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旅大中国工人技术界的诞生
大连工业展览会通讯
华山
参观过大连工业展览会的教授和专家,都惊欢着旅大中国工人阶级的雄伟创造力和苏联先进技术经验的优越性。整个展览会告诉我们:当英勇勤劳的中国人民一旦与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什么工业奇迹都会在他们手下出现的。可是,对于旅大工人来说,这个结合的过程是十二分曲折的。
且看象铆钉那末小的事情吧!
中长铁路局一个老铆工,第一次铆的运油罐总是漏水。苏联技师告诉他:这是因为天气冷,罐体温度过低,因此铆钉骤然受冷收缩,漏缝了;应该先用热气把罐体温度提高。但老铆工却说:“日本人办铁路好歹办了四十年,办不好也不能比你办坏了。什么时候是日本人这样干过?”苏联技师耐心解释了十几次,他也照老办法蛮干了十几次,直到载重五十吨的油罐都铆坏了,他才开始考虑这个最明显不过的道理。盲目崇拜资本主义的思想毒害,就是这样深刻地印在老铆工这样的工人的脑子里,伤害了工人们劳动创造的自信心。只有赤诚帮助重建旅大工业的苏联友人,才会用尽种种办法,培养着中国工人兄弟管理自己祖国财产的才能。即如象大连码头电气通讯部那样复杂的技术部门,过去由三百名日本技术人员操纵着的“海港神经中枢”,现在全部工作都可由当时的一百五十名中国杂役完全负担了。
再以规模宏大的铁路工厂为例,大批遣送日侨回国以后,职工人数几乎减少一半,剩下的中国工人没有人会管理一个工场或车间。苏联友人毫不犹疑地把大批中国工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普遍设立有职有权的副厂长;为了在共同工作中锻炼中国工人兄弟的管理才能,有的副厂长竟达三人之多。第二,又开办了十七个职工业余的技术夜校。工人们白天在工厂里生产什么,晚上就学习什么。技术夜校教员一方面解答职工们工作中所碰到的困难;另一方面讲授算术等基本知识。第三,用订立合同的办法,大批培养学徒,师徒自愿结合,在合同中规定共同遵守的教学进度,如果成绩超过计划,师傅可以得到累进的“教徒工资”,学徒也可以按技术提高情形享受工人待遇。第四、开办青年技术学校,长期培养大批工人子弟和优秀青年。由工厂发给维持个人生活的学习工资。抽调工厂中极感缺乏的老技术工人担任实习教员。苏联总工程师和教育技师则经常指导学习并编发教材。这个拥有十一个实习工场的学校,就是铁路工厂的缩影。学习过一年的学生最少可以成为工厂的技术工人。事实证明:这是大批培养工业干部的好办法,仅只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九百四十多个人成为十一种不同的技术工人。而如电气、镟盘、钳工、锅炉、翻砂等副厂长们,也能担负起更多的独立工作。可是,如果没有远大的眼光和坚定的魄力,这种培养计划是很难实现的。
当旅大生产远未恢复,到处缺乏技术人材,工资很难维持工人生活的时候,却拿钱和干部来办学校、训练班,对于当时把工资当做“救济金”的人们说来,是难以理解的。中苏企业却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工人生活只能在发展生产中求得真正的改善,干部的培养却是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尽管一时不能支付更多工资,仍然把培养经费计算在成本里面。不但企业的计划在成本中专列一项“人事养成费”,就是工厂的计划成本中的“一般经费”和“补助工薪费”,也包括着同样的用途。中苏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是广泛地鼓舞技术学习的。例如,在差额很大的七级工资制度下技术提高一级,工资即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第七级的工资则为第一级的百分之三百二十。又如“超额累进奖薪制”中规定:当产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五时,累奖率只是百分之四十,可是超过百分之七十五时,累奖率即增至百分之百。因为前者一般是可以用劳动强度来争取的,后者则没有技术的显著改进,就很难达到。一个纺织厂实行七级工资制以后,本来满足于管理两台机器的女工都要求管理六台了。技术在这里是国家生产发展和工人生活改善的共同标志。
“生产合理化建议”是苏联工厂管理方法的主要特点之一。参观工业展览会可以看到:中苏合营的远东电业玻璃工厂半年完成一年任务,是和一项合理化建议分不开的。熔化玻璃原料的大窑,由于高热的流动溶液不断侵蚀,和水平面接触的窑砖耗损特别厉害,一年之内即被蚀出一道几乎穿透窑砖的深沟。所以日本人建厂二十一年,每年都花七十天的时间大拆大修一次。但是劳动英雄刘茂有想出降低玻璃溶液的办法,使深沟不再继续被蚀。这不是什么发明,也不是了不起的创造,但却使大窑寿命延长了七个月,该增加了多少国家财富。
把最熟悉生产过程每个细节的工人发动起来,想办法改进工具,改进劳动组织和改变生产中不合理的现象,这种建议比起发明创造运动来,是更能普遍发动工人钻研技术的。铁路工厂为了大规模展开这一运动,将由中国总工程师、中国副厂长和两个技师组成“合理化建议委员会”,负责研究帮助和推广适用的建议,并按着它对生产的贡献,奖给二十万元以下的奖金。同时,根据工厂的情况和需要,提出“技术悬赏”,如“能把翻砂厂的人力翻砂机改为电力的,奖一千到五千元”等,启发工人开动脑筋。
三年来旅大地区普遍展开合理化建议的结果,仅是去年一年就创造了关东币六万万元的价值,等于同年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五。其中标志着技术显著提高的创造,即有四百四十九件。在生产中反覆启发工人的劳动创造,有计划的大批培养技术人材,实行多种鼓励技术创造的管理制度,这只是打开了技术的大门。没有刻苦奋斗的钻研,还是掌握不了技术的。青年司机梁启祥,痛恨日本,羡慕苏联,热衷政治学习,技术课却考不及格。以后他知道中国目前不能实现社会主义,是因为工业太落后了,这才了解到“技术”这东西该有多大意义。从此,他用心学习技术,考试成绩都在八十分以上,半年内就学会开车。可是他还是苦心钻研着,问苏联技师,问老司机们,下工回家还看技术书籍到深夜。他在这样的苦心钻研下,终于在短短的两年中创造了二千六百吨的最高牵引纪录。他的技术熟练到如此程度,以至在上坡时也能有把握牵引九十九个车箱的列车。这个渔民出身的二十二岁青年,仅仅只有两年工龄,便成为旅大全区的劳动英雄。
旅大地区觉悟了的工人们,是在怎样地学习技术呢?不识字的工人,两个月内学会加减乘除;上过几年学的工人,在三个月内学会小代数。为了掌握文化技术,宁肯被酸素烧黄头发和蚀掉牙齿,也要学会操纵机器。这不是什么奇迹,而是奋不顾身的英雄行为。钢铁工厂的工人指着展览会里的压延工厂缩型说:“日本人笑话我们想造压延机。他们说:‘我们建设一个压延机,也还得来个五年计划’。我们工人自己捉摸着做模型,翻砂,按装……坏了重来,不行再干。那时候日本人远远站着,笑着,看我们失败。可是,不到一年,我们就成功了!”现在,成百的新厂长,上万的新技术人材,那些过去三年来从工人中培养出来的技术知识界,把过去完全被日本人垄断的技术,如造船、铁路、机械、炼厂、化学等工业,都掌握到中国工人手里了。比方拥有一千多工人和十三个工场的大修船厂,现在的厂长就是四年前的码头工人。他每天虽然处理着十几种不同的业务,接受着经常是紧急的突击工作,但他象一个苏联工程师那样,有条不紊,精细周密,无例外地准确完成计划。这种成绩的确是惊人的。可是他总是说:“我什么都不行,就凭一把钥匙,那就是‘学习苏联’!”的确,刚刚诞生的旅大工人技术知识界,今天还没有一个高级的技术专家,今天还仅只是向技术的大门迈着第一步。不过这一步已经够告诉我们:谁善于学习谁就走得快些。
                  【新华社大连十日电】


第5版()
专栏:

  大连工业展览会一瞥
大连工业展览会共设有铁路交通、机械、建设器材、造船、公共事业(包括第一、第二两馆)、纺织、化学、食品工业、日用品工业、手工业、通讯器材、水产农林、教育、卫生保健、文化事业、中苏友谊等十七个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巨大的船舶、火车到日常的用品,数百种主要成品和表现生产过程的模型,都有力地说明了旅大工业生产的日益巨大的规模和工人阶级的创造力量。
当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二日苏军解放旅大后,旅大人民自日寇手中接收的只是一堆破烂残缺的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经济机构,以后几年来,又受美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但是旅大人民却英勇地克服了这些困难,从而恢复和发展了生产,逐渐建设了新民主主义的工业经济。
    一、基本杠杆—机械和钢铁工业
展览会上的新型的六尺长的镟床是重要的工作母机,它的精密程度达到了应有的要求和规格。它是大连广和机械工厂本年内重要出品。该厂过去仅能制造一些零件。今年开始试造车床时,没有技师,工人们就拿起圆规、三角尺、丁字尺,你拼我凑地画成了图样。缺少工作机械时,工人刘凤岭创造了各种“胎”(即模子),克服了工作上的困难。
大连机械工厂的生产更多样,炼钢所必须的阴极棒,是重要的生产材料,该厂每年可有大批出产。锻冶、压延工作所必须的十吨至一千吨的各种卧式立式的水压机,也将成为该厂大宗产品。会场陈列的二百吨水压机,只不过是较小的一种。大连机械工厂与金属机械工厂正在生产着或者准备生产大批矿山用机械——吊车、采矿机(机器镐)、翻身、运送车、碎矿机、选矿机…………。其他工业上所必需的工具和零件如:钻头、焊条、坩墙、锅炉、齿轮、千斤顶等及化学工业所必需的耐酸啷筒、碎化锅等都可以由这几个工厂供应。
电机工厂生产的电机则保证了工业动力装置,电机产量已达一九四七年的二倍多,金属机械工厂今年的产量将近一九四八年的三倍。劳动效率则提高到去年的百分之二二五。
钢铁工业在解放后有显著的发展。钢的每月生产量已较日寇统治时代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四,在生产效率方面则超过更多,日寇时代每炼一吨钢需要六点一三人工,现在只需三点七人工。废品减少到百分之○·四五,锻造的废品更减至百分之○·○○九,这样就增加了钢的产量,降低了成本。在钢铁展览室里,可以看到二千公斤大钢块的陈列。不锈钢,是化学工业设备的重要资料。各种炭素钢、发条钢、特殊工具钢、珍贵的特殊钢、高速度钢,在工业上价值极大。钢铁工厂还出产一种硬质合金,它的硬度达到毛氏九点五度,仅次于最硬物质(金钢石)十度,可切一切钢所不能加工的机械品,切削能力比高速度钢大二倍至八倍,可作车床刀尖、采矿钻头、拔铁丝的圆口等。今年上半年特殊钢的生产达到原计划百分之一九五,炭素钢完成百分之一六五,其他各种钢今年都将完成百分之一二○以上。
    二、大动脉—铁路与船舶工业
铁路工业是本区重要工业之一,在规模庞大的铁路工厂周围环绕着分歧工厂(制造转辙机)、讯号工厂、机务、电务、水务、检车等段。铁路工厂肩负着巨大的修理机车、新造客货车的任务。现在除了机车大轮大套(车轮外缘钢圈),烟道管外,其他全部机车部分品都可制造。过去仰赖舶来品的空气压缩机、制动筒、连接器,解放后都陆续开始制造,过去只有日本三菱有“制造特许权”的三路风门(自动操纵车闸的装备)也在苏联技师帮助下,制造出来了。随着人民铁路事业的壮大,旅大铁路工业的发展也在直线上升。如以一九四六年的总产量(包括修车)为基数,一九四七年是百分之一八○,一九四八年为百分之八四零,一九四九年则达百分之一二五○,超过一九四六年十二倍。修理机车量,今年超过一九四六年五倍,制造新货车则超过二倍半。
在造船馆最醒目的是一个屏风上以耀眼的红线标示着大连修船工厂生产力发展的图表。一九四八年修船的总吨数超过一九三六年以来的最高量,比日寇时代的平均数量几乎高出二十万吨。造船数量也比初解放时提高了二倍半。所以能够如此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苏联的电火焊船的方法。过去在日寇时代用八十个工人,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可造出一条船,现在用五十个工人,一个月可造出十二条船。平均两天两夜造出一条。除修造船外,该厂还生产钢铸的锚链及多种船舶零件。另一个造船厂就是旅大造船公司,在造船馆墙壁上“学习苏联走俄国人的路”“发展造船工业扩大航运”两条大标语下面,在放射状蓝色圆幕的背景前,放着一二○马力船舶用柴油机,这种机器可推动该公司所造五十吨新型渔船达到九点五海里的时速。这种渔船,将在来年大量生产。
    三、化学工业
新式复杂的化学工业,在旅大地区具有颇大的规模。化学馆里展览的产品种类繁多,但所用的原料只不过是水、空气、煤、海水、骨和几种矿石。这几种原料在工人的劳动下,就创造了亿万财富。
规模最大的大连化学工厂,解放后恢复了硝酸、接触硫酸、乙醚等厂,新建了盐酸、硬氨分解等数厂,该厂设备共占旅大化学工业全部设备的百分之四十。目前主要地是生产硫酸、硝酸、盐酸等,已达月产数十吨的水平。
曹达工厂,以原盐为原料,生产出大量的曹达灰,是重要的化学原料之一。该厂去年才复工,今年产量即达去年的三倍,明年计划再增加百分之七十,成本较一九四八年下半年降低近半。
以无穷无尽的海水为原料的海水化学工厂,可以从海水里产出硫酸镁、氯化钾、原盐、硫酸盐、溴素金属镁等十几种珍贵产品。
染料工厂,今年计划出产数百吨的硫化青,可供应二百四十万人染衣。硬油工厂规模很大,最近即可开工。
炭酸钙工厂是去年十二月开工的,现在月产炭酸钙四十吨,炭酸镁五吨,原料是本区出产品质最优良的白云石与石灰石,共有百亿吨的埋藏量,炭酸钙是制纸、胶皮、焊条、牙粉、油漆的重要原料。
预计十月中旬建筑竣工的煤气工厂,将成为直接服务于人民生活的重要化学工业部门之一。全面恢复后,年产三千四百十六万立方公尺煤气,可省电力一亿三千余万基罗瓦特。
    四、轻工业和建筑器材
在工展会的各馆里,可以看到旅大地区的轻工业的概貌。纺织工业是旅大地区的主要轻工业,金县纺织厂、大连纺织厂都是颇具规模的工厂,金县纺织厂内设纺锤一○七、五五二锭,占东北总数的百分之二四·一七,织布机占东北总数的百分之二九·四九,年产数万件棉纱。大连纺织厂有纺锤三五、一二○锭,另外有毛巾机、袜子机,卫生衣机、汗衫机等。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四年以来提高了很多,如解放前平均精纺万锭纺锤使用人工(不包括管理人员)一九八人,现在只需一二○人;每百台织布机解放前须八十三个工人,现只须四十九个。大宗的产品是白布。大连纺织厂则已开始生产袜子、衬衣、毛巾等。此外如珐琅制品、食品、家具等在展览会中都可以看到成品和生产状况。由于这些轻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旅大全区人民生活需要,而且从一九四七年旅大区实行币制改革到现在,日用品价格平均已经降低了百分之三四·六九,提高了人民的实际收入和购买力。
玻璃制造业在解放后的发展是惊人的,玻璃工厂是全区模范工厂,在今年“七一”节以前即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此计划本身比一九四八年提高百分之三六),并减低成本百分之一三·六一。该业今年的产量超过日寇时代最高产量一倍半。今年四月开始制造了该厂二十五年生产过程中首次出产的七厘厚的大玻璃板。洋灰(水泥)产量如以一九四六年为百分之百,今年则达百分之一六四·五,质量也比一九四六年提高百分之一○。
                【新华社大连九日电】


第5版()
专栏:

  大连工展参观记
赵庚午

最近大连开办了工业展览会,共分作铁路交通、机械、建设器材、造船、公用事业、纺织、化学、通讯器材、日用品工业、食品工业、水产农林、卫生保健、文化教育、中苏友谊等十六个馆,里边有各种统计图表,有各种机器全套模型,能自己开动,和真的一样。
大连是一个工业城市,他有大规模的工厂。象大连船渠,中长机厂、建新公司(包括大连、广和等许多工厂)、远东电业公司(包括电气、洋灰、玻璃等许多工厂)、金州纺织厂(在金州有纱锭十万锭)等,其他如火柴、造纸、酒精、珐琅、烟草、橡胶、化学药品等各种工厂,应有尽用。
这里有十几万优秀的男女工人。旅大地区的人们,四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战胜了国民党匪帮的封锁,渡过了艰苦的阶段;而今日,已由安定人民生活提高到改善人民生活了,他们制定了两年建设计划,订立了保障职工福利的集体合同,新的旅大,新的工人们,已经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了,他们已真正成了新社会的主人。
在工展里,我们可以看到工人们苦心钻研创造发明或改进的各种机器。机械馆里陈列的一架精确贵重的天平,那是工人们试制出来的第一架,过去价值要一百万元(关东币)现在仅值二三十万元了,我们不用再以高价去买外国的了。
渔网工厂的工人们,自己发明了织网机,现在正学习使用,此后,织网可不用手工了。
烟草公司,也改进了糊盒机,这是日寇时改革过多次都失败的。经过我们工人两个多月的研究,终于成功了。
大连船渠更出现了特等英雄,他改制了新型锅炉,它是将圆筒状改为带弯曲的,这种锅炉使用起来,较之旧式的,要坚固许多倍的。
旅大造船公司,在日寇时只能修理或按装现成机器的,今日经工人们的努力,自己造出了轮船。在两年计划中,政府号召制造大船,工人同志们表示,他们是有把握的,一定能定成任务的。
日寇时仅能造烧纸(迷信品)手纸的造纸厂,大连解放后,经工人们的努力改进,现在已出产了大量的新闻纸,供旅大区应用,并另外制出各种不同用途的纸十余种,产品是一年比一年优良的。
通讯器材馆里,摆在我们面前三架手摇发电机,请你比较:日寇的、国民党军用的、旅大自己制造的,我们可以亲自摇一摇,而我们的声音最小,最轻快,最省力的。
手工业馆里,有工人自己创作的切菜机,小巧灵便,成本低廉。现正准备大批制作。
……这样事实太多了,是无法说完的。
    二
今年夏季刮风袭击辽东半岛,旅大首当其冲,狂风暴雨,大连市的许多树木,都被刮倒了,输电路被刮断了,人们都不能出门。但是大连市的工厂没有停工,他们以柴油机代替了电力,继续工作,决不能让机器停止生产。这样的,各工厂中都拥现了大批的劳动英雄、工作模范。
旅大地区的工人生活,比过去不知强了多少倍,象被国民党匪军封锁时期,一般人民,连高粱米和苞米面都吃不饱或吃不上的,现在旅大的物价,日渐下落。他们一般的普通工人,每月都能得到六、七千元的工薪(关东币)和免费的衣服。并有了舒适的住处。
各工厂中都有了自己的合作社,可以低于市面一倍的价格买到各种生活必需品,他们都有自己免费治病的医院,都能得到免费洗澡与理发,还有免费的托儿所、幼稚园与小学校。女工生育期间,并有定期的休假。他们更订立了集体合同,明文规定了工人应享有的各种福利。工人们的生活,是更有确切的保障。
各工厂中都组织了自己的俱乐部与夜校,时常演剧或放映电影供工人们消遣,有各种球类供工人们运动。工人们在夜校中可以学习文化,学习技术,提高自己。就拿在工展中负责给我们观众讲解的同志们来说,他们有的仅上过二、三年学,甚至有的没有上过学。但是经过几年来的学习,他们已有了文化,有的至少有了初中的程度。同时他们诚恳的态度和热情,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旅大的妇女们也真正获得了解放,电车火车司机、工厂厂长、技师、工人都有妇女充当,有男人工作的地方就有女人工作,甚至最费力气的翻砂工作,也有大批的妇女参加了。她们在经济上完全独立了,她们是妇女的榜样!象中长机厂的女英雄戚桂芝,自己带着三个徒弟,而工作效率还超过所有的人。这样的女英雄也大批出现了。
    三
刚到大连的那天晚上,到街上去散步,路上的人是非常稀少,不禁叫人感到奇怪。我从一家电灯明亮的玻璃窗内望,看到一排排安安静静的妇女们在写字——这就是大连各街的识字班。旅大地区自四十五岁以下的男女,都必须参加学习,他们规定,凡识字不足一千二百个的,都算做文盲。经过几年来的学习,现在旅大全区,文盲基本上已扫除了。
旅大区,乞丐、流氓、小偷之流绝迹了。这里有一所劳动小学,专收容一些无亲无家的孩子,他们过去是小偷之类的,经过教育学习,改造了他们,工展开幕时,他们去参加,一个个白胖胖的,工人们对他们喜欢极了。
十月二日,参加大连十余万人的大集会(大连市约有三十万人),各种整齐雄壮的队伍在军号伴奏中进入会场,各方面的整齐与有秩序,是其他都市看不到的。
    四
在国民党匪帮封锁时,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苏联为了帮助旅大人民解决生产问题,曾帮助我们建立了渔网工厂。更送给了我们机器。有的工厂,有苏联技师也有苏联工人,他们和中国人相处如兄弟一样,他们帮助了我们提高技术,改进工厂,介绍了苏联的各种经验。
大连——它是个健美朴素的城市,各处都是清洁有秩序。它是个生产城市,没有不劳动的闲人。
                  一九四九·十·七


第5版()
专栏:

  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5)
王学文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特点
第一章 生产方式
第一节 生产力
人们创造使用与改良工具,都是为了适合人类的各种劳动与各种工作的需要和便利,都是为了提高效率。例如人最初以手为天然的刀子,但以后发明石刀,以至金属刀子就比手的效率进了一步或数步。但各种不同的劳动与不同的工作需要各种不同的刀子做工具,因此人们就创造使用适合于和便利于各种不同劳动不同工作的各式各种的刀子。例如裁纸要用裁纸刀,裁衣要用剪刀,切菜要用切菜刀,刈割要用镰刀,切草要用铡刀,杀牛要用牛刀,人身生理解剖要用解剖刀等等,式样不同,用途功效各异,故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并且也有人这样说过:“割鸡焉用牛刀”,说明着工具(器)的创造使用与改良,是劳动工作(事)做好的先决条件,同时也说明着各种不同的工具都是有着各种不同的功用。
所以,劳动手段的创造使用和改良,都是适应着人们劳动工作的需要和方便,它们都是可以提高与发展生产率与生产力的。它们是“由与生产有关系的人们所实现,而不是与人们无关”(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
生产的变更发展首先从劳动手段开始
创造使用劳动手段,使人类本身脱离动物界而进至人类。历史上人类社会生产的变更发展,也首先是从劳动手段的变动和发展开始。从人类社会的原始时代一直到今天,人类曾经使用过石器工具,金属工具(原始的和改良的),简单机器,以至现代的精密的机器。同时人类社会随着劳动手段的发展,也就经历了从原始的采集时期到狩猎时期,由狩猎时期到驯养动物的原始牧畜的时期,由原始牧畜过渡到种植植物的农业生产时期;由农业生产过渡到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脱离农业而独立,形成独立手工业与以后的工厂手工业生产的时期;最后由工厂手工业进为机器工业的生产,再进而过渡到机器体系以及现代机器化工业的出现。故劳动手段不断地变化发展,生产力也不断地变化发展,社会也随着不断地变化发展。(参照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
劳动手段是社会经济时代划分的标志
但劳动手段创造出来以后,必须能够普及使用,才能够提高与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够对社会发生重大推动促进作用。因此人类使用什么劳动手段,怎样进行劳动,使用什么劳动手段进行生产,在什么方式下进行生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时代划分的标志,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阶段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所以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
“劳动手段的遗物,对已经灭亡的社会经济构造的判断,和认识遗骨的构造对已经绝灭的动物种属的身体的组织,具有同样的重要。同以划分各种经济时代的,不是制造了些什么,而是怎样地,并用怎样的劳动手段来制造的。劳动手段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度器,而且是劳动在它下面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五章)
工具发展到机器,生产力获得空前的发展
工具发展到机器,生产力获得飞跃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显得特别的突出,生产力提高到几倍,几十倍,几百倍,以至于几千几万倍,获得空前的发展。例如手摇纺车一个人只能摇一个纺锤,石家庄大兴纱厂纺机,一架纺机可以带动二百八十八个纺锤。又如以肩挑分量与车辆的载重量比较,肩挑一个人一般只能挑五、六十斤,最多一百斤。但人力排子车一人拉的约可拉三百斤。畜力大车,普通牲口双套铁轮车能载重一千至一千二百斤,好牲口约一千五百斤,牲口较好的双套汽车轮大车载重可达二千四百至二千五百斤。汽车的载重量则自三吨(如日本小六轮货车)、三吨半(小道奇)至六吨(大十轮),即约自五千五百斤至一万一千斤。火车载重约计分一○吨、一五吨、二○吨、三○吨、四○吨、四五吨(均为公吨)等,即约自二万斤至九万斤。至一台机车一般的普通的牵引力,其积载净货重量则为六百公吨,即约一百二十万斤。大机车可牵引到一千五百公吨,至于行速,人力、工具与机器比较也都是不可比拟,例如人力步行一日一般为六十华里(约合三十公里),最多一百二十华里(约合七十公里),铁轮大车也不过是一百华里至一百二十华里(约合五十七公里至七十公里),胶轮大车双套骡车每小时普通行速与最高行速为十二华里至十五华里,每日平均为一百四十至一百八十华里(约八十公里至一○五公里)。汽车每小时普通速度即达三十公里,约五十二华里,现在最快速度则达五十公里,约八十七华里。而火车的日行标准,据东北铁路管理局的材料,达四二二公里,即约七百三十四华里,最高日行速度达七四八·八公里,即约达一千二百八十三华里。再从使用不同劳动手段耕地所获的结果来看,也可以看到机器的生产力较诸工具要高出多多了:
                      (未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