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通讯往来

  通讯往来 第九号
各企业部门、工商机关、城市通讯员同志:
请大力报导华北工商会议后,各地工厂商店各种企业部门贯彻大会精神的情形,具体执行工商政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怎样解决的?获得那些经验,以及正确执行工商政策后发展生产的成绩。
     ×       ×       ×各直属机关学委会及通讯员同志:
“四大文件”学习,各机关已经先后开始,请即报导各机关组织学习的情况,学习中精研文件、联系实际、检查工作与改进工作所收到的成绩问题和经验。
     ×       ×       ×太行高邑县办公室玉山同志:
你们连续寄来供研究参考用的各种情况与问题均已收到,对我们帮助很大,希望你们今后仍能经常邮寄,并望以后能对这些情况是个别的还是一般的,是少数还是多数的,尽量加以说明;领导上是怎样解决或准备怎样解决,亦望尽量予以说明。
     ×       ×       ×


第1版()
专栏:

  端正工资政策
 整顿生产组织
 冀鲁豫公营工厂初获成绩
【冀鲁冀电】冀鲁豫行署工业处所属机器修理厂、火柴厂、纺织厂、化学厂、制革厂等,端正工资政策,整顿生产组织,已获初步成绩。各该工厂自六月份开始,克服工资中的平均主义,对技术工人,大胆提拔使用,提高待遇。如机器修理厂机工班长李培文,技师常贵河提升为工务员,又根据李培文的技术提高一级两等。工匠学徒,过去工资高,现在则适当降低。在机器修理厂、火柴厂、纺织厂端正工资政策后,比原有工资开支降低百分之三十四。简化生产组织方面,克服了过去多头领导现象。只设工务。经理两部,提出“人少多做事”口号,减少非生产人员。计纺织厂减少百分之五十,机器修理厂减少百分之十九,过去生产单位生产人员与非生产人员是四比一现在是六比一。只对车子、牲口大车按生产需要进行了调整和增减。经过端正工资政策和整顿生产组织后,减少了月工浪费工时现象,生产情绪提高。六月份纺织厂、机器修理厂、火柴厂三个厂平均实用工数百分之八十九点四,其中纺织厂实用工百分之九十二点五。机器修理厂实用工百分之八十七点三,火柴厂实用工百分之八十八点一。以纺织厂与去年同一时期比较,增加工时百分之一十八,过去每人每天织白洋布最高纪录七十尺,现在能织一百一十尺。提高百分之廿七点七。火柴厂排杆机提高百分之十六点三。获得成绩的几点体验是:第一、目前公营工厂经营管理不善,主要是生产组织机关化,经营管理上供给观点,生产上没有严格的核算制度,造成浪费,不注意推销,致使好货变成冷货。工人说“工厂赔本,主要是不会管理工厂”这是真理。过去认为讲企业化是投降思想,现在证明只有整顿生产组织,强调企业化,才能克服机关化和供给观点。第二、端正工资政策,有的工人赞成,有的工人反对,赞成的是有技术的,反对的是无技术或技术低的。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的酝酿、动员,不能简单从事,强迫命令。这次端正工资政策中,做得好的工厂没出问题,使生产情绪提高。做得差的工厂就出了些问题,个别工人不干或怠工,这是我们工作中的很大缺点,因此,对工人必须以实际例子说服教育,从政治上逐步提高,使他们从长远利益出发。一般的说,工人在开始思想上接受不了,完全从个人工资收入计较,但只要我们很好的教育,是能够说服的。比如纺织工厂,他们先做调查研究,决心教育动员,在五、六天内全厂工人思想都打通了。第三、端正工资政策后工人要求记件、包工。这时只要我们掌握不降低质量有利于生产的原则,积极答应群众的要求,工人情绪不但不降低,而且很快被提高。如纺织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未减低工资前每人每天织白洋布最高七十尺,现在织一百一十尺。火柴厂女工包装实行计件后,过去每人每天装六七盘,现在装十二盘。


第1版()
专栏:

  严格逐段检查制
 长子建新棉织厂生产提高
【太岳电】长子建新私营棉织厂经营管理得法,产量提高,成本降低,销路畅达。建新原系一公营手工业工厂,资本一千石小米,有职工五十四人,出产有袜子、背心、线毯、各色毛巾、被面、褥心等,原料主要靠吸收各村妇女纺线。四月份公营转为私营,由陈文景等接办后,首先裁减了百分之三十三的非生产人员。规定了严格的逐段负责与逐段检查制度,从工人最初向保管员领线一直到最后向保管交成品,每段做完都由各人署名交接,这样保证了不致因数量竞争而影响质量降低,并大大节省了原料的浪费。该厂过去每月积存的棉线常在二十斤左右,现在每月最多时只有三斤。其次,实行了五等十六级累进等级工资制,规定了超过标准生产量时累进加分分红制度。织布工人以每月织布二十六匹为标准产量,定为一分半。超过一匹加一厘,两匹加三厘。这样大大刺激了生产情绪,效率飞跃提高。织布工人公营时期每月平均每人产布十八匹,六月份织到二十七匹,产量最高的常白狗织到三十三匹。除月得工资一石四斗小米外(伙食、洗澡、剃头由厂方供给),又得分红米六斗。织袜过去每人日出两打,现在增到五打,织毯过去每人日出两条,现在增到三条半。织布方面,全厂平均增加产量百分之五十,织袜增产百分之一百五十。第三,厂方职工共同议定了劳动纪律,又适当规定了工人的假期,每月工人休假四天,工资照发。无故过假不归者须补工,损坏工具成品者须受批评,屡次不改、情节严重者解雇。由于以上种种改进,四月到六月生产都平均提高百分之八十五,质量上、技术上也大有改进。过去只能织五种花纹,现在会做十五六种。四月份每匹布成本三斗八升米,六月减低到二斗八升。每打袜子由二斗减到一斗五升。毯子每个由二斗五升减到二斗。再加根据市场季节需要,有计划的生产,和各地小商建立了长期的主顾关系,所以成品销售很快,行销地区遍及长治、安泽、沁水等地。门市每日批发价额平均达一百万元左右。四月至六月,该厂已获利一千一百万元。


第1版()
专栏:

  贯彻华北工商会议精神
武安煤业检讨偏向
 初步定出改善经营管理方法
【太行电】为贯彻华北工商会议决议,武安县工会于七月二十七日召开煤业座谈会,参加各厂经理、工会代表、窑师等八十余人。会上深刻检查过去的经营管理方法,初步定出改善办法。该县煤业是当地重要工业之一,除供给本县外,尚销行于邯郸、永年、广平、沙河、邢台等地。全县分四个矿区,有大小煤窑七十多座(直属于边府工业厅的煤窑未计在内)。工人五千余人。会议首将过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讨。第一、错误的“贫雇观点”钻在工厂里来。如二区永和村中煤窑去年赚了一百六十余万元,但由于灭火卖煤及以过高工资“照顾”贫雇的结果,每天赔两万;该村群众自制的篓,质量坏,价钱又贵,强制窑上用。有的窑上组织的“贫农团”,不服从窑师指导,工会干部也不敢管,严重的破坏了生产与管理经营。第二,过高的工资政策。四区煤窑最高工资每天每人小米廿五斤、一筐煤、还有零花费,厂方很少获得利润。其次是不合理的平均主义的工资制,打击了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工人不分老幼新旧、技术高低,同样工资,特别是公营工厂,对技术工人不是团结改造的方针。如利民煤矿对老技师的某些旧的思想作风采用简单的斗争与开除的办法;南山之小利民煤窑亦有同样情况,因而不少工人怠工,技师也不敢提,影响工人技术的提高,使生产量缩减。日产四百筐煤有小东沟煤窑,即因这种错误的作法而停了工。如重新开采,还需要一百多万元的资本。第三、经营管理没计划,没制度,铺张浪费。如××公营煤矿,工人只有三十个,职员却有卅二个。经理不仅业务,主观盲干。开采公家树煤窑时,事先没研究,浪费了很多钱,没开出煤来,以致工人工资无法解决。其次,存在有关宗派及窑界等纠纷。如利民煤窑与新华煤窑因技术宗派不抽水,严重影响生产。三区上下木牛地和水泉河,因闹窑界纠纷而怠工,使三座窑全部水淹,损失不下十万万。遭受这样大的损失,而管理工厂的人,也不觉得这是错误,事后亦不检查,没有责任的、没有经济纪律,达到如此严重错误。经过这样检查后,一致认为这种现象如不加以克服,即是对煤业生产致命的绞杀。检讨后,即进行小组大会结合讨论,进一步认识了发展与建设工业的重要,确定了今后长期建设的方针,克服平均主义观点与不学无术的盲干作法。实行合理的工资制,以劳动技术熟练程度生产效果为标准,依时作出决定工资增减的依据。窑界以一千平方公尺为标准,通过工会画图说明,再到政府领矿证,较大煤矿要成立五至九人的管理委员会,即以经理为主、技师、工会干部、工人代表参加,在经理领导下共谋生产之发展。并以煤矿为单位组成技术研究会,团结发挥老技师的作用,提高技术,增加生产,民主制订劳动纪律,坚决禁止怠工现象;加强工人教育,启发其生产积极性,实行必要精简,建立必要制度,克服一切混乱现象。


第1版()
专栏:编读往来

  错误在哪里?
 对“把我扫地出门是谁的法令”的意见
(一)赵洪同志来信
编辑同志:
我读过贵报第四十六号登载的“把我扫地出门是谁的法令”一篇“群众呼声”之后,有两个感觉:第一,确实反映了我们工作中一个强迫命令违犯党的政策,严重到以为“扫地出门”的实例,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但是,第二,也使我感到这篇“群众呼声”,对其错误与落后还缺乏必要的自我批评,编辑也未加按语指出,因而,我感到有些片面性。比如该“呼声”中说:“我兄弟是过期不归的战士,当然首先成为扩军的对象”,我以为:“过期不归”,是对我人民解放军庄严的革命军纪的一个破坏;此次扩军,绝不是什么“扩军对象”,而是遵令“归队”的问题,然而,他的弟弟,不但没有这样做,而且仍企图逍遥法外,并以谩骂抗拒,这更是错上加错!也绝不是什么“激动起来”便可以“骂了几句”,实际是对革命军纪的又一破坏!我不同意并坚决反对该村干部之“游街”“对门”以至“扫地出门”的做法,但是我以为对破坏军纪的分子,实行“干部领头大家检举”,是并没有错误的。同时如果是教育无效后,依法“送到县人民法庭”,也是必要的。此外,我完全同意该县县委书记刘同志处理的意见,区委没有指示村干坚决迅速纠正“扫地出门”等的错误做法,反而采取了抗拒态度,这当然是不能容忍的错误。但是,该“呼声”中一点也没提到“让李学文归队,并向全村群众道歉认错”,他是否做了呢?我希望:李学文不仅要“承认错误”,而且,必须应该“立即归队”,才算改正了错误。
同时,对真实的真象,该地县、区、村干部还应表示态度。
          读者 赵洪
(二)杨金章同志来信编辑同志:
看了七月三十日第一版刊载的那篇“把我扫地出门是谁的法令”以后,我认为此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一、随便“封门”,“没收”,“扫地出门”是原则上的错误,应立加制止,区委不听从县委指示,是违犯党的纪律,区委应受到严格批评或处分。二、李学忠既然知道其弟过期不归是错误,从革命部队潜逃跑是多么可耻呢!不早日协同区村干部动员其归队,一直等到群众公议,一致认为其弟应归队,自己的弟弟反而谩骂,拒绝归队,李学忠也应检讨。
最后我感觉,报上登载此类文章,应加批判,是非分明,使群众看了不至于模糊,不然,会减低指导教育的意义。
野司补二团政治处杨金章
   ☆     ☆     ☆     ☆     ☆
上月三十日,我们发表了献县陌南村李学忠的呼声:“把我扫地出门是谁的法令。”接连,我们则收到赵洪及杨金章两同志来信,提出意见,并指出登载那篇“群众呼声”时没加按语,减低了指导教育意义。赵杨二同志这种坚决维护“人民解放军庄严军纪”的精神是很好的,对我们编辑工作上提出的意见也是正确的。当时,编者未加按语简单发表,确是我们编辑工作上的疏忽。我们认为那篇“群众呼声”,主要是反映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无政府无纪律现象,因之,需要着重指出的仍然应该是:
(一)该村村干部的强迫命令作风,亟应引起领导上注意纠正。动员战士归队是必要的工作,但放弃启发自觉的说服动员,采取“游街”、“扣人”、甚至把全家“扫地出门”等虐待强迫的作法,都是错误的。因此,赵洪同志所说送到人民法庭等也是不必要的。这不但不可能做好归队工作,反而伤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这是必须纠正的一种坏作风。
(二)区委拒绝执行县委指示,领着村干部一意执行自己的错误做法,肆无党纪,应该受到批评或处分。
(三)村干部威胁上级“搬出村去不干工作了”,竟然使县委决定至今未得贯彻,这说明县级领导上对下级所犯错误仍抱姑息态度。而该县县委会对村干部不执行上级指示的欺骗行为,又缺乏检查,证明县委对执行党的政策缺乏严肃性,也都值得进行检讨。
此问题究竟如何处理?李学忠的门是否已启封?其反映是否有不符事实之处?请献给有关的县区村干部同志根据事实,表明态度。
               ——编者


第1版()
专栏:

  井陉区村干部打人
县委抗命不加处理
【北岳讯】井陉区村干部打人的现象很严重,县委领导上并未注意纠正,群众异常不满。最近两三个月内,该县即发生打人事件多起。三区南寨村干部在“不打好人”的“理由”下打了十来个人,其中一个妇女因要求离婚被打死,后又喷活。二区杨家沟杨三三请求村干部痛打了要求与他离婚的老婆。九区区治安员许考考,在石板片村与一个十六岁的才和未婚夫解除婚约的少女结婚,引起群众不满。在一个群众会上,许与群众吵起嘴来,经某矿上的干部调解后,许心不甘,竟集合别村民兵廿多人,包围石板片村,将曾向他提过意见的九人带往板桥村,都被用木棒、鞋底重打一顿。其中一个军属妇女被打最重,两个多月不能下炕。五月十九日,二区在区长刘永华带头下,为审讯丢牛事,将南陉村二十七岁的放牛工人石来书吊打毙命!事后刘永华及该区干部毫不反省,反捏造事实说石来书系急病致死,企图推卸责任。其它区村打人的事亦时有所闻。对这种严重违反政策的现象,该县县委已经上级一再指出,仍未引起应有注意。即以打死放牛工人一事为例,崔专员六月初即亲命贾县长将刘永华撤职,交司法部门审讯。地委副书记胡开明同志亦一再督促该县将刘撤职法办,但卒因县委意见分歧,事情发生至今,仍未认真处理。该县县书初则不同意将刘撤职,后来虽勉强撤职,仍以“是工作中的错误”,“怕影响其他干部工作情绪”为词,多方加以姑息。令刘住在县委机关“反省”,迟迟不交司法机关。因为该县领导上对此问题缺乏深刻认识,致区村打人现象颇为普遍,造成不少群众对区村干部发生恐惧心理。九区石板片村群众说:“吵嘴的事俺村都说是解决了,谁知道人家又下这毒手!”二区赵庄岭亦有人反映:“区干部打死人没事,谁还敢惹!”为了在农村开展民主生活与教育全县干部,希望该县县委认真检讨,并立即处理以上案件。(何建平)
                      
编者按:井陉某些区村干部,违犯法律、违犯党纪的行为,井陉县委事先没防止,事后不处理,经地委、专署一再指示,仍继续拖延,坚持左倾错误,抵抗党的政策,这是一种严重的向党闹独立性的行为,亟须纠正。望地委、县委及有关方面立即处理,对坚持错误者应给以纪律制裁,对有犯罪行为者应予法办,并将处理结果在报纸公布。


第1版()
专栏:

  内黄五区区干忽视防汛
 酿成水灾该受处分
【冀鲁冀电】内黄五区干部对于严重危胁广大群众之水灾不加注意,致造成不应有之损失,淹没田禾百顷。据八专署建设科常流同志报导,七月二十七日卫河水涨灌入硝河,到卅号硝河水出槽,把卫河二区西阳邵苏堤一带坡地淹了。内黄五区吉村、同桩、马上等村群众,怕水继续往南淹,便使原来的隔河坡的旱堤加修,防止水向南流。西阳邵群众却要求扒去,以减少当地积水量,结果双方发生争执,经八专署派人前往说服,西阳邵的群众允许了内黄修堤,不让水灾扩大。但五区的领导同志,对堵水工作非常重视,不加领导,在长约十数里的旱堤,和硝河堤上只有吉村、马上等三四个村群众在堵,没见到区里一个干部领导,以至群众行动上不统一,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比如那一段堤将要被水冲开时,群众便用篮子、铁锨、学校端出土堵积,更紧的地方插上几个桩,其余别的什么也没准备。本月三日下午专署建设科常流同志又去看堤时,仍是没修好,于是给五区去了封信,但信送到区里以后,干部都正睡觉,谁也不看信,他们说:“耽误瞌睡明天看吧。”第二天(四日)早饭时,五区干部还都没去堤上就开口子了,至少约有百十来顷庄稼被淹没。冀鲁豫分社意见:内黄五区干部没有群众观念,官僚主义如此严重,不应只进行反省检讨,即草草了事。而应按照情况,分别予以必要的纪律制裁,以维民主政府对人民负责之严肃性。但从报导中看,当时内黄县政府及八专署也尚未十分重视。望立即迅速处理。并督促领导抢救水灾。


第1版()
专栏:

  互助里有些啥问题?
 善业村干深入检查整顿互助
【本行电】黎城三区善业村生产委员会干部具体分工,分别深入两个互助组,两个纺织组,结合访思想访问题进行检查,在一些情况及问题初步弄明后,即召开互助会及纺织会议,说明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启发了大家,谈出很多以前互助不合自己心思的事实。在春天整顿互助时,步香家原在一个互助组内的三个劳力,被编制到三个组里,影响了张家的统一生产行动。大家对这种为了编制在安组而妨碍了互助自愿结合原则的现象很不满意。一致认识到如果互助妨碍了便利大家共同发展生产的原则,组员的生产积极性便提不起来,这是以前互助存在的一个大毛病。其次,大家提出了以前换工不等价不公平和好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如去年秋收秋耕时,有六个组工资未清算,胡奇说:“春天规定犁三亩地顶两个工,给我犁了二亩地也顶了两个工。”大家感到以前的互助只是换工商不等价,这个问题使大家挽的圪瘩最多。经过大家这样检查,各组除吸收群众意见,从领导上进行检查外,便着重由群众民主讨论,解决遗留问题,扫除当前互助障碍。组长赵木辰检时候说:“我的缺点主要是没有给大家把帐算清,领导和民主,自私自利,现在咱组的工资当下就算,我欠的工资当下就清”。随着其他组也开展了互相检讨“石匠凿磨,马上见货”,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清理工资,当即确定了两种办法:一种是存欠工资当下清理,海魁欠海亮的工资。一种是算帐后双方自愿以工还工,史春发欠吴计水十九个半工,算帐后他两人亲自把工兑通了。吴计水说:“只要把帐算通,我缺劳力你还我工就行”。海亮也说:“这样解决都不吃亏”。解决了遗留问题后,即总结以往互助成绩,进一步进行组织起来的教育,并在这基础上进行有领导的自愿结合,改进互助领导,民选组长。当时群众一致提出:这次参加互助可得好好思想思想,配合心事的组。领导上根据群众要求,决定完全由群众自由的结合。结果妇女纺织组散了两个,全村八个纺织组长改选了六个。互助组自愿互相跳组的十一个人,十一个小组长改选了三个。大家都感到满意。最后确定了合理公道的等价办法和民主领导制度。海亮组规定每工十一分。上午六分,下午五分,早去多顶迟去少顶。按活计工,公道合理。李魁民主讨论领导制度,安排生活,大家商议,定期开会检讨,以免结下心事。


第1版()
专栏:

  阳城四区干部领导生产深入及时
【太岳电】阳城四区区委与区政府深入及时领导群众生产,现全区四万一千多亩谷子、芝麻、棉花等已开始锄二遍,一万二千多亩玉茭已锄二遍。该区为加强生产领导,建立了密切联系各村的联村制度,每个联村包括五、六个行政村。各乡村都有区上的工作组实行基点领导,五天向区汇报一次。区上能在很短时间内了解情况,交流经验,决定方针和布置工作。如春耕时各村虽已开始下种,但有不少人对党的生产与土改政策怀疑,生产不起劲,沸沙村王发珍甚至空种了二亩地,不但没上粪,连籽也没下。区政府发现了这种情况,立时提出“谁种谁收,中农财产坚决不侵犯”,扭转了这些人的思想。每个季节到来时,便根据群众的需要和要求提出口号,如锄苗时提出:“谷锄一寸,强如上粪。”动员组织群众行动起来。区委和政府不光提出口号,作了布置,还及时的深入组织检查。区长王国霖同志说:“检查翻身要到家,领导生产要下地。”他们不光到大道边大块地里去检查,还到山沟圪塔里检查。区长王国霖去苏庄检查锄头遍苗时就走的山坡沟凹,检查出张家庄张富生的一亩多谷子还没锄过,草长的很高。发现后除立刻纠正外,还通知各联村工作组和联村干部也都深入到地里去检查。上次下雨后,王国霖同志赶快去地里看雨水多深,同时又了解了群众有顾虑,怕种上出不来,他便领导全体干部一面说服动员群众抢种,一面通知各村停运公粮,从十二日开始,五天就把近二万亩地抢种完了,十七日就下了一场透雨,苗都捉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