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一个崭新的宣传工具
——介绍边区文联“新洋片”
芦甸
“新洋片”,四四年创始于延安,它一出现就获得陕北群众热烈的欢迎;这一次边区文联的“新洋片”,又在太行群众中再一次证明它确是美术与群众结合最好的道路。
“新洋片”是新形式
“新洋片”从形式上看,是从旧的“西洋镜”改造和发展起来的;但从实质上看,它不是“西洋镜”的继续,而是一种和旧的“西洋镜”完全不同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西洋镜”原来就不是产自民间,它也算不得是一种艺术,它和秧歌,地方戏,大鼓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从清人李艾塘著的“杨州画舫录”的记载里看,知道“西洋镜”出现于清乾隆四五十年间,那时扬州有一个最富豪的盐商,雇有无数“奇人才士俳优娼女”供其淫乐,其中有一个江宁人给他发明了一种玩具,从外表看,是一个方圆的木匣,里面却装有各种“怪神秘戏”,因为向里观看的圆孔上,装有来自西洋的五色凸透镜,所以取名叫“西洋镜”。后来这个东西流传到了农村,为农村所熟悉,而内容仍然是以新奇、怪异、淫荡的东西来引诱观众,毒害观众!
“新洋片”和“西洋镜”完全不同:内容是反映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斗争,表演是以连环画结合说唱与音乐伴奏,不但有画,而且有诗(唱词);不但有色,而且有声(歌唱与音乐),唱词抽象的地方,画面给以具体的形象;画面不足的地方,演唱给以生动的说明;音乐又给演唱加强声音与节奏的美感,给画面上的场景和人物加强艺术的气氛。所以不但好看,而且好听。在外部装置上,取消了圆孔和凸透镜,因为内容不是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见人的“怪神秘戏”,就用不着遮演;同时,在今天新的农村情况下,翻身群众普遍都有享受文化生活的要求,如果装镜子,一次就只能看四、五个人,现在不但取消了镜子,而且取消了镜箱,改造成一种舞台式的画框,一次就能看四、五百人,所以,不但好看好听,而且还能很多人看,很多人听。
“新洋片”在演出上还有一个最优越的条件,它轻便灵活,适于在分散的农村进行文化宣传:物质条件和天候地形对它的限制性很小,随时随地都可以演出。两三个人工作,就能收到几乎与剧团相等的效果。
这种“新洋片”,应该说是溶美术、诗歌、音乐、演唱于一炉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崭新的群众性的艺术形式。
群众批准了它
这次“新洋片”的演出,开始只是在附近几个村里试演。头一天在史二庄,起初来的人并不多,但演到十来张,观众中就有人回去把没有来的人叫来。原先我们担心片子太长,恐怕中途有人离去,但观众自始至终,情绪一直都是紧张的。演完以后,还要求重演。那天本来武安有会,有的说:“这比赶会强,又好看,又省钱,又不跑腿”。有的说:“这比瞧一台大戏还强哩,演的都是咱自己的事”。当晚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听到对洋片里的人物的议论。这样,“新洋片”的名声一下就传到了外村,从此,我们每到一处,架子一搭,鼓一点,人就围得满满的。在田二庄演完以后,群众无论如何不让我们走,一定要求夜里再演。我们说要去别村,他们说:“你到咱村,饶不过你们了。咱明天一早保证用牲口送你们”。去阳邑赶会,我们又担心没有戏能吸引观众,但我们每次都是在戏完以后出演,台下观众不但不散,连四围摆摊的小贩,听到观众不断叫好,也忍不住站着瞧起来了。剧团导演还边听边记录唱词。演完以后,好几个村的干部,都到大会指挥部交涉,要求我们去他们村里出演。在赵庄演出时,人民作家赵树理同志看完以后第一句话说:“这才是真正为群众服务,这样的形式好,可以发展”。
“新洋片”所以能受到群众欢迎,不是没有理由的,河西副农会主任福善说得好:“洋片好,看得懂,听得清,都是实际事”。这就说明了“新洋片”这一形式为他们所爱好;同时,也说明了内容也为他们所喜欢。因为我们演的是“土地还家”。
故事的全部情节是以五十五张画面结构而成的,观众从一张一张的画面里,看见各种人物的活动,看见地主阶级的残暴和卑污的形象,看见穷人们被压迫时和被牺牲时的受难的情景,和他们在黑暗重重的包围下,如何悲愤地进行自发性的反抗,以及在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更明确更坚决的斗争,以致消灭了封建地主,做了新社会的主人。不,他们从画面上还看到他们自己,因为他们的过去和今天,和画面上的穷人们是相同的。他们为画面上的人物悲而悲,喜而喜,也是为自己的悲而悲,喜而喜,或者说,是为他们自己阶级的悲喜而悲喜。当他们看到地主王三泰为了霸占一个老佃户王继祖的房地,把他的辫子吊脱了头皮,并且强奸他儿媳妇莲子,逼得她上吊寻死;又诬赖他儿子王栋做贼,逼得他流落他乡,以致于要饭等场面时而流泪,那不是很自然的吗?当他们看到八路军解放了那块地方,看到王栋回到村上发动了群众,看到斗争,枪毙王三泰时而现出愉快和兴奋,看到分果实而报以热烈的欢呼与掌声,那也不是很自然的吗?
在河西演出后,立刻得到善良农民的阶级共鸣。民兵灵山、妇会员地子及六十多岁的书子娘(中农)异口同声地说:“俺村赤贫黑亭爹也是给地主老万子吊脱了辫子的。运动里(土改)老万子跑了,将来捉住也应该象王三泰那样由众人处理。”史二庄一个叫计久只的妇女,看了洋片,擦着眼泪回家,夜饭也吃不下。她说:“俺看了王栋,就想起自己过去的贫寒,俺男人放了一辈子的羊,地主们要过来鞭子就打!咱在旧社会还不是跟莲子一样样,那热上那,那凉上那,走到老财跟前,谁不害怕………”说到这里,她简直痛哭失声了!只是连连说:“咱不说了!咱不说了!”后来她又说:“瞧到后头,苦情也报了,群众也抬起来了,就这,我又高兴了”!象这样观众和故事里的人物结为一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村干部看罢洋片,也想起自己的工作来了。史二庄的农会主任刘正富看到王三泰组织特务,贴无名信,打黑枪时说:“地主的办法就是多,咱斗争就是要坚决。”田二庄一个干部看到王三泰用尽一切办法收买农会主任杨满堂时说:“这对咱有教育,咱坚决不能走上层地主路线。”而在青烟寺时,观众却想起他们自己村上被罢免了的农会主任来,当场就有人用手指刺他的背说:“这不是杨满堂!”而他本人,变得面红耳赤了!
这次演出,在群众中起了启发与教育作用是无疑的了;但反过来,他们更教育了我们。他们是“土地还家”的各种各样斗争的亲身经历者,是摧垮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主要创造者,他们的立场更明确,阶级路线更清楚,他们曾向我们提出许多精辟而且实际的意见和要求,他们说:
“王三泰使枪崩,还解不了群众的恨”!
对这,他们的理由是王三泰是恶霸汉奸,是特务,苦害了那些人命,就是剐死,也便宜了他。
对于没有充分表现出群众力量的地方,他们指出:
“显王栋显的多,其傍的穷人显的少”。
对于分果实的过程表现不够的地方他们指出:
“果实没经群众详细评议,怕难分的公吧!”
“提干部分这分那的多,群众提的少”(指唱词)。
妇女们最不满足和最关心的是:
“斗争王三泰,为啥没见莲子上去报仇”?
“地主家娘儿们为啥不见处理?她们办的坏事不比男人少”!
“地主家丫环为啥没见翻身”?
赵庄还有群众提出:
“画上为啥没见毛主席?没他,咱还是翻不了身”。这不但说明了他们对于党和群众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对于人民领袖的信仰与爱戴!
对于画的本身,这一次在群众中也经了一次考验,普遍的反映有两个:第一,“画的实际”;第二,“画活了”。但最喜欢的也就是在内容上使他们最感动的那几张,或者说,情节发展到高潮的那几张,更特别喜欢分果实那一张。(好象我们看小说,叙述过程的地方都是顺着看下去,一到发展到高潮的地方,就要反复多看几次一样。)这就说明了一切形式,一切表现手法,主要还是决定于内容,决定于所表现的是不是生活的真实。群众不问你用的什么表现法,只问你所表现的是不是他所见过的,或亲身经历过的,或向往中的事情;只问你所表现的是不是使他们得到娱乐,同时又得到教育,又能鼓舞他们的生活和斗争情绪的东西;或者说,群众只问你画得真不真,象不象,活不活。例如王三泰的儿媳妇勾引杨满堂那一张,群众就觉得还画得不够象“破鞋”,他们说:“画得不够邪气”;但看到翻身后的莲子和王栋耩地那张又觉得不够美化,他们说:“莲子画得不美,画老了”!这不但说明了群众的实际精神,同时,也说明了他们的阶级情感,是非爱憎,是如何分明而强烈!
过去有人说,群众只能接受“单线平涂”的表现法,这完全是一种对事物固定不变的看法,说得严重一点,是一种瞧不起农民的看法,他们的意思就是农民永远只配看一些平板的东西。这次的画都是用光线明暗表现法的,谁说农民没有立体感呢?史二庄一个字都不识的农民任兴培说:“画得真好,一个一个都在那里立着,不在纸上,画离了墙了。”有几个自以为有“立体感”的智识分子,能说出或能有这样生动而具体的“感”呢?群众是不是有他们自己的欣赏习惯呢?有的,那就是要求画面明朗,形象完整,色彩强烈而鲜艳,这就是分果实那一张所以特别受到欢迎的一个因素。
这次“新洋片”就是以“看得懂(画得实际,画活了。)听得清(群众语言,本地口音)都是实际事(土地还家)”,才获得群众的批准。
如何改进和推广
此外,人民日报、新华书店、人民文工团、行知学校及其他文化教育工作者,也给我们提了许多珍贵的意见,有关“土地还家”内容细节部分,都已转交美术工场同志们,作为他们将来修改时的参考。这里,只把有关“新洋片”的改进和推广的意见,综合几点,写在下面:
一、“新洋片”的内容,应及时反映现实。“土地还家”的内容头绪太多,牵涉的问题太广;以后,“新洋片”应当提倡一支一线,解决一个问题。
二、片子不宜过长,最多不超过二十张,但套数要多,孤零零一套,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为了更容易推广,装置上应更简单化,最好能订成报夹形式。
三、演出可采类似文化棚的形式,把大量文化食粮散布到农村去:如毛主席像、画报、连环图画、年画、唱本、书报杂志等。
四、美术工场应和民间画家取得密切连系,必要时,成立短期美术训练班,互相学习。然后让他们回到各地,把“新洋片”及其他新美术普及到农村每个角落去。
五、应建议或直接帮助各县民教馆组织民间画家和说唱家,成立“新洋片”宣传队。
六、文学或诗歌工作者,应配合美术工作者编写“新洋片”唱词(最好是和民间说唱家合作)。我们要想把我们写的东西,能够直接朗诵给群众听,还有比通过画、通过说唱家的口,更好的办法吗?
七、美术工场的好片子,应当翻印推广到各地去(连同唱本),最少每县民教馆和每旅政治部能有一套。
“新洋片”是一个崭新的有力量的宣传工具,这是已经肯定了的。但它还只是刚刚举步,还没有在广大农村中扎根,还没有形成广泛而热烈的运动,这就须得各地美术工作者和文化机关都来注意它,研究它,发展并推广它,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群众的要求。
四七年十二月十日


第4版()
专栏:

麟山剧团的三查学习
杨瑞芝 孙克明 武承熙
太岳麟山剧团自看到区党委的三查指示后,全团自八月十八日至九月十四日二十多天内,展开了热烈的学习、检查运动。大家端正了立场,划清了阶级界线,清算了地主思想,和清除了顽固不化的地主分子。
在这次学习中,副指导员杨玉鸿同志首先以身作则,他说:“在以前我的立场不对,做了地主的防空洞。去年八月群众清算我家时,家里还暗藏了十六、七石麦子和一部分衣服(约值两万元)。这件事在我思想上是个大包袱,因此工作情绪不高………”。思想检查后,九月九日剧团在岭村出演时,离他家十里地,他亲自回家,向村干部承认了错误,把藏麦子和衣服的地方向村干部说了。从此在思想上才放下了包袱,工作也安心了。在他的影响下,其他同志都自动地进行了检查。
张贵枝同志是上党的名角。家里很穷,从小就学戏,十四岁上就学成了把式,十五岁曾到太原唱过戏,接近过阎锡山的干部大奸霸马骏,还有其他好多当官的,马骏还送给他一面旗,叫“桂林一枝旦”。以后又住过潞城大恶霸的“三乐班”。所以虽是穷人出身,却养成往上爬、巴结地主当官的毛病,看不起穷人。在这次思想反省中,他说:“我是个穷人‘富思想’,过去的确是一塌糊涂,自参加剧团后,虽然工作在剧团,却有很多地主思想。现在才认识到以前是受了地主、恶霸的影响,妨碍了自己的进步,以后一定要和地主思想分家,站在基本群众的立场上,为群众服务。”
还有王成子同志,是个技术、文化都较低的旧艺人,未参加剧团以前,受掌班的压迫与剥削,真是说不完的苦楚,这次倒尽了苦水,感到自己现在不仅在经济上翻了身,而且在政治上也翻了身,他高兴地说:“过去东家对咱是两样看待,今天领导上对咱们一律平等,要不是共产党、八路军来,我就是死也翻不了身,毛主席真是我的救命恩人,比爹娘还亲……”。
在全团热烈的诉苦、检查运动中,清查出地主李海金。李海金自灾荒年参加剧团以来,一贯工作很坏,不但屡劝不改,反而常常造谣破坏。如在这次立功运动中他说:“不立功也要吃面,立功是利用人啦……”。经大家追根,才追出他是破产地主出身,过去一贯是个地痞流氓。大家决定把他清除出去,交给他村群众处理。
经过这次三查学习后,全团气象一新,每个同志都从思想上自觉地争着在工作中立功,并表现了空前的团结。


第4版()
专栏:

文艺消息
边区文联人民美术工场,为了迎接翻身新年,在一个月前,就已开始创作了许多新年画。正在印刷的有“分果实”、“蒋贼卖国人人恨”;“春耕图”、“互助组织”,领袖像等也在雕刻中。这些年画,都是六、七色的套版,准备不限数目,大量印刷,务使翻身年画,能普遍散发到广大农村,欢庆翻身新年。
又:人民美术工场集体创作的新洋片“土地还家”,已多次在文联附近村子、机关演出,颇得群众、干部及文化工作者的好评。现正在武安七、八、九区演唱,以进一步征求及搜集群众意见,继续改进。
(虞迅)


第4版()
专栏:

实行文化下乡
屯留的“乡村文化”报和“文化棚”
孙克明
屯留自去年开展翻身运动后,文化活动也随着有飞跃的发展特别是群众歌谣、快板、戏剧的创作和活动。但就整个文化活动的范围来说,大半仍只局限于学校,还不能说已经深入到农村中的每个角落,深入到群众中去;经验也没有很好地交流,群众的创作运动也没有进一步普遍地开展,已经创作出的作品,也因为没有发表的地盘,而得不到推广。为此,在今年年初特创刊“乡村文化”小报和创设“文化棚”。实行以来,半年中获得很大成绩,特在此介绍。
“乡村文化”报
为了使文化下乡,为广大群众所有,和交流经验使群众的文化生活得以提高,必须使群众有自己的文化园地。但对此都没有经验,怎样搞法呢?为了集思广益和试验,在年前召集了城关的文教界座谈,大家说可以利用文化书店的石印试办一不定期的小报刊,由小到大随办随看,成功了再说,名字就叫“乡村文化”。这个意见都同意,当时恰巧正当要搞年关娱乐,所以第一期的内容,就以小调、歌谣、快板、对联、小型秧歌剧为主,以推动年关娱乐。经费暂由文教科和文化书店垫出来以后再说:半月后,在年关出刊了。出刊后,首先给各区村、机关学校赠送一份,征求意见。结果反映很好,当下就有很多人写搞来,并表示自己一定帮助使它坚持下去。于是就把这些搞件(多半是文娱创作),专门出了一本五十多篇的年关娱乐小册子,分送到各村去,立即得到更大更普遍的欢迎。年关后接着是参军,“乡村文化”这时就专门反映参军工作,对参军又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于是又获得政府领导方面的拥护,政治部说:“乡村文化”是屯留不可缺少的东西,无论如何不能中途停刊了。
现在接着办下去是不成问题的了。因此正式成立“乡村文化”报社,社长郝金堂,并由小学教员申枝选、冀岗专门负责编排,确定为定期的七日刊,经费由政治部、政府、银行捐赠出一笔生产基金、和文化书店一起搞。
半年来,共出了三十二期,每期都根据全县当前的工作定出中心和小社论,还有解放区与国际国内的大事,对于工作很起了推动领导的作用。它的基本特点,就是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大家办大家看。现有通讯员五百余人,分散在全县各个角落,随时反映各处的群众活动。在语言和形式上,纯粹是土言土语,看得懂听得懂;形式上多半是短小精悍的短文和歌谣快板,长的就转“岳北人民报”或其他报刊。所以通讯员说:“不用也不怕。”交了“乡村文化”就等于交给了大报社。在编排和内容上,既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又活泼醒目。有“光荣台”“文摊”“文艺”“市话”“信筒”“小广播”“资料室”“小医院”“国际国内新闻”……等,使每个人都可找到他需要喜好的东西。目前这个小报不仅流行于全县,而且在太岳区各县和各机关里都订的有,并且附近各县还有村干部直接给“乡村文化”寄稿。
半年来除获得以上成绩和经验外,他们还编了很多书。如“跟上共产党走”“三英雄”“怎样反特”,“屯留翻身经验集”等,在文化活动上,有了“文化扑克”“看图识字”小册子,还印刷了年画、漫画。半年中共印书一千本以上。
文化棚
为了使文化活动的各部门互相配合,使高台教化与低台教化相结合,在县剧团——河、麟山两个剧团中,各设“文化棚”,也就是流动图书馆。里面有各种农村应用书刊,有鼓书、快板、讲故事等宣教活动。每到一处演出,有专人负责,在未开戏前,利用观众没事进行宣传、卖书、讲书、让群众阅读。这种做法很有成绩。如卖书,麟山剧团在吾元出演时,三天就卖了一万多元的书,比城里文化书店七天卖的还多。两个月内共卖了九万多元。特别是在演出前做宣传活动,说快板,唱鼓词,最受群众欢迎。如河剧团在鲍店说书,听的有一千多人。麟山剧团在吾元说大鼓,听的人比看戏的人还多。
另外在剧团内部,也解决了大家看书报的要求,扩大了文化生活的园地,加强了文化教育。如河剧团的小红同志,一有空就看书,三天看完了“青年修养”,在政治文化上都得到提高。如麟山剧团的李育昌同志,一向以为下雨是有神,这次看了科学常识,又听了指导员的讲解,才懂开下雨的道理,不是有神。
因为“文化棚”在文化下乡工作中得到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扩大了农村剧团的工作和活动的范围,使其更加适合目前解放区农村的需要,太岳文联特赠河和麟山剧团:“高台教化配合低台教化的先声”奖旗各一面。以进一步在他们已创造出的成绩和经验之上,在全区普遍展开“文化棚”运动。


第4版()
专栏:

扩大农村文艺写作运动
王亚平
我们要培养“萌芽期的文艺”,“扩大写稿运动”,首先要把视线转向农村,把重点放在农村。
翻身的农民,随着知识的进步,文化的提高,他们不能再满足那些陈旧的封建文化。有些庙墙上的“十八层地狱图”被群众推倒了,有的农村画家改画了“丰衣足食图”和“翻身生产”的年画;很多农村剧团不再演“四郎探母”,他们争着编现实剧,演“葛巧云之死”:一些识字读唱本的群众,他们不再念“黄爱玉上坟”,也都开始读报纸、刊物、“小二黑结婚”了;唱坠子打洋琴的艺人,也不再唱“包公案”“王林休妻”,都改唱着“大战阳湖”和“老蒋卖国十条”了。
跟着这样的需要,各地委、县委的报纸、画报创刊了;各区村的黑板报、墙报、广播台建立了;各地的农村剧团,音乐训练班,艺人训练班成立了。这些新生的文化团体,新出的小报、画刊、黑板报,正象征着解放区农村文艺的进步,提高,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繁荣。
冀鲁豫区党委号召“扩大写稿运动”,文联发动“征稿奖金”,都是基于农村群众的要求产生的。有人说:“农村识字的人少,他们能写啥?能欣赏啥?”其实,在土地改革的影响下,群众的进步是迅速的,惊人的。寿张三区的两个区干部,从不识一个字,自己学了三年文化,现在能记笔记,能给小报写稿了。在竹口我亲眼见到一个小学教员对着几十个农村剧团团员念报纸,念大反攻胜利的消息,他们都津津有味的听着,笑着,拍手。这里证明了群众的“欣赏”和“写作”程度都普遍地提高了。不识字的群众,他们用口念着,替他们记下来,也能有好快板、歌谣、故事产生出来。
除此而外,农村里能写稿的、能画画的,还有:一、小学教员;二、农村知识分子;三、民间艺人;四、农村剧团的团员;五、识字的荣誉军人;六、住在农村的部队指导员、战士;七、一部分区村干部;八、中高小的学生等。这些人想写稿,爱写稿,他们苦闷的是不知怎样写?写了没有人提意见,没有发表的地方。结果,有的不敢下笔,有的写着碰了钉子,登不出来,就搁了笔。
“写稿运动”和“征稿奖金”正是鼓励这些人写稿,发挥创作才能的兴奋剂。区党委宣传部扩大写稿运动的通知下到寿张三区区部,几个爱写稿的同志看了,都跳起来说;“这一下可好了,写稿有了门径,咱多写吧!”文联的“征稿奖金”在报上登出启事,不到十天,我们收到的“画稿”“文稿”已有四十余件。他们还附来热情的信;“看到你们的征稿,我很兴奋,很久不写了,又写了这一篇!”有的说:“我从前不敢写,现在也写起来!”有的说:“这是一篇旧作,改了一下,给你们评阅吧!”这四十多件来稿,平原文艺用了一篇,新地用了两篇。画报用了一篇,都是写得画得比较出色的,除发表外,原稿还保存着,将来交“评奖委员会”评奖。
这次写稿运动,希望能大力推动一下,尽量多发现新人、新作品。据我们所知道的农村里流行的有以下这些作品:一、快板,二、小调,三、坠子,四、洋琴调,五、洋片调,六、剧本,七、歌谣,八、墙画,九、年画,十、宣传画,十一、泥塑,十二、木刻画,十三、对联,十四、墙报,十五、门板报,十六、黑板报,十七、剧本,十八、通讯、报告,十九、民间故事,二十、歌本唱本等。这些作品都是萌芽期的文艺,都是新型的群众性的作品。
这些作品,从表现方法及内容上来看,确有它独有的特点:一、主题明确,他们写一个人,一件事,一件新闻、都有好的主题,又能结合中心工作。二、富群众情感,没有一点知识分子矫揉造作的毛病,用工农大众的情调表现当前的现实。三、形式简短,活泼,有力。四、语言通俗好看,好懂,容易上口。五、能唱,(歌谣、歌曲、快板、坠子等)能演(剧本)能吸引观众(画稿)。这些特点都是农民固有的,农民喜见乐闻的,他们看了,听了,读了,自然就容易接受,容易受感动。
我们不怕浅,不嫌俗,这些作品,正是我们征奖的对象。短的三言两语,写一人一事,一件消息,故事,大的到叙事诗、长篇小说、剧本,我们都欢迎!谁也不是天生成的作家。“文艺只是少数人的事”,那种说法早被群众否定了。今天能写的、爱写的,马上执起笔来,用各种艺术形式为工农兵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