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23日参考消息 第1版

    认为扎米亚京和阿尔巴托夫两派公开承认看法不同,的确是异乎寻常的;分歧还未在苏高级领导层反映出来,但不会迟迟没有反映
    【法国《费加罗报》五月十八日文章】题:克里姆林宫的专家们对美国政策的看法有分歧(记者莱格拉发自莫斯科)
    长期考虑美国是否确实有一项对外政策的苏联现在给人的印象是,它已经按捺不住了。还是在十几天以前,克里姆林宫的心腹谋士之一阿尔巴托夫曾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说,华盛顿还未制定出一项始终一贯的对外政策,并说,大家感受到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的“忽左忽右、忽东忽西”的作法反映出美国新政府显然还未制定出一项成熟的对外政策。
    而苏共中央主管国际问题的部长扎米亚京五月十六日在苏联电视台半月谈的节目中的说法与阿尔巴托夫的说法很不一样。扎米亚京认为,从美国的作法中已经得出了“一条非常明确的结论”:“他们选择了疯狂进行军备竞赛、并与苏联在政治、经济和其他一切领域进行有计划对抗的道路。”
    塔斯社前社长援引了阿尔巴托夫的话,并公开承认他与阿尔巴托夫的看法不同,这的确是异乎寻常的,他说,白宫确实制定了它的对外政策目标,这就是:在军事上寻求对苏联的优势,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波斯湾和印度洋部署美国的武装力量,需要“疯狂”地煽动军备竞赛。此外,扎米亚京还作了一次古怪的算术,说美国及其盟国目前拥有九百八十七枚中程核导弹,这总共相当于苏联的实力。然而,只有把法国的核打击力量加进去才能达到这个数字。大家知道,克里姆林宫希望巴黎参加第三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但大家极少看到苏联如此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意思。法国政局发生的变化不会不对这一点没有影响。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分析存在不同看法,我们甚至可以把它说成是扎米亚京、塔斯社和《文学报》为一方,阿尔巴托夫、较为温和的报纸、如《真理报》和《消息报》为另一方就苏联对美国所应采取的态度问题上的学派之争。而这种看法的不同在苏联高级领导层还未反映出来,但不会迟迟没有反应的。面对勃列日涅夫的各项建议所激起的一点点热情,面对这些建议所引起的无言的拒绝,克里姆林宫专家们似乎有分歧,一部分人不主张对话,而且他们还想到了波兰,另一部分人则赞成哪怕是小范围的对话也可以进行。
    这后一部分人尽管表面上得到苏联第一号人物的支持,但勃列日涅夫越来越不愿意听他们的意见了。这就是说苏美又要进行对抗吗?似乎不能看表面现象。事实上,假如照多数西方观察家的说法,我们就要准备苏联对自己的对外政策进行困难的、甚至是令人痛心的修改。现在苏联日益受到西方的、不仅仅是美国的压力,而且有人认为,克里姆林宫逐渐意识到必须改变作法。


    【合众国际社加德满都五月二十一日电】外交部今天说,中国总理赵紫阳将从六月四日到七日对尼泊尔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以使印度的邻国对外交部长黄华计划在七月份对印度的访问有所准备。
    外交部说,赵是应尼泊尔首相的邀请进行这次访问的,但是没有提首相的姓名。这表明,谁将担任这个职务仍然是个问号。
    最近当选的一百一十二人的全国评议会还没有选定新首相。
    【德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一日电】外交部今天在这里宣布,中国总理赵紫阳将从六月一日起对巴基斯坦进行四天正式访问,这是他对南亚三国访问的第一站。
    自从苏联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份入侵阿富汗以来,北京的领导一直谋求密切同巴基斯坦的关系。
    在加德满都,今天宣布赵将在六月四日至七日对尼泊尔进行正式访问。据报道,赵此行的目的是向尼泊尔保证,中印关系的「正常化」将不会对尼中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路透社达卡五月二十一日电】一项官方公告今天说,中国总理赵紫阳将从六月七日至十日对孟加拉国进行四天的正式访问,为使同孟加拉国总统齐亚·拉赫曼就双边和国际问题举行会谈。
    赵总理的这次访问是孟加拉国一九七一年独立后一位中国总理对孟加拉国的第一次访问。公告说,预料这次访问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这两个友好国家之间的亲密关系。


【法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一日电】比利时大使馆今天宣布,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下周将在这里同实力人物邓小平和中国总理赵紫阳举行会谈。
    国王将于五月二十五日同王后法比奥拉和外交大臣夏尔—费迪南·诺东一齐访问中国。
    比利时大使馆说,比利时外交大臣将同中国外长黄华举行会谈。
    这是比利时国王对中国的首次访问。他的代表团将有三十一名成员,陪同他的还有二十五名记者。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五月十九日电】苏联大使多勃雷宁星期一去国务院同黑格国务卿进行私下会谈,这是多勃雷宁三天中第二次去国务院。
    星期一的会谈同上周举行的会谈一样没有加以宣布,公布的黑格活动日程中也没有这次会晤。


    【日本《朝日新闻》五月二十一日评论】(船桥二十日发自北京)
    驻北京的外交人士认为,党中央给予宋庆龄女士的待遇,将比对建立国民党的孙文的历史评价更高,与此同时,这是现在再度重新认识在民主革命时期,与共产党一起为独立、统一而斗争的“民主人士”的作用的“象征性行为”。不过,与此同时,这位驻北京的外交人士也大体上同样认为:这是挂心台湾归还祖国工作的政治、外交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驻北京的外交人士认为:“这是包含着欢迎宋美龄访华意思在内的病情通知。”并认为中国正在期望借此机会导致宋美龄女士作出某种反应。
    【日本《读卖新闻》五月二十一日评论】题:中国邀请宋美龄,可能是期望制造统一台湾的形势(荒井二十日发自北京)
    中国给予处在病危状态的孙文的遗孀宋庆龄女士以破例的优厚待遇。因其背后透露出“政治”内容,所以引起了国内外的严重关注。
    据此间外交人士说,中国政府已向现在住在纽约的亲妹妹、台湾已故蒋介石总统的遗孀宋美龄发去了邀请信。
    针对台湾统一问题,中国领导机构似乎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国父”孙文的遗孀的疾病和“逝世”。
    对于中国来说,期望国民党创始人孙文的遗孀的病和“死”能有助于大造统一的形势,这大概也是理所当然的。
    据传,廖承志在和今年一月访问北京的美国有名的亲台派、与宋美龄女士关系亲切的陈香梅女士进行会谈时曾说,欢迎宋美龄女士访问大陆。而且据说,当时的宋美龄女士有着想把丈夫蒋介石的遗骨安放在南京的愿望。假如因为宋庆龄女士的疾病或“逝世”能实现宋美龄女士访华,那么,这大概肯定会给统一台湾的工作产生某些影响。


    说宋庆龄在北京患病,相信海峡两岸,凡是黄帝子孙,都无不祝祷她老人家早沾勿药
    【香港《星报》五月二十一日评论】题:大陆向宋美龄招手
    高龄九十岁的孙中山先生遗孀宋庆龄女士,在北京患病,得的又是心脏病加上白血病,相信海峡两岸,凡是黄帝子孙,都无不祝祷她老人家早沾勿药。
    即使台湾认为是“统战手段”,北京仍表示欢迎宋庆龄在海外和台湾的亲属到大陆探病,并且声明来往自由,以礼待人。此间接近北京的报纸,更点了宋美龄之名,标名“宋美龄倘若回国探亲,将受到大陆同胞欢迎”。
    北京表示的“亲属”,其实已经暗示向宋美龄招手,因为本世纪喧赫一时,名震中外的宋氏三姊妹,大姊蔼龄(适孔祥熙)早年已在美国逝世,现在只剩下宋美龄这个骨肉姊妹,而她们两位,一个嫁孙中山;一个嫁蒋介石,由于政治上分道扬镳,已经三十多年不见,如果短期内不见面,恐怕要“缘订来生”,假如有来生的话。
    世界上政党之争多的是,从最文明到最落后的国家,都有不同的政党,但和中国这样因政党之争,使不少人骨肉分离整整一代,实在是前所未见。
    中国人传统的孝道亲情,也应该恢复了。人们对曾经走在时代前列的两位女性,寄予同情和希望。


    【合众国际社台北五月二十一日电】台北官员今天私下表示,相信蒋介石夫人将不会理睬北京发出的邀请而去探望在大陆中国的她的临终的姐姐。
    这些官员是对北京传出的消息作出反应。北京的消息说,中共政府已经把她的姐姐宋庆龄病危的情况通知了蒋夫人,而且还可能已邀请她探望正在生病的宋女士。
    一位官员说:“如果她去那一边(北京),这不仅是挖蒋经国总统的墙脚,而且也是挖整个国家的墙脚。”
    官员们说,蒋夫人本人有病,现在她住在纽约长岛,她完全知道,她去中国进行任何访问,都会损害台湾毫不妥协的反共政策,而且也会损害她的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儿子蒋经国的威望。
    据了解八十一岁的前台湾第一夫人长期以来患严重皮肤病,前几年还作过乳腺癌手术。她在过去一年里一直只限于坐轮椅活动。
    【美联社台北五月二十一日电】蒋介石夫人的一个密友今天在这里说,他相信,她不会去参加她的病情垂危的姐姐宋庆龄的葬礼。
    这位人士要求不要披露他的姓名。他说:“国民党人派任何代表参加宋庆龄的葬礼都将是无法想象的荒唐的,更不用说宋美龄去参加葬礼了。”
    国民党政府的高级官员们今天说,台湾不会落入共产党人为达到他们统战阴谋的目的利用宋庆龄生病所设下的陷阱。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五月二十一日电】里根总统和西德总理施密特今天呼吁西方对苏联的军事威胁作出一致反应,同时,大约有二百五十名反对核武器的抗议者在白宫外游行示威。
    里根说,“美国由于同你们并肩而立感到骄傲。美国将以伙伴的关系与你们和与我们的盟国一起努力支持北约,抵消苏联军事力量令人不安的增长。”施密特说,“如果西方国家有决心的话,如果它们采取联合行动,如果它们使自己以一致性、可预言性和可靠性的原则为指针,它们将能够应付这些挑战。”
    这两位领导人在椭圆形办公室里会晤了大约九十分钟。
    在他们两人结束了会谈之后,美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说,两人一般性地讨论了共同关心的问题,其中包括法国政府的更迭和美国关于调解黎巴嫩争端的尝试。
    这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他们还“顺便”提到了在法国总统当选人、社会党人密特朗的内阁中会有共产党阁员的可能性。
    两人还讨论了东西方关系以及“苏联在全世界的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