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9日参考消息 第2版

    【香港《明报》十一月十三日特稿】题:信心和力量的表现——谈《中国统计年鉴——一九八一》(作者:陈逸)
    长期以来,要了解和研究中国经济的人,常苦于没有必要的和可靠的统计资料,外国人固不必说,连中国人自己也为此伤透脑筋,叫苦连天。
    这种很不正常而又不合理的局面,现在终于有了重要的突破,获得了可喜的改进。
    最近,中国国家统计局正式编印了《中国统计年鉴——一九八一》(以下简称“年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这确实是中国统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国内外经济界、学术界,普遍关注,一片赞扬之声。
    人们所以赞扬,因为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三十多年第一次出版的统计年鉴,只要把它和中国曾经出版过的唯一统计资料书《伟大的十年》作个简单的对比,就会发现,这部年鉴的内容确实丰富系统多了。
    第一,年鉴内容广泛充实。年鉴有三百三十七个表:综合(三十九表);人口和劳动力(四十五表);农业(四十八表);工业(二十七表);运输邮电(二十七表);基本建设(二十四表);商业(十五表);对外贸易和旅游(十二表);财政金融(十表);物价(十四表);人民生活(十三表);教育科学文化(二十三表);体育卫生(十四表)。两篇附录:台湾省主要经济指标(十八表);主要经济指标同国外比较。还有主要指标解释和计量单位换算表。
    第二,数字比较全面。一方面,由于它是一九八一年统计年鉴,因此它相当全面而系统地编录了一九八一年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项统计资料。这是它的重点。但另一方面,又由于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系统出版的统计资料书,这就使它同时具有反映过去三十多年情况的中国统计的任务。因此,在《年鉴》中,同时既系统地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民经济调整所取得的成果和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又列有新中国建国以来逐年的或重要年份的主要统计指标。这样,《年鉴》的出版,大大填补了中国统计资料上的空白,因为这些数字大部份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的。
    第三,从《年鉴》的资料来看,既有全国性的各个方面的统计资料,又有按地区、按部门分重点城市,分少数民族地方的主要经济指标;既有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也有反映经济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指标。即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地方性的;既有宏观经济的,又有微观经济的,因此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在基本上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全貌。人们可以据此研究中国经济某个专题,一定时期以及整个时期的发展情况。
    这部《年鉴》的出版,确确实实为中国、为世界做了一件很大的好事。尽管由于它是第一部,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它对于了解中国经济、研究中国经济、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促进同中国经济往来学术交流,都肯定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如果说,《年鉴》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研究中国经济的宝贵资料,已值称赞;那么,中国下决心出版这部年鉴,在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更令人称许和重视。
    中国一向是从事经济统计工作的,而且随着经济建设的进展,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问题在于中国长时期以来都把这些统计数字视作“绝密”或“机密”资料,不愿意发表或不愿意多发表。在这样“心中无数”的情况下,要想了解和研究中国经济,正如无米作炊,难倒巧妇。那些搞经济理论研究或经济研究的人,只能空对空,定性的议论多于定量的分析,简直纸上谈兵,隔靴搔痒,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而那些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人,最多只能了解本单位、本行业或本地区的情况,至于上下左右纵横经纬,则敬谢不敏,通气不够,沟通不力,供产销状况,国内外动态,头绪茫然,结果生产盲目,产销脱节,管理无方,建设自受影响。
    过去外国研究机构或有关部门,通过天上卫星,通过资料对比,以及种种经济情报和研究分析,常对中国统计数字进行估算、推测和编集,大量出版,然后转贩中国,居然也被视作研究中国经济的参考资料,真使人感到啼笑皆非。
    现在,中国终于醒悟过来,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神秘化、过份强调统计工作服从政治,事实上是几十年经济工作中左倾指导思想的一个表现和恶果。粉碎四人帮后,尤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坚持四化建设路线,强调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坚持开放,而不论从哪一方面说,统计工作都成了亟需解决的属于基本建设性质的问题。试想:如果“心中无数”不了解国情,如何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政策措施?如果不把一切真相告诉人民,如何动员全民积极性,同心同德进行四化建设?如果不提供资料,不让了解具体情况,如何发挥经济理论界经济工作者的作用?如果不提供必要的资料,连基本的情况都不介绍,又如何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吸引投资和引进技术呢?就说恢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也要以提供中国经济资料作为一个规定条件的。
    可见,中国现在重视统计工作,及时发表系统资料,不仅客观上有此必要,而且也充份反映了中国目前领导人持有务实态度:即不讳疾忌医,不掩饰落后,不回避矛盾,不打肿脸充胖子,有心搞好建设。让国内人民了解真实情况,是政治上走向民主化的新标志,而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是中国坚持开放面向世界的新标志。因此《年鉴》的出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中国指导思想的转变,是中国对自己具有信心和力量的表现。由于《年鉴》是第一次出版的,自然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但在实事求是的精神之下,中国的统计年鉴就会一年比一年编得好。


    【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月二十日纽约专稿】题:珍贵的中国艺术品以一百三十万美元拍卖掉
    住在弗吉尼亚州福尔斯彻奇的退休的海军上校费·卢博谢兹搜集的一批珍贵的中国艺术品,十八日在这里的索思比拍卖行以一百三十万美元(其中包括百分之十买主付的酬金)售出。
    这批艺术品是卢博谢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驻在上海时买来的,其中包括大约一百件从商朝到明朝的青铜器和陶器。
    卢博谢兹从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担任国务院国外物资处理委员会的实地总专员,因此他能从一些满清官吏家庭那里买到珍贵的艺术品。一九四九年,共产党人禁止向外国人出售艺术品,而卢博谢兹是最后一批把艺术品从中国运走的人之一。据艺术专家说,他是一位有鉴别力的行家,因此一些古董搜集者和经纪人星期四到场,出高价购买这些艺术品。
    一个唐朝的上釉的陶制宫女像卖的价钱最高,为十九万八千美元。
    其他卖了高价钱的有古代的青铜器。这些是造型精美,令人悦目的长着绿色铜锈的典礼用器皿。


    【印报托日内瓦十一月二十四日电】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发表的一九八一——八二年度国际贸易报告说,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九八○——八一年度增长百分之八,下一年度增长百分之四点五。报告是在该协定的签约国举行年会的前夕在这里发表的。
    这个报告说,印度的农业产量在过去这两个财政年度里分别增长百分之十五和百分之三,使该国的粮食生产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报告还指出,印度的出口收入下降百分之十三,降为七十三亿美元、大多数传统的出口项目如茶叶、黄麻和纺织品遇到了不利的市场条件。进口下降百分之三,降为一百三十九亿美元,由于贸易逆差增加,印度的无形收入下降了。往来帐目的赤字大幅度增加,使黄金除外的储备降为四十七亿美元。
    报告指出,孟加拉国的粮食生产达到一千五百万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百分之七,出口收入增加百分之三,达到八亿元。可是增加出口量并没有增加孟加拉国的收入,因为价格下跌了。
    孟加拉国的进口增加到二十七亿美元。石油占的比例为百分之二十。差额通常用外援来弥补,外援的实际数量也在减少,迫使孟加拉去借短期贷款。
    一九八○——八一年度是巴基斯坦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十六亿五千万美元的支持下,实行三年调整计划的第一年。
    在该计划指导下的宏观经济活动,造成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低于百分之六的目标。物价超过预计的百分之十的限度,超过了三个点。
    国际收支情况没有恶化,因为有未曾料到的在国外的工人汇款。出口增加,农业增加百分之四点五,生产增长百分之九点五。黄金除外的储备为七亿二千万美元,数目还在增长。
    斯里兰卡的经济连续四年增长百分之六。农业生产回升百分之七。尽管能源短缺,制造业的活动却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从百分之二十六降为百分之十八。


    【法新社卡拉奇十一月三十日电】巴基斯坦的国家银行今天在这里宣布,巴基斯坦一九八一——八二年度的国际收支逆差上升为十六亿美元。逆差增加是由于出口减少和与世界经济衰退有关的其他因素。
    该银行在年度报告中说,巴基斯坦的经济遭到挫折是由于世界经济继续衰退和贸易大量减少。
    一九八一——八二年度,出口按美元计算下跌了百分之十七点二,降为二十三亿一千九百万美元。
    这个年度的进口增加了百分之三点五,达到五十七亿五千九百万美元。因此,一九八一——八二年度的国际收支受到的压力增加。
    报告还说,商品的逆差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四点五,劳务交易的逆差增加了百分之五点二。
    可是未登记的私人汇款纯收入增加了。因此往来帐目的赤字在一九八一
    ——八二年度增加为十六亿美元,前一个年度为十亿美元。
    据年度报告说,这个年度对经济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发展是,决定在一九八二年一月八日使巴基斯坦卢比同美元“脱离关系”,一九八二年六月底,卢比对美元的比值下降百分之十八点八。
    这件事有助于改正巴基斯坦卢比的比价过高,而这种情况是由于美元同其他货币的比价大量增值造成的。报告还说,预料改正卢比价值将促进巴基斯坦的外贸。
    国家银行说,巴基斯坦在一九八一——八二财政年度的实际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六点三。
    报告说,国家经济在一九八一——八二年度总的说来比前一年度要好,国民生产总产值增长百分之五点六。一九八一——八二年度的实际人均收入增长百分之○点五,达到百分之二点六。
    商品生产的增长率在一九八一——八二年度达到百分之七点一。按目前价格计算,总投资在一九八一——八二年度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一点一。前一年度只增加百分之十一点七。


    【《亚洲华尔街日报》十一月十日报道】题:印度提高作物生产指标
    印度官员们说,农业部把下一个季节作物的生产指标提高了,试图弥补最近的旱灾和水灾造成的损失。
    修订过的指标要求明年五月和六月的粮食收成达到六千二百万吨。
    农业部的官员说,过去拟定的指标是五千八百五十万吨,现在的指标比过去的指标提高了。
    这个指标是周末农业、石油、灌溉和能源几个部的高级官员开会时决定的。
    在这六千二百万吨粮食中,小麦产量占四千二百万吨,豆类占一千万吨,油料作物五百六十四万吨。官员们说,其余的是别的谷物。
    各个部将为实现这个指标共同协作,保证充分供应化肥、扩大播种面积、对某些作物加强保护、增加使用杀虫剂、增加灌溉用水。
    官员们说,灌溉部将保证在生产的重要时期提供充份的灌溉用水。
    印度九月份向美国购买了二百五十万吨小麦。
    农业部的官员说,要求印度的各邦增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扩大灌溉区。官员们说,一九八一
    ——八二年度油料作物的产量创造了新记录,达到一千二百万吨,比指标高出百分之二十七。
    农业部的人士说,部里曾计划把一九八二——八三年度的指标提高到一千三百五十万吨,但是全国的水灾和旱灾影响了冬季作物,甚至连去年的生产水平可能也达不到。
    官员们说,向印度十三个邦的种植者分发了各种油料作物改进品种十万多小袋。
    他们说,现在强调的油料作物有油菜子、芥子、红花、亚麻子、花生和葵花子。
    印度每年进口一百多万吨食油满足国内的需要,印度报纸《经济时报》说,如果今年的总产量下降很多,对经济可能会有严重影响。
    这家报纸说,进口已经每年达八亿五千万美元,可能还要增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