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49-11-21

1949-11-21新闻联播 文字版

评“山河泪”

第8版()<br/>专栏:<br/><br/>  评“山河泪”<br/>  唐丁<br/> 在北京,“山河泪”还是初度上演,它的内容,正如广告所揭载的,描写的是“国恨家仇,泪洒山河”。<br/> 在一年前的香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之下,各方面受到很多限制,而要拍摄这样一张以北方生活为背景,以北方农民为主要人物的片子,的确是有不少困难的。导演和演员们的努力,他们对于北方、对于苦难的农村寄以无穷怀念的心情,我们是可以了解到,也觉得是值得尊敬的。<br/> 那集中的悲剧的故事,那紧张的场面,曾使小市民观众心弦激动,在对地主、恶霸、汉奸的仇恨上,也有着较强烈的教育意义。<br/> 在最近一二年出的电影片子里,除了“万家灯火”、“祥林嫂”等等,“山河泪”也可以算是有着一定分量的片子之一。<br/> 但我们并不能就此满足,我们觉得,在“山河泪”里,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即使是在那样的境况之下拍摄的吧,在某些重要的关键上,还是应该考虑到的。<br/> 首先使我们想到的问题是:主要人物成庆根,他参加的军队究竟是什么军队?是八路军游击队吗?还是国民党军队?<br/> 如果说他参加的是八路军游击队,那末他参军四年多,应该有了相当的政治认识,阶级觉悟,他不会那么想家,以至开小差。到家以后,那么许多事变集中到头上时,他也不会仅仅是个人的反抗,他一定会说服、教育他的父母、妻子、妹妹;他一定会宣传,组织他的村人,对敌人、汉奸、地主进行各种合法的或不合法的斗争。这才是典型的八路军游击队。但成庆根并不是这样。<br/> 那末是国民党军队吗?成庆根是被乡长派丁派到队伍上去的,那末应该是国民党的军队了。但是,却没有把国民党军队的本质表现出来,常常使观众很模糊,因为那部队的生活是游击队式的,他们离敌人又那么近。国民党的军队,在抗战已经四年多的时候,即是说,他们已经由消极抗战而变为露骨的积极反共、反人民,发生了象皖南事变那样重大的事件之后,他们真还有坚持在北方的吗?真还有敢于活动在沦陷区边缘的吗?这是真实的吗?事实是:国民党军队就在日本帝国主义者刚刚侵入华北的当时,早已逃之夭夭了。不逃的也有,不是消极抗战,就是与日冠勾结,或是完全投敌成了伪军,掉转枪头,来积极反共了。那成庆根回家后,汉奸乡长口口声声称他是“抗日军队”的军队,到底是什么军队呢!<br/> 其次使我们想到的问题是:成庆根的家庭,究竟是什么成份?是中农吗?还是贫农?<br/> 说是中农吧,他们好象又靠着租种白老爷的地过活,受着剥削的,二丫头也在给白老爷揽着羊。而且他们一年吃不上几回白面,成庆根的父亲病了,除了以媳妇的肉体去换得一点白少爷的虚假的接济外,又象别无办法了。根据这些情形,似乎不能算是一个中农的家庭。<br/> 是贫农吗?女儿、媳妇又打扮得那样漂亮,窑洞门前还有着一盘大石碾,女儿出嫁时,来帮忙的也都不是贫农妇女。而整个片子,儿女的情趣胜过于对劳动的刻划。从地主方面看来他要谋骗贫农的女儿时,不会单纯的用权势,用政治的地位,更多的时候是靠经济剥削的武器,来威胁,来诱致,使贫农不得不上他的圈套。虽然电影里也有这企图,但不明显、不突出、不强烈、不能对观众起揭发与教育的作用。<br/> 而所谓“国恨家仇”,实际上国恨是轻描淡写,完全没有力量的。家仇呢?也只集中在两个年青女人的被霸占的悲剧故事上。<br/> 对于农民的生活、感情的刻划,和现实有着不小的距离,它是蒙上了知识分子的趣味和不少想象的成份的。比如庆根回家的场面,他和他妹妹、母亲、妻子相见时,都是紧紧的拥抱。在中国,在北方农村里,我们好象还不曾见过和听过农民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感情的。庆根夫妇见面的欢快,也决不是庸俗的一件衣料,一面镜子,或炕头上的缠绵所能充分表现的。<br/> 农民爱他们的亲属,也爱他们的土地、牲畜。电影里写成庆根父亲和妻子,听说庆根归来,把正在耕地的牲口抛下不顾就走了。狂热的知识分子也许是这样,在勤劳的靠土地、牲畜生活的农民则未必如此。<br/> 而最使我们不能释然于怀的,是电影里对庆根的母亲和妻子品质的刻划。不错,她们是被压迫,被蹂躏的,但她们是正直的农民。在对白少爷侮辱她们这问题上,很少看见她们的矛盾和反抗。妻子是让事件容忍到庆根回家后不能不解决时才考虑到的,而解决的唯一的路是自寻短见。观众看到这里,就会很自然的提出这样的问题来的吧?如果庆根不回来的话,难道就一直让这情况延续下去吗?母亲的态度呢?她对媳妇同情、谅解是对的,但开始时几乎有点默契与怂恿的样子,是可以考虑的。<br/> 我们不能说没有如上的情形,但这只应在对农民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场合才有意义,在“山河泪”这样的故事里,在观众寄予全部同情的人物身上,不细致地表现她们内心的矛盾,不完善地表现她们阶级的品质,就不能不使我们觉得遗憾,也不能不减弱人物对观众的感染力。<br/> 对于“山河泪”的意见,就讲出这些。也许对于在那样的境况之下拍摄的片子,这要求是较高较苛了些。但对于今后继续努力来表现新的社会,新的人物,新的事件的人民电影艺术工作者,寄予我们热切的希望,“爱之也深,求之也苛”,大概这不算过份吧!

谈小组讨论会的记录

第8版()<br/>专栏:<br/><br/>  谈小组讨论会的记录<br/>  张良宸<br/> 政治课的小组讨论,已经举行过多次了,但是我们的会议记录还做不好。最初有些同学们推说“不会记,记不好”,就永远让别人记;做记录的同学对于“怎样记录”,也没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有的记录者在全篇记录里参加了很多自己的意见;严重些的,甚至有意无意的修改了人家的意见,造成“合己则留”“不合则删”的情形。有的则是记了很多美丽的词藻,没有抓着发言的重心,让人看了很难体会到发言人的原意是什么。另外还有些记录者,在讨论会上一言不发,好象做了记录就没有功夫参加讨论了。还有些记录者则根本不负责任,没有用心听,也没有用心记,开会两三点钟,只记录了短短几行。还有一般的通病是开头时记得较详细,后来渐次递减,到最后就完全忘记自己的责任,也就完全放弃记录。<br/> 记录究竟应该怎样做呢?根据我们所发现的毛病,归纳出几个要注意的事项:第一,应该完全客观的把别人的意见记录下来,不能掺杂记录者个人的意见。第二,要抓住发言的中心。发言人讲话很快,一般的既不能使用速记的方法,就应扼要的择其围绕讨论中心的意见记录下来。<br/> 在小组讨论中,最好使用原始的记录法,把每个人讲的话,个别的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使人看了可以略知讨论时的情形,同时也可以知道那些人讲话太多或太少,对于下次的小组讨论会是有帮助的。为了能够在会后很快的做一个总结,做记录的可以在每个人发言里,随时把最重要的用笔划出。并且应该在全篇记录的后面,把已得到的结论,未解决的问题分别写下来,使人看了容易抓住整个会的情形。<br/> 做记录不应该只由几个人专门去搞,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在小组中最好是轮流做记录,每个人应该争取和重视学习记录工作的机会。

黑石坡煤窑演义(34)

第8版()<br/>专栏:<br/><br/>  黑石坡煤窑演义 (34)<br/> 下部<br/> 三十一 解放  三十二 假斗  三十三 老尹   三十四 别闷<br/> 三十五 斗争  三十六 说窑  三十七 担硔   三十八讨论<br/> 三十九 坦白  四十  老白  四十一 爆发   四十二 教化<br/> 四十三 整顿  四十四 计划  四十五 决心   四十六 窑底<br/> 四十七 阻碍  四十八 顺利  四十九 安顿   五十  打水<br/> 五十一 问题  五十二 元宵  五十三 波折   五十四 办法<br/> 五十五 出七  五十六 硬风  五十七 胜利   五十八 庆祝<br/> 五十九 入党  六十  根基<br/> 三十一 解放<br/> 一九四七年四月,原来华北晋察冀解放区的人民解放军,对正太铁路发动了进攻,不几天,铁路东起获鹿西到寿阳就全部解放;五月初,人民解放军进入阳泉。<br/> 解放军的炮声一响,世道就天翻地覆。阳泉快要解放的时候,单那几个大矿里的情景,也是澈头澈尾变了样。那阵子,汉奸阎锡山的队伍一面慌忙打点着撒腿跑,一面又凶虎虎地发号令、吹大气,强迫窑黑们破坏矿。窑黑们呢,却谁也看不出是股什么劲头,连平日半死不活的也都活跳起来了,大家如胶似漆地拧成一气,狠狠地跟敌人干!怎么干?敌人叫破坏机器,他们就躲就藏;给敌人抓住了,就泡蘑茹,要不就钻空子把机器拆了,连同煤车、铁轨等等,给藏到窑底的积水里边……反正大家一条心,变着法儿,反抗敌人,保证窑矿。<br/> 大三和拴成弟兄们也和大家一样,没明没夜紧紧张张地干了一两天。直到解放的第二天响午,他们才就伴回去。当时他三人都高兴得说不出话,拴成弟兄俩光顾着一边走一边不停地瞎唱,大三更象一炉快灭火添了干柴又着旺了一般,仰着脖子,大摔着胳膊,挺神气地直往前迈着大步。<br/> 但黑石坡村却冷清清地,还没汉奸阎锡山“复兴”回来那么烘火。大三他们回村转游了两天,街里却轻易见不着人,就是碰对了遇到三两个,也都是悄言悄语地说不上几句,又赶紧走了。后来大三碰见小洋鬼,就问道:“这人们哪去啦?怎么都躲躲闪闪地!”小洋鬼扑展着眼皮悄悄说:“人们正着怕哩!说是共产党来了杀人煮人,鸡犬不留……”大三一听就冒火,指着小洋鬼鼻子道:“肏他妈的瞎扯!没见那过往的队伍么?”小洋鬼说:“那队伍倒真是不打不骂的,可喜人哩!”说着,他却压低嗓门,靠近大三肩膀说:“可人们说是先甜后辣!你不记得‘共产杀人如……’”大三两眼瞪得鼓鼓地,胳膊一挥道:“人家杀几个煮几个汉奸阎军,我挨火烧刀砍也乐意!”小洋鬼忙捂住他的嘴,可他一把推开小洋鬼,直冲冲走了。<br/> 大三又碰见了扁小。扁小告给他:聚宝一家子早在半月前就去了太原,家里丢下乾大脑看管,乾大脑后来也跟炮楼上的阎军跑了;扁小又悄悄说:“白泉家还在。聚宝叫她走,她是死也不。”停了停,扁小又道:“唉!她一家子死的死了,没死的也逃荒走了口,落得她连个歇脚安身的地势也没有的!”大三象没听这些,只问道:“玉宝呢?”扁小说:“他还在。这些天八路队伍往来路过的没人张罗,听说就是他跟林宝俩人在招呼。”大三大吃一惊,心想又是他在拿事?于是他忙撇过扁小,去寻拴成商议,想明天上荫营寻老白去。<br/> 明天,却有个八路军办公的到了村里,听说是来叫玉宝林宝去区里开会;大三和拴成也就没去荫营,想等着看看再说。到第二天黑夜,林宝他们开会回来了,拴成就赶忙问林宝开了什么会,林宝说:“哎呀!闹不清嘛!光说是叫老百姓报仇翻身,还说让咱村七天就要办成,别也没说什么,再就是听说乾大脑没跑脱,给八路军抓住了,这会在区里扣着。”拴成道:“这我听说来着。牛宝那伙自卫团也给抓住了,又放回来了。可你说这仇怎么报?这七天尽办些什么?”林宝说:“可就是闹不清嘛!区上说是三两天就派办工作的下来。嗨,谁可知道怎么闹哩!拴成叔,我看你来干吧!咱这人老心眼笨的,这这……”拴成忙说他也不行,并问:“怎么人家又找上了玉宝?”林宝说:“谁可知道呀!反正八路军队伍刚一到,他就出头支应人家。唉,这咱可没法闹!这这……”拴成说:“等区里办公的来了再说吧!”说完,拴成就走了。

“我的儿子”

第8版()<br/>专栏:<br/><br/>  “我的儿子”<br/>  岑风<br/> 柯歇伐雅著 左海译 时代出版社印行<br/> 本书为法捷耶夫名著“青年近卫军”主人公之一奥列格·柯歇伏亦的母亲的回忆录。<br/> 一九二六年六月八日,奥列格诞生于契尔尼高夫州的普利路基城。<br/> 这位伟大的母亲,对儿子的教养是完全正确的:“我最努力做的,是鼓励他成为一个诚实坦白的人,对于人们所有的一切善举能够同情,对‘善’和‘真’能够体会,对待朋友能够留神”。因此,“从小,奥列格在一切事情上都是个诚实的人。在小事情上,他不欺骗我们;在大事情上,当他与强敌进行可怕的斗争而需要为祖国牺牲生命的时候,也不欺骗任何人”。<br/> 一九三四年九月七日,奥利格成为“少年先锋队员”,宣誓:“坚持列宁史大林的事业。”<br/> 少年的奥列格,简直什么都喜欢:天,象棋,德聂泊尔河,化学,星辰,学校,同学,地理,家园,花,足球,书和电影,历史和数学,同孩子们顽皮和射击,动物,鱼,鸟,自己手里的锤和铲……他最崇拜的英雄人物是:夏伯阳、保尔·柯察金;但最接近他的心和理性的,是政治委员德米特里·富曼诺夫。<br/> 一九四○年终,奥列格做了共青团员。他曾对同学说:“我有一个妈妈——但不单是妈妈,也是我的同志。”而母亲呢,“我因为自己的儿子而骄傲,我常和他手牵手走着。我充满了做母亲的得意,我想叫人们止步,对他们说:‘看啊!我有着怎样的儿子!’”<br/>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希特勒向苏联人民进攻了。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日清晨,德寇占领了奥列格的家乡,开始表演出一切“强盗”“禽兽”的行为。<br/> 奥列格已不是那个在不久之前,还幻想着浪漫主义色彩的业迹,和自己心爱的英雄的快乐少年了。在他前面已展开了尖锐的,不可避免的,同敌人的斗争,而他,已大无畏地步入了这个生死的斗争。<br/> 为了执行“在敌人背后,消灭敌人”的光荣任务,数目超过一百的“青年近卫军”宣告成立了,奥列格是共青团书记兼政治委员;指挥员是伊凡·杜尔根尼奇·万亚,谢廖萨,刘巴,邬丽尼都是参谋总部的负责人。亚光荣的爱国斗争开始了:武器是“取给”于德军的;斗争的方式是多种的——烧仓库,袭击敌人,传播莫斯科的消息,炸毁敌军卡车,……。到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初,“孩子们”已从敌人那儿取得了十五架自动枪,八十管步枪,三百枚手榴弹,十枝手枪,一万五千发子弹,六十五公斤炸药……。<br/> 接着,史大林格勒城下的敌军开始溃退了。“青年近卫军”们,当然不只是敌人溃退时的旁观者。夜里收取和印刷的苏联情报局的战报,白天已黏贴在克拉斯诺顿的墙上、柱上和附近的村落中了。他们解除了少数“溃兵”的武装;并且杀死了“腼颜事仇”的伪警察——每天,同志们到奥列格这儿来,报告完成了的战斗使命,再接受新的任务。奥列格的母亲,外祖母,舅父都加入战斗。<br/> 然而,一九四三年元旦,“青年近卫军”的组织被“出卖”了,整个克拉斯诺顿城陷入“逮捕”“屠杀”的恐怖中。<br/> 垂死的德寇,逮捕了大批的“青年近卫军”和“嫌疑犯”“牵连犯”。奥列格的母亲,外祖母,舅父也受到“拘禁”和“毒打”……。<br/> 当一九四三年二月十四日,红军解放了克拉斯诺顿城时,在一百零三个青年近卫军中生还的只有八人;其余的都为着祖国而牺牲了。<br/> 奥列格是在“出走”的途中被捕的。当德寇的“警察局长”问奥列格,什么力量迫使他组织战斗队伍的时候,他答道:“爱祖国,和恨你们这些叛徒!”<br/> 在牢房里,奥列格劝告着所有被捕的人:“同志们,我们光荣地活,也光荣地死!”在德寇“宪兵队”经过酷刑后,全身都打伤了,残废了,但没有变节,而且总是坚决的对那些年长的同志们说:“别让那些刽子手们得意!别让他们以为我们是怕死的。坚持下去,同志们!我们的人会知道一切的,我们不会被遗忘的……。”<br/> 在末次审问时,在死刑之前,他说道:“关于‘青年近卫军’的工作,别讯问我了。我一个字也不会说的。还有,你们应该记住:苏维埃的青年,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向你们屈膝的——即使是死的时候也是站着的”。<br/>   ×         ×          ×<br/> 上面是本书的大概——只是一册两百多页的“回忆录”,然而它却充分地描绘出:苏维埃的青年,苏维埃的母亲……是怎样地为着祖国人民的幸福;为着人类的解放与美好将来;在斯大林的旗帜下,贡献出整个生命。这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的结合;这是“母爱”与“祖国爱”的伟大的统一。<br/> 在“旭日初升”的新中国;在一切人民解放斗争的场合;都需要象奥列格这样的青年,象柯歇伐雅这样的母亲。<br/> 我愿意诚挚地把这本书推荐给:爱好与敬仰“青年近卫军”的读者们!

新的考试方法

第8版()<br/>专栏:<br/><br/>  新的考试方法<br/>  胡金泉<br/> 在解放以前,学校中的所谓“考试”,只是为了向家长报销而决定同学“分数”的一种形式,有的甚至被反动派利用作束缚学生思想、行动的工具。而现在,考试的目的,应当是检查总结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心得,而不是要使同学死扣书本和背教条。通过考试,使同学们的学习更热烈、更积极。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br/> 然而新的考试方法,在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大家都在实际中摸索。现在我把北京市立师范学校新近由同学、教师们共同研究所得的考试方法介绍一下。<br/> 根据教导处规定考试日期的前一周,做为同学们的“考试准备周”,在这一周里,一方面先生在教学进行时,可以稍慢一些,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提出大部同学所不了解的问题,由先生来解答;另一方面,由先生把这一阶段所讲的功课,摘出要点,并且根据教学主要内容,扼要地给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让同学深刻学习。<br/> 虽然,考试前先生给出了题,可是考试时的题目,并不就是那里边的题,但是如果同学们真正能够彻底的了解那些问题的精神,也就是彻底了解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考试时,一定能够答上来。<br/> 当先生给出完了题后,同学们在温课时,必须要发挥学习小组的最高效能,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温课。<br/> 进行考试时,学生会和教导处及各班的学习委员,要鼓励小组与小组间的挑战,班与班之间的挑战。在考试完毕后,评定成绩时,要把个人和小组与小组间及班与班之间的成绩结合起来,不只是评定个人成绩,而且还要评定学习小组的成绩,评定一班的成绩。好的表扬,次的鼓励,以提高大家的学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