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关于冰雹和霜害的防止问题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
编者按:关于冰雹能否被控制,以及土枪土炮轰击冰雹能否有效的问题,本报已于八月九日三版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的《人力能克服冰雹吗?》一文,并转载了苏联伊林著《人类征服自然》一书的第七章《天气的话》中的五小节,加以说明。兹再发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关于冰雹和霜害的防止问题》和刘善本所作《我对于防雹的意见》两文,并将苏联伊林著《人与自然》一书的第十二章“把泼妇驯服了”之一部分加以转载,以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
北京人民日报在六月十二和十三两日,登载了关于本年五月廿五日在山西、平原、河北、河南四省发生雹灾的详细报道。从这些消息中,我们知道灾区很广阔,灾情也相当严重,很多地方的农民事先已有用土炮防雹的组织,许多人认为很有功效,应该普遍地提倡,同时并引起各界人民的注意和讨论。我们愿意站在气象学的立场,来谈谈下面的几个问题:(一)冰雹产生的原因,(二)炮火防雹问题。
(一)冰雹是怎样产生的?产生冰雹必须具备三种条件:①强烈的上升气流;②空气中必含有丰富的水份;③上升气流顶部的温度须降低到冰点以下。有了强盛的上升气流,下层的湿空气上升至高空到了某一定高度,空气变冷,水汽含容能力减小,就有凝结现象发生,造成浓厚的积雨云。云的上部温度在冰点以下,水汽凝结成冰粒;下部温度较高,就凝结成水滴,两者之间,还有一层冰和水滴的混合层。这样凝结成的水滴和冰粒,起初都微小,后来因为上升气流时缓时急,水滴和冰粒反复升腾,就逐渐合并成为较大的水滴或冰粒。较大的冰粒下降到较低的高度,如遇着强盛的上升气流,又可以被带到高层,沿途水份附着凝结,至某一高度又冻结起来。如此上升下降若干次,形体终于增大到上升气流不能负荷,即下降为冰雹。上升气流愈强盛,间歇现象愈显著,冰块升降的次数愈多,也就愈大。普通冰雹直径只有五公厘,大的可达五十公厘。五月二十五日的冰雹正是较大的一种。冰雹下降的时候,通常都有雷电狂风伴见。所以往往形成严重的灾害。我国雹灾春夏甘肃东部最常见,华北各省也偶尔有之,长江以南的地区却比较少。
强烈的上升气流促发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只有两种:一种是对流性的,一种是锋面性的。夏季午后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四周较冷的空气下降来补充,形成一个垂直的环流,这便是对流。对流如果很猛烈,上升高度高,而空中水汽又很丰富,便可以产生积雨云并下降雷暴雨,偶或可见冰雹下降的现象,这种通常范围不大,为害较小。另一种是锋面性的。北方冷空气南袭,南方的热空气被迫上升,变冷而发生水汽凝结现象。如果冷空气来势非常凶猛,而热空气水汽丰富又秉性不稳定,那么,热空气被迫猛烈上升,因之云块发展得特别巨大,雷雨和冰雹就有可能发生。这种范围广,为害也大。冷热空气之间的交界面叫做锋面。雷雨和雹主要就产生在锋面两侧的附近地带,随着锋面的前进而向前移动。
对流性的冰雹是地方性的;锋面性的分布却比较广大。这次五月二十五日的降雹区域很广,显然是锋面性的,同时从中央气象台所绘制的天气图来看,也确切地证实了这一点。那天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侵,在山西西部把暖空气强迫上升,造成强烈的雷雨和冰雹。由于冷空气续向东南侵袭,山西平原河南次第波及,造成广大区域的雹灾。
(二)关于阻止冰雹的下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办法。在有冰雹下降的时候,集体架炮对天空发射,不可能起什么防止作用。第一,炮火的射程有限而且分散,从几千尺高空下降的大范围的冰雹到低空的速度已经很大,只要几秒钟便可以到达地面。即使有极少数的冰雹为炮弹所击中,打成碎块,但是在几秒钟内,冰雹碎块还没有融化以前,已经降落到地面了。何况炮弹无论如何不能像下降的冰雹那样密集,能被打碎的数量一定微乎其微,不能减轻灾害。若说炮火足以使地面到几百尺或更高的气层烧热,使雹融化,则更是不可能的事,因为炮火所发的热能有限,而要把广大区域(至少为几个平方公里),又那样厚的空气层热到足以融化冰雹,却需要很大量的热能。
但是为什么农村干部和农民一般地都觉到土炮打冰雹是有效的呢?这是因为:一、根据冰雹形成的原因可见并不是所有高大浓厚的黑云(科学上叫积雨云)都可能下冰雹,下雷雨和下大冰雹或小冰雹的云,基本上是相同的,它们的差别只是上升的气流的强弱有不同。二、下冰雹的云,也不是继续地会下冰雹的,只有上升气流特别强盛的场合,才会形成冰雹,因此下冰雹时间上总是相当短促而且是间歇的,并且同是一块云经过的地方,可能有的地方下,有的地方不下;同一块云掩覆的地区,由于各部分上升气流强弱不同,在同一时间里,也必然会这儿下,那儿不下,或者下的大小不一样。在这样的情形下就可能误认土炮打冰雹是有效的:①黑云临头,但没有下冰雹的条件,打了炮就认为冰雹是被土炮打散了。②能下冰雹的云所掩蔽的区域并不是到处都会下冰雹,所以不下冰雹的地方打了土炮,就认为冰雹是被土炮打散了,下了冰雹就认为打的太迟或者打的不够多,不够密。③已经下了冰雹,打了炮后冰雹转小,或者停止,就认为是打土炮的效果,其实冰雹下的时间,原不会长,不会一直下的那么大。
架炮打冰雹这种和自然斗争的精神是好的,但这种斗争的方式是不可能有任何的效果的。和自然做斗争,首先必须把握住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使有利的矛盾作用加强成为主导的方面,才可能有效地克服自然的灾害。当然到现在气象学还没有进步到能阻止冰雹下降,但是在将来,我们相信在有计划地研究和努力下,总可能发现一种有效的预防的办法。
此外,报载关于沁源和岚县农民利用“烽火”来防霜的一事,确是很有效的科学方法。因为近地面局部空气的温度,虽不会因此而有大量地增高,然它所发散的烟笼罩着地面,却可以阻止地面热能的发散,使近地空气温度不致于急烈地下降,足以防止霜害的发生。“烽火”防霜的效用,并不是把结成的霜溶化为水滴或水汽,而是在有成霜可能的夜晚,预先放起“烽火”(不是放火主要是使它产生浓烟),热和烟的发散根本就可以使凝霜的可能性大为减少。这种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值得提倡和鼓励。我们想,烧“烽火”的材料,最好是利用秋天的落叶和枯草,收集起来,在怕霜作物园地上,各处堆成分散的大大小小的堆子,以备在比较冷而晴朗无风的夜晚,随时施放。
一九五○,六,二十三。


第3版()
专栏:

  我对于防雹的意见
  刘善本
六月十三日人民日报第二版载《人定胜天》一文,介绍武乡二区战胜雹灾的经验。这种用炮灭雹的经验在科学上很难讲通。
按冰雹乃是由于剧烈的上升气流造成的。云里的水点被上升气流推上,超过冰线时则结成冰。上升力不足时或遇下降气流,这个最初形成的冰雹下降在冰线下沾上水份,遇到另一股上升气流再推上超过冰线,外部水份又结成冰:于是一次比一次增大。冰雹割开呈现一层一层的形状,就是它的形成过程的证明。等到上升气流不能抵消它的重量时,它就落下。这就是下雹子。
为什么会有剧烈的上升气流呢?这是由于太阳的辐射热和地面的性质造成的。太阳的热能辐射到地面,地面受热温度增高,特别在沙土岩石地上温度增高得更快、更高。接近地面的一层空气,受着地面的热力,温度增高,密度减小而上升。如果大气是在不稳定状态,就助长了这种空气的上升;如果空气不太干燥,就会形成雷雨或带冰雹。这就是所谓地方性雷雨。冰雹大都发生在这种雷雨里。在寒冷前线的雷雨里也可能有冰雹,这要依寒冷前线行进的速度、空气的湿度和暖空气的不稳定状态来决定。后者是更有决定性的。大气的不稳定状态还是直接间接由于太阳的辐射热和地面性质造成的。在冬季没有雷雨,也没冰雹。这就是因为冬季太阳斜射,地面受热不大。在夏季的江南地面受太阳的辐射热量很大,空气的湿度也很大,但是为什么很少听说江浙一带稻子受雹灾呢?这是因为江浙一带河流纵横,水田棋布,地面潮湿,多水多草,受到太阳辐射热,水份蒸发,吸收热量,地面温度增高不大,造成上升气流不厉害,大气较稳定,不容易发生雹灾。相反地,在华北西北一带多沙土地,地面比热较小,受热时温度易高,故在春夏间多雷雨雹灾。等到夏秋间渐减少,或完全没有雹灾。因为这些地区夏秋为雨季,地面潮润,草木也茂盛,大气较为稳定。
至于炮轰冰雹既非治本——铲除造成冰雹的原因使大气稳定。也不能治标,即不可能用像炮火的热力使全部或相当大的一部分的冰雹融化。即使炮火连天,确能发出不少热量,可是对一块地区的气温能增加多少呢?何况冰雹经过低层空气的时间很短,所增加的融化量就会很小。如果炮火的威力很大,就理论上讲,炮火射击所发出气体的上升力只有增加上升气流,使大气更不稳定,更助长冰雹的增长,肯定不会消灭雹灾。即令炮火很够猛烈,能够把冰雹推高不在这块地区降落,但是还会落到别个地区,这不是灭雹,而是赶雹,这比赶蝗还坏。事实上这一点的炮火力量对自然界来讲,是很微弱的,对于雹灾是起不了什么影响的。但是为什么还有人相信呢?这是因为冰雹都是发生在雷云阵雨里,一会就会过去。谁也没有见过连着几小时的下雹子。如果下雹子像下毛毛雨那样一连几天的话,人们一次就会试验出炮打冰雹的效果来。而且下雹子的区域一般不大,所谓“雹打一溜”。很多时候仅雷雨行进的前缘有冰雹,雷雨后面的大半部就没有冰雹。所以在同一个雷雨经过地区,有些部分就没有冰雹,炮打了固然没有,不打也会没有。有冰雹的云固然是可以认识的(灰绿色的塔状的积雨云,是里面有冰雹的象征),可是具体的这里有多大的冰雹,是鸡蛋大的,还是豌豆大的?就很难说。如果是豌豆大的雹子落下来,炮打了也不会有什么减小。
“人定胜天”是不是对呢?当然是对的,雹灾也是一定可以战胜的;不过战胜雹灾的方法不是简单的打炮,而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那就是广泛地进行植树,培植森林;开渠挖井,灌溉田地;把不毛的沙滩岩石变成树林草原,黄土满目的干地,变成绿油油的原野。这样改造地面的性质,才能减低上升气流,使大气比较稳定,达到消灭雹灾的目的。


第3版()
专栏:

  “把泼妇驯服了”(节录)
——伊林著《人与自然》第十二章
调节气候也可以这样。
很久以前,我们读着学生的气象学教程时还不是这样的!
“就我们现阶段的知识和工程学而论,想用人为的方法,凭着直接支配整个大气循环去改变气候,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这是我们一位著名的气象学者鲁宾斯坦教授在一九四○年写的。
但是自从一九四○年以来,很多的地方都有改变了。我们还没有力量去调节气候,可是我们已经发现这种力量,早晚会使它去改变大气的循环。
科学家们已经在计算需要多少原子能才使一个冷气团在它原来的位置上变得温暖,或者创造一种人为的气旋。这种推测发表在一九四六年上半年的俄国气象学和水学杂志上。
论文的作者追述一九二四年的情形,当时一阵北极的气流从喀拉海下降,由东北到西南,恰恰经过我国,在五天内到达了乔治亚。那里的风雪继续刮了几天。霜和雪伤害了大量的柑橘树,对农民造成重大的伤害。
要阻止这件事的出现,就得把空气团改变,使它的热量增加二十度左右。这就需要大量的铀——将近五十四吨。
把冷气团变热像是正面的攻击。我们知道,在这种情形下面,侧翼包抄的动作比较好些。能不能撼动自然的武力,让它们自己去做这项工作呢?
论文的作者认为这是可能的。为了使冷气团离开它的路线,必须改变高气压区和低气压区的位置。
比方说,在新地岛,在喀拉海以北的某地,创造了一个人为的空气团,结果低气压区就要吸收浓厚的冷空气。地球的自转将使气流倾向右方,向东方,于是寒流就转到另外一个方向,不再向西南方流去了。
在鄂毕湾上,另一个天然的气旋将要协助这一个人为的气旋。于是这两个气旋合并在一起,像一个通风机一般,开始从喀拉海的地区吸取寒冷的空气。
制造这种人为的气旋,不需要五十四吨铀,而只需要三十四公斤铀。这样,强大的热流就会把一片广大面积上的大气蒸热了。而暖气也便喷入同温层里。结果形成一个通风筒,附近的空气要像旋风一般冲进通风筒里面。
因此,人们不仅梦想着去驾驭天气,而且已经把笔拿在手里,去计算它需要多少力。
不久以前,当我和中央天气预报所的一个主要职员谈话时,我从他嘴里知道,现在已经可以认真考虑到大规模转移大气的循环了。
在那一天早晨的报纸上,我看到美国人已经在太平洋的一个珊瑚岛上用原子弹炸沉了一个舰队。现在,我坐在中央天气预报所的一间房屋的桌上,听到将要怎样把威力最强一个原素在将来和平地应用在改善人类的福利上。
当我谛听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现出和自然斗争的巨大画面来。我看到了由无线电指挥的成队的飞机。它们正在向北方飞去,借原子能的帮助把大气变热。
巨大的水柱和汽柱从沸腾的海里射上去。冰山融解了、蒸发了。温暖的暴雨倾注在海上,在那里,一天以前还是暴风雪的时代。
然后,我看到浩瀚无边的北极海,在隆冬的时候已经没有冰了。在遥远的地方,冰野上的最后几块碎冰正在融解着,已经有船只出现在北方的港口,经过直接的路线横渡北冰洋,那里已经变得可以通航了。
我又看到另外一队一队的飞机飞到北大西洋去。它们的任务是在空气团原来的位置上去进攻它,把它改变过来,赋与它必要的特性,引着它到达需要它的地方。
这时,携带仪器的火箭从空气观测所的地面上射上去,去调查一百公里以上的高空的大气。
我的脑子又走到将来的天气调节局了。在那里,我看到几位气象学者们站在雷达感光膜的前面,在研究着可以驾驭的空气团的行动,别的气象学者们却在草拟新的进攻——对自然的新斗争的计划。
我看到水学家们将身体弯在地图上面,他们正在拟订计划,把我国北方河流的航行季节延长到整个冬天。
在隔壁一间屋子里,人们正在计划调节春天,融化中亚细亚山里的雪。
我从这一间屋子到那一间屋子,人们到处都在忙着研究和计算,不但是对于将要来到的天气,而且是对于应该使它来到的天气。
以上的这些都是当我听科学家们向我说话时在我的脑海里驰过的图画。
我自己想着,如果科学能够把弱小的人类变成自然的主宰者,它该是多么的有力量啊!
在几千年来对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只有一件事情是需要胜利的。他必须学会管制自己的生活,这样才可以不把科学应用在破坏性的目的上,而只是用在建设性的目的上。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灵寿藁城等县领导机关
漠视群众要求忽视报纸批评
石家庄地委指示各县克服官僚主义
石家庄专区所属灵寿、藁城、束鹿等县领导机关忽视报纸批评,漠视群众意见与要求。这种官僚主义作风,应认真检查纠正。
五、六月份,在人民日报及河北日报上发表批评石家庄专区所属各县机关或个人的稿件共二十二件,加上省委提示的检查线索共二十六件。在报纸上公布了处理结果的只有六件。(藁城法院阻挠赵小烟婚姻自主事件处理较及时)。有八件解决后未答复,有十三件拖延未解决或者无音信。有些事件,地委督促查询三次,县委及负责部门仍不理睬。漠视群众意见拒绝批评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漠视群众利益。对群众提出的要求拖延搪塞,不认真解决或不及时解决。如灵寿官庄村纠偏中发生偏向(见五月十一日人民日报)。区干部硬把贫苦烈属郝正芳分得的房子退还给地主郝五保。过年时郝五保还纠合村干郝正业找郝正芳逼写借据。郝正芳的二小子抗日牺牲了,三小子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对这样的老人,当地政府不予关怀照顾。反而要将他从平分时已经取得所有权的房子里撵出去。郝正芳老人曾请求县政府合理地解决住房问题。中共石家庄地委也曾三次督促灵寿县委协助县政府去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直到现在郝正芳的问题,仍未见处理。五月二十八日,河北日报发表了平山南街干部齐吉云等侵犯居民何升三财产所有权(封闭房子,没收家具)的报道后,平山县府一直拖到六月下旬才开始处理。
二、姑息包庇干部错误。如束鹿前八区区长高某,结婚时接受东曹村贺礼十八万元,因而夸奖东曹村干部(包括作风恶劣并犯过严重错误的村武委会主任)有“功”。这一事件经华北局党校学员发现提出后,已由省委地委逐级转令束鹿县委检查,至今尚无下文。再如:藁城法院去年解决北楼村董苟渣等三人偷盗胜利果实案件时,判决董等退还原晋察冀区边币九百三十万元(当时折米八十斗、到现在只能折人民币九千多元买米十斤)。但该项罚款一直未退还该村农民,而被法院当作了“生产”资金。该院因阻挠赵小烟婚姻自主被公开批评后,北楼村群众始敢直接向专区反映并提出质问。地委为此曾两次给藁城县委去信,在布置夏征的会议上又当面督促藁城温县长抓紧处理,但迄今仍未解决。
三、害怕与拒绝批评。即使口头上认错,思想上也搞不通。如:中共束鹿旧城支部宣传委员孟广文写了建议县府“保护、修理旧城通新城的电杆、电线”的报道后(见六月十七日河北日报),束鹿县政府民政科,把他从四十里地以外叫到县里去“训斥”了一顿(孟向县委宣传部这样反映,民政科不承认曾“训”斥过他)。报纸上批评了灵正渠的管理上官僚主义,四次放水淹地四百亩后,渠道管理委员会的负责同志,长时期思想上搞不通。有的还说:“有错,县委该当面指出来,何必登报!?”
四、对违反政策的现象熟视无睹。四月间,据华北局党校学员反映:灵寿一区群众中流传着:“三、五年恢复农业生产,十年八年恢复工业生产,以后还闹平分”等错误说法,有的群众甚至卖掉土改中分得的土地房屋。地委曾责成灵寿县委调查研究这一情况。但县委对此问题却并不重视。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某些县委领导机关对党中央关于在报刊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重视不够,未认真学习,或者是学习得很浮浅,没有联系实际,深入检查工作。因而有些领导机关害怕批评,封锁通讯干事和通讯员,在被批评后也不进行检讨。二、有些县委领导上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把自己陷于忙碌的事务圈子里,很少集中力量考虑党的政策和群众利益问题,很多有关政策和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被他们看成是私人小事而抛置不理。三、县领导上没有健全的检查机构和检查制度。大部县份未设检查秘书,无专人负检查工作的责任。
为了克服这种官僚主义作风,石家庄地委指示各县县委:未设检查秘书的应速设检查秘书,树立检查工作制度。检查秘书应随时记载报纸提出的批评、地委指定检查的事件、本县发觉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等,督促被批评者作检讨,问题严重者提请县委指派专人或组织检查组进行检查处理,并组织下乡干部搜集汇报,检查结果,在报纸上公布。
编者按:石家庄地委重视报纸批评的精神,是很正确的,但是设立“检查秘书”的方法,则是不够的。因为党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中规定,批评在报纸刊物上发表后,“如被批评者拒绝表示态度,或对批评者加以打击,即应由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予以处理。上述情事触犯行政法律的部分,应由国家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予以处理。”又党中央已规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必须设置一定的工作机关。因而我们认为不必再为处理批评问题而专设检查秘书,应将这些工作交给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府的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处理。
(张稚枫)


第3版()
专栏:红榜

  工人黄德洪舍身灭火
  柯晴
黄德洪是武汉私营裕华纱厂清花间的工人,今年二十岁。他自去年参加工会后,在工会的领导下,一直是辛勤愉快地工作着。他知道只有努力生产,才能逐步使生活得到改善。
清花间并排放着两部清花机,一部是新的,另一部已相当老了,所以遇着铁渣子,旧车子的和花缸就会起火。这情形已发生过好几次,每一次都被工友们很快的扑灭了。
七月五号下午,老机器的和花缸又起了火。掌管这部机器的工友一时都慌着到前面去救火,忘了关电门。机器转动着,和花缸走得飞快,里边风力很大,棉花一个劲的往前走。火越烧越凶,和花缸烧成通红的了,火顺着风筒蔓延。黄德洪虽是看管另一部新车子的,但他熟习这个老机器的每一个精细的过程,正如他所说的:“我们是干这一行的,那里有毛病自己就知道得清清楚楚。”当时他看火烧大了,就连忙喊:“快关电门!”但是工友们已经慌乱了,只顾提着水桶一个劲向和花缸上泼。可是,水压不住火的燃烧。事情严重而紧急,他想到烧毁了这部清花机,就要停一半车子,几百工人没工做,甚致还会酿成更大的灾害。他想去关电门,但马上又想到:电线已烧破了头,电门走电,要关就得牺牲自己。但是他想:“火不能不救,现在不比从前了,不能为了自己看着他烧坏!”这时候他什么也顾不得了,他跑过去用左手抓着电门狠力地推,火很快的熄灭了。但是黄德洪已被电力打倒在地,头发、左脸、左手都烧着了。他在地上滚动着,最后昏了过去。厂里的医务所同志,给他打了急救针才醒过来,接着就送他到医院去治疗。因为伤重,天气又热,工会同志们预备叫他住特等病房,但他却向医院打听:特等病房与普通病房用药是不是一样?当他知道用药完全一样时,他坚持住了普通病房。因为他想:如果特等病房药好,可以早些治好恢复工作,每天多花些钱还说得过去,而仅仅是为了照顾自己是用不着的。
能为大家而牺牲自己的人,是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的。在医院里,工厂的党、团、工会的同志们都去看他,安慰他,鼓励他,给他讲赵桂兰的故事。清花间的工友们都去看过他,有的工友家属还给他买了点心、水果。他感到莫大的光荣和幸福。脸上的伤很快好了,手的伤势也轻了。不到两星期的时间,他便回到家里休息,每天到医务所换药。他说:“要是在解放前,就是死了,还说你自己不小心,那个管你呢?而现在受一点伤,工会就这样照顾,我们还能不好好生产?”
黄德洪是一个年青的优秀工会会员,他有着工人阶级高贵的品质。最近,他为了自己更快的进步,把工作做得更好,已经向团支部提出了入团的要求。


第3版()
专栏:

  灵寿二区制止演戏引起大纠纷事件
该县县委会来信检讨并报告处
理结果编辑同志:
七月十七日人民园地刊载:我县二区为制止寺岭村、南营村、北营村三村唱戏,由于县长尹东来同志(中共党员)的严重官僚主义与命令主义和区长刘银福同志(中共党员)的强迫命令作风,发生捆绑剧团副团长的事件,引起群众很大不满。县委会对这个事件先已作了检讨并报告了地委。地委认为我们的检讨不够深刻,有再度检讨的必要。县委遂于七月二十五日进一步作了深刻的检讨。现将检讨结果和处理办法告诉你们。
县委会领导上没有很好的掌握文教方针(特别是对待旧戏问题),而县、区主要干部对这个方针也不了解;发现村里唱戏时,个别县委,既不懂政策,又不与别的县委们商量,即独断专行的草率答复,致造成强迫命令的恶果。事情发生后,我们在原则上掌握得不紧,对这一侵犯人权违反政策脱离群众的严重问题的认识也是不足的。
尹东来同志事先对二区当时情况的了解是不够的。戏唱起来了,他没有具体了解下面情况,即凭感情主观地答复区长刘银福说:“坚决制止!”遂促成刘银福严重的强迫命令,引起大纠纷。
寺岭等三村唱戏时,虽正是全县种棉的农忙季节。但因土地改革后山货果子有了销路,群众生活提高,因此产生了文化娱乐的要求。如领导上未在事先对群众进行说服教育,即强迫停演,必然会脱离群众引起纠纷。对这个情况,尹东来同志是估计不足的。
制止唱戏,应该用积极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使群众自觉的停止。但尹东来同志却强迫的方式答复二区说:“不准唱是肯定的!”他还说:“停发二区的难民粮,号召各村群众反对唱戏的三个村。”这是以感情代替政策、没有群众观点的作法,它只能引起群众内部的不团结。他又说:“不准唱是肯定的,但不准发生武装冲突!”这就等于说,除了武装冲突外,用任何方法停止演戏都是允许的。尹东来同志曾三次命令刘区长:“剧团要是再想唱戏的话,就叫剧团负责人到县里来。”就造成刘银福捆绑剧团副团长的现象。这些错误的产生,尹东来同志应该负主要责任。
尹东来同志在第一次检讨中曾提到:没有通过各级组织采用说服动员的方法制止唱戏,是因为“区长作风不民主,不会团结区干部。区干部思想上不一致,有的同意唱,有的不同意……。”还谈到:“知道戏不能停止,为什么还要制止呢?我认为那是因为没有和其他县委交换意见的缘故。我如果答复可以唱的话,怕闹的意见不一致。”这种推脱责任的话也是错误的。
尹东来同志所犯的官僚主义作风,危害性是很大的。这造成了群众和人民政府的对立,损害了人民政府的威信。至于他犯以上错误的原因是:不了解下层情况;以个人感情代替政策。
县委会对尹东来等同志的处分意见:
一、尹东来同志在七月二十五日召开的县委会上曾深刻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请求县委转报地委给他以应得的处分。因此,县委会议通过给尹东来同志以当众警告处分,并呈请地委批准。
二、二区区长刘银福,平日不学习政策,造成侵犯人权、违法犯纪的恶果。除县委会给予当众警告处分外,行政上并给以一定的处分。
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曹庆贵同志,未能掌握文教宣传的方针,县委决定给以批评。
中共灵寿县委会
七月二十七日


第3版()
专栏:人民园地

  天下工农是一家
浙东山区,一般均缺少双季稻,余姚梁弄区左溪乡龙坑村,虽有早稻,但成熟期要比平原区迟半个月,稻头还是青溜溜的。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期,村中一般无劳动力或缺少劳动力以及鳏、寡、孤、独户的生活就发生了困难。
当此紧要关头,龙坑村忽接到上海工人一笔救济款子。农民莫不欢喜。原来在前一个月有一个上海天利氮气厂的工人顾文章,来龙坑村访亲,当时看到农民兄弟生活这样困难,尤其看到贫农张明国,因患疮生活实在难于维持,深表同情,当时就慷慨地拿出了袋里尚余的二万五千元人民币相助。当他返沪后,即马上发动了天利、天源两厂的部分职工,说明了农民兄弟目前的困苦,激发了工人弟兄的同情心,于是又捐募了二十八万二千元,由人民银行汇款到龙坑村。当时村干都高兴得眉笑颜开,第二日就召开了群众大会,经民主评议,分配给十二户困难户。头发斑白的张婆婆很感激地说:“二万元钱,好买十五、六斤米,青南瓜煮煮吃,到稻上好度过了。我一生一世也勿忘记工人兄弟这样好!”有的说:“工人生活也不太好,还来救济我们”。
工人顾文章在汇款的同时还写了一封信给该乡乡公所,信上说:“亲爱的同志们:我是一个上海天利氮气厂的机匠。工农本是一家人,我上月来左溪龙坑村省亲,看见农民弟兄生活困苦,有的三餐不继,有的麸糠充饥,目睹之景,深表同情……”,在信中充分表现了阶级友爱的精神。信中更向乡政府提供了意见:“对目前的暂时困难,应该对农民加以解释,要求大家再忍一时苦,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土地改革的重要性。指出农民的幸福前途,发动群众,开辟副业生产,克服暂时的困难”。(转载本月八日上海新闻日报)


第3版()
专栏:人民园地

  关于干部侵犯人权事件容城县府县委自我检讨编者同志:
人民园地七月十二日刊登《容城县区干部侵犯人权,县府县委包庇,姑息》一文后,我们均作了深刻的检讨,今将我们的检讨及此一事件的经过告诉你们。
保定地委通讯科所报道的四区干部吊打李洛肉的事实经过,与我们未抓紧处理解决这一问题是真实的。对于这件事情,县府、县委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事先未弄清情况,就片面的报告上级,致使上级对犯罪人的判处不够公平。
吊打李洛肉的事件发生后,先由公安局进行了了解,后由县委组织部长召集该区干部对该事件作了对证并进行了检讨。但对真实情况是没有弄清的,(尤以法院更为严重),我们不但没到现场去了解,也没找组织部长与公安局人员进行面谈,只是在电话上听了公安局的报告,就主观地作了判断,错误地把责任推在刘英杰(区教育助理员)身上。地委遂根据县方的报告,决定开除刘英杰的党籍,保定分院并复示将刘英杰撤职法办,而肇祸人王振芳仅让其检讨反省,给以批评教育。对区委宋春芳、建设科长任树华,上级因未接到我们的真实情况,则未受到任何处分。当时,我们认为这样处理是不妥当的,遂派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董忠同志作深入了解,对证吊打情况。并根据董所调查的事实提出处分意见:除立即将主犯王振芳逮捕外,再派副部长董忠亲到地委汇报情况与提出处理意见。地委组织部白科长听取汇报后,答复待地委研究后再函复。这样,县府就未及时按上级决定将刘英杰拘押。结果地委只是催报情况,而未复示如何处理。我们也就等待上面的指示,未作处理。四月十四日分院才先后传讯侵犯人权的干部。
我们对此事的检讨:首先,我们对保证人权政策与法治精神体会不够,因而对严重损害党与人民政府威信的侵犯人权事件未予重视。这种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严重的官僚主义的表现。当侵犯人权的干部在王村(被吊打者李洛肉所住的村子)群众大会上向李洛肉表示道歉时,县府与法院也未派人去参加,听取该村群众及李洛肉的意见。这显然也是错误的。
其次,我们对侵犯人权的干部采取包庇姑息的态度,只给予党纪处分,没有按上级的判处执行。因而使刘英杰等罪犯一时逍遥法外。
此次吊打李洛肉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深刻教育。我们将牢记这个教训,作为今后改进工作的指针。县委县府除向县、区干部作公开检讨外,并将在各级干部中进行教育,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河北省容城县人民政府中共容城县委会


第3版()
专栏:

  美国的“喷气式”飞机和“潜水”舰
  朱丹画
  美国帝国主义满以为有了新式武器,可是大家看:在朝鲜人民的铁拳下,美国的飞机果然“喷气”了!美国的军舰果然“潜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