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18日参考消息 第3版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报道】不久前,美国医生斯登福特和心理学家雷诺尔茨,对五千多个不同性别的人进行了一次测试。这些人最年幼的七岁,最年长的七十五岁。测试目的是为了弄清各种气味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测试中,他们使用了二百六十多种带有各种气味的物质,其中包括树脂,干草,枯枝、各种果实和花卉,晒干的或新鲜的草药,刚出炉的面包,嫩肉,黄油,各种作料。另外还有八十种香水和化妆用品及朽木,肥料,霉菌,消毒剂,颜料,蜡和各种化学品。
    测试的结果是很有趣的。人对各种气味的感觉因人而异。但是,也有一些普遍的规律性现象。例如,人对气味的感觉灵敏程度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小孩及老人的嗅觉最灵敏。人得某种疾病、如血糖过高、肾炎或偏头痛的时候,对各种气味尤其敏感。按气味对人影响的性质,这两位学者把气味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使人清醒或平静的气味;第二类是起积极的刺激作用的气味;第三类是使人感觉迟钝、甚至麻木的气味;第四种是使人的神经极其兴奋的气味。
    测试结果表明,三十五岁以下的男人和女人闻到树脂、椴树花、新发酵的面、干草和蜜的气味时,都感到很舒服。但是,女人对于消毒剂和某些药品的气味,忍受能力要比男人差得多。百分之八十被测验的人说,他们闻到新鲜苹果、芦苇、熏衣草和海盐的气味时,感到心情特别舒畅。有的人,如旅行家、渔夫和猎人,特别喜欢闻篝火的烟味,烤土豆的香气,甚至火药味。而潮湿、发霉的气味、死水和老鼠的气味对人的刺激很强烈,能引起不安的感觉。
    十五岁以前的孩子对母菊、薄荷、融习和新割下来的草的气味,反应比较奇特。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呆上几小时以后,即使平时智力较差的孩子,做作业容易得多,思维活动加快,思路清晰。
    当然,这两位学者发现的这些规律性现象,也同人的生活方式和概念分不开的。例如,水仙和紫罗兰往往使人感情温和缠绵。老人们说,一闻到这些花卉的香气,他们感到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还有的人说,闻到这些花香,使他想起了早年生活中最欢乐的时刻写下的诗篇。茉莉、丁香能使人产生沉静、轻松和无忧无虑的感觉。百合、兰花则相反,使人头脑过于兴奋而产生眩晕的感觉,甚至变得反应迟钝。但是,紫罗兰和玫瑰的香味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使人产生遏止不住的想工作的愿望。橙子和柠檬也具有这种积极的兴奋作用。
    同时,测试还表明,许多人对于某些现代文明的产物能产生一种病态的反应。这些东西包括颜料,各种工业油脂,光化学物质和某些洗涤剂。百分之八十的人一闻到这种气味,就禁不住产生厌恶、甚至恼怒的心情。


    【埃菲社纽约四月三日电】题:美国的“抗盐热”
    最近,在美国不少城市出现了“抗盐热”,尤其是纽约和华盛顿这样的大城市,在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墙上贴着如下广告:“先生,少吃盐”、“食盐是头号敌人”、“杀人的食盐”、“食盐有害健康”和“有高血压的人千万少吃盐”等。一场反对多食盐的运动正在美国迅速展开。
    一进饭馆,不时会听到:“伙计,我的饭菜少放盐!”“堂倌,请给我来点儿清淡的饭菜!”连日来,美国的许多报刊也纷纷发表文章或评论,里面都提到“食物里少放盐”、“多食盐促进血压升高”或“食盐是高血压病人的大敌”等。美国《时代》杂志最近公布了在全国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的材料,说百分之六十三的美国人想在他们的食物中取消盐。科学家们认为,用氯化钾替代盐是最有效的;为了调剂口味,可放些别的作料,如西红柿酱、白糖或辣子等。
    美国报纸说,“抗盐运动”的确很有成效,比过去反对在食品上着颜色、少吃维他命过多和含热量过高的食物和禁止抽烟以及反对酗酒和吸毒等运动来得更快、声势更大。
    但是,所有的报道都是说理的,在指出人体需要食盐的前提下,反对过多食盐;强调食盐有害身体,特别危害高血压病人和血压偏高的人时,又阐述了人不食盐无力气和影响发育的道理。因此,这场“抗盐运动”比较深入人心。
    在纽约出版的一些杂志和小册子还配合“抗盐运动”介绍过多食盐的害处和适当食盐的好处,说“只要不是高血压病人和医生认为身体好的人,食盐量不超过四千毫克就没有问题。”
    另外也介绍了不少食品最佳放盐量的标准。
    舆论界认为,改变美国社会食品习惯也事在必行和应该适当增加含氯化钾成分的食品。
    可是,这将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盐的替代物价格都高。
    如何改变饮食结构、食品成分而更有益于身体健康,这还是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新课题。


    【法新社布鲁塞尔三月二十七日电】据布鲁塞尔今天收到的扎伊尔通讯社消息,扎伊尔结核病办事局普查出全国有二十八万结核病患者,其中有一半是传染性的。
    据该通讯社说,每年发现的患者有三千五百起左右,传染年龄最多的是在十八岁与四十岁之间,男子比女子多一倍。


  说苏联有些人在科学中寻找“轻松道路”,沽名钓誉,力图挤进科学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异伪造理论和实验结果,冒充合著者或直接剽窃,损害同事的名声,搞裙带关系。公开的学术讨论受到压制,而隐蔽的倾轧却受到鼓励。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遭到压制和打击,具有发明创造的高级科学研究员竟成了守夜人、装卸工、伐木工或勤杂工
    【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文章】题:科学界的道德风气(作者:戈洛瓦诺夫)
    科学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和道德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有一些人在科学中寻求“轻松的道路”,出于沽名钓誉的目的,力图挤进科学界,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们善于伪造理论和实验的结果,硬把自己冒充成为别人的合著者,甚至直接进行剽窃,破坏同事的名声,或者千方百计“压制”同事们(假想的或真正的敌手,这些人往往是真正的真理探求者)。甚至搞小圈子、徇私情,裙带关系;公开的学术讨论受到压制,而隐蔽的倾轧却受到鼓励;这些现象同我们的社会生活制度以及我们道德观念的原则不相容的极端恶劣现象伴随着产生了官僚主义和因循守旧、诡辩和蛊惑行为。
    很遗憾,受这些人之害的首先是那些有才能的科学家。他们的全部智慧和力量都用在解决最复杂的科学问题上,但是他们在处理日常生活中一些伤脑筋的事情上,却往往无能为力。
    举例来说,有才能的机械理论家乔巴尼扬,他发现了可以大大降低各种类型的结构材料在焊接或粘合处的应力强度的方法。在国民经济中,可以在许多方面利用这种方法而带来很大的经济效果。乔巴尼扬根据他的发现的原理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发明的建议。一九七一年,他把已确定的发明提交苏联国家发现注册委员会。结果怎样呢?这位科学家立即成了阴谋者攻击的目标,阴谋中伤的人中就有他工作所在的那个研究所的领导人。批准发明的手续拖延了好几年。他不能发展和继续深入研究他的发现,不得不为维护优先权而斗争,不得不保卫自己的合法权利,维护在新的方面继续进行研究的可能……事情竟发展到乔巴尼扬和他的几名助手被解除职务的地步。只是由于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的干预,这位科学家才恢复了工作(是的,在整整九个月之后!)但是,研究所的重要研究课题实际上却压缩了。
    苏联科学院农业化学和土壤学研究所以前的高级科学研究员,化学副博士瓦西里耶夫,现在在莫斯科州普希诺引水站警卫队当守夜人,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三年前由“不适合所从事的工作,以提前调动工作……”的方式解除了他的职务,从那时起他时而做装卸工,时而做伐木工,时而做勤杂工,时而领班守卫。他有好几张发明证书,有不少出版的著作,有苏联国民经济成就展览会为他改善土壤结构的工作而颁发的银质奖章,他的名字列入了全苏门捷列夫化学学会的比赛获胜者的行列,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展览会上展出过。这位科学家现在的地位和他的学识显然是不相称的。在这一矛盾(并不是学术矛盾)中表现出道德关系的不完善,即把个别有才能的工作人员排除在他心爱的事业之外。
    党组织在领导科学的日常工作中不仅要解决政治和思想方面的任务以及组织实践和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与研究和设计某一项目有直接联系的专业问题。在党的工作中单凭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必要的教育水平,基本的职业技能和高度的文化水平。
    一九六八年九月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发明和发现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准许沃尔斯基教授的发明注册,注册号为第六十二号。按照现实条例,一年以后应该颁发证书。但是没有颁发。许多专家对待这位学者的错误态度至今仍未改变。报刊上发表了其中一部分人的意见,有些评语是带有侮辱性的,如“又是噱头”,“完全是不求甚解”,“假学者”等等。
    《苏联科学院通报》(生物学分册,1972年第4期第617—647页)是一份很有趣的,暴露了反对者的不良居心的文件。
    文章表明对沃尔斯基的结论进行实验检查的结果的材料是不确实的,批评是不客观的。就在这一期上,沃尔斯基作了回答,并指出了评论者的重大错误、歪曲和缺乏科学根据的论点。
    我们要指出,在发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最重要的是道德的潜力,这种潜力体现在作为历史创造主体的劳动群众身上,体现在新人身上。珍视、保护并发挥这种潜力是每一个苏联学者的天职。
    真理产生于不同意见的斗争中——这是必然的。但是科学中斗争的前提是争论双方都具有高度的道德,都关心确立真理,关心加速认识与实践的进步。
    在谈到科学中的道德问题时,不能不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阻挠科学潜力充分发挥、阻挠科学成就实现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是和社会本质相抵触的,应当受到公开的谴责。科学不能容忍一些工作者对另一些人抱有成见,目的不纯和用心不良只能在科学中引起混乱和歪曲,任何破坏科学的职业道德的行为都是全民事业的障碍。


    【香港《快报》四月十一日报道】台大医院外科医师,最近从一名两个月大的女婴脑室中,取出一枚发育达四个月左右的胎儿瘤。以肉眼望去,胎儿脑壳、心肺、肋骨、锁骨、膝盖、脚趾清晰可见,这是医学文献上极罕见的脑部成型胎儿瘤。
    遗憾的是这个小女孩因手术后出血、流水过多及照顾欠周不幸于上周死亡。
    据了解,女婴出生时,尚称正常,只是头部长的又快又大,父母感到有异,遂于一个多星期前送往台大医院,当时,根据医师推测,认为女婴可能是罹患水脑症。
    不过,医师继而发现女婴胃口与活动力日差,经照电脑断层摄影发现,在她脑室中有一个很大的瘤,体积约占整个脑袋一半之多,大小如一饭碗。
    通常,在两个月婴儿脑中长了这么大的瘤无论开刀与否,都可能有生命危险,不过,高明见医师说,幸好这个瘤是浮悬于脑中,可减少开刀对脑部的伤害力。医师与家长商量结果,决定以开刀挽回尚存的一线生机。
    当高明见与陈瀚容进行手术时,打开婴儿脑室,赫然发现有一团葡萄状的泡物体,拉出一看,竟然头脚俱全,完整的器官尚有心脏、肺脏及胸膛部份骨骼。
    高明见医师表示,上面是肉眼看得见的胎儿瘤部位,至于其他纤细的毛发及肢体,需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据高明见医师解释,这名女婴与脑中的胎儿本来可能是一对双胞胎卵子,却不知何故其中一个胚胎竟跑入另一个脑中发育,后来逐渐萎缩,遂形成胎儿瘤。


    七十年前,腓特列·高伦·霍普金斯宣称,他证实鲜奶中有一种物质,性质跟一般的营养素是不同的。他把那种物质叫做“附属品”。后来证实是人体发育所必需的,而且被称为“维生素A”。从此其他种类的维生素便相继发现。
    霍普金斯是英国生理化学家,曾任剑桥大学生理化学教授。早在七十六年前,已发现动物仅靠蛋白质、脂肪质、糖、盐等营养素是不能生长的,知道另有一些不可缺少的物质存在(即后来的维生素),但到七十年前才加以证实。一九二九年,他与荷兰的艾克曼一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奖金。(原载香港《新晚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