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10日参考消息 第2版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四月六日刊登该报驻华盛顿记者山崎的报道】题:美国将推行对华友好路线,提供武器和粮食援助,同台湾划一条界线,优先考虑对苏战略
    围绕同台湾的关系而引起中国不信任的美国里根政权,以“恢复北京的信任感”为目标,开始展开了新的对华外交。诸如里根总统会见中国驻美国大使柴泽民、福特前总统携带着总统的信访问中国等等。通过同里根政权的接触,据说中国方面也开始“软化”了对里根政权的态度。可以认为,里根政权在做了一系列“铺路”工作以后,将展开更加具体的对华友好政策。
    里根政权从二月中开始一直在重新研究对华政策,最近已经确定了要继承尼克松、福特、卡特三个政权一贯采取的、同中国发展和加强友好关系的政策的方针。并且,已经决定把这个基本态度积极地告诉中国方面。里根总统在被刺前十天左右,在白宫会见了柴大使,便是这一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柴大使的会见,是里根政权首次同中国政府领导人正式会见,仅仅这一点也是具有意义的。据说在会见时,里根总统保证说:“里根政权将继承并且发展一个中国的政策,努力加强美中友好关系。”
    而且,里根托福特带信给中国领导人,在信中强调了里根政权的对华友好态度。
    据认为,通过这些同中国的接触,里根政权明确了如下两点:(一)在中国方面一度当作问题的荷兰向台湾出口潜艇这件事情上,并不存在美国事先给予认可的事实;(二)坚持不向台湾提供包括F16在内的进攻性武器的既定方针。并且,里根政权已经保证“同台湾仅仅保持非正式的关系”。这样,里根总统就从竞选时提出的“推进亲台湾政策”的诺言大大后退了。原因之一是作出了这样的判断:在对抗苏联的军事威胁上,“中国的战略重要性急剧地增加了”。


    【美联社北京四月三日电】(记者:菲尔·布朗)中国人士二日说,中国决不会放弃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以换取美国同意也开始向中国出售武器的做法。
    这些人士说,如果要这么做,中国将宁可不要美国任何武器。
    这些人士还对美国记者说,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对于在里根总统的新政府领导下中美关系的发展表示乐观。
    他们说,里根和美国其他高级官员在讲话中,都保证要努力加强双方所认为的重要战略关系和友好的经济和文化关系。
    关于武器问题,这些人士说,中国没有听到华盛顿方面关于在苏联出兵波兰时美国将向中国出售武器的建议。他们说,由于中国军队如此庞大,中国无论如何是不能从外国购买武器的。他们还说,中国只能购买一些它最需要的先进技术。
    美国已同意向中国出售像雷达这类的军用装备,但是不是武器。它一直向台湾出售武器。
    中国最近要求召回荷兰驻北京大使,作为对荷兰决定向台湾出售两艘荷兰潜艇的报复。
    这些人士说,美国人是聪敏的,所以这个消息一定也要告诉他们。
    但是他们不肯说,中国可能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一事采取什么报复行动。只是说,反应将会很强烈。这些人士还说,中国谋求取得一种统一台湾和大陆的和平解决办法,但是不能排除实现统一的其他任何手段。
    他们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尤其不能把自己委托给一个外国政府,因为这牵涉到中国的主权。
    至于下一次高级接触,这些人士说,福特谈到过赵紫阳访问美国的事,但是双方均未表明态度,也没有确定访问日期。
    这些人士说,现在对有些问题,中国仍须持静观态度,但是中美之间的贸易和人民对人民的交往,以及科学和技术的合作正在继续正常进行。
    他们说,尽管中国实行经济紧缩,但是贸易还是能继续发展的。他们指出,中国将从美国购买农产品和原料。这些人士说,美国在改进中国现有企业和发展能源和运输方面的合作机会还是很多的。
    他们说,美国石油公司投标在中国签订石油勘探合同的行动推迟的原因不是政治问题,而是中国需要解决税收法和其他法律问题。他们说,预料投标是今年下半年的事情。
    他们还说,只要双方采取慎重态度,从长远利益和全球战略的角度来对待问题,政治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说双方都未改变观点,但里根已被说服重申同中国的正常关系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英《经济学家》周刊三月二十八日一期文章】题:美国和中国
    里根总统上周第一次同一位中国共产党人举行了长时间的会谈,确切地说,是同两个人举行了会谈:中国驻华盛顿大使和在美国受教育的中国美洲司负责人。双方都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但是里根总统已经被说服而相信这一点:重申同中国的“正常”关系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当务之急,他在竞选中作出的要给同台湾的关系贴上官方标签的保证同这一点是不相容的。
    这或许是说出了一件显而易见的事。但是对于白宫里的台湾帮——在对华政策问题上进行的第一次冲突中的输家——来说却并非如此。在国务卿率领下参加这场战斗的国务院中主张把北京放在第一位的人,也还没有能说服里根。但是他们得到了一个保证:在彻底研究两个中国的关系之前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来改变现在的方针。这意味着不对台湾作出小的姿态,例如允许它的官员正式拜访国务院,也意味着肯定不会作出大的姿态,例如向台湾出售最新式的军用飞机。中国现在并没有力求从一个它仍然怀有疑虑的政府那里得到任何积极的报答。它对美国的最低限度的要求是,防止它花了那么大的力量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倒退回去。台湾本周同意放弃中华民国的称号、国旗和国徽,以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重新获准参加奥运会。这个让步可能意味着,将来会有这么一天,就种种问题中这个最容易处理的问题进行谈判实际上是可能的。


    【香港《大公报》四月二日报道】题:五十年内能源无忧
    几年来,东西方科学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共同研究能源问题。最近,他们在一个联合研究报告中预测,纵使不发展大型的太阳能系统,到二○三○年,将有足够的能源应付全世界的需求。
    但是,上周才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透露的这个报告同时说,只有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能源,才能够满足全世界迅速增长的需求。
    这个研究计划负责人、西德教授沃尔夫·哈菲说:“这是可以做得到的,但要忍受痛苦以及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我们在未来两三年内节约能源失败,那我们在今后一段很长的时间就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哈菲是来自二十个国家的一百四十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组长。他们花了七年时间研究未来五十年世界对能源需求的问题。组织者说,它是第一个全球性的长期探讨未来能源的组织。
    该报告说:“一九八○年至二○三○年被认为是世界人口激增的时期。
    因此,能源理所当然的成为世界未来五十年所面临的难题。”
    然而,该报告补充说:“我们从所有艰巨的分析中看到,世界拥有足以在二○三○年支持八十亿人口的资源。”
    但是,该报告强调说,目前就需要对各种能源加以利用,以及发展诸如太阳能、核能等能源。


    英国是欧洲的少林国家,森林经历过一个由破坏到恢复的过程。英国古代森林多,直到十二世纪,森林覆盖率仍达百分之二十以上。从十三世纪起,随着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的工业开发,森林被大量砍伐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上受到严密封锁,木材来源中断,森林又一次遭到浩劫。到一九一九年,森林覆盖率降至百分之三点五,导致严重水土流失,地力减退,自然灾害增加,用材依赖进口,危及国计民生。
    为了迅速改变这种局面,英国政府把发展林业列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把保护培育森林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并采取了断然措施:一、颁布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一系列法令;二、成立林业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国林业事业;三、制订发展林业的八十年规划:四、设立林业基金,规定国有林的收入不上缴,用于发展林业,不足部分由政府按预算拨款补足,基金由林业委员会统一管理使用:五、进口木材和木材制品,严格控制国内森林采伐量;六、对发展私有林实行经济补贴和减税政策。
    这些年来,英国用于保护、发展林业的投资相当可观,一九七九年林业投资为八千万英镑(其中国有林收入四千万英镑),平均每公顷国有林投资八十英镑(约合人民币二百八十元);同时进口木材四千四百九十万立方米,耗费二十八亿英镑。经过六十年的苦心经营,培育人工林一百三十八万公顷,森林面积由八十多万公顷增至二百零八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百分之三点五提高到百分之八点五;木材产量由六十年代初的三百二十万立方米,增加到四百一十万立方米。英国的森林虽然不多,但分布比较均匀,许多牧场,农场和村镇,都有翠树环绕,绿草如茵,环境十分优美。
    他们造林和营林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严格管理森林资源。为了有效地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早在本世纪初,英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林业法令,由中央政府设立林业机构。由于林业法制和执法机构比较健全,特别是林务官有职、有权、有责,执法严格,所以乱砍滥伐、破坏森林的违法现象极少。
    英国森林采伐管理既严格,又科学。林业委员会为了做到计划采伐,确保森林资源不断增长,对全国森林普遍划分了林分;对每个林分的土壤、气候、树种、树龄、生长量等进行调查和研究,运用电子计算机算出每个林分的木材收获量;根据收获量多少划分林分等级,确定间伐次数、间伐期、间伐量和终伐时间,建立森林档案,作为管理森林和指导生产的依据。目前,英国森林年采伐量仅为生长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是随采随造,做到了越采越多,越采越好。
    英国森林保护管理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林权林界清楚,并受法律的有效保护。
    二、大力扶持发展私有林。英国国有林八十七万公顷,私有林八十六万公顷,私营林业在林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广泛实行科学造林和集约经营。多年来,林业委员会大力推行科学造林和集约经营,取得了显著成绩。到目前为止,已经培育了一百三十多万公顷针叶林,平均每公顷年生长量达到十立方米,比同一纬度西欧各国的生长量高得多。
    (林参)


市场价格(美元/盎司)伦敦512.50巴黎540.81法兰克福519.03苏黎世513.50香港525.31


    【法新社班吉四月二日电】此间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戴维·达科总统宣誓就职前夕,中非共和国的经济形势“令人吃惊”。
    这些人士说,自一九七三年以来,国民生产平均每年下降约百分之二十,一九八一年这种趋势很可能要继续发展下去。中非共和国在脱离法国宣布独立以后的头十年里,国民生产平均每年每人上升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
    博卡萨皇帝一九七九年九月被推翻以后,当时由法国扶植上台的达科总统采取了改善经济的措施在自一九六六年以后博卡萨统治的十多年里,由于贪污腐败和瞎指挥,使这个国家的经济受到破坏。
    中非当局为制止诈骗活动对税收和关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力图精简过于庞大的公共事业机构和缩小军队的编制。
    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这个国家的经济在继续衰退。外国公司对这个国家投资不多,部分原因是这个国家的政局相当不稳,这体现在达科上个月当选后出现的动乱局面和他宣布国家处于戒严状态方面。
    不过,本周,他已宣布把戒严状态降为戒备状态。班吉的经济人士说,这个国家的动荡局势很可能至少要继续到议会选举。他们说,中非共和国要想恢复到七十年代初期它那种经济发展速度最少得要四、五年的时间。
    改善经济形势的种种希望集中在贯彻落实政府一九八一年的计划方面。


返回顶部