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9日参考消息 第2版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六月十七日报道】题:低价格,高质量,也可洽谈零星订货,中国产生铁将成为“台风中心”
    中国产生铁具有低价格、高质量、并可小批量进口的魅力,在用户中也越来越受欢迎,一跃成为对日出口国之冠。
    从中国进口生铁铸件,是从去年七月进口电炉厂商所需的炼钢用生铁开始的。
    由三井物产、三菱商事等大商社负责进口业务,进口量迅速增加。继而,自去年秋天起,专门厂商也开始进口铸件用生铁,整个一九八零年度的进口量达到了三十九万二千吨。
    一九八一年度尽管电炉厂商的进口热情暂时有所减退,但由于铸造厂商的进口量有所增加,因而可以肯定将大大超过一九八○年度的进口量。
    一九八○年度的实际进口量中,中国为三十九万二千吨,居于首位;澳大利亚为十万一千吨,次之;然后的顺序是北朝鲜、韩国、加拿大、巴西、瑞典,其数量在七万至五万吨之间。
    从去年七月开始的中国生铁的进口,之所以一举超过别的国家而跃居首位,可以认为其原因有三::
    第一是价格便宜。据说,刚开始时炼钢用生铁每吨的价格为一百六十美元,而现在则为一百二十美元左右。包括商社的手续费和国内的运费在内,也不过只需三万日元多一点即可到手。一度比废铁的价格还便宜。铸造用生铁虽比炼钢用生铁稍贵,但以后也逐步降低到同等的价格。铸造用生铁的国内销售价格是五万多日元,因而,中国生铁的价格每吨要比日本国内的销售价格便宜近二万日元。对于经费困难的中小铸造厂商来说,具有巨大的魅力。
    第二,不论是质量或是形状都是第一流的,“相形之下,比其它国家生铁的成色好得多”。
    第三个魅力就是中国也接受零星订货的洽谈。如果是向我国主要的进口地澳大利亚的布罗肯希尔控股有限公司订货,一次必须订购二万吨以上的生铁。
    中国则不同,即便是三千吨的订货它也接受。而且考虑得很周到,运货的船只甚至负责运到北海道等一些地方,在挖掘生铁的潜在需求量上取得了成果。
    迄今,中国之所以如此地热衷于出口生铁,据认为其目的在于赚取外汇。
    可是,购买中国生铁的铸造厂商也有些不安,也就是说,“一旦中国停止出口,国内的高炉厂家拒绝提供生铁的话,可就毫无办法了”。问题在于中国能否保证长期稳定地出口生铁,有关商社也一直在揣摩这一问题。不过,中国方面已老早就把明年度的可成交额寄来
    了,而且考虑到经济调整工作的延长,到一九八五年以前继续积极出口生铁的可能性很大。尽管存在着能否稳定供应的问题,但近几年内中国的生铁将成为台风的中心,这是毫无疑问的。


    【《亚洲华尔街日报》六月二十日刊登专稿】题:研究报告说中国煤炭可能成为主要出口品(作者:维戈尔·冯)
    一项关于中国煤炭业的研究报告说,中国有可能成为向日本和东南亚供应煤炭的主要国家。
    石油通讯(东南亚)有限公司和石油计划公司(挪威一个咨询公司)成立的一个小组草拟的这项研究报告说,中国还可能向欧洲出售煤炭,但是,由于价格高和运输困难,销售量不会很大。
    据这项研究报告说,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将使外国公司有更多的机会向中国提供资金和专门技术,换取一定比例的煤炭。
    研究报告说,用于发电的锅炉用煤的出口前景尤其光明。研究报告指出,现在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把燃油发电厂改为燃煤发电厂和兴建燃煤发电厂的倾向。
    据这项研究报告说,要从中国进口相当多锅炉用煤的很可能是日本。研究报告预言,到一九九○年,日本锅炉用煤总进口量将从去年的五百万吨增加到五千三百五十万吨。
    研究报告说,中国估计其煤储藏总量为五万亿吨,可开采量为六千四百亿吨。这将使中国在储煤量方面在世界上占第三位。
    研究报告说,中国尽管煤炭资源丰富,但在世界煤炭贸易中仍是个无足轻重的国家。中国一九八○年的煤炭出口总量为六百万吨,而世界煤炭贸易总量为一亿七千万吨。
    据这项研究报告说,阻碍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障碍是铁路和港口设施不足以及组织方面的问题。组织方面的问题之一是负责出口煤炭的机构重叠。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通常向出口市场提供的煤数量不大,而东南亚大多数用煤者都希望得到长期供应。此外,中国煤炭的售价一般都比世界市场价格高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研究报告援引煤炭部一位官员的话说,由于中国最近削减资本投资,五大煤矿的建设工作可能要放慢或暂停。


    【美联社华盛顿六月二十三日电】(记者:卡尔·哈莫曼)在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长期呆过的一位日本实业家和一位美国实业家,今天向国会说明日本工业由于全国范围的合作、尤其是劳工与经营管理人员间的合作而获得成功的情况。
    设在加利福尼亚的一家日本电子公司的总经理矢羽田对两院联合经济委员会说:“我听说美国的工人必须对他们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允许他们脱离分配给他们的工作。一一个人只用手和脚而不动脑子就停止思维了……”。“日本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工头和工人之间,或公司管理机构和工会之间的关系不是敌对的,而是合作的”。
    他说:“没有任何关于如何做的教科书,我们必须找出我们自己的办法。”
    博格一沃纳公司、美国一家大机器制造公司的亚洲负责人是这样说的:“我的日本朋友经常把他们的国家比作一只船。除非对船行驶的方向意见基本一致,除非每个人都齐心协力,否则船就会随波逐流,也可能会沉船。然后所有的人都会一无所得。”
    托马斯·黑格对这个委员会说,他曾在日本工作过十年。
    矢羽田讲的话使这个委员会的副主席、参议员罗杰·杰普森(衣阿华州共和党人)感到惊讶。矢羽田说,他记忆中,他的公司中从未有过超过四十八小时的罢工。
    他说:“终身雇用这个概念也许是日本封建时代武士社会的封建主义的现代形式。那就是,一个忠实的武士不为两个主人服务,这里指的是雇主和工会……同那种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很典型的工业或工会制度相反,日本的工会是在一个公司内部组织起来的。”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他还说,在日本,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界限比在美国模糊一些——一个受过训练的工人很可能成为管理人员。黑格说,日本式的团结一致在美国是不可能的。他还说:“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劳工和企业的伙伴关系来对付日本的挑战和恢复竞争优势。但是,我们必须现在就采取行动,而且必须采取一致的行动。”


    工人们同样是不问政治的。当一个人每天为购买象土豆这样的基本必需品不得不排几小时队,就很难空出时间来为革命了
    。不安全苏联的边界线是世界上最长的:达三万七千英里,比美国的边界线长八倍。同美国不一样,苏联被入侵过许多次——被蒙古人、瑞典人、日耳曼人和立窝尼亚骑士入侵过,被拿破仑和希特勒入侵过。外部人仍然是陌生的、俄国人同他们格格不入。在乌克兰的一些城市,小孩子看见一辆挂有白色牌照的外国小汽车时,互相招呼看“间谍”。共产党的疑心增加了历史上的疑心。克里姆林宫有理由为安全担心。苏联的思想意识不仅使苏联处于防御状态,而且使苏联处于进攻状态。苏联拥有加重它说话份量的武装力量。中央控制公民作出那种影响他们自己生活的决定大大少于西方人所作出的决定。我同在外国的苏联外交官和科学家谈过话,他们对西方认为理所当然的个人责任,感到惊讶。这里的年轻人从学校、大学或学院出来,第一次工作是分配的。三年以后,他们可以调动,然而,即使是第一次工作,离家也是数千英里,许多人是住在工作单位。
    一般的人几乎不能够或者完全不能够决定到那里上学或到那家工厂工作。许多人并不想作这样的决定:让国家决定吧。苏联是这种情况的最典型的例子:国家管理一切,个人同意别人有权决定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这种情况产生的两个后果只是没完没了的官样文章和缺乏刺激。
    由于不是按劳取酬,这里的生产率是低的——大大低于欧洲、美国或日本。但是,人民只知道他们自己的制度。他们不能够广泛地见识别国的制度。他们没有民主行动或独立思考的传统。多民族就民族而言,这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程度远远超过许多西方人所认识的程度。苏联有一百多民族,其中至少有三十七个属于突厥语民族和穆斯林,从西部的波罗的海人和白俄罗斯人到南部和东部的乌兹别克人、哈萨克人、诺盖人和东干人。他们挣脱出去的前景并不真正存在,但是,莫斯科必须始终对可能出现麻烦保持警惕。对待法律的态度一位俄国人是乐意服从警察和别的权威的——然而另一方面,又有许许多多的人时时刻刻在窃取国家的东西。这个制度不可能使商店里拥有吸引人的、适用的商品,因此,人们利用他们所能够利用的一切门路获得质量好的衣服和外套、毛毯和时式鞋子,以及他们所想要的其他物品。俄国人把他们的工作当作一条给别人好处而又要别人报答的途径。最想往的工作包括:站柜台卖肉(肉类总是供不应求的);到可以使用工具的工厂去工作,在下班后可用这些工具做修理工作;在剧院卖票(好的电影、戏剧票留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老是可以换取好的鞋,或一管口红,或者一条有关行情的秘密消息,即当地的百货公司刚刚进了一批许多俄国人近来渴望给他们的公寓住房搞到的壁面装置)。
    高级商品短缺的情况是如此地严重,以致同西方人接触的俄国人不断地要钢笔、手表、珠宝饰品、紧士服、棉外套、书籍、录音带、长统靴、伏特加、时式茄克衫、剪裁讲究的夏装,以及其他商品。我非常同情他们中的许多人:好人,希望成为诚实的人,受着引诱的折磨。我们拥有这么多;他们拥有这么少。
    物质主义的制度酿成了非法的行为,因为没有在正当的地方,在正当的时候,供给正当的商品。同西方的许多人一样,苏联公民并不担心在他们空闲时间做些什么。他们也不听党提出的提防过于追求消费品的劝告。
    党的官员说,人们有一种共同的态度。他们倒说得好听。他们享有特权、汽车和专门购买食品和衣服的商店。就我们来说,我们也希望得到较好的食品和服装,我们应该得到这些东西。
    一位莫斯科人气愤地说:“正是那些我们必须支持的国家连累了我们”。他指的是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南也门、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下)


    【美《纽约时报》六月二十日报道】题:美国大幅度增加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
    据美国农业部门官员说,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了美国粮食等农产品的第四大主顾。据估计,美国现在每年有一千二百万英亩农田种植向中国出售的作物。美国对中国的粮食和纤维的出口额从一九七七年的六千四百万美元增加到了去年的二十亿美元。今年的出口额据料将超过二十五亿美元,小麦去年差不多占出口总额的一半。按照双方去年十月签署的一项协定,一直到一九八四年,中国每年至少要购买六百万吨小麦。
    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将占今年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五至六十一。而中国从美国的进口总额今年可能达到四十五亿美元,约占中国进口总额的百分之二十。美国对中国的棉花出口额去年差不多达七亿美元,约占美国棉花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中国用这些棉花生产纺织品和服装,其数量现在约占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品和服装的一半。
    玉米和豆油是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另外两大类粮食,其出口额去年分别达差不多二亿美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