟,是反动势力在军事上和在文化上的彻底惨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国民党统治的二十年中,没有一天停止过反动的文化围剿。在前十年中,鲁迅是冲破这种围剿而坚持了文化革命深入的主将,后十年中,虽然鲁迅已经不在了,但是鲁迅的旗帜仍旧是中国人民的文化革命的伟大旗帜。
现在我们的处境已和鲁迅的当年完全不同。但我们必须在中国人民大革命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文化革命的深入。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在现在并不比过去较不重要一些,相反的,却是更加重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胜利了,但我们的革命并没有终结。我们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中进行巨大的改造工作;我们要毫不松懈地镇压已被打倒的敌人;我们要和仇视我们的帝国主义者斗争到底;我们要发扬全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卫护我们的国家,并且厉行节约,用像进行革命战争一样的艰苦精神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最后还一定要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光辉前途。这些都是摆在人民面前的严重的斗争任务。我们靠什么来完成这种任务呢?根本地说来,我们所依靠的是广大人民的政治觉悟提高,是广大人民在思想上的一致和在思想一致的基础上的巩固的团结。为此,我们就必须深入地进行文化思想工作,深入地进行思想战线上的斗争。一切文艺工作者,科学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地向鲁迅学习,要和鲁迅同样坚决地,勇敢地,忠实地为我们的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的伟大事业而工作。
我们应该向鲁迅学习些什么呢?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的坚强的政治性。
为什么说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呢?因为鲁迅从来就是明明白白地肯定,他的文学工作是服务于一种政治目的的,这种政治目的是和改造中国的旧政治、旧经济、旧思想、建立新政治、新经济、新思想相联系的。鲁迅是中国人民中的伟大的爱国者。早在辛亥革命以前,他已抱着改造自己的祖国的目的而开始他的文艺事业。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失败了,这使他感到苦痛,经过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他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他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看到了世界的前途,他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中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在鲁迅一生奋斗的最后十年间,他公开宣布他的事业是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紧相结合的。
鲁迅,在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前,已经极端憎恶“为文艺而文艺”的空谈。在广大人民遭遇苦难和进行斗争的时候,文学家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怡然自得的情况,是鲁迅所不能忍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思想使鲁迅彻底解决了文艺是为什么目的和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鲁迅号召革命的作家要为工农大众服务。他自己真正做到了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同志在说明文艺工作者的方向时说:文艺上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鲁迅从来不把他自己的工作看做是脱离人民大众的孤立的事情,他总是根据人民的利益来估量自己的工作,因此他的工作中表现着高度的政治性。鲁迅不把文艺工作看做小资产阶级的个人才能的表现,而看做是严肃的政治事业。——这点,不仅文艺工作者应该学习,一切做文化思想工作的同志都应该学习。
我们也应该学习鲁迅的实事求是的作风。
鲁迅的坚强的政治性是和他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分不开来的。鲁迅的著作中有很多的篇幅,用来批评旧社会中的虚伪矫饰、自欺欺人、言行不一的作风;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作风,是半殖民地社会中买办的作风,是恬不知耻的官僚的作风,是伪君子的“名流”的作风。鲁迅极端痛恨这种作风。他做了很大的斗争来教育人民不要沾染这种作风。鲁迅自己在工作中是极端认真踏实的,凡他认为应该做的事,他就一定要认真做到,并且一定要做好,绝不摆出一个空架子来,而实际上一无所有。
小资产阶级的革命者往往缺少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共产主义者的鲁迅曾经从这个方面对于小资产阶级革命者提出了严格的、正确的批评。不切切实地工作而徒尚空谈的作风是鲁迅所不能容忍的。
实事求是的作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是毛泽东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是很可贵的。现在的文化文艺工作中也还有只图表面热闹,不做切切实实的工作,不追究工作的实际效果的现象,所以我们都应该很好地向鲁迅学习。
我们也应该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要像鲁迅同样地正确而勇敢地进行思想斗争。
就因为鲁迅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所以他才能够在思想战线上做了极其重要的工作,他的成就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事业是有不朽的价值的。
鲁迅是一个在思想战线上的顽强的战士。“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向帝国主义、买办、法西斯统治者和他们的一切大小走狗进行短兵相接的尖锐斗争。不论他们提出什么冠冕堂皇的名目,鲁迅总是毫不容情地加以揭穿,使人民清清楚楚地看到他们的丑恶的凶残的本来面目。当鲁迅这样做的时候,很显然的,他是并没有一点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的凭借的。
鲁迅所进行的思想斗争都是出发于坚定的立场,是有原则的。他在攻击当面的敌人的时候,的确做到了寸步不让,即使对方已经成了“落水狗”,也决不松劲。他也批评朋友,对朋友的批评和对敌人的攻击,在鲁迅有显然的区别。对于那些曾经混在革命内又从革命“爬”出去的角色,鲁迅的鞭挞是不容情的;而对于他所曾经批评过的革命战线上的朋友,他还是在政治原则下号召合作,共同进行对敌的斗争。但是如果说,既然是朋友,即使有错误或缺点,也应该互相包涵,这种说法,是鲁迅绝对不承认的。
斯大林同志曾经批评那种“用家庭式的和家务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恶劣作风。斯大林说:“如果我们无产阶级革命的代表者,闭眼不看我们的缺点,用家庭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互相遮盖自己的错误,把病毒赶到我们党的机体内部去,——那末究竟谁来改正这些错误,这些缺点呢?”斯大林同志在这里说的是共产党内的批评的问题。在革命的文化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中也绝对不容许用家庭式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掩盖错误。鲁迅的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是我们的模范。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才能取得思想原则上的一致,从而才能取得巩固的团结。
在我们现在的文化文艺工作中十分需要鲁迅式的战斗精神。决不和反动的思想和平共居,决不无原则地宽容错误的思想,不论这种错误思想是在自己的身上还是在别人的身上。这种精神是我们在任何时候必须具备的。
我们还必须学习鲁迅不断地通过学习和斗争来改造自己,追求真理的精神。
鲁迅从旧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彻底的民主主义者,进步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共产主义者,在他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平平稳稳,一直向前的。这中间,也必然地是曾经经过严格的自我批评和激烈的思想斗争的。鲁迅对他自己的缺点,也像对于朋友的缺点一样,是毫不宽容的。知识分子常常易于自欺和自满,而鲁迅却是敢于把自己的思想中的旧的成分揭发出来的人;是敢于用新的思想来征服自己的旧的思想的人。就这方面说,鲁迅可以做一切在自我改造的过程中的知识分子的模范。
鲁迅在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前,他的思想曾有一些成分是和马克思主义不相容的。鲁迅一面进行工作和斗争,一面认真地研读当时他所能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当他一旦发觉真理是在这里的时候,他就毫不姑息地抛弃旧的思想,坚定地站在新的立场上来。
近两年来,全国的文艺工作者、科学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者,都普遍地进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文化思想工作有很大的进步。自武训传的讨论展开后,思想批评的工作也活跃起来了。这些都是好的现象,但是,我们在思想战线上的工作还有很大的缺点。“武训传”的电影的出现,就已说明,做文化工作的有些共产党员同志也还不能敏锐地区别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还不能用应有的严肃的政治态度来处理一切思想性的工作。我们的学校教育现在还没有按照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造。在各种文化文艺工作中还没有充分展开必要的和正确的思想批评,许多地方还表现着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倾向,甚至还出现带有破坏性的反动思想。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还比较薄弱,不能和每天在发展进步着的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要求相适应。对于中国的社会历史,特别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批评各种错误的意见,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做的还太少。
因此,我们一定要大大地改进和加强各个部门的文化思想工作。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一切思想工作者,更认真地来进行学习和自我改造,力求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这正是改进和加强文化思想工作的基本关键。
以中国人民的革命文化的伟大的先驱者——鲁迅为楷模,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应该更勇敢地、更奋勉地为改造和提高自己而努力。我们一定要使自己的工作更好地、更有效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伟大的中国革命事业。


第3版()
专栏:

关于鲁迅著作的编校注释和出版
冯雪峰
一、鲁迅著作原来编辑出版上的概况
鲁迅先生一生著译,大部分都在他生前已经以单行本出版了,并且都是由他亲手编定的。其未及在他生前出版的著译,在编辑和出版上有如下几类情形:
一、他已经亲手编定而在逝世后出版的,有“且介亭杂文”及其二集、“山民牧唱”、“古小说钩沈”、“嵇康集”等。
二、他亲手编定了一部分而在逝世后由许广平先生编成出版的,有“且介亭杂文末编”及“集外集拾遗”等。
三、已经由他亲手编定而至今尚未出版的,有“谢承后汉书辑本”、“刘恂岭表录异”、“汉画像”、“汉碑贴”等。
四、书信除“两地书”外,都未在生前出版,且未曾在生前搜集。在逝世后,曾经由许广平先生搜集,在一九三七年影印出版过一部分,又在一九四六年出版过一厚册。现在仍在继续搜集中。
五、日记,在生前他本人并没有出版的意思,到今年始由我们影印出版。
六、遗漏未编集的片断文字,在逝世后还有许广平先生搜辑的“译丛补”。在一九三八年“鲁迅全集”出版后,唐韬先生又搜辑有“鲁迅全集补遗”。遗文现在也还在继续搜集中。
以上是说一个大概情形。要知比较详细的情形,请看“三闲集”所附的“鲁迅译著书目”及一九三八年版的“鲁迅全集”第二十卷所附许广平所编的“鲁迅译著书目续编”和她的“鲁迅全集编校后记”。
至于一九三八年出版了他的全集和三十年集,我在后面另段叙述。
二、一九三八年“鲁迅全集”及“三十年集”的出版
一九三八年由许广平先生、胡愈之同志等为编辑与出版的主要负责人,在上海文化界和爱国人士的援助之下,曾经编辑出版了二十大卷的“鲁迅全集”,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已经有的唯一的全集。
这全集除鲁迅先生全部主要著译都已经包括在内以外,还收集了他早年的几种译品和一种辑集。其未在生前印出的,除了到现在也尚未印出的以外,都已经收印在这全集中;同时大部分的遗文也都已经收录。
所以,这全集虽然离完善的地步还很远,但已经把鲁迅先生的著译做了第一次的整理。在保全和流传鲁迅先生遗著的工程上已经完成了极重要的必须做的一步工作。
只因为当时是在极困难的条件之下仓卒编成,既不可能把书信、日记等以及未印的著作都编入无遗,也不可能没有编辑校对上的错误;这是当时条件所限制,有待于第二次的整理和重编重校的。
关于这全集的编辑出版的经过以及参加工作的人士,请看这全集第二十卷所附的许广平先生的“编校后记”,这里不多叙了。
“三十年集”,包括的就是这全集所收的除了翻译之外的全部著作,也就是这全集的前十卷所收的全部作品。出版也和全集同时。
这全集,在上海共印过四次,东北翻印过一次,据许广平先生凭记忆的统计是一共印了九千五百部上下。“三十年集”的印数约略相同。这都在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以前印的,全国解放以后就没有再印了。至于从鲁迅先生生前最早出书一直到现在的所有各种单行本的销行数量,因为向来没有统计,现在就无从知道了。
以上两段是鲁迅先生逝世后到全国解放时之间关于他的著作的编辑出版情况的一点极简略的叙述。
三、重新整理的提起
鲁迅先生的著译,在他生前就受着反动政府的公开禁止和暗中阻挠其流行的;在他逝世后,反动政府仍然禁止和仇视它,情形并未有一点改变。因此,发行上在以前是受了很大的阻碍的。许广平先生在全国解放前几年中虽竭力进行全集和三十年集的重印工作,但也因为困难重重,不能使鲁迅先生著作在国内广泛流行。
另一方面,投机商人和恶劣分子又随意偷印与胡乱编选他的著译,不仅侵害作者的版权,尤其错讹百出,损害作品的内容,遗害读者很大。这情形,是在鲁迅先生生前就如此的,而在他逝世后更是有增无已。因此,他的作品在国内流行的版本也是很混乱的。
鉴于以上的两种情况,又因为一九三八年编的全集尚未完善,而全国解放后人民对于鲁迅先生的著作的要求也已经开始在提高,所以就有重新整理,以便大量重新出版的必要了。
去年(一九五○)十月间,由负责方面商量决定了几个办法,其中有两点是:
一、由出版总署代表许广平先生逐步向各私营书店收回鲁迅著作部分单行本的版权,并禁止随便翻印和编选。
二、组织一个鲁迅著作的编辑部,以重新编校和注释鲁迅先生的全部著作。这个编辑部十一月间在上海成立,称为“鲁迅著作编刊社”,归出版总署领导;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后又划并给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该出版社的一个专门编辑部,现在参加工作的除我以外还有王士菁、孙用、杨霁云、林辰等四人。
我们在去年十一月曾经定过一个工作方案,今年二月间曾在《文艺报》发表过,兹不赘述。
四、现在工作的进行情况
我们正式工作是从去年十二月开始的,在这十个月中间,我们已经做了如下几件事:
一、已出版的著译,已经有三分之二以上参照各种版本(及能够找到的最初发表作品的刊物与报纸)初校订了一次。
二、已经搜集了一些对注释有用的材料,并开始访问和鲁迅先生生平有关的人与地。
三、已经征求到了少数以前尚未征得的书信等,以后仍继续征求。
四、注释工作已经开始尝试,现在有六七种已经做了最初的初稿。
五、影印出版了“鲁迅日记”,编辑了两种对研究鲁迅有用的资料,并搜集和整理了对新写鲁迅年谱和传记有用的一部分材料,而鲁迅语汇的统计工作也已经开始。
以上是我们工作的简单情况。但我们觉得在这十个月来我们最大的一个收获,是老老实实地懂得了这工作的艰难。因此,我们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就是必须分出很多时间来看马列主义的书,尤其要精读毛主席的著作,学习马列主义及其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尤其近百年史和近三十年革命史等;其次是近代世界文艺思想和中国古文学知识等,而鲁迅的思想和著作内容也须反复深入的渗透。只有这样一边学习,才能一边进行工作。还有,注释所需要的材料也都非常不容易搜集的,这也是我们工作上的一个大困难。由于这两点,我们很希望大家给我们指教和帮助。
我们原定在一九五二年完成全部编校注释工作的,看现在情形时间上恐怕不能不延长。
在出版方面,我们希望在一九五二年内能出版两三种注释单行本。至于选集和最完整的全集,则须在全部注释和编校工作完成后才能决定,但我们希望都能在一九五四年内出版。
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的单行本,是暂时根据以前鲁迅全集出版社的单行本纸版重印而改正了已经校出的错字的,并非新排。到明年注释单行本出版时将一律重新排印。


第3版()
专栏:文化零讯

文化零讯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机关刊物《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周刊(中文版)自十月十六日起至一九五二年二月十五日止,在全国扩大发行,广泛征求订户。该刊杂志版由新华书店发行,报纸版由邮局发行。
《时事手册》第二十五期今日出版。这一期几乎以全部的篇幅登载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一周年的文章、资料和图画。廖盖隆的“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一周年”和王飞的“抗美援朝战争一年的伟大胜利”两文,分析了一年来战争的进程及其在国内、国外的影响,和全国人民今后加强抗美援朝工作的努力方向。此外有揭露美国侵略者的无耻和暴行的资料两篇,志愿军战士创作的几首快板和宣传画多幅。
这一期的其他文章是:唐振宗的《中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十月上半月的《半月时事述评》。
最近出版的苏联《新时代》杂志第三十九期登载了中国问题专家阿士达夫也夫的《新中国的生活》一文。作者根据北京出版的《人民中国》杂志的材料,详细地介绍了新中国在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土地改革、工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成就。他指出:《人民中国》杂志正在执行着一个重大的任务——巩固中苏两国伟大人民的友谊。
中国少年儿童队辅导员参观苏联少先队活动代表队二十六人,已在十四日晨回到北京。代表队在苏联访问将近三月,学习了苏联少先队丰富的先进经验,如学校少先队工作和儿童校外机关工作等。代表队在访苏期间,受到苏联青年和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华东区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学院、厦门大学等八所公立高等学校文、法学院的学生和一部分教师共一千九百多人,已先后前往华东区正在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各校师生在离校前都学习了有关土地改革的文件。上海复旦大学师生并邀请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瑞龙作了有关土地改革的报告。他们还参观了上海市郊区及苏南区土地改革展览会。
接受美国津贴的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已经由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接办,改为公立华西大学。该校师生员工三千余人在六日隆重举行庆祝接办典礼。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代表傅克、力易周,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长楚图南等都参加典礼。新任校长刘承钊也在同日到职工作。
苏州潘达于先生最近将家藏周代的铜器“大盂鼎”和“大克鼎”献给人民政府。这两个鼎的花纹与制作都极精美,为同时代彝器中所罕见。鼎上并有铭文,为研究中国古代史、西周社会制度和美术考古学的珍贵资料。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为此特发给潘达于先生褒奖状。


第3版()
专栏:

兄弟会晤
(马克明 秦征合作)
(十)农民代表们临走时又说道:“我们保证增产棉花,供应工厂需要,还要把棉花弄得干干净净。希望工人弟兄多供给我们布匹。”周桂香等也一再表示要节约原料,多纺纱,多织布,保证全国军民有衣穿。
(十一)在参观完了离开工厂的路上,农民代表们在汽车里纷纷议论着:过去心里常盘算,工人生产,农民也生产,工人那一点比农民强?今天才明白几十个农民干的活也顶不上一个工人干的多,农业生产要搞得更好,必须靠工人老大哥们的帮助。
(完)


第3版()
专栏:

语法、修辞讲话(第五讲)
吕叔湘 朱德熙
第六段 费解
只是费解。 下面的例子或是因为选择的词汇不恰当,或是因为耍弄字眼,或是因为表达方式不正确,结果语意晦涩不明,但仔细追究,作者的真意还可以猜得出来。
(一)最近举行的铁道部全国工务会议,滕部长保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旧有各线,包括粤汉、浙赣、陇海的海(州)宝(鸡)段、京汉等。(期)
(二)他们从这种痛苦里懂得了反抗。(报)
(三)同志们!你们是毛主席正确政策的执行者,是新黄河建设的前进者。(稿)
(四)但可惜她对待革命工作就只限于热情。(期)
(五)这两个计划虽然在本身上同是国家的建设,但在本质上却有极大的不同,因此便先天注定了这两种运动的一必成功,一必失败。(期)
(六)小学体育教材是要根据小学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否则教材就会变成无的放矢的材料,甚至产生相反的作用。(期)(一)既然是“旧有的”,当然早已“完成”。“完成”应改做“修复”。又“京汉”放在最后,颇有误解为陇海路一段的危险,应移在“粤汉”前。(二)“懂得了反抗”很含混,是懂得了反抗的重要,还是懂得了如何反抗?该说“学会了反抗”。(三)“前进者”只能是“思想前进的人”的意思,该说“建设新黄河的先锋队”。(四)恐怕是“她做革命工作只凭热情”的意思。(五)用“本身上”和“本质上”对比,很不清楚,不如说“二者虽然都是国家的建设计划……”。此外,前面说“两个计划”,后面又说“两种运动”,“运动”跟“计划”不是一个东西,应仍用“计划”。“先天”不必说,因为不会有“后天注定”。第二分句的“的”字不需要。(六)前面没有提到正面的作用,那么“相反的作用”指什么?
(七)棉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以前没有作好。现在作好这一工作的条件都具备了。(期)
(八)时事漫谈由一篇改为三个独立的短篇,以扩大漫谈的范围。(期)
(九)从一九四九到一九五○年东北工业的方针主要是恢复与壮大工业发展的基础,二三年期间可以超过伪满的水平,目前起码已达到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以上的水平了。(期)(七)“棉花”不能“作好”,“问题”也不能“作好”。这句话的主语不能是“棉花”,只能是关于棉花的一些工作,例如“推广植棉”“增产棉花”“改良棉种”等等,应该点明,同时把“问题”改做“工作”。(八)“一篇”的性质不够明白,不如改为“由综合性的一篇……”。(九)读者必须看第二遍才能知道句末的“水平”就是指“伪满的水平”。应改为“目前已达到这个水平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以上了”。
(十)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期)
(十一)他们穷,过去反动政权与封建帮会无尽止的榨取与剥削,长时期年月的累积,使他们翻不过身来。(期)
(十二)企业中之工程师、技师、职员等的奖励,一般只是在按季或按月生产计划超额完成时,在产量上减低了成本时,得予以奖励。(稿)
(十三)有的国家把篮球运动作为训练空军战士的重要项目,目力训练所能得到的效果就是被采用的原因之一。(期)
(十四)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期)
(十五)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期)
(十六)这时期壁画用色特征,多为石青、石绿、赭红、及黑白本色对照,多于间色浸染。(件)(十)“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十一)“长时期年月的累积”在这里意思不明,这句话本身也费解。应改为“……封建帮会长年累月的榨取与剥削……”。(十二)“在产量上减低了成本”费解,大概是“依产量核算、减低了成本”的意思。“得”跟前面的“只是”不能呼应,“得”应改为“才”。这句话还有歧义:(甲)“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同时“减低了成本”,才予以奖励,(乙)二者有一即予以奖励。如果是(甲),应说“只有当按季……完成,并且依产量核算,减低了成本的时候,才予以奖励”。如果是(乙),应把“并且”改为“或者”。(十三)第二分句应改做“原因之一是用篮球来训练目力有很好的效果”。(十四)“白眼与青睐之间”有些费解,不如删去,把下面改为“他们这才体会到人间的温暖”。如果保留“就在……之间”,末五字应改为“人情的冷暖”。不知道这是否作者的原意。(十五)从字面上看,好像五十九岁以下跟一百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利。作者的意思大概是“六十岁以上的”。(十六)这句话费解大约是因为标点有误。这样改过也许合于原意:“赭红”后的顿号取消,“黑白”后加逗号,“对照”后的逗号取消(“特征”后面的逗号也取消,“多为”改做“为多用”)。
根本不可解。 底下的例句的费解程度更高。有些,读者可以猜测,但是无法决定猜得对不对;有些,简直不能猜测。
(十七)中国的水力资源是伟大的,根据不同的估计,发电可能到一亿千瓦。(期)
(十八)在交流经验与互相学习中,苏联妇女的伟大榜样鼓励着我们中国妇女解放的经验与教训,(期)
(十九)但是在革命实践中没有具备必需的丰富经验,以充实自己的社会斗争经验,即没有坚定的立场,吸收不了观点方法的深度与广度。(报)
(二十)鲁迅对辛亥以至“五四”的怀疑是一件事,而“五四”以后鲁迅思想的历史性又是一件事。(报)
(二一)我们要明白我们向不合理的生活艰苦作战,还是安于不合理的空虚统治,只看到自己眼前困难重重,而没有勇气去向困难斗争,不向广大人民生活求改善,而贴服于个人安定的空虚幻想。(报)
(二二)因此在历史教学之中,我们应该作为科学的实验去看待,预定好了的历史工程设计,还要在不断的试验中,检证它的真实性。(报)
(二三)生硬地对中国历史倒栽以无花之果,对历史人物勾画以循环脸谱。(报)(十七)一亿千瓦是各种“不同的估计”中的一种估计,还是一个平均数字?(十八)“经验”与“教训”怎么能受“鼓励”?而且“中国妇女解放的教训”也费解。(十九)用以“充实社会斗争经验”的“丰富经验”是什么经验?“观点方法”的“深度与广度”不可解,“吸收深度与广度”更不可解。(二十)“辛亥以至五四”如何可以作怀疑的对象?“鲁迅思想的历史性”更不知是什么意思。(二一)“空虚统治”“向人民生活求改善”“贴服于幻想”都莫名其妙。而且这句话没有说完,一开头用了一个“甲还是乙”的结构,下面却没有呼应,是一个残缺的句子。应该说“……明白我们应该向……作战,不应该……”。(二二)“历史工程设计”造语荒诞,整句也不知是什么意思,如果把第二个逗号去掉,结构略微清楚一些,但仍不可解。(二三)的“倒裁以无花之果”“循环脸谱”,恐怕除了作者以外,不会有第二个人懂得。
省略引起费解。 写文章要简炼,但简练也有限度,省略过多,让人看不懂也不行。例如:
(二四)以小组形式为最好,单独个人生产资本微弱,工具技术不足,不能使劳资有无结合起来。(书)
(二五)但必须防止某些地区已经发生的宣传工作与组织工作脱节,重点与一般脱节的毛病。(书)(二四)“劳资有无”是指“有劳动力的农民与有资本的农民”,(二五)“重点与一般”是指“重点灾区与一般灾区”。这些略语也许在某一圈子里已相当流行,但是意义很不显豁,容易引起误解,都不应该见于文字。
费解的翻译。 翻译外国文字的时候,一方面要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意思,一方面还要尽量保存原作的风格和精神。因此我们不能要求翻译像一般文字那样流利。但是不管什么文章,让人看懂总不能算是苛求。如果一篇翻译,晦涩得令人无法卒读,那就不能以忠实于原作来作为借口了。事实上,在今天的翻译作品中,费解的例子到处皆是,我们随便举几句来看:
(二六)贫乏的矿石可以使它富庶起来,密集的工场恰为这目的而存在。(期)
(二七)自然,想从这些地方获得产物,比通常可开垦的土地显得更难一些。然而这总可以一样地供应的。(期)
(二八)拔下这副被美国教士在中国伪装的面具,不是没有理由的。(期)(二六)怎样使“贫乏”的矿石“富庶”起来呢?“密集的工场”又是什么呢?真是不好懂。原来是“劣质的矿砂可以叫它变优良,专为提炼这种矿砂的工厂已经有了”!(二七)既然“难一些”,怎么又“可以一样地供应”呢?原来是“然而还是可以办得到的”!(二八)这个面具原来是什么样子呢?又被美国教士“伪装”成什么样子呢?原来是“撕下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师的假面具”!
(二九)地壳中包含着大量镁和铍这些未来金属的沉淀物。(期)
(三十)在那些向这位作家专注的传记里,无论其传记本身是否有小说作风,而马克吐温的艰苦而证据昭然的生活,对于那个得着一种光鲜职业,一种美满婚姻的“始终乐观的花旗人”,供给了考证上的和笑柄上的资料。以后,变成一个文学买卖人,他破产了。不过又好好地从困难的环境自拔出来,终于在美国的资产阶级社会里找着了一个稳定的地位。(期)(二九)“未来金属”是叫人莫名其妙的,应该说“未来时代的金属”,最好是译做“日见重要的金属”。金属也不会有“沉淀物”的,是“矿藏”的误译。(三十)这一段话简直不知所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在马克吐温的传记以及传记性的故事里,这位作家的充满了苦难和变动的生涯,只供给〔人们〕制造神话的资料。这个神话的主人公是一个彻底乐观的花旗人,他找着了个好职业,娶了个好太太,经营文学(出版)事业,破了产,可是光荣地通过这个考验,恢复了他在美国资产阶级社会里的光辉地位。”错译牵涉到译者外国文修养的问题,这已超出这个讲话讨论的范围,我们不再多说。可是我们不得不代表广大的读者向某一些翻译工作者提出一个要求:译得难懂点还不要紧(容易懂自然更好),千万要让人有法子懂。
(本段完,全文未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