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论城乡交换
狄超白  (一)沟通城乡商品交换是发展生产的重要环节
城乡交换是我们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系列中的重要环节,战争不单单把原有的生产机构破坏了,同时也把商品的流通机构和交换关系破坏了。社会经济的衰退包括着生产和流通的两面,今天我们既还不能废除商品交换,则对于城乡交换的重视,就得与重视农工业增产一样。
一般轻视商业的观点,应该有所改变了。在解放区之内,当土地改革和建立了国家经济的体系之后,新的城乡关系已不同于旧的城乡关系,城市对乡村的超经济的剥削关系基本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着。因此,沟通城乡商品交换恢复和建立公私商业,已成为我们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当前迫切重要的环节。
我们在战争期间所创造的地区的自给自足经济,乃是在战争和敌人优势兵力包围下被迫而施的。今天,条件完全不同了,已被解放的地区面积几乎有整个欧洲那末大,我们已拥有全国极大部份的大工业基础,这些工业和城市是与广大农村不可分割的,所以必须立即打破过去地区的自给自足观点,建立整体的国民经济观点,把各个地区打成一片,把全国城市和全国农村有机地联系起来。
自党中央号召发展生产以来,我们的工业和农业,已逐步的在现有生产设备的基础上恢复起来了,仅仅半年的时间,许多城市的工业生产已经超过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时代,刚接收的工业城市如上海、汉口、太原等地,虽遭遇着许多困难,恢复工作还是令人满意的。在农业方面,特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大大增加了,粮食生产的面积也不少于去年,东北还超过去年。春旱虫灾虽给华北农产一些打击,但迄目前为止岂不是很重大的打击,我们以正确的指导和群众力量抵消了一部份天时所给予我们的损害。
道理非常明白:我们在城市和乡村的生产方面作了这些努力,是不是就是我们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全部工作呢?不是的,仅仅是一部份。假使我们不能把生产出来的商品,投入流通市场并取得交换,或者通过国家经济轨道取得交换,那我们的各种生产就不能继续(枉说扩大),就不能达到繁荣经济的目的。
在长期的对外战争和对内战争的过程中,城乡交换的商业机构遭到严重的破坏,一般的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落,中小城市的商业资本首遭打击,有一部份资本转移集中到大都市里去。尤其在解放军与敌伪蒋匪交战的区域,我们曾对城市实行长期的孤立和包围政策,而这些城市大部位于交通要道,对城乡物资的交换是负担着重要任务的。
有的城市的破坏和旧式的商业资本及其机构的没落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但是一旦我们把这些残破了的城市置于我们新的国民经济的体系和范围之内的时候,当大城市的工业生产已有初步恢复的时候,对于这些衰弱了的或真空了的城市镇集,必须立即输入大量公私商业资本和建立或恢复各种公私商业机构,这是使城乡重建交换关系,使工业品与农业品相互流通的首要条件。
  (二)二种新型类的商业资本及商业机构
在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原五大解放区里,我们已经具有一些新的,与旧时性质完全不同的商业机构和商业资本:那就是国营商业机构及其资本,和供销合作社的机构及其资本。前者是社会主义性的,后者是半社会主义性的,那些仍保留着按股分红制的供销合作社,是国家资本主义性的。
上述三种机构和资本,是我们国民经济流通过程中新的因素。他们与残存的前资本主义的和资本主义的商业机构商业资本比较,性质上是不相同的。因为,国家资本主义性的,半社会主义性的,和社会主义性的各种贸易形式,都属于国家经济的体系,他们在不同的程度和不同的阶段上扬弃着私人资本主义的性质。
但在今天国家经济体系中的这些商业机构和商业资本,在社会全部商品流通过程里面,还不能发生决定的作用。即是说,我们只有一小部份的商品是通过国家经济的轨道,其余大部份的商品,还要通过私人资本主义的和残存的前资本主义的流通轨道。
就华北范围而言,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粮食是通过国家经济的轨道的。几种输出特产品,国家经济仅控制其流通过程的一半,即大部份由私人商业机构从农村里搜购而运销到城市里,再由国家贸易机构统购统销到国外去。至有农村所需要的工业消费资料的供销任务,极大部份是依赖着私人资本主义及前资本主义的商业机构的。
为了要克服市场的无政府状态,为了要逐步消灭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中间剥削,国家经济在社会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比重及其作用,应该大大的发展。我们的国营贸易机构要扩大它的经营范围,要大力发展供销合作社及生产推进社等类的组织,即使是国家资本主义性的农村合作社,在农民自动自愿的原则下,也不应立即反对其成立和发展。
 (三)公营商业与私人商业的关系
国家经济与私人经济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关系,虽然二者性质上是对立的,今天还是要同时并存。国家的商业资本应该发挥其领导的任务,使私人资本主义的和前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在有益于商品流通和市场调剂的原则下活动。后者的活动虽不免随带着种种剥削和不利之处,但为着使农村千百万小生产者的商品能与城市工业品尽量扩展其交换范围,国家贸易机构和合作社还不能完全负担这个任务,则私人商业资本的活动也就是必需的。今天我们要是不在积极方面领导私人商业资本的活动,而主观地要在消极方面限制商人商业资本的活动,那就会犯极大的错误。有些局部地区的工作同志,他们对旧时的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的仇视观念还没有改变,他们宁可使农民手中的商品积滞不卖,而不愿给商人剥削,这种行动,其动机是保护农民的利益,结果却给予农民更大的失损。
我们当然不能无视资本主义的大商业在市场上与国家贸易机关的矛盾。这种矛盾需要用大力来作适度的斗争,给敢于在市场上投机垄断或竞买竞卖的商人以无情的打击,要他老老实实安好本分的在国家指导下进行经营管理。需要他做正当买卖,我们还是保护的。至于中小商人和肩挑负贩,情形更不一样。他们一般的依赖着小商品的快卖快买为有利,同时国家贸易机构的大规模活动还不能直接与小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发生关系,需要有千百万的供销合作社作为组织基础,然后才能与国家贸易机构联系起来。但是当供销合作社在质与量都还不能全部担当这一任务的时候,我们就得容许中小商人以至肩挑负贩有充分活动的自由,使它成为国家贸易机构的辅助力量。当旧日的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已被消灭,和前资本主义的商业行帮已不能垄断市场的新情况下,中小商人既有国家经济的保护,不至再受大商人的无理剥削,也就不会转过头去过份的剥削小生产者。过去因中小商人和中小城市迅速没落,私人的和官僚的商业资本极大部份集中于少数大都市。以致大都市资金过剩;而内地则资金不足。这种头脑的充血症和四肢的病血症到现在还没有加以克服。以全社会商业资本的构成来说,国际贸易的资本占有最大的百分比,在都市活动的商业资本居其次,而中小城市的商业资本则最为微弱(这种情形,我们也可以从外面买卖数额,票据交换数额,都市汇划数额,和对内地汇款的数额等等的对比上,可以看得出来)。这是显明的一幅半殖民地经济的图画,今天我们已把对外贸易在数量上限制了,这是改变这种倒立情势的第一步,继接着的工作,是要把涌塞于都市的资金动员到中小市城里去,动员到农村里去,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并使每一角落的小生产者的微小商品都能搜罗到市场里面来。
中小商业资本的发展,也发展了城乡资本主义的因素,但这在目前并不可怕,重要的问题是在使城乡的生产品能完成其交换的任务,使农工业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国家济经的扩大,社会主义经济成份的提高,必须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繁荣中才能逐步求得。在千百万小生产者的基础之上是建立不起社会主义来的,相当程度之内,我们不能阻止农村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只要我们同时不忘记使个体经济集体化,一刻也不松懈对合作运动的努力,以合作的生产方式来与自发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竞赛。我们惟有给农民以比资本主义更进步更有利的生产方式,才能有效阻遏资本主义的发展。至于整个方向的扭转,则有待于工业的强大和国家经济大大的扩展。
   (四)自由贸易的意义及其效果
七月五日华北人民政府所颁发展国内自由贸易的几项规定,是目前促进城乡交换扩大贸易范围的有效措施。军事迅将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胜利,经济方面的迫切任务,是在如何迅速完成我们统一的国民经济。
历史上,自区域经济过渡到国民经济,曾是以自由贸易和单一税为其中心政策。但今天我们的自由贸易,在意义上多少不同于资本主义初期的自由贸易。在资本主义初期,自由贸易只发展了资本主义,只对资产阶级有利,在我们这个时代,自由贸易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有利,尤其重要的是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对国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领导作用有利。社会主义性的国家经济,如没有一个广阔完整的统一市场,通过这个市场把各部份的经 密切联系起来,它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自由贸易在打破与改造自游击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的作用上,意义特别重要。今天一切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生产与分配,必须从全国着眼,不再从局部的地区打算。国内市场统一过程中,某些地区某些生产的调整是势所必然的。例如华北农村的手摇纺织工业,因受天津现代化纺织工厂恢复的影响而趋没落,这是不能挽救的。假如要在地方上限制洋纱而保护土纱,那我们就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对国民经济所发生的作用不是前进而是倒退,其他各解放区类似的情形曾经不少,我们实行自由贸易,目的是要撤除这些范围小天地的风吹即倒的竹篱笆,让进步的生产方式去打击落后的生产方式,并促起落后生产方式的自动改造,促成全国各地区的生产根据其有利条件而专业化,假如上海生产的火柴比山东便宜,那我们就让上海的火柴工业发展,山东的火柴工业改业。相反的,将来山东的卷烟工业会比上海更具有利的条件,那时我们就让上海的卷烟工业改业或迁移。这种例子应用到农业生产方面也是一样。各地工农业生产的改组,虽然并不专赖国内市场的自由贸易为武器,但显然的,自由贸易将是一项推动改组的有力武器。他与政府的领导与计划配合起来,就能最有效迅速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各个部分。
由于国民经济的市场统一而引起农工业生产的调整,必然会引起一些小的损失和痛苦,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小的损失会使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大的收获,一时的痛苦会换得长期的稳定。没有这一点忍性,我们就不可能迅速地建立和发展国民经济。
我们的道路是通过自由贸易创造统一市场,由统一市场调整国民经济的各部份,然后组织生产组织市场,达到自由贸易的逐步否定。
 (五)城乡商品交换的比价问题
促进城乡交换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工业品与农产品的交换比价问题。二者的比价如不得合理的解决,也足以阻碍城乡交换关系的发展。如农产品价格过高,会促使城市生活费用的高涨,增加工业品的生产成本;如农产品价格过低,又会削弱农民的购买力,限止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在旧中国社会里,农产品的价格经常低于他应得的价格水平。
虽然因长期的战争,农产品感到异常缺乏,但目前农产品与工业品的交换比价,不仅没有提高,而且还远低于战前。
现在我们拿天津来做例子,以两种农产品(棉花小米)和四种工业品(纱、煤、煤油、火柴)的比价来研究,且看下表:
农产品         西河花 元小米
工业品         (斤) (斤)
    │1935平均   583 3501
廿支纱 │1949.2月  600 6880
(件) │1949.6月  696 6940
    │1935平均    24  148
 煤  │1949.2月   54  621
(吨) │1949.6月   55  482
    │1935平均    24  146
煤油( │1949.2月   34  197
五加仑)│1949.6月  17.9 179
    │1935平均   156  935
火柴  │1949.2月  210 2389
(箱) │1949.6月  219 2181
在上列表格中,四种工业品与两种主要农产品交换的比价,四种工业品没有一种不较战前高出很多,举例来说:战前三五○一斤小米可以换一件纱,而本年六月则要六九四○斤小米才能换一件纱,几乎高出一倍。煤及火柴则达一倍以上。煤油上涨虽没有这样悬殊,较之战前也有农民吃亏不少。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煤、煤油及火柴三样物品,自天津解放以来(二月至六月),其对农产品的比价已逐渐下跌,这是好的现象。惟有纱的比价,却仍然继续上扬。
要抑抵工业品对农产品的比价,主要的要靠增加工业品的生产。这在本国所能生产的工业品,是不难逐步做到的。至于外来的工业品如煤油等类,在相当长时期内,可能继续保持高额的比价。在农村普遍需要的各种工业品中,纱布是大宗,纱价的过高,对于整个城乡交换关系会发生极大的不利影响。所以纱价的调整,应为国营中纺公司的重要任务。今天纱价高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市场投机家将纱布作为主要的投机对象,城市的需要量超过乡村的需要量。但这并不能作为我们长期使纱价高涨的理由,市场的重要物资如何不流入投机者之手,基本上还得依靠市场组织,而不能依靠价格(这是自由市场的法则),我们今天虽还不能否定自由市场,或者多多少少的还要依靠自由市场,然而国家经济却不能放弃领导和调节的任务,更不能用国家经济的力量去跟从自由市场。
国家经济的资本积累,应视各种商品的性质而运用不同的方法。象烟酒这类的消耗品或奢侈品,应该以超额利润来积累财富,并以之补贴其他无利小利的国营部门。至于一般生活资料的部门,应该以平均利润率为满足,生活资料价格的高涨,会提高一般生活费用,对农工业生产都形不利,就国家经济的本身来说,也会得不偿失。


第4版()
专栏:

  工业资料
 华北重工业区
 太原的工业概况
董英
太原是华北的重工业区,是阎匪几十年来高度榨娶剥削、掠劫人民的结晶。
今将太原工业概括的介绍如下:
一、电力:很不集中,主要有五处,计西北炼钢厂、城外发电厂、城内发电厂、机车厂、兰村纸厂。但由于锅炉失修,器材缺乏,实发电量很低。在阎匪时代管理不统一:电业处仅管城内发电厂,其余各厂自管。因此送电、配电、用电缺乏统一调配,对电力供应合理化牵制很大。太原战役中,全市高压、低压线路破坏很多,现正积极修复,将来太原市电力可基本上得到解决。
二、煤业:(甲)西由煤矿,采掘量为一亿两千万吨左右,职工人员共一千八百余名。过去最高日产量为一千八百吨。解放后积极修复输电线路,同时用汽泵抽水,于五月二日已正式出煤,日产六、七百吨。(乙)东山煤矿,可采掘量为一千二百余万吨,职工人员共七百六十余名,解放前最高日产二百吨左右,解放后五月十五日正式出煤,日产约百吨左右。(丙)富家滩煤矿,自一九四九年一月开始组织工人手工开采。此矿煤质适合炼焦,大都供给西北炼钢厂。目前日产五十吨,按装机器后日产将提高到五百吨以上。
三、西北炼钢厂,炼焦一九四八年平均月产量四五九七吨。炼铁一九四八年平均日产四七吨。产品有两种:高级铸铁与平炉炼钢铁。炼钢一九四八年平均月产量炭素钢八一五吨。轧钢一九四八年平均月产量一九四九吨(各种方钢、圆钢、铁轨、钢板、三角铁等)。此外尚有洋钉、制镍、电石厂设备,全厂职工人数二二三八名。
四、机械工业:太原的工业遭过两次洗劫。阎匪在抗日战争开始撤退时将一部份好的机械搬走,日本人占领太原后又将德国机械能搬走的全部搬走(据说阎匪回太原时仅有三百多台机器,后阎匪下令各厂拼命制造机器,直到我军围太原时还命令工人完成六千台机器。因是强迫工人制造的,故机器多不合用)。工厂计有西北制造厂,西北机车厂,西北育才厂等,工作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自造。生产成品有机车、机器及军火等。职工人数共一万二千余人。现一部分已开工。
五、窑业:(甲)西北洋灰厂,平均日产一九○吨左右。职工人数共五○四名、现已开工。(乙)西北窑厂、产品有耐火器材、磁器、玻璃等。职工人数共二一六名。
六、纺织工业:(甲)纺织职工人数三一八名。一部分织布机现已开工。(乙)西北毛织厂职工共一五五名,现已开工。(丙)太原织造厂,职工二六一名。
七、西北制纸厂:四月三十日已正式复工,日产包装纸一五○令。
八、西北火柴厂:最高产量每月四千箱。解放前日产二五箱。职工一七八名。
此外尚有面粉厂、纸烟厂、印刷厂、氧气厂、电化厂、制革厂、电气修理及器材厂、土木建设公司、植物汽油厂、榨油厂、酿造厂、自来水厂等工厂。


第4版()
专栏:

  农谣三首
刘振声
  一、
 
白马车,哗啦啦,
东邻的闺女回了娘家。
爹出来,背包袱;
娘出来,抱娃娃;
嫂嫂哥哥出来笑哈哈:
“妹妹,妹妹真见外,
这又不是外人家,
又送馍来又送面,
还拉来半车大北瓜。”
 
“嫂嫂哥哥别见笑,
今年不同往年价,
分下的园地粪土大,
长了满地的好庄稼。
单等过秋回娘家,
又是花生又是棉花!”
 
  二、
 
大生产,生产大,
年青人个个穿白褂,
男的女的都生产,
没娶的闺女也下地啦!
村南浇上半天地,
白白(儿)脸蛋红答答!
“小妹小妹你好劳动,
过秋找上个好婆家!”
 
  三、
 
拨工队,一窝蜂,
有老有小有青年,
上村西,转村南,
家家的活儿干个完,
又有说,又有笑,
不觉累来干的欢!
要问这办法谁发扬的,
人民的领袖毛主席!


第4版()
专栏:

  从战士中来,到战士中去。
——“上战场”,“赵喜来庆功”,“买卖公平”观后
羽山
六十七军战线文工团,在北平的许多人也许还不太知道它,但在二十兵团和别的兵团部队中,它却是个为广大指战员所热烈欢迎和熟知的。这是由于他们深入连队,和战士生活在一起,而又以文艺的武器忠诚地为兵服务的结果。
从“上战场”,“赵喜来庆功”,“买卖公平”,这三个短小的戏里,已经很确切地显示出他们为兵服务的成绩。这里所指的为兵服务,应该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帮助连队开展“兵演兵”的运动,一方面是文工团演戏给兵看。很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做到从战士中来到战士中去的普及而又提高的任务。毫无疑问,这一点,战线文工团是做得很不错的。
我们看到“买卖公平”,这就是根据“兵演兵”里,兵自己写的剧本来改编的,而“上战场”和“赵喜来庆功”,也是根据“兵演兵”创作中,提炼出的为兵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写出来的,所以使得这三个短小精悍的戏,能够得到广大指战员的欢迎。
在内容上,这三个戏都紧紧把握住部队当时的中心思想,“买卖公平”是教育战士在新区,更要很好地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保护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上战场”说明了解放战士如何诉苦翻心,以及解放军坚强的战斗意志。“赵喜来庆功”反映部队立功运动,如何有效地发挥了战士的热情积极和阶级觉悟,并在运动中改造了落后分子。这些主题都是很尖锐的。因为它们都有力的启发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阶级觉悟,鼓励着指战员发扬新英雄主义的思想,这样就直接而具体的解决了部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帮助了部队政治工作,因之战线文工团也就被部队党和首长所重视了。比如解放战士的问题,自从我军节节胜利,解放战士的成份增多(有的连队占百分之八十,一般都占一半左右),使这批解放战士认清蒋匪的欺骗蒙蔽,了解自己为人民作战,也为了自己的解放,这种启发他们阶级觉悟的工作,就非常重要。在“上战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被解决了(另外两个戏不再举例)。如此,这些戏的指导性就很强,影响就很大。
在形式上,这三个戏都短小精悍,布景简单,非常战斗化,不仅剧社可以演,战士们自己也能演。新鲜,活泼,兴奋鼓舞,里边有一些少见的表现手法,如“赵喜来庆功”最后一场,秧歌队当场翻筋斗,耍狗熊等,这很明显是从战士中来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一定为战士喜见乐闻的。其次把战斗动作舞蹈化和且歌且舞,如“上战场”中磨刺刀,擦枪,爆破的动作,“赵喜来庆功”中运炸药,刺杀,冲锋等场面,这是一种由农民的秧歌舞蹈发展成功的,适合表现战士的部队歌舞形式。很新颖和有创造性。
三个戏里,都有着很充实的部队生活,使台上的戏有形象,有血肉,表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特色,这也是成功的一大原因。
这里很明显地实践了毛主席的普及和提高的方针。由于战线文工团的同志们,深入连队帮助开展了“兵演兵”运动,很老实地做好了这一普及工作,所以他们就能够知道战士们喜闻乐见的是什么?就沿着兵的方向,根据兵的水准,吸取了兵的作品中的精华,加以洗炼和提高。据帮助过“兵演兵”的同志说,战士们自己的创作是非常丰富的,他们表现生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使用的形式都独具特点,不是我们文艺工作者所能想象得出来的。这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且经过战士们加工过的生活,成为萌芽状态的艺术,是更便利于作家和演员的进一步加工提高的。从战线文工团的演出中,使我们又一次生动而具体地认识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证明毛主席文艺方针的正确。要想把提高工作做好,首先要把普及工作做好,这个真理是不可改变的。
演员们也都能很生动的表演出战士的性格,特别是“上战场”里的王海,演的真是战士味十足,而且表现出王海的性格。他如班长,赵喜来等也演的不坏,两个老头儿演的相当成功,特别是赵喜来的爹,感情丰富,自然,动作简练,确切,毫不夸大的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
还应当提起的是:战线文工团的演出作风非常好,报告员报告时说:“买卖公平”二十五分钟,“上战场”四十八分钟,“赵喜来庆功”七十分钟,演出的结果几乎一点不差,有的还提前结束了。在城市里住惯的人,也许感觉不出有什么了不起,但在部队里,这却很重要,因为部队经常在练兵,打仗,行军中很紧张,剧社演出活动应当适应这种紧张、战斗的环境。同时部队一切事情也都要求准确,这种作风就成为很可贵的。
最后,我想简单的提出两个意见,首先我觉得这三个戏欢欣鼓舞,主题尖锐很好,但思想深度尚嫌不足,这里我指的是说明性和解决问题还不够深刻,还没有更紧的掌握住问题的最本质的那面,比如“上战场”里的王海,只表现了他如何积极,但感不到他为什么会这样积极的道理(对话里说了,但印象不深的),“赵喜来庆功”,只看出赵喜来现在立了功的热烈场面,而没有透露他怎么立的功,使人感觉不出他功臣的伟大劲来。在人物的刻划上多少显的不全面,典型性差,对这样的短剧如此要求,也许过苛了吧!但我要提出来只是希望战线文工团的同志们,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后能注意这一问题,以便创作出更成功的作品。其次,由于许多东西从“兵演兵”中吸取来的,有的地方感到形式不统一,有的东西放到里边不调和,如“赵喜来庆功”最后一场,翻筋斗,耍狗熊。这是不是可以进一步加工呢!提出来做为研究,意见不一定正确。末了希望战线文工团的演员们,注意爱惜自己的嗓子,唱和说话声音的沙唾,是多少影响戏的演出效果的吧。


第4版()
专栏:

  从悼念季米特洛夫想起
王子雄
列宁说:“大约在半世纪前,大约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空前野蛮和反动的沙皇政权压迫之下的俄国的进步思想,曾热望地寻找正确的革命理论,非常热心和精密地探索欧美在这方面的‘最新的思想’。……”
俄罗斯民族与保加利亚是有着传统的深厚的友谊的,在屠格涅夫的名著“前夜”里所描写的革命的典型——保加利亚青年英莎罗夫,和俄罗斯优秀的革命女儿爱仑娜的关系,就曾给我们带来过这种伟大的启示。
但是,一世纪的时间,两代人的生活。今天,莫斯科的千百万劳动人民却在为保加利亚革命的星辰——季米特洛夫的殒落而哀悼。看一看新闻的报导吧:
“这是最后的送别……出殡行列向白俄罗斯火车站出发,灵柩后面为手执鲜花的人流。高尔基大街及其邻近的小街上,汇集着成千成万的劳动人民,向这位列宁、斯大林伟大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英勇斗士致最后的敬意。”象赫尔琴所说的,半解放的西方骄傲地轻视俄国,而俄国开明的知识分子羡慕地望着兄长们的幸福,那个时期已经过去了。俄国怀有进步思想的人们在大陆上到处逃亡、寻找、苦恼而惶急的情形,也已经过去了。现在,俄罗斯已经走在大陆的最前面,俄罗斯反而成了革命与幸福的故乡,只有在这里,欧洲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人物才会受到最多与最高的尊敬;只有在这里,人类才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也只有在这里,全世界的人民,心与心,行动与行动,才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亲密起来,这真真是国际主义的胜利!
现在,“战争贩子”不是拼命在叫嚣着要捍卫和平,捍卫欧洲的文化么?或者照邱吉尔的话来说,不是要保卫“基督教文明”么?但是,人们都很清楚,“北大西洋公约”之不是为了保卫和平与文明,一若手枪之不是用来装饰客厅一样。象邱吉尔那样的忘恩负义之徒,对于苏联曾经牺牲了千万的生命,被涂炭了一半的国土而把人类从法西斯魔掌中拯救出来这一事实,居然就忘记得干干净净了。到底是谁保存了文化?到底文明是在那一边?这还不够明白么!
现在,美帝国主义正极力在传布那种侵略的所谓“世界主义”,那就是说要把全世界成为美国的市场、银钱兑换所与证券交易所这一勾当。不是美帝正在加紧对各国的间谍活动吗?不是美帝正利用着米克拉兹科的“绿色国际”来进行“自由欧洲委员会”的阴谋活动吗?只要人们想到为什么美国要提审共产党人,为什么法国与意大利要拒绝我国和平代表团与工联代表团的入境,那末“世界主义”的真义就很明白了。
从悼念季米特洛夫,使人们懂得:谁是真真的和平与文明的保卫者,谁是真正酷爱世界各国的人民象自己的弟兄;从悼念季米特洛夫,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国际主义”,什么叫“世界主义”!


第4版()
专栏:

  “炮弹”观后
陈适今
“炮弹”是东北军区政治宣传队为配合城乡政策的转变和工业建设这一当前中心任务而演出的一个话剧,内容反映并解决工业建设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就其抓紧政策反映并指导现实的性格和成就说,是可以和东电的“桥”有同样教育意义的。下面联系今后文艺工作方面,写出一点个人的感想。
这剧的题材是着重在传达政策,说明问题,故事性并不强。但在剧作者的适当处理下,使各种现实问题得到合理的表现和解决,在剧情上演技上都没有加什么不必要的装饰和渲染,而给观众的印象却是亲切紧张鲜明有力,没有生硬或沉闷的感觉,使这剧的教育性和艺术性同样达到了一定效果,完成了目前一切部门都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要求。
过去有些人,尤其是残留着“为艺术而艺术”错误观念的人们,常是以为这样作将形成说教式或标语口号化,减低了艺术效果。现在由于这个剧的演出,我们知道艺术与政策和现实是可能很好结合相互为用的,不但不会削弱艺术性,而将加强它的艺术效果。这说明只要处理得好,观众一样会“喜见乐闻”的,问题只在文艺工作者对政策的认识如何,对现实的体验如何,以及个人的艺术修养如何而已。
这个剧是由批评我们工业建设方面上级工干(总厂长)的一些缺点写起的,因为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已转向建设,那么在表现各种艺术形式上的,就该不止为加强或统一斗争情绪的激励和表扬,同时也应该对工作及现实中产生的缺点和不正确作风加以分析和批判。象这个剧所表现的,使群众认识到工业建设方面的一些缺欠实事求是地加以改进,达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就可以加强教育作用,这一点,也许是值得我们文艺工作者参考采用的。
过去我们在土地改革的题材上,很少利用话剧这形式。今天由于形势开展,我们的工作对象不同了,我们的题材是复杂和多样性了,人物个性比较进一步要掌握了。因之对于各种艺术形式的适当利用,就有基于从现实要求出发重新加以考虑的必要了。象这个剧所表现的经济建设方面一些复杂问题的暴露和解决,假如由秧歌或旧剧来负担,就不大容易胜任,所以就采用了话剧形式。
“炮弹”是以突击式的短时间编、导、演出的,这才能配合政策作到及时反映现实和指导现实的作用。自然也得注意准备工作,如深刻体验工农兵生活,分析现实情况,学习理论和政策,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使现实和政策与艺术很自然的相结合,写出深刻、有血有肉的指导现实的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