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6日参考消息 第3版

    【贝尔格莱德三月二十九日来讯】南斯拉夫第三十二届纪录片短片电影节前天在贝尔格莱德闭幕,从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五天共上映了一百一十九部影片,其中有三十七部参加评奖。
    以导演动物片、反映生态环境问题驰名的彼得·拉洛维奇导演和拍摄的《扁虱》被评为最佳片,他本人荣获电影节大奖。此外,还颁发了影评奖、电影节公报奖以及十一枚金质奖章。最佳蒙太奇奖、最佳制片人奖和崭露头角奖,由于没有合适的人选而没有颁发。
    南斯拉夫舆论对这次电影节上映的影片总的评价不高,认为“平庸”、“缺乏创新”。也有人认为南斯拉夫的纪录片(包括短故事片和动画片),以及自一九六○年起已经延续了二十多年的这一电影节,“已经陷入深刻的危机”。
    记者今天请南斯拉夫著名纪录片导演拉洛维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他说,这种看法既对又不对。他认为纪录片或短片不景气是一个“世界性现象”,南斯拉夫也不例外。由于销路窄,观众少,制片得不到鼓励,因此,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近五、六年来很不景气。但是拉洛维奇认为,不应丧失信心。(本报特约记者杨达洲)


    他赢得了一连串美称雅号:朋克士偶像、沸腾的火山、卓越的舞蹈家、英国舞台最优秀的男性表演家之一……
    年仅二十二岁的迈克尔·克拉克,目前是英国新派舞蹈的最明亮的一颗新星。他曾一度被人们视为前途无量的古典派舞蹈家,然而他终于与正宗舞蹈决裂,去迎合崇拜摇摆舞明星的年轻一代观众。
    现在他已组建了一个新潮派舞团,名曰迈克尔
    ·克拉克舞团,自任团长兼舞蹈设计师.俨然以现代舞的救世主自居。他的舞服采用的是稀奇古怪的朋克士时装款式,舞曲是专门请人谱写的摇滚乐,舞蹈动作常常与传统设计背道而驰,比如,在他的芭蕾舞里,有时会出现女性支托男性的动作。
    克拉克出身于英国首屈一指的古典舞蹈摇篮
    ——皇家芭蕾学校,在学生时代就被普遍认为是芭蕾大师安东尼·道尔的天然接班人。他能够十分自如地运用各种舞蹈技巧,舞姿优美,线条流畅,他的母校至今仍然认为他是一个天生的舞蹈家。自从他改弦易辙后,他创造并完善了独具一格的超现实主义舞风,但这种风格的根底应追寻到他的古典舞的基本功,实质上,他的风格乃是古典舞蹈与当代舞蹈动作的一种结合。
    克拉克出生于苏格兰阿伯丁市附近的一个牧场主家庭,自幼爱跳传统苏格兰舞和高地双人舞等各种苏格兰民间舞,后来终于由父母送入当地一所舞蹈学校。在那里,他的舞艺获得了长足进步,不久便被苏格兰芭蕾舞团请去演《胡桃夹子》。十三岁时,他考入皇家芭蕾舞学校。
    在这所学校的头两年里,克拉克完全沉醉于古典芭蕾,他才艺超群。学校排演的节目,男主角总是他。而且还被送到巴黎歌剧芭蕾舞团进行深造。金灿灿的前途已经在他面前展现。谁知他却慢慢地对古典芭蕾的刻板表现方式失去了热情,他决心创立独家风格。十七岁那年,他加入英国一流现代舞剧团——兰伯特芭蕾舞团,担任主角,遂为广大公众所瞩目。不久,兰伯特舞团似乎嫌他太小了些,于是这个现代舞金童子又到纽约寻找新的舞台。他找到了美国实验舞大师坎宁安的高足阿米塔奇,后者建议他把流行于欧美的朋克士风尚引进舞蹈,从而形成自己的舞风。
    回到英国后,他创建了自己的芭蕾舞团。他的反传统的编导观点,加上他的朋克士发型和时装,以及他所采用的震耳欲聋的摇滚乐曲,立即在渴求新奇舞风的年轻观众中引起共鸣,克拉克被奉为英国现代舞的一代宗师,他不仅在国内,而且在美法等国都拥有大批崇拜者。许多剧团纷纷邀他客串。去年十二月,他曾应国际著名芭蕾大师鲁道夫·纽雷耶夫之请,为巴黎歌剧芭蕾舞团领衔演出了一台实验剧目。苏格兰芭蕾舞团和伦敦节日芭蕾舞团也都请他为他们创作一些舞剧。
    声势日盛的迈克尔·克拉克舞团已向保守主义占主导地位的英国舞台提出了严重挑战。(陆文岳据英新处特稿编译)


    【合众国际社好莱坞二月二十三日电】英国的戴维·阿顿巴勒是奥斯卡制片一表演金像奖获得者理查德·阿顿巴勒的兄弟,但是他本人却是通晓各门科学的专家。
    戴维在英国已经制作了好几部上百个小时的自然科学影片,其中有两部成为红极一时的电视系列片,一部是《地球上的生命》,另一部是目前正在公共广播系统播放的《充满生气的星球》。
    这位学识渊博的英国人是剑桥大学动物学系的毕业生。为了编制电视节目,他把有关地理学、地质学、动物学、古人类学、植物学及十几门其他各类学科的知识介绍给观众,他走遍了天涯海角。
    他认为他本人是个通才学家而不是一位科学家,他说对于他在电视中介绍的那些题材——从企鹅到海龟——他大多只是一知半解。
    有好几年,他是英国广播公司所有电视节目的编排负责人。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家中研究新几内亚和火地岛的丛林,报道那里的动植物,而不是坐在总经理办公室里。
    阿顿巴勒也许比任何人或者说肯定比电视界的人更了解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生态失调现状。因此,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自然保护主义者。八年前,他制作了一部题为《部落的眼睛》的电视系列片,讲的是他称为非工业化社会的事情。他不愿使用“原始部落”或“石器时代社会”这类用语,担心这会给人以某种优越感,或产生唯欧洲文明独尊,其他文化皆下品的印象。他在澳大利亚的中部沙漠地带和土人一起生活了四个月,那里的生活条件艰苦得令人难以置信。他是新几内亚比亚米人见过的第一个欧洲人,比亚米部落是他在密林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探险时碰到的。但是,阿顿巴勒最享盛名的是他所摄制的那些有关珍稀动植物的纪录片,这些奇花异兽全是他在世界各个偏远角落里找到的。
    阿顿巴勒愉快地承认,他的工作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他收到无数的来信,大多是询问作家怎样才能获得象他这样的工作。在电视上,他的解说富有教益,语气生动亲切。兴趣十分广泛。他的节目充满了探索精神,令人耳目一新。


    【本报特约记者顾正龙开罗来讯】据此间报纸报道,阿拉伯文学巨著《一千零一夜》正受到埃及宗教界人士的责难而面临厄运。因为权威的艾资哈尔大学的伊斯兰教学者指控《一千零一夜》是一本淫秽色情小说,有背古兰经教义和伊斯兰道德,主张查禁和销毁这部书,并控告出版者。埃及文学道德法庭受理此案。
    埃及舆论和文化艺术界对法庭审理这部在阿拉伯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地位的小说表示忧虑和不满。
    《共和国报》的文章说,指责《一千零一夜》是一本淫秽小说,主张没收和销毁它是丧失理智和不能被接受的行为。这等于是否定自己的文化遗产和文明。埃及许多著名作家也纷纷发表谈话,指出没收小说《一千零一夜》是一种犯罪行为。阿拉伯世界最负盛名的作家纳吉布·马赫福兹认为,即便《一千零一夜》中有某些性描写章节,但也不能因此认为这部小说就是淫秽小说,因为在一些伊斯兰的经典著作中出现的性描写并不亚于《一千零一夜》。
    埃及著名文学评论家阿布·阿福要求没收不朽的名著《一千零一夜》的指控是一种对文学作品的恐怖行为,他呼吁埃及的舆论、作家、艺术家、思想家和广大群众起来捍卫阿拉伯文学遗产。
    埃及《消息报》和《图画》周刊的记者在同本社记者交谈时指出,社会上出现的对文学遗产的争论和责难,同当前埃及宗教势力的崛起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有关。


    据合众国际社二月十五日报道,在世界最坏小说的最坏开头写作比赛中,美国女作家伊丽莎白
    ·尼乌兰获胜。她得到一张“不光彩的荣誉”证书,她的获胜作品被收入题为《一个漆黑的暴风雨之夜》的世界最坏作品选集。
    尼乌兰比赛获胜的作品开头是这样写的:
    “那位脾气暴躁的保守共和党人,手中攥着他那本《道德多数派通讯》,坐在俯视平坦的堪萨斯平原的门廊上呷着脱掉咖啡因的咖啡,同时,观看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菲尔·多纳休主持的谈话节目,节目表现由哥伦比亚大学畜牧学院的科学家给蒙古沙鼠注射显露真相药剂后的性习惯。”
    尼乌兰在谈到她获胜的诀窍时说,只要把“所有能想得出来的、最烦人的东西写进去”,就能达到目的。她还说:“我只觉得好玩。我一看到比赛的要求,就认定我能写出最糟的东西。这样,我就把所有最烦人的东西写出来,邮寄走了。”
    尼乌兰今年五十八岁,波特兰人,缅因州立大学毕业,曾在海军陆战队服役。一九六八年之后,她成为自由撰稿人。她的信条是:“写作的最佳方法是对要写的东西一无所知。”她说:“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受到许多数字和背景材料的困扰。”
    这次写作比赛是为纪念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爱德华·乔治·布尔沃一利顿而举办的。利顿写作时总是以“一个漆黑的暴风雨之夜”开篇。参加比赛的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一千多人。有三百人的参赛作品被选出来汇编成册由企鹅书店出版。(秋福)


    【美联社联合国三月二十日电】据联合国消息灵通人士三月十九日说,根据毕加索一九三七年创作的著名油画《格尔尼卡》编织成的挂毯不久将出现在联合国大楼安理会外面走廊的墙上。
    这幅珍贵的挂毯是在毕加索亲自监督下织成的,它是美国已故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的私人财产。
    毕加索著名油画《格尔尼卡》原作长七点六米、宽三点三米,画面用黑、白、灰三种颜色勾画了几名号哭的妇女、一名死婴、一名断臂缺腿士兵的尸体、一匹惊马和一头疯狂的公牛。
    毕加索在一九三七年创作这幅油画,是为了抗议纳粹德国的空军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为支持佛朗哥的部队而轰炸西班牙的格尔尼卡镇。
    油画原作从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八一年长期借给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按照毕加索生前的愿望,这幅油画在佛朗哥死后交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保存。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二十二日电】苏联著名歌唱家伊万·科兹洛夫斯基三月二十四日庆祝八十五寿辰。这位曾同涅日丹诺娃等著名歌唱家同台演出过的男高音歌唱家,至今歌喉不亚于当年。
    科兹洛夫斯基曾参加过五十部歌剧的演出,二十年代初,他在离故乡不远的乌克兰波尔塔瓦市剧院里演出了第一场歌剧。
    这位抒情男高音歌手自一九二五年起在莫斯科大剧院演出了将近三十年。他从三十年代起开始尝试导演工作,排演了格鲁克的《奥菲士》。后来他导演的华格纳的《洛恩格林》赢得了好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