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19日参考消息 第3版

    英国电影公司摄制的影片《甘地》耗资二千二百万美元,影片得到英·甘地的赞赏,印度政府投入了六百万美元,引起当地制片商的不满
    【美国《新闻周刊》三月九日一期报道】题:莎士比亚剧演员演的“甘地”
    每天上午他都花五个小时化装,然后他就换装,换成系着粗布缠腰布,裹着土制披巾这种装束。莎士比亚剧的扮演者本·金斯利最后走向新德里的摄影布景前。他看起来活象上了年纪的圣雄甘地,旁观者见了惊讶不已。但是,许多印度人对此却并不高兴。虽然甘地已经去世三十三年了,但是,使他的一些追随者感到愤慨的是,第一部关于他们敬爱的“国父”的生平的国际巨片,竟由外国电影摄制者——而且还是英国人——拍摄。
    自从《甘地》一片的拍摄工作于去年十一月开始以来,人们对这部耗资二千二百万美元的影片争论纷纷。学者们说,这部电影剧本里充满了不恰当的人和事,而且一部三小时的电影,不可能公正地表现印度半个世纪动乱的历史。当地的电影制片商表示不满说,政府热切地给这部外国拍摄的片子投入了六百万美元,而对印度自己的预算很低的电影业却分文不肯给。甚至连英迪拉·甘地总理也在这场辩论中持偏袒态度,她派了一位代表到议会为这部电影以及制片人兼导演阿顿巴勒进行辩护。她的助手说,总理读了《甘地》的脚本之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热爱阿顿巴勒深信这部影片非拍不可,而且只有他可以摄制这部电影。这位老资格的电影导演在将近二十年前就开始计划拍这部影片了。阿顿巴勒坚持说:“我热烈地相信甘地吉所维护的东西和他所说的话。”他说,在甘地的名字上加上“吉”是表示对他的尊敬和热爱。在拍摄中没有一个人比金斯利更“接近于”甘地。在摄影机前忙了一整天之后,金斯利——他的父亲是印度人——要花几小时研究甘地的生活方式。他打坐,谈哲理,并且盘着腿坐在原始的纺车旁纺纱。金斯利说,这一套东西已经改变了他的生活。他说:“我对自己正在增加很多了解,因为我扮演这样一个非常有耐心、极富慈悲心的人。我明白我必须要在自己身上下很大功夫。”在有些方面,他已经做到了,为了在银幕上看起来更象甘地,金斯利使自己的体重减少了十七磅。“大话”:对许多演员来说,在印度工作是不好受的。美国演员希恩对印度的贫穷感到非常吃惊,因此把他的薪水捐给了慈善机构。印度演员罗尚·塞特在退休之后又出来扮演尼赫鲁,他以自己’的方式作出了回答。他说:“我不得不回去寻找我的老根。”他嘲笑那些批评外国制片商无权摄制关于甘地的影片的人。他说:“这全是印度的大话,在这里的任何人决定如何描绘甘地之前,我们这些人都早就死了,不在人间了。”
    印度的电影制片商们抱怨说,阿顿巴勒是在用他们的钱拍摄《甘地》这部影片的批评者们说,新德里政府为英国摄制这部影片拿出了数百万美元,而印度的全国电影发展公司却非常吝啬地向当地电影制片厂提供高息贷款。设在孟买的电影改进论坛的负责人萨蒂尤表示同意说:“拍摄一部关于林肯的影片,并不是非美国人不可。甘地不仅是我们印度的财产,他属于全世界。我们主要反对的是,印度电影制片厂得不到向一个外国公司提供的那种政府资助”,阿顿巴勒的公司即印英电影公司的发言人说,他们的公司的大笔的钱正在流回到印度经济中。阿顿巴勒迄今为止已经出钱雇了三万名临时演员,他预计在这部影片拍完之前还要雇用几千名临时演员。不道德:反对派不同意拍这部电影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对甘地持异议。阿顿巴勒说:“他并不是一位容易追随的领导人,他曾多次说过印度人民不配独立,因为他们不卫生、不诚实、不道德。他要求的标准很难达到。这位领导人的孙子拉杰莫汉·甘地与阿顿巴勒有同感。他说:“从某程度上来说,甘地曾经是,而且现在仍然是非常接近于普通印度人的良心的。这种良心并不总是我们希望有的那种东西。”在阿顿巴勒的电影一九八二年公演——将译成印地语在印度放映——的时候,这位曾经是印度的“良心”化身的细长哲学家的启示,将比以前更加难以忽视。


    【日本《朝日新闻》晚刊七月二日报道】为了加强搜查能力,警察厅依靠日本电气公司合作开发的,利用电子计算机识别指纹的自动识别系统,已走向实用化阶段,该厅的方针是,计划从一九八二年度起的五年计划中引进。由于这套设备从指纹的登记到核对都能自动处理,可将现在查对指纹的时间从过去的三、五天缩短为不足一天。一个指纹的查对对象也从现在的四十万人一举提高到六百万人。
    在国外,虽然美国、加拿大已经引进了自动识别系统,但它需要有十个指头的指纹。
    靠一个指头的指纹,而且能够积极地搜查罪犯的系统,在世界上恐怕还是头一次。
    为了查对指纹,警察厅曾于一九七一年引进过电子计算机,但这套系统在查对中,指纹的分类、找出特点等都需要用人、用放大镜进行,要输入电子计算机,需要花时间,找出的特点也只是个大概。
    自动识别系统消除了这些缺点,可以高速处理大量的资料。
    现行的计算机系统要记录下六百万人的指纹,需要三百名工作人员,工作二十年,新系统二十一人、六年零六个月就可以处理完。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十四日电】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宣告,苏联杰出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书记、苏联和平基金会理事会主席,《青春》杂志总编辑鲍里斯·波列伏依在长期身染重病之后于七月十二日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讣告中指出,波列伏依早在青年时代,就以时代精神作为其创作主题,普通劳动者是他最初几个五年计划中创作的主要人物。在伟大卫国战争年代,波列伏依任《真理报》军事记者。从战争开始直到胜利,他始终随军采访。他写的政论、随笔、通讯、故事等,鲜明生动地刻画了战争的严酷现实,描述了苏联指战员、政治工作者、后勤人员的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信心。他的中篇小说《真正的人》是全世界读者熟悉的作品。对于千百万人来说,这部小说的主人翁已成为坚毅、勇敢和思想信念的杰出榜样。
    他的长篇小说《在荒凉的河岸上》、《大后方》、《黄金》,中篇小说《维拉大夫》、《阿纽塔》、还有军事日记、短篇故事集、政论集等,歌颂了现代人的精神美。


    【苏《农村生活报》六月十三日报道】今年五月八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某公园附近发生了一桩非常事件。地壳突然陷落,形成了一个有足球场那么大、有八层楼那样深的大漏斗。在陷落的地方,房屋和几辆汽车以及大游泳池的一部分不见了。
    随后,在佛罗里达州的中部又出现了一些不大的漏斗。
    这种不寻常的现象对美国来说并不新鲜。加利福尼亚、宾夕法尼亚、田纳西、密苏里等州都发生过地陷。专家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拼命开来石油和提取地下水造成的:地下形成了巨大的空洞,于是发生了地陷。
    在得克萨斯州,近五十年来由于大规模开发石油和提取地下水,加尔维斯顿湾长达十五英里的地段下沉了。
    结果数以百计的建筑物、道路、桥梁被毁,在人原先居住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盐湖。
    对奥兰多出现的大漏斗怎么办,目前还说不清楚。
    据最保守的计算,大约需要运一万辆汽车的土才能把它填平,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陷落的地方将形成一个湖。


    【苏《农村生活报》五月三十日报道】为了改善碱性土地上作物的养分,在播种各类作物之前,要较早施撒大量的硫酸或硫酸含量高的工业废物。在水浇地上,可把浇水和土壤的化学改良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在给碱性土地上的冬小麦浇水时,往水里施撒氮肥(氨水)和硫酸,一季之内每公顷土地的施用量分别为一百二十公斤和一千六百八十公斤。
    由于向水里加入了硫酸,小麦产量从每公顷二十九点六公担提高到四十四点四公担。
    经过化学改良之后,作物对磷、锌、锰和一系列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状况大大改善了。


    【苏《农村生活报》五月三十日报道】种植水草;是净化污水的最经济的办法,且简单易行。几天之内,它就能很好地净化由氮、磷和其他物质污染的水体,从而消除这些物质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危险。在净化过程中,又可收获水草,那些繁殖快、绿色和深绿色的水草,可用作牲畜和家禽的饲料。某些小水草,如小球藻、藻类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晒干后的水草含百分之四十至六十。这些草还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曾做过一些实验,在幼畜和家禽的饲料中掺入百分之三十的干草,经过半个月,小鸡的体重增加了一倍。


    【法新社斯特拉斯堡七月十四日电】题:残废人使用的用声音指挥的汽车问世
    专门制造供残废人使用汽车的阿尔萨斯公司,最近制成了一辆听从开车者口令指挥的汽车。
    这种汽车是供失去了双臂或胳臂不能活动的人使用的。但它也为将来的不用驾驶员手脚操纵而用声音来指挥的汽车提供了样板。
    这种汽车是一种带有自动箱的“R—5”型汽车:识别声音的电子计算机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但线路等部件是多森海姆的“肯普夫设备公司”制造的。这家公司的产品主要行销于德国市场。“R—5”汽车的车形将在九月份最终确定下来。一切都是以声音来指挥:开动电子计算机,系好安全带,发动摩托,控制速度以及使用转向闪光信号灯等。只有掌握方向、加速和刹车是由脚来操纵的。用声音来操纵的项目达二十来项。为了让汽车“听使唤”驾驶员必须把他的口令录在一盘磁带上,但每一种口令必须录上十次,以便使计算机能准确无误地加以识别。
    在目前的样车上,从口令发出到汽车按照指令实际完成操作,这中间有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秒的时间。在最后定型的样车上,反应时间还将缩短。
    “肯普夫设备公司”已经为一位下肢瘫痪者装配过一辆赛车,并为一些双臂瘫痪的残废人发明过一种动力转向器。


用多孔板建造出的轻便房屋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二日电】题:地质工作者和建设者住的房子
    苏联专家用多孔板建造出轻便房屋。莫斯科建筑结构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设计的这种房子,是为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地质工作者、石油工作者和建设者们住的。
    这种房屋的结构是由五层压成波状的硬板纸、胶合板和木质纤维板作成的。这种结构内部的空隙部分灌满一种溶液,这种溶液刹那间泡沫四起,体积扩大30至40倍,立即凝固起来,变成一种隔热体。
    这种房子既不怕三十度的酷热,也不怕零下五十度的严寒。任何运输工具都能把它运走。建造一层的这种房子不需要打地基。它可以安装在从房底支起的基座上。
    用这种结构可以安装独套住宅、作坊、幼儿园,而且相当快,例如,三间一套的住房,六小时就能建成。用氟塑料“底座”打地基的房子不怕强烈地震
    【塔斯社伏龙芝七月三日电】题:“有底座”的房子
    如果用氟塑料“底座”打地基,甚至在松土上建的房子也不怕强烈地震。在苏维埃吉尔吉斯的首都——伏龙芝成功地进行的试验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中亚共和国的专家们研制的一种防震系统,帮助建筑物经受住了多次人造的地震。
    据设计人员的统计资料,广泛使用保护性“底座”,能使地震十分活跃地区的建筑工程造价降低百分之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