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人民园地

  无原则的批评

有一定觉悟程度的人们,都开始学习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并在改造思想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方面都收到不小的效果。
但在运用批评这一武器时,常不免有偏向:把鸡毛蒜皮的事也提到“原则”上去批评。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在革命学校学习了一段时期的青年学生给他南方朋友的信。他叙述了自己依靠批评与自我批评得到进步的过程,叙述了过去有顾忌不敢批评到展开批评的过程,他热情地给他朋友介绍批评。动机非常好。然而他并不善于批评。
他写道:“在这里,我要批评一个人给你看看,批评谁呢?就是要批评你。你太浪费了,由你寄来的信就可以看到。信纸是洋的,信封也是洋的,这充分表现了你的奢华和虚荣”。接着他又写:“我这样的批评,如果你认为正确,那么这武器就算交给你了”。显然这青年同学对批评的了解是有偏向的。如果说这就是正确的批评,并把它毫不踌躇地交给别人,这是益少害多的事。
人们受到这种批评,或者他知道有这种批评,那么,可以想像:即使手边还有可用的洋信封,也要另外去买非洋式的了。岂不更加“浪费”,更加“虚荣”吗?何况,一个人用一二次洋式信封,也可能是从前留下来的,也可能是在朋友处顺手拉来的,还不能证明他是非漂亮的洋信封便不用的“奢侈”专家。再则,即使一个人觉得洋式信封有不怕水浸的好处,或者觉得好看些,买一点来用,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缺点,值不得批评。
这类的批评一多,反而使政治上、工作上,思想上的问题遭到漠视,使人兢兢于吃饭不敢撒一粒小米,走路怕“浪费”鞋底,成为“谨小慎微的君子”。这样的批评是把马列主义的批评武器已经变得庸俗不堪!以恶姑管童养媳的恶劣作风去管革命工作者!
这是不辨是非轻重的结果。
这种人有着严重的主观,片面的思想方法。他看别人用了漂亮的信笺信封,就认定是“奢华虚荣”;他看见别人买了两次花生吃,便认定是“享乐思想”。而他并不去调查研究这些事联系起来是否已经在某人思想上成了一种倾向。他自己穿得肮脏,就批评别人的整洁,把自己主观的好恶代替政治上的工作上的思想上的原则问题。
这种批评偏向是应该从思想上来纠正的。
毛主席说:“批评的任务,不明白最大的是指出政治错误,其次才是指出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生活缺点及小的技术方面,如果不是与政治及组织的错误有密切的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技术的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寻常技术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必然要忘记党的任务,这是最大的危险。”
我们只需要这样的批评,我们要求开展这样的批评,它随时把党的任务明白地摆在我们面前,它召呼我们战斗!


第6版()
专栏:人民园地

  我学习演庄队长
——“白衣战士”演员笔记摘录
于蓝
远在邓颖超同志发表《向华东野战军前线战地工作的女干部致敬》的文章时,我就曾肃然地向往着“白衣战士”们,今天,我们要在银幕上表现她们,歌颂她们,而且由我表演这朴实的英雄人物——庄队长,我是多么幸运和喜悦。
导演宣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医疗队坚毅刻苦,自我牺牲的精神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我要紧紧抓住它,用人物内在的精神来体现它。
……几天来,我不断地猜摹着体验着庄队长的性格,她坚毅刻苦,勇于自我牺牲,她有坚强不移的强烈的爱护伤员的观点;但是,她有没有痛苦和困难?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毅?对于这些,我还不能了解!
为了更深的认识她,我到医院去参观。
参观以后,我参加了实习护士工作,和女护士老魏(伤员们如此称呼她)一起为伤员们换药,看伤口……。伤员们的痛苦使我感到难受,我奇怪自己为什么这样脆弱,我不了解“李兰丁”以及其他医务人员们,她们是怎样的人?又是怎样锻炼的?李主任、殷队长……,他们对于伤员是那么习惯与亲切的,他们在伤员面前,就像我们在水银灯面前一样,毫无惊异、痛苦、难受的样子。
在这以前,我对庄队长这个人物还只有概念的了解,甚至觉得自己如处在那样的环境中,由于自己的责任心,我也会像她一样,于是便觉得演这个角色也不是太困难的;但是,进一步接触实际的医院生活,我就感到我对于她内心的感情一点也不了解。
我开始苦恼起来。
有一天,我们去找一位过去曾当过战地女医疗队长的孙同志。她对我们说:“……每次战役的胜利都给我们很多教育和鼓舞。胜利是快乐的,但却是许多同志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起初我们看的太多,也很痛苦,但在伤员面前我们是绝不表露的!但久了我们习惯我们的工作,不再是痛苦而是一股增强战斗意志的热力。”这些话启示了我,在后来的工作中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我见到了宫部长,他热情地鼓励了我们的工作,他介绍给我们许多可贵的材料。他眼神焕发地对我们说:“我们的伤员是太可爱了!”通过他的关系,我们见到许多医务工作者,我们去参观施行手术。
手术房里,一个战士躺在手术床上。一次一次的开刀的痛楚,他顽强地紧闭着嘴忍受,一位小护士关切地去扶助他,被他拒绝了!
另一个战士,口口声声的喊着:“老魏,你的工作太好了,你是我们的大姐……我死了也忘不了你的好处……我回战场去一定要揍死蒋介石这王八旦……”,是的,我想起宫部长的话来,我们的战士太可爱了。我还见到多少伤员为了不能立即重上疆场而气愤不息的样子。他们对待敌人是那样英勇顽强,而他们对待自己的阶级弟兄却是这样亲切,和蔼!
实习以后,我再次研究“李兰丁”的材料:“………当她初参加部队工作时………在风雨漆黑的夜里。当她独自穿过封锁线完成某种任务时,她曾因迷失方向而害怕。但当她想到战士前仆后继英勇作战,流血牺牲的时候,立刻增加了她的勇气,忘掉了什么叫害怕,……”她就这样由恐惧到无畏,而成为身经百战的女英雄!她说:“战士在战场上为革命而流血牺牲,我们为什么不能献出自己的健康与生命?”这才是理解我所演角色的灵魂深处的钥匙——在长期和伤员同生死共患难的阶级及友谊中,她树立了坚强的爱护伤员的观点。
经过几天的摸索,思考和实际生活中的体验,抽象的人物才这样逐渐形象化了。


第6版()
专栏:好电影介绍

《双雄护国》
(片印中文字幕)
本片描写一六一二年俄罗斯人民反抗波兰侵略者斗争的历史事迹。一六一○年波军勾结俄罗斯贵族占领了莫斯科,压迫俄罗斯人民。俄罗斯人民纷起反抗,农奴罗满组织莫斯科市民参加了波沙尔斯基公爵的部队起义。波军在莫斯科城内放火烧房,民军只得撤退。迨一六一二年米宁亦以各城市捐款兴起义师,选波沙尔斯基为民军司令,罗满为副司令,围攻莫斯科,终于彻底粉碎了波军,收复了莫斯科。


第6版()
专栏:读者投书

  改进三轮车登记手续!编辑先生:
我们是一群三轮车工人,对这次办理三轮车登记有几点意见,希望能够披露,以供有关当局参考。
我们的登记地点,是在西直门大街马相胡同。从昨天和今天的登记情形看来,深感手续上有许多不方便。
昨天(三日)我们一早就各自蹬车到达了马相胡同,拖着车排着队,一直到中午以后才领得一张检验证。我们把车从人群里拖了出来,又到院子里重新排队,等候验车。可是,快轮到我们时,工作人员却宣布说:“瓷牌没有了,明天再带车来验”。那时,还只是下午三时半,我们只好回去。在我们前面有几位同伴,车是验过了,但也因没有瓷牌,要他第二天拖着车再去领。他们要求:“既已验过了车,就可以不必再带车来”。可是工作人员却不准,经再三争执,才得到:“你们爱拖来就拖来,不爱拖来就作罢”的答复。今天我们又蹬着车去,前面已有三十多个人,排到快近中午的时候,工作人员却宣布:“今天只登记三十名,其余的明天再来。”这样,就给我们增加麻烦。谁知道明天是否能碰上登记的好运气呢?我们每天租的车,是照例要车底钱的,何况一家老小的吃喝呢?因此,我们认为,在登记的手续上,应该:
一、先领检验证,证上编号,规定三天或五天领完。发证时多设几个窗口。
二、领证截止后的第二天,在人民日报上公布每日检验的号数、时间和地点。蹬三轮车的人,只要看清他的检验证号码,即可在所规定的日期内蹬车去检验,不致有天天去天天验不上的痛苦。如果耽心三轮车夫不看报,还可以请公安同志在各十字街口用扬声筒广播。
三、在验车的同一天,即可同时对无问题的车发给瓷牌。
以上这三个办法,很简单易办。这样我们目前所遇到的不方便既可以完全免掉,而工作人员也不致再感到维持秩序的头疼和工作的杂乱了。
如果下一届要登记,我们建议最好与税务局联合办公,一次就把捐税的手续和领牌照的手续办完。只要在事前多加准备,这是不难办到。
西区一群三轮车工人上
三月四日下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