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21日参考消息 第3版

    据最早文献记载,一七一五年就有人制订了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设计方案,以后又陆续有人提出设计方案,但却未能实现,最近,英法决定一九八四年正式动工兴建,预计一九九○年完成
    【苏联《共青团真理报》文章】题:一项工程设计的历史
    开凿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历史,是一部描写人们在伟大理想鼓舞下的大无畏精神的叙事史。
    据最早一批文献记载,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设计方案是一七一五年制订的。
    这个方案在当时无疑是一种空想,但也足以证明人们的大胆设想,这一方案是法国工程师德马莱制订的。
    一八○二年,工程师阿尔贝·马泰提请审查由他详细制订的英吉利海峡隧道设计方案。他打算修建一条装有伸出海面的通风管道的地下走廊。
    一八三八年,有人又制订一个极为认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的设计者是法国工程师汤姆·德加蒙。他为这项事业倾家荡产,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不穿潜水服,身上只捆一条缆绳,亲身下到三十三米深的海里,研究海底地形,捞取土样。汤姆·德加蒙不仅是个不怕死的人,而且还是个认真的研究家。他一一研究了连结英国同欧洲大陆的三个方案(修建桥梁、挖掘隧道和填造人工地峡),最后决定开凿隧道。
    要实现这个方案,当时需耗资一亿七千万法郎。这个方案规定要开凿二十三公里长的海底隧道和十四公里长的地下入海引道,同时还要在瓦恩浅滩填造一个人工岛。
    这项设计方案曾在一八六七年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拿破仑三世和维多利亚女王曾十分赞赏这一方案。不久,便破土动工了。一八八二年,英国人宣布,他们在地下掘进了一千八百四十二米;法国人则宣布,他们掘进了一千五百七十七米。但全部工程到此也就止步了,因为英法关系的短期热潮转瞬即逝。两国政府由互相猜疑转入公开敌对,于是双方都下令工程下马。至今,在离加来不远的桑加特村村旁,仍有一块圆形混凝土板堵在隧道入口处。
    几乎又过了一个世纪到了一九七三年,英法两国政府才达成一项协议,原则上解决了英吉利海峡隧道的施工问题。根据调查结果证实,隧道在英法两国唯一可行的地面出口处,正是汤姆·德加蒙确定的地理位置。
    但是,两年后,英国政府借口资金不足,做出工程下马的决定。此时,法国人已将直径为五点五米的隧道掘进了一公里。严重恶化的经济危机使国库极度空虚。各项开支都得节省,当然更顾不上隧道工程了。
    记者和游客们纷纷来到以法国岸边为起点的几公里长的地下隧道。但是,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一台停转的掘进机。这台机器放在一个专用仓库内,期待“时来运转”。
    不久前,继英国之后,法国运输部长夏尔·菲特曼也在国民议会上宣布,今年秋季必须通过修建英吉利海峡隧道的最后决定。工程将在一九八四年动工,预计,工期为七年。工程费用约两百亿法郎,都由银行提供。设计方案规定修建三条通道,其中两条用来行驶客货列车和汽车转运专列。第三条是工程维修线,专供维护隧道以及保障旅客和工作人员遇险时安全之用。
    预计,一九九○年第一批列车可以从英吉利海峡海底通过。


    【路透社伦敦七月二十七日电】英国政府今天宣布了一项新颖的职业分摊计划,作为它减少失业计划的一部分。目前失业人数占这个国家劳动力的百分之十三点四。
    这项计划将从明年一月起执行到一九八四年三月。职工大会谴责它是旨在掩饰失业者总数超过三百万人这一事实的一种拙劣的装璜门面的做法。


在苏联所有的航天飞行中,有五分之四是为军事目的服务的,但是,美国已经超过了苏联
    【德新社汉堡八月五日电】全世界每三天就有一个军用卫星或其它为“‘战略目的”服务的宇宙飞船被送入外层空间。
    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估计,苏美两国每十秒钟用在军事航天计划方面的钱就达四千美元。
    该研究所在它最近发表的名为《外层空间——军备竞赛中的一个新方面》的文件中说:“外层空间技术已使两个超级大国的战争潜力扩大到了异乎寻常的程度。”
    事实上,战略上的军事利益已逐渐代替了人们出于好奇心想到外层空间去旅行的浪漫想法。
    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估计,在苏联所有航天飞行中,有五分之四是为军事目的服务的。
    但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说,美国已经超过了苏联。“‘在争夺对外层空间的军事控制权的竞赛”中,美国采取了重大的步骤,发射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到一九八六年,在计划中的用这种可重新使用的航天飞机进行的四十四次飞行中,将有十三次专为武装部队所使用。
    在从现在到一九九四年这段时间里将进行二百三十四次发射航天飞机的活动,其中将有一百一十四次纯粹为军事目的服务。
    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指出:‘‘这样一来,外层空间技术将会使原子威胁变得越来越大。”


    【法新社约翰内斯堡八月九日电】自一九七五年以来,南非政府展开了说服非洲人采取计划生育措施的运动,劝他们每家生两个孩子,改变目前平均每家有五个孩子的状况。
    这场运动的宣传工作极为广泛,例如:
    在来往于黑人城市索韦托和约翰内斯堡之间的所有公共汽车上,以及在这里所有的其它大城市里,都有宣传画。
    据人口研究机构最近公布的一份考察报告说,现在估计约有八十万名妇女经常不顾她们丈夫的反对而使用现代化避孕工具。
    医院每周为非洲人提供一次免费妇科治疗,国内外许多压力集团把这种做法视为南非政府想要减少黑人出生率的政策的一部分。
    南非有四百万白人,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一,现在白人的出生率又在急剧下降。
    根据最近的预测,如果按照目前的出生率发展下去,在今后二十年里黑人的人口就会翻一番。从两千万增加到四千万。
    舆论认为,从人口比率看,白人的人口比率到那时将会变得更小,以致难以继续保持他们在这个国家的支配地位。
    南非政府在对非洲人实行计划生育的过程中,没有大规模地进行绝育手术,也没有采取大规模人工流产措施。
    一般来说,节育运动在市区是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区的生活方式已经打破了非洲人的许多生育习惯和传统。
    在这些传统和习惯中,有些是由于婴儿死亡率高而形成的,而婴儿死亡率高的问题目前已由于较好的卫生保健措施得到部分解决。
    正如在西方国家一样,大家庭在这里已经成为经济负担。


    苍蝇背上可装上偷听无线电,飞虫加以训练,带上毒物可成为杀手
    【香港《快报》八月十六日文章】题:间谍手法层出不穷
    电子科技尚未发达之时,有个笑话说墙上的苍蝇会偷听人的说话,但现今电子科技之发达,已达到匪夷所思之境,故此笑话已非笑话,而是真事。
    加利福尼亚州电子专家刚发展出一种“爬虫”,可听国家首长或科学家谈论极机密的资料。
    方法是把一具无线电发报机装在一只大苍蝇的背上,机上有一具钉头大的晶体麦克风,可以收听到二十码外的谈话,再由发报机传拍到一哩以外。
    政府和大公司现在都极之重视保安,亦明白隐藏在暗处的麦克风的危险,所以专家们要随时检查会议室和办公室才开会。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爬虫可以由锁匙孔,窗口和气槽进入房间之内,使一切预防措施皆无效。
    无线电是用特别的胶水粘在爬虫或飞虫如大苍蝇的背上,并让它吸过神经气体之后才予以放走。数小时后苍蝇死亡,很可能就跌落在会议桌或实验枱附近,这就可偷听机密了,而发报机则可以操作八小时,有足够时间偷听。
    电子科技发达,超微型电子技术应用于电脑工业,使工程师不但可以装配超微型无线电发报机,而且可以装配超微型电视发报机,偷听者从此不但可以偷听,而且可以看到现场情况。目前有些政府和私家侦探对于“间谍苍蝇”计划甚有兴趣,其他人则对于能杀人的苍蝇等计划甚具兴趣。其中一项新发展就是训练和饲养超级“间谍苍蝇”,这些间谍不但会找寻目标,而且可以返回基地,而这间谍不一定是苍蝇,也可以是其他飞虫。
    澳洲—昆虫专家说:“以现今的微型线路的进步及遗传控制技术看来,这样的计划是可行的。间谍飞虫甚至可以利用人体发出的汗或气味,就可以找寻到目标人物。”
    而事实上也有可能利用此类飞虫,在别国进行行刺计划,亦可以进行刺杀因政治理由而变节或投敌者,如此可以避免引起公开的政治争执。一个外国特务可以放出受过训练的飞虫,由飞虫凭人的气味来确定目标,而间谍飞虫的脚上粘上有剧毒的化学药品,只要飞虫的脚接触到目标,就可以将目标人物置之于死地,而且间谍还可以飞回基地,用完再用。通常利用间谍飞虫行刺时,只须把这些杀手飞虫带到目标附近,方向确定后,把它们放出,即告成功,而事后有关方面亦很难追寻毒药和杀手。这种方法比用人下毒或用枪来行刺,干净俐落得多。
    科学可能不是万能,但科学之用途确令人难以想像。可能有朝一日,一群飞虫飞到某一地方,随后成千成万人给毒死也有可能。


    【印报托维也纳八月九日电】今天在这里开幕的第二次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大会要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在各成员国之间如何分享地球静止轨道问题。
    把第一颗卫星送入这条轨道是在一九六三年。自那时以来,约有一百二十五颗卫星占据了这条轨道的重要位置,在这些卫星中,有九十六颗用于通讯联络,十七颗用于侦察,十颗用于气象,二颗用于科学研究。据专家们估计,在这些卫星中,约有五十五颗尽管暂时不使用但仍然占据着这条轨道。


    使用有视觉感应的机器人在夜间从事零件的加工切削作业,只要有一名监视员就可以在无人情况下运转
    【台湾《经济日报》八月十二日报道】日本著名的工作母机厂家——华纳克会社今天宣布,它投入八十亿日元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夜间使用机器人装配作业的所谓「无人装配工厂」决定从本月底开始作业。
    据该会社社长表示,这个工厂设置了由该会社自己开发的、装有视觉感应器的机器人一百○一具,白天有作业员六十人工作,但夜间在只有一名监视员之下、以完全无人的情况下运转。
    虽然到建立完全无人的装配工厂技术,可能还要相当长的时间,但以机器人为中心的发展技术却急速地进行,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对于装配产业的就业问题可能引起风波。
    华纳克会社是以数值控制工作母机与机器人搭配,成功地在夜间山机器人从事零件的加工切削作业。
    过去被认为装配作业方面使用机器人的困难在于识别零件,或转动螺丝作业需要高性能的知觉机器人。
    在这种情况下,该会社顷发展成功装有能辨别零件的形状、甚至能判断到零件距离的视觉感应器机器人,并经过装配线实验,决定先开展限于夜间实施的无人作业。
    据该社社长说,这是世界第一座「无人工厂」,直到完全的「无人工厂」出现,尚须要发展智能机器人,这大概还需要七、八年的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