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10日参考消息 第2版

    【美国《时代》周刊一月十四日一期文章】题:为古老的欧洲整容
    现在,欧洲人越来越厌弃现代风格的建筑,他们开始修复一度被他们视为废墟的历史性建筑物和住房。
    修复古老建筑物的热潮在西德和法国尤为明显。从下萨克森州的红屋顶农舍、到巴伐利亚州年久失修的城堡,均是西德人的保护对象。在法兰克福,人们把大战期间曾被炸弹夷为平地的勒默尔贝格广场周围的六座中世纪房屋重新建造起来,该工程历时三年,耗资一千一百万美元。
    在黑森州马尔堡城的中世纪建筑区,一百二十座一度由贫穷的大学生居住的乡村式住房,已在过去十年中修复到原来的样子。类似的修复工作使汉堡东北部的港口城市吕贝克的中世纪房屋获得了新生。
    西德在修复古建筑方面起步较晚,然而热情很高。一些西德人把这种情况称之为保护民族遗产的运动,另一些人则说这是“怀古”之风。
    法国在保护名胜古迹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一项整修奥尔赛车站,耗资三百四十万美元的工程预定将于一九八七年完工,届时它将成为一座陈列印象派绘画作品的博物馆。法国政府拨款三十万九千美元,用以修缮诺曼底沿海的中世纪渔村翁弗勒的二百二十八座哥特式房舍。据估计,法国共有一万二千六百处古迹和两万一千三百座历史性建筑物,均受到法律保护。其中大多数是城堡、庄园宅第和教堂。
    决心要在法国建筑事业上留下自己印记的法国总统密特朗,去年因选择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美籍华人贝聿铭设计并领导罗浮宫的扩建工程而受到人们的批评,尽管专家们一致认为,贝先生是能够当此重任的最佳人选。贝先生的设计方案已在去年春天经密特朗批准。按照贝先生的方案,为了不损害罗浮宫的历史风貌,罗浮宫现代化工程主要在地下、露出地面的唯一结构是建在地下工程入口处的一座高二十七米的玻璃金字塔。罗浮宫扩建工程预定在一九八七年底完工,耗资近两亿五千万美元。在法国人中,“越古老越好”的情绪日益浓厚,正如建筑设计师德勃雷所说:“法国人同现代建筑格格不入。他们认为新建的东西总不如原来的好。”
    在意大利、尤其是在博洛尼亚,也存在这种情绪。博洛尼亚的一度被视为肮脏的贫民窟地区的六百多所古房屋也得到了修缮,其中有些房屋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历史意义的罗马市中心的修复工作已进行了十五年。
    在英国,左翼控制的大伦敦议会,拒绝了建筑家彼得·波隆博关于建一座二十五层高的现代化办公大楼的建议,因为这要拆除已被环境保护部列为名胜古迹的六座建筑物。
    东欧人在战后也已经修复了数千座古老的建筑。现在,人们对修缮历史性建筑物又产生了新的兴趣。在这方面,东德和波兰尤为突出。一九八七年将是柏林建城七百五十周年纪念,为此,东柏林正在对几十座历史性建筑物进行整修。东柏林著名的皇家剧院建于一八一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毁,后来经过精心重建,已从去年秋天开始接待观众。北方城市罗斯托克是修复古建筑的典范。凋敝的公园、年久失修的住宅和教堂,在过去十年中均全部整修一新。东德在修复古建筑方面的最杰出之举是重建德累斯顿歌剧院。在一九四五年的空袭中该剧院几乎被完全炸毁。今年二月,该剧院将重新开放。
    战后,波兰人重建了古城华沙。他们在托伦大学开设了一个专门致力于保护名胜古迹的古建筑系。该系的毕业生已在国外完成过一些重要的修缮工程,如西德特里尔的大教堂和慕尼黑老城门的修复工程。
    (白振义译)


    【美国《纽约时报》一月二十日文章】题:美国作家在中国(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去年仲秋一个晚上,八名美国作家住进了北京一家名叫竹园的旅馆。旅馆座落在首都那片曾经充作满清皇亲国戚王府的地方。那里的庭院环境幽雅。沿着传统的中国园林,建起了两幢二层小楼。院子中间是座玲珑假山,假山四周花木丛生。
    美国作家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客人,前来北京,与中国同仁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差不多就在美国客人抵达的同时,中国发生了一件预料将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事。这就是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会议结束之后,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于十月二十二日发表了一篇讲话,它预示一个经济、思想和文化解放的新时代即将到来。而这一天,正是美中作家学术讨论会开幕之日。
    邓小平这篇引人注目的讲话对中国作家协会十二月下旬召开的一次会议打了基础。在这次会上,曾在文化革命中受尽残酷迫害的中国文坛老前辈巴金呼吁要结束对创作的种种限制,党对此作出回答,保证要给以更大的自由。
    这是美中作家进行的一系列会议中的第二次。这一系列会议是《星期六评论》前主编、现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的诺曼·卡曾斯经过努力才搞起来的。第一次会议就是两年前在他现在任教的地方举行的。
    议题并不都是带有高度文学性的问题。威廉·利斯特·希特·穆恩就想知道,中国什么时候能参加国际版权公约。中国不向外国作家付版税。在许多情况下,它甚至都不通知外国作家中国出版了他们的作品,也不给寄去作品的中译本。在少数情况下,中国人已就个别几本书的出版签订了合同,象征性地给了一些稿费。在另一些情况下,他们付给外国作家一笔微不足道的用人民币支付的稿费,而人民币只能在中国使用。
    中国正在大量出版美国的作品。它始于几年之前,当时正在翻译《爱情的故事》和《乔纳森
    ·利文斯通海鸥》。非小说类方面,尼克松的回忆录和他研究世界各国领导人的著述是目前的畅销书。剧作家吴祖光解释说,中国的版权法正在定稿之中。
    中国作家反复询问,该如何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国当代的文学作品。托妮·莫里森多年来一直是兰德姆出版社一位很有成就的编辑。她说,她的感觉是中国已经“成熟”,可以进入美国市场了,并且不用多久,一位中国作家就可取得重大突破,“然后,人人都会寻找中国小说阅读的”。她建议同美国代理人进行积极的接触,这可能有助于美国人对当代中国小说的注意。
    一些经常会见苏联作家的西方作家发现,中国人与苏联人大不相同。一位西方作家问过中国人,“文学和哲学著作”中,哪些对他们的作品影响最大。他原以为会听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论述。可是一丁点儿也没有。诗人袁可嘉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惠特曼的《草叶集》。(上)


    【合众国际社西安电】在中国,可以看到许多手提照相机的外国旅游者身穿鲜红的棉袄,上面绣着各式各样的昆虫和动物的图案。
    一眼就可以看出,这种色彩鲜艳而又有点俗气的服装是陕西省西安一带的特产。有许多东西,中国人自己看不惯,而外国人却愿意购买。农民看到这一点,便乘机大赚钱。上面举的就是一例。
    西安郊区的农村,是最早向外国人出售这种棉袄和许多其他手工艺品的地方。现在那里成为一个靠旅游业发财致富的新典型。
    早在四年多以前,乾陵的农民就开始向外国人出售一些东西了。到乾陵旅游的外国人到了村里,看到孩子们身上穿着绣有各种图案的奇特服装,就要买下来。
    当地妇女们看到外国人连孩子身上穿着的裙子都要买走,于是就立即动手来满足这种需求。
    一九八三年,乾陵的农民靠销售旅游品就为这个贫穷的村庄赚了一万二千五百美元——在中国的农村,这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阎寨公社乾陵生产队的社员从一九八二年起就一直在秦始皇墓的脚下出售货物了。
    他们承认,做这些生意,平均每户一年收入可达二千元——约合一千美元。但是据信这一估计有点偏低。
    这个公社的另外两个村庄一九八二年开始在著名的兵马俑墓穴外面出售货物。现在他们说,通过做生意,村里的人均收入已达二百五十美元。
    除了直接向旅游者兜售物品以外,许多农村妇女还根据合同生产手工艺品,运到西安市的旅游商店和大旅馆的礼品店出售。
    在这一带,女孩子从小就学绣花,八岁至十岁就能缝制简单的悬挂装饰品,卖给外国人。妇女们两小时就能做好一双拖鞋,可卖一美元;六小时就能缝成一件马甲,售价二至四美元。童鞋的形状象猪、象猫,但现在这种鞋各种尺寸的都有了,甚至可大到身高六英尺的外国人也能穿。传统的图案设计也在逐渐扩大范围,憨笑可亲的熊猫就是其中一例,因为农民很快就了解到,它们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很大。


    【美国《洛杉矶时报》一月三十日报道】题:一部反映中国生活的电视系列纪录片即将播映
    美国电视观众很快将会看到一部深刻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十二集电视系列纪录片《龙的心》。
    主办播映这部电视系列片的麦克尼尔—莱勒—甘尼特制片公司总经理艾尔·韦基奥尔,昨天在与记者谈话时指出,这部电视系列片深刻、全面地反映了十年前“文明”的规模和质量。它细致入微地探讨了中国的社会生活。
    据韦基奥尔说,这部耗资八百万美元的系列纪录片,是从一九八一年到八三年的十八个月的时间里在中国各地拍摄的。
    韦基奥尔说,这部每集一小时的电视片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第一集为《生活》,以下十一集是《工业》、《吃》、《信仰》、《关照》、《婚姻》、《思考》、《纠正错误》、《谅解》、《创造》、《贸易》和《记忆》。
    韦基奥尔说,这部电视系列片将使美国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生活。


    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大街是传统的游行街。历届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都在这里隆重举行。一月二十一日,连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又在这里举行了一次场面壮观的就职典礼。
    二十四年前,当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时,宾夕法尼亚大街还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油腻的热狗小吃摊和空荡荡的建筑物。肯尼迪在参观了街道后评论说:“我们将着手改变这里的现状。”
    二十四年后的今天,在投资了十亿美元之后,这条街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没有依然座落在这条街尽头的白宫,恐怕已很难认出它就是当年肯尼迪举行就职仪式的街道了。
    今天,这条被某些人称之为“总统街”和众所周知的“美国主要街道”的两旁,已挤满了豪华的饭店和法式餐馆,一幢幢面包房已代替了邋遢的街头小摊。
    新广场已经建成,并栽种了五百棵栎树。
    最现代化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在里面办公的有律师、建筑师和院外活动集团的成员。
    独家经营黄色书画的书店,经过清除淫秽物品运动后照旧营业,政府已下令在三月底之前关闭这家商店。
    但是,宾夕法尼亚大街并没有彻底旧貌换新颜。昔日留下的许多空地恐怕在一九九三年的总统就职典礼举行之前,还不可能完全被利用起来。
    参与这条街修建工作的一些企业预计还得花三亿美元。
    今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权力机构已星罗棋布在大街两旁。最早在这里立足的是一幢白色圆屋顶的国会大厦,它建在俯瞰这座城市的小山丘上。这条街往南有国家美术馆、国家档案馆、司法部、联邦调查局、中央税务局和海关,以及贸易部和美国第一邮局。而最南端的第一千六百号是白宫。
    (张瑞玲据法新社一月十九日消息编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