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20日参考消息 第1版

    【共同社内罗毕十二月十八日电】题:中国开始推进第三世界外交,总理访问中东和非洲
    中国的赵紫阳总理将于二十日起访问埃及、阿尔及利亚等中东和非洲十国。中国总理访问非洲,是一九六三——一九六四年已故周恩来总理访非后的第一次,这表明,中国的新的对第三世界外交已经开始,因而是引人注目的。
    据认为,赵总理将从反对美苏两霸的立场向非洲国家呼吁加强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的团结。
    另一方面,几乎没有人认为,通过这次访问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会加大势头。中国并未改变毛泽东以后的重视国内建设甚于对外援助的基本态度,似不可指望会有大规模的经济援助。
    苏联对非洲的武器援助仅限于亲苏国家,而赵总理访问的国家既有“稳健派”摩洛哥、扎伊尔,又有社会主义的坦桑尼亚及亲苏的刚果。十月份把利比亚国家元首卡扎菲请到了北京,这次访问又选中了利比亚的死对头埃及,这种全方位状况,也许表明了最近中国外交的现实性和灵活性。


    【路透社北京十二月十六日电】赵紫阳总理将于二十日开始访问非洲十国。这次访问是在中国重新强调同第三世界的联系时进行的。
    西方外交官们说,赵先生的非洲之行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联系,并阐明中国对结束南非和纳米比亚的白人至上局面所承担的义务。
    作为全面削减开支的一部分,中国最近大幅度削减了用于援助的预算拨款。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现在主要是轻工业、农业和医疗项目。
    据料,在开罗,赵先生将讨论中东问题。中东问题是中国和埃及意见广泛一致的一个问题。中国支持巴勒斯坦事业,强烈反对以色列总理贝京的政策。
    外交人士说,赵总理访问津巴布韦期间,在议事日程将要讨论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和实现纳米比亚的独立。摩洛哥、扎伊尔和肯尼亚是赵总理此行要访问的国家当中最亲西方的三个国家。在这三个国家里,预计赵总理将讨论对付苏联影响的办法。
    扎伊尔总统蒙博托是中国的一位常客,他最后一次访华是在今年三月。在肯尼亚,赵总理将对莫伊总统进行回访。
    外交官们说,看来,赵总理的出访几内亚主要是象征性的,因为几内亚是一九五九年第一个承认中国的非洲国家。
    赵总理出访刚果是对德尼·萨苏—恩格索总统一九八○年访华的回访。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十二月十六日评论】题:中国人派总理去非洲强调亲第三世界的政策(记者伍德拉夫发自北京)
    中国将派出它的总理去非洲十国访问,这显然是为了让人们能更清楚地看到北京在过去一年里所制定的着眼于第三世界的对外政策。
    将访问的国家的政治范围是很广的——从阿尔及利亚这样的温和派国家到津巴布韦这样的革命老朋友都有。
    这将使赵不仅有机会表明他的国家与第三世界的一致,而且有机会表明它越来越强调要「独立」于美苏两国。
    在北京的许多分析家认为,远离美国的作法,近几个月来对苏联和印度作出的外交姿态,和加速拉拢第三世界——尤其是第三世界中温和派国家——的作法,是中国协调一致地调整对外政策的一部分。某些分析家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可能欢迎一个在对外政策方面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人员的第三世界伙伴国所发表的意见。
    根据他们的这个看法,许多国家乐于在制定要求虽然降低但是却会取得更大实际结果的政策方面接受援助。


    一
    九八二年是阿根廷的多事之秋。马岛战后,国家元气大伤,军队信誉大降,经济危机深重,内部矛盾重重,斗争尖锐复杂。斗争的核心是恢复宪制
    马尔维纳斯群岛一战,使阿根廷遐迩闻名。战后,这个南美国家仍不平静,军政当局相继易人,内政外交迅速变化:军政府对内被迫加快民主化步伐,与政党工会对话,开始向恢复宪制过渡;对外坚持维护马岛主权,以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为重点,调整国际关系。
    一九八二年是阿根廷多事之秋。一年的事态发展,实为当局始料所未及。
    阿根廷军人六年前上台执政,解散议会,停止政党工会活动,镇压游击队恐怖组织,恢复了社会治安,政局一度较稳,但抓人杀人过多,六千到万余“被捕者和失踪者”下落不明,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复杂。更头痛的是从上届政府接下来的经济烂摊子越搞越糟。军政府起用自由经济学派的德奥斯,执行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政策,意欲凭借外力来抑制通货膨胀、复兴经济。但是由于经济不独立,受到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民族资本经不起外资外货竞争而大批破产,加上贪污腐败、政令不行,以致国民经济连年衰退。国内生产总值去年下降百分之六点一,今年预计又降百分之三点五。外债激增七倍,近四百亿美元,失业和半失业者达到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万人。德奥斯离职后,不到一年半经济部长四易其人,虽然各施妙策,但都难奏效,种种许诺皆成泡影,民怨沸腾,军政权难以为继。
    今年年初,新上台的加尔铁里政府力图扭转经济危局,缓和日益激化的社会阶级矛盾,实行紧缩政策,冻结工资,推行“国营企业私有化”和“行政管理合理化”,触犯军内外一批人的既得利益,直接影响广大工薪阶层的就业和生计,因而遭到激烈抵制和反对。为了转移目标,军政府冒险以武力收复马岛以赢得民心、缓和国内社会经济矛盾。
    不管当事者动机如何,收复马岛之举符合阿根廷人民维护领土主权、反对殖民主义残余的正义要求,因而得到国内各阶层一致的拥护。他们反殖民主义的严正立场和斗争精神得到了拉美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同情和支持。
    阿根廷收复和保卫马岛的战争,由于主事者没有正确审时度势就贸然行动,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强敌反扑下失败。人民深感失望和不满,军内相互攻讦,政党要求追查责任,新旧矛盾一并爆发。陆军以少将和上校为主的一批较年轻的军官逼加尔铁里下台。战后的阿根廷国家元气大伤,军队信誉大降,经济危机加深,社会动荡不安。陆军当权,为站稳脚根,只好顺应民心,打出维护马岛主权、加快恢复宪制、改变经济政策、争取全国团结四面旗帜,并且陆续采取一系列切实的措施。
    各项措施,部分已见成效。军政府同政党工会的关系由激烈对抗而有所缓和,双方都不愿过分刺激对方以致打乱向宪制化过渡,因此行动较克制,多次避免了冲突。但是矛盾在发展,斗争在继续。
    斗争结果如何?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三种看法。其一,认为军人交权、恢复宪制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目前军人、政党在这一点上正趋一致。“协商”实为双方所需,经过正面斗争和私下交易,会达到某种“一致”。其二,认为军人和政党之间在“人权”、军人未来地位等棘手问题上无法做到“协商一致”,因而不可能按时交权。其三,认为围绕着“协商一致”和交权问题,军人和政党距离较大,双方必将展开尖锐的斗争。
    由于军队、政党、工会都不统一,内部派系纷纭,矛盾错综复杂,因而政局动荡难稳,不排除军政权发生重要人事变动的可能,但不会完全逆转恢复宪制的趋势。各方既有斗争,也会有所克制,甚至作些妥协,各自内部的极端派一时难成气候。如此几经反复,拖到政党改组完毕、产生新的领导人和总统候选人时,会在一定的默契下,开始权力过渡。
    总的说来,恢复宪制是阿根廷当前政局变化的重心,它正在各种力量的剧烈较量中曲折前进。能否按计划由政党内部改组而进入全国大选,以便一九八三年第四季度交权,有待进一步观察。
    (新华社记者胡泰然发自布宜诺斯艾利斯)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二月十七日评论】题:安德罗波夫正在修剪俄国熊的爪子吗?四个重要方面的情况暗示“第二次冷战”可能快要结束了(作者:哈希)
    “第二次冷战”是不是就要结束了?
    有些令人感兴趣的暗示表明有可能是这样。当然,这些暗示同样很可能是莫斯科策划的一场“和平宣传攻势”,目的是在勃列日涅夫以后的调整时期保护苏联。
    大约十年以来,苏联的行动在四个方面使东西方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在过去一个星期,在其中每个方面都可以看到一些暗示、迹象或初步的行动。
    “第二次冷战”时期的大事有这样四件:苏联扩充武器、把古巴军队调进安哥拉、出兵阿富汗和压制波兰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政治自由。
    如果莫斯科在这四个方面罢手,或者只是有所收敛,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比较平静、比较安全的地方了。
    有消息说苏联人已经表示打算在欧洲战区核武器方面提出一项新建议,美国总统已经证实这个消息。
    在苏联作出这种表示以后,华盛顿马上说,这还不够,因为这只是在外交谈判中对于对方首先采取的行动作出例行的反应而已。但是尽管如此,苏联人已经采取了第一个行动,这个行动修改了他们以前的立场,并且要求华盛顿作出反应。对于这种反应目前正在华盛顿的密室里进行讨论。
    重要的是关于限制欧洲最担心的那些苏联武器问题的真正谈判已经开始了。同时有迹象表明,莫斯科希望同美国就更大型的洲际战略武器问题举行会谈。
    在这个星期,在人们纷纷谈论武器控制问题的情况下,波兰确实宣布放松军管。波兰所宣布的东西在华盛顿看来还不够。
    迄今为止,在阿富汗问题上还没有出现任何肯定的情况。但是,莫斯科和苏联集团的其他国家继续作出暗示,表示苏联新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希望找出一个办法把他的军队撤出阿富汗,不再使苏联的人力物力消耗在阿富汗的游击战中。阿富汗的游击战即将进入它的第四个年头。阿富汗已成为莫斯科的越南。有任何摆脱办法吗?
    在安哥拉问题上,正在展开的活动较多。
    外交官们的所有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作出一项安排,使古巴军队撤出安哥拉,或者至少减少驻军人数作为回答,南非将让纳米比亚独立并停止派军队攻入安哥拉境内。
    莫斯科过去八年的扩张活动,是建立在军事力量的基础上的。它凭借这种军事力量在世界上得到的地位有多少能长期保持下去?如果苏联人也懂得了一点力量有其限度的道理,那么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出现某种比仅仅为短期休战稍好一些的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