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三个美国记者的延安印象
外国记者公开到延安参观,这还是最近二三年的事;向来由于蒋介石严密的长期封锁,他们几乎很难有了解延安的机会,因此也就不可能确切地认识延安,认识解放区人民的力量,从而作出客观忠实的报导。在延安和北平间有了定期的飞行以后,许多外国记者争着要到他们久已向往的延安来观光,看过了之后,他们破除了一切蒙蔽和偏见,对这个中国新民主革命的圣地,有了全新的印象。下面简单摘记下三个美国记者对延安的观感。
罗辛格:延安是中国进步的象征。
罗辛格是美国远东问题专家、外交政策汇报与新共和杂志等期刊的特约撰稿人,今年七月曾到延安住了十天,回北平后,他对往访的记者说:“我坦白的讲,延安是中国千百个城市中的一个城市,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脱离掉中国的现状,因之我不能毫无根据的把它誉之为人间的天堂;然而我必须肯定的说:延安是中国进步的象征,是中国光明的指针。”
“中共的领袖和南京的官员那是显然不同的,就以一件小小的事情来比拟吧,南京的官员们实际毫无事做,却像煞有介事的摆出忙劲头;但中共的领袖,和蔼可亲,能和你娓娓的长谈,为了弄清一个问题,我们能长谈一个下午,虽然这样也许会影响到他们晚间的睡眠,因为他们得把白天耽误的工作到晚上来做。
“毛主席是我所见到的最令人钦佩的人物中的一个。他有一种非常卓绝的本领,当他和我对谈美国外交政策的时候,他曾经提出了许多深奥广博的问题。但当我陆续地回答他的时候,他仅仅提出一下,或着重地概括一下,就把我打算询问他的美国对华政策问题,于不知不觉间回答了。”
斯蒂尔:不到延安,不懂中国。
纽约先锋论坛报记者斯蒂尔是驻平外记者中比较有权威的一个,但也有着美国记者所具有的对苏联的传统成见。当他十月间参观延安后回到北平的时候,有人问到他在延安十日的感触,他说:“从总的讲来,不到延安实在不能深触到中国问题内脏;到了延安使我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深化了。我觉得在延安访问中,有三件事使我感动而且深刻起来。第一件是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证诸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这是货真价实的。第二件是中共需要和平,而且也的确为和平而努力;我看不到中共有发动或策划内战的打算与行动。第三件我觉得中共的党员,在思想是同情与拥护苏联的,然而在另一方面的确打破了我过去的一个认识,以为中共与苏联在实际上有什么具体的连系。他们实际上确无什么连系的。”
他正赶上看到王震将军转战万里回到延安的场面,他形容道:“这简直不像是发生于人民与军队之间的场面,而像亲族欢迎他荣归的子弟,于此我体味了‘军民一家’这个言语的实际内容。”
史特朗:中国的命运,决于延安。
前不久去延安访问的史特朗女士,发表她的感想如下:“延安是好地方呀!但红军抵达陕北以前,那里是个破落的贫穷的僻地,现在中国共产党把那里的农村建设好了,人民正享受着和平安宁而富有劳动美德的正常生活。
“延安的特点是质朴。我在延安的时候毛泽东先生送给我一本书,里面都是当地农民住舍所用的窗饰的图案画(按即窗花——编者)。朱德将军送给我一方地毯,那是用土线织成的,也是当地农民手工业的成绩。这两样礼品的本质已经是质朴无华的;而配合那简素的图案,单纯的线条和深沉的色彩,就更显其朴实了。”
最后,她下结论说:“解决远东命运的,解决中国命运的,不在于美国,不在于南京,而在延安!的确,延安的方向,是解决远东与中国问题的具体真实的方向。”


第3版()
专栏:

“我是走毛主席路线回来的”
王震将军在一个欢迎会上给大家讲了个故事:
在山阳附近的战斗中,有一个平时很勇敢的战士掉了队,而四面又是蒋军追击部队,他只得昼伏夜走。白天老百姓家中隐蔽,每晚走几十里,走了两个月,虽走坏了脚,却仍背着枪和子弹回到了边区。
有同志问他:“你身无半文,路又不熟,一个人怎样能回来?”
他说:“我是走毛主席的路线回来的。”有些同志不明白他这话。他眼睛瞪了瞪,说:“不明白吗?毛主席的路线,就是群众路线嘛!我就是照着毛主席开的这条路线走回来的!”


第3版()
专栏:读者顾问

怎样在分散工作环境中学习?
读者顾问
为读者作顾问,请读者作顾问;大家有问尽管问,不懂再向大家问。
转请学有心得者提出经验作顾问
问: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区干部,自己很愿学习求进步,但由于工作环境太分散,经常要下乡,不能在公所里集体学习,苦闷得很,前天看到贵报有了“读者顾问”,非常高兴,我想你们一定能够告诉我怎样在分散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的方法。
敬礼! 读者王凤翥启
答:凤翥同志:
在分散工作环境中如何学习这个问题,恐怕不只是你一人有,和你处于同样环境的许多干部同志,可能都要遇到的。在分散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的方法,我们知道的不很多,不能很圆满的答复你,只能提供一点过去的经验:
首先是要领导上普遍注意起这个问题来,采取统一领导分散学习的办法。如一个区公所,就应党政民团体统一成立一个学习委员会,负责进行领导学习的工作:在你们分散下乡之前,就要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如在时事政治学习上,要研讨某一文件,或在业务上学会某一工作等)。经常检查每个下乡干部的学习情况,了解与解决其学习困难。到一定时间,如完成了一个中心工作回区汇报总结工作时,亦应抽挤时间组织干部集体学习,并进行学习总结。
在你自己,最好在下乡之初,根据你的情况订出个人学习计划,到了你进行工作的地点——基点村或自然村——除了工作外,就可结合当地的村干部进行学习。如时事学习,你可以组织大家一块读报,就报纸上的时事提出问题来拉谈,这样不仅你自己学习了,同时也组织了村干部的学习,使他们真正能从讨论中认清时局,比一般化的政治形势报告强得多。假如讨论中有问题大家都闹不通,可记下来,待你回区上汇报工作时提出,区干部再集体讨论以求得结论,这样既可推动与充实区上的学习与内容,又可使上级了解一般干部群众的思想情况,对工作是有很大好处的。再如文化学习,如果你的文化程度较低,可找工作所在的联合小学或村小学的教员当教师,经常请他教你识字、写信或讲解看不懂的书报。你如有了中等文化程度,就可自修,一次带上一两本喜欢看的书,经常看看,并可练习写日记、作文章、写工作汇报、给报纸投稿等,日子久了,文化程度就可以提高了。至于业务学习,那是应当在工作中随时向群众、村干部学习的,随时总结工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回到区上后,和其他区干部交换经验,不断熟习业务与提高工作能力。
每一个时期学些什么,可以根据工作中的需要去进行。如学时事,你可调查村干部和群众中对时事有那些糊涂观念,提出和村干部弄清了就算是达到了学时事的目的。学业务亦然,你如搞群众运动,提出群众路线的问题,你就要从工作中摸索什么是群众路线,把工作经验总结起来,以便很好的发动群众。总之,一定要有目的的学,不要盲目的乱学。
在分散工作环境中,学习的正规化与经常性,和机关的正常学习比起来,是很不容易坚持的,这就要靠你自己的学习热忱与毅力来坚持它。第一必须善于在分散、零碎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第二要有毅力,遇到困难,要坚韧的克服它,不要一曝十寒,一鼓劲过去就不学了。在分散环境中,主要是自学,在自学(自修、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的学习(到一定时期回区上集体讨论等),这样才能使自学与集体学习很好的结合起来。
在分散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是一个普遍而重要的问题,我们一般干部,可能存在有分散下乡工作就不必学习的思想,这是不对的。要知道在分散工作环境中学习就特别重要,如不好好学习,自己进步就一定慢,且工作是会感到很多困难无法克服。如你搞群运工作,要是不学习,就不可能明确群运方针,当然就无法作好工作。所以我们希望全区各地领导方面,要很好重视这一个问题,经常领导帮助分散下乡工作的干部学习。上面说过,我们对这方面的具体经验不多,尚望在分散工作环境中学习有经验的同志,把自己学习的心得写出来,我们乐于在报上刊登,以便更圆满地答复你及与你处境相同的其他同志。
就此结束,望你经常告知学习情况与经验。祝你进步! ——编者


第3版()
专栏:

茅盾赴苏
名作家茅盾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之邀,赴苏游历,已于十一月廿八日偕其夫人自沪动身。动身前,沪市各界纷纷欢送。二十四日,沪文协、木协、剧协、音协等十团体联合欢送,叶圣陶任主席,郭沫若、许广平、胡风等代表各团体致欢送词。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代表并拉特金发表演说,希望茅盾夫妇访苏仅为一个开端,今后中苏间能常有文化使节来往。各团体纷收代表作品,交茅盾带往苏联。茅盾本人亦大量收集我国文艺界各种代表作品达六箱之多。茅盾在该欢送会致词,表示愿努力以赴,俾不负朋友之望。
《白毛女》新出演
闻北大文联合组之文艺研究室所领导的下乡流动宣传队,已赶赴长治参加劳英大会,并演出六幕歌剧《白毛女》。
阿英近作问世
名剧作家阿英在苏皖解放区自卫战中,深入前线,写成剧本《自卫》供各剧团排演;涟水保卫战胜利结束后,又写成了《涟水战地》一书。
延安展览战士书
陕甘宁边区部队正开展美术运动。“兰州”部队已举办过三个战士美术训练班,训练出一百多个美术兵。他们回连后,又办了连队工训班;于是美训工作在各连大大展开。现各连在备战中有备战画报,行军中有行军画报,战斗中有战斗画报。联政宣传部收到该部战士画六百三十余幅,并约请延市美术工作者及文艺团体前往参观指正,马达、柯仲平、胡蛮等均有深切评赞。十一月中在延市街头举行画展。
马达等返延安
木刻家马达、音乐家杜矢甲、作家陈学昭于上月初已经从前方返抵延安了。


第3版()
专栏:

前方战士需要木刻
领袖肖像
据本报前方记者团来电说:新年快到了,前线战士们很想能有领袖们的画像。政治部将会注意这个问题的,但我们建议,木刻家们在这件具体事情上,应多出点力。请把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司令员、杨主席、邓政委等首长的肖像,刻制成明信片大小的单幅吧。印刷厂也可设计石印一些。这件事不大,想来我们的艺术家一定可以美满而及时地满足前方这个需要的。突击一下吧!


第3版()
专栏:

从汉奸审奸案说起
思基
上海文汇报十月四日载:
“平市(北平)审奸戏,又有惊人演出,巨奸王揖唐判死刑后,昨日突由两律师,代表王逆以巨幅广告送刊各报。据谓:承审该案之审判长何承倬(现任河北高等法院刑庭庭长)系伪组织时期之司法官养成所教务主任,为其治下之小汉奸。并声明,王历次审讯一语不发,即由于此。盖在此汉奸法庭前受审,实心有不甘也。广告中并有云:“如谓唐系大汉奸,该审判长乃揖唐治下之小汉奸;值兹国土重光之后,审奸工作,竟假手于汉奸为之,天下后世,其谓今世为何世耶!揖唐政治上纵有‘错误’(?)但读圣贤书,凛明耻之训,深恐为中华民族审奸史留莫大之耻!揖唐所以历次审讯一语不发者,实有难言之隐痛,若竟于此汉奸法官手中受极刑,揖唐死不暝目。”
这段广告刊出之后,世人皆惊,对此奇闻,无不瞪目伸舌。何承倬视此有失庭长尊严,赶紧发表谈话:
“…彼仅在伪司法官养成所做过教授,‘教授是否汉奸,对于此举,本人惟以一笑置之。’”
高等法院院长邓哲照,忽听有人“反噬”他的部下是汉奸,也觉有伤体面,随即辩护:
“何,一向奉命在沦陷区任地下工作。”
这一声明,比何承倬自己的辩护还扼要得多,堵住了所有人的嘴。汉奸审奸案,顿时就成了“地下工作者审汉奸。因为何承倬是‘国民革命军’‘元首’的‘地下工作’者,谁又能辨别叛逆王揖唐不是‘最高领袖蒋总裁’的同志呢?君不见:‘国土重光’后,各卖国奸贼全都是国民党的‘地下’人员么?”
汉奸李英是国民党的“地下”总司令。
汉奸吴化文,是“蒋介石的‘地下’集团军。”
汉奸、土匪王自全、郭清、王泽民也全都是“总裁”的同志,升了不小的官。
汉奸曾琦、汤@铭等是蒋家猪仔“国大”的代表,公然替未来的总统登基撑场面。
呜呼、汉奸之为用大矣哉!用汉奸来审判汉奸有什么稀奇!汉奸多和牛毛,而且公然袍登场,替蒋姓老贼踢斗门,跑龙套,这说明什么呢?一种解释是“好人不到蒋政府里来”。另一种是物以类聚,头子既然是菲律宾的罗哈斯,那么日美何择焉?卖国也要找专家啊!于是一切罪大恶极的祖国叛徒,全都披上了南京的“地下工作”者的罩衣,成了“中央”的自己人,“最高领袖”也是他们志同道合的“同志”了!那不也是理之当然!
然而,受了汉奸糟踏的老百姓怎样说呢?豫北人民曾经这样的愤怒地唱着:
骡拉着大车过去啦,
水顺着漳河流来啦,
郭清欠下的活人命呵,
老天爷,
他如今又当了“中央军”啦……
可是,当了“中央军”便怎样?只要你戴了美式的宽边汉奸帽子来打内战压人民,人民就要一旅一旅地消灭你,缴你的枪。如果你再不甘心,利用些猪仔汉奸来开“国大”,造民意,公开卖国打内战,那人民也会揭掉你们的皮,把你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论你在“地下”卖给日本,地上卖给美国,最后总是逃不出人民的审判,决不会让你们“一笑置之”的。


第3版()
专栏:

寄法兰西
鲁藜
法兰西,美丽的法兰西
在我少年时代、我不爱法兰西
我憎恨法兰西
那时候,法兰西是帝国主义者
我亲身受到她的压迫
我生长在她的殖民地里
可是当我成年走入了革命斗争
当我翻开世界革命史
我就爱法兰西
爱这过去了的法兰西
爱这攻破巴士底的法兰西
爱这巴黎公社的法兰西
啊,法兰西,人民的法兰西
从你的过去到现在
有过多少悲壮的戏剧
从人民阵线的失败
到沦亡,到土伦舰队的起义
到巴黎充满解放的花朵
一直到今天,法兰西
真正美丽的法兰西
真正可爱的法兰西
在你的国民议会里
法兰西的人民的党,共产党
出现在议席的最前边
法兰西,美丽的法兰西
听我这东方人向你欢呼,敬礼
我将用喜爱的眼睛注视你的三色旗
在这旗帜下,人民高举着红星
照耀着欧罗巴在前进


第3版()
专栏:

家信到了战士手中
丁曼 张风
在这次滑濮之捷的当儿,××部队一天中就接到二十五封战士们的家信。这些信都是战士的父母、兄弟、妻子写来的。
你看,这是元朝五区高庄高凤堂给他儿子福宝写的信:“你参军后,村上对我十分拥护,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现咱家分得果实地二亩、洋六万元、房一所、水缸一口……望我儿在前方安心工作,坚决杀敌……老身平安,万勿挂念”。高书启的母亲来信说的是:“咱家翻身后,得到五亩地,洋五万元……你母亲在村上受群众拥护。家中老少平安。望我儿在前方多打胜仗。”
这些亲切的家信到了战士们的手里,个个都眉笑颜开,乐的直蹦直跳。高福宝拿着信,读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地拍着大腿:“这一下,我爹可不缺儿啦!村上的人比我在家里照顾得还好。”高书启喜的直在地上打转转,自言自语地说:“我原愁我娘没法过,现在有地有钱,啥困难也解决了。”
张怀谦也接到信,却一个人不说话,躲在屋角里偷偷地读着。同班的弟兄们还以为他接到了什么不幸的消息。过了半天,他扑哧一下地笑出声来。大家都好奇地围拢去,要看他的信。他红着脸怎么也不给。大家抢过来一看,原来是张怀谦的爱人写来的。有人把信大声念起来:
“怀谦同志:你的来信已经收到。咱父母都很好,你不要挂念。咱家分得果实地六亩、洋三万元。咱的房子由村上帮助修盖,年前可修起,家中一切有村干照顾。你的爱人李雪莲。古历十月三日”
大家听得哈哈大笑,互相拍着肩膀说:“你看,咱家乡干部群众真不错,把咱们爹、妈、老婆照顾得多周到,不打几个漂亮仗,多缴老蒋几条枪,可真对不起他们!”


第3版()
专栏:

罗斯福在开罗、德黑兰见闻录
余才节译
和斯大林对谈之后
这个下午,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来看父亲。虽然听说斯大林比常人矮,我惊异地了解到关于他的别一些情形。在他矮的身材和沉着深刻的声音之外,他有一种非常有魄力的本质;在他内部蕴蓄着巨大的忍耐力和确信。在他旁边,莫洛托夫是沉默的。
四十五分钟内,父亲和他讨论到远东、中国,那些事父亲已和蒋讨论过的。父亲解释蒋的渴望苏联尊重满洲边界。斯大林说世界尊重苏联的主权完整,反过来看,他也将尊重大小各国的主权完整。
这晚上,父亲诉说他是疲倦了。
“喝酒振作一下吗?”我问。
“不要,谢谢。斯大林今晚做东道主;意思是俄式晚餐。如果我们国务院的专家们不再犯错误,那么,会有许多道举杯祝饮的。”他叹了一口气。
“那个人,他把事情做得好哩。和他一同工作是一种愉快。一点不绕弯子。他把想讨论的主题排清了大纲,紧跟着走。”他说。
“渡峡攻欧吗?”我问。
“这是他在谈论着,也是我们谈论着的事”。
“英国人还在提出问题来吗?”
“这……现在文斯登(即邱吉尔——编者)又正在说两个动作同时发动的事。”父亲笑着说。
“邱吉尔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两个进攻同时发动?爸爸!”
“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你知道的地点。”
“巴尔干吗?”
“当然啦!”他笑得很沉重,“你知道在大会上,不论何时首相论争着在巴尔干进攻,那么房间内不论那个人都很明白他的意思是什么。这是说,他焦急的穿刺进中欧,以求隔绝红军进入奥地利和罗马尼亚,可能时还有匈牙利。而约瑟叔叔呢,当他讨论到西线进攻的军事便利,及分散兵力的不足为训时,他也是常意识到政治意义的。但,从不提到。”
“伊利奥特,我们的参谋首长坚信:用最少美国兵员的损失,去杀伤最多的德国人的方法,便是去发动一个巨大的大攻势。然后用我们所能有的去杀败他们。这对我是有意义的。对约瑟叔叔也有意义。这是赢取战争的最快的一条路。”
“困难的是,”他继续说:“这首相在想着战后的事太多,在想着将来英国的处境太多。他不愿让俄国人太强。或者,俄国人将在欧洲很强。是否这是坏的,要看许多因素。我所把握的一件事是求减少美国死亡的方法,也是求最快的结束战争的方法,便是从西方进攻,而且单从西方进攻,而且这是唯一条路。”他露齿地笑着再说:“我看不到有什么理由置美国兵士于险地,以求保卫英国在欧洲所有真实的或幻想中的利益。”
俄国式的宴会上
关于俄国宴会的传闻,真不虚传。当然先是“伏特加”,幸运时还有一种好的白酒。我说幸运地,是因为只在宴会半中间才有。在这种情况下,“伏特加”便是你糟透的伴侣。(译注:因为酒性太猛烈。)但我注意到斯大林是自始至终喝着“伏特加”。
到宴会将终,斯大林站起作第十几次的举杯祝饮。我不记他是怎样说的,大致是这些话:
“我提议祝饮为了可能最快地公平审判所有德国战争罪犯——在执行枪决的队伍面前审判他们——我祝饮为了我们团结,以求逮捕他们,处决他们,他们全体,至少将有五万个人。”
快到像闪光一样,邱吉尔站了起来。他本来一直在喝着他心爱的白兰地酒,所以舌头似乎更厚了一些。
“任何这种态度”,首相喊道:“是完全和我们不列颠公平意义相违反的!不列颠人民从不赞成这种成群屠杀!我趁这机会说,我强烈地感觉到,没有一个人,纳粹或否,将被概括地在执行枪决的队伍面前处决,而不经过适当的法庭审询!”
我看看斯大林。他似乎被人触犯了,但脸色仍然庄严地。只有眼睛闪着光,他接受了首相的挑战,逗他讲下去,和蔼地穿刺进他的议论,似乎毫不在乎邱吉尔已绝望地在发脾气。
最后父亲说:“显然啊,这儿必定有个折衷之道。”他忍住了笑,“或者,我们将说,如果不是概括地处决五万个战犯,我们将同意一个较小的数目。我们能否说是五万九千四百个呢?”
美国人和俄国人都大笑。而英国人,有鉴于首相的盛怒,只得静静地坐着,拉长了脸。我想斯大林会满意而换题目了。但他坚持下去,他问我的意见。
“好,”我说:“全部事情是否很学术性呢?俄国、美国和英国的兵士们将在战争中决定这五万人中大部分的结局。而我希望不只是这些五万个战犯将被注意到,那成百成千纳粹们也该注意到。”我开始坐下。
但突然地,一个怒意的手指在我头上摇动。
“你是有兴趣于毁坏盟国间的关系吗?你知道你在说了些什么?你怎么敢这样呢?”这是邱吉尔,他盛怒已极,所以毫不掩饰了。我们惊骇地静坐着。幸而,这晚餐很快完了,我跑到父亲房间中请求宽恕。
他大声吼笑起来:“不再想到他。文斯登失去了头脑,谁也不把那问题认真的看。约瑟叔叔针刺了他,他只得对别的人采取攻势。不要在意,文斯登睡醒后便会忘记的。”然而我现在想他并未忘记。显然邱吉尔先生永不忘记!(续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