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评“山河泪”
  唐丁
在北京,“山河泪”还是初度上演,它的内容,正如广告所揭载的,描写的是“国恨家仇,泪洒山河”。
在一年前的香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之下,各方面受到很多限制,而要拍摄这样一张以北方生活为背景,以北方农民为主要人物的片子,的确是有不少困难的。导演和演员们的努力,他们对于北方、对于苦难的农村寄以无穷怀念的心情,我们是可以了解到,也觉得是值得尊敬的。
那集中的悲剧的故事,那紧张的场面,曾使小市民观众心弦激动,在对地主、恶霸、汉奸的仇恨上,也有着较强烈的教育意义。
在最近一二年出的电影片子里,除了“万家灯火”、“祥林嫂”等等,“山河泪”也可以算是有着一定分量的片子之一。
但我们并不能就此满足,我们觉得,在“山河泪”里,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即使是在那样的境况之下拍摄的吧,在某些重要的关键上,还是应该考虑到的。
首先使我们想到的问题是:主要人物成庆根,他参加的军队究竟是什么军队?是八路军游击队吗?还是国民党军队?
如果说他参加的是八路军游击队,那末他参军四年多,应该有了相当的政治认识,阶级觉悟,他不会那么想家,以至开小差。到家以后,那么许多事变集中到头上时,他也不会仅仅是个人的反抗,他一定会说服、教育他的父母、妻子、妹妹;他一定会宣传,组织他的村人,对敌人、汉奸、地主进行各种合法的或不合法的斗争。这才是典型的八路军游击队。但成庆根并不是这样。
那末是国民党军队吗?成庆根是被乡长派丁派到队伍上去的,那末应该是国民党的军队了。但是,却没有把国民党军队的本质表现出来,常常使观众很模糊,因为那部队的生活是游击队式的,他们离敌人又那么近。国民党的军队,在抗战已经四年多的时候,即是说,他们已经由消极抗战而变为露骨的积极反共、反人民,发生了象皖南事变那样重大的事件之后,他们真还有坚持在北方的吗?真还有敢于活动在沦陷区边缘的吗?这是真实的吗?事实是:国民党军队就在日本帝国主义者刚刚侵入华北的当时,早已逃之夭夭了。不逃的也有,不是消极抗战,就是与日冠勾结,或是完全投敌成了伪军,掉转枪头,来积极反共了。那成庆根回家后,汉奸乡长口口声声称他是“抗日军队”的军队,到底是什么军队呢!
其次使我们想到的问题是:成庆根的家庭,究竟是什么成份?是中农吗?还是贫农?
说是中农吧,他们好象又靠着租种白老爷的地过活,受着剥削的,二丫头也在给白老爷揽着羊。而且他们一年吃不上几回白面,成庆根的父亲病了,除了以媳妇的肉体去换得一点白少爷的虚假的接济外,又象别无办法了。根据这些情形,似乎不能算是一个中农的家庭。
是贫农吗?女儿、媳妇又打扮得那样漂亮,窑洞门前还有着一盘大石碾,女儿出嫁时,来帮忙的也都不是贫农妇女。而整个片子,儿女的情趣胜过于对劳动的刻划。从地主方面看来他要谋骗贫农的女儿时,不会单纯的用权势,用政治的地位,更多的时候是靠经济剥削的武器,来威胁,来诱致,使贫农不得不上他的圈套。虽然电影里也有这企图,但不明显、不突出、不强烈、不能对观众起揭发与教育的作用。
而所谓“国恨家仇”,实际上国恨是轻描淡写,完全没有力量的。家仇呢?也只集中在两个年青女人的被霸占的悲剧故事上。
对于农民的生活、感情的刻划,和现实有着不小的距离,它是蒙上了知识分子的趣味和不少想象的成份的。比如庆根回家的场面,他和他妹妹、母亲、妻子相见时,都是紧紧的拥抱。在中国,在北方农村里,我们好象还不曾见过和听过农民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感情的。庆根夫妇见面的欢快,也决不是庸俗的一件衣料,一面镜子,或炕头上的缠绵所能充分表现的。
农民爱他们的亲属,也爱他们的土地、牲畜。电影里写成庆根父亲和妻子,听说庆根归来,把正在耕地的牲口抛下不顾就走了。狂热的知识分子也许是这样,在勤劳的靠土地、牲畜生活的农民则未必如此。
而最使我们不能释然于怀的,是电影里对庆根的母亲和妻子品质的刻划。不错,她们是被压迫,被蹂躏的,但她们是正直的农民。在对白少爷侮辱她们这问题上,很少看见她们的矛盾和反抗。妻子是让事件容忍到庆根回家后不能不解决时才考虑到的,而解决的唯一的路是自寻短见。观众看到这里,就会很自然的提出这样的问题来的吧?如果庆根不回来的话,难道就一直让这情况延续下去吗?母亲的态度呢?她对媳妇同情、谅解是对的,但开始时几乎有点默契与怂恿的样子,是可以考虑的。
我们不能说没有如上的情形,但这只应在对农民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场合才有意义,在“山河泪”这样的故事里,在观众寄予全部同情的人物身上,不细致地表现她们内心的矛盾,不完善地表现她们阶级的品质,就不能不使我们觉得遗憾,也不能不减弱人物对观众的感染力。
对于“山河泪”的意见,就讲出这些。也许对于在那样的境况之下拍摄的片子,这要求是较高较苛了些。但对于今后继续努力来表现新的社会,新的人物,新的事件的人民电影艺术工作者,寄予我们热切的希望,“爱之也深,求之也苛”,大概这不算过份吧!


第8版()
专栏:

  谈小组讨论会的记录
  张良宸
政治课的小组讨论,已经举行过多次了,但是我们的会议记录还做不好。最初有些同学们推说“不会记,记不好”,就永远让别人记;做记录的同学对于“怎样记录”,也没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有的记录者在全篇记录里参加了很多自己的意见;严重些的,甚至有意无意的修改了人家的意见,造成“合己则留”“不合则删”的情形。有的则是记了很多美丽的词藻,没有抓着发言的重心,让人看了很难体会到发言人的原意是什么。另外还有些记录者,在讨论会上一言不发,好象做了记录就没有功夫参加讨论了。还有些记录者则根本不负责任,没有用心听,也没有用心记,开会两三点钟,只记录了短短几行。还有一般的通病是开头时记得较详细,后来渐次递减,到最后就完全忘记自己的责任,也就完全放弃记录。
记录究竟应该怎样做呢?根据我们所发现的毛病,归纳出几个要注意的事项:第一,应该完全客观的把别人的意见记录下来,不能掺杂记录者个人的意见。第二,要抓住发言的中心。发言人讲话很快,一般的既不能使用速记的方法,就应扼要的择其围绕讨论中心的意见记录下来。
在小组讨论中,最好使用原始的记录法,把每个人讲的话,个别的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使人看了可以略知讨论时的情形,同时也可以知道那些人讲话太多或太少,对于下次的小组讨论会是有帮助的。为了能够在会后很快的做一个总结,做记录的可以在每个人发言里,随时把最重要的用笔划出。并且应该在全篇记录的后面,把已得到的结论,未解决的问题分别写下来,使人看了容易抓住整个会的情形。
做记录不应该只由几个人专门去搞,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在小组中最好是轮流做记录,每个人应该争取和重视学习记录工作的机会。


第8版()
专栏:

  黑石坡煤窑演义 (34)
下部
三十一 解放  三十二 假斗  三十三 老尹   三十四 别闷
三十五 斗争  三十六 说窑  三十七 担硔   三十八讨论
三十九 坦白  四十  老白  四十一 爆发   四十二 教化
四十三 整顿  四十四 计划  四十五 决心   四十六 窑底
四十七 阻碍  四十八 顺利  四十九 安顿   五十  打水
五十一 问题  五十二 元宵  五十三 波折   五十四 办法
五十五 出七  五十六 硬风  五十七 胜利   五十八 庆祝
五十九 入党  六十  根基
三十一 解放
一九四七年四月,原来华北晋察冀解放区的人民解放军,对正太铁路发动了进攻,不几天,铁路东起获鹿西到寿阳就全部解放;五月初,人民解放军进入阳泉。
解放军的炮声一响,世道就天翻地覆。阳泉快要解放的时候,单那几个大矿里的情景,也是澈头澈尾变了样。那阵子,汉奸阎锡山的队伍一面慌忙打点着撒腿跑,一面又凶虎虎地发号令、吹大气,强迫窑黑们破坏矿。窑黑们呢,却谁也看不出是股什么劲头,连平日半死不活的也都活跳起来了,大家如胶似漆地拧成一气,狠狠地跟敌人干!怎么干?敌人叫破坏机器,他们就躲就藏;给敌人抓住了,就泡蘑茹,要不就钻空子把机器拆了,连同煤车、铁轨等等,给藏到窑底的积水里边……反正大家一条心,变着法儿,反抗敌人,保证窑矿。
大三和拴成弟兄们也和大家一样,没明没夜紧紧张张地干了一两天。直到解放的第二天响午,他们才就伴回去。当时他三人都高兴得说不出话,拴成弟兄俩光顾着一边走一边不停地瞎唱,大三更象一炉快灭火添了干柴又着旺了一般,仰着脖子,大摔着胳膊,挺神气地直往前迈着大步。
但黑石坡村却冷清清地,还没汉奸阎锡山“复兴”回来那么烘火。大三他们回村转游了两天,街里却轻易见不着人,就是碰对了遇到三两个,也都是悄言悄语地说不上几句,又赶紧走了。后来大三碰见小洋鬼,就问道:“这人们哪去啦?怎么都躲躲闪闪地!”小洋鬼扑展着眼皮悄悄说:“人们正着怕哩!说是共产党来了杀人煮人,鸡犬不留……”大三一听就冒火,指着小洋鬼鼻子道:“肏他妈的瞎扯!没见那过往的队伍么?”小洋鬼说:“那队伍倒真是不打不骂的,可喜人哩!”说着,他却压低嗓门,靠近大三肩膀说:“可人们说是先甜后辣!你不记得‘共产杀人如……’”大三两眼瞪得鼓鼓地,胳膊一挥道:“人家杀几个煮几个汉奸阎军,我挨火烧刀砍也乐意!”小洋鬼忙捂住他的嘴,可他一把推开小洋鬼,直冲冲走了。
大三又碰见了扁小。扁小告给他:聚宝一家子早在半月前就去了太原,家里丢下乾大脑看管,乾大脑后来也跟炮楼上的阎军跑了;扁小又悄悄说:“白泉家还在。聚宝叫她走,她是死也不。”停了停,扁小又道:“唉!她一家子死的死了,没死的也逃荒走了口,落得她连个歇脚安身的地势也没有的!”大三象没听这些,只问道:“玉宝呢?”扁小说:“他还在。这些天八路队伍往来路过的没人张罗,听说就是他跟林宝俩人在招呼。”大三大吃一惊,心想又是他在拿事?于是他忙撇过扁小,去寻拴成商议,想明天上荫营寻老白去。
明天,却有个八路军办公的到了村里,听说是来叫玉宝林宝去区里开会;大三和拴成也就没去荫营,想等着看看再说。到第二天黑夜,林宝他们开会回来了,拴成就赶忙问林宝开了什么会,林宝说:“哎呀!闹不清嘛!光说是叫老百姓报仇翻身,还说让咱村七天就要办成,别也没说什么,再就是听说乾大脑没跑脱,给八路军抓住了,这会在区里扣着。”拴成道:“这我听说来着。牛宝那伙自卫团也给抓住了,又放回来了。可你说这仇怎么报?这七天尽办些什么?”林宝说:“可就是闹不清嘛!区上说是三两天就派办工作的下来。嗨,谁可知道怎么闹哩!拴成叔,我看你来干吧!咱这人老心眼笨的,这这……”拴成忙说他也不行,并问:“怎么人家又找上了玉宝?”林宝说:“谁可知道呀!反正八路军队伍刚一到,他就出头支应人家。唉,这咱可没法闹!这这……”拴成说:“等区里办公的来了再说吧!”说完,拴成就走了。


第8版()
专栏:

  “我的儿子”
  岑风
柯歇伐雅著 左海译 时代出版社印行
本书为法捷耶夫名著“青年近卫军”主人公之一奥列格·柯歇伏亦的母亲的回忆录。
一九二六年六月八日,奥列格诞生于契尔尼高夫州的普利路基城。
这位伟大的母亲,对儿子的教养是完全正确的:“我最努力做的,是鼓励他成为一个诚实坦白的人,对于人们所有的一切善举能够同情,对‘善’和‘真’能够体会,对待朋友能够留神”。因此,“从小,奥列格在一切事情上都是个诚实的人。在小事情上,他不欺骗我们;在大事情上,当他与强敌进行可怕的斗争而需要为祖国牺牲生命的时候,也不欺骗任何人”。
一九三四年九月七日,奥利格成为“少年先锋队员”,宣誓:“坚持列宁史大林的事业。”
少年的奥列格,简直什么都喜欢:天,象棋,德聂泊尔河,化学,星辰,学校,同学,地理,家园,花,足球,书和电影,历史和数学,同孩子们顽皮和射击,动物,鱼,鸟,自己手里的锤和铲……他最崇拜的英雄人物是:夏伯阳、保尔·柯察金;但最接近他的心和理性的,是政治委员德米特里·富曼诺夫。
一九四○年终,奥列格做了共青团员。他曾对同学说:“我有一个妈妈——但不单是妈妈,也是我的同志。”而母亲呢,“我因为自己的儿子而骄傲,我常和他手牵手走着。我充满了做母亲的得意,我想叫人们止步,对他们说:‘看啊!我有着怎样的儿子!’”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希特勒向苏联人民进攻了。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日清晨,德寇占领了奥列格的家乡,开始表演出一切“强盗”“禽兽”的行为。
奥列格已不是那个在不久之前,还幻想着浪漫主义色彩的业迹,和自己心爱的英雄的快乐少年了。在他前面已展开了尖锐的,不可避免的,同敌人的斗争,而他,已大无畏地步入了这个生死的斗争。
为了执行“在敌人背后,消灭敌人”的光荣任务,数目超过一百的“青年近卫军”宣告成立了,奥列格是共青团书记兼政治委员;指挥员是伊凡·杜尔根尼奇·万亚,谢廖萨,刘巴,邬丽尼都是参谋总部的负责人。亚光荣的爱国斗争开始了:武器是“取给”于德军的;斗争的方式是多种的——烧仓库,袭击敌人,传播莫斯科的消息,炸毁敌军卡车,……。到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初,“孩子们”已从敌人那儿取得了十五架自动枪,八十管步枪,三百枚手榴弹,十枝手枪,一万五千发子弹,六十五公斤炸药……。
接着,史大林格勒城下的敌军开始溃退了。“青年近卫军”们,当然不只是敌人溃退时的旁观者。夜里收取和印刷的苏联情报局的战报,白天已黏贴在克拉斯诺顿的墙上、柱上和附近的村落中了。他们解除了少数“溃兵”的武装;并且杀死了“腼颜事仇”的伪警察——每天,同志们到奥列格这儿来,报告完成了的战斗使命,再接受新的任务。奥列格的母亲,外祖母,舅父都加入战斗。
然而,一九四三年元旦,“青年近卫军”的组织被“出卖”了,整个克拉斯诺顿城陷入“逮捕”“屠杀”的恐怖中。
垂死的德寇,逮捕了大批的“青年近卫军”和“嫌疑犯”“牵连犯”。奥列格的母亲,外祖母,舅父也受到“拘禁”和“毒打”……。
当一九四三年二月十四日,红军解放了克拉斯诺顿城时,在一百零三个青年近卫军中生还的只有八人;其余的都为着祖国而牺牲了。
奥列格是在“出走”的途中被捕的。当德寇的“警察局长”问奥列格,什么力量迫使他组织战斗队伍的时候,他答道:“爱祖国,和恨你们这些叛徒!”
在牢房里,奥列格劝告着所有被捕的人:“同志们,我们光荣地活,也光荣地死!”在德寇“宪兵队”经过酷刑后,全身都打伤了,残废了,但没有变节,而且总是坚决的对那些年长的同志们说:“别让那些刽子手们得意!别让他们以为我们是怕死的。坚持下去,同志们!我们的人会知道一切的,我们不会被遗忘的……。”
在末次审问时,在死刑之前,他说道:“关于‘青年近卫军’的工作,别讯问我了。我一个字也不会说的。还有,你们应该记住:苏维埃的青年,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向你们屈膝的——即使是死的时候也是站着的”。
  ×         ×          ×
上面是本书的大概——只是一册两百多页的“回忆录”,然而它却充分地描绘出:苏维埃的青年,苏维埃的母亲……是怎样地为着祖国人民的幸福;为着人类的解放与美好将来;在斯大林的旗帜下,贡献出整个生命。这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的结合;这是“母爱”与“祖国爱”的伟大的统一。
在“旭日初升”的新中国;在一切人民解放斗争的场合;都需要象奥列格这样的青年,象柯歇伐雅这样的母亲。
我愿意诚挚地把这本书推荐给:爱好与敬仰“青年近卫军”的读者们!


第8版()
专栏:

  新的考试方法
  胡金泉
在解放以前,学校中的所谓“考试”,只是为了向家长报销而决定同学“分数”的一种形式,有的甚至被反动派利用作束缚学生思想、行动的工具。而现在,考试的目的,应当是检查总结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心得,而不是要使同学死扣书本和背教条。通过考试,使同学们的学习更热烈、更积极。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然而新的考试方法,在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大家都在实际中摸索。现在我把北京市立师范学校新近由同学、教师们共同研究所得的考试方法介绍一下。
根据教导处规定考试日期的前一周,做为同学们的“考试准备周”,在这一周里,一方面先生在教学进行时,可以稍慢一些,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提出大部同学所不了解的问题,由先生来解答;另一方面,由先生把这一阶段所讲的功课,摘出要点,并且根据教学主要内容,扼要地给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让同学深刻学习。
虽然,考试前先生给出了题,可是考试时的题目,并不就是那里边的题,但是如果同学们真正能够彻底的了解那些问题的精神,也就是彻底了解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考试时,一定能够答上来。
当先生给出完了题后,同学们在温课时,必须要发挥学习小组的最高效能,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温课。
进行考试时,学生会和教导处及各班的学习委员,要鼓励小组与小组间的挑战,班与班之间的挑战。在考试完毕后,评定成绩时,要把个人和小组与小组间及班与班之间的成绩结合起来,不只是评定个人成绩,而且还要评定学习小组的成绩,评定一班的成绩。好的表扬,次的鼓励,以提高大家的学习情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