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20日参考消息 第3版

    据埃菲社自马德普拉塔报道,拉丁美洲电影家认为,建立拉美电影共同市场,拍摄符合自己国情的优秀影片,是打破跨国公司对拉美电影市场的垄断,发展拉美电影事业的有效办法。
    上述建议是拉美一些电影工作者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举行的拉美电影周期间发表的看法。三月二十三至三十日,在阿根廷著名海滨休养胜地举行了拉美电影周,七个拉美国家的电影艺术家参加了活动,并和观众一起讨论拉美电影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拉美电影发展很快,一些主题鲜明,艺术水平较高的影片,如阿根廷的《卡米拉》、《战火中的青年》、《议会谋杀案》、巴西的《吉隆博》、哥伦比亚的《苦命夫妻》等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奖或得到好评。
    电影事业发展较早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古巴和委内瑞拉,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影片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另外,哥伦比亚、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的电影业蓬勃兴起,引人注目。例如,去年十二月在古巴举行的第六届拉美新电影节中,上映的故事片和纪录片达二百五十多部,盛况空前。拉美电影的一个新特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拉美各国的历史与现实,因而受到拉美人民尤其本国观众的欢迎。如前面提到的《议会谋杀案》,反映了阿根廷三十年的历史事件,而《战争中的青年》则以三个青年士兵在马岛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一九八二年英阿马岛战争本身和阿根廷深刻的社会矛盾,曾在柏林电影节等几个国际电影节上得奖。但是,拉美电影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障碍。参加马德普拉塔拉美电影周的拉美电影工作者认为,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和发行困难。其中解决发行问题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参加讨论的有古巴导演佩雷斯、哥伦比亚导演杜克、智利导演利庭、委内瑞拉导演乌赫列斯和秘鲁导演莱加斯皮。他们一致批评跨国公司在发行电影时歧视拉美电影,垄断电影市场。哥伦比亚导演杜克提出,应设法建立西语、葡语电影共同市场,协调拉美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电影的发行工作,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智利导演还提出,拉美电影工作者不应模仿美国电影,无须竞争奥斯卡奖,应该拍摄符合本国国情的优秀影片。这些建议受到与会者的支持。他们认为,拉丁美洲是拉美电影的天然市场,只要积极努力,一定会赢得拉美的观众。(刁、沈)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四日电】莫斯科普希金剧院新上演了一部话剧《战争中胜利的一天》。它再现了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激动人心的重要事件:在法西斯围困列宁格勒时,列宁格勒音乐馆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的新作《第七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是在隆隆的炮火声中创作这部交响曲的,当时他在广播中说:“音乐就是我的武器,我要用自己的艺术帮助我国人民取得胜利。”在一座被围困了九百天、死了七十万人的城市组织这样一场演出,本身就是一个胜利。当音乐馆通过广播电台呼吁留在城中的音乐家参加排练时,音乐家们不顾饥饿,忍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有的甚至抱病参加了这支临时组成的交响乐队。一九四二年八月九日,希特勒原定这一天攻占列宁格勒并在这里阅兵,但是音乐馆里响起了雄壮激昂的交响乐。为了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苏联炮兵以猛烈的炮火保卫着城市的上空。
    这不是一部记实剧,但它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真实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真实的。


    【合众国际社新泽西州三月十八日电】在一九八四年最佳影片评选结果揭晓的一个星期之前,最差影片评选协会宣布了去年电影节中最令人厌倦的影片和男女演员获奖名单。
    最令人厌倦的影片是西尔威斯特·斯托隆和多利·帕顿主演的《莱茵石》。其次是《博莱罗》,该协会指出,在这部影片中博·德里克证明,“即使她身上一丝不挂,她仍能使所有观众入睡”。最差的影片还有《刀口》和奥斯卡奖提名影片《印度之行》。该协会说,看这部影片“类似于在一只印度大象旁边坐两个多小时”。
    最令人厌倦的男演员有《我的一切》的主角史蒂夫·马丁。最差影片评选协会说:“据说,看过马丁最近主演的几部电影的许多人都感到不得不更名改姓搬到其他州去住。”名列第二的最差男演员是理查德·盖尔。该协会的评选人员称他为“象博·德里克一样差劲的男演员”。最令人厌倦的女演员是影片《延特尔》的主角艾米·欧文。该协会说:“欧文已使梦游变成了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名列第二的最差女演员是德布拉
    ·温格。该协会说,她的表演“使撅嘴生气具有新的含意”。


    【美国《读者文摘》三月号文章】是什么造就了爱因斯坦式的伟人?
    长期以来,非凡的才华一直是没有解开的谜。
    最近,芝加哥大学著名教育研究员贝杰曼·布鲁姆和一批助手,完成了对大约一百二十位超级明星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历时五年,研究对象有奥运会上的游泳选手、网球选手、钢琴家、雕塑家、世界水平的数学家和科学家——都是各自的领域中的最优秀、最聪敏的人才。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教育侦探发现:超级明星并不仅仅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培养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才华可能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童年经历却往往十分相似。
    如果布鲁姆的发现没错——许多著名教育家都认为他是对的——那么潜在的才华就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神秘了。的确,布鲁姆认为,如果有适当的条件,绝大多数儿童几乎是无所不能学会的。
    为了弄清有关“适当的条件”的更多情况,布鲁姆及其助手们研究了那些已在各自的领域登上顶峰的明星。
    他们在新著《发展青年人的才华》中说,他们选择的调查对象大多是三十五岁以下的,这些人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童年时代,他们的父母和教师一般都还活着,能够提供一部分情况。
    经过对调查情况的分析与比较,他们获得的一个惊人发现是类似情况比较多,另一个出乎意料的发现是:家庭对超级明星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
    不过这项研究报告说,在这些家长中,没有一个事先制订过培养大师的计划。布鲁姆告诫说:“如果你一开始就要培养一个大才子,你可能不会成功,因为你会过分要求孩子。”这些家长的做法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只是做些他们认为有利于孩子在这个阶段成长的事。请参考下面的例子:
    有位母亲谈到,当她和丈夫打网球时,就将其婴儿的睡车放在球场旁边。“网球的乒乓声也许是我女儿记忆里的第一种声音,”她笑着说。另一位母亲回忆了全家去参观美术博物馆的情况,结果,这对美术爱好者的儿子成了一个著名雕塑家。几乎所有调查情况都与这两个例子相似。看起来父母所喜爱的活动,孩子也跟着学了。正如布鲁姆所说,“如果一个家庭里有音乐,并不意味着这个家庭的孩子一定会成为音乐家。但是如果家庭里没有音乐,那孩子就可能不会成为音乐家。”
    布鲁姆曾期望看到一些神童,然而他却发现他所调查的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他们的才智是经过数年艰苦锻炼后才得到承认的。那些钢琴家曾在幼年显示出对音律的天然爱好,但完全懂得音的高下的却连一半也没有。有些出类拔萃的数学家曾有过不少学习上的困难。
    所有这些超级明星都经历了相同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喜爱玩耍的时期,即爱上你所选择的事业。第二阶段是精确时期,即学会运用各种技巧,以备考查和进行竞争。第三个阶段是个人风格形成时期。
    调查表明,父母尽量给孩子以各种适宜的经历。为了鼓励刚显露出来的才分,父母给孩子请了教师,但教师不必是最优秀的钢琴家或网球选手,只要热情友好,能够及时夸奖孩子的进步就行了。
    过了一段时期,父母或是教师决定,孩子需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以便不断成长。下一阶段的教师就比较严格些,学生无论学什么,务求准确。最后阶段的教师既是大师又是师表,即具有杰出才华的杰出教练。
    在每一个学习阶段,父母们都花了不少时间、精力和金钱向孩子们提供必需的功课和设备。一位初露头角的音乐家的父亲宁可不置亟需的新汽车也要买一架大钢琴。爱好网球的父母常常在周末带着孩子去参加少年网球比赛。孩子失败或灰心了,父母就得安慰,赢了就要鼓励。如果孩子比上一次表现得更努力更刻苦,那也是一个胜利。


    【塔斯社埃里温电】苏联亚美尼亚首都的艺术家阿拉姆·阿鲁秋尼扬用自己的微刻技艺,在小珠母片上刻出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战役、被围困的列宁格勒、攻克柏林等战役的全景图及战友的肖像,以纪念苏联人民战胜法西斯四十周年。
    阿鲁秋尼扬一九四一年上前线,在克里米亚作过战,参加了解放波兰的战役,随部队一直打到柏林。他是三十年前开始微刻生涯的,至今已创作了二百多件珍品。他的作品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到。他在人发上刻出拖拉机,前不久用黄铜片刻出了4×8毫米的苏联地图。他还用珠母制作了一把二厘米高、八毫米宽的小提琴,除了提琴上的零件一件不少外,还在反响板上刻出了埃里温斯宾季阿罗夫歌剧舞剧院的轮廓及作曲家斯宾季阿罗夫的肖像。阿鲁秋尼扬用的全套工具——微型钻孔器、三角锉、刻刀和小槌子——可以平放在手心里。他已完成了二百多件微刻作品。


    为纪念战胜法西斯四十周年,贝尔格莱德特拉集亚剧院最近公演话剧《雅尔塔,雅尔塔!》
    这是一出讽刺喜剧。它以一九四五年在雅尔塔举行的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为历史题材,讽刺了当时三大国为划分势力范围所进行的勾心斗角的斗争和不可调和的矛盾。
    剧里的主人公不是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而是他们各自带来的随身侍从:格里沙(苏)、拉里(美)和斯坦利(英)。故事发生在雅尔塔一座别致的旅馆里。旅馆负责人尼娜是一个热情而能干的乌克兰中年妇女,她极力想把那三位来自不同国度的客人安顿在一起。不料这三个客人各有自己的性格,怎么也合不到一块。他们为许多小事争吵不休,闹出种种笑话。
    譬如说,三位客人要求主人为他们安排一根晒衣服的绳子,为了分配得平均,主人尼娜在绳子上做了三个记号、希望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晒衣服。可是格里沙的裤衩肥大,搭过了头,拉里马上把他的裤衩拉下来;等拉里和斯坦利搭好衣服后,格里沙也进行了报复。剧中还有苏、美、英三国派来搞幕后活动的三名间谍。由于有他们的穿插活动,这个旅馆的前前后后笼罩着一层紧张恐怖的气氛。
    剧中故事有着浓厚的政治内容和深刻的讽刺意味。(本报特约记者陈诗让贝尔格莱德四月十二日来讯)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三日电】苏联和朝鲜正在合拍两集影片《建立功勋的瞬间》。这部影片描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九四六年三月一日苏军少尉雅科夫·诺维琴科奋不顾身地扑向敌人投来的一颗手榴弹,救出了金日成和其他朝鲜领导人,而诺维琴科本人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该片的主角由苏联演员安德烈·马丁诺夫扮演,他曾演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永恒的召唤》。影片定于今年八月朝鲜解放四十周年纪念日上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