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24日参考消息 第2版

生产热情,搞活了农村经济,也支援了全国经济
    说目前的农业政策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大大提高了农民的
    【香港《明报》十一月十五日社论】上海市郊区出现十七名“万元户”。他们都是通过“多种经营”而劳动致富的农民,于最近受到布农业委员会和市政府财贸办公室的表彰,在一次会议中为他们在胸前佩戴大红花,号召广大农民向他们学习。
    自从中共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政策方面推行多劳多得的生产责任制。经过数年推广,已由试点扩展为全面,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生产力,搞活了农村经济,也对全国整个经济发挥了支援作用。十二大更把农业视为战略重点,要求尽快改变农村现状,使农民早日普遍富裕起来,因此通令全国各级领导机关清除极左思想影响,按照有关政策,组织农民探索劳动致富之道。
    正由于“劳动致富”已由十二大正式通过为施政纲领,上海的十七名“万元户”才会受到当局的公开表彰。在十二大之前的两三年中,农民一方面歌颂生产责任制政策,另一方面担心又有反复,因此不免诸多顾虑,束手束脚。现在“劳动致富”的纲领既已昭昭告示,农民可以大开拳脚。
    十亿人口,八亿务农,这就必须把农业当作战略重点,把发展农村经济视为头等大事。只有使农民早日普遍富裕,农村经济早日搞活,发展全盘经济才有稳定的基础,才能打开通向现代化的道路。目前的农业政策既受农民普遍欢迎,事实上亦卓著成效,可谓公私两利,故应该载入宪法,长期实施,那便是邓小平所谓“使国家民族兴旺发达”。
    农民劳动致富,将来工人、知识分子、个体服务性行业人员都可以劳动致富。人民普遍富裕,国家必然富强;反之如民间一穷二白,国家最多也不过是外强中干。


    【日本《东京新闻》文章】题:中国东北行(记者:垂水健一)
    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总称为“东北”。日本曾经把这里称为满洲,一九三二年,日本在这里扶植了“满洲国”。东北现在变化如何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在秋高气爽的九月中旬,用十天时间,走访了哈尔滨、长春、吉林、沈阳和大连等东北地区的五个城市。
    坐在从沈阳向大连开去的列车上,从窗口向外望去,东北平原一望无际,稻田、玉米地和高粱地连绵不断。高粱即将收割,高粱穗显得沉甸甸的。一位日本游客自言自语地说:“水田也多了。高粱压弯了腰,穗子真大。”
    吉林省的省会长春市在“满洲国”时代称为新京。一九四八年解放以来,这个城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这里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拖拉机厂、纺织厂和手表厂。还有中国最大的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此外,还有很多所大学,长春已是个工业发达、文化先进的城市。长春市道路两旁,粗壮的白杨树连绵不断,长八公里、宽五十米的斯大林大街贯穿城市南北。访问东北的日本人看到建设成一片葱绿的长春市,无不感到吃惊。
    “满洲国”的旧皇宫现在是吉林省历史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还在建筑的新皇宫旧址现在是长春地质学院。
    长春有十六所大学。这些大学大多数是象白求恩医科大学和长春地质学院那样,用原“满洲国”的建筑物作校舍。这些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发生了变化,为把长春市发展为文化城市发挥了作用。
    在东北地区,到处都张贴着上映《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的广告。这部影片是为纪念建交十周年由日中双方合拍的,从九月中旬开始,在中国各地上映。我在长春的一家电影院看了这部影片,因为我想了解观众对这部影片的真实反应。我看的是下午七点四十分的一场,在电影院前,早已挤满了等待看电影的人。
    电影放映完后,观众们静静地走出影院。他们对这部影片究竟有何感想?我在马路上访问了几位观众。一位随集体来看电影的中学生用右手砍左手,模仿着演员的动作说:“这个情节很感人。”他是指电影中的一个情节:日本人蛮横地让况易山下棋,把军刀放在况易山手背上威胁他。况易山拿起围棋盒向军刀砸去,切掉了自己的手指。
    我问,为什么说这个场面感人呢?这个中学生理直气壮地回答:“尽管很痛苦,但是中国人认为自己是正义的。”
    一位在机床厂工作的青年说:“况阿明要回祖国参加战斗,很好。他的妻子要和他一起回中国的行动也很好。”
    我在马路上还向其他人询问了他们的感想。共同的一点是观众们把电影中中国人受苦受难而死的情节都牢牢地铭记在心中。赵紫阳总理说,《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是一部“极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中国观众认为,《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不是故事片,而是一部纪录片。这部影片已起到了教育人的作用。正象赵总理所说的那样:“要教育下一代永远铭记住这个教训,不让这种历史重演。”
    在长春市的吉林省革命博物馆的门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东北罪行史料展览”,在灰地白字的旁边,画着一把缺了刃的军刀。这使我大吃一惊。它反映了中国强烈反对日本“篡改”教科书的态度。
    史料展览在博物馆的第一室,室内四周的墙上挂着二十多块画板,上面分别注有“细菌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和“万人坑”等说明。“细菌杀人工厂”是指原位于哈尔滨市郊外平房区的石井部队,它通过森村诚一写的《恶魔的盛宴》一书而闻名。
    展览室还陈列着一些实物,有被旧日本军杀死的中国人的头骨和石井部队使用过的细菌培养器等。在入口处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史料展览的宗旨。题目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题目下的文字是:“正确地认识历史,在此基础上发展日中友好关系。”
    大连市的马路两旁,种植着美丽的洋槐树,透过薄薄的叶子,淡淡的阳光洒在路面上。大连市已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


    【合众国际社伦敦十一月十八日电】财政大臣杰弗里·豪爵士今天对议会说,在本周英镑跌至六年来的最低点后,政府不会改变汇率政策。
    英镑本周跌价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害怕降低利率,并对英国的贸易收支状况感到担心。
    豪说:“政府决心使货币状况保持稳定,确保反通货膨胀斗争的胜利。稳定的货币仍然是我们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的核心。”他说:“我不会改变我的汇率政策,汇率政策应当通过市场力量来调节。”
    【路透社伦敦十一月十七日电】英镑在外汇市场上突然下跌,面对这一情况,英国人不知道是应当表示欢迎,还是应当感到忧虑。
    政府看到英镑对其欧洲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和日元的比值下跌一定会感到高兴,因为这会增强英国出口品的竞争性。
    英国制造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英国要想摆脱五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就必须降低汇率。
    但是,英镑对美元的比值大幅度下降,这使政府降低通货膨胀率——这是政府确定的优先考虑的主要目标——的努力受到威胁。由于大多数商品都是用美元计价的,所以进口品的价格将会提高。
    近几天来,英镑实际贬值百分之五,这还使人们回想起过去几次英镑陷入危机的情况。
    菲利普斯一德鲁经纪公司的分析家布朗也认为,政府会对英镑目前的比价感到满意。不过,布朗说,跌价失去控制的危险是始终存在的。他还说,要是英镑对美元的比价接近七六年十月的创纪录的低点——一点五六七五美元,政府就会感到不安。


    【法新社巴黎十一月十三日电】题:能源:苏联最主要的外汇来源
    据西方的分析人员说,苏联共产党新任总书记尤里·安德罗波夫是在开发苏联能源资源的关键时刻开始执掌莫斯科的大权的。现在,能源成了苏联换取外汇的最主要的来源。对西方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一九八○年给苏联带来了一百七十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它硬通货收入的一半。
    但是,西方专家们认为,苏联作为世界最大的原油生产国在今后几年将要面临生产停滞。从一九七○年到一九八一年,原油生产差不多增加了一倍(从三亿五千三百万吨到六亿零九百万吨)苏联还从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的提价中得到了好处。
    然而,官方计划的目标(一九八○年达到六亿二千万吨到六亿四千万吨)没有达到,由于乌拉尔、伏尔加地区老油田的枯竭和西西伯利亚寒冷地带开采上的困难,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看来是彻底结束了。
    这些困难迫使苏联的专家们制定了一个到二○○○年时比较容易达到的目标:六亿一千五百万吨到七亿二千万吨。但是,有主要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到二○○○年时,苏联的原油产量不会比五亿二千万吨到六亿一千五百万吨更高。
    石油的逐渐减少将会由天然气产量的增长来平衡,苏联的天然气占已探明的世界天然气储量的百分之四十。在过去的十年中,苏联的天然气产量增加了一倍,一九八一年达到四千六百五十亿立方米,比计划目标超出七十亿立方米。
    国际能源机构的专家们在十月中公布的一个报告中表示不排除从现在起到一九九○年增产三千亿立方米的可能性。然后,在九十年代中再增产二千亿到二千六百亿立方米。
    但是,这种增长仍然是以通往国内市场和对西方出口具有足够的运输能力为条件的。一九八○年,对西方出口达到了二百五十六亿立方米。据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说,苏联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十国的天然气供应到一九九○年将占其整个天然气供应的百分之十九。
    苏联的实用主义态度还表现在石油方面。在世界石油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苏联已减少了对经互会国家的石油供应,以维持它的外汇收入。据伦敦的一个专门机构——欧洲石油价格研究所说,由于降价出售,供应西欧的石油在一九八二年第二季度差不多增加了一倍,达到五百万吨。因此,能源收入使苏联可以通过在世界市场购买谷物来弥补其农业上的不足。


    【法新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二日电】题:苏联经济彻底失败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特点是国内政局明显的稳定,而这一时代的主要标志是在经济方面的彻底失败。然而,在一九六四年赫鲁晓夫下台以后,这位新的第一书记曾顺利地开始了他十八年的统治,他刚上台执政不久就结束了对自留地的限制,并在那些几个月来都见不到面包的城市出售了面粉。从一九六五年,他就提出一项经济计划,在一九六五年五月苏共中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这项计划实际上是非常雄心勃勃的:植树造林,在沙漠进行灌溉,开发“处女地”,生产肥料和农业机器。
    一九六五年九月中央全会通过的改革是受一项不为人了解的原则,即供求法则指导的,同时它首次规定要对工人和企业实行“物质刺激”和企业应拥有更大的自治权。
    但是,这项改革计划仍是一纸空文:这部庞大的经济机器由于过于沉重而难以推动,计划经济和集中管理“阻碍了前进”。
    一九七○年,勃列日涅夫本人承认,这一计划已遭挫折,并承认在那些大型工业中心已出现了供应方面的困难。工业方面的情况也不怎么好,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准。
    对于第九个五年计划,苏联领导人试图改变方向,第一次把“加快发展生产资料”摆在了优先的位置。但是,这些继原来的改革之后开始的新的来改革没能给苏联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明显的改善,旷工、缺勤现象越来越多,反映了苏联人对这些改革不感兴趣。
    在这一时期,这个国家遇到了一连串的坏收成,一九七五年的农业收成最糟糕。农业危机使这个国家不得不转向西方,以购买大量的小麦。
    虽然工业生产有了惊人的增长,但农业方面的失败是非常明显的。供应上的困难增加了。
    浪费、贪污、受贿情况多得令人不安。经济仍然面临三个根本问题:技术困难,缺少劳力和食品不足。在最高层中,某些人渴望一种匈牙利式的社会主义。人们说,这正是新的总书记尤里·安德罗波夫希望在苏联实行的模式。人们说,安德罗波夫非常赞赏匈牙利的经验。


    【美国《商业日报》十一月八日报道】题:据说苏联购买白银
    接近苏黎世贵重金属市场的人士证实,苏联最近在苏黎世市场上购买了一千万盎司白银,但是,这些人士说:
    今年苏联为战略性的需要而购买的白银总量将比这多得多。
    这些人士认为,苏联是为了战略目的而购买这些白银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