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周总理返京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委员、各部门首长、高级军官、各党派团体代表及各国外交使领齐赴车站欢迎
【新华社北京四日电】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和政务院周恩来总理等一行离苏联返国后,已于今日下午十时到达首都北京。
前往车站欢迎的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李济深、张澜,秘书长林伯渠,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政府委员李立三、吴玉章、彭真、薄一波、罗荣桓、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叙伦、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蔡廷锴、彭泽民、傅作义、章伯钧、张奚若、谭平山、柳亚子、张东荪、龙云,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章汉夫,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聂荣臻及中央人民政府各委、部、会、院、署、行的首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高级军官,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
前往车站欢迎者,尚有苏联大使馆代办史白夫,武官郭托夫中将,参事齐赫文,商务副代表尼古拉也夫,首席副武官杜乐文上校;捷克大使魏斯柯普夫博士;朝鲜大使李周渊,参事霍英、金国辅;匈牙利公使夏法朗柯,参事费凯尔特;波兰大使馆代办毕罗奇及苏联驻北京代理总领事谢列金等各国外交使领。
毛主席、周总理在乐队高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检阅了仪仗队,并与欢迎者握手。
毛泽东主席系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六日离开北京前往苏联,而于十二月十六日到达莫斯科。周恩来总理系于一九五○年一月十日离开北京前往苏联,而于一月二十日到达莫斯科。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莫斯科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大元帅和苏联外交部维辛斯基部长举行了谈判,这一谈判的结果是在二月十四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中苏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二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一行离开莫斯科返国,沿途曾访问斯维德洛夫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雅尔斯克、伊尔库次克、赤塔等地,而于二月二十六日离开苏联国境。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一行返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后,曾在东北境内停留数日,在哈尔滨看了一个工厂,在长春看了市街,在沈阳看了一个工厂及北陵风景区,并在东北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会议上讲了话。(附图片)
毛主席周总理下车后在高奏国歌声中肃立 (陈正青摄)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离苏联国境时电斯大林大元帅致谢
周总理亦电谢维辛斯基外长
【新华社北京四日电】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一行于二月二十六日经由奥特波尔车站离开苏联时,苏联外交部副部长拉夫伦捷夫、赤塔州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乌若夫、苏联外交部交际司司长莫洛赤科夫和外贝加尔军区司令部的代表等人曾至奥特波尔送行。在举行欢送仪式时,火车站上排列着仪仗队,并悬挂着中苏两国国旗。
毛主席致斯大林大元帅电
毛泽东主席于离开苏联境时致电斯大林大元帅。电文如下:斯大林同志:
我们一行现已到达中苏两国的边境。当此即将离开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时候,谨对于您和苏联政府诸位负责同志的盛意招待,深致谢忱,并祝福苏联在您领导之下强盛不已。
毛泽东
一九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周总理致维辛斯基外长电
周恩来总理在离开苏联境时致电苏联外交部维辛斯基部长。电文如下:维辛斯基部长先生阁下:
我们一行从莫斯科出发以来,沿途备受斯维德洛夫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雅尔斯克、伊尔库次克和赤塔的苏联同志们盛意招待。我们现在就将离开我们伟大盟邦的国境,谨致谢忱,并祝贺我们两国永远的友谊与合作。
周恩来
一九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第1版()
专栏:

  首都被服厂工人们高呼:
“搞好生产,见了毛主席才光荣!”
这几天被服二厂的工人特别显得活跃有精神。每天他们都在打听着毛主席从苏联回来的消息,按着路程计算着毛主席到北京的日期。
一天中午休息的时间,一群活泼的年青工人欢欣地跑到工会办公室里讨论着毛主席回来他们怎么欢迎和庆祝的事情。记者也高兴地参加了他们的谈话,看到了新中国工人对自己伟大领袖的热烈敬爱。
工会主任王德山首先喊着:要欢迎毛主席,我们就得把生产搞好,只有搞好生产,见了毛主席才光荣。这次毛主席去苏联给咱中国人民办了这样大的好事情,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又订了两个协定,对人民有说不尽的好处。我们工人感激毛主席不是空说说就算了的,一定要大家努力把生产搞好。
年轻的女工佟树琦说:我感到这次毛主席去苏联订了中苏新条约,对我们中国工人阶级的实际帮助是太大了。帝国主义受了一次大的打击。新中国的建设又多了一层保证。我们中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加油干活,用生产来感谢我们的毛主席和我们的苏联朋友。
另一位工人齐秀瑛也抢着说:过去我对中苏友好认识不清。这回看了中苏新条约,更认识清楚了苏联是我们的真正好朋友。我们要感谢毛主席这种对人民的大功劳,感谢苏联对我们的帮助,可不是光开个庆祝会就能完了的。一定更要努力完成和超过我们的生产任务,赶快加油支援解放台湾、西藏、海南岛,建设一个新中国。
女工左淑云说:毛主席出国时,国内外反动派放了许多谣言,可是现在毛主席订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两个协定回来了。国内外反动派再造谣也没人相信了。有一些以前对苏联认识不清的人现在也明白了苏联对中国的伟大友谊与帮助了。我们一定要学习苏联朋友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从来不发表意见的曹紫香这次也说话了,她说上次在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大会上,挤了半天也未能看见毛主席,这回一定要看看毛主席。她说她活了三十四岁了,要不是毛主席,她这么大年纪,可怎么还会有机会又上工人学校去学习。
在办公室的那一头,另一位工人响亮地喊起来了:毛主席这次回到北京来一定会给咱中国带回了更多的革命经验,咱们中国再不用发愁,很快就要走上工业化的大道。
工会主任王德山,交给记者一封信转给毛主席,信上说:亲爱的毛主席:我们为您的丰功伟绩来欢呼,为您的丰功伟绩来庆贺。我们要站在我们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在伟大的苏联兄弟般的援助下,发挥我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来发展我们的生产,来建设我们民主、独立、自由幸福美满的新中国。
(柏生)


第1版()
专栏:

  北朝鲜元山市华侨庆贺中苏订约电毛主席致敬
【新华社北京四日电】北朝鲜元山市全体华侨二月十八日集会庆祝中苏新约的签订,并电毛主席致敬,电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钧鉴:二月十四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他两个协定签订的消息传来以后,我们华侨莫不欢欣鼓舞,都以最大的热情,在二月十八日召开庆祝大会,一致认为这一条约和两个协定是巩固了中苏深厚的友谊,不但使远东和平有了保障,而且对保卫世界人类幸福也起了巨大作用。我们华侨坚决拥护这一条约,并为其实现而奋斗。


第1版()
专栏:

  土地改革后欢喜渡春节 六郎庄农民感激毛主席
晓东
初春的原野显得是那么爽朗。清晨的阳光温暖地照在六郎庄。
这是北京西郊海甸镇附近一个较大的行政村,住着四百五十多户人家,两千二百多人口。不久以前,这村子里才完成了土地改革。翻身的农民在无比的欢欣中渡过了翻身后第一个春节,村子里充满了过节的喜气。
在村农会办公室里,显得是那么热闹。年青的男男女女拥了一屋子,谈笑声一直传到门外来。郊区工作委员会的小李向办公室里那位工作人员老刘介绍后,朴实的农民们立刻亲切地和记者打招呼。接着,我们便像开座谈会似地畅谈起来。
青年团支书董淑华,一个红红脸蛋有着健康的肤色的年青姑娘,爽朗地说:“这次咱毛主席去苏联替咱干了好多事,咱一定要好好生产才对得起毛主席。好比去年打两担谷子,今年就一定打两担以上。如今共产党给咱们还成立了冬学识字班,过去根本就没有人管咱识字不识字。咱村的人要是再不好好学习文化提高政治,真对不起毛主席。”
家里刚刚分到土地的雇农女儿杨凤贞说:“在过去咱们妇女就没有地位。给地主干活,他看你是女的就不高兴要。我们全家大小卖了一辈子力气,就连块沟嘴儿(水道)大的地都没有。可是这回一经过土地改革,毛主席给咱们穷人分了地。今年过年,我们家里有了地,还分到二百五十斤大米。我们的高兴和对毛主席的感激可不是光说几句空话就算了,一定要多打粮食,把日子过好。”
另一个农民杨乃堪抢着说:“我们还没看见过毛主席真人,这回毛主席回到北京,我们却已完成了土地改革,我们除了要向毛主席报告报告我们这次胜利完成土改的工作,大伙儿还想见见毛主席,让他给咱村的生产提个意见。”
二十三岁的年轻妇女张淑琴也红着脸说:“毛主席领导咱们的政策可真好,过去咱们村里的这些青年谁跟谁也没个连系,自个儿管自个儿。这会解放了,我们大伙都团结在一起生产、学习,力量也大了,见识也多了。我们大家要是再不好好努力生产和学习,就对不起毛主席了。”
雇农刘存纲兴奋地说:“我不识字,也没看过报。我一听毛主席这次到苏联去了一大趟,就捉摸着是跟咱苏联朋友去商量,给咱弄机器好搞大生产,我心里可甭提多么高兴啦。”
王振杰也站起来说:“毛主席这大岁数了,为咱老百姓走这远一趟路,来回上万里,可真不容易。咱们这回对生产一定要尽心,才对得起咱毛主席。”
小闺女杨凤真鼓着小嘴说:“以前共产党没来咱村,我们家里连吃都吃不上,在地里给地主种地,他就拿喂猪的豆饼给你吃,更甭提还想吃顿饺子啦!”
张淑琴又说:“毛主席这回去苏联给咱人民办了好多事回来,咱们一定要搞好大生产才对得起毛主席和苏联对咱们的帮助。六郎庄的老乡们一定要争做劳动英雄,搞生产竞赛”。接着她又高兴地摸着身上穿着的一件新衣服急忙向记者说:“每年过年咱连件新衣服都穿不上,可是今年新衣服也有了,饺子也吃上了。还有我老公公活了七十多岁,在地里给地主卖了一辈子力气,他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还会有块地种。这次土地改革,他也分到了十一亩水地,他老人家从心窝里对毛主席的感激可是说不清啦。”
记者从办公室走出来,又去拜访了一位老雇农杨友山。他是那么热情亲切地把记者招待到他的屋里去。他一面指着正面墙上挂着的毛主席像片,一面向记者诚恳而亲切地说:“您看,我自从一解放,就把毛主席给供上了。要不是有了毛主席,咱今天那会有这房子住?那会能分到地种?我给人家做雇工,吃了半辈子的豆饼、窝窝头,想不到也有这个翻身年让我吃顿煮饺子,还杀了个小猪,家里吃了几斤肉。他兴奋地连连指着自己的心窝说:“咱要不把毛主席搁在这儿,那还算个什么农民呢?没有毛主席,咱老杨就没有今天。这回土地分到了,生产的东西再不是地主的了,咱一家人一定好好干活,多多生产,等咱毛主席从苏联回来,咱一定要给他报告报告生产情况。”
从六郎庄回来的路上,那位精干的农会主任郭文注亲切地叮嘱着记者,一定把他村里翻身农民对毛主席感激的心带去,等毛主席从苏联回来了的时候转告给毛主席。


第1版()
专栏:

  团中央、青联、学联等集会欢迎斐盖尔
斐盖尔说:中苏订立新条约使全世界人民都感到兴奋
【新华社北京四日电】为欢迎世界民主青年联盟代表、法国共和青年联盟总书记雷奥·斐盖尔,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青年艺术剧院、中央团校和青年团北京市工委会于今日上午在青年宫举行欢迎会。会上首由全国青联主席廖承志致开会词,略称:斐盖尔同志冲破一切困难来到中国,表明世界上任何帝国主义国家,阻止不了世界青年的团结。青年团中央书记冯文彬在欢迎词中,叙述了中国青年和法国青年历史上的悠久友谊与密切关系,继即指出,现在中国青年在毛主席领导下,获得了胜利,这与苏联和全世界的人民与青年的斗争是分不开的。中国青年将在世界青联的旗帜下,坚决支援各被压迫民族青年特别是东南亚的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与独立的斗争。斐盖尔在热烈掌声中起立讲话,他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加强了世界民主与和平的力量,并且鼓舞了全世界的人民和青年。中国人民和青年的斗争,对于全世界、特别是东南亚的人民与青年,是一个好榜样。他说:法国青年对中国人民的每一次胜利,都看做是自己的胜利。目前法国人民和青年,正在为反对北大西洋公约、反对法国反动政府在越南进行侵略战争而斗争。斐盖尔特别称赞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他说:全世界各民族都为这个条约的订立而感到兴奋。斐盖尔最后强调地说:在以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为首的全世界民主青年,是向着同一目标作斗争,这个目标就是世界青联第二次代表大会所提出的:保卫和平,反对战争。斐盖尔的讲话几次为热烈的掌声所淹没,会场里充满了世界民主青年大家庭里兄弟的友谊气氛。会后由青年艺术剧院表演游艺节目。


第1版()
专栏:

  来我国讲学的苏联三教授访问记
君强 柏生
昨天我们访问了最近来我国讲学的三位苏联教授——生物学教授努日金博士、历史学教授吉谢列夫博士、经济学副教授马卡洛娃硕士。
苏联经济学副教授马卡洛娃硕士首先接待我们。她是这么使人感到亲切而和蔼。她满怀喜悦地畅谈着。她说,她从二十岁(一九三○年)在国立莫斯科大学师范学系社会经济组毕业后,即做教师工作,至今已二十年了。从五年前开始,她在莫斯科大学做副教授,专门讲授政治经济学。她一边工作一边在研究部学习,一九三五年得硕士学位和副教授职位。她写过关于贸易、价格、城乡经济联系的形式诸问题以及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时期经济问题的论文。
她生长在伏尔加河畔的古比雪夫城。父亲是个旋工。她的丈夫是一个新闻记者。她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已入了大学。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说:像她这样一个穷苦而平凡的工人家庭出身的女孩子,只有在苏维埃政权的培养下,才能有机会成为一个学者。她还告诉记者:在苏联,家庭和孩子决不会妨碍妇女的事业。她从廿岁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都在工作着。苏维埃政权为妇女准备了一切条件,使她们能毫无顾虑地为祖国尽心服务。马卡洛娃教授一方面做研究及教学工作,同时还积极地参加了社会工作。她是一位宣传员,是苏联妇女反法西斯委员会的工作者。她曾代表苏联出席布达佩斯国际民主妇联第二次大会及参加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代表团到过罗马尼亚及捷克斯洛伐克。
马卡洛娃说,她这次有机会来到英勇斗争获得胜利的新中国,感到无限的欢欣。
从马卡洛娃教授房间走出,我们开始和吉谢列夫教授、努日金教授谈起来。
生物学教授H·N·努日金博士,一九○四年出生在苏联中部雅罗斯拉夫城附近的一个农民家庭中。清癯的面庞,带着黑色宽边的眼镜,烟斗时刻不离手。他一九二一年在中学毕业后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到乡村去做青年团工作。一九二五年青年团派他到师范专门学校攻读生物学,毕业后他继续留在该院从事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后来又到国立莫斯科大学研究生班专门研究遗传学。一九三五年得硕士学位。当他在苏联科学院博士研究班深造结束时,他又被留在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工作。一九四一年起,他担任了这个研究所的细胞学和一般遗传学化验室主任。一九四六年得博士学位和教授职位。他的学术著作有七十种以上,现在是苏联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副所长,而这个研究所的所长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李森科。此外,努日金博士也还是一个农业科学院的教授。
努日金博士谈着他的经历,他骄傲于社会主义制度给一切科学研究工作者以最广阔最优越的条件,他并且告诉记者说,苏联的博士学位和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学位,常常不是根据学术成就而是单凭学历就可以获得。在苏联却不能够这样。此外,努日金博士还谈到在一九四八年他曾到过德国、奥地利、捷克做过学术报告。
吉谢列夫博士,今年四十五岁。他是一位身体很健壮爱说爱笑的人,一见面就使你感到他具有强韧的毅力。他生在莫斯科附近,父亲是车箱制造厂的技工。一九二三年入国立莫斯科大学历史考古学系。在大学中,他积极地参加了把马列主义方法论应用到历史考古学方面来的斗争。一九三○年在考古学科学研究院卒业,得硕士学位。
吉谢列夫博士做了研究生后,曾组织考察队到阿尔泰和叶尼塞河中游去做了二十多年的探测工作。写成了《南西伯利亚的中古史》一书。由于这本书获得了历史学博士学位和考古学教授职位,同时这本书还获得了罗曼诺索夫奖金。吉谢列夫同志从一九三○年起即一直在苏联中央考古机关——苏联科学院玛尔院士物质文化史研究所工作,现任该所副所长并主持原始考古部。此外,他还是莫斯科大学考古学教授和《古史通报》杂志的主编。
除了《南西伯利亚的中古史》外,吉谢列夫博士,也有着另外的七十种以上的、关于西伯利亚及中亚细亚的著作。由此我们知道他对于考古学和西伯利亚及中亚细亚民族的历史,是有深刻研究的。他从一九二七年至今,领导发掘工作,得到许多宝贵材料,在古代史上面有着不少的发现和供献。他还到蒙古考察过,在那里也做过报告。
教授们告诉我们,他们将在北京停留十天。本月十月开始,我们将可以听到:努日金博士的:《生物学中唯物论与唯心论之斗争》,《什么是米丘林科学及其基本原理》;吉谢列夫博士的:《苏联的历史科学与历史教学》,《苏联的考古研究》;马卡洛娃硕士的:《列宁斯大林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及优越性》等。除这些预定的专题报告以外,他们准备根据我国听众提出的问题分别举行座谈会来进行解答。此外,他们还将参观与访问首都各学术机关。十天后,他们将到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继续讲学。预计在我国的全部停留时间,约在一个半月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